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
尊者世親造 唐 玄奘譯30卷CBETA T1558大于一万字 39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二
如是已說入修二門,由此二門心便得定。心得定已復何所修?頌曰:
已经讲述了通过两种修行途径进入修行状态,通过这两种途径,心便能够达到定的状态。心达到定的状态之后,还需要修习什么呢?颂曰:
依已修成止, 為觀修念住,
依靠已经修成的定力,为了修习观察而保持正念。
以自相共相, 觀身受心法。
通过内在和共同的特性,观察身体、感受、心和法(事物的本质)。
自性聞等慧, 餘相雜所緣,
依靠自己本有的智慧,如听闻等,对其他杂乱的对象进行观察。
說次第隨生, 治倒故唯四。
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讲解,以此来纠正错误,因此只有四种方法。
論曰:依已修成滿勝奢摩他,為毘鉢舍那修四念住。如何修習四念住耶?謂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一切有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為共相。身自性者,大種造色。受心自性,如自名顯。法自性者,除三餘法。傳說在定以極微剎那各別觀身,名身念住滿,餘三滿相如應當知。何等名為四念住體?此四念住體各有三,自性、相雜、所緣別故。自性念住以慧為體,此慧有三種,謂聞等所成,即此亦名三種念住。相雜念住以慧所餘俱有為體。所緣念住以慧所緣諸法為體。
论述:依靠已经修成完善的奢摩他(止观冥想),为了修行毘鉢舍那(观智),修习四念住。如何修习四念住呢?即通过观察身体、感受、心理、法(法指一切事物的法则和现象)。身体、感受、心理、法各有其本质,这称为自相。所有有为法(即一切因缘生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所有有漏法(即一切不完美、有瑕疵的事物)都是苦的,以及所有法(事物)都是空的、非自我的,这称为共相。身体的本质是由大种(基本元素)构成色身。感受和心理的本质,如其名字所显示的那样。法的本质,则是除了前三者之外的其他法。据说在冥想中,通过极微的瞬间分别观察身体,这称为身念住满足,其余三者的满足情况应相应理解。何为四念住的实体?这四念住的实体各有三个方面,即自性、相杂、所缘别。自性念住以智慧为实体,这智慧有三种,即通过听闻等方式获得,这也称为三种念住。相杂念住以智慧和其他有为法为实体。所缘念住以智慧所关注的各种法为实体。
寧知自性是慧非餘?經說:於身住循身觀名身念住。餘三亦然。諸循觀名唯目慧體,非慧無有循觀用故。何緣於慧立念住名?毘婆沙師說:此品念增故。是念力持慧得轉義,如斧破木由楔力持。理實應言慧令念住,是故於慧立念住名,隨慧所觀能明記故,由此無滅作如是言:若有能於身住循身觀,緣身念得住,乃至廣說。世尊亦說:若有於身住循身觀者,念便住不謬。然有經言:此四念住由何故集?由何故滅?食觸名色作意集故,如次令身受心法集。食觸名色作意滅故,如次令身受心法滅。應知彼說所緣念住,以念於彼得安住故。
你知道自己的本性就是智慧,而不是其他东西吗?经文中说:在身体上进行观察,称之为身念住。其他三种观察也是如此。所有这些观察都只是智慧的表现,没有智慧就没有观察的作用。为什么要用智慧来定义念住呢?毘婆沙师说:因为这一类的念头增加了。这种念头的力量支持智慧,使其转变意义,就像楔子支持斧头劈开木头一样。实际上应该说是智慧使念住成立,因此用智慧来定义念住,因为跟随智慧的观察能够清晰地记住。因此,有人说:如果有人能在身体上进行观察,因身体而产生的念头就能稳定下来,甚至可以详细讲述。佛陀也说过:如果有人在身体上进行观察,那么他的念头就会稳定,不会有错误。但是,有经文说:这四种念住是如何聚集的?又是如何消散的?是因为食物、触觉、名色和意念的聚集,使得身体和心灵的法则聚集。当食物、触觉、名色和意念消散时,身体和心灵的法则也随之消散。应当知道,这种说法是因为通过念头在那里得到安稳,所以称之为念住。
又念住別名隨所緣緣自他俱相續異故。一一念住各有三種,此四念住說次隨生。生復何緣?次第如是。隨境麁者應先觀故,或諸欲貪於身處轉,故四念住觀身在初。然貪於身由欣樂受,欣樂於受由心不調,心之不調由惑未斷,故觀受等如是次第。此四念住如次治彼淨、樂、常、我四種顛倒,故唯有四不增不減。四中三種唯不雜緣,第四所緣通雜不雜。若唯觀法名不雜緣,若於身等二三或四總而觀察名為雜緣。
这段佛经讲述了四念住的修行方法。四念住分别是观察身体、感受、心和法。每一种念住都有三种不同的修行方式,这些修行方式是相继而生的。修行的顺序是根据对象的粗糙程度来决定的,最粗糙的对象应该先观察。因为人们通常对身体有欲望和贪念,所以首先观察身体。对身体的贪欲来自于对愉悦感受的喜爱,而对愉悦感受的喜爱则源于心灵的不平衡,心灵的不平衡是由于迷惑未断。因此,观察感受的顺序也是如此安排的。四念住的修行是为了纠正对清净、快乐、永恒、自我的四种错误认知,所以只有这四种,不增不减。在这四种中,前三种是单一的观察对象,而第四种观察对象则是综合的。如果只观察法,则是单一的观察对象;如果观察身体、感受、心中的两种、三种或四种,则是综合的观察对象。
彼居法念住, 總觀四所緣,
那些居住在法中的人,总是观察四种所缘,
修非常及苦, 空非我行相。
修行无常和苦,认识到空无自我和行为的特征。
論曰:彼觀行者居緣總雜法念住中,總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謂非常、苦、空、非我。修此觀已生何善根?頌曰:
论说:那些修行者在观察杂法的总念住中,总观所缘的身等四境,修习四种行相,即无常、苦、空、非我。修习这种观察后,会生起什么样的善根呢?颂曰:
從此生煖法, 具觀四聖諦,
修十六行相, 次生頂亦然,
如是二善根, 皆初法後四。
次忍唯法念, 下中品同頂,
上唯觀欲苦, 一行一剎那,
世第一亦然, 皆慧五除得
論曰:修習總緣共相法念住,漸次成熟乃至上上品。從此念住後,有順決擇分初善根生,名為煖法。此法如煖立煖法名,是能燒惑薪聖道火前相,如火前相故名為煖。此煖善根分位長故,能具觀察四聖諦境,及能具修十六行相。觀苦聖諦修四行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觀集聖諦修四行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觀滅聖諦修四行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觀道聖諦修四行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此相差別如後當辯。此煖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為頂法,此轉勝故更立異名。動善根中此法最勝,如人頂故,名為頂法。
或由此是進退兩際,如山頂故,說名為頂。此亦如煖具觀四諦,及能具修十六行相。如是煖頂二種善根,初安足時唯法念住。以何義故名初安足?謂隨何善根以十六行相最初遊踐四聖諦迹,後增進時具四念住。諸先所得後不現前,於彼不生欽重心故。此頂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為忍法,於四諦理能忍可中此最勝故。又此位忍無退墮故名為忍法。此忍善根安足增進皆法念住,與前有別。然此忍法有下中上,下中二品與頂法同,謂具觀察四聖諦境及能具修十六行相;上品有異,唯觀欲苦,與世第一相隣接故。
由此義准,煖等善根皆能具緣三界苦等義已成立,無簡別故。謂瑜伽師於色無色對治道等一一聖諦行相所緣漸減漸略,乃至但有二念作意思惟欲界苦聖諦境,齊此以前名中忍位。從此位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續故。上品忍無間生世第一法。如上品忍緣欲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剎那,此有漏故名為世間,是最勝故名為第一。此有漏法世間中勝,是故名為世第一法。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聖道生,故名最勝。如是煖等四種善根,念住性故皆慧為體,若并助伴皆五蘊性。然除彼得,勿諸聖者煖等善根重現前故。
此中煖法初安足時,緣三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四。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一,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四。由此種性先未曾得,要同分者方能修故。後增進時緣三諦,隨一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由此種性先已曾得,不同分者亦能修故。頂初安足,緣四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後增進時,緣三諦隨一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忍初安足及後增進,緣四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十六。然於增進略所緣時,隨略彼所緣,不修彼行相。世第一法,緣欲苦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四,隨一行相現在修未來四,無異分故、似見道故。已辯所生善根相體,今次應辯此差別義。
此順決擇分, 四皆修所成,
六地二或七, 依欲界身九,
三女男得二, 第四女亦爾。
聖由失地捨, 異生由命終,
初二亦退捨, 依本必見諦,
捨已得非先, 二捨性非得。
論曰:此煖、頂、忍、世第一法四殊勝善根名順決擇分。依何義建立順決擇分名?決謂決斷,擇謂簡擇。決斷簡擇謂諸聖道,以諸聖道能斷疑故,及能分別四諦相故。分謂分段,此言意顯所順唯是見道一分,決擇之分故得決擇分名。此四為緣引決擇分,順益彼故得順彼名,故此名為順決擇分。如是四種皆修所成,非聞思所成,唯等引地故。四中前二是下品攝,以俱可動猶可退故。忍中品攝,勝前二故、有世第一為其上故。世第一法獨是上品。此四善根皆依六地,謂四靜慮、未至、中間。欲界中無,闕等引故。餘上地亦無,見道眷屬故。
又無色界心不緣欲界故,欲界先應遍知斷故。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蘊異熟為圓滿因,不能牽引,憎背有故。或聲為顯二有異說,謂煖、頂二。尊者妙音說:依前六及欲七地,此四善根依欲身起,人天九處除北俱盧,前三善根三洲初起,後生天處亦續現前。第四善根天處亦起,此無初後一剎那故。此四善根唯依男女,前三男女俱通得二,第四女身亦得二種。依男唯得男身善根,已得女身非擇滅故。聖依此地得此善根,失此地時善根方捨,失地言顯遷生上地。異生於地若失不失,但失眾同分,必捨此善根。
初二善根亦由退捨,由死退捨唯異生非聖,由失地捨唯聖非異生。忍及世第一,異生亦無退。依根本地起煖等善根,彼於此生必定得見諦,厭生死心極猛利故。若先捨已後重得時,所得必非先之所捨。如捨已重得別解脫律儀,以未曾熟修大功用成故。若先已得煖等善根,經生故捨。遇了分位善說法師便生頂等,若不遇者還從本修。失退二捨非得為性,退必起過,失不必然。
煖必至涅槃, 頂終不斷善,
忍不墮惡趣, 第一入離生。
論曰:四善根中若得煖法,雖有退斷善根造無間業墮惡趣等,而無久流轉,必至涅槃故。若爾,何殊順解脫分?若無障礙,去見諦近,此與見道行相同故。若得頂法,雖有退等,而增畢竟不斷善根。若得忍時,雖命終捨住異生位,而增無退,不造無間,不墮惡趣。然頌但說不墮惡趣言,義准已知不造無間業,造無間業者必墮惡趣故。忍位無退,如前已辯。此位不墮諸惡趣者,已遠趣彼業煩惱故。若至忍位,於少趣生處身有惑中得不生法故。趣謂諸惡趣。生謂卵濕生。處謂無想、北俱盧、大梵處。身謂扇搋、半擇迦、二形身。有謂第八等有。惑謂見所斷惑。
此於下上位,隨所應而得,謂於下忍得惡趣不生,所餘不生至上忍方得。得世第一法,雖住異生位,而能趣入正性離生。頌雖不言離命終捨,既無間入正性離生,義准已成無命終捨。何緣唯此能入離生?已得異生非擇滅故,能如無間道捨異生性故。此四善根各有三品,由聲聞等種性別故。
轉聲聞種性, 二成佛三餘,
麟角佛無轉, 一坐成覺故。
論曰:聲聞種性煖頂已生,容可轉成無上正覺,彼若得忍無成佛理,謂於惡趣已超越故。菩提薩埵利物為懷,為化有情必往惡趣,彼忍種性不可迴轉,是故定無得成佛義。聲聞種性煖頂忍三,皆有可轉成獨覺義,在佛乘外故說為餘。麟角佛言顯麟角喻及無上覺。煖等善根並無移轉向餘乘義,皆以第四靜慮為依,一坐便成自乘覺故。第四靜慮是不傾動最極明利三摩地故,堪為麟角喻無上覺所依。此中覺言顯盡、無生智,後當辯,此是菩提性故。言一坐者,從煖善根乃至菩提,不起于座。有餘師說:從不淨觀不起于座乃至菩提。有餘獨覺異麟角喻,起彼種性初二善根,轉向餘乘,理無遮礙。頗有此生創修此行,即此生引起順決擇分耶?不爾。
前順解脫分, 速三生解脫,
聞思成三業, 殖在人三洲。
論曰:順決擇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順解脫分。諸有創殖順解脫分,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譬如下種、苗成、結實,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熟、解脫,三位亦爾。傳說如是順解脫分唯聞思所成,通三業為體。雖就最勝唯是意業,而此思願攝起身語亦得名為順解脫分。有施一食持一戒等深樂解脫,願力所持便名種殖順解脫分。殖順解脫分唯人三洲,餘厭離般若,如應無故,遇佛出世殖此善根。有餘師言:亦遇獨覺。已因便說順解脫分,入觀次第是正所論。
世第一無間, 即緣欲界苦,
生無漏法忍, 忍次生法智,
次緣餘界苦, 生類忍類智,
緣集滅道諦, 各生四亦然,
如是十六心, 名聖諦現觀,
此總有三種, 謂見緣事別。
論曰:從世第一善根無間,即緣欲界苦聖諦境,有無漏攝法智忍生,此忍名為苦法智忍,為顯此忍是無漏故,舉後等流以為標別。此能生法智,是法智因,得法智忍名,如花果樹。即此名入正性離生,亦復名入正性決定。由此是初入正性離生,亦是初入正性決定故。經說正性,所謂涅槃。或正性言,因諸聖道。生謂煩惱,或根未熟。聖道能越,故名離生,能決趣涅槃,或決了諦相故。諸聖道得決定名,至此位中說名為入。此忍生已得聖者名,此在未來捨異生性。謂許此忍未來生時有此用非餘,如燈及生相。
有餘師說:世第一法捨異生性,此義不然,彼此同名世間法故、性相違故。亦無有失,如上怨肩能害怨命。有餘師說:此二共捨,如無間道解脫道故。此忍無間即緣欲苦有法智生,名苦法智。應知此智亦無漏攝,前無漏言遍流後故。如緣欲界苦聖諦境,有苦法忍、苦法智生。如是復於法智無間總緣餘界苦聖諦境,有類智忍生,名苦類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此境有類智生,名苦類智。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後境智與前相似故得類名,以後隨前而證境故。如緣苦諦欲界及餘,生法類忍、法類智四,緣餘三諦各四亦然。
謂復於前苦類智後,次緣欲界集聖諦境有法智忍生,名集法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欲集有法智生,名集法智。次緣餘界集聖諦境有類智忍生,名集類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此境有類智生,名集類智。次緣欲界滅聖諦境有法智忍生,名滅法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欲滅有法智生,名滅法智。次緣餘界滅聖諦境有類智忍生,名滅類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此境有類智生,名滅類智。次緣欲界道聖諦境有法智忍生,名道法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欲道有法智生,名道法智。次緣餘界道聖諦境有類智忍生,名道類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此境有類智生,名道類智。
如是次第有十六心,總說名為聖諦現觀。此中餘部有作是言:於諸諦中唯頓現觀。然彼意趣應更推尋,彼現觀言無差別故。詳諸現觀總有三種,謂見、緣、事有差別故。唯無漏慧於諸諦境現見分明名見現觀,此無漏慧并餘相應同一所緣名緣現觀,此諸能緣并餘俱有戒生相等不相應法同一事業名事現觀。見苦諦時於苦聖諦具三現觀,於餘三諦唯事現觀,謂斷證修。若諸諦中約見現觀說頓現觀,理必不然,以諸諦中行相別故。若言以一無我行相總見諸諦,則不應用苦等行相見苦諦等,如是便與契經相違。
如契經言:諸聖弟子以苦行相思惟於苦,以集行相思惟於集,以滅行相思惟於滅,以道行相思惟於道,無漏作意相應擇法。若言此經說修道位,此亦不然,如見修故。若彼復謂見一諦時,於餘諦中得自在故說頓現觀,理亦無失。然於如是現觀中間有起不起,別應思擇。若彼復謂於見苦時即能斷集證滅修道說頓現觀,理亦無失,由先已說見苦諦時於餘三諦中有事現觀故。依見現觀,於契經中見有誠文,說漸現觀。如契經說:佛告長者:於四聖諦非頓現觀,必漸現觀,乃至廣說。如是等有三經,一一經有別喻。若謂有經作如是說,但於苦諦無惑無疑,於佛亦無,故頓現觀。此亦非證,依定不行。或必當斷,密意說故。
皆與世第一, 同依於一地。
論曰:隨世第一所依諸地,應知即此十六心依。彼依六地,如先已說。何緣必有如是忍智前後次第間雜而起?頌曰:
忍智如次第, 無間解脫道。
論曰:十六心中忍是無間道,約斷惑得,無能隔礙故。智是解脫道,已解脫惑得,與離繫得俱時起故。具二次第理定應然,猶如世間驅賊閉戶。若謂第二唯無間道與離繫得俱時而生,則此位中於彼彼境應定不起已斷疑智;若謂見位唯忍斷惑,則與本論說九結聚相違。此難不然,諸忍皆是智眷屬故,如王眷屬所作事業名王所作。此十六心皆見諦理,一切可說見道攝耶?不爾。云何?頌曰:
前十五見道, 見未曾見故。
論曰:苦法智忍為初,道類智忍為後,其中總有十五剎那,皆見道所攝,見未見諦故。至第十六道類智時,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習曾見,故修道攝。豈不爾時觀道類忍是道諦理未見今見?此中約諦不約剎那。非一剎那未見今見可名今見未見諦理,如刈畦稻唯餘一科,不可名為此畦未刈。又道類智是果攝故、頓修八智十六行故、捨前道故、相續起故,如餘修道,非見道攝。然道類智必不退者,任持見道所斷斷故,即由此故應見道攝。此難不然,太過失故。何緣七智亦見道攝?見諸諦理未究竟故,謂未周遍見諸諦理中間起故,亦見道攝。已說見修二道生異,當依此道分位差別建立眾聖補特伽羅。
名隨信法行, 由根鈍利別,
具修惑斷一, 至五向初果,
斷次三向二, 離八地向三。
論曰:見道位中聖者有二,一隨信行、二隨法行,由根鈍利別立二名,諸鈍根名隨信行者,諸利根名隨法行者。由信隨行名隨信行,彼有隨信行,名隨信行者,或由串習此隨信行以成其性,故名隨信行者,彼先信他隨行義故。准此應釋隨法行者,彼於先時由自披閱契經等法隨行義故。即二聖者,由於修惑具斷有殊立為三向,謂彼二聖若於先時未以世道斷修斷惑名為具縛,或先已斷欲界一品乃至五品,至此位中名初果向,趣初果故。言初果者,謂預流果,此於一切沙門果中必初得故。若先已斷欲界六品或七八品,至此位中名第二果向,趣第二果故。第二果者,謂一來果,遍得果中此第二故。若先已離欲界九品,或先已斷初定一品,乃至具離無所有處,至此位中名第三果向,趣第三果故。第三果者,謂不還果,數准前釋。
至第十六心, 隨三向住果,
名信解見至, 亦由鈍利別。
論曰:即前隨信隨法行者,至第十六道類智心名為住果,不復名向。隨前三向今住三果,謂前預流向今住預流果,前一來向今住一來果,前不還向今住不還果。阿羅漢果必無初得,見道無容斷修惑故,世道無容離有頂故。至住果位捨得二名,謂不復名隨信法行,轉得信解、見至二名,此亦由根鈍利差別。諸鈍根者先名隨信行今名信解,諸利根者先名隨法行今名見至。此二聖者信慧互增,故標信解、見至名別。何緣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第十六道類智心但說名為預流果等,非後果向?頌曰:
諸得果位中, 未得勝果道,
故未起勝道, 名住果非向。
論曰:諸得果時於勝果道必定未得,故住果者乃至未起勝果道時,但名住果,不名後向。然諸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得果時,此生必定起勝果道。由此先離三靜慮染後依下地入見道者,彼得果已於現生中必能引生後勝果道。若異此者,聖生上地應不可說定成樂根。如是已依先具倍離及全離欲入見諦者十六心位立眾聖別,當約修惑辯漸次生能對治道分位差別。頌曰:
地地失德九, 下中上各三。
論曰:失謂過失,即所治障。德謂功德,即能治道。如先已辯欲修斷惑九品差別,如是上地乃至有頂例亦應爾。如所斷障一一地中各有九品,諸能治道無間解脫九品亦然。失德如何各分九品?謂根本品有下中上,此三各分下中上別,由此失德各分九品,謂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品。應知此中下下品道勢力能斷上上品障,如是乃至上上品道勢力能斷下下品障。上上品等諸能治德初未有故,此德有時上上品等失已無故。如浣衣位麁垢先除,於後後時漸除細垢。又如麁闇小明能滅,要以大明方滅細闇。失德相對,理亦應然。
白法力強、黑法力劣,故剎那頃劣道現行,無始時來展轉增益上品諸惑能令頓斷。如經久時所集眾病,服少良藥能令頓愈。又如長時所集大闇,一剎那頃小燈能滅。已辯失德差別九品,次當依彼立聖者別。且諸有學修道位中總亦名為信解、見至,隨位復有多種差別,先應建立都未斷者。
未斷修斷失, 住果極七返。
論曰:諸住果者於一切地修所斷失都未斷時名為預流,生極七返。七返言顯七往返生,是人天中各七生義。極言為顯受生最多,非諸預流皆受七返故。契經說極七返生,是彼最多七返生義。諸無漏道總名為流,由此為因趣涅槃故。預言為顯最初至得,彼預流故說名預流。此預流名為目何義?若初得道名為預流,則預流名應目第八。若初得果名為預流,則倍離欲全離欲者至道類智應名預流。此預流名目初得果,然依遍得一切果者初所得果建立此名。一來、不還非定初得,此定初得,故名預流。
何緣此名不目第八?以要至得道類智時具得向果無漏道故、具得見修無漏道故。於現觀流遍至得故名預流者,第八不然,故預流名不目第八。彼從此後別於人中,極多結七中有生有,天中亦然,總二十八,皆七等故說極七生,如七處善及七葉樹。毘婆沙師所說如是。若爾,何故契經中言無處無容見圓滿者更可有受第八有義?此契經意約一趣說,若如言執,中有應無。若爾,上流極有頂者,亦應一趣無第八生。依欲界說故無此過。此何為證?為教為理?以何證彼於人天中各受七生、非合受七?以契經說天七及人。
飲光部經分明別說於人天處各受七生,由是此中不應固執。若於人趣得預流果,彼還人趣得般涅槃;於天趣得,還於天趣。何緣彼無受第八有?相續齊此必成熟故,聖道種類法應如是。如七步蛇、第四日瘧。又彼有餘七結在故,謂二下分、五上分結,中間雖有聖道現前,餘業力持不證圓寂。至第七有逢無佛法時,彼在居家得阿羅漢果。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爾自得苾芻形相。有言:彼往餘道出家。云何彼名無退墮法?以不生長退墮業故、違彼生長業與果故、強盛善根鎮彼身故、加行意樂俱清淨故。諸有決定墮惡趣業尚不起忍,況得預流。
愚作罪小亦墮惡, 智為罪大亦脫苦,
如團鐵小亦沈水, 為鉢鐵大亦能浮。
經說預流作苦邊際,依何義立苦邊際名?依齊此生後更無苦,是令後苦不相續義。或苦邊際所謂涅槃,如何涅槃可是所作?除彼得障,故說作言。如言作空,謂毀臺觀。餘位亦有極七返生,然非決定,是故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