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
唐 菩提流志譯120卷CBETA T0310大于一万字 176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大寶積經卷第四十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六如來不思議性品第四之四
爾時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於如來不思議不共佛法,信受諦奉清淨無疑,乃至發希奇想?舍利子!如來成就十八不共佛法,由成就故,如來、應、正等覺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大梵輪,一切世間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轉。舍利子!何等名為十八不共佛法?舍利子!所謂如來處世無諸誤失,以無失故名為如來。何等名為無有誤失?舍利子!如來身業無有誤失,以無失故,一切世間若愚若智,不能立如法論,謂如來身有誤失者。何以故?佛薄伽梵身業畢竟無誤失故。
那时,佛陀告诉舍利弗:「为什么大菩萨对于佛陀不可思议的、不共的佛法,能够深信不疑,甚至产生奇妙的想法?舍利弗!因为佛陀成就了十八种不共的佛法,由于这些成就,佛陀在大众中发出狮子吼,宣称自己处于至高无上的尊位,转动大法轮,所有的出家人、婆罗门、天神、魔神和梵天都不能正确地转动法轮。舍利弗!什么是十八种不共的佛法?舍利弗!所谓佛陀在世间没有错误,因为无错误,所以称为佛陀。什么是没有错误?舍利弗!佛陀的身体行为没有错误,因为无错误,所以无论世间的愚人还是智者,都不能建立正确的法论,说佛陀的身体行为有错误。为什么呢?因为佛陀的身体行为完全没有错误。」
舍利子!諸佛如來遊步世間,直視於前、轉身迴顧、若屈若伸,服僧伽胝、攝持衣鉢,進止往來行住坐臥,如來於中無失威儀端嚴庠序。舍利子!如來若往城邑若旋返時,雙足蹈空而千輻輪現於地際,悅意妙香鉢特摩花自然踊出承如來足。若畜生趣一切有情為如來足之所觸者,極滿七夜受諸快樂,命終之後往生善趣樂世界中。舍利子!如來被服不著其身如四指量,吠嵐婆風不能搖動。舍利子!如來身光極照無間,觸彼眾生令興樂受。舍利子!如是一切身無過相,故說如來身無誤失。如自所證身無誤失,亦為眾生說如斯法,令其永斷身業誤失。
舍利子!佛陀在世间行走时,无论是直视前方、转身回顾、屈伸身体,或是穿着僧伽胝、携带衣钵,无论是行走、站立、坐卧,佛陀总是保持着威仪和端庄。舍利子!当佛陀前往城邑或返回时,他的双足踏空而行,千輻輪在地面显现,妙香和鉢特摩花自然涌现,承托佛陀的双足。如果任何有情众生被佛陀的足所触,他们将享受七天的快乐,死后将往生至善趣乐世界。舍利子!佛陀的衣物不紧贴身体,如同四指的宽度,即使是猛烈的吠嵐婆风也不能动摇。舍利子!佛陀的身光照耀无间,触及众生使他们感到愉悦。舍利子!因此,佛陀的身体没有任何过失,所以称佛陀的身体无误失。佛陀自己证悟了无误失的身体,也为众生讲述这样的法门,使他们永远断除身业的过失。
舍利子!如來語業無有誤失,以無失故,一切世間若愚若智,不能如法伺求如來語業誤失。何以故?舍利子!如來為迦羅時語者,如來為實語者、為諦語者、為三摩耶時語者、為如語而作者、為善訓釋詞語者、為令眾生歡悅語者、為無重述語者、為文義莊嚴語者、為隨發一音皆令信解歡悅語者。舍利子!如是一切語無過相,故說如來語業無失。如自所證語無誤失,亦為眾生說如是法,令其永斷語業誤失。舍利子!如來之心無有誤失,以無失故,一切世間若愚若智,不能如法伺候如來心業誤失。何以故?舍利子!如來不捨甚深定法,而能發起作諸佛事不役神慮,於一切法無礙智見任運而轉,故說如來心無誤失。如自所證心無失故,亦為眾生說如斯法,令其永斷心業誤失。舍利子!如是身語心業無有失故,是名如來第一諸業無有誤失不共佛法。
舍利子!佛陀的言语行为没有错误,因为没有任何失误,所以无论是愚昧还是智慧之人,都不能依法寻找到佛陀言语行为的失误。为什么这样呢?舍利子!佛陀是适时而言的,是说真实之语的,是说坚定不移之语的,是说符合时宜之语的,是契合佛法理论的言语的,是善于解释言辞的,是使众生欢喜的,是不重复的,是文义庄严的,是随着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能让众生信解和欢喜的。舍利子!因此,所有的言语都没有过失,所以说佛陀的言语行为没有失误。正如自己所证悟的言语没有失误,也为众生讲述这样的法门,使他们永远断除言语行为的失误。舍利子!佛陀的心没有失误,因为没有任何失误,所以无论是愚昧还是智慧之人,都不能依法观察到佛陀心业的失误。为什么这样呢?舍利子!佛陀不放弃深奥的定法,而能激发行动,成就佛事,不劳心神,对一切法拥有无碍的智慧和见解,自然而然地转变,所以说佛陀的心没有失误。正如自己所证悟的心没有失误,也为众生讲述这样的法门,使他们永远断除心业的失误。舍利子!因此,身、语、心的行为没有失误,这就是佛陀独有的不共佛法,称为第一诸业无有失误。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所發言音無有卒暴?舍利子!如來以無卒暴發言音故,一切世間若魔若魔眷屬及餘天子諸外道等,不能伺候如來便者。何以故?舍利子!如來言音本無卒暴、無隨卒暴。何以故?久已永離諸愛恚故,一切眾生雖加尊敬而心不高,雖加輕侮而心不慼。又舍利子!如來無有所作過時及不究竟,非由此事而起追悔,及隨前事起卒暴音。又舍利子!如來無有與世諍訟,是故如來無卒暴音。如來常止無諍深定無我所執,亦無有取遠離諸縛,是故如來無卒暴音。舍利子!如是無量音無卒暴,如來於中悉皆證入。如佛所證音無卒暴,亦為眾生說如斯法,令其永斷諸卒暴故。舍利子!是名如來第二言無卒暴不共佛法。
再者,舍利子,为什么如来的言语没有突然的粗暴?舍利子,因为如来的言语没有粗暴,所以一切世间的魔、魔的眷属以及其他天子、外道等,都不能找到机会攻击如来。为什么这样呢?舍利子,如来的言语本质上没有粗暴,也不跟随粗暴。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如来早已永远离开了所有的贪爱和瞋恚,即使所有众生尊敬他,他的心也不自高自大;即使所有众生轻视他,他的心也不悲伤。还有,舍利子,如来没有做过时或不彻底的事情,不会因此事而后悔,也不会因为之前的事情而发出粗暴的声音。另外,舍利子,如来没有与世间争执,因此如来没有粗暴的声音。如来总是处于无争的深度禅定中,没有我执,也没有执着于远离一切束缚,因此如来没有粗暴的声音。舍利子,这样的无量声音没有粗暴,如来完全证入其中。如来所证的没有粗暴的声音,也为众生讲述这样的法门,使他们永远断除所有的粗暴。舍利子,这就是如来第二种没有粗暴的不共佛法。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念無忘失?舍利子!如來正念無忘失故,不於一法而生愚亂。何以故?如來住於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鉢底中不癡忘故,觀諸有情心行動轉無罣礙故,如其所應宣說妙法無忘失故,於諸義法訓詞辯才無礙解中無忘失故,於去來今無礙智見如是無量無忘失故。如自所證去來現在無礙智見無有忘失,亦為有情說如斯法,令其證得無忘失念。舍利子!是名如來第三念無忘失不共佛法。
再次,舍利子,什么是如来的念无忘失?舍利子,如来保持正念,不会忘记任何事物,因此不会对任何单一事物产生愚昧和混乱。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如来安住在禅定、解脱和三摩地的境界中,不会迷失或忘记,观察所有有情众生的心行变化和流转,没有任何障碍,根据他们的需要,宣说深奥的法门,不会忘记,对于法义的训词和辩才无碍的解释,也不会忘记,对于过去、未来和现在的无碍智慧和见解,也是如此无量无边,没有忘记。如来自己所证得的无碍智慧和见解,没有忘记,也为有情众生讲述这样的法门,使他们能够证得无忘失的念。舍利子,这就是如来的第三项不共佛法——念无忘失。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無不定心而可得者?舍利子!如來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食若飲、若語若默,常處深定中無出離。何以故?由如來證得甚深三摩地最勝波羅蜜多,成就無障無礙深靜慮故。舍利子!無有眾生處有情類若定不定能觀如來心及心所,唯除如來威力加被而能得知。如自所證常處定心,亦為有情依三摩地說如斯法,令其永斷散亂之心。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四無不定心不共佛法。
再次,舍利子,如何理解如来没有不定心的状态?舍利子,无论如来行走、站立、坐卧、饮食、说话或沉默,他总是处于深度的禅定中,没有出入。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如来证得了非常深奥的三摩地和最胜的波羅蜜多,成就了无障碍、无阻碍的深度禅定。舍利子,没有任何众生或有情能够观察如来的心和心所,除非是如来以他的威力加被,才能得知。如来自己所证得的常处定心,也为有情众生依据三摩地讲述这样的法门,使他们永远断除散乱的心。舍利子,这就是如来的第四项不共佛法——无不定心。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無諸異想?何以故?舍利子!由異想故可有安住不平等心。如來心常安住平等故,於一切無諸異想。舍利子!如來於諸佛土無諸異想,以彼佛土如虛空故。如來於諸有情無種種想,由彼有情性無我故。如來於諸佛所無種種想,由彼法性無有差別平等智故。如來於一切法無種種想,由離欲法性平等故。如來於持戒者其心無愛、於犯戒者其心無恚,於有恩所無不酬報、於有怨所情無加害,於所調伏無不平等,於住邪定心不輕慢,於諸法中平等安住,故名如來無種種想。如自所證無異想故,亦為眾生說如斯法,令其永斷種種異想。舍利子!是名如來第五無諸異想不共佛法。
接下来,舍利子!为什么如来没有各种不同的想法?为什么?舍利子!因为不同的想法会导致心不平等。如来的心总是平等地安住,所以对一切事物没有不同的想法。舍利子!如来对所有佛土没��不同的想法,因为那些佛土就像虚空一样。如来对所有有情众生没有各种想法,因为那些有情众生的本性是无我。如来对所有佛陀没有各种想法,因为那些法性没有差别,具有平等的智慧。如来对一切法没有各种想法,因为离开欲望的法性是平等的。如来对持戒的人心中没有贪爱,对犯戒的人心中没有愤怒,对有恩的人无不报答,对有怨的人心中没有加害,对所调伏的人没有不平等,对住于邪定心的人不轻视,对所有法平等安住,因此称为如来没有各种想法。如来自证没有不同的想法,也对众生说这样的法,使他们永远断除各种不同的想法。舍利子!这就是如来第五个独有的佛法,没有各种不同的想法。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無簡擇捨。何以故?舍利子!如來已修聖道而證此捨,非未修道而有證故。如來已修於心、已修於戒、已修於慧而證此捨,非所未修而有證故。舍利子!如來捨者隨智慧行不隨癡行,如來捨者是出世間不墮世間,如來捨者是聖是出離非為不聖非不出離,如來捨者能轉梵輪悲愍眾生常不捨離,如來捨者任運成就不隨對治故。舍利子!如來捨者無高不高亦無下劣,得住不動遠離二邊,超過一切思量簡擇。觀待於時亦不過時,無動無思、無有分別、無異分別、無修無損、無有憍逸、無有示現,真性如性、不虛妄性、非不如性,如是無量。舍利子!如來如是大捨成就,為諸眾生捨圓滿故說如斯法。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六無簡擇捨不共佛法。
再者,舍利子!为什么如来没有选择性的舍离?为什么?舍利子!因为如来已经修行了圣道并证得了这种舍离,而不是未修行之道就能证得的。如来已经修习了心、戒律和智慧,从而证得了这种舍离,而不是未修习就能证得的。舍利子!如来的舍离是随着智慧而行,不随愚痴而行。如来的舍离是超脱世间的,不陷于世间。如来的舍离是圣洁的,是超脱的,不是非圣洁的,也不是非超脱的。如来的舍离能够转动梵轮,出于对众生的悲悯,永远不放弃。如来的舍离是自然成就的,不依赖对治。舍利子!如来的舍离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低劣之别,它超越了一切思量和选择。它既不等待时机,也不超越时机,没有动摇,没有思考,没有分别,没有不同的分别,没有修行也没有损失,没有骄傲,没有展示,它具有真实的本性、不虚妄的本性、不是不如的本性,它是无限的。舍利子!如来就是这样成就了伟大的舍离,为了众生的舍离圆满,所以讲述了这样的法门。舍利子!这就是如来第六种不共佛法,没有选择性的舍离。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志欲無有退減?舍利子!何等志欲而無退減?所謂如來善法志欲。復有何義名為志欲?舍利子!如來大慈志欲無減、如來大悲志欲無減、如來說法志欲無減、調伏眾生志欲無減、成熟眾生志欲無減、興於遠離志欲無減、教導菩薩志欲無減、紹三寶種令不斷絕志欲無減。一切如來不隨欲行,如來志欲智為前導。如自所證志欲無減,亦為眾生說如斯法,令彼證得圓滿無上一切智智之志欲故。舍利子!是名如來第七志欲無減不共佛法。
接下来,舍利子!如何理解佛陀的志向和愿望始终不减退?舍利子!哪些志向和愿望是始终不减退的?指的是佛陀对善法的志向和愿望。那么,什么含义被称为志向和愿望?舍利子!佛陀的大慈心志向和愿望始终不减退,佛陀的大悲心志向和愿望始终不减退,佛陀说法的志向和愿望始终不减退,调伏众生的志向和愿望始终不减退,成熟众生的志向和愿望始终不减退,发起远离世俗的志向和愿望始终不减退,教导菩萨的志向和愿望始终不减退,继承三宝种姓使其不断绝的志向和愿望始终不减退。所有佛陀不随欲行,佛陀的志向和愿望以智慧为前导。如自己所证悟的志向和愿望始终不减退,也为众生宣说这样的法门,使他们证得圆满无上的佛智。舍利子!这就是佛陀第七种不共佛法,即志向和愿望始终不减退。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正勤無有退減?舍利子!何等正勤而不退減?所謂不捨所化眾生正勤、於聽法眾不懷擯遣正勤。以如是等無有退沒故,說如來正勤無減。舍利子!假使如來值遇如是樂聞法眾堪任法器,若能聽法經劫無倦,如來亦隨經劫不起于座、不緣食飲相續說法中無暫廢。又舍利子!如來為眾生故,假使過於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唯一眾生是佛化限,爾時如來躬往其所為說法要,令其悟入正勤無厭。舍利子!如來身無疲倦及以語心亦無疲倦。何以故?如來身語及心常安息故。舍利子!如來長劫發起精進、讚歎精進,為諸眾生說如是法,令彼勤修是精進故證聖解脫。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八正勤無減不共佛法。
接下来,舍利子!如何理解如来的正勤没有退减?舍利子!哪些正勤不会退减?指的是不放弃教化众生的正勤,以及对听法的法众不怀排斥的正勤。因为这些正勤没有退失,所以称如来的正勤无减。舍利子!假如如来遇到乐于听闻法的法众,且这些人堪为法器,即使他们能听法经历无数劫而不感疲倦,如来也会随之经历无数劫不离座位、不因饮食而中断,持续说法而无片刻停歇。还有,舍利子!为了众生,即使如来需要跨越恒河沙数的诸佛世界,只为一个众生是佛的教化对象,那时如来也会亲自前往那里,为他们说法要义,使他们悟入正勤而无厌倦。舍利子!如来的身体没有疲倦,语言和心也没有疲倦。为什么呢?因为如来的身体、语言和心总是处于安息状态。舍利子!如来在漫长的劫中发起精进、赞叹精进,为众生讲述这样的法,使他们勤修精进而证得圣解脱。舍利子!这就是如来的第八正勤无减不共佛法。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於一切一法及一切種、一切念無有退減?何以故?由諸如來念無退故。舍利子!如來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間觀察一切眾生去來諸心相續知已,如來於中畢竟了知無有忘念。又如實知眾生行已,如來於中無復役智,而如來念曾無退減。又舍利子!如來安立三聚眾生諸根悟入意解趣行,審觀察已更不憶念,無重思惟不復觀察,常為眾生宣說妙法無有斷絕。何以故?由如來念無退減故。如自所證無退減念,亦為眾生說如斯法,令其永斷諸念退減。舍利子!是名如來第九念無退減不共佛法。
接下来,舍利子!为什么佛陀对所有单一事物、所有特性、所有念头都没有退失或减少?为什么?因为佛陀的念头从不退失。舍利子!佛陀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后,不间断地观察所有众生的来去和心念的连续,完全理解后,佛陀对这些彻底了解,没有任何遗忘。同时,佛陀真实地了解众生的行为后,不再需要运用智慧,而佛陀的念头也从未退失或减少。还有,舍利子!佛陀根据三类众生的精神根基,引导他们悟入理解、兴趣和行为,经过仔细审查后,不再回忆、不再深思、不再观察,持续为众生讲述深奥的法门,永不间断。为什么?因为佛陀的念头从不退失。正如佛陀自己所证得的不退失之念,也为众生讲述这样的法门,使他们永远断除所有念头的退失和减少。舍利子!这就是佛陀第九个不共佛法——念头永不退减。
「復次舍利子!云何佛三摩地無有退減?舍利子!佛三摩地與一切法其性平等無非平等。何以故?由一切一法及一切種法無有不平等性故。舍利子!何因緣故佛三摩地復無退減?舍利子!以真如平等故即三摩地平等,以三摩地平等故即如來平等。以能證入如是平等性故,三摩地者名為等定。又舍利子!若貪際平等即離貪際平等,若瞋際平等即離瞋際平等,若癡際平等即離癡際平等,若有為際平等即無為際平等,若生死際平等即涅槃際平等。以如來證入如是平等性故,於三摩地而無退減。何以故?平等之性無退減故。
接下来,舍利子!为什么佛的三摩地没有退减?舍利子!佛的三摩地与一切法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没有不平等。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一切法和一切种法都没有不平等的性质。舍利子!又因为什么因缘佛的三摩地没有退减?舍利子!由于真如的平等性,三摩地也是平等的;由于三摩地的平等性,如来也是平等的。因为能够证入这样的平等性,三摩地被称为等定。还有,舍利子!如果贪的边际是平等的,那么离开贪的边际也是平等的;如果瞋的边际是平等的,那么离开瞋的边际也是平等的;如果痴的边际是平等的,那么离开痴的边际也是平等的;如果有为的边际是平等的,那么无为的边际也是平等的;如果生死的边际是平等的,那么涅槃的边际也是平等的。因为如来证入了这样的平等性,所以在三摩地中没有退减。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平等的性质是不会退减的。
舍利子!此佛三摩地非眼相應,亦非耳鼻舌身意相應。何以故?然彼如來諸根無缺故。又如來三摩地,不依地界不依水火風界,不依欲界色無色界,不依此世及他世間。何以故?由無依故無退無減。是故如來如自所證諸三摩地無有退減,亦為眾生說如是法,令彼證得諸三摩地故。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三摩地無有退減不共佛法。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智慧無有退減?舍利子!何等名為如來智慧?所謂了知諸法不緣他知、為他有情及以他人演妙法智、無盡善巧無礙解智、分別一切句智、悟入一句百千大劫說無盡智、如其所聞斷疑網智、於一切處無障礙智、宣說安立聖三乘智、能遍了達八萬四千有情心行智、如應開示八萬四千諸法藏智。舍利子!此如來智慧無邊無際無有窮盡,由此智慧不可盡故,隨慧而說亦無有盡,故說如來智慧無有退減。如自所證智慧無減,亦為眾生說如斯法,令其證得無盡智慧故。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一智慧無減不共佛法。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解脫無有退減?舍利子!何等名為如來解脫?舍利子!諸聲聞乘隨悟音聲故得解脫,諸獨覺乘隨悟眾緣故得解脫,佛薄伽梵遠離一切執著二邊故得解脫,是故說為如來解脫。何以故?舍利子!如是解脫,前際無縛、後際無轉,不住現在故。又舍利子!眼之與色二執解脫,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二執解脫,攝受無執依止解脫故。又舍利子!心之與智自性光潔體無瑕穢,是故諸佛由剎那心相應慧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如來隨所證覺,亦為眾生說如斯法,令彼證覺如是法故。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二解脫無減不共佛法。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一切身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何以故?舍利子!由能成就是身業故,一切有情若見如來即便調伏,或聞說法亦皆調伏。是故如來或現默然調伏眾生,或現飲食調伏眾生,或現諸威儀調伏眾生,或現諸勝相調伏眾生,或現隨形好調伏眾生,或現無觀頂調伏眾生,或現觀視相調伏眾生,或現神光觸照調伏眾生,或現遊步舉足下足調伏眾生,或現往還城邑聚落調伏眾生。舍利子!以要言之,佛薄伽梵無有威儀而不調伏諸眾生者,故說如來一切身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亦為眾生說如是法,令其證入如是智故。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三身業智導不共佛法。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一切語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何以故?舍利子!佛薄伽梵不虛說法故,以智前導,所有記莂無不圓備,凡所宣說言詞顯妙。舍利子!如來語言隨現而轉不可思議,今當略說。
舍利子!如來語者,易解了語、易明識語、不高大語、不卑下語、非不勝語、不邪曲語、不謇吃語、不繁亂語、不澁鈍語、不麁獷語、不隱沒語、柔和聲語、可欣樂語、不虛羸語、不輕掉語、不調疾語、不繁重語、不迅急語、善斷約語、善調釋語、極妙和美語、勝妙音語、善唱導語、大清亮語、大雷震語、無遺逸語、飲甘露語、有義旨語、可親附語、廣大之語、可愛重語、無塵染語、離塵黷語、無栽穢語、無垢濁語、無魯鈍語、威嚴盛語、無障礙語、能教導語、明潔之語、有正直語、無怯憚語、無缺減語、非輕急語、能生喜樂語、令身怡適語、令心踊躍語、寂靜貪語、寂靜瞋語、壞滅癡語、吞噉魔語、調伏惡語、摧異論語、有表示語、天鼓音語、智者悅語、羯羅頻迦音語、上帝音語、梵天音語、海潮音語、雲雷音語、地山震吼音語、鴻鶴王音語、孔雀王音語、黃鸝音語、命命音語、鵝鴈王音語、鹿王音語、箜篌音語、伐洛迦音語、鉢拏縛音語、大蠡 吼音語、長笛音語、易開解語、易了別語、暢明曉語、適悅意語、可聽聞語、深遠音語、無瘖瘂語、悅可耳語、生善根語、文句無缺語、善說文句語、義句相應語、法句相應語、時相應語、時捷對語、不過時語、知根勝劣語、莊嚴施語、淨尸羅語、教授忍語、練正勤語、令樂靜慮語、悟入正慧語、慈善集語、悲無倦語、清淨喜語證入捨語、安立三乘語、令三寶種不斷絕語、安立三聚語、淨三解脫語、遍修諦語、遍修智語、達者不毀語、聖者稱讚語、隨虛空量語、一切種妙成就語。舍利子!如是無量無邊微妙清淨如來之語,故說如來一切語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如自所證如是語業,亦隨諸有情而為說法,令其證入如是語故。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四語業智導不共佛法。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一切意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舍利子!夫如來者心意與識皆不可說故。舍利子!夫如來者應以智求,智增上故說名如來。此如來智隨至一切眾生之心、隨入一切眾生之意、不離一切眾生之識,焚蕩諸法諸三摩地,不從他緣超過一切所緣境界,遠離緣生滅三有趣,超諸慢種、解脫魔業、離諸諂誑,捨我我所,除滅無明癡暗之膜,善修道支,與虛空等無有分別,與諸法界而無差別。舍利子!如來證入如是意業,為如是相智為前導,隨眾生心而為說法,令彼證入如來意故。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五意業智導不共佛法。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於過去世無著無礙智見轉?舍利子!何以此智名之為轉?舍利子!如來以無礙智,能知如是無量無邊過去世中,所有諸佛國土若成若壞,彼一切事無量無數,如來方便悉能數知。如是乃至諸佛國中,所有卉木叢林眾藥所攝彼一切事,如來於此悉能了知。如是乃至諸佛國中,諸眾生身眾生假立,彼一切相悉能了知。又能了知彼中所有若干眾生種種性種種色,乃至廣說,如來於此悉能了知。舍利子!如是彼中所有諸佛出現於世,彼一一如來所宣正法,如來於此悉能如實分別了知。
如是乃至爾所眾生於聲聞乘已調伏者,或獨覺乘已調伏者,或於大乘已調伏者,是亦如來悉能了知。又諸佛土差別之相,苾芻僧眾壽量法住,入息出息受用飲食,如是等類差別之相,如來於此悉能了知。舍利子!一切有情過去世相,若死若生若界若趣,如來於此悉能分別如實了知。又諸有情種種根性、種種行性、種種意解性,如是無量悉能了知。又能了知諸心相續,所謂如是如是心無間,如是如是心生起,彼諸心相若干非一,如來方便悉能數知。舍利子!如來或以現智、或種類智,證得如是過去謝往諸心相續。自既證是智無不備,隨眾生心而為說法,欲令證入如是智故。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六過去無礙智不共佛法。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於未來世無著無礙智見轉?舍利子!何以此智名之為轉?所謂未來世中所有如來,或當出現、或當滅度,或復當有、或復當無,彼一切相,如來於此悉能了知。如是乃至當來火劫燒、當來水劫壞、當來風劫壞,乃至一切諸佛國土,當住久近若干等異,如來於此悉能了知。如是乃至當來諸佛國土,所有地界若干微塵、所有卉木叢林眾藥等事,乃至當來星宿色相若干非一,如來於此悉能了知。如是乃至遍滿一一諸佛土中,當來諸佛獨覺聲聞及以菩薩出現於世,所有受用若飲若食、入息出息、行住威儀無量等相,如來如實悉能了知。
如是乃至一一如來化行差別,觀有情性當證解脫,或乘聲聞乘、或乘獨覺乘、或乘大乘當證解脫,如來一切悉能了知。如是遍滿未來之世一一佛土,爾所眾生生處差別,諸有情心心所有法,如來一切悉能了知。舍利子!如來如是如實了知,非有來世遠心相續,然由如來觀於來世如實了知。自既證已,亦與眾生演說斯法,欲令證入如是智故。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七未來無礙智不共佛法。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於現在世無著無礙智見轉?舍利子!何以此智名之為轉?舍利子!如來於現在世十方一切諸佛土中,所有三種方便數知如是了知,現在諸佛諸菩薩眾、諸聲聞眾、諸獨覺眾若干差別悉能了知。又能了知現在世中,星宿色相卉木諸藥叢林等事,乃至現在十方一切地界微塵分量,如來如實方便數知。舍利子!十方國土一切水界不可思議,如來以一毛端舉滴令盡,如是無量悉能明了方便數知。又十方國土一切火界焰起差別,如來於此方便數知。又十方國土一切風界依色處起,如來亦能方便了知。
又十方國土諸大虛界毛端際量若干非一,如來如實方便數知。舍利子!如來如是了知現在三種眾生界,乃至了知現在地獄眾生界,彼能生因及彼出因。又知現在畜生眾生界,生因出因俱能了知。焰魔界眾亦復如是。又能了知現在人間諸眾生界,生彼之因及終歿因俱能了知。又能了知現在天趣諸眾生界,生彼之因及終歿因俱能了知。又能了知現在眾生諸心相續,有煩惱性離煩惱性。及以現在所化眾生諸根差別及非所化,一切眾生諸根差別,如是無量,如來如實悉能了知。舍利子!如來如是了知現在一切諸法,非如來智隨二識行,為諸眾生悟入無二而說斯法,令其覺悟如是之智。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八現在無礙智不共佛法。
「復次舍利子!諸佛如來成就如是十八不共佛法故,圓滿無餘遍十方界,光明流照一切大眾。復由是法希有奇特威光名稱功德法故,映奪一切天魔眾會。舍利子!如來不共佛法不可思議無邊無際猶如虛空,若有欲求如來一切不共佛法邊量者,不異有人求於空際。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聞如來不共佛法不可思議如虛空已,信受諦奉志懷清淨無惑無疑,倍復踊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導師身語及意業, 無有誤失亦無動,
即以此法導眾生, 是為如來不共法。
其心不高亦不下, 究竟遠離於瞋愛,
常住無諍諍永滅, 是為如來不共法。
導師於法及與智, 解脫所行無忘念,
諸無礙解亦無失, 是為如來不共法。
若住若食若經行, 若坐若臥心常定,
無亂亦無眾生想, 是為如來不共法。
善逝於諸佛國土, 有情及佛無異想,
住平等性大意解, 是為如來不共法。
最勝無諸簡擇捨, 勝決定道善修故,
無有分別異分別, 是為如來不共法。
大師善欲無退減, 常與慈悲方便俱,
調伏眾生廣無量, 是為如來不共法。
善逝精進曾無減, 觀所化眾量無邊,
三業調伏諸眾生, 是為如來不共法。
諸佛大念曾無減, 處菩提座成正覺,
已覺諸法無重覺, 是為如來不共法。
無有分別異分別, 自然住等三摩地,
靜慮諸法無所依, 是為如來不共法。
導師智慧最吉祥, 了達一切眾生行,
演說妙法隨意解, 是為如來不共法。
隨聲而聞緣獨覺, 及與諸佛勝解脫,
無礙離垢譬虛空, 善逝大捨難思慮,
諸佛本來無有心, 自性解脫心相續,
如解脫法為眾說, 是為如來不共法。
眾生眼見佛威儀, 若住若行入城邑,
相好光明諸所現, 莫不調伏而修善,
真實薩埵放光明, 多拘胝眾受安樂,
光現無不度眾生, 是為最勝不共法。
自然聖者演法音, 皆得聽聞隨意解,
所聞法聲如響應, 是名最勝不共法。
善逝導師無心業, 諸行業轉皆由智,
智入一切眾生心, 是名最勝不共法。
諸三摩地及靜慮, 善修成滿離戲論,
住平等性類虛空, 是名最勝不共法。
於過去世一切法, 種種諸趣解脫智,
善逝妙智無礙轉, 是名最勝不共法。
諸佛於彼未來世, 世界當有及當無,
眾生國土及最勝, 無有遺餘正明了,
善逝觀於未來世, 心靜曾無散亂時,
眾生及法如實知, 是名最勝不共法。
諸有流行現在世, 最勝無障悉能知,
導師境界等虛空, 是名如來不共法。
已說如來不共法, 最勝十八不思議,
真如實性等虛空, 聰慧菩薩能信受。
「舍利子!是名如來成就如是十八不共佛法。由成就故,如來、應、正遍知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能轉梵輪,一切世間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轉。舍利子!如是安住淨信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十不思議及十種不可思議法,信受諦奉志懷清淨無惑無疑,倍復踊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 目录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