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經

元魏 慧覺等譯13卷CBETA T0202大于一万字 27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賢愚經卷第五
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在高昌郡譯
(二四)沙彌守戒自殺品第二十三(丹本此品在第七卷為三十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安陀國。爾時世尊慇懃讚歎持戒之人護持禁戒,寧捨身命,終不毀犯。何以故?
戒為入道之初基,盡漏之妙趣,涅槃安樂之平途。若持淨戒,計其功德無量無邊,譬如大海無量無邊,戒亦如是。猶如大海多有阿脩羅、黿龜、水性摩竭魚等大眾生居,戒海亦爾,多有三乘大眾生居;譬如大海多諸金銀琉璃等寶,戒海亦爾,多出善法,有四非常、三十七品、諸禪三昧如是等寶;猶如大海金剛為底,金剛山圍,四江大河流注其中,不增不減,戒海亦爾,毘尼為底,阿毘曇山以為圍遶,四阿含河流注入中,湛然常爾,不增不減。何以故注入不增不減?下阿鼻火,上衝大海,海水消涸,以故不增;常流入故,以故不減。佛法戒海不放逸故不增,具功德故不減。是故當知能持戒者,其德甚多。
佛涅槃後,安陀國土爾時有一乞食比丘樂獨靜處,威儀具足。乞食比丘,佛所讚歎,非住眾者。何以故?乞食比丘少欲知足,不儲畜積聚,次第乞食,隨敷露坐,一食三衣,如是等事,可尊可尚。在僧比丘多欲無厭,貯聚儲畜,貪求悋惜,嫉妬愛著,以故不能得大名聞。彼乞食比丘德行淳備,具沙門果,六通三明,住八解脫,威儀庠序,名聞流布。
佛陀涅槃之后,在安陀国有一位乞食的比丘,他喜欢独自在安静的地方修行,并且具备了完美的威仪。乞食的比丘是佛陀所称赞的,而不是那些喜欢群居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乞食的比丘欲望少,容易满足,不储存财物,不积聚物品,按顺序乞食,随地而坐,一天只吃一餐,只拥有三件衣服,这些行为都是值得尊敬和推崇的。而那些住在僧团中的比丘,欲望多,永不知足,积累财物,贪婪吝啬,嫉妒和执着,因此不能获得大名声。而那位乞食的比丘,德行完备,具备了沙门的果位,拥有六种神通和三种明悟,安住在八种解脱状态中,威仪端庄,名声远播。
爾時安陀國有優婆塞,敬信三寶,受持五戒,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布施修德,名遍國邑,即請是乞食比丘終身供養。
那时在安陀国有一位在家居士,他尊敬并信仰三宝,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他慷慨布施,修行德行,名声传遍了整个国家和城镇。他便邀请那位乞食的比丘,承诺终身供养他。
供養之福,隨因受報。若請眾僧就舍供養,則妨廢行道,道路寒暑勞苦,後受報時,要勞思慮,出行求逐,乃能得之;若就往奉供養,後受福報時,便坐受自然。是優婆塞信心淳厚,辦具種種色香美食,遣人往送,日日如是。
供养的福报,会根据其原因而得到相应的果报。如果请众多僧侣到家中供养,可能会妨碍他们修行的道路,经历严寒酷暑的劳苦,将来在受报时,也会需要辛苦思考,四处奔波才能获得;如果直接前往供养,将来在享受福报时,便能自然而然地坐着享受。这是在家居士信心深厚,准备各种色香味俱佳的美食,派人送去,每天都这样做。
沙門四種,好惡難明,如菴羅果生熟難知。或有比丘威儀庠序,徐行諦視,而內具足貪欲恚癡,破戒非法,如菴羅果外熟內生;或有比丘外行麤踈,不順儀式,而內具足沙門德行、禪定智慧,如菴羅果內熟外生;或有比丘威儀麤獷,破戒造惡,內亦具有貪欲恚癡、慳貪、嫉妬,如菴羅果內外俱生;或有比丘威儀庠審,持戒自守,而內具足沙門德行、戒定慧解,如菴羅果內外俱熟。彼乞食比丘內外具足,亦復如是,德行滿故,人所宗敬。
出家人有四种,善恶难以分辨,就像菴羅果的生熟难以知晓。有的比丘外表威仪庄重,行走稳重,目光专注,但内心充满了贪欲、愤怒和愚痴,破坏戒律,行为不法,就像外表熟透内心却生的菴羅果;有的比丘外表行为粗犷,不符合仪式,但内心却具备了出家人应有的德行、禅定和智慧,就像内心熟透外表却生的菴羅果;有的比丘外表粗野,破坏戒律,作恶多端,内心也充满了贪欲、愤怒、愚痴、吝啬和嫉妒,就像内外都生的菴羅果;有的比丘外表威仪庄重,严守戒律,内心也具备了出家人应有的德行、戒律、禅定和智慧,就像内外都熟透的菴羅果。那些乞食的比丘,内外都具备,也是如此,因为德行圆满,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
爾時國中有一長者,信敬三寶,有一男兒,心自思惟:「欲令出家,當求善師而付託之。所以爾者,近善知識則增善法,近惡知識便起惡法。譬如風性雖空,由栴檀林、若瞻蔔林,吹香而來,風有妙香;若經糞穢臭屍而來,其風便臭。又如淨衣,置之香篋,出衣衣香;若置臭處,衣亦隨臭。親近善友,則善日隆;親附惡友,則惡增長,是故我今當以此兒與此尊者,令其出家。」念已即往,白比丘言:「我此一子,今使出家,唯願大德哀納濟度!若不能受,當將還家。」爾時比丘以道眼觀:「此人出家能持淨戒,增長佛法。」即便受之,度為沙彌。
当时,国内有一位长者,他深信并尊敬三宝。他有一个儿子,心里想:‘我想让他出家,应该找一个好老师来指导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接近好的导师就能增长善法,接近坏的导师就会引发恶法。就像风虽然本身是空的,但如果它从檀香林或瞻卜林吹来,带着香气,风就带有妙香;如果它从臭秽的尸体那里吹来,风就会变臭。又比如一件干净的衣服,如果放在香篋里,拿出来时衣服就带有香气;如果放在臭的地方,衣服也会变臭。亲近好的朋友,善行就会日益增长;如果依附坏的朋友,恶行就会增长。因此,我现在应该把这个孩子交给这位尊者,让他出家。’ 想完后,他立刻前往,对一位比丘说:‘我有一个儿子,现在想让他出家,希望大德慈悲接纳并度化他!如果他不能接受,就带他回家。’ 那时,比丘用道眼观察:‘这个人出家能够持守清净的戒律,增长佛法。’ 于是接受了他,让他成为沙弥。
時優婆塞有一親善居士,請優婆塞及其妻子、合家奴婢明日客會,時優婆塞晨朝念言:「今當就會,誰後守舍?我若強力課留一人所應得分,我則負他;若有自能開意住者,我於會還,當別投報。」優婆塞女即白父言:「唯願父母從諸僮使但行應請,我堪後守。」其父喜曰:「甚善!甚善!今汝住守,與我、汝母正等無異,於家損益,心無疑慮。」於是合家悉往受請,女便牢閉門戶,獨住家內。
当时有一位与优婆塞关系亲密的居士,邀请优婆塞及其妻子、全家的奴婢们第二天参加一个聚会。那天早晨,优婆塞思考着:'今天要去赴会,谁留下来守家呢?如果我强行留下一个人,而他本应得到的份额,我就会亏欠他;如果有人自愿愿意留下,我参加完聚会回来后,会另外给予他回报。'优婆塞的女儿就对父亲说:'希望父母和所有仆人去赴约,我愿意留下来守家。'她的父亲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好了!现在你留下来守家,对我来说和你母亲没有区别,对家中的得失,你心中没有疑虑。'于是全家都去接受邀请,女儿便关紧门窗,独自留在家中。
時優婆塞是日怱怱,忘不送食,爾時尊者心自念言:「日時向晚,俗人多事,或能忘不送食,我今寧可遣人迎不?」即告沙彌:「汝往取食,善攝威儀,如佛所說:『入村乞食,莫生貪著,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汝今亦爾,至家取食,收攝根門,莫貪色聲香味觸也。若持禁戒,必能取道。如提婆達多雖多誦經,以造惡毀戒,墮阿鼻獄;如瞿迦利誹謗破戒,亦入地獄;周利槃特雖誦一偈,以持戒故,得阿羅漢。又戒即為入涅槃門、受快樂因。譬如婆羅門法,若設長齋三月、四月,請諸高明持戒梵行諸婆羅門,以簡擇請,不得普故,仇留為封,印請者惋。
那天优婆塞匆忙之间,忘记了送食物。当时,尊者心中自忖:'时间已近傍晚,世俗之人多忙碌,可能忘记了送食物。我现在是否应该派人去取食物呢?'随即告诉沙弥:'你去取食物,要保持良好的威仪,如佛所说:'进入村庄乞食时,不要生起贪念,就像蜜蜂采花,只取其蜜,不损害花的颜色和香气。'你现在也是这样,到家中取食物时,要收敛感官,不要贪恋色声香味触。如果持守戒律,就一定能走上正道。就像提婆达多虽然诵经很多,但因为造恶和毁戒,堕入无间地狱;瞿迦利因诽谤和破戒,也下了地狱;周利槃特虽然只诵了一偈,但因为持戒,得到了阿罗汉果。戒律是通往涅槃之门,是享受快乐的原因。比如婆罗门的法则,如果设立长达三个月或四个月的长斋,邀请所有高尚、持戒、修行梵行的婆罗门,通过精心选择来邀请,不是随意邀请,因此仇留作为封记,对未被邀请者表示遗憾。
一婆羅門雖復高經,性不清廉,貪蜜甜故,舐封都盡。明日至會所,呈封乃入,次是梵志無印欲入,典事語言:『汝有封不?』答言:『我有,以甜故舐盡。』語言:『汝今如是已足。』便不得前。復貪小甜,失四月中甘香美味,及竟達嚫種種珍寶。汝今如是,莫貪小事,破淨戒印,失人天中五欲美味及諸無漏三十七品涅槃安樂無量法寶。汝莫毀破三世佛戒,污染三寶、父母、師長。
一个婆罗门虽然学识渊博,但性格并不清廉,因为贪恋蜜糖的甜味,把封条都舔干净了。第二天他到了集会的地方,展示封条才得以进入,接下来是一个没有印记的梵志想要进入,负责人问他:'你有封条吗?'他回答说:'我有,但因为太甜了所以舔完了。'负责人说:'你这样就足够了。'于是他不能进入。又因为贪恋小小的甜味,失去了四个月中所有的甘美香气和最终的达嚫以及各种珍宝。你现在也是这样,不要贪恋小事,破坏了你清净的戒律,失去了人间和天界中的五种感官享受以及所有无漏的三十七种涅槃的安宁和无限法寶。你不要破坏三世佛的戒律,污染了三寶、父母、师长。
沙彌受教,禮足而去。往到其家,打門作聲,女問:「是誰?」答言:「沙彌,為師迎食。」女心歡喜:「我願遂矣。」即與開門。是女端正,容貌殊妙,年始十六,婬欲火燒,於沙彌前作諸妖媚,搖肩顧影,深現欲相。沙彌見已念言:「此女為有風病、癲狂病、羊癎病耶?是女將無欲結所使,欲嬈毀我清淨行耶?」堅攝威儀,顏色不變。時女即便五體投地,白沙彌言:「我常願者,今已時至。我恒於汝欲有所陳,未得靜便,想汝於我亦常有心,當與我願。我此舍中多有珍寶金銀倉庫,如毘沙門天宮寶藏,而無有主。汝可屈意為此舍主,我為汝婦,供給使令。
沙彌接受了教导,向师父行了禮后离开。他回到家,敲门发出声响,女子问:'是谁?'他回答说:'是沙彌,来为师父取食物。'女子心中非常高兴,心想:'我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于是立刻开门。这个女子长得很端正,容貌非常美丽,年仅十六岁,内心充满欲望之火,在沙彌面前做出各种妖媚的动作,摇摆着肩膀,看着自己的影子,明显地表现出欲望。沙彌看到后心想:'这个女子是不是有风病、癲狂病、羊癎病呢?她是不是被欲望所驱使,想要破坏我的清淨行呢?'他保持威仪,面不改色。这时女子就五体投地,对沙彌说:'我长久以来的愿望,现在时机已经到了。我经常想对你表达我的心意,但没有合适的机会,我想你对我也有心意,应该满足我的愿望。我的家里有很多的珍宝和金银,就像毘沙門天宮的寶藏一样,只是没有主人。你可以委屈自己成为这个家的主人,我会成为你的妻子,为你提供服务。'
沙彌心念:「我有何罪,遇此惡緣?我今寧當捨此身命,不可毀破三世諸佛所制禁戒。昔日比丘至婬女家,寧投火坑,不犯於婬;又諸比丘,賊所劫奪,以草繫縛,風吹日曝,諸蟲唼食,以護戒故,不絕草去;如鵝吞珠,比丘雖見,以持戒故,極苦不說;如海船壞,下座比丘以守戒故,授板上座,沒海而死。如是諸人,獨佛弟子能持禁戒,我非弟子、不能持耶?如來世尊獨為彼師、非我師耶?如瞻蔔華并胡麻壓油,瞻蔔香;若合臭花,油亦隨臭。我今已得遇善知識,云何今日當造惡法?寧捨身命,終不破戒、污佛法僧父母師長。
」又復思惟:「我若逃突,女欲心盛,捨於慚愧,走外牽捉及誹謗我,街陌人見,不離污辱。我今定當於此捨命。」方便語言:「牢閉門戶,我入一房,作所應作,爾乃相就。」女即閉門。沙彌入房,關撢門戶,得一剃刀,心甚歡喜,脫身衣服,置於架上,合掌跪向拘尸那城佛涅槃處,自立誓願:「我今不捨佛、法、眾僧,不捨和上阿闍梨,亦不捨戒;正為持戒,捨此身命。願所往生,出家學道,淨修梵行,盡漏成道。」即刎頸死,血流滂沛,污染身體。
時女怪遲,趣門看之,見戶不開,喚無應聲,方便開戶,見其已死,失本容色,欲心尋息,慚結懊惱,自搣頭髮,爪裂面目,宛轉灰土之中,悲呺泣淚,迷悶斷絕。
其父會還,打門喚女,女默不應,父怪其靜,使人踰入,開門視之,見女如是,即問女言:「汝何以爾?有人侵汝、污辱汝耶?」女默不答,心自思惟:「我今若以實對,甚可慚愧;若言沙彌毀辱我者,則謗良善,當墮地獄,受罪無極。不應欺誑。」即以實答:「我此獨守,沙彌來至,為師索食,我欲心盛,求嬈沙彌冀從我心,而彼守戒,心不改易,方便入房,自捨身命。以我穢形欲壞淨器,罪釁若斯,故我不樂。」
父聞女言,心無驚懼。何以故?知結使法爾故,即告女言:「一切諸法皆悉無常,汝莫憂懼!」即入房內,見沙彌身血皆污赤,如栴檀机。即前作禮,讚言:「善哉!護持佛戒,能捨身命。」
時彼國法,若有沙門白衣舍死,當罰金錢一千入官。時優婆塞以一千金錢置銅盤上,載至王宮,白言:「大王!我有罰讁,應入於王,願當受之。」王答之言:「汝於我國敬信三寶,忠正守道,言行無違,唯汝一人,當有何過而輸罰耶?」時優婆塞具陳上緣,自毀其女,讚歎沙彌持戒功德。王聞情事,心驚悚然,篤信增隆,而告之言:「沙彌護戒,自捨身命,汝無辜咎,那得有罰?但持還舍,吾今躬欲自至汝家供養沙彌。」即擊金鼓,宣令國人,前後導從,往至其家。
王自入內,見沙彌身赤如栴檀,前為作禮,讚其功德,以種種寶莊嚴高車載死沙彌至平坦地,積眾香木闍毘供養。嚴飾是女,極世之殊,置高顯處,普使一切時會皆見。語眾人言:「是女殊妙,容暉乃爾。未離欲者,誰無染心?而此沙彌既未得道,以生死身奉戒捨命,甚奇希有!」
王即遣人命請其師,廣為大眾說微妙法。時會一切見聞是事,有求出家持淨戒者,有發無上菩提心者,莫不歡喜,頂戴奉行。
(二五)長者無耳目舌品第二十四(丹本為三十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陀精舍,與諸比丘大眾說法。爾時國內有大長者,財富無量,金銀七寶、象馬牛羊、奴婢人民、倉庫盈溢,無有男兒,唯有五女,端正聰達。其婦懷妊,長者命終,時彼國法,若其命終,家無男兒,所有財物悉應入官。王遣大臣攝錄其財,垂當入官。其女心念:「我母懷妊,未知男女,若續是女,財應屬官;若其是男,應為財主。」念已,往白王言:「我父命終,以無男故,財應入王。然今我母懷妊,須待分身,若苟是女,入財不遲;若或是男,應為財主。」時波斯匿王住法平整,即可所白,聽如其言。
其母不久月滿生兒,其身渾沌,無復耳目,有口無舌,又無手足,然有男根,即為作字,名曼慈毘梨。爾時是女具以是事往問於王。王聞是已,思惟其義:「不以眼耳鼻舌手足等而為財主,乃以男故,得為財主。兒有男根,應得父財。」即告諸女:「財屬汝弟,吾不取也。」
爾時大女往適他家,奉給夫主,謙卑恭謹,拂拭床褥,供設飲食,迎來送去,拜起問訊,譬如婢事大家。比近長者覩其如是,怪而問言:「夫婦之道,家家皆有,汝獨何為改操若茲?」女子對曰:「我父終沒,家財無量,雖有五女,猶當入王;會母分身,生我一弟,無有眼耳舌及手足,但有男根,得為財主。以是義故,雖有諸女,不如一男,是故爾耳。」
長者聞已,怪其如是,即與其女往至佛所,白言:「世尊!彼長者子以何因緣,無有眼耳舌及手足,而生富家,為此財主?」佛告長者:「善哉問也!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唯然,樂聞。」
佛告長者:「乃往過去,有大長者兄弟二人,兄名檀若世質,弟名尸羅世質。其兄少小忠信成實,常好布施,賑救貧乏,以其信善,舉國稱美,王任此人為國平事,諍訟曲直,由之取決。是時國法,舉貸取與無有券,悉詣平事檀若世質以為明人。
「時有估客將欲入海,從弟尸羅世質多舉錢財,以供所須。時弟長者唯有一子,其年幼小,即將其子并所出錢到平事所,白言:『大兄!是估客子從我舉錢,入海來還,應得爾許。兄為明人,我若終亡,證令子得。』平事長者指言如是。其弟長者不久命終。時估客子乘船入海,風起波浪,船壞喪失,時估客子捉板得全,還其本國。
「時長者子聞其船壞空歸,唯見此人,便自念言:『此雖負我,今者空窮,何由可得?須有當債。』時見此估客長者復與餘賈續復入海,獲大珍寶,安隱吉還,心自念言:『彼長者子前雖見我,不從我債。我舉錢時,此人幼稚,或能不憶?或以我前窮故不債耶?今當試之。』即嚴好馬眾寶,服飾寶衣,乘馬入市。長者子見服乘如是,心念:『此人似還有財,當試從債。』即遣人語言:『汝負我錢,今可見償。』答言:『可爾。當思宜了。』
「估客自念:『所舉頓大,重生累息,無由可畢,當作一策乃可了爾。』即持一寶珠,到平事婦所白言:『夫人!我本從尸羅世質舉少錢財,其子來從我債,今上一珠,價直十萬,若從我債,可囑平事莫為明人。』其婦答言:『長者誠信,必不肯爾,為當試語。』即受其珠。
「平事暮歸,即便具白,長者答言:『何有是事!以我忠信不妄語故,故王立我為國平事,若一妄言,此事不可。』時估客來,具告情狀,即還其珠。時估客子更上一珠,價直二十萬,復往白言:『願使囑及!此既小事,但作一言,得三十萬。彼若得勝,雖復姪兒,無一錢分,此理可通。』爾時女人貪愛寶珠,即為受之,暮更白夫:『昨日所白,事亦可通,願必在意!』長者答言:『絕無此理。我以可信,得為平事,若一妄語,現世當為世所不信,後世當受無量劫苦。』
爾時長者有一男兒,猶未能行,其婦泣曰:『我今與汝共為夫妻,若有死事,猶望不違,囑此小事,直作一言,當不相從,我用活為?若不見隨,我先殺兒,然後自殺。』長者聞此,譬如人噎,既不得咽,亦不得吐,自念:『我唯有此一子,若其當死,財無所付;若從是語,今則不為人所信用,將來當受無量苦惱。』迫蹴不已,即便可之。其婦歡喜,語估客言:『長者已許。』
「估客聞之,欣悅還家,嚴一大象,眾寶莊校,著大寶衣,乘象入市。長者子見,心喜念言:『是人必富,服乘乃爾,我得財矣。』即往語曰:『薩薄!當知先所負錢今宜見償。』估客驚言:『我都不憶,何時負君?若相負者,明人是誰?』長者子言:『若干日月,我父及我手付汝錢,平事為我明人,何緣言不?』估客子言:『我今不念,苟有事實,當還相償。』尋共相將至平事所。
「長者子言:『此人往日親從我父舉若干錢,伯為明人,我時亦見,事為爾不?』答言:『不知。』其姪驚曰:『伯父爾時審不見聞,不作是語,此事可爾;不以手足指是財耶?』答言:『不爾。』姪子恚曰:『以伯忠良,王令平事,國人信用,我親弟子,非法猶爾,況於外人,抂者豈少?此之虛實,後世自知。』」
佛告長者:「欲知爾時平事長者,今曼慈毘梨無有耳目渾沌者是。由於爾時一妄語故,墮大地獄,多受苦毒;從地獄出,五百世中常受渾沌之身。由於爾時好布施故,常生豪富,得為財主。善惡之報,雖久不敗,是故汝等當勤精進,攝身口意,莫妄造惡。」
時諸大眾聞佛所說,有得初果至四果者,有發無上菩提心者,莫不歡喜,頂戴奉行。
(二六)貧人夫婦疊施得現報品第二十五(丹本為三十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祇洹精舍,與大比丘眾圍繞說法。爾時國中有一長者,其婦懷妊,月滿生女,端正姝妙,容貌少雙。其初生時,細軟白疊裹身而生,父母怪之,召師占相,師曰:「甚吉!有大福德。」因為作字,名曰叔離(秦言白也)。叔離長大,疊隨身大。此女璝瑋,國內遠近競來娉求。父母念言:「女年已大,宜當嫁處。」即使工師為作瓔珞,叔離問父:「鍛是金銀用作何等?」父告之言:「汝年已大,欲嫁處汝,故作環玔。
」女白父言:「我欲出家,不樂嫁去。」父母愛念,不違其志,尋為出疊,欲作五衣。女見復問:「欲作何等?」告言:「為汝作衣。」白父母言:「我此所著悉已具足,更不須作,唯願聽我時往佛所!」父母即將往詣佛所。頭面作禮,求索出家。佛言:「善來!」頭髮自墮,所著白疊尋成五衣。付大愛道,為比丘尼。精進不久,成阿羅漢道。
阿難白佛言:「叔離比丘尼本種何功德,生長者家,生與疊俱出,出家不久,得阿羅漢道?」佛告阿難:「諦聽善思!吾今說之。」阿難言:「唯然。」
佛言「過去久遠有佛出世,名毘婆尸,與諸弟子,廣度一切。時王臣民多設供養,作般遮于瑟。有一比丘恒行勸化,令詣佛所、聽法布施。時有女人名檀膩伽,極為貧窮,夫婦二人共有一疊,若夫出行,則被而往,婦便裸住坐於草敷;若婦被疊,出外求索,夫則裸坐草蓐。勸化比丘次至其家,見是女人,因勸之言:『佛出難值,經法難聞,人身難得。汝當聽法!汝當布施!』廣說慳貪、布施之報。
「女人白言:『大德!小住。』還入舍中,語其夫言:『外有沙門,勸我見佛、聽法、布施,我等先世不布施故,致此貧窮,今當以何為後世資?』夫答之言:『我家貧困如是,雖可有心,當以何施?』婦言:『前世不施,今致是困;今復不種,後欲何趣?汝但聽我,我決欲施。』夫心自念:『此婦或能少有私產,我當聽之。』即可之言:『欲施便施。』尋曰:『我意欲以此疊布施。』夫言:『我之與汝共此一疊,出入求索,以自存活,今若用施,俱當守死,欲作何計?』婦言:『人生有死,今不施與,會當歸死。寧施而死,後世有望;不施而死,後遂當劇。』夫歡喜言:『分死用施。』
「婦即還出,白比丘言:『大德!可止屋下,我當布施。』比丘答言:『若欲施者,汝當面施,為汝呪願。』叔離白言:『唯此被疊,內無異衣,女形穢惡,不宜此脫。』即還入內,遙於向下,脫身上疊,授與比丘。比丘呪願,持至佛所。
「佛言比丘:『持此疊來。』比丘授佛,佛自手受此疊垢污。時王眾會微心嫌佛受此垢疊,佛知眾心,而告之言:『我觀此會清淨大施無過於此以疊施者。』大眾聞已,莫不悚然。夫人歡喜,即脫己身所著嚴飾瓔珞寶衣,送與陀膩;王亦喜悅,脫身衣服,送與其夫,命令詣會。毘婆尸佛廣為大眾說微妙法,時會大眾得度者眾。」
佛告阿難:「欲知爾時貧窮女人陀膩者,今叔離比丘尼是。由於爾時以清淨心疊布施故,九十一劫所生之處常與疊生,無所乏少,隨意悉得。緣於彼佛聞深妙法,願解脫故,今得遇我,成阿羅漢。是故汝等應勤精進、聞法、布施。」
佛說是時,得道者眾,莫不歡喜,頂戴奉行。
(二七)迦旃延教老母賣貧品第二十六(丹本為三十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阿梨提國。時彼國中有一長者,多財饒寶,慳貪暴惡,無有慈心。時有一婢晨夜走使,不得寧處,小有違失,便受鞭捶,衣不蔽形,食不充體,年老困悴,思死不得。時適持瓶詣河取水,思惟是苦,舉聲大哭,時迦旃延來至其所,問言:「老母!何以悲泣懊惱乃爾?」白言:「尊者!我既年老,恒執苦役,加復貧窮,衣食不充,思死不得,以故哭耳。」迦旃延言:「汝若貧者,何不賣貧?」母言:「貧那可賣?誰當買貧?」迦旃延言:「貧實可賣。」如是至三。女人白言:「苟貧可賣,我宜問方。
」即言:「大德!貧云何賣?」迦旃延言:「審欲賣者,一隨我語。」答言唯諾。告言:「汝先洗浴。」洗已。告言:「汝當布施。」白言:「尊者!我極貧困,如今我身無手許完納,雖有此瓶是大家許,當以何施?」即授鉢與,「汝持此鉢,取少淨水。」如教取來,奉迦旃延。迦旃延受,尋為呪願,次教受齋,後教念佛種種功德,即問:「汝有住止處不?」答言:「無也。若其磨時,即磨下臥;舂炊作使,即臥是中;或時無作,止宿糞堆。」迦旃延言:「汝好持心,恭勤走使,莫生嫌恨,自伺大家一切臥竟,密開其戶,於戶曲內敷淨草座,思惟觀佛,莫生惡念。」爾時老母奉教而歸,如勅施行,於後夜中,即便命終,生忉利天。大家早起,見婢命終,恚而言曰:「此婢恒常不聽入舍,今暮何故乃於此死?」即便使人草索繫脚,拽置寒林中。
時彼天中有一天子,有五百天子以為眷屬,宮殿嚴麗。爾時天子福盡命終,此老母人即代其處。生天之法,其利根者自知來緣,鈍根生者但知受樂。爾時此女既生天中,與五百天子娛樂受樂,不知生緣。時舍利弗在忉利天,知此天子生天因緣,問言:「天子!汝因何福生此天中?」答言:「不知。」時舍利弗借其道眼,觀見故身生天因緣由迦旃延,即將五百天子來至寒林,散花燒香,供養死屍。
諸天光明照曜村林,大家見變,怪其所由,告令遠近詣林觀看,見諸天子供養此屍,即問天曰:「此婢醜穢,生存之時,人猶惡見,況今已死,何故諸天而加供養?」彼時天子具說本末生天因緣,即皆迴詣迦旃延所。時迦旃延為諸天人廣說諸法,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法、出離為樂。爾時彼天及五百天子遠塵離垢,得法眼淨,飛還天宮。
時諸會眾聞此法已,各獲道迹,乃至四果,莫不歡喜,頂戴奉行,敬禮而去。
(二八)金天品第二十七(丹本此品在第五卷為第二十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此國中有一長者,其家大富,財寶無數,生一男兒,身體金色,長者欣慶,即設施會,請諸相師令占吉凶。時諸相師抱兒看省,見其奇相,喜不自勝,即為立字,字修越那提婆(晉言金天)。此兒福德極為純厚,其生之日,家中自然出一井水,縱廣八尺,深亦如是,其水汲用,能稱人意,須衣出衣,須食出食,金銀珍寶、一切所須,作願取之,如意即得。兒年轉大,才藝博通,長者愛之,未敢逆意,而作是念:「我子端正,容貌無倫,要當推求選擇名女,形容色狀殊姿越群,金容妙體類我兒者,當往求之。」即募諸賈周遍求之。
時閻波國有大長者而生一女,字脩跋那婆蘇(晉言金光明),端正非凡,身體金色,晃昱照人,細滑光澤。初生之日,亦有自然八尺井水,其井亦能出種種珍寶、衣服、飲食,稱適人情。然彼長者亦自念言:「我女端正,人中英妙,要得賢士,形色光暉如我女比,乃當嫁與,共為婚姻。」爾時女名遠布舍衛,金天名稱復聞女家。時二長者各懷歡喜,即各相詣,求為婚姻。娶婦已竟,還至舍衛。
時金天家便設上供,請佛及僧供養一日。佛受其請,往至舍食,食已攝鉢,具為長者、金天夫妻廣演妙法,開解其心。金天夫妻及其父母即時破壞二十億洞然之惡,心情開解,獲須陀洹果。爾時世尊便還精舍。於是金天與金光明俱白父母,求索出家,父母即聽許。俱往佛所,稽首佛足,作禮繞竟,求索入道。佛尋聽可,讚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衣著身,便成沙門。於是金天在比丘眾,金光明比丘尼付大愛道,漸漸教化,悉成羅漢,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一切功德悉皆具足。
阿難白佛言:「不審,世尊!金天夫妻本造何行,自生以來,多財饒寶,身體金色,端正第一,得此一井,能出一切?唯願如來當具宣示!」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九十一劫,時世有佛,號毘鉢尸,佛既滅度,遺法在世。後有諸比丘遊行教化到一村落,有諸人民、豪賢、長者見眾僧至,各競供設衣被、飲食,無有乏短。時有夫妻二人貧餓困乏,每自思念:『我父在時,財寶積滿,富溢難量;今者我身貧困極甚,坐臥草蓐,衣不蓋形,家無升斗,何其苦耶!爾時雖富,財寶無量,不遭斯等聖眾之僧;今既得值,無錢供養。』思惟是已,愴然而啼,懊惱墮淚,墮婦臂上。
「婦見夫涕,而問之言:『有何不適,懊惱若是?』聟答婦言:『汝不知耶?今有眾僧適過此村,豪賢、居士咸興供養,我家貧乏,獨無升斗,於此眾僧不種善緣,今者貧困,來世又劇。我惟此已,是故泣耳。』婦答聟言:『今當如何?』『正欲供養,無有財寶,雖有空意,不遂其願。』婦語聟言:『今汝可往至本舍中,於故藏內推覓財寶,若苟得之,當用供養。』
「時夫如言至故藏中遍行推覓,得一金錢,持至婦所。于時其婦有一明鏡,即共合心,當用布施。置一新瓶,盛滿淨水,以此金錢著瓶水中,以鏡著上,持至僧所;到已,至心用布施僧。於時眾僧即為受之,各各取水,而用洗鉢,復有取水而飲之者。時彼夫婦歡喜情悅,作福已竟,遇疾命終,生忉利天。」
佛告阿難:「爾時貧人持一瓶水布施僧者,今此金天夫婦是也。由其前世持此一金錢及一瓶水并此明鏡施眾僧故,世世端正,身體金色,容儀晃昱,殊妙無比,九十一劫恒常如是。由于爾時有信敬故,得離生死,逮得應真。阿難!當知一切福德不可不作,如彼貧人以少施故,乃獲如是無量福報。」
爾時,阿難及諸眾會聞佛所說,咸興施心,勤加福業,歡喜奉行。
(二九)重姓品第二十八(丹本為二十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國中有豪長者,財富無量,唯無子姓,每懷悒遲,禱祠神祇,求索一子。精誠款篤,婦便懷妊,日月滿足,生一男兒,其兒端正,世所希有,父母、宗親值時[飢-几+燕]會,共相合集,詣大江邊飲酒自娛,父母持兒詣其會所。父愛此兒,順坐擔舞,父舞已竟,母復擔之,歷坐擎騰,歡娛自樂,臨到河邊,意卒散亂,執之不固,失兒墮水,尋時搏撮,竟不能得。于時父母憐念此兒,愛著傷懷,絕而復甦。其兒福德,竟復不死,至河水中隨水沈浮。
時有一魚吞此小兒,雖在魚腹,猶復不死。時有小村而在下流,有一富家亦無子姓,種種求索,困不能得,而彼富家恒令一奴捕魚販賣,僕輸大家。其奴日日捕魚為業,值時捕得吞小兒魚,剖腹看之,得一小兒,面貌端正。得已歡喜,抱與大家。大家觀看,而自慶言:「我家由來禱祠神祇,求索子息,精誠報應,故天與我。」即便摩收,乳哺養之。
時彼上村父母聞下村長者魚腹中得兒,即往其所,追求索之,而語之言:「此是我兒。我於彼河而失是子,今汝得之,願以見還!」時彼長者而答之言:「我家由來禱祠求子,今神報應,賜我一兒。君之亡兒,竟為所在?」紛紜不了,詣王求斷。於是二家各引道理。其兒父母說:「是我兒。我於某時失在河中。」而彼長者復自說言:「我於河中魚腹得之。此實我子,非君所生。」王聞其說,靡知所如,即與二家評詳此事:「卿二長者各認此兒,今若與一,於理不可,更互共養,至兒長大,各為娶婦,安置家業,二處異居。此婦生兒,即屬此家,彼婦生兒,即屬彼家。」時二長者各隨王教。
兒年長大,俱為娶婦,供給所須無有乏短。于時其兒白二父母言:「我生以來,遭羅苦難,墮水魚吞,垂死得濟,今我至意欲得出家,唯願父母當見聽許!」時二父母心愛此兒,不能拒逆,即便聽許。其兒即辭,往至佛所,稽首佛足,求索入道,佛即聽之,讚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即成沙門,字曰重姓,佛為說法,得盡諸苦,即於座上成阿羅漢。
阿難白佛:「不審,世尊!此重姓比丘本造何行、種何善根,而今生世墮水魚吞,而故不死?」
佛告阿難:「汝且聽之!吾當為說。過去久遠有佛世尊,號毘婆尸,集諸大眾,為說妙法,時有長者來至會中,聞其如來廣說大法——布施之福、持戒之福,聞已歡喜,信心猛烈,即從彼佛受三自歸,受不殺戒,復以一錢布施彼佛,由是之故,世世受福,財寶自恣,無有乏短。」佛告阿難:「欲知爾時長者子者,今重姓比丘是也,由其爾時施佛一錢,九十一劫恒富錢財,至於今世,二家父母供給所須;受不殺戒故,墮大水,魚吞不死;受三自歸故,今值我世,沐浴清化,得羅漢道。」
爾時阿難及與大眾聞佛所說,遵修善行,敬重佛教,歡喜信受,頂戴奉行。
(三〇)散檀寧品第二十九(丹本為二十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與諸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國中有五百乞兒,常依如來,隨逐眾僧,乞匃自活,經歷年歲,厭心內發,而作是言:「我等諸人雖蒙僧福得延餘命,苦事猶多。」咸作是念:「我等今者寧可從佛求索出家。」共詣佛所,於是眾人即共白佛:「如來出世甚為難遇,我等諸人生在下賤,蒙尊遺恩,濟活身命,既受殊養,貪得出家,不審世尊寧可得不?」
爾時世尊告諸乞兒:「我法清淨,無有貴賤,譬如淨水洗諸不淨,若貴若賤,若好若醜,若男若女,水之所洗,無不淨者;又復如火,所至之處,山河石壁、天地所有,無大無小,一切萬物,其被燒者,無不燋燃;又復我法猶如虛空,男女大小,貧富貴賤,有入中者,隨意自恣。」
時諸乞兒聞佛所說,普皆歡喜,信心倍隆,歸誠向佛,求索入道。世尊告曰:「善來比丘!」鬚髮自墮,法衣在身,沙門形相於是具足。佛為說法,心開意解,即盡諸漏,成阿羅漢。
於時國中,諸豪長者、庶民之等,聞諸乞兒佛聽入道,皆興慢心,而作是言:「云何如來聽此乞匃下賤之人在眾僧次?我等諸人儻修福業,請佛、眾僧供養食時,奈何令此下賤之徒坐我床席、捉我食器?」
爾時太子名曰祇陀,施設供具,請佛及僧,遣使白佛:「唯願世尊明受我請,及比丘僧!」因令白佛:「所度乞兒作比丘者,我不請之,慎勿將來!」佛便受請。
明日食時,佛及眾僧當應請時,告諸乞兒比丘:「吾等受請,汝不及例,今可往至欝多羅越取自然成熟粳米,還至其家,隨意坐次,自食粳米。」時諸比丘如命,即以羅漢神足往彼世界,各各自取,滿鉢還來,攝持威儀,自隨次第乘虛而來,如鴈王飛,至祇陀家,隨次而坐,各各自食。於時太子覩眾比丘威儀進止、神足福德,敬心歡喜,歎未曾有,而白佛言:「不審,世尊!此諸聖賢大德之眾,威神巍巍,眾相具足,為從何方而來至此?甚可欽敬,唯願如來今當為我說其徒眾本末因緣!」
佛告祇陀:「汝若欲知者,善思聽之!當為汝說。此諸比丘正是昨日所不請者。吾及眾僧向者欲來應太子請,此諸比丘以不請故,往欝多越取自然粳米而自食之。」爾時祇陀聞說是語,極懷慚愧,懊惱自嘖:「我何愚蔽,不別明闇!」又復言曰:「世尊功德難可思議,此諸乞兒於此國中最為下賤,今日乃得稟受清化,最蒙洪潤,既受現世安樂身福,復獲永世無為之樂。如來今日所以出世,但為此輩,更不存餘。又復,世尊!不審此徒往古世時,種何善行,修何功德,今值世尊特蒙殊潤?復造何咎,從生已來,乞匃自活,困苦乃爾?世尊慈愍,幸見開示!」
佛告之曰:「若欲知者,宜善聽之!吾當為汝具足解說如是本末。」「諾!當善聽。」爾時世尊便告祇陀:「過去久遠無量無數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此閻浮提有一大國,名波羅奈。國有一山,名曰利師(晉言仙山),古昔諸佛多住其中;若無佛時,有辟支佛依其住止;假使復無辟支佛時,有諸五通學仙之徒復依止住,終無空廢。
「爾時山中有辟支佛二千餘人恒止其中。於時彼國有火星現,是其惡災。此星已現,十二年中,國當乾旱,無有天雨,不得種植,國必破矣。是時國內有一長者,名散陀寧,其家巨富,財穀無量,恒設供具給諸道士。
「時千快士往至其家,求索供養,而作是言:『我等諸人住在彼山,值國枯旱,乞食叵得,長者若能供我食者,當住於此;若不見與,當至餘方。』長者於時即問藏監:『今我藏中所有穀米足供此諸大士食不?吾欲請之。』藏監對曰:『唯願時請,所有穀食饒多足供。』長者即請千辟支佛飯食供養。
「彼殘千人復詣其家,亦求供養。長者復問其藏監曰:『卿所典藏穀食多少?更有千人亦欲設供,足能辦不?』其藏監言:『所典穀食,想必足矣,若欲設供,宜可時請。』於時長者即便請之,差五百使人供設飯食。時諸使人執作食具,經積年歲,厭心便生,並作是說:『我等諸人所以辛苦皆由此諸乞兒之等。』
「爾時長者恒令一人知白時到。時此使人養一狗子,若往白時,狗子逐往,日日如是。爾時使人卒值一日,忘不往白,狗子時到,獨往常處,向諸大士高聲而吠。諸辟支佛聞其狗吠,即知來請,便至其家如法受食。因白長者:『天今當雨,宜可種殖。』長者如言,即令諸作人齎持作器,勤力耕種,大麥、小麥、一切食穀悉皆種之。經數時間,所種之物盡變為瓠。長者見已,怪而問之,諸大士曰:『此事無苦,但勤加功,隨時溉灌。』如言勤灌,其後成熟,諸瓠皆大,加復繁盛,即劈看之,隨所種物成治淨好,麥滿其中。長者歡喜,合家藏積,其家滿溢,復分親族,合國一切咸蒙恩澤。
「是時五百作食之人念言:『斯之所獲果實之報,將由斯等大士之恩,我等云何惡言向彼?』即往其所,請求改悔。大士聽之,悔過已竟,復立誓言:『願使我等於將來世遭值賢聖,蒙得解脫。』由此之故,五百世中常作乞兒;因其改悔,復立誓故,今遭我世,蒙得過度。
「太子!當知爾時大富散檀寧者,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時藏臣者,今須達是也;日日往白時到人者,優填王是;時狗子者,由其吠故,世世好音,美音長者是也;爾時五百作食之人,今此五百阿羅漢是也。」
爾時祇陀及眾會者覩其神變,感佛功德,剋心精勤,有得初果及第四果者,復有專修快士行者,復有興心求佛道者,各各精勤,求遂本心,歡喜踊躍,頂戴奉行。
賢愚經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