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
尊者世親造 唐 玄奘譯30卷CBETA T1558大于一万字 39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四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業品第四之二
傍論已了,復應辯前表無表相。頌曰:
旁论已经结束,接下来应该讨论之前提到的表无表相。颂曰:
無表三律儀, 不律儀非二。
无表三律仪,不律仪非二。
論曰:此中無表,略說有三:一者律儀、二不律儀、三者非二謂非律儀非不律儀。能遮能滅惡戒相續故名律儀。如是律儀差別有幾?頌曰:
论文说:这里所说的无表色,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律儀,第二种是不律儀,第三种既不是律儀也不是不律儀,称为非律儀非不律儀。律儀能够阻止和消除恶戒的连续性,因此得名。律儀的不同种类有多少呢?颂曰:
律儀別解脫, 靜慮及道生。
律仪别解脫,静虑及道生。
論曰:律儀差別,略有三種:一別解脫律儀,謂欲纏戒;二靜慮生律儀,謂色纏戒;三道生律儀,謂無漏戒。初律儀相差別云何?頌曰:
论文说:戒律的差异,大致有三种:一是别解脱戒律,指的是防止纏煩惱的戒律;二是靜慮生戒律,指的是色界纏煩惱的戒律;三是道生戒律,指的是无漏的戒律。第一种戒律的差异是怎样的?颂曰:
初律儀八種, 實體唯有四,
初律仪有八种,实际上只有四种,
形轉名異故, 各別不相違。
因为形式转变名字不同,所以各自不同但并不冲突。
論曰:別解脫律儀,相差別有八:一苾芻律儀、二苾芻尼律儀、三正學律儀、四勤策律儀、五勤策女律儀、六近事律儀、七近事女律儀、八近住律儀。如是八種律儀相差別,總名第一別解脫律儀。雖有八名,實體唯四:一苾芻律儀、二勤策律儀、三近事律儀、四近住律儀。唯此四種別解律儀皆有體實,相各別故。所以者何?離苾芻律儀,無別苾芻尼律儀;離勤策律儀,無別正學、勤策女律儀;離近事律儀,無別近事女律儀。云何知然?由形改轉,體雖無捨得,而名有異故。形謂形相,即男女根。
论述了特别解脱的律仪,有八种不同的分类:第一是比丘的律仪,第二是比丘尼的律仪,第三是正学的律仪,第四是勤策的律仪,第五是勤策女的律仪,第六是近事的律仪,第七是近事女的律仪,第八是近住的律仪。这八种律仪虽然名字不同,但实际上只分为四大类:比丘的律仪,勤策的律仪,近事的律仪,近住的律仪。这四种律仪各有其实体和特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没有比丘的律仪就没有比丘尼的律仪;没有勤策的律仪就没有正学和勤策女的律仪;没有近事的律仪就没有近事女的律仪。这是怎么知道的呢?通过形态的变化,虽然本质没有改变,但名称有所不同。这里的“形”指的是性别差异,即男女之分。
由此二根男女形別,但由形轉,令諸律儀名為苾芻、苾芻尼等,謂轉根位,令本苾芻律儀名苾芻尼律儀,或苾芻尼律儀名苾芻律儀;令本勤策律儀名勤策女律儀,或勤策女律儀及正學律儀名勤策律儀;令本近事律儀名近事女律儀,或近事女律儀名近事律儀。非轉根位有捨先得得先未得律儀因緣,故四律儀非異三體。若從近事律儀受勤策律儀,復從勤策律儀受苾芻律儀,此三律儀為由增足遠離方便立別別名。如隻雙金錢及五十二十,為體各別具足頓生。三種律儀體不相雜,其相各別具足頓生。三律儀中具三離殺,乃至具足三離飲酒,餘數多少隨其所應。
由于男女的身体形态不同,因此在佛教律儀的命名上,男性和女性的律儀有所区别。例如,男性的律儀称为“苾芻”,而女性的则称为“苾芻尼”。同样,男性的“勤策律儀”对应女性的“勤策女律儀”,男性的“近事律儀”对应女性的“近事女律儀”。这种命名并不是因为律儀的本质有所改变,而是因为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区分。如果一个人从“近事律儀”转到“勤策律儀”,再从“勤策律儀”转到“苾芻律儀”,这三种律儀虽然名称不同,但其实质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帮助修行者逐步深入,更好地修行。就像不同面额的钱币虽然面值不同,但都是货币的体现。这三种律儀在本质上是不混合的,各有其独特的完整性。在这三种律儀中,都包含了从不杀生到不饮酒等戒律,具体的戒律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既爾相望同類何別?由因緣別,相望有異。其事云何?如如求受多種學處,如是如是能離多種憍逸處時,即離眾多殺等緣起。以諸遠離依因緣發,故因緣別遠離有異。若無此事,捨苾芻律儀,爾時則應三律儀皆捨,前二攝在後一中故。既不許然,故三各別。然此三種互不相違,於一身中俱時而轉,非由受後捨前律儀,勿捨苾芻戒便非近事等。
如果彼此相望都是同类,那有什么不同呢?不同之处在于因缘的不同,因此相望也有所异。这是怎么回事呢?比如一个人寻求接受多种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他能够摆脱多种懈怠。当他摆脱了许多如杀戮等因缘时,就是因为他远离了这些因缘,所以因缘不同,远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果没有这样的做法,就应该放弃僧侣的戒律。如果到了那个时候,应该放弃所有三种戒律,因为前两种都包含在后一种中。既然不允许这样做,因此这三种戒律各有不同。然而这三种戒律并不相互冲突,在一个人身上可以同时存在,不是说接受了新的就放弃了旧的戒律。不放弃僧侣的戒律是因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受離五八十, 一切所應離,
远离五八十种事物,应当远离一切。
立近事近住, 勤策及苾芻。
論曰:應知此中如數次第,依四遠離立四律儀。謂受離五所應遠離,安立第一近事律儀。何等名為五所應離?一者殺生、二不與取、三欲邪行、四虛誑語、五飲諸酒。若受離八所應遠離,安立第二近住律儀。何等名為八所應離?一者殺生、二不與取、三非梵行、四虛誑語、五飲諸酒、六塗飾香鬘舞歌觀聽、七眠坐高廣嚴麗床座、八食非時食。若受離十所應遠離,安立第三勤策律儀。何等名為十所應離?謂於前八塗飾香鬘舞歌觀聽開為二種,復加受畜金銀等寶以為第十。若受離一切應離身語業,安立第四苾芻律儀。別解律儀名差別者,頌曰:
俱得名尸羅, 妙行業律儀,
唯初表無表, 名別解業道。
論曰:能平險業故名尸羅。訓釋詞者,謂清涼故。如伽他言:受持戒樂,身無熱惱,故名尸羅。智者稱揚,故名妙行。所作自體,故名為業。豈不無表亦名不作,如何今說所作自體?有慚恥者受無表力不造眾惡,故名不作。表思所造,得所作名。有餘釋言:是作因故、是作果故,名作無失。能防身語,故名律儀。如是應知,別解脫戒通初後位無差別名,唯初剎那表及無表,得別解脫及業道名。謂受戒時初表無表,別別棄捨種種惡故。依初別捨義,立別解脫名。即於爾時所作究竟,依業暢義立業道名,故初剎那名別解脫,亦得名曰別解律儀,亦得名為根本業道。從第二念乃至未捨,不名別解脫,名別解律儀;不名業道,名為後起。
八成別解脫, 得靜慮聖者,
成靜慮道生, 後二隨心轉。
論曰:八眾皆成就別解脫律儀,謂從苾芻乃至近住。外道無有所受戒耶?雖有,不名別解脫戒。由彼所受無有功能永脫諸惡依著有故。靜慮生者,謂此律儀從靜慮生、或依靜慮。若得靜慮者,定成此律儀。諸靜慮邊亦名靜慮,如近村邑得村邑名故。有說言於此村邑有稻田等,此亦應然。道生律儀聖者成就,此復有二:謂學、無學。於前分別俱有因中說二律儀是隨心轉,於此三內其二者何?謂靜慮生及道生二,非別解脫。所以者何?異心無心亦恒轉故。靜慮、無漏二種律儀,亦名斷律儀。依何位建立?頌曰:
未至九無間, 俱生二名斷。
論曰:未至定中九無間道,俱生靜慮無漏律儀,以能永斷欲纏惡戒及能起惑名斷律儀。由此或有靜慮律儀非斷律儀,應作四句。第一句者,除未至定九無間道有漏律儀,所餘有漏靜慮律儀。第二句者,依未至定九無間道無漏律儀。第三句者,依未至定九無間道有漏律儀。第四句者,除未至定九無間道無漏律儀,所餘一切無漏律儀。如是或有無漏律儀非斷律儀,應作四句,准前四句如應當知。若爾,世尊所說略戒:
身律儀善哉, 善哉語律儀,
意律儀善哉, 善哉遍律儀。
又契經說:應善守護、應善安住眼根律儀。此意根律儀,以何為自性?此二自性非無表色。若爾,是何?頌曰:
正知正念合, 名意根律儀。
論曰:為顯如是二種律儀,俱以正知正念為體,故列名已復說合言,謂意律儀慧念為體,即合二種為根律儀。故離合言顯勿如次。今應思擇,表及無表誰成就何?齊何時分?且辯成無表律儀不律儀。頌曰:
住別解無表, 未捨恒成現,
剎那後成過, 不律儀亦然。
得靜慮律儀, 恒成就過未,
聖初除過去, 住定道成中。
論曰:住別解脫補特伽羅,未捨以來恒成現世,此別解脫律儀無表。初剎那後亦成過去,前未捨言遍流至後,無散無表有成未來,不隨心色勢微劣故。如說安住別解律儀,住不律儀應知亦爾,謂至未捨惡戒以來恒成現世,惡戒無表初剎那後亦成過去。諸有獲得靜慮律儀,乃至未捨恒成過未,餘生所失過去定律儀,今初剎那必還得彼故。一切聖者無漏律儀,過去未來亦恒成就,有差別者,謂初剎那必成未來非成過去,此類聖道先未起故。若有現住靜慮彼道,如次成現在靜慮道律儀,非出觀時有成現在。已辯安住善惡律儀,住中云何?頌曰:
住中有無表, 初成中後二。
論曰:言住中者,謂非律儀非不律儀,彼所起業未必一切皆有無表。若有無表,即是善戒或是惡戒種類所攝,彼初剎那但成現在。然現在世處過未中,故以成中說成現在。初剎那後未捨以來,恒成過現二世無表。若有安住律不律儀,亦有成惡善無表不。設有成就,為經幾時?頌曰:
住律不律儀, 起染淨無表,
初成中後二, 至染淨勢終。
論曰:若住律儀,由勝煩惱作殺縛等諸不善業,由此便發不善無表住不律儀。由淳淨信作禮佛等諸勝善業,由此亦發諸善無表。乃至此二心未斷來,所發無表恒時相續,然其初念唯成現在,自茲以後通成過現。已辯無表,成表云何?頌曰:
表正作成中, 後成過非未,
有覆及無覆, 唯成就現在。
論曰:諸有安住律不律儀及住中者,乃至正作諸表業來恒成現表。初剎那後至未捨來恒成過去,必無成就未來表者,如無表釋。有覆無覆二無記表,定無有能成就過未,法力既劣得力亦微,是故無能逆追成者。此法力劣誰之所為?是心所為。若爾,有覆無記心等勿成過未。此責非理,表昧鈍故、依他起故;心等不然,無記表業從劣心起,其力倍劣彼能起心,故表與心成有差別。如前所說住不律儀,此不律儀名差別者,頌曰:
惡行惡戒業, 業道不律儀。
論曰:此惡行等五種異名,是不律儀名之差別,是諸智者所訶厭故、果非愛故立惡行名。障淨尸羅故名惡戒、身語所造故名為業。根本所攝故名業道。不禁身語名不律儀。然業道名唯目初念,通初後位立餘四名,或成表業非無表等,應作四句。其事云何?頌曰:
成表非無表, 住中劣思作,
捨未生表聖, 成無表非表。
論曰:唯成就表非無表者,謂住非律儀非不律儀,以微劣思造善造惡,唯發表業尚無無表,況無記思所發表業,除有依福及成業道。唯成無表非表業者,謂易生聖補特伽羅,表業未生或生已捨,俱成非句如應當知。說住律儀不律儀等成就表業無表業已,此諸律儀由何而得?頌曰:
定生得定地, 彼聖得道生,
別解脫律儀, 得由他教等。
論曰:靜慮律儀由得有漏根本近分靜慮地心,爾時便得,與心俱故。無漏律儀由得無漏根本近分靜慮地心,爾時便得,亦心俱故。彼聲為顯前靜慮心。復說聖言簡取無漏,六靜慮地有無漏心,謂未至、中間及四根本定,非三近分,如後當辯。別解脫律儀由他教等得,能教他者說名為他,從如是他教力發戒,故說此戒由他教得。此復二種,謂從僧伽、補特伽羅有差別故。從僧伽得者,謂苾芻苾芻尼及正學戒。從補特伽羅得者,謂餘五種戒。諸毘柰耶毘婆沙師,說有十種得具戒法,為攝彼故復說等言。何者為十?一由自然,謂佛獨覺。二由得入正性離生,謂五苾芻。
三由佛命善來苾芻,謂耶舍等。四由信受佛為大師,謂大迦葉。五由善巧酬答所問,謂蘇陀夷。六由敬受八尊重法,謂大生主。七由遣使,謂法授尼。八由持律為第五人,謂於邊國。九由十眾,謂於中國。十由三說歸佛法僧,謂六十賢部共集受具戒。如是所得別解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
別解脫律儀, 盡壽或晝夜。
論曰:七眾所持別解脫戒,唯應盡壽要期而受。近住所持別解脫戒,唯一晝夜要期而受。此時定爾。所以者何?戒時邊際但有二種:一壽命邊際、二晝夜邊際,重說晝夜為半月等。時名是何法?謂諸行增語。於四洲中光位闇位,如其次第立晝夜名,二邊際中盡壽可爾。於命終後雖有要期而不能生別解脫戒,依身別故,別依身中無加行故、無憶念故。一晝夜後或五或十晝夜等中受近住戒。何法為障,令彼眾多近住律儀非亦得起?必應有法能為障礙,以薄伽梵於契經中說近住律儀唯一晝夜故。於如是義應共尋思,為佛正觀一晝夜後理無容起近住律儀,故於經中說一晝夜?為觀所化根難調者,旦應授與一晝夜戒?依何理教作如是言?過此戒生,不違理故。毘婆沙者作如是言:曾無契經說過晝夜有別受得近住律儀,是故我宗不許斯義。
惡戒無晝夜, 謂非如善受。
論曰:要期盡壽造諸惡業得不律儀,非一晝夜如近住戒。所以者何?謂此非如善戒受故。謂必無有立限對師受不律儀如近住戒,我一晝夜定受不律儀,此是智人所訶厭業故。若爾,亦無有立限對師我乃至命終定受惡戒,勿盡形壽得不律儀。雖無對師要期盡壽作諸惡業,由起畢竟壞善意樂得不律儀,非起暫時壞善意樂無師令彼得不律儀,故不律儀無一晝夜。然近住戒,由現對師要期受力,雖無畢竟壞惡意樂而得律儀,設有對師要期暫受不律儀者亦必應得。然未曾見,故不立有。經部師說:如善律儀無別實物名為無表,此不律儀亦應非實。即欲造惡不善意樂相續不捨名不律儀,由此後時善心雖起而名成就不律儀者,以不捨此阿世耶故。
近住於晨旦, 下座從師受,
隨教說具支, 離嚴飾晝夜。
論曰:近住律儀於晨旦受,謂受此戒要日出時,此戒要經一晝夜故。諸有先作如是要期,謂我恒於月八日等,必當受此近住律儀。若旦有礙緣,齋竟亦得受。言下座者,謂在師前居卑劣座,或蹲或跪曲躬合掌,唯除有病,若不恭敬不發律儀。此必從師,無容自受。以後若遇諸犯戒緣,由愧戒師,能不違犯。受此戒者,應隨師教受者後說,勿前勿俱,如是方成從師教受,異此授受二俱不成。具受八支方成近住,隨有所闕近住不成。受此律儀必離嚴飾,憍逸處故。常嚴身具不必須捨,緣彼不能生甚憍逸如新異故。受此律儀必須晝夜,謂至明旦日初出時。若不如斯依法受者,但生妙行不得律儀。又若如斯盡晝夜受,具制屠獵姦盜有情,近住律儀深成有用。言近住者,謂此律儀近阿羅漢住,以隨學彼故。有說:此近盡壽戒住。如是律儀或名長養,長養薄少善根有情,令其善根漸增多故。
由此能長養, 自他善淨心,
是故薄伽梵, 說此名長養。
何緣受此必具八支?頌曰:
戒不逸禁支, 四一三如次,
為防諸性罪, 失念及憍逸。
論曰:八中前四是尸羅支,謂離殺生至虛誑語,由此四種離性罪故。次有一種是不放逸支,謂離飲諸酒生放逸處。雖受尸羅,若飲諸酒則心放逸,犯尸羅故。後有三種是禁約支,謂離塗飾香鬘乃至食非時食,以能隨順厭離心故。何緣具受如是三支?若不具支,便不能離性罪失念憍逸過失。謂初離殺至虛誑語能防性罪,離貪瞋癡所起殺等諸惡業故。次離飲酒能防失念,以飲酒時能令忘失應不應作諸事業故。後離三種能防憍逸,以若受用種種香鬘高廣床座習近歌舞心便憍舉尋即毀戒,由遠彼故心便離憍。
若有能持依時食者,以能遮止恒食時故,便憶自受近住律儀,能於世間深生厭離。若非時食二事俱無,數食能令心縱逸故。有餘師說:離非時食名為齋體,餘有八種說名齋支,塗飾香鬘舞歌觀聽分為二故。若作此執,便違契經。經中說離非時食已,便作是說:此第八支我今隨聖阿羅漢學,隨行隨作。若爾,有何別齋體而說此八名齋支?總摽齋號,別說為支,以別成總得支名故。如車眾分及四支軍五支散等,齋戒八支應知亦爾。毘婆沙師作如是說:離非時食是齋亦齋支,所餘七支是齋支非齋。如正見是道亦道支,餘七支是道支非道。擇法覺是覺亦覺支,餘六支是覺支非覺。三摩地是靜慮亦靜慮支,所餘支是靜慮支非靜慮。如是所說不應正理,不可正見等,即正見等支。若謂前生正見等為後生正見等支,則初剎那聖道等應不具有八支等。
近住餘亦有, 不受三歸無。
論曰:諸有未受近事律儀,一晝夜中歸依三寶,說三歸已受近住戒,彼亦受得近住律儀。異此則無,除不知者。如契經說:佛告大名:諸有在家白衣男子男根成就,歸佛法僧起殷淨心,發誠諦語自稱我是鄔波索迦,願尊憶持慈悲護念,齊是名曰鄔波索迦。為但受三歸即成近事?外國諸師說:唯此即成。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離近事律儀則非近事。若爾,應與此經相違。此不相違,已發戒故。何時發戒?頌曰:
稱近事發戒, 說如苾芻等。
論曰:起殷淨心發誠諦語,自稱我是鄔波索迦,願尊憶持慈悲護念。爾時即發近事律儀。稱近事等言,便發律儀故。以經復說:我從今時乃至命終捨生言故。此經意說捨殺生等,略去殺等但說捨生,故於前時已得五戒。彼雖已得近事律儀,為令了知所應學處故,復為說離殺生等五種戒相令識堅持。如得苾芻具足戒已,說重學處令識堅持。勤策亦然。此亦應爾,是故近事必具律儀。頌曰:
若皆具律儀, 何言一分等?
謂約能持說。
論曰:若諸近事皆具律儀,何緣世尊言有四種:一能學一分、二能學少分、三能學多分、四能學滿分?謂約能持故作是說。能持先所受,故說能學言。不爾,應言受一分等。理實約受等具律儀,以具律儀故名近事。如是所執違越契經。如何違經?謂無經說自稱我是近事等言便發五戒,此經不說我從今者乃至命終捨生言故。經如何說?如《大名經》。唯此經中說近事相,餘經不爾,故違越經。然餘經說:我從今時乃至命終捨生歸淨,是歸三寶發誠信言。此中顯示以見諦者,由得證淨舉命自要,表於正法深懷愛重,乃至為救自生命緣,終不捨於如來正法。
非彼為欲說近事相故說如是捨生等言,設說亦非分明理教。誰能准此不明了文,便信前時已發五戒?又約持犯戒說學一分等尚不應問,況應為答。誰有已解近事律儀必具五支,而不能解於所學處持一非餘,乃至具持名一分等?由彼未解近事律儀受量少多,故應請問:凡有幾種鄔波索迦能學學處?答言:有四鄔波索迦,謂能學一分等。猶未能了。復問何名能學一分?乃至廣說,若闕律儀得名近事。苾芻勤策,闕亦應成。彼既不成,此亦應爾。何緣近事乃至苾芻,所受律儀支量定爾?由佛教力施設故然。若爾,何緣不許由佛教力施設,雖闕律儀而名近事非苾芻等?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不許闕律儀得成近事。
下中上隨心。
論曰:八眾所受別解脫律儀,皆隨受心有下中上品。由如是理,諸阿羅漢或有成就下品律儀,然諸異生或成上品。為有但受近事律儀不受三歸成近事不?不成近事,除有不知。諸有歸依佛法僧者,為歸何等?頌曰:
歸依成佛僧, 無學二種法,
及涅槃擇滅, 是說具三歸。
論曰:歸依佛者,謂但歸依能成佛無學法,由彼勝故身得佛名,或由得彼法佛能覺一切。何等名為佛無學法?謂盡智等及彼隨行。非色等身,前後等故。為歸一佛、一切佛耶?理實應言歸一切佛,以諸佛道相無異故。歸依僧者,謂通歸依諸能成僧學無學法,由得彼故僧成八種補特伽羅,不可破故。為歸一佛僧、一切佛僧耶?理實通歸一切佛僧,以諸僧道相無異故。然契經說,當來有僧汝應歸者,彼經但為顯示當來現見僧寶。歸依法者,謂歸涅槃。此涅槃言唯顯擇滅自他相續煩惱及苦,寂滅一相,故通歸依。
若唯無學法即是佛者,如何於佛所惡心出血,但損生身成無間罪?毘婆沙者作是釋言:壞彼所依,彼隨壞故。然尋本論,不見有言唯無學法即名為佛,但言無學法能成於佛。既不遮佛體亦攝依身,故於此中不容前難。若異此者,應佛與僧住世俗心非僧非佛。又應唯執成苾芻戒即是苾芻。然如有欲供養苾芻者,彼唯供養成苾芻尸羅。如是有欲歸依佛者,亦應但歸成佛無學法。有餘師說:歸依佛者,總歸依如來十八不共法。此能歸依何法為體?語表為體。如是歸依以何為義?救濟為義。由彼為依,能永解脫一切苦故。
眾人怖所逼, 多歸依諸山,
園苑及叢林, 孤樹制多等。
此歸依非勝, 此歸依非尊,
不因此歸依, 能解脫眾苦。
諸有歸依佛, 及歸依法僧,
於四聖諦中, 恒以慧觀察。
知苦知苦集, 知永超眾苦,
知八支聖道, 趣安隱涅槃。
此歸依最勝, 此歸依最尊,
必因此歸依, 能解脫眾苦。
是故歸依,普於一切受律儀處為方便門。何緣世尊於餘律儀處立離非梵行為其所學?唯於近事一律儀中但制令其離欲邪行。頌曰:
邪行最可訶, 易離得不作。
論曰:唯欲邪行世極訶責,以能侵毀他妻等故、感惡趣故非非梵行,又欲邪行易遠離故。諸在家者耽著欲故,離非梵行難可受持,觀彼不能長時修學,故不制彼離非梵行。又諸聖者於欲邪行一切定得不作律儀,經生聖者亦不行故。離非梵行則不如是,故於近事所受律儀,但為制立離欲邪行。勿經生聖者犯近事律儀。不作律儀謂定不作,諸有先受近事律儀後娶妻妾,於彼妻妾先受戒時得律儀不?理實應得。勿但於一分得別解律儀。若爾,云何後非犯戒?頌曰:
得律儀如誓, 非總於相續。
論曰:如本受誓而得律儀。本受誓云何?謂離欲邪行。非於一切有情相續言我皆當離非梵行,由此普於有情相續唯得離欲邪行戒。非離非梵行律儀故,後納妻妾非毀犯前戒。何緣但制離虛誑語?非離間語等為近事律儀,亦由前說三種因故。謂虛誑語最可訶故,諸在家者易遠離故,一切聖者得不作故。復有別因,頌曰:
以開虛誑語, 便越諸學處。
論曰:越諸學處被檢問時,若開虛誑語,便言我不作,因斯於戒多所違越。故佛為欲令彼堅持,於一切律儀制離虛誑語。云何令彼若犯戒時便自發露能防後犯?復以何緣不於遠離遮罪建立近事律儀?誰言此中不離遮罪。離何遮罪?謂離飲酒。何緣於彼諸遮罪中不制離餘,唯遮飲酒?頌曰:
遮中唯離酒, 為護餘律儀。
論曰:諸飲酒者心多縱逸,不能守護諸餘律儀,故為護餘令離飲酒。寧知飲酒遮罪攝耶?由此中無性罪相故,以諸性罪唯染心行。為療病時雖飲諸酒,不為醉亂能無染心。豈不先知酒能醉亂,而故欲飲即是染心。此非染心由自知量,為療病故分限而飲,不令醉亂故非染心。諸持律者言:飲酒是性罪。如彼尊者鄔波離言:我當如何供給病者?世尊告曰:唯除性罪,餘隨所應皆可供給。然有染疾釋種須酒,世尊不開彼飲酒故。又契經說:諸有苾芻稱我為師不應飲酒,乃至極少如一茅端所霑酒量亦不應飲。故知飲酒是性罪攝。又諸聖者雖易多生亦不犯故,如殺生等。
又經說是身惡行故。對法諸師言非性罪,然為病者總開遮戒。復於異時遮飲酒者,為防因此犯性罪故。又令醉亂量無定限,故遮乃至飲茅端所霑量。又一切聖皆不飲者,以諸聖者具慚羞故,飲酒能令失正念故。乃至少分亦不飲者,以如毒藥量無定故。又經說是身惡行者,酒是一切放逸處故。由是獨立放逸處名,餘不立此名,皆是性罪故。然說數習墮惡趣者,顯數飲酒能令身中諸不善法相續轉故,又能引發惡趣業故,或能令彼轉增盛故。如契經說:窣羅、迷麗耶、末陀放逸處。依何義說?醞食成酒名為窣羅,醞餘物所成名迷麗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壞,不能令醉不名末陀,若令醉時名末陀酒。簡無用位重立此名。然以檳榔及稗子等亦能令醉,為簡彼故,須說窣羅、迷麗耶酒。雖是遮罪,而令放逸廣造眾惡,為令殷重遮斷故說。放逸處言,酒是放逸所依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