宗鏡錄
宋 延壽集100卷CBETA T2016大于一万字 15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宗鏡錄卷第三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境識俱遣。眾生界空。諸佛究竟成得何法。
当外在的境界和内在的意识都被放下时,众生的世界便显得空无一物。那么,究竟的佛陀们究竟获得了什么法呢?
答。一切異生。因識對境。於生死中妄生執著。起常等四倒。二乘之人。於涅槃中妄求解脫。起無常等四倒。諸佛如來。因境識俱空。能離八倒。成得真常樂我淨四波羅蜜。寶性論云。依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淨波羅蜜。一者本來自性清淨。以同相故。二者離垢清淨。以勝相故。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我波羅蜜。一者遠離諸外道邊。以離虛妄我戲論故。二者遠離諸聲聞邊。以離無我戲論故。有二種法。如來身有樂波羅蜜。一者遠離一切苦。二者遠離一切煩惱習氣。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常波羅蜜。一者不滅一切諸有為行。以離斷見邊故。二者不取無為涅槃。以離常見邊故。勝鬘經云。世尊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妄想見故。作如是見。所以如來。唯證四德涅槃祕密之藏。
回答是:所有凡夫,因为意识与境界相对,而在生死轮回中错误地产生执着,从而引发常、乐、我、净等四种颠倒的错误认知。二乘修行者在涅槃中错误地寻求解脱,从而引发无常、无我、无乐、无净等四种颠倒的错误认知。而佛陀们,因为认识到境界和意识的空性,能够远离这八种颠倒,从而成就了真正的常、乐、我、净四种波罗蜜。《宝性论》中说,依靠两种法,如来的法身具有清净的波罗蜜:一是本来的自性清净,因为与真如的同相;二是远离烦恼的清净,因为具有超越的胜相。有两种法,如来的法身具有我波罗蜜:一是远离所有外道的边见,因为摒弃了虚妄的我论;二是远离所有声闻的边见,因为摒弃了无我的戏论。有两种法,如来的法身具有乐波罗蜜:一是远离一切苦难;二是远离一切烦恼和习气。有两种法,如来的法身具有常波罗蜜:一是不灭一切有为的行为,因为远离了断见的边见;二是不执着于无为的涅槃,因为远离了常见。《胜鬘经》中说,世尊看到所有行为都是无常的,这是断见,不是正见;看到涅槃是恒常的,这是常见,不是正见,这是由于妄想的错误见解。因此,如来只证实了四种德性的涅槃秘密之藏。
問。既經云。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者。云何教中。或說無我。又說於我。豈不相違耶。
问:既然经文说,认为一切行为都是无常的,这是断见,不是正见;认为涅槃是恒常的,这是常见,不是正见。那么在教义中,有时说无我,有时又说有我,这是否相互矛盾呢?
答。夫說常與無常。我與無我。但形言跡。皆是方便。所以肇論云。菩薩於計常之中。演非常之教。以佛初出世。便欲說圓常之妙門。真我之佛性。為一切外道。皆妄執神我。遍十方界。起於常見。若說真常樂我淨。恐濫邪解。且一時拂下情塵故。云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又二乘及權假菩薩。不知諸佛祕旨。執方便門怱怱取證。皆住無我之理以為究竟。世尊又愍不達。遂乃具說常樂我淨。若有於此究竟之說。明見真我佛性。人木蟲塵。分明無惑。尚不住於中道。豈更見有常無常我無我二見之所亂乎。或若雖聞常樂我淨之名。只作常樂我淨之解。隨語生見。昧自真心。
答:谈论恒常与无常,我与无我,都只是表面上的文字和迹象,都是方便的说法。正如《肇论》所说,菩萨在执着于常见之中,阐述非常之教。因为佛陀初出世时,本想讲述圆满恒常的妙门,真正的我——佛性。但所有外道都错误地执着于神我,遍布十方世界,产生常见。如果说真正的恒常、快乐、自我、纯净,恐怕会被错误地理解。因此,暂时为了拂去世俗的尘埃,说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另外,二乘和权假菩萨不了解诸佛的秘密旨意,执着于方便法门,急切地取证,都停留在无我的道理上,认为这是究竟。世尊又怜悯他们未能达到,于是详细讲述了恒常、快乐、自我、纯净。如果有人能在这究竟的教义中,清楚地看到真正的我——佛性,无论是人、木头、虫子、灰尘,都能清晰无误,尚且不住在中道上,又怎么会被常见、无常、我、无我这些二见所迷惑呢。或者,即使听到恒常、快乐、自我、纯净的名字,只是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随着语言产生见解,却忽视了自己的真心。
則我無我之藥。成我無我之病。故知真我難辯。非證不明。如大涅槃經云。譬如二人。共為親友。一是王子。一是貧賤。如是二人。互相往反。是時貧人。見是王子有一好刀。淨妙第一。心中貪著。王子後時捉持是刀。逃至他國。於是貧人。後於他家寄臥止宿。即於眠中寱 語刀刀。傍人聞之。收至王所。時王問言。汝言刀者。何處得耶。是人具以上事答王。王今設所屠割臣身。分張手足。
那么,无我的药,成了无我的病。因此,真正的我难以分辨,不通过证悟就无法明了。就像《大涅槃经》中所说,比如有两个人,互为好友,一个是王子,一个是贫穷的人。这两个人经常互相往来。有一次,这个穷人看到王子有一把非常好的刀,清净而美妙,心中产生了贪恋。后来王子带着这把刀逃到了其他国家。这个穷人后来在别的地方寄宿,睡梦中说梦话提到了刀。旁人听到了,就把他带到国王那里。国王问他,你提到的刀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个人就把之前的事情告诉了国王。国王现在假设要宰割他的臣子,分割他的四肢。
欲得刀者。實不可得。臣與王子。素為親厚。先與一處。雖曾眼見。乃至不敢以手撐 觸。況當故取。王復問言。卿見刀時。相貌何類。答言。大王。臣所見者。如羖羊角。王聞是已。欣然而笑。語言。汝今隨意所至。莫生憂怖。我庫藏中。都無是刀。況汝乃於王子邊見。時王即問諸群臣言。汝等曾見如是刀不。言已崩背。尋立餘子。紹繼王位。復問輔相。卿等曾於官藏之中。見是刀不。
想要得到刀的人,实际上无法得到。我与王子向来关系密切,以前在一起的时候,虽然亲眼见过,但甚至不敢用手去触碰,更不用说故意去拿了。国王又问,你看到刀的时候,它是什么样子的?回答说,大王,我看到的,就像黑羊的角。国王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告诉他,你现在可以随意去任何地方,不要感到忧虑和恐惧。我的宝库中,根本没有这样的刀,更何况你是在王子那里看到的。这时国王就问其他的大臣们,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刀?说完后,他转身离开,立即立了另一个儿子继承王位。然后又问辅佐的宰相们,你们有没有在国库中看到过这样的刀?
諸臣答言。臣等曾見。覆復問言。其狀何似。答言。大王。如羖羊角。王言我庫藏中。何處當有如是相刀。次第四王。皆檢校求索不得。却後數時。先逃王子。從他國還。來至本土。復得為王。既登王位。復問諸臣。汝見刀不。答言。大王。臣等皆見。覆復問言。其狀何似。答言。大王。其色清淨。如優鉢羅華。復有答言。形如羊角。復有說言。其色紅赤。猶如火聚。復有答言。猶如黑蛇。時王大笑。卿等皆悉不見我刀真實之相。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出現於世。說我真相。說已捨去。喻如王子持淨妙刀。逃至他國。凡夫愚人。說言。一切有我有我。
各位大臣回答说:“我们曾经见过。”国王又问:“那它是什么样子?”大臣们回答:“大王,就像黑羊的角。”国王说:“在我的宝库中,哪里会有这样形状的刀?”随后,四位国王都仔细检查寻找,但都没有找到。过了一段时间,之前逃走的王子从其他国家返回,回到自己的国家,再次成为国王。登上王位后,他再次询问大臣们:“你们见过那把刀吗?”大臣们回答:“大王,我们都见过。”国王又问:“那它是什么样子?”有的大臣回答:“大王,它的颜色非常纯净,就像优昙钵罗花。”有的大臣说:“形状像羊角。”还有的大臣说:“它的颜色鲜红,就像火焰。”也有大臣说:“就像黑蛇。”这时,国王大笑,说:“你们都没有看到我刀的真实样子。”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也是这样。他们出现在世间,讲述真实的法相,讲述完后就离开,就像王子带着纯净的宝刀逃到其他国家。而凡夫愚人却说:“一切都是有我,有我。”
如彼貧人止宿他舍寱 語刀刀。聲聞緣覺。問諸眾生。我有何相。答言。我見我相大如拇指。或言如米。或如稗子。有言我相住在心中。熾然如日。如是眾生。不知我相。喻如諸臣不知刀相。菩薩如是說於我法。凡夫不知。種種分別。妄作我相。如問刀相。答似羊角。是諸凡夫。次第相續而起邪見。為斷如是諸邪見故。如來示現。說於無我。喻如王子語諸臣言。我庫藏中無如是刀。善男子。今日如來所說真我。名曰佛性。如是佛性。我佛法中喻如淨刀。善男子。若有凡夫能善說者。即是隨順無上佛法。若有善能分別隨順宣說。是等當知即是菩薩相貌。
就像那个穷人在他人家中过夜,说梦话提到刀刀。声闻和缘觉询问众生,我有什么特征。众生回答说,我看到我的特征大如拇指,或者像米粒,或者像稗子。有人说我的特征存在于心中,炽热如太阳。这样的众生,不了解我的特征,就像众臣不了解刀的特征。菩萨这样说我法,凡夫不了解,以各种分别妄自构建我的特征,就像询问刀的特征,回答说像羊角。这些凡夫,依次连续产生邪见。为了断除这些邪见,如来显现,讲述无我。就像王子对众臣说,我的宝库中没有这样的刀。善男子,今天如来所说的真我,称为佛性。这样的佛性,在佛法中比喻为纯净的刀。善男子,如果有凡夫能够善于讲述,就是顺应无上佛法。如果有能够善于分别并顺应讲述的,应当知道这些人就是菩萨的相貌。
問。平等空門。一心大旨。既美惡無際。凡聖俱圓。何乃受潤有差。苦樂不等。
问:既然平等是空门的核心,一心是大义的主旨,美与恶没有界限,凡夫与圣者都圆满无缺,为何人们受到的恩惠有差异,经历的苦乐不平等?
答。萬事由人自召。唯心一理無虧。美惡但自念生。果報焉從他得。如傳奧法師云。但以內有惡業。則外感邪魔。若內起善心。則外值諸佛。斯則善惡在己。而由人乎哉。是以西施愛江。嫫母嫌鏡。實為癡也。且君子尚求諸已。而不怨天尤人。況菩薩歟。若能深信斯談。則可以虛心絕想。頓入法空矣。故起信論云。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是知聖者。正也。心正即聖。故云心正可以辟邪。如日月。正當天。草木無邪影。故知此心是凡聖之宅。根境之原。
答:世间万事都是由人自己招致的,唯有心的统一理性是完整无缺的。美与恶仅由个人的念头产生,果报怎能从他人那里获得呢?正如传奥法师所说,如果内心有恶业,就会在外在感受到邪魔;如果内心生起善心,就会在外在遇到诸佛。这说明善恶在于自己,是由人的行为决定的。因此,西施爱江、嫫母嫌镜,实际上都是愚痴的表现。君子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抱怨天或责怪他人,更何况是菩萨呢。如果能深刻相信这些道理,就可以放下杂念,顿悟法空。《起信论》中说,有些众生没有善根力,就会被魔、外道、鬼神所迷惑。如果在打坐时出现恐怖的形象,或者出现端正的男女形象,应当认识到这些都是心的境界,就会消失,终究不会成为烦恼。因此,圣者是心正的体现。心正即是圣,所以说心正可以辟邪,就像日月正当中天,草木没有邪影。由此可知,这颗心是凡夫与圣者的居所,是根境的源头。
只為凡夫執作賴耶之識。成生死苦惱之因。聖者達為如來藏心。受涅槃常樂之果。若云阿賴耶識。則有名無體。以情執有。不究竟故。當證聖時。其名即捨。若云如來藏心。則有名有體。以本有非執故。至未來際不斷故。如以金作鐶。鐶相虛。金體露現。如來藏作賴耶。賴耶相虛。藏性現。今眾生以隨情執重故。多認賴耶。不信有如來藏。以不信故。自既輕慢。又毀滅他人。謗法之愆。無過此失。念念昧如來法界之性。步步造眾生業果之因。惡業日新。苦緣無盡。於安隱處。生衰惱心。向解脫中。成繫縛果。受焰口針喉之體。經劫而飢火焚燒。作披毛戴角之身。
只是因为凡夫固执地将阿赖耶识视为自我,从而成为生死轮回和痛苦的根源。而圣者则认识到这是如来藏心,因此能够享受涅槃带来的永恒快乐。如果说到阿赖耶识,它虽有其名,却缺乏实质,因为人们的情感执着而存在,并非究竟真理。当一个人证悟成圣时,这个名称就会被舍弃。如果说到如来藏心,它既有其名,也有其实,因为它本质上是存在的,不是执着的产物,所以它的存在是永恒的。就像用金子做成的环,环的形象是虚幻的,但金子的本质是显露的。如来藏心作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形象是虚幻的,而如来藏的真实本性则显现出来。现在的众生因为情感执着太重,大多只认阿赖耶识,不相信有如来藏的存在。因为这种不信任,他们不仅轻视自己,还诋毁他人,诽谤佛法,没有比这更大的错误了。每时每刻都在忽视如来法界的本质,不断制造众生业果的原因。恶业不断累积,痛苦的因缘无穷无尽。在本应安稳的地方,却生出衰败和烦恼的心。在本应解脱的境界中,却形成了束缚的果报。遭受饿鬼般的痛苦,经历长时间的饥渴和火焰的焚烧,转生为披毛戴角的动物形态。
觸目而網羅縈絆。或墮無間獄。抱劇苦而常處火輪。或生修羅宮。起。鬪諍而恒雨刀劍。或暫居人界。剎那而八苦交煎。或偶處天宮。倏忽而五衰陷墜。長沈三障。不出四魔。皆為不知如來藏心。失唯識妙性。背真慈父傭賃外方。捨大智王。依投他國。是以諸佛驚入火宅。祖師特地西來。指真歸而不歸。示正見而弗見。都為藏識熏處。無始堅牢。執情厚而如萬疊氷崖。疑根深而似千重闇室。今者廣搜玄奧。不厭文繁。和會千聖之微言。洞達百家之祕說。無一法不順。能成孝義之門。無一念不和。盡為無諍之道。則六入空聚。畢竟無人。五陰舍中。豁然虛寂。
所见之处,如同被网罗缠绕,或堕入无间地狱,承受着剧烈的痛苦,常处于火焰的煎熬。或生于修罗宫中,争斗不休,如同雨中刀剑。或暂时居住在人界,瞬间经历八苦的煎熬。或偶尔处于天宫,忽然遭遇五衰的堕落。长久沉沦于三障之中,无法摆脱四魔的束缚,都是因为不了解如来藏心,失去了唯识的妙性。背离了真正的慈父,舍弃了大智王,投靠他国。因此,诸佛惊慌地进入火宅,祖师特地从西方来,指出真正的归途却不归,展示正确的见解却不被看见,都是因为藏识的熏染,无始的坚固,执着的情感深厚如同万层冰崖,疑惑的根深蒂固如同千重暗室。现在广泛搜集深奥的教义,不厌其烦地整理文献,融合千圣的微妙言辞,洞察百家的秘密学说。没有一法不顺从,能够成就孝义之门。没有一念不和谐,都是无诤之道。那么六入如同空聚,终究无人。五阴之中,豁然寂静。
是以內無所作。外無所依。外無所依。萬有不能絆。內無所作。千慮不能馳。遂得靜佛邊疆。絕一塵而作亂。匡法國土。無一境而不降。可謂會天性於此時。更無異種。定父子於今日。唯我家風。如鴦崛魔羅經云。常受人天一切快樂。族姓殊勝。悉皆具足。斯由聞知。一切眾生悉有如來常住藏故。乃至若彼眾生。去來現在。於五趣中。支節不具。輪轉生死。受一切苦。斯由輕慢如來藏故。
因此,内心没有行为,外在无所依赖。由于外在无所依赖,万物不能成为障碍。内心没有行为,千种思虑不能扰乱。于是能够平静地守护佛的疆域,杜绝一切尘埃的干扰。维护佛法的国土,没有一处境界不被降服。这可以说是在这个时候与天性相合,没有其他异类。在今天,父子关系被确定,只有我们家的风格。就像《鴦崛魔羅经》所说,永远享受人天的一切快乐,家族姓氏卓越,一切都完备。这是因为听闻并理解了,所有众生都有如来常住的宝藏。甚至那些众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在五趣中,肢体不完整,生死轮回,承受一切苦难,都是因为他们轻视了如来的宝藏。
問。但了一心。不求諸法。紹隆三寶。自行化他。得圓滿妙覺位不。
答。覺心無易。則開佛知見。佛知見開。無幽不矚。不二之相。佛眼所見。一實之道。佛智所知。照窮法界之邊。洞徹真原之底。上成諸佛。下化眾生。靡不由茲自他俱利。夫欲正修行者。不歸宗鏡。皆墮邪修。或滯權小。此宗鏡正義。過去十方一切諸佛。於此圓修已成。現在一切諸佛現成。未來一切諸佛當成。過去一切菩薩已學。現在一切菩薩現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所以起信論明。須先正念真如之法。石壁鈔云。謂一切行門。皆從真如所起。以是行原故。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何有契真之行。不從真起。此乃是所信法中之根本故。所以萬緣所起。起自真如。會緣所入。入於真如。菩薩發心。先念真如。菩薩起信。亦先信真如。菩薩所行。亦契會真如。
又問。云何是信真如之相。
答。不信一切法。是信真如之相。以真如理中。本無諸法。若見諸法為有。是信諸法。不信真如。是以無夙植廣大菩提一乘種子之因緣者。卒難起信。故祖師頌云。大緣與信合。或得入宗鏡者。是知非小緣矣。如楞伽經云。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攝受大乘者。則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者。則攝受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者。則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則佛種不斷。佛種不斷者。則能了知得殊勝入處。知得殊勝入處。菩薩摩訶薩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現眾色像。通達眾生形類希望煩惱諸相。如實說法。如實者。不異。如實者。
不來不去相。一切虛偽息。是名如實。又云。佛言。但覺自心現量。妄想不生。安隱快樂。世事永息。安隱快樂者。則寂靜妙常。世事永息者。則攀緣已斷。可謂遇圓滿寶藏。頓絕希求。到常樂涅槃。更無所至。是凡聖之際。如達家鄉。為迷悟之依已窮根本。大涅槃經云。金剛寶藏。無所缺減。華嚴經偈云。種種變化無量力。一切世界微塵等。欲悉了達從心起。菩薩以此初發心。寶藏論本際品云。是以本際無名。名於無名。本際無相。名於無相。名相既立。妄惑遂生。真一理沈。道宗事隱。是以無名之朴。遍通一切。不可名目。過限量界。一體無二。故經云。
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即本際也。然本際之理。無自無他。非一非異。包含一氣。該入萬有。若復有人自性清淨。含一而生。中無妄想。即謂聖人。然實際中。亦無聖人法如微塵許而有異也。若復有人自性清淨。含一而生。中有妄想。自然濁亂。則謂凡夫。然實際中。亦無凡夫法如微塵許而有異也。故經云。佛性平等。廣大難量。凡聖不二一切圓滿。咸備草木。周遍螻蟻。乃至微塵毛髮。莫不含一而生。故云能了知一萬事畢也。是以眾生皆乘一而生。故云一乘。若迷故則異。覺故則一。故云前念是凡。後念即聖。又云。一念知一切法也。是以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故云以一之法。功成萬像。故經云。一切若有心。即迷。一切。若無心。即。遍十方。故真一萬差。萬差真一。譬如海涌千波。千波即海。一切皆無有異也。乃至萬物含一而生。即彼萬物亦為一也。何以故。以本一故末則無異。譬如檀生檀枝。非椿木也。故法華經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一乘者。即一心也。一切萬有。十方虛空。皆從真如一心之種子所現。如檀生檀枝。蘭生蘭葉。乃至本末中邊。更無異相。故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能如是。何慮不畢。若能如是究竟圓通。此外更無不了之法。則無理而不明。無事而不盡。
以一法能成一切法故。如華嚴疏云。若入此觀法。則智與心相應。是以因由心學。果是心成。境由心現。解由心起。分位神通是心。力用造作是心。現起分別是心。決擇所得是心。乃至尋求知識。造詣佛土。並皆是心。心外無得。何所疑耶。故知心垢則娑婆現相。心淨則華藏含空。迴轉而恒起識輪。交羅而匪離心網。故海幢不起寂定。廣作十方佛事之門。善財不出道場。遍歷一百十城之法。是以文殊即自心能證之妙慧。善財至彌勒。一心佛果滿後。却令見文殊。因位將極。令返照心原。更無有異。未始動念故。再訪文殊不見其身者。但了自心空般若故。
是真見文殊。普賢是自心所證法界無盡妙行。善財雖遍法界參諸善友。欲見普賢。不假別指。便於初會始成之處。如來座前。而起念求隨念即見。普賢在如來前。初無動移。此正顯觀心即見希奇之相。見聞證入。由覩前相。即是見心。所以普賢身相如虛空遍一切處。故以普眼菩薩等入百千三昧求覓普賢不見。只謂離念入定。厭境求真。不知塵塵是文殊。念念即普賢故。是以善財一人。運悲智而橫廣十方。修願行而竪窮三際。從初至後。因滿果圓。明顯一心以為牓樣。總攝一切。始行菩薩。諸觀行人。皆倣此修。離此觀心。別無殊勝。乃至六度萬行。若不了自心。
皆成權漸。果歸生滅。報在人天。若能運心。福智無盡。如大智度論云。菩薩摩訶薩。知諸法實相。無取無捨。無所破壞。行不可得般若波羅蜜。以大悲心。還修福行。福行初門。先行布施。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智慧明利。能分別施福。施物雖同。福德多少。隨心優劣。如舍利弗以一鉢飯上佛。佛即迴施狗。而問舍利弗。汝以飯施我。我以飯施狗。誰得福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法義。佛施狗得福多。舍利弗者。於一切人中智慧最上。而佛福田最為第一。不如佛施狗惡田得福極多。以是故知。大福從心生。不在田也。如舍利弗。千萬億倍。不及佛心。
問曰。如汝說福田妙故得福多。而舍利弗施佛不得大福。
答曰。良田雖復得福多。而不如心。所以者何。心為內主。田是外事。菩薩本緣經偈云。若行慧施時。福田雖不淨。能生廣大心。果報無有量。故知福從心生。不因田出。別請五百阿羅漢。不如依次一凡僧。何者。以平等心福勝。取捨心福微。則勝劣由心。豈在田乎。施法既爾。六度萬行亦然。所以清涼鈔云。因該果海。果徹因原。以極果由於始信。信依本智而起。今不離本智故。斯則以因成果。攝果酬因。然因有二種。一約本有。恒沙性德。信解行願等無不具故。二約修起。謂依本信德而起信心。依本解德而起解心。如起信論云。以知法性無慳貪故。
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故。一一修起。皆帶本有。俱來至果。無間道中。一時頓圓。解脫道中。因果交徹。名為得果。果亦有二。一者本有菩提涅槃。一切佛性本覺具故。二者修起今證菩提。始覺悟故。始覺同本。無復始本之異。名究竟覺。則二果無礙。然二因本從本覺體上起來。則二因與本果無礙。始覺既同本覺。則果全同於二因。則二因與二果交徹。故因該果海。果徹因原。又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該果也。雖得佛道。不捨菩薩行。果徹因也。華嚴論云。善財一念發心。頓無能所。了三世性。性絕古今。自覺自心。本來是佛。不成正覺。不證菩提。
身心性相無證修者。不成不壞。本來如是。隨緣動寂。不壞有無。所行諸行。皆唯智起。斯宗鏡旨。是善巧智之所知。廣大心之所信。如華嚴經云。知一切眾生種種所緣。唯是一相。悉不可得。一切諸法。皆如。金剛善巧智。是以上至妙覺極聖之位。中及大權菩薩修行之門。下至底下凡夫生死之地。皆同一心。無有高下。迷之自墮。悟之即昇。迷悟似殊。真心靡易。古德云。不鏡方寸。虛負性靈。又云。自己不明。則是空受例物。如此開示。不負前機。持王庫之真刀。得雪山之正味。證解信入之者。直紹寶王。見聞隨喜之人。能成佛種。斯恩難報。莫等尋常。任肩負頂戴。盡塵沙劫中。亦不能報一句之恩。仰思曠古求法之人。釋迦文等。投身大火。翹足深林。析骨剜身。剝皮刺血。乃至常啼東請。善財南求。藥王燒手。普明刎頭。皆是知恩報德之人。為法忘軀之士。今勸後學。生殷重心。勿得自輕。虛擲光景。
問。妙明真心。覺王祕旨。理雖圓頓。正解難成。更希善巧之門。重證將來之信。
答。前已引法說。今更將喻明。此宗鏡。一心。是諸法自性。如一珠有八萬四千孔。入一孔全收珠體。似一月影現一切水。一一影不離月輪。又若分白栴檀。片片而本香無異。猶布青陽令。處處而春色皆同。是則一法明心。萬緣指掌。皎然法喻。可以收疑。
問。凡曰提宗。直陳正義。何須引喻。廣具繁文。
答。為未直下頓悟之人。不無方便。如方便心論云。若就喻者。凡聖同解。然後可說。如言是心動發。猶如迅風。一切凡夫知風動故。便得決了心為輕躁。若不知者。不得為喻。
問曰。何故不但說正義而說喻也。
答曰。凡說喻者。為明正義。又云。凡欲立義。當依四種知見。何等為四。一者現見。二者比知。三以喻知。四隨經教。又法華經云。智者可以譬喻得解。今但取正解圓明。非論法說喻說。若不悟道。徒執絕言。今所言者。皆是提宗唱道之言。極妙窮原之說。如云萬句浮言。不及一句妙理。千般魚目不及徑寸明珠。夫一句妙理者。即宗鏡之言也。斯言不可辯而自通。不可解而自釋。所以云。善言不辯。辯言不善。
問。佛旨開頓漸之教。禪門分南北之宗。今此敷揚。依何宗教。
答。此論見性明心。不廣分宗判教。單提直入。頓悟圓修。亦不離筌罤而求解脫。終不執文字而迷本宗。若依教。是華嚴。即示一心廣大之文。若依宗。即達磨。直顯眾生心性之旨。如宗密禪師。立三宗三教。和會祖教。一際融通。禪三宗者。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絕無寄宗。三直顯心性宗。教三種者。一密意依性說相教。二密意破相顯性教。三顯示真心即性教。先敘禪宗。初息妄修心宗者。說眾生雖本有佛性。而無始無明覆之不見。故輪迴生死。諸佛已斷妄想故。見性了了。出離生死。神通自在。當知凡聖功用不同。外境由心故。各有分限。故須背境觀心。
息滅妄念。念盡即覺。無所不知。如鏡昏塵。塵盡明現。須修禪觀。遠離喧雜。調息調身。心注一境等。二泯絕無寄宗者。說凡聖等法。皆如夢幻。都無所有。本來空寂。非今始無。即此達無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無佛眾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誰言法界。無修不修。無佛不佛。設有一法勝過涅槃。我說亦如夢幻。無法可拘。無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了達本來無事。心無所寄。方免顛倒。始名解脫。三直顯心性宗者。說一切諸法。若有若空。皆唯真性。無相無為。體非一切。謂非凡非聖。然即體之用。謂能凡能聖等。於中指示心性。
復有二類。一云。即今能言語動作貪嗔慈忍造善惡受苦樂等。即汝佛性。即此本來是佛。除此無別佛。了此天真自然故。不可起心修道。道即是心。性如虛空不增不減。但隨時隨處。息業養神。自然神妙。此為真悟。二云。諸法如夢。諸聖同說。妄念本寂。塵境本空。本空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妙之門。若頓悟此空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此上兩說。皆是會相歸性。故同一宗。次佛教三種。
一密意依性說相教者。佛說三界六道。悉是真性之相。但是眾生迷性而起。無別自體。故云依性。然根鈍者。本難開悟。故且隨他所見境相。說法。漸漸度之。故云說相。說未彰顯。故云密意。此一教中。自有三類。一人天因果教。說善惡業報。令知因果。二斷惑滅苦教。說三界無安。皆如火宅之苦。令斷業惑之集。修道證滅等。三將識破境教。說上生滅等法。不關真如。但各是眾生無始已來。法爾有八種識。於中第八識是其根本。頓變根身器界種子。轉生七識。各能變現自分所緣。此八識外。都無實法。
問。如何變耶。
答。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似我法。六七二識。無明覆故。緣此執為實我法。如患夢者。患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夢時執為實有外物。寤來方知唯夢所變。我此身相及外世界。亦復如是。唯識所變。迷故執有我及諸境。既悟本無我法。唯有心識。遂依此二空之智。修唯識觀。及六度四攝等行。漸漸伏斷煩惱所知二障。證二空所顯真如。十地圓滿。轉八識成四智菩提。真如障盡。成法性身大涅槃之果。此第三將識破境。與禪門息妄修心宗而相扶會。以知外境皆空故。不修外境事相。唯息妄修心也。息我法之妄。修唯識之心。二密意破相顯。性教者。
據真實了義。則妄執本空。更無可破。無漏諸法。是真性隨緣妙用。永不斷絕。又不應破。但為一類眾生。執虛妄相。障真如實性。難得玄悟故。佛且不揀善惡垢淨性相一切訶破。以真性及妙用不無。而且云無。故云密意。又意在顯性。語乃破相。意不形於言中。故云密也。此教說。前教中所變之境。既皆虛妄。能變之識。豈獨真實。心境互依。空而似有。且心不孤起。託境方生。境不自生。由心故現。心如境謝。境滅心空。皆假眾緣無自性故。是以一切諸法。無不是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故空中無五陰六根因緣四諦。無智亦無得。生死涅槃。平等如幻。
此教與禪門泯絕無寄宗全同。三顯示真心即性教。直示自心即是真性。不約事相而示。亦不約破相而示。故云即性。不是方便隱密之意。故云示也。此教說。一切眾生。皆有空寂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了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亦名如來藏。亦名心地。達磨所傳。是此心也。
問。既云性自了了常知。何須諸佛開示。
答。此言知者。不是證知。意說真性不同虛空木石。故云知也。非如緣境分別之識。非如照體了達之智。直是真如之性。自然常知。起信論云。真如者。自體真實識知。華嚴經云。真如照明為性。又問明品。說。智與知異。智局於聖。不通於凡。知即凡聖皆有。通於理智。覺首等諸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知。文殊頌答云。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礙。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虛空。又頌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淨。開示諸群生。既云本淨。不待斷障。即知。群生本來皆有。但以惑翳而不自知。故法華中開示令得清淨者。
即是寶性論中。離垢清淨也。此心雖自性清淨。終須悟修。方得究竟。經論所明。有二種清淨。二種解脫。或只得離垢清淨解脫故。毀禪門即心即佛。或只知自性清淨解脫故。輕於教相。斥於持律坐禪調伏等行。不知必須頓悟自性清淨自性解脫。漸修令得離垢清淨離障解脫。成圓滿清淨究竟解脫。若身若心。無所壅滯同釋迦佛。經問云何佛境界智。此問證悟之智。云何佛境界知。此問本有真心。答智云。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礙。答知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識是分別。分別非真知。唯無念方見。又若以智證之。即屬所詮之境。真知非境界故。瞥起照心。
即非真知故。非心境界。以不起心為玄妙。以集起名心。起心看即妄想。故非真知。是以真知必虛心遺照。言思道斷矣。北宗看心。是失真旨。若有可看。即是境界也。寶藏論云。知有有壞。知無無敗。其知之智有無不計。既不計有無。即自性無分別之知。是以此真心自體之知。即無緣心。不假作意。任運常知。非涉有無。永超能所。水南和尚云。即體之用曰知。即用之體為寂。如即燈之時。即是光。即光之時即是燈。燈為體。光為用。無二而二也。又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如是開示靈知之心。即是真性。與佛無異。故名顯示真心即性教。
全同禪門第三直顯心性之宗。既馬鳴摽心為本原。文殊擇知為真體。如何破相之黨。但云寂滅。不許真如。說相之家。執凡異聖。不許即佛。今約教判定。正為斯人。故西域傳。心多兼經論。無二途也。但以此方迷心執文。以名為體故。達磨善巧。揀文傳心。摽舉其名(心是名也) 默示其體(知是心也) 喻以壁觀。令絕諸緣。絕諸緣時。
問斷滅不。答。雖絕諸念。亦不斷滅。問。以何證驗。云不斷滅。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師即印云。只此是自性清淨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諸非。更令觀察。畢竟不與他先言知字。直待他自悟。方驗真實。是親證其體。然後印之。令絕餘疑。故云。默傳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總不言。六代相傳。皆如此也。至荷澤時。他宗競起。欲求默契。不遇機緣。又思惟達磨懸絲之記。(達磨云。我法第六代後。命若懸絲) 恐宗旨滅絕。遂言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問。悟此心已如何修之。還依初說相教中。令坐禪不。
答。若惛沈厚重難可策發。掉舉猛利不可抑伏。貪嗔熾盛觸境難制者。即用前教中種種方便。隨病調伏。若煩惱微薄。慧解明利。即依本宗。一行三昧。如起信論云。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身正意。不依氣息形色。乃至唯心無外境界。法句經偈云。若學諸三昧。是動非是禪。心隨境界流。云何名為定。即不起滅定。現行坐之威儀。不於三界。現攀緣之身意。然此教中。以一真心性。對染淨諸法。全揀全收。全揀者。如上所說。但剋體直指。靈知。即是心性。餘皆虛妄。故云非識非心。非境非智。乃至非性非相。非佛非眾生。離四句絕百非也。全收者。染淨諸法。
無不是心。心迷故。妄起惑業。乃至四生六道雜穢國土。心悟故。從體起用。四等六度。乃至四辯六通妙身淨剎。無所不現。既是此心現諸法故。法法全即真心。如人夢所現事。事事皆人。如金作器。器器皆金。如鏡現影。影影皆鏡。故華嚴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起信論云。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乃至一切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故云一切法如鏡中像。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能遍興造一切趣生。造善造惡。受苦受樂。果與因俱。故知一切無非心也。全揀門。
攝前第二破相教。全收門。攝前第一說相教。將前望此。此則逈異於前。將此望前。前則全同於此。深必該淺。淺不至深。深者直顯出真心之體。方於中揀一切收一切也。如是收揀自在。性相無礙。方能於一切悉無所住。唯此名為了義。上之三教。攝盡一代經論之所宗。三義全殊。一法無別。就三義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對。第三第一性相相對。皆迢然易見。唯第二第三破相與顯性相對。講者。禪者。俱迷為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便為真性。故今廣辯空宗性宗。有其十異。空宗唯破相。性宗唯顯性。權實有異。遮表全殊。不可以遮詮遣蕩排情破執之言。
為表詮直示建立顯宗之教。又不可以逗機誘引一期權漸之說。為最。後全提見性真實之門。如上判教分宗。言約義豐。最為殊絕。初則歷然不濫。後。則一味融通。可釋群疑。能歸宗鏡。十異者。一法義真俗異者。空宗未顯真性。但以一切差別之相為法。法是俗諦。照此諸法。無為無相無生無滅為義。義是真諦。性宗以一真之性為法。空有等種種差別為義。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華嚴經云。法者知自性。義者知生滅。二心性二名異者。空宗一向目諸法。本原為性。性宗多目諸法本原為心。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從本已來。唯是一心。良由所說本性。
不但空寂。而乃自然常知故。應目為心。三性字二體異者。空宗以諸法無性為性。性宗以虛明常住不空之體為性。性字雖同。而體異也。四真智真知異者。空宗以分別為知。無分別為智。智深知淺。性宗以能證聖理之妙慧為智。以該於理智。通於凡聖之真性為知。知通智局。華嚴經云。真如照明為性。起信論云。真如自體。真實識知。五有我無我異者。空宗以有我為妄。無我為真。性宗以無我為妄。有我為真。故涅槃經云。無我者。名為生死。我者。名為如來。六遮詮表詮異者。遮謂遣其所非。表謂顯其所是。又遮者。揀却諸餘。表者。直示當體。如諸經所說。
真如妙性。每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無因無果。無相無為。非凡非聖。非性非相等。皆是遮詮。遣非蕩跡。絕想祛情。若云知見覺照。靈鑒光明。朗朗昭昭。堂堂寂寂等。皆是表詮。若無知見等體。顯何法為性。說何法不生不滅等。必須認得現今了然而知。即是我之心性。方說此知不生不滅等。如說鹽云不淡是遮。云鹹。是表。說水云不乾。是遮。云濕。是表。空宗但遮。性宗有遮有表。今時人皆謂遮言為深。表言為淺。故唯重非心非佛。無為無相。乃至一切不可得之言。良由只以遮非之詞為妙。不欲親自證認法體。故如此也。又若實識我心。不同虛空。
性自神解。非從他悟。豈藉緣生。若不對機隨世語言。於自性上尚無表示真實之詞。焉有遮非方便之說。如今實未親證見性之人。但傚依通。情傳意解。唯取言語中妙。以遮非泯絕之文。而為極則。以未見諦故。不居實地。一向託空。隨言所轉。近來尤盛。莫可遏之。若不因上代先賢。多聞廣學。深入教海。妙達禪宗。何能微細指陳。始終和會。顯出一靈之性。剔開萬法之原。是以具錄要文。同明宗鏡。七認名認體異者。謂佛法世法。一一皆有名體。且如世間稱大。不過四物。如智論云。地水火風。是四物名。堅濕煖動。是四物體。今且說水。設有人問。
每聞澄之即清。混之即濁。堰之即止。決之即流。而能溉灌萬物。洗滌群穢。此是何物。(舉功能義用而問之) 答云。是水(舉名答也) 愚者認名謂已解。智者應更問云。何者是水(徵其體也) 答云。
濕即是水(剋體指也) 佛法亦爾。設有人問。每聞諸經云。迷之即垢。悟之即淨。縱之即凡。修之即聖。能生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此是何物(此舉功能義用問也) 答云。是心(舉名答也) 愚者認名便為已識。智者應更問。
何者是心(徵其體也) 答。知即是心(指其體也) 此一言最親最的。餘字餘說皆疎。如云非性非相能言能語等是體。緣慮動用等是心。即何異他之所問也。以此而推。水之名體。名唯一字。餘皆義用。濕之一字。貫於清濁等萬用萬義之中。心之名體亦然。知之一字。亦貫於貪瞋慈忍善惡苦樂萬用萬義之處。直須悟得。水是名。不是水。濕是水。
不是名。即清濁凝流。無義不通也。以例心是名。不是心。知是心。不是名。即真妄善惡。無義不通也。空宗相宗。為對初學及淺機。恐隨言生執故。但標名而遮其非。唯廣義用而引其意。性宗為對久學及上根。令忘言認體故。一言直示(達磨云。指一言以直示。即是知字一言。若言即心是佛。此乃四言矣) 若領解不謬。親照靈知之性。
方於體上照察義用。故無不通矣。八二諦三諦異者。空宗唯二諦。性宗攝一切性相及自體。總為三諦。以緣起色等諸法為俗諦。緣無自性。諸法即空為真諦。一真心體。非空非色。能空能色。為中道第一義諦。九三性空有異。空宗說有。即遍計依他。空。即圓成。性宗即三法皆具空有之義。遍計。即情有理無。依他。即相有性無。圓成。即情無理有。十佛德空有異。空宗說。佛以空為德。無有少法。是名菩提。性宗一切諸佛自體。皆有常樂我淨。十身十智。相好無盡。性自本有。不待機緣。十異歷然二門奐矣。故須先約三種佛教。證三宗禪心。然後禪教雙亡。
佛心俱寂。俱寂則念念皆佛。無一念而非佛心。雙亡。即句句皆禪。無一句而非禪教。如此則自然聞泯絕無寄之說。知是破我執情。聞息妄修心之言。知是斷我習氣。執情破而真性顯。即泯絕是顯性之宗。習氣盡而佛道成。即修心是成佛之行。頓漸互顯。空有相成。若能如是圓通。則為他人說。無非妙方。聞他人說。無非妙藥。藥之與病。只在執之與通。故先德云。執則字字瘡疣。通則文文妙藥。如上依教依宗。撮略和會。挑抉宗旨之本末。開析法義之差殊。校量頓漸之異同。融即真妄之和合。對會遮表之迴互。褒貶權實之淺深。可謂卷教海之波瀾。湛然掌內。
簇義天之星象。奐若目前。則頓釋群疑。豁然妙旨。若心外立法立境。起鬪諍之端倪。識上變我變人。為勝負之由漸。遂乃立空破有。賓有非空。崇教毀禪。宗禪斥教。權實兩道。常為障礙之因。性相二宗。永作怨讐之見。皆為智燈焰短。心鏡光昏。終不能入無諍之門。履一實之道矣。
宗鏡錄卷第三十四
丁未歲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勅彫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