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經

隋 闍那崛多譯60卷CBETA T0190大于一万字 74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本行集經卷第四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受決定記品下
「爾時,然燈如來、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知於我心,與大比丘百千人俱,及彼天龍千萬億眾,左右圍繞來向我所,足蹈我身及螺髮上,安庠而行如大龍王,觀看左右告諸比丘:『汝等比丘!不得共我同路而行,是摩那婆身及螺髮,無有一人堪可蹈者。此人身髮,唯除如來,乃堪踐耳。何以故?此是菩薩身及髮分。』時然燈佛即語我言:『善哉善哉!汝摩那婆!發廣大心誓願如海,汝所求者,為諸眾生作利益故,為諸眾生作安樂故。摩那婆!汝既求此如是大願,利益安樂一切世間,憐愍無量無邊眾故,能為天人作引導故,發大精進勇猛之心。
那时候,然燈如来、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了解我的内心,和大比丘一百千人一起,以及那些天龙千万亿的众生,左右围绕着来到我这里,脚踩在我的身体和卷曲的头发上,安静地行走就像大龙王,观察左右告诉所有的比丘:“你们这些比丘!不能和我一起走这条路,这是摩那婆的身体和卷曲的头发,没有一个人能够踩在上面。这个人的身体和头发,只有如来才能踩在上面。为什么呢?因为这是菩萨的身体和头发的一部分。”那时候,然燈佛对我说:“很好,很好!你摩那婆!发出广大的心愿,像海洋一样宽广,你所追求的,是为了所有众生的利益,是为了所有众生的安乐。摩那婆!你既然追求这样的大愿,为了利益和安乐所有的世界,因为怜悯无量无边的众生,能够成为天人的引导,发出大的精进和勇猛的心。
「『乃能滿足如是等法,志求金剛,不惜身命,是故汝今以身荷負如來而行。汝於當來,乃至不得慳惜身命,何況餘財?汝摩那婆!求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是初相,汝能發起如是弘願,汝一切捨所有之物。汝摩那婆!所行布施,不得求於未來世報,唯求出世無上菩提。勿生貪心,見他資財不得奪取,汝持禁戒勿令缺犯,不得穢濁,不應取相,勿自譽讚誹謗他人及毀自身。汝當忍辱,設有他來打罵禁繫殺害之者,皆須忍受,乃至節節支解於汝身體之時,汝於如是怨讎等邊,應當忍辱生慈悲心。
「你能够满足这些法则,追求金刚,不惜身命,因此你现在以身承担佛陀的重任。在未来,你也应当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更不用说其他的财物了。你摩那婆!追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初步的表现,你能够发起这样伟大的愿望,你应当放弃所有拥有的东西。你摩那婆!进行布施时,不应该期望未来世的报答,只追求超脱世俗的最高菩提。不要产生贪心,看到别人的财物也不应该夺取,你应当持守戒律,不让自己犯错,不应该污秽,不应该贪恋外相,不要自我吹嘘或诽谤他人以及贬低自己。你应当忍受侮辱,如果有人来打骂你、禁锢你、甚至杀害你,你都应该忍受,即使是被逐节割解你的身体,面对这些仇敌,你应当保持忍耐和生起慈悲心。」
不得殺生,不得劫奪他身命財,於他財物常遠捨離,於自營求亦當知足。莫近他人婦女妻妾,於自所有,亦須不貪。遠離妄語,乃至命盡,不得向他非實而說。不得鬪亂,親者令疎,見破壞人,恒教和合。不得惡口,常以美言。不得綺語,必有利益,時語法語。汝行正見,一切邪道皆當捨離。汝摩那婆!若能荷擔如是諸事,汝所求願無不具足。汝應於彼一切眾生,生一子想哀愍眾生,調伏心口,莫作諂曲,應當供養尊重之人,汝莫慠慢,令心放逸。常須寂定三昧正受,觀無我法,勿斷未來菩提種性。汝當如是利益眾生,安樂一切。摩那婆!汝若能辦如是等事,口可自唱稱言我能。』時我爾時,即白佛言:『世尊!我能。』
不应该杀生,也不应该抢夺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对于他人的财物应该保持距离,对于自己所求的也应该知足。不要接近他人的妻子或情人,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也不应贪心。要远离说谎,直到生命结束都不应该对他人说不真实的话。不应该制造争执,应该使亲近的人不疏远,看到破坏的行为时,应该教导他人和睦相处。不应该说恶语,应该常用美好的言语。不应该说无益的话,说话必须有利益,应该时常讲法。你应该持有正确的见解,远离所有邪道。摩那婆,如果你能承担这些事情,你所求的愿望将会全部实现。你应该对所有生命产生慈悲,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他们,控制自己的心和口,不做虚伪的行为,应该供养和尊重他人,不要骄傲自大,让心灵放纵。应该常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正念,观察无我的法则,不断地培养未来成佛的种性。你应该这样利益众生,让所有人都安乐。摩那婆,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事情,你就可以自豪地说我能做到。当时我对佛说:“世尊,我能做到。”
「時,然燈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既知我心,即時微笑。彼佛有一侍者比丘,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臂,長跪合掌白言:『世尊!以何因緣,如來微笑?』時然燈佛,告比丘言:『比丘!汝見是摩那婆,持七莖花,供養於我,伏身被髮,泥上作橋,令我踐渡。以是事故,此摩那婆,過於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十號具足,如我無異。』阿難!我於是時,聞然燈佛為我授於決定記已,身心輕便,不覺自騰於虛空中,高七多羅樹,以清淨心,合十指掌,向佛作禮。阿難!我於彼時,遍身喜悅,不能自勝。阿難!時然燈佛即告我言:『摩那婆!汝可觀於東方世界。』時,我即觀見彼東方恒河沙等剎土諸佛,皆悉為我授決定記:『汝摩那婆!於未來世,過僧祇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十號具足。』如此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那时候,然燈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已经知道了我的心意,于是微笑了。那个佛有一个侍者比丘,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整理好衣服,露出右臂,长跪合掌问道:“世尊,为什么微笑?”然燈佛对比丘说:“比丘,你看到那个摩那婆,他拿着七枝花,供奉给我,他低下头,头发触地,用泥土做了一座桥,让我过去。因为这个原因,这个摩那婆,在过去的阿僧祇劫,将会成为佛,名字叫做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十个名号都有,和我一样。”阿難,我在那个时候,听到然燈佛给我定下的预言,身心都变得轻松,不自觉地在空中飞起,高过七棵多羅树,我用清净的心,合十指向佛敬礼。阿難,我在那个时候,全身都充满了喜悦,无法控制自己。阿難,然后然燈佛对我说:“摩那婆,你可以看看东方的世界。”那时候,我看到了东方恒河沙等佛土的所有佛,他们都给我定下了预言:“你摩那婆,在未来的世界,过了僧祇劫,将会成为佛,名字叫做釋迦牟尼,十个名号都有。”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面八方,都是这样。
「阿難!我於爾時,從空而下,安立住地,頂禮然燈世尊佛足,却住一面,即生此念:『我今可於然燈佛邊求索出家。』即白佛言:『唯願世尊!聽我出家受具足戒,我於佛邊修行梵行。』佛語我言:『汝摩那婆!今正是時。』即得出家,剃除鬚髮;除鬚髮已,無量諸天,取於我髮,為供養故,十億諸天,共得一髮。阿難!自我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來,不見一眾生不供養諸佛而得安樂者,無有是處。阿難!我於彼時,猶尚具足諸煩惱縛,貪欲瞋恚愚癡未盡,無量百千億諸眾生,取於我髮,各持供養而得解脫;況復今日,離欲瞋癡,而於我邊,作諸功德,不得解脫,無有是處。是故阿難!一切眾生,應當發心供養如來。
阿难,我在那个时候,从空中降下,站在地上,向然燈世尊佛顶礼,然后站在一边,我心生一念:我现在可以在然燈佛的旁边请求出家。于是我对佛说:“我恳求世尊,让我出家并接受完全的戒律,我将在佛的旁边修行梵行。”佛对我说:“你,摩那婆,现在正是时候。”于是我出家,剃去了胡须和头发;剃去胡须和头发后,无数的天神,为了供养,取走了我的头发,十亿的天神,每人得到一根头发。阿难,自从我达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来,我没有看到一个众生不供养诸佛而得到安乐的,没有这样的情况。阿难,我在那个时候,还充满了各种烦恼,贪欲、瞋恨、愚痴还没有消除,无数亿的众生,取走了我的头发,每人供养一根,都得到了解脱;何况现在,我已经离开了欲望、瞋恨和愚痴,那些在我旁边做功德的人,如果不得到解脱,那是没有的。所以阿难,所有的众生,都应该发心供养如来。
「阿難!我從彼來,在煩惱中行菩薩行,不捨精進勇猛之心,常行布施,常作功德。我以如是諸善業故,於彼無量百千世中,得作梵王、作於帝釋,或作百千轉輪聖王,以彼善根因緣力故,今得作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得轉無上最妙法輪。阿難!我以福德智慧力故,現今所有一切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沙門智人,信受我語,依我法行。阿難!汝觀我語終無二言,如然燈佛授我決記,教示於我,我依修行,今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难,我从那个地方来,我在困扰和痛苦中修行菩萨之道,我从不放弃坚持不懈和勇敢的心,我经常施舍,经常做好事。因为我做了这些善事,所以在那无数的世界中,我曾经做过梵天王,做过帝释天,或者做过无数的转轮圣王。因为我积累的善根和因缘,我现在成为了佛,成为了多陀阿伽度、阿罗汉、三藐三佛陀,我得以转动最高无上的法轮。阿难,因为我有福德和智慧,现在所有的刹利阶级,以及婆罗门、长者、居士、沙门和智者,都信任我,依照我的教法行事。阿难,你看,我说的话从来没有矛盾,如然灯佛给我预言,指导我,我按照他的教导修行,现在我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那时候,佛陀开始说诗句:
「假使天落地, 此大地變壞,
「如果天空坠落到地面,这个大地变得破败,
一切諸眾生, 猶得常住身。
所有的众生,仍然能够保持永恒不变的身体。
須彌山王崩, 大海水乾竭,
须弥山崩塌,大海的水全部干涸,
阿難汝當知, 諸佛無二言。」
阿难,你应当知道,所有佛陀的教言都是一致的,不会有二义。」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復告阿難:「諸佛世尊,常有此行,假使光明無量無邊,為諸眾生,住持一尋;從是一尋,為諸眾生,復現無量無邊光明。何以故?畏諸眾生不知晝夜,一月半月一年半年,春夏秋冬四時八節,恐其忘失。阿難!彼然燈佛十號具足,明照業成,常光無暗,是故彼佛,號曰然燈,常有光明照耀天下,自餘因緣,如上所說。
那时候,佛陀说完这首偈语后,又对阿难说:“所有的佛,都有这样的行为,假设他们的光明无量无边,为了所有的众生,他们会暂时收起一部分;从这一部分中,他们又会为所有的众生,再次展现出无量无边的光明。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他们担心众生不知道昼夜、一个月、半个月、一年、半年、春夏秋冬四季和八个节气,怕他们会忘记。阿难!那个名为然燈的佛,他的十个名号都具备,他的智慧如光明般照亮了一切,他的光明永恒,没有黑暗,因此他被称为然燈佛,他的光明永远照亮世界,其他的原因,就如我上面所说的那样。”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勝一切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我以金華散彼佛上,發如是言:『願我未來,得微妙身,具足相法,如今世尊。』爾時彼佛知於我心,即時微笑。侍者比丘,整衣白佛,乃至佛告彼侍者言:『比丘!汝見是人將於金花散我上不?』時彼比丘答言:『我見。』佛告比丘:『是人過於一億劫後,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十號具足。』阿難!我於彼時,得授記已,不捨精進勇猛之心,倍更增長,修餘福業。我以如是善因緣故,無量世中,生梵天上及於帝釋、轉輪聖王。又作一王,名曰善見。彼王城墎却敵門樓,宮室殿堂,純是黃金,園苑樹林,泉流池沼,皆金挍飾。彼業因緣,我今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於無上清淨法輪。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蓮花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我將銀華,散彼佛上,發如是願。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汝見是人將於銀花供養我不?』比丘言:『見。』佛告比丘:『是人未來過十萬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我於彼時,聞授記已,不捨精進勇猛之心,倍更增長,作諸功德。我以如是善果報故,無量世中,作梵天王及於帝釋、轉輪聖王。又我過去,曾作一王,名大善見,所居之城,名拘尸那,彼城樓櫓,却敵窓牖,皆為白銀之所成就,園苑樹林,泉池諸水,悉是白銀,莊嚴挍飾,乃至彼業因緣報故,今得作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乃至轉於無上法輪。
「阿難!往昔以來,有如是法,凡諸菩薩初生之時,東西南北各行七步,無人執持。阿難!彼蓮花上佛初生時,兩足蹈地,其地處處皆生蓮花,面行七步,東西南北所踐之處,悉有蓮花,故號此佛為蓮花上。當於彼時,無量無邊百千萬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時大唱,處處出聲,發如是言:『此大菩薩,名蓮華上。』因於天人唱此聲故,彼佛世尊,號蓮花上。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最上行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爾時,我將一把金粟,散彼佛上,乃至彼佛語侍者言:『是人過於一千劫後,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我於彼時,聞授記已,不捨精進,增長善業。彼功德果報因緣故,無量世中,作梵釋天、轉輪聖王。又復曾作一轉輪王,名曰頂生。我於彼時,宮殿之內,經由七日,雨金粟雨,沒於人膝,縱廣彌滿。以是善業因緣力故,我今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轉於無上法輪。阿難!彼最上行如來,欲至聚落城邑乞食,足步虛空,去地六尺。是時天、龍、人非人等,高聲唱言:『此佛世尊,名最上行。』以是因緣,號是如來為最上行。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上名稱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我時布施彼佛一室及比丘僧,而乞願言,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於後滿五百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我於彼時,得授記已,不捨精進業因緣故,經無量世,作梵釋天、轉輪聖王。又是報故,我時作一轉輪聖王,名曰善見。時,天帝釋毘首羯磨,下來為我化作一殿,名一切勝。以是善業果報因緣,我今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轉於無上法輪。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與我同號,種姓父母,名字壽命,一切悉同我。將一掬蘇摩那華,散彼佛上(迦葉遺師說言,將金一掬),發如是願,乃至彼佛語侍者言:『是人於後滿一百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我於彼時,得受記已,不捨精進,增長功德,無量世中,作梵釋天、轉輪聖王。以是善業因緣力故,以三十七助菩提分法,莊嚴我身,令我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轉於無上法輪。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曰帝沙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我將一掬碎末栴檀,散彼佛上,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過於九十五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我於彼時,得授記已,不捨精進,增長功德,無量世中,作梵釋天、轉輪聖王。以是善業因緣力故,我得名為最上戒行清淨具足;以是善業果報因緣,我得名為最上智見功德具足(迦葉遺師如是說言,我以善業因緣力故,得於最上戒行功德,名稱遠聞,乃至得於最上智見,功德遠聞),我今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轉於無上法輪。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曰弗沙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時彼佛在雜寶窟內,我見彼佛,心生歡喜,合十指掌,翹於一脚,七日七夜,而將此偈讚歎彼佛,而說偈言: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阿難!我以此偈歎彼佛已,發如是願,乃至彼佛語侍者言:『是人過於九十四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我於彼時,得授記已,不捨精進,增長功德,無量世中,作梵釋天、轉輪聖王。以是善業因緣力故,我得四種辯才具足,無有一人能共我論降伏我者,我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轉於無上法輪。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見真理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我於爾時,將種種花,散彼佛上(迦葉遺師說言,彼佛號曰見一切理),乃至彼佛語侍者言:『是人過於九十三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我於彼時,得授記已,不捨精進,增長功德,無量世中,作梵釋天、轉輪聖王。以是因緣,我今獲得最上之名具持戒行,乃至得名解脫知見一切具足,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轉於無上法輪。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毗婆尸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我於爾時,將一掬小豆,散彼佛上,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過於九十一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十號具足。』我於彼時,得授記已,不捨精進,增長功德,無量世中,作梵釋天、轉輪聖王。以是善業因緣力故,我又曾作一轉輪王,名為頂生,得四天下,復得帝釋半座而坐。以是果報,今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轉於無上法輪。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曰尸棄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我於彼時,將無價衣,覆彼佛上及聲聞眾,發如是願,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過於三十一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我於彼時,得授記已,不捨精進勇猛之心,常行布施,造作福業。我以如是善業因緣,無量世中,作大梵王及天帝釋、轉輪聖王,今日復得種種衣服,所謂迦尸迦衣、芻摩妙衣、劫波妙衣、憍奢耶衣、拘沈婆衣,我今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轉於無上法輪。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毘舍浮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我於爾時,將好種種百味飲食,布施彼佛及聲聞眾,發如是願,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過於三十劫後,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我於彼時,得授記已,不捨精進勇猛之心,常行布施,造作福業。我以如是善根因緣,無量世中,作大梵王,或作帝釋、轉輪聖王,今得種種百味飲食,乃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於無上清淨法輪。
「阿難!我念往昔,於拘婁孫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邊,行於梵行,求未來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阿難!我念往昔,於迦那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邊,行於梵行,求未來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阿難!我念往昔,於迦葉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邊,行於梵行,求未來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阿難!我念往昔,於彌勒菩薩邊,齎持種種微妙四事供養之具,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自恣奉獻,求未來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阿難!我念往昔,將無量種供養之具,所至到處,即持供養過去無量諸佛菩薩及聲聞眾,種諸善根,求未來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阿難!往昔過百阿僧祇劫,是時有佛,出現於世,號曰然燈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阿難!如是次第,過百億劫時,有一佛出現於世,號一切勝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阿難!如是次第,過五百劫時,有一佛出現於世,號最上名稱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阿難!如是次第,過一百劫時,有一佛出現於世,號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阿難!如是次第,九十四劫時,有一佛出現於世,號曰弗沙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阿難!如是次第,九十三劫時,有一佛出現於世,號曰見義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阿難!如是次第,九十一劫時,有一佛出現於世,號毘婆尸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阿難!如是次第,三十一劫時,有一佛出現於世,號曰尸棄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同是劫中,又有一佛,復出於世,號曰神聞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阿難!此賢劫初,第一拘婁孫馱如來,出現於世。
「第二拘那含牟尼如來,出現於世。第三迦葉如來,出現於世。
「第四我身釋迦牟尼如來,今現在世。
「阿難!彼然燈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出現於世,生大婆羅門家。
「一切勝佛,出現於世,生大剎利王家。
「蓮華上佛,出現於世,生大婆羅門家。
「最上行佛,出現於世,生大剎利王家。
「德上名稱佛,出現於世,生大婆羅門家。
「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生大剎利王家。
「帝沙如來,出現於世,生大婆羅門家。
「弗沙如來,出現於世,生大剎利王家。
「見真義佛,出現於世,生大婆羅門家。
「毘婆尸佛,出現於世,生大剎利王家。
「尸棄如來,出現於世,生大剎利王家。
「神聞如來,出現於世,生大剎利王家。
「拘婁孫馱佛,出現於世,生大婆羅門家。
「拘那含牟尼佛,出現於世,生大婆羅門家。
「迦葉如來,出現於世,生大婆羅門家。
「阿難!我今在於剎利種姓大王家生,出現世間。
「阿難!然燈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壽命八百四千萬億歲,住世利益諸世間故(尼沙塞師如是說。迦葉遺師復言,然燈如來壽命一劫住世,及聲聞眾利益諸世間故)
「阿難!一切勝如來,住世八萬億歲,利益一切諸世間故(尼沙塞師如是說。迦葉遺師復言,一切勝如來住世一劫,利益世間故)
「蓮華上佛,住世八萬歲,為利益故。
「最上行佛,住世八萬歲,為利益故。
「上名稱佛,住世六萬歲,為利益故。
「釋迦牟尼佛,住世八萬歲,為利益故。
「帝沙如來,住世六萬歲,為利益故。
「弗沙如來,住世五萬歲,為利益故。
「見真義佛,住世四萬歲,為利益故。
「毘婆尸佛,住世八萬歲,為利益故。
「神聞如來,住世六萬歲,為利益故。
「拘婁孫馱佛,住世四萬歲,為利益故。
「拘那含牟尼佛,住世三萬歲,為利益故。
「迦葉如來,住世二萬歲,為利益故。
「阿難!我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住世八十歲,為利益故。而說偈言:
「『有佛以神通, 住世受供養,
或神通及業, 盡已入涅槃。』
「阿難!然燈如來,有於二百五十萬億聲聞弟子大眾集會,如來滅後,法住於世,經七萬歲。末後十年,諸比丘等,不生敬信,無慚愧心,營理世務,樂於諸業,所有持疑,不相諮問,各恃己能,互生憍慢,恒聚非法。諸惡知識不善之人,以為朋友,共相狎習,圍繞遊從。是等癡人,行不純故,使彼如來佛法僧寶,速疾隱沒不現世間,所有經書,悉皆滅盡。
「一切勝佛,有萬四千聲聞弟子大眾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於少時。
「蓮華上佛,有七萬眾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十萬歲。
「上行如來,有六萬眾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七萬七千歲。
「德上名稱佛,有二萬眾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五百歲。
「釋迦牟尼佛,有於一千二百五十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五百歲,像法住世,亦五百歲。
「帝沙如來,有六萬億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二萬歲。
「弗沙如來,有無量億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像法,乃至法住,乃至法滅。
「見一切義佛,有三十二億那由他眾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暫時,不久住世。
「毘婆尸佛,三會說法,度聲聞眾:第一大會,一百六十八百千人;第二大會,有十萬人;第三大會,八百千人。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二萬歲。
「神聞如來,唯有二會,度聲聞眾:第一會度有七萬人,第二會度有六萬人。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六萬歲。
「拘婁孫馱佛,有四萬眾聲聞弟子,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五百歲。
「拘那含牟尼佛,有三百萬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二十九日。
「迦葉如來,有二萬眾聲聞集會,如來滅後,正法住世,經於七日。
「阿難!我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有一千二百五十聲聞集會,我滅度後,正法住世,有五百歲,像法住世,亦五百歲。今當略說優陀那偈,而說偈言:
「『說施及年數, 種姓并壽命,
聲聞眾集會, 正法與像法。
彼等諸世尊, 住世般涅槃,
釋種大師子, 總說悉已訖。』」
佛本行集經賢劫王種品第三上
爾時,佛在王舍大城竹林精舍迦蘭陀鳥所居之處,與大比丘五百人俱。爾時,世尊依諸佛法,乃至說於清淨梵行,告諸比丘:「汝諸比丘!諦聽諦受!如世尊教。」
諸比丘言:「我等歡喜信心奉持。」
佛告比丘:「此賢劫初,地建立已,有一最尊豪勝富貴大首領人轉輪王種,名眾集置。既安置已,時諸大眾白地主言:『我大地主,當為我等,治罰惡人,賞於良善。仁者當分稻田與我,我各種之;我等種已,當各割分,奉輸仁者。』時彼地主,受大眾請,即為如法依平撿挍,惡者治罰,善者賞之。人得稻田,各加守護,佃熟已後,隨分受之。」
佛告比丘:「時彼大眾,如是集會和合,共推扶彼仁者,持為地主,以為大眾商量舉故,故號彼為大眾平章。又彼地主,為諸大眾如法治化,令眾歡喜同心愛樂,得共和合,各各處分,故名為王。又復守護一切稻田,熟取眾人,稻田分故,名剎利王。剎利王者,名為田主。汝等當知!以是因緣,劫最初時,大眾所立王種是也。」
佛告比丘:「時彼大眾所立之王,後生一子,名曰真實,為轉輪王,王四天下,作大地主,七寶自然,千子具足,備三十二大丈夫相,威德勇猛,能摧怨賊。彼王治化,在世之時,大地及海,無有荊棘丘陵高下,五穀豐熟,人民安樂,無諸恐怖及以艱難,不用兵戈,諸方自伏,如法治化。
「諸比丘!彼真實王,千子之內,有一長子,名曰意喜,亦名自用,此子亦作轉輪聖王,如上所說,七寶千子,乃至大地,如法治化。
「諸比丘!彼自用王,千子之內,有一長子,名曰智者,眾人號之,名為受戒。彼智者王,亦紹父位,作轉輪王,如上所說,七寶千子,乃至大地,如法治化。
「諸比丘!彼智者王,千子之內,最初長子,名曰頂生,亦紹父位,作轉輪王,如上所說,乃至大地,如法治化。
「諸比丘!彼頂生王,千子之內,最初長子,名為大海,亦紹父位,作轉輪王,如上所說。諸比丘!彼大海王,千子之內,最初長子,名為具足,眾人又喚,名之為敷,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具足王,千子之內,最初長子,名為養育,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養育王,千子之內,最初長子,名曰福車,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福車王,千子之內,最初長子,名曰解脫,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解脫王,千子之內,最初長子,名善解脫,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善解脫王,有子名曰逍遙,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逍遙王有子,名大逍遙,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大逍遙王有子,名曰照曜,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諸比丘!彼照曜王有子,名大照曜,次紹王位,如上所說。
佛本行集經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