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

尊者世親造 唐 玄奘譯30卷CBETA T1558大于一万字 39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六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智品第七之一
前品初說諸忍諸智,於後復說正見正智。為有忍非智耶?為有智非見耶?頌曰:
在前面的篇章中,我们首先讨论了各种忍耐和智慧,在后面的篇章中,我们又讨论了正确的见解和智慧。那么,是否存在只有忍耐而没有智慧的情况呢?或者,是否存在只有智慧而没有正确见解的情况呢?以下是诗歌形式的总结:
聖慧忍非智, 盡無生非見,
圣慧忍不是真正的智慧,彻底消除生死轮回才是真正的见解,
餘二有漏慧, 皆智六見性。
除此之外的其他两种有漏的智慧,都属于普通的六种见解的性质。
論曰:慧有二種,有漏、無漏,唯無漏慧立以聖名。此聖慧中八忍非智性,自所斷疑未已斷故。可見性攝,推度性故。盡與無生二智非見性,已息求心不推度故。所餘皆通智見二性,已斷自疑、推度性故。諸有漏慧皆智性攝,於中唯六亦是見性,謂五染污見、世正見為六。如是所說聖有漏慧,皆擇法故並慧性攝。智有幾種?相別云何?頌曰:
论文说:智慧分为两种,有漏和无漏,只有无漏的智慧才被称为圣慧。在这种圣慧中,八忍不是智性,因为它们自身所断的疑惑还没有断除。它们属于可见性的范畴,因为它们是推度性的。尽智和无生智不属于见性,因为它们已经停止了追求的心,不再推度。其余的都通于智性和见性,因为它们已经断除了自身的疑惑,不再推度。所有有漏的智慧都属于智性的范畴,其中只有六种也是见性,即五种染污见和世间的正见,共六种。如上所述,圣有漏慧都是选择法的,因此都属于慧性的范畴。智慧有几种?它们的特点是什么?颂曰:
智十總有二, 有漏無漏別,
智慧总共有两种,分为有漏和无漏。
有漏稱世俗, 無漏名法類。
有漏的智慧称为世俗智慧,无漏的智慧称为法性智慧。
世俗遍為境, 法智及類智,
世俗智慧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环境,而法性智慧和类似的智慧则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法理。
如次欲上界, 苦等諦為境。
例如,在追求更高层次的境界时,痛苦等真理就成为了这些智慧的应用环境。
論曰:智有十種攝一切智:一世俗智、二法智、三類智、四苦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如是十智總唯二種,有漏、無漏性差別故。如是二智相別有三,謂世俗智、法智、類智。前有漏智總名世俗,多取瓶等世俗境故。後無漏智分法、類別。三中世俗遍,以一切有為無為為所緣境。法類二種如其次第,以欲上界四諦為境。即於如是二種智中,頌曰:
论文说:智慧有十种,涵盖了所有的智慧:一是世俗智,二是法智,三是类智,四是苦智,五是集智,六是灭智,七是道智,八是他心智,九是尽智,十是无生智。这十种智慧总体上只分为两种,因为它们的性质是有漏和无漏的不同。这两种智慧的差别有三种,即世俗智、法智、类智。前一种是有漏的智慧,通常被称为世俗智,因为它主要涉及世俗的事物,如瓶子等。后一种无漏的智慧分为法智和类智。在这三种智慧中,世俗智是普遍的,因为它涉及所有有为和无为的事物。法智和类智则分别以欲界和上界四圣谛为对象。在这两种智慧中,颂曰:
法類由境別, 立苦等四名,
法的种类是根据境界来区分的,分为苦、集、灭、道这四种。
皆通盡無生, 初唯苦集類。
这些都是普遍适用的,从一开始就没有生起,最初只有苦和集的分类。
論曰:法智、類智由境差別分為苦、集、滅、道四智。如是六智若無學攝,非見性者名盡、無生。此二初生唯苦、集類,以緣苦、集六種行相觀有頂蘊為境界故。金剛喻定境同此耶?緣苦、集因,緣滅、道異。於前所說九種智中,頌曰:
法類道世俗, 有成他心智,
於勝地根位, 去來世不知,
法類不相知, 聲聞麟喻佛,
如次知見道, 二三念一切。
論曰:有法類道及世俗智成他心智,餘則不然。此智於境有決定相,謂不知勝及去來心。勝心有三,謂地、根、位。地謂下地智不知上地心。根謂信解時解脫根智不知見至不時解脫心。位謂不還聲聞應果、獨覺大覺。前前位智不知後後勝位者心,此智不知去來心者唯以現在他相續中能緣心等為境界故。又法類品不互相知,謂法智攝諸他心智不知類品,類智所攝諸他心智不知法品,由法類智以欲上界全分對治為所緣故。此他心智見道中無,總觀諦理極速轉故,然皆容作此智所緣。若諸有情將入見道,聲聞獨覺預修加行,為欲知彼見道位心。
彼諸有情入見道位,聲聞法分加行若滿,知彼見道初二念心。若為更知類分心故,別修加行至加行滿,彼已度至第十六心,雖知此心非知見道。麟喻法分加行若滿,知彼見道初二念心。若為更知類分心故,別修加行至加行滿,知彼第八集類智心。以此但由下加行故。有說:知初二及第十五心,世尊欲知不由加行,於彼見道一切能知。
智於四聖諦, 知我已知等,
不應更知等, 如次盡無生。
論曰:如本論說:云何盡智?謂無學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由此所有智、見、明、覺、解、慧、光、觀,是名盡智。云何無生智?謂正自知:我已知苦,不應更知,廣說乃至我已修道,不應更修,由此所有廣說乃至是名無生智。如何無漏智可作如是知?迦濕彌羅諸論師說:從二智出後得智中作如是知,故無有失。由此後得二智別故,表前觀中二智差別。有說:無漏智亦作如是知,然說見言乘言便故,或於諦理現照轉故。由此本論亦作是言。且諸智亦是見。如是十智相攝云何?謂世俗智攝一全一少分,法類智各攝一全七少分,苦集滅智各攝一全四少分,道智攝一全五少分,他心智攝一全四少分,盡無生智各攝一全六少分。
由自性對治, 行相行相境,
加行辦因圓, 故建立十智。
論曰:由七緣故立二為十:一自性故立世俗智,非勝義智為自性故。二對治故立法類智,全能對治欲上界故。三行相故立苦集智,此二智境體無別故。四行相境故立滅道智,此二行相境俱有別故。五加行故立他心智,非此不知他心所法,本修加行為知他心,雖成滿時亦知心所,而約加行故立他心智名。六事辦故建立盡智,事辦身中最初生故。七因圓故立無生智,一切聖道為因生故。如上所言法智類智,全能對治欲上界法,為有少分治上欲耶?頌曰:
緣滅道法智, 於修道位中,
兼治上修斷, 類無能治欲。
論曰:修道所攝滅道法智,兼能對治上界修斷,欲之滅道勝上界故,已除自怨能兼他故。由此類智無能治欲。於此十智中誰有何行相?頌曰:
法智及類智, 行相俱十六,
世俗此及餘, 四諦智各四。
他心智無漏, 唯四謂緣道,
有漏自相緣, 俱但緣一事。
盡無生十四, 謂離空非我。
論曰:法智、類智一一具有非常、苦等十六行相,十六行相後當廣釋。世智有此及更有餘,能緣一切法自共相等故。苦等四智一一各有緣自諦境四種行相。他心智中,若無漏者唯有緣道四種行相,由此即是道智攝故;若有漏者取自所緣心心所法自相境故。如境自相行相亦爾,故此非前十六所攝。如是二種於一切時一念但緣一事為境,謂緣心時不緣心所,緣受等時不緣想等。若爾,何故薄伽梵說:如實了知有貪心等。非俱時取貪等及心,如不俱時取衣及垢。有貪心者,二義有貪:一貪相應、二貪所繫。貪相應心具由二義,餘有漏心唯貪所繫。
有說:經言有貪心者,唯說第一貪相應心。離貪心者,謂治貪心。若貪不相應名離貪心者,餘惑相應者應得離貪名。若爾,有心非貪對治不染污性,應許此心非有貪心離貪心等。是故應許餘師所說,為貪所繫名有貪心,乃至有癡離癡亦爾。毘婆沙師作如是說:聚心者謂善心,此於所緣不馳散故。散心者謂染心,此與散動相應起故。西方諸師作如是說:眠相應者名為聚心,餘染污心說名為散。此不應理,諸染污心若與眠相應,應通聚散故。又應違害本論所言:如實知聚心,具足有四智,謂法智、類智、世俗智、道智。沈心者謂染心,此與懈怠相應起故。
策心者謂善心,此與正勤相應起故。小心者謂染心,少淨品者所好習故。大心者謂善心,多淨品者所好習故。或由根價眷屬隨轉力用少多故名小大,染心根少,極二相應故;善心根多,恒三相應故。染心價少,非功用成故;善心價多,大資糧成故。染心眷屬少,無未來修故;善心眷屬多,有未來修故。染心隨轉少,唯三蘊故;善心隨轉多,通四蘊故。染心力用少,所斷善根必還續故;善心力用多,忍必永斷諸隨眠故。由此染善得小大名。掉心者謂染心,掉舉相應故。不掉心者謂善心,能治彼故。不靜靜心應知亦爾。
不定心者謂染心,散動相應故;定心者謂善心,能治彼故。不修心者謂染心,得修習修俱不攝故;修心者謂善心,容有二修故。不解脫心者謂染心,自性相續不解脫故;解脫心者謂善心,自性相續容解脫故。如是所釋不順契經,亦不能辯諸句別義。如何此釋不順契經?經言:此心云何內聚?謂心若與惛眠俱行,或內相應有止無觀。云何外散?謂心遊涉五妙欲境隨散隨流,或內相應有觀無止。豈不前說染心眠俱便有一心通聚散過?雖說,非理,不許眠俱諸染污心是散心故。豈不又說本論相違?寧違論文,勿違經說。
如何不辯諸句別義?謂依此釋不能辯了散等聚等八異相故。依我所釋非不能辯此契經中八句別義,謂雖散等同是染心,而為顯其過失差別,及雖聚等同是善心,而為顯其功德差別,故依八義別立八名。既不能通所違經說,所辯句義理亦不成。又若沈心即掉心者,經不應說若於爾時心沈,恐沈修安定捨三覺支者名非時修。若於爾時心掉,恐掉修擇進喜名非時修。豈修覺支有散別理?此據作意欲修名修,非現前修,故無有失。豈不我說亦不違經?雖諸染心皆名沈掉,懈怠增者經說沈心,掉舉增者經說掉心,據恒相應我說體一,隨自意語誰復能遮?然實此經意不如是。
前說一切貪所繫心皆名有貪心。貪繫是何義?若貪得隨故,有學無漏心應名有貪,貪得隨故。若貪所緣故,無學有漏心應名有貪,貪所緣故。若不許彼為貪所緣,云何彼心可成有漏?若謂由為共相惑緣應名有癡,癡所緣故。然他心智不緣貪得,亦不可說緣緣心貪。寧知他心是有貪等?故非貪繫名有貪心。若爾,云何?今詳經意,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不相應名離貪等。若爾,何故餘契經言:離貪瞋癡心,不還墮三有。依離得說,故無有過。豈不於前已破此說?餘惑相應者,應得離貪名,彼亦與貪不相應故。若依此意,許亦無違。
然不說為離貪心者,彼屬有瞋有癡等故。且止傍論,應述本宗。此所明他心智,為亦能取他心所緣,及亦取他心能緣行相不?俱不能取,知彼心時不觀彼所緣能緣行相故。謂但知彼有染等心,不知彼心所染色等,亦不知彼能緣行相。不爾,他心智應亦緣色等,又亦應有能自緣失。諸他心智有決定相,謂唯能取欲色界繫及非所繫他相續中現在同類心心所法一實自相為所緣境。空無相不相應,盡無生所不攝,不在見道無間道中,餘所不遮如應容有。盡無生智除空非我,各具有餘十四行相,由此二智雖勝義攝,而涉於世俗欲離空非我。謂由彼力於出觀時作如是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淨無越十六, 餘說有論故。
論曰: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無無漏行相越此十六。外國師說:更有所餘無漏行相越於十六。云何知然?由本論故。如本論說:頗有不繫心能了別欲界繫法耶?曰:能了別,謂非常故、苦故、空故、非我故、因故、集故、生故、緣故,有是處、有是事,如理所引了別。若謂彼文不為顯示不繫心了別欲界繫法時,除前所明八行相外,別有有是處、有是事行相,但為顯示作八行相斯有是處、斯有是事。此釋不然,餘不說故。
謂若彼論依此意說,應於餘處亦說此言,然彼餘文但作是說:頗有見斷心能了別欲界繫法耶?曰:能了別,謂我故、我所故、斷故、常故、無因故、無作故、損減故、尊故、勝故、上故、第一故、能清淨故、能解脫故、能出離故、惑故、疑故、猶豫故、貪故、瞋故、慢故、癡故,不如理所引了別。此等亦應說有是處等言,既無此言,故釋非理。
行相實十六, 此體唯是慧,
能行有所緣, 所行諸有法。
論曰:有餘師說:十六行相名雖十六實事唯七,謂緣苦諦名實俱四,緣餘三諦名四實一。如是說者實亦十六,謂苦聖諦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集聖諦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如種理故因,等現理故集,相續理故生,成辦理故緣,譬如泥團輪繩水等眾緣和合成辦瓶等。滅聖諦有四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諸蘊盡故滅,三火息故靜,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道聖諦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
又非究竟故非常,如荷重擔故苦,內離士夫故空,不自在故非我。牽引義故因,出現義故集,滋產義故生,為依義故緣。不續相續斷故滅,離三有為相故靜,勝義善故妙,極安隱故離。治邪道故道,治不如故如,趣入涅槃宮故行,棄捨一切有故出。如是古釋既非一門,故隨所樂更為別釋。生滅故非常,違聖心故苦,於此無我故空,自非我故非我。因集生緣如經所釋,謂五取蘊以欲為根、以欲為集、以欲為類、以欲為生,唯此生聲應在後說,與論為異。
此四體相差別云何?由隨位別四欲有異:一執現總我起總自體欲、二執當總我起總後有欲、三執當別我起別後有欲、四執續生我起續生時欲。或執造業我起造業時欲,第一於苦是初因,故說名為因,如種子於果。第二於苦等招集,故說名為集,如芽等於果。第三於苦為別緣,故說名為緣,如田等於果,謂由田水糞等力故令果味勢熟德別生。第四於苦能近生,故說名為生,如華蘂於果。或如契經說:有二五二四愛行為四種欲。執現總我有五種異:一執我現決定有、二執我現如是有、三執我現變異有、四執我現有、五執我現無。
執當總我亦有五異:一執我當決定有、二執我當如是有、三執我當變異有、四執我當有、五執我當無。執當別我有四種異:一執我當別有、二執我當決定別有、三執我當如是別有、四執我當變異別有。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一執我亦當有、二執我亦當決定有、三執我亦當如是有、四執我亦當變異有。流轉斷故滅,眾苦息故靜。如說苾芻諸行皆苦,唯有涅槃最為寂靜,更無上故妙,不退轉故離。如正道故道,如實轉故如,定能趣故行。如說此道能至清淨,餘見必無至清淨理,永離有故出。
又為治常樂我所我見故修非常苦空非我行相,為治無因一因變因知先因見,故修因、集、生、緣行相。為治解脫是無見,故修滅行相。為治解脫是苦見,故修靜行相。為治靜慮及等至樂是妙見,故修妙行相。為治解脫是數退墮非永見,故修離行相。為治無道邪道餘道退道見,故修道、如、行、出行相。如是行相以慧為體。若爾,慧應非有行相,以慧與慧不相應故。由此應言諸心心所取境類別皆名行相,慧及諸餘心心所法有所緣故皆是能行,一切有法皆是所行。由此三門體有寬陿,慧通行相、能行、所行,餘心心所唯能所行,諸餘有法唯是所行。已辨十智行相差別,當辨性攝依他依身。
性俗三九善, 依地俗一切,
他心智唯四, 法六餘十九,
現起所依身, 他心依欲色,
法智但依欲, 餘八通三界。
論曰:如是十智三性攝者,謂世俗通三性,餘九智唯是善。依地別者,謂世俗智通依欲界乃至有頂,他心智唯依四根本靜慮,法智依此四及未至、中間,餘依此六地及下三無色。依身別者,謂他心智依欲色界俱可現前,法智但依欲界現起,餘八智現起通依三界身。已辯性地身,當辯念住攝。頌曰:
諸智念住攝, 滅智唯最後,
他心智後三, 餘八智通四。
論曰:滅智攝在法念住中,他心智後三攝,所餘八皆通四。如是十智展轉相望,一一當言幾智為境?頌曰:
諸智互相緣, 法類道各九,
苦集智各二, 四皆十滅非。
論曰:法智能緣九智為境,除類智。類智能緣九智為境,除法智。道智能緣九智為境,除世俗智,非道攝故。苦集二智一一能緣二智為境,謂俗、他心。世俗、他心、盡、無生智皆緣十智為境。滅智不緣諸智為境,唯以擇滅為所緣故。十智所緣總有幾法?何智幾法為所緣境?頌曰:
所緣總有十, 謂三界無漏,
無為各有二, 俗緣十法五,
類七苦集六, 滅緣一道二,
他心智緣三, 盡無生各九。
論曰:十智所緣總有十法,謂有為法分為八種,三界所繫無漏有為各有相應不相應故。無為分二種,善、無記別故。俗智總緣十法為境。法智緣五,謂欲界二、無漏道二及善無為。類智緣七,謂色無色無漏道六及善無為。苦集智各緣三界所繫六。滅智緣一,謂善無為。道智緣二,謂無漏道。他心智緣欲色無漏三相應法。盡無生智緣有為八及善無為。頗有一念智緣一切法不?不爾。豈不非我觀智知一切法皆非我耶?此亦不能緣一切法。不緣何法?此體是何?頌曰:
俗智除自品, 總緣一切法,
為非我行相, 唯聞思所成。
論曰:以世俗智觀一切法為非我時猶除自品,自品謂自體相應俱有法,境、有境別故。同一所緣故,相隣近故,非此智所緣。此智唯是欲色界攝,聞思所成非修所成,修所成慧地別緣故,若異此者應頓離染。已辯所緣。復應思擇,誰成就幾智耶?頌曰:
異生聖見道, 初念定成一,
二定成三智, 後四一一增,
修道定成七, 離欲增他心,
無學鈍利根, 定成九成十。
論曰:諸異生位及聖見道第一剎那定成一智,謂世俗智。第二剎那定成三智,謂加法、苦。第四六十,十四剎那如次後後增類集滅道智。諸未增位成數如前,故修位中亦定成七。如是諸位,若已離欲各各增一,謂他心智,唯除異生生無色者。時解脫者定成九智,謂加盡智。不時解脫定成就十,謂增無生。於何位中頓修幾智?且於見道十五心中,頌曰:
見道忍智起, 即彼未來修,
三類智兼修, 現觀邊俗智,
不生自下地, 苦集四滅後,
自諦行相境, 唯加行所得。
論曰:見道位中隨起忍智,皆即彼類於未來修,然具修自諦諸行相念住。何緣見道唯同類修?先未曾得此種性故,對治所緣俱決定故。唯苦集滅三類智時,能兼修未來現觀邊俗智,於一一諦現觀後邊方能兼修故立斯號,由此餘位未能兼修。道類智時何不修此?俗智曾於道,無事現觀故。又必無於道,遍事現觀故,謂於苦集滅可遍知斷證,必無於道可能遍修。雖集滅邊未遍斷證,而於當位斷證已周。道則不然,種性多故。有言:此是見道眷屬,彼修道攝,故不能修。理非極成,不應為證。此世俗智是不生法,於一切時無容起故。
若爾,何故說名為修?先未曾得今方得故。既不能起,得義何依?但由得故說名為得。由得故得曾所未聞,故所辯修理不成立。如古師說:修義可成。彼說云何?由聖道力修世俗智,於出觀後有勝緣諦俗智現前,得此起依故名得此,如得金礦名為得金。毘婆沙師不樂此義,隨依何地見道現前能修未來自地下地,謂依未至見道現前能修未來一地見道二地俗智,至依第四見道現前能修未來六地見道七地俗智。苦集邊修四念住攝,滅邊修者唯法念住,隨於何諦現觀邊修,即以此行相緣此諦為境,見道力得故。唯加行所得,智增故立智名,若并眷屬以欲四蘊色界五蘊為其自性。
修道初剎那, 修六或七智,
斷八地無間, 及有欲餘道,
有頂八解脫, 各修於七智,
上無間餘道, 如次修六八。
論曰:修道初念,謂第十六道類智時現修二智。未離欲者未來修六,謂法及類苦集滅道。離欲修七,謂加他心,不修世俗,有頂治故。斷欲修斷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俗四法智隨應現修。斷上七地諸無間道四類世俗滅道法智隨應現修。斷欲加行有欲勝進,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此上未來皆修七智,謂俗、法類苦集滅道。斷有頂地前八解脫,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此於未來亦唯修七,然除世俗,加他心智。斷有頂地九無間道,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未來修法類苦集滅道六。斷欲修斷第九解脫,俗四法智隨應現修。斷上七地諸解脫道,四類世俗滅道法智隨應現修。斷欲修斷第九勝進斷上八地諸加行道,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斷上七地有頂八品諸勝進道,俗四法類及他心智隨應現修。此上未來皆修八智,謂俗法類四諦他心。次辯離染得無學位。
無學初剎那, 修九或修十,
鈍利根別故, 勝進道亦然。
論曰:無學初念,謂斷有頂第九解脫,苦集類盡隨應現修,緣有頂故。勝進九十隨應現修,未來隨應修九修十,謂鈍根者唯除無生,利根亦修無生智故。次辯餘位修智多少。頌曰:
練根無間道, 學六無學七,
餘學六七八, 應八九一切,
雜修通無間, 學七應八九,
餘道學修八, 應九或一切。
聖起餘功德, 及異生諸位,
所修智多少, 皆如理應思。
論曰:學位練根諸無間道,四法類智隨應現修,未來修六,四諦法類似見道故不修世俗,能斷障故不修他心。諸解脫道四法類智隨應現修,未離欲者未來修六,四諦法類。已離欲者未來修七,謂加他心。有餘師言:解脫道位亦修世俗,諸加行道,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未離欲者未來修七,已離欲八,謂加他心。諸勝進道,若未離欲,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未來亦七。若已離欲,俗四法類及他心智隨應現修,未來亦八。無學練根,諸無間道,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未來修七。四諦法類盡,不修世俗,如治有頂故。
五前八解脫,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未來修八,四諦法類、他心及盡。四第九解脫,苦集類盡隨應現修,未來修九。最後解脫,苦集類盡隨應現修,未來修十。諸加行道現修如學,未來修九。諸勝進道,鈍者九智隨應現修,未來亦九。利者十智隨應現修,未來亦十。學位雜修諸無間道,四法類俗隨應現修,未來修七。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諸勝進道,又加他心隨應現修,未來皆八。無學雜修諸無間道,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八利九。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隨應現修,未來所修鈍九利十。諸勝進道與練根同。
學位修通五無間道,現修俗智,未來修七,宿住神境、二解脫道。五加行道,現修俗智,他心、解脫、法類道、俗及他心智。一切勝進并苦集滅隨應現修,此上未來皆修八智。無學修通五無間道,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八利九。解脫加行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九利十。諸勝進道與練根同,天眼天耳、二解脫道,無記性故不名為修。聖起所餘四無量等修所成攝有漏德時,現在皆修一世俗智。有學未來,未離欲七、已離欲八。無學未來,鈍九利十,除微微心,此於未來唯修俗故。若起所餘無漏功德靜慮攝者,四法類智隨應現修。
無色攝者,唯四類智隨應現修,未來所修同前有漏。異生離染,現修世俗斷欲三定。第九解脫及依根本四靜慮定起勝進道離染加行,未來修二,謂加他心,所餘未來唯修世俗。修五通時,諸加行道二解脫道現修俗智,一解脫道現俗他心。諸勝進道二隨應現,未來一切皆修二種。五無間道現未唯俗。依本靜慮修餘功德皆現修俗,未來修二。唯順決擇分必不修他心,以是見道近眷屬故。依餘地定修餘功德,皆唯世俗現未來修。
諸道依得此, 修此地有漏,
為離得起此, 修此下無漏。
唯初盡遍修, 九地有漏德,
生上不修下, 曾所得非修。
論曰:諸道依此地及得此地時,能修未來此地有漏。聖為離此地及得此地時,并此地中諸道現起,皆能修此及下無漏。為離此言通二四道,唯初盡智現在前時,力能遍修九地有漏,不淨觀等無量功德能縛眾惑斷無餘故,如能縛斷所縛氣通。又彼自心今登王位,一切善法起得來朝。譬如大王登祚灑頂,一切境土皆來朝貢。然此生上必不修下。初盡智言顯離有頂及五練根位第九解脫道。諸所言修唯先未得令起今得是能所修,謂若先時未得今得,用功得者方是所修。若法先時曾得棄捨,今雖還得而非所修,非設劬勞而證得故。若先未得用功現前能修未來,勢力勝故。曾得而起不修未來,非多功起勢力劣故。為唯約得說名為修?不爾。云何?修有四種:一得修、二習修、三對治修、四除遣修。
立得修習修, 依善有為法,
依諸有漏法, 立治修遣修。
論曰:得、習二修依有為善未來唯得,現具二修,治遣二修依有漏法,故有漏善具足四修。無漏有為餘有漏法,如次是具前後二修。外國諸師說修有六,於前四上加防、觀修,防護諸根、觀察身故。如契經說:云何修根?謂於六根善防善護,乃至廣說。又契經說:云何修身?謂於自身觀髮毛爪,乃至廣說。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防觀二修即治遣修攝。
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