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
尊者世親造 唐 玄奘譯30卷CBETA T1558大于一万字 39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一
如是已說煩惱等斷於九勝位得遍知名。然斷必由道力故得,此所由道其相云何?頌曰:
已說煩惱斷, 由見諦修故,
已经说明了烦恼的断除,是因为修习了见道的真理。
見道唯無漏, 修道通二種。
见道只有无漏的境界,修道则贯通了两种方法。
論曰:前已廣說諸煩惱斷,由見諦道及修道故。道唯無漏亦有漏耶?見道應知唯是無漏,修道通二。所以者何?見道速能治三界故。頓斷九品見所斷故,非世間道有此堪能,故見位中道唯無漏。修道有異故通二種,如向所言由見諦故。此所見諦其相云何?頌曰:
諦四先已說, 謂苦集滅道,
四圣谛已经讲过了,分别是苦、集、灭、道,
彼自體亦然, 次第隨現觀。
这些本质上也是如此,应该按顺序逐一观察。
論曰:諦有四種,名先已說。於何處說?謂初品中分別有漏無漏法處。彼如何說?謂彼頌言:無漏謂聖道,此說道諦。擇滅謂離繫,此說滅諦。及苦集世間,此說苦集諦。四諦次第如彼說耶?不爾。云何?如今所列:一苦、二集、三滅、四道。四諦自體亦有異耶?不爾。云何?如先所辯,為顯體同彼,故說亦然聲。四諦何緣如是次第?隨現觀位先後而說,謂現觀中先所觀者便在先說,若異此者應先說因後方說果。然或有法說次隨生,如念住等。或復有法說次隨便,如正勝等。謂此中無決定理趣起如是欲,先斷已生、後遮未生,但隨言便。
论述:有四种真理,名字已经提过。在哪里提到的?就是在初品中分别讨论有漏和无漏法的地方。那里是怎么说的?就是说无漏指的是圣道,这是在讲述道理。选择灭尽是指离开束缚,这是在讲述灭理。还有关于苦和集的世间,这是在讲述苦集理。四种真理的顺序是按照那样讲的吗?不是。怎么样呢?按照现在所列的顺序:第一苦、第二集、第三灭、第四道。四种真理的本体也有不同吗?没有。怎么样呢?如之前所辩论的,为了显示本体与之相同,因此讲述也是如此。四种真理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根据观察的位置的先后来讲述,即在现观中先观察到的就先讲述,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应该先讲因后讲果。然而,有些法则是按生起的顺序来讲述的,如念住等。还有些法则是按方便来讲述的,如正胜等。这里没有一个确定的理由,起因于这样的愿望,先断已生的,后阻未生的,只是随着言语的方便而已。
今說四諦,隨瑜伽師現觀位中先後次第。何緣現觀次第必然?加行位中如是觀故。何緣加行必如是觀?謂若有法是愛著處能作逼惱,為求脫因,此法理應最初觀察,故修行者加行位中最初觀苦,苦即苦諦。次復觀苦以誰為因?便觀苦因,因即集諦。次復觀苦以誰為滅?便觀苦滅,滅即滅諦。後觀苦滅以誰為道?便觀滅道,道即道諦。如見病已,次尋病因,續思病愈,後求良藥。契經亦說諦次第喻。何契經說?謂《良醫經》。如彼經言:夫醫王者,謂具四德能拔毒箭:一善知病狀、二善知病因、三善知病愈、四善知良藥。如來亦爾,為大醫王,如實了知苦集滅道。
现在讲述四圣谛,按照瑜伽师在修行中的体验顺序来解释。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体验呢?因为在加行阶段就是这样观察的。为什么在加行阶段必须这样观察呢?因为如果有某种法(事物或现象)是人们爱恋并且会带来痛苦的,为了寻求解脱,首先应该观察这种法,因此修行者在加行阶段首先观察苦,这就是苦谛。接下来观察苦的原因是什么?就观察苦的因,这就是集谛。再接下来观察苦的灭除是什么?就观察苦的灭,这就是灭谛。最后观察苦的灭除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就观察灭的途径,这就是道谛。就像诊断疾病后,寻找病因,然后思考如何治愈,最后寻找合适的药物一样。《良医经》也用这样的顺序来比喻。《良医经》中说,医王具备四种德能:一是善于识别病状,二是善于了解病因,三是善于知道如何治愈,四是善于知道合适的药物。如来也是如此,作为大医王,真实地了解苦、集、灭、道。
故加行位如是次觀,現觀位中次第亦爾,由加行力所引發故,如已觀地縱馬奔馳。此現觀名為目何義?應知此目現等覺義。何緣說此唯是無漏?對向涅槃正覺境故,此覺真淨故得正名。應知此中果性取蘊名為苦諦,因性取蘊名為集諦,是能集故。由此苦集因果性分,名雖有殊非物有異。滅道二諦物亦有殊,何義經中說為聖諦?是聖者諦故得聖名。於非聖者此豈成妄?於一切是諦,性無顛倒故。然唯聖者實見非餘,是故經中但名聖諦。非非聖諦,顛倒見故。如有頌言:聖者說是樂,非聖說為苦;聖者說為苦,非聖說是樂。
在修行的过程中,加行位的观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现观位中的观察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加行力的驱动。就像已经进入观地的马匹奔驰一样。现观位被称为目何义,应当理解为现等觉的意义。为什么说这是无漏的?因为它直接指向涅槃和正觉的境界,这种觉悟是真正的纯净,因此得到了正确的名称。在这里,果的本质被称为苦諦,因的本质被称为集諦,因为它能够集聚。由此,苦和集的因果关系虽然名字不同,但实质上没有区别。滅和道这两个諦虽然在物质上有所不同,为什么经文中说它们是圣諦?因为它们是真理,所以得到了圣的名称。对于非圣者,这难道是虚假的吗?对于所有真理,它们的本性是不颠倒的。然而,只有圣者能够真正看见,所以经文中只称它为圣諦。非圣諦是因为看法颠倒。就像有句颂言:圣者说是乐,非圣说为苦;圣者说为苦,非圣说是乐。
有餘師說:二唯聖諦,餘二通是聖非聖諦。唯受一分是苦自體,所餘並非。如何可言諸有漏行皆是苦諦?頌曰:
苦由三苦合, 如所應一切,
苦是由三种苦组成的,就像应对一切事物一样,
可意非可意, 餘有漏行法。
論曰:有三苦性,一苦苦性、二行苦性、三壞苦性。諸有漏行如其所應,與此三種苦性合故,皆是苦諦亦無有失。此中可意有漏行法,與壞苦合故名為苦。諸非可意有漏行法,與苦苦合故名為苦。除此所餘有漏行法,與行苦合故名為苦。何謂為可意非可意餘?謂樂等三受如其次第,由三受力令順樂受等諸有漏行得可意等名。所以者何?若諸樂受由壞成苦性。如契經言。諸樂受生時樂住時樂壞時苦,若諸苦受由體成苦性。如契經言:諸苦受生時苦、住時苦。不苦不樂受由行成苦性,眾緣造故。如契經言:若非常即是苦。如受順受,諸行亦然。有餘師釋:苦即苦性名苦苦性,如是乃至行即苦性名行苦性。應知此中說可意非可意為壞苦苦苦者,由不共故。理實一切行苦故苦,此唯聖者所能觀見。
如以一睫毛, 置掌人不覺,
若置眼睛上, 為損及不安。
愚夫如手掌, 不覺行苦睫,
智者如眼睛, 緣極生厭怖。
以諸愚夫於無間獄受劇苦蘊生苦怖心,不如眾聖於有頂蘊。道諦亦應是行苦攝,有為性故。道諦非苦,違逆聖心是行苦相。非聖道起違逆聖心,由此能引眾苦盡故。若觀諸有為涅槃寂靜者,亦由先見彼法是苦、後觀彼滅以為寂靜,故有為言唯顯有漏。若諸法中亦許有樂,何緣但說苦為聖諦?有一類釋:由樂少故。如置綠豆烏豆聚中,以少從多名烏豆聚。誰有智者瀝水澆癰有少樂生,計癰為樂?有餘於此以頌釋言:
能為苦因故, 能集眾苦故,
有苦希彼故, 說樂亦名苦。
理實應言,聖者觀察諸有及樂體皆是苦,以就行苦同一味故,由此立苦為諦非樂。如何亦觀樂受為苦?由性非常違聖心故。如以苦相觀色等時,非彼苦相一如苦受。有謂樂受是苦因故。諸聖亦觀彼為苦者,此釋非理,能為苦因是集行相,豈關於苦?又諸聖者生色無色,緣彼如何有苦想轉?非彼諸蘊為苦受因。又經復說行苦何用?若由非常觀樂為苦,非常苦觀行相何別?生滅法故觀為非常,違聖心故觀之為苦。但見非常知違聖心,故非常行相能引苦行相。有餘部師作如是執:定無實樂,受唯是苦。云何知然?由教、理故。云何由教?如世尊言:諸所有受無非是苦。
又契經言:汝應以苦觀於樂受。又契經言:於苦謂樂名為顛倒。云何由理?以諸樂因皆不定故。謂諸所有衣服飲食冷煖等事,諸有情類許為樂因,此若非時過量受用便能生苦,復成苦因不應樂因。於增盛位或雖平等,但由非時,便成苦因能生於苦。故知衣等本是苦因,苦增盛時其相方顯。威儀易脫理亦應然。又治苦時方起樂覺,及苦易脫樂覺乃生。謂若未遭飢渴寒熱疲欲等苦所逼迫時,不於樂因生於樂覺。故於對治重苦因中,愚夫妄計此能生樂,實無決定能生樂因。苦易脫中愚夫謂樂,如荷重擔暫易肩等。故受唯苦,定無實樂。對法諸師言樂實有,此言應理。
云何知然?且應反徵撥無樂者何名為苦?若謂逼迫既有適悅,有樂應成。若謂損害既有饒益,有樂應成。若謂非愛既有可愛,有樂應成。若謂可愛體非成實,以諸聖者於離染時,可愛復成非可愛故。不爾。可愛聖離染時,由異門觀為非愛故。謂若有受自相可愛,此受未常成非可愛。然諸聖者於離染時,以餘行相厭患此受,謂觀此受是放逸處,要由廣大功力所成變壞無常故非可愛,非彼自相是非愛法。若彼自體是非可愛,不應於中有起愛者。若不起愛,於離染時聖者不應以餘行相觀察樂受深生厭患,故由自相有實樂受。然世尊言諸所有受無非苦者,佛自釋通。
如契經言:佛告慶喜:我依諸行皆是無常,及諸有為皆是變壞,密作是說。諸所有受無非是苦,故知此經不依苦苦作如是說。若由自相說受皆苦,何緣慶喜作是問言:佛於餘經說有三受,謂樂及苦、不苦不樂。依何密意此經復言諸所有受無非是苦?慶喜但應作如是問:依何密意說有三受?世尊亦應但作是答:我依此密意,故說有三受。經中既無如是問答,故由自相實有三受。世尊既言我密意說諸所有受無非是苦,即已顯示此所說經依別意說非真了義。又契經言,汝應以苦觀樂受者,應知此經意顯樂受有二種性:一有樂性,謂此樂受依自相門是可愛故;二有苦性,謂依異門亦是無常變壞法故。然觀樂時能為繫縛,諸有貪者噉此味故。若觀苦時能令解脫,如是觀者得離貪故。佛以觀苦能令解脫,故勸有情觀樂為苦。
諸佛正遍覺, 知諸行非常,
及有為變壞, 故說受皆苦。
又契經言於苦謂樂名顛倒者,此別意說,以諸世間於諸樂受妙欲諸有一分樂中一向計樂故成顛倒。謂諸樂受若依異門亦有苦性,然諸世間唯觀為樂故成顛倒。諸妙欲境樂少苦多,唯觀為樂故成顛倒。諸有亦然,故不由此能證樂受無實理成。若受自相實皆苦者,佛說三受有何勝利?若謂世尊隨俗說者,不應正理。以世尊言我密說受無非苦故。又於觀五受說如實言故。謂契經說:所有樂根、所有喜根,應知此二皆是樂受,乃至廣說。復作是說:若以正慧如實觀見如是五根三結永斷,乃至廣說。
又佛如何於一苦受,隨順世俗分別說三?若謂世間於下上中苦,如其次第起樂等三覺,佛隨順彼說樂等三。理亦不然,樂亦三故,應於下等三苦唯起上等樂覺。又受殊勝香味觸等所生樂時,有何下苦而世於中起樂受覺?若許爾時有下苦者,如是下苦已滅未生,世應爾時有極樂覺,此位眾苦都無有故。受欲樂時徵問亦爾。又下品受現在前時,許受分明猛利可取,許中品受現在前時,與此相違,如何應理?又下三定說有樂故,應有下苦;以上諸地說有捨故,應有中苦。定勝苦增,豈應正理?故不應依下等三苦如次建立樂等三受。
又契經說:佛告大名:若色一向是苦非樂,非樂所隨,乃至廣說。故知定有少分實樂。如是且辯彼所引教,顯無實樂為證不成,所立理言亦不成證。且以諸樂因皆不定故者,此非正理,迷因義故。謂觀所依分位差別,諸外境界方為樂因或為苦因,非唯外境。若此外境至此所依如是分位能為樂因,未嘗至此不為樂因,是故樂因非不決定。如世間火,觀所煮炙分位差別,為美熟因或為違因,非唯彼火。若此火至此所煮炙如是分位為美熟因,未嘗至此非美熟因,故美熟因非不決定。樂因亦爾,決定理成。又三靜慮中樂因豈不定?彼因無時能生苦故。
又彼所說要治苦時起樂覺者,准前已破。謂受殊勝香味觸等所生樂時,對治何苦而世於中起於樂覺?設許爾時治麁苦者,此能治苦已滅未生,爾時轉應生極樂覺。又靜慮樂治何故生?如是等破准前應說。又彼所說苦易脫中樂覺乃生如易肩者,此身分位實能生樂,乃至身如是分位未滅前必有樂生,滅則不爾。若異此者,此位後時樂應轉增,苦漸微故。如是易脫身四威儀生樂解勞應知亦爾。若先無苦,於最後時何為欻然生於苦覺?由身變易分位別故,如酒等後時有甘醋味起,是故樂受實有理成。由此定知,諸有漏行三苦合故如應名苦。即苦行體亦名集諦,此說必定違越契經,契經唯說愛為集故。經就勝故說愛為集,理實所餘亦是集諦。如是理趣由何證知?餘契經中亦說餘故。
業愛及無明, 為因招後行,
令諸有相續, 名補特伽羅。
又契經說五種種子,此即別名說有取識。又彼經說置地界中,此即別名說四識住。故經所說是密意言,阿毘達磨依法相說。然經中說愛為集者,偏說起因。伽他中說業愛無明皆為因者,具說生起及彼因因。云何知爾?業為生因、愛為起因,經所說故。又彼經中次第顯示後行業有因有緣有緒故。為別建立種子及田,說有取識及四識住,故非唯愛為集諦體。何法名生?何法名起?界趣生等品類差別自體出現,說名為生。若無差別後有相續,說名為起。
業與有愛如其次第為彼二因,譬如種子與穀麥等別種類芽為能生因、水與一切無差別芽為能起因,業及有愛為生起因應知亦爾。愛為起因何理為證?離愛後有必不起故。謂有愛離愛二俱命終,唯見有愛者後有更起。由此理證愛為起因,起有起無定隨愛故。又由愛故相續趣後,現見若於是處有愛,則心相續數趣於彼。由此比知,以有愛故能令相續馳趣後有。又取後身,更無有法封執堅著如貪愛者,如蓽豆屑於澡浴時和水塗身,至乾燥位著身難離,餘無以加。如是無有餘為因法,執取後身如我愛者,由此理證愛為起因。如是世尊說諦有四。餘經復說:諦有二種,一世俗諦、二勝義諦。
彼覺破便無, 慧析餘亦爾,
如瓶水世俗, 異此名勝義。
論曰:若彼物覺彼破便無,彼物應知名世俗諦。如瓶被破為碎凡時瓶覺則無,衣等亦爾。又若有物以慧析餘彼覺便無亦是世俗,如水被慧析色等時水覺則無,火等亦爾。即於彼物未破析時,以世想名施設為彼,施設有故名為世俗。依世俗理說有瓶等是實非虛,名世俗諦。若物異此,名勝義諦。謂彼物覺彼破不無,及慧析餘彼覺仍有,應知彼物名勝義諦。如色等物碎至極微,或以勝慧析除味等,彼覺恒有,受等亦然,此真實有故名勝義。依勝義理說有色等是實非虛,名勝義諦。先軌範師作如是說:如出世智及此後得世間正智所取諸法名勝義諦,如此餘智所聚諸法名世俗諦。已辯諸諦,應說云何方便勤修趣見諦道。
將趣見諦道, 應住戒勤修,
聞思修所成, 謂名俱義境。
論曰:諸有發心將趣見諦,應先安住清淨尸羅,然後勤修聞所成等。謂先攝受順見諦聞,聞已勤求所聞法義,聞法義已無倒思惟,思已方能依定修習。行者如是住戒勤修,依聞所成慧起思所成慧,依思所成慧起修所成慧。此三慧相差別云何?毘婆沙師謂三慧相緣名俱義如次有別:聞所成慧唯緣名境,未能捨文而觀義故。思所成慧緣名義境,有時由文引義、有時由義引文,未全捨文而觀義故。修所成慧唯緣義境,已能捨文唯觀義故。譬若有人浮深駛水,曾未學者不捨所依,曾學未成或捨或執,曾善學者不待所依自力浮渡。三慧亦爾。有言:若爾,思慧不成。謂此既通緣名緣義,如次應是聞修所成。今詳三相無過別者,謂修行者依聞至教所生勝慧名聞所成,依思正理所生勝慧名思所成,依修等持所生勝慧名修所成。說所成言顯三勝慧是聞思等三因所成,猶如世間於命牛等如次說是食草所成。
具身心遠離, 無不足大欲,
謂已得未得, 多求名所無。
治相違界三, 無漏無貪性,
四聖種亦爾, 前三唯喜足。
三生具後業, 為治四愛生,
我所我事欲, 暫息永除故。
論曰:身器清淨略由三因。何等謂三因?一身心遠離、二喜足少欲、三住四聖種。身遠離者,離相雜住。心遠離者,離不善尋。此二易可成,由喜足少欲。言喜足者無不喜足,少欲者無大欲。所無二種差別云何?對法諸師咸作是說:於已得妙衣服等更多求名不喜足,於未得妙衣等多希求名大欲。豈不更求亦緣未得,此二差別便應不成?是故此中應作是說:於所已得不妙不多悵望不歡名不喜足,於所未得衣服等事求妙求多名為大欲。喜足少欲能治此故,與此相違應知差別。喜足少欲通三界無漏,所治二種唯欲界所繫。喜足少欲體是無貪,所治二種欲貪為性。
能生眾聖故名聖種。四聖種體亦是無貪,四中前三體唯喜足,謂於衣服飲食臥具隨所得中皆生喜足,第四聖種謂樂斷修,如何亦用無貪為體?以能棄捨有欲貪故。為顯何義立四聖種?以諸弟子捨俗生具及俗事業,為求解脫歸佛出家。法主世尊愍彼安立助道二事:一者生具、二者事業。前三即是助道生具,最後即是助道事業。汝等若能依前生具作後事業,解脫非久。何故安立如是二事?為欲對治四種愛生,故契經言:苾芻諦聽!愛因衣服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如是愛因飲食臥具及有無有,皆如是說。為治此四說四聖種。即依此義更異門說,謂佛為欲暫息永除我所我事欲,故說四聖種。我所事者謂衣服等,我事者謂自身,緣彼貪名為欲。為暫止息前三貪故說前三聖種,為永滅除四種貪故說第四聖種。如是已說修所依器。
入修要二門, 不淨觀息念,
貪尋增上者, 如次第應修。
論曰:正入修門要者有二,一不淨觀、二持息念。誰於何門能正入修?如次應知。貪尋增者,謂貪猛盛數現在前,如是有情名貪行者,彼觀不淨能正入修。尋多亂心名尋行者,彼依息念能正入修。有餘師言:此持息念非多緣故能止亂尋,不淨多緣顯形差別引多尋故治彼無能。有餘復言:此時息念內門轉故能止亂尋,不淨多於外門轉故,猶如眼識治彼無能。此中先應辯不淨觀。如是觀相云何?頌曰:
為通治四貪, 且辯觀骨鎖,
廣至海復略, 名初習業位,
除足至頭半, 名為已熟修,
繫心在眉間, 名超作意位。
論曰:修不淨觀正為治貪,然貪差別略有四種:一顯色貪、二形色貪、三妙觸貪、四供奉貪。緣青瘀等修不淨觀治第一貪,緣彼食等修不淨觀治第二貪,緣蟲蛆等修不淨觀治第三貪,緣屍不動修不淨觀治第四貪。若緣骨鎖修不淨觀,通能對治如是四貪,以骨鎖中無四貪境,故應且辯修骨鎖觀。此唯勝解作意攝故、少分緣故,不斷煩惱,唯能制伏令不現行。然瑜伽師修骨鎖觀總有三位:一初習業、二已熟修、三超作意。
謂觀行者欲修如是不淨觀時,應先繫心於自身分,或於足指或額或餘,隨所樂處心得住已,依勝解力於自身分假想思惟,皮肉爛墮漸令骨淨,乃至具觀全身骨鎖。見一具已復觀第二,如是漸次廣至一房一寺一園一村一國,乃至遍地以海為邊,於其中間骨鎖充滿,為令勝解得增長故。於所廣事漸略而觀,乃至唯觀一具骨鎖,齊此漸略不淨觀成,名瑜伽師初習業位。為令略觀勝解力增,於一具中先除足骨思惟餘骨繫心而住,漸次乃至除頭半骨思惟半骨繫心而住,齊此轉略不淨觀成,名瑜伽師已熟修位。為令略觀勝解自在,除半頭骨繫心眉間,專注一緣湛然而住,齊此極略不淨觀成,名瑜伽師超作意位。有不淨觀由所緣小非自在小,應作四句,此由作意已熟未熟未熟已熟,及由所緣自身至海有差別故。
無貪性十地, 緣欲色人生,
不淨自世緣, 有漏通二得。
論曰:如先所問今次第答。謂此觀以無貪為性通依十地,謂四靜慮及四近分中間欲界,唯緣欲界所見色境。所見者何?謂顯形色。緣義為境,由此已成。唯人趣生,三洲除北,尚非餘趣況餘界生。既立不淨名,唯不淨行相。隨在何世緣自世境,若不生法通緣三世。既唯勝解作意相應,此觀理應唯是有漏。通離染得及加行得,由有曾得未曾得故。說不淨觀相差別已,次應辯持息念。此差別相云何?頌曰:
息念慧五地, 緣風依欲身,
二得實外無, 有六謂數等。
論曰:言息念者,即契經中所說阿那阿波那念。言阿那者,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慧由念力觀此為境,故名阿那阿波那念。以慧為性而說念者,念力持故,於境分明所作事成,如念住故。通於五地,謂初二三靜慮近分中間欲界,此念唯與捨相應故。謂苦樂受能順引尋,此念治尋故不俱起。喜樂二受能違專注,此念於境專注故成。由此相違,故不俱起。有說:根本下三靜慮中亦有捨受。彼說依八地,上定現前息無有故。此定緣風,依欲身起。唯人天趣,除北俱盧。通離染得及加行得,唯與真實作意相應。
正法有情方能修習,外道無有,無說者故、自不能覺微細法故。此相圓滿由具六因: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轉、六淨。數謂繫心緣入出息不作加行,放捨身心唯念憶持入出息數,從一至十不減不增,恐心於現極聚散故。然於此中容有三失:一數減失,於二謂一。二數增失,於一謂二。三雜亂失,於入謂出、於出謂入。若離如是三種過失,名為正數。若十中間心散亂者,復應從一次第數之,終而復始乃至得定。隨謂繫心緣入出息,不作加行隨息而行,念息入出時各遠至何所。謂念息入,為行遍身、為行一分?隨彼息入,行至喉心臍髖髀脛乃至足指,念恒隨逐。
若念息出,離身為至一磔一尋,隨所至方念恒隨逐。有餘師說:息出極遠,乃至風輪或吠嵐婆。此不應理,此念真實作意俱故。止謂繫念唯在鼻端,或在眉間乃至足指,隨所樂處安止其心。觀息住身如珠中縷,為冷為煖、為損為益。觀謂觀察此息風已,兼觀息俱大種造色及依色住心及心所,具觀五蘊以為境界。轉謂移轉,緣息風覺安置後後勝善根中乃至世間第一法位。淨謂昇進入見道等。
持息念應知, 有六種異相,
謂數隨止觀、 轉淨相差別。
息相差別云何應知?頌曰:
入出息隨身, 依二差別轉,
情數非執受, 等流非下緣。
論曰:隨身生地,息彼地攝,以息是身一分攝故。此入出息轉依身心差別,以生無色界及羯剌藍等并入無心定及第四定等,此息於彼皆不轉故。謂要身中有諸孔隙,入出息地心正現前,息於爾時方得轉故。出第四定等及初生時息最先入,入第四定等及後死時息最後出。息有情數攝,有情身分故。非有執受,與根相離故。是等流性,同類因生故。非所長養,身增長時彼損減故。非異熟生,斷已後時更相續故、餘異熟色無如是故。唯自上地心之所緣,非下地威儀,通果心境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