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

龍樹菩薩造 後秦 鳩摩羅什譯100卷CBETA T1509大于一万字 194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義之餘(卷第十四)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問曰:
已知尸羅相,云何為尸羅波羅蜜?
答曰:
有人言:菩薩持戒,寧自失身,不毀小戒,是為尸羅波羅蜜。
如上《蘇陀蘇摩王經》中說,不惜身命以全禁戒。如菩薩本身,曾作大力毒龍。若眾生在前,身力弱者,眼視便死;身力強者,氣往而死。是龍受一日戒,出家求靜,入林樹間思惟;坐久,疲懈而睡。龍法,睡時形狀如蛇,身有文章,七寶雜色。
獵者見之驚喜,言曰:「以此希有難得之皮,獻上國王以為服飾,不亦宜乎?」便以杖按其頭,以刀剝其皮。
龍自念言:「我力如意,傾覆此國,其如反掌;此人小物,豈能困我?我今以持戒故,不計此身,當從佛語!」於是自忍,眠目不視,閉氣不息;憐愍此人,為持戒故,一心受剝,不生悔意。既以失皮,赤肉在地,時日大熱,宛轉土中;欲趣大水,見諸小蟲來食其身,為持戒故,不復敢動。
自思惟言:「今我此身以施諸蟲,為佛道故,今以肉施,以充其身;後成佛時,當以法施,以益其心。」如是誓已,身乾命絕,即生第二忉利天上。
爾時毒龍,釋迦文佛是;是時獵者,提婆達等六師是也;諸小蟲輩,釋迦文佛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道者是。
菩薩護戒,不惜身命,決定不悔,其事如是,是名尸羅波羅蜜。
復次,菩薩持戒,為佛道故,作大要誓,必度眾生!不求今世、後世之樂,不為名聞虛譽法故,亦不自為早求涅槃,但為眾生沒在長流,恩愛所欺,愚惑所誤,我當度之令到彼岸。一心持戒,為生善處,生善處故見善人,見善人故生智慧,生智慧故得行六波羅蜜,得行六波羅蜜故得佛道。如是持戒名為尸羅波羅蜜。
復次,菩薩持戒,心樂善清淨,不為畏惡道,亦不為生天,但求善淨;以戒熏心,令心樂善,是為尸羅波羅蜜。
復次,菩薩以大悲心持戒,得至佛道,是名尸羅波羅蜜。
復次,菩薩持戒,能生六波羅蜜,是則名為尸羅波羅蜜。
云何持戒能生戒?因五戒得沙彌戒,因沙彌戒得律儀戒,因律儀戒得禪定戒,因禪定戒得無漏戒,是為戒生戒。
云何持戒能生於檀?
檀有三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三者、無畏施。持戒自撿,不侵一切眾生財物,是名財施。眾生見者,慕其所行,又為說法,令其開悟。又自思惟:我當堅持淨戒,與一切眾生作供養福田,令諸眾生得無量福。如是種種,名為法施。一切眾生皆畏於死,持戒不害,是則無畏施。
復次,菩薩自念:「我當持戒,以此戒報,為諸眾生作轉輪聖王、或作閻浮提王、若作天王,令諸眾生滿足於財,無所乏短;然後坐佛樹下,降伏魔王,破諸魔軍,成無上道,為諸眾生說清淨法,令無量眾生度老、病、死海。」
是為持戒因緣生檀波羅蜜。
云何持戒生忍辱?
持戒之人心自念言:「我今持戒為持心故。若持戒無忍,當墮地獄;雖不破戒,以無忍故,不免惡道;何可縱忿不自制心?但以心故入三惡趣。是故應當好自勉強,懃修忍辱。」
復次,行者欲令戒德堅強,當修忍辱。所以者何?忍為大力,能牢固戒,令不動搖。復自思惟:「我今出家,形與俗別,豈可縱心如世人法?宜自勉勵,以忍調心。以身、口忍,心亦得忍;若心不忍,身、口亦爾。」是故行者當令身、口、心忍,絕諸忿恨。
復次,是戒略說則有八萬,廣說則無量,我當云何能具持此無量戒法?唯當忍辱,眾戒自得。譬如有人得罪於王,王以罪人載之刀車,六邊利刃,間不容間,奔逸馳走,行不擇路;若能持身,不為刀傷,是則殺而不死。持戒之人,亦復如是,戒為利刀,忍為持身,若忍心不固,戒亦傷人。又復譬如老人夜行,無杖則蹶;忍為戒杖,扶人至道,福樂因緣,不能動搖。
如是種種,名為持戒生羼提波羅蜜。
云何持戒而生精進?
持戒之人除去放逸,自力懃修,習無上法,捨世間樂,入於善道,志求涅槃,以度一切,大心不懈,以求佛為本,是為持戒能生精進。
復次,持戒之人,疲厭世苦老、病、死患,心生精進,必求自脫,亦以度人。譬如野干在林樹間,依隨師子及諸虎豹,求其殘肉以自存活。有時空乏,夜半踰城,深入人舍,求肉不得,屏處睡息,不覺夜竟;惶怖無計,走則慮不自免,住則懼畏死痛;便自定心,詐死在地。眾人來見,有一人言:「我須野干耳。」即便截取。野干自念:「截耳雖痛,但令身在。」次有一人言:「我須野干尾。」便復截去。野干復念:「截尾雖痛猶是小事。」次有一人言:「我須野干牙。」野干心念:「取者轉多,儻取我頭,則無活路。」即從地起奮其智力,絕踊間關,徑得自濟。行者之心,求脫苦難,亦復如是:若老至時,猶故自寬,不能慇懃決斷精進;病亦如是,以有差期,未能決計;死欲至時,自知無冀,便能自勉,果敢慇懃,大修精進,從死地中畢至涅槃。
復次,持戒之法,譬如人射,先得平地,地平然後心安,心安然後挽滿,挽滿然後陷深。戒為平地,定意為弓,挽滿為精進,箭為智慧,賊是無明。若能如是展力精進,必至大道,以度眾生。
復次,持戒之人,能以精進自制五情,不受五欲;若心已去,能攝令還;是為持戒能護諸根。護諸根則生禪定,生禪定則生智慧,生智慧得至佛道。是為持戒生毘梨耶波羅蜜。
云何持戒生禪?
人有三業作諸善,若身、口業善,意業自然入善;譬如曲草生於麻中,不扶自直。持戒之力,能羸諸結使。云何能羸?若不持戒,瞋恚事來,殺心即生;若欲事至,婬心即成。若持戒者,雖有微瞋,不生殺心;雖有婬念,婬事不成,是為持戒能令諸結使羸。諸結使羸,禪定易得。譬如老病失力,死事易得;結使羸故,禪定易得。
復次,人心未息,常求逸樂;行者持戒,棄捨世福,心不放逸,是故易得禪定。
復次,持戒之人,得生人中,次生六欲天上,次至色界,若破色相生無色界;持戒清淨,斷諸結使,得阿羅漢道;大心持戒,愍念眾生,是為菩薩。
復次,戒為撿麁,禪為攝細。
復次,戒攝身、口,禪止亂心;如人上屋,非梯不昇,不得戒梯,禪亦不立。
復次,破戒之人,結使風強,散亂其心;其心散亂,則禪不可得。持戒之人,煩惱風軟,心不大散,禪定易得。
如是等種種因緣,是為持戒生禪波羅蜜。
云何持戒能生智慧?
持戒之人,觀此戒相從何而有,知從眾罪而生;若無眾罪,則亦無戒。戒相如是,從因緣有,何故生著?譬如蓮華出自污泥,色雖鮮好,出處不淨;以是悟心,不令生著,是為持戒生般若波羅蜜。
復次,持戒之人,心自思惟:若我以持戒貴而可取,破戒賤而可捨者,若有此心不應般若。以智慧籌量,心不著戒,無取、無捨,是為持戒生般若波羅蜜。
復次,不持戒人,雖有利智,以營世務,種種欲求生業之事,慧根漸鈍;譬如利刀以割泥土,遂成鈍器。若出家持戒,不營世業,常觀諸法實相無相;先雖鈍根,以漸轉利。
如是等種種因緣,名為持戒生般若波羅蜜。
如是名為尸羅波羅蜜生六波羅蜜。
復次,菩薩持戒不以畏故,亦非愚癡,非疑、非惑,亦不自為涅槃故持戒;但為一切眾生故,為得佛道故,為得一切佛法故。如是相名為尸羅波羅蜜。
復次,若菩薩於罪、不罪不可得故,是時,名為尸羅波羅蜜。
問曰:
若捨惡行善,是為持戒,云何言「罪、不罪不可得」?
答曰:
非謂邪見、麁心言「不可得」也;若深入諸法相,行空三昧,慧眼觀故,罪不可得;罪無故,不罪亦不可得。
復次,眾生不可得故,殺罪亦不可得;罪不可得故,戒亦不可得。何以故?以有殺罪故,則有戒;若無殺罪,則亦無戒。
問曰:
今眾生現有,云何言「眾生不可得」?
答曰:
肉眼所見,是為非見;若以慧眼觀,則不得眾生。如上檀中說無施者、無受者、無財物,此亦如是。
復次,若有眾生,是五眾耶?離五眾耶?
若是五眾,五眾有五,眾生為一;如是者,五可為一,一可為五。譬如市易物直五匹,以一匹取之,則不可得。何以故?一不得作五故。以是故,知五眾不得作一眾生。
復次,五眾生滅無常相;眾生法,從先世來、至後世,受罪、福於三界。若五眾是眾生,譬如草木自生自滅,如是則無罪縛,亦無解脫。以是故,知非五眾是眾生。
若離五眾有眾生,如先說神常遍中已破。
復次,離五眾則我見心不生,若離五眾有眾生,是為墮常;若墮常者,是則無生、無死。何以故?生名先無今有,死名已生便滅。若眾生常者,應遍滿五道中,先已常有,云何今復來生?若不有生,則無有死。
問曰:
定有眾生,何以故言無?五眾因緣,有眾生法;譬如五指因緣,拳法生。
答曰:
此言非也!若五眾因緣有眾生法者,除五眾,則別有眾生法,然不可得;眼自見色,耳自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觸,意知法,空無我法;離此六事,更無眾生。諸外道輩倒見故,言眼能見色,是為眾生;乃至意能知法,是為眾生;又能憶念,能受苦樂,是為眾生;但作是見,不知眾生實。譬如一長老大德比丘,人謂是阿羅漢,多致供養。其後病死,諸弟子懼失供養故,夜盜出之;於其臥處安施被枕,令如師在,其狀如臥。人來問疾:「師在何許?」諸弟子言:「汝不見床上被枕耶?」愚者不審察之,謂師病臥,大送供養而去,如是非一。復有智人來而問之,諸弟子亦如是答。智人言:「我不問被枕、床褥,我自求人。」發被求之,竟無人可得。除六事相,更無我人;知者、見者,亦復如是。
復次,若眾生於五眾因緣有者,五眾無常,眾生亦應無常。何以故?因果相似故;若眾生無常,則不至後世。
復次,若如汝言「眾生從本已來常有」,若爾者,眾生應生五眾,五眾不應生眾生;今五眾因緣生眾生名字,無智之人逐名求實。以是故,眾生實無;若無眾生,亦無殺罪;無殺罪故,亦無持戒。
復次,是五眾深入觀之,分別知空,如夢所見,如鏡中像;若殺夢中所見及鏡中像,無有殺罪。殺五陰空相眾生,亦復如是。
復次,若人不樂罪、貪著無罪,是人見破戒罪人則輕慢,見持戒善人則愛敬;如是持戒,則是起罪因緣。
以是故言「於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尸羅波羅蜜」。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義第二十四
【經】
「心不動故,應具足羼提波羅蜜。」
【論】
問曰:
云何名羼提?
答曰:
羼提,秦言「忍辱」。
忍辱有二種:生忍、法忍。菩薩行生忍,得無量福德;行法忍,得無量智慧。福德、智慧二事具足故,得如所願;譬如人有目、有足,隨意能到。菩薩若遇惡口罵詈,若刀杖所加,思惟知罪、福業因緣諸法,內、外畢竟空,無我、無我所,以三法印印諸法故,力雖能報,不生惡心,不起惡口業;爾時,心數法生,名為忍。得是忍法故,忍智牢固;譬如畫彩,得膠則堅著。
有人言:「善心有二種:有麁,有細;麁名忍辱,細名禪定。未得禪定心樂,能遮眾惡,是名忍辱;心得禪定樂,不為眾惡,是名禪定。」
是忍,是心數法,與心相應,隨心行。非業,非業報,隨業行。
有人言:「二界繫。」
有人言:「但欲界繫,或不繫。色界無外惡可忍故。」
亦有漏、亦無漏,凡夫、聖人俱得故。
障「己心、他心不善法」,故名為善。
善故,或思惟斷,或不斷。
如是等種種,阿毘曇廣分別。
問曰:
云何名生忍?
答曰:
有二種眾生來向菩薩:一者、恭敬供養,二者、瞋罵打害。爾時,菩薩其心能忍,不愛敬養眾生,不瞋加惡眾生。是名生忍。
問曰:
云何恭敬、供養名之為忍?
答曰:
有二種結使:一者、屬愛結使,二者、屬恚結使。恭敬、供養雖不生恚,令心愛著,是名軟賊。是故於此應當自忍,不著不愛。
云何能忍?
觀其無常,是結使生處。如佛所說:「利養瘡深,譬如斷皮至肉,斷肉至骨,斷骨至髓。人著利養,則破持戒皮,斷禪定肉,破智慧骨,失微妙善心髓。」
如佛初遊迦毘羅婆國,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悉是梵志之身。供養火故,形容憔悴;絕食苦行故,膚體瘦黑。淨飯王心念言:「我子侍從,雖復心淨清潔,竝無容貌,我當擇取累重多子孫者,家出一人,為佛弟子。」如是思惟已,勅下國中:簡擇諸釋貴戚子弟,應書之身,皆令出家。是時,斛飯王子提婆達多,出家學道,誦六萬法聚,精進修行,滿十二年。
其後為供養利故,來至佛所,求學神通。佛告憍曇:「汝觀五陰無常,可以得道,亦得神通。」而不為說取通之法。出求舍利弗、目揵連,乃至五百阿羅漢,皆不為說;言:「汝當觀五陰無常,可以得道,可以得通。」不得所求,涕泣不樂;到阿難所,求學神通;是時阿難未得他心智,敬其兄故,如佛所言以授。提婆達多受學通法,入山不久,便得五神通。
得五神通已,自念:「誰當與我作檀越者?」如王子阿闍世,有大王相。欲與為親厚,到天上取天食;還到欝旦羅越,取自然粳米;至閻浮林中,取閻浮果,與王子阿闍世。或時自變其身,作象寶、馬寶,以惑其心;或作嬰孩坐其膝上,王子抱之,嗚唼與唾;時時自說己名,令太子知之,種種變態以動其心。
王子意惑,於奈園中大立精舍,四種供養,并種種雜供,無物不備,以給提婆達多;日日率諸大臣,自為送五百釜羹飯。
提婆達多大得供養,而徒眾尠少,自念:「我有三十相,減佛未幾,直以弟子未集;若大眾圍繞,與佛何異?」如是思惟已,生心破僧,得五百弟子;舍利弗、目犍連說法教化,僧還和合。
爾時,提婆達多便生惡心,推山壓佛,金剛力士以金剛杵而遙擲之,碎石迸來,傷佛足指。
華色比丘尼呵之,復以拳打尼,尼即時眼出而死,作三逆罪。
與惡邪師富蘭那外道等為親厚,斷諸善根,心無愧悔。
復以惡毒著指爪中,欲因禮佛以中傷佛;欲去未到王舍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車來迎,生入地獄。
提婆達多身有三十相,而不能忍伏其心,為供養利故,而作大罪,生入地獄。
以是故言利養瘡深,破皮至髓,應當除却愛供養人心。
是為菩薩忍,心不愛著供養、恭敬人。
復次,供養有三種:一者、先世因緣福德故;二者、今世功德,修戒、禪定、智慧故,為人敬養;三者、虛妄欺惑,內無實德,外如清白,以誑時人而得供養。於此三種供養中,心自思惟:「若先世因緣懃修福德,今得供養,是為懃身作之而自得耳,何為於此而生貢高?譬如春種秋穫,自以力得,何足自憍?」如是思惟已,忍伏其心,不著、不憍。
若今世功德故而得供養,當自思惟:「我以智慧,若知諸法實相,若能斷結,以此功德故,是人供養,於我無事。」如是思惟已,自伏其心,不自憍高;此實愛樂功德,不愛我也。譬如罽賓三藏比丘,行阿蘭若法,至一王寺,寺設大會,守門人見其衣服麁弊,遮門不前。如是數數,以衣服弊故,每不得前,便作方便,假借好衣而來,門家見之,聽前不禁;既至會坐,得種種好食,先以與衣。眾人問言:「何以爾也?」答言:「我比數來,每不得入,今以衣故得在此坐,得種種好食,實是衣故得之,故以與衣。」行者以修行功德,持戒智慧故而得供養,自念:「此為功德,非為我也。」如是思惟,能自伏心,是名為忍。
若虛妄欺偽而得供養,是為自害,不可近也!當自思惟:「若我以此虛妄而得供養,與惡賊劫盜得食無異,是為墮欺妄罪。」
如是於三種供養人中,心不愛著,亦不自高,是名生忍。
問曰:
人未得道,衣食為急,云何方便能得忍,心不著、不愛給施之人?
答曰:
以智慧力,觀無常相、苦相、無我相,心常厭患。譬如罪人臨當受戮,雖復美味在前,家室勸喻,以憂死故,雖飲食餚膳,不覺滋味;行者亦爾,常觀無常相、苦相,雖得供養,心亦不著。又如麞鹿為虎搏逐,追之不捨,雖得好草、美水飲食,心無染著;行者亦爾,常為無常虎逐不捨須臾,思惟厭患,雖得美味,亦不染著。是故行者於供養人中,心得自忍。
復次,若有女人來欲娛樂,誑惑菩薩,菩薩是時當自伏心,忍不令起。
如釋迦文尼佛在菩提樹下,魔王憂愁,遣三玉女:一名樂見,二名悅彼,三名渴愛;來現其身,作種種姿態,欲壞菩薩。菩薩是時心不傾動,目不暫視。三女念言:「人心不同,好愛各異;或有好少,或愛中年,或好長好短,好黑好白,如是眾好,各有所愛。」是時三女,各各化作五百美女,一一化女作無量變態,從林中出。譬如黑雲,電光暫現,或揚眉頓睫,嫈嫇細視,作眾伎樂,種種姿媚,來近菩薩,欲以態身觸逼菩薩。爾時,密迹金剛力士瞋目叱之:「此是何人?而汝妖媚敢來觸嬈!」爾時,密迹說偈呵之:
「汝不知天命, 失好而黃髯;
大海水清美, 今日盡苦醎。
汝不知日減, 婆藪諸天墮;
火本為天口, 而今一切噉。」
「汝不知此事,敢輕此聖人!」
是時,眾女逡巡小退,語菩薩言:「今此眾女端嚴無比,可自娛意,端坐何為?」
菩薩言:「汝等不淨,臭穢可惡。去!勿妄談!」菩薩是時,即說偈言:
「是身為穢藪, 不淨物腐積,
是實為行廁, 何足以樂意!」
女聞此偈,自念:「此人不知我等清淨天身而說此偈。」即自變身,還復本形,光曜昱爍,照林樹間,作天伎樂,語菩薩言:「我身如是,有何可呵?」
菩薩答言:「時至自知!」
問曰:「此言何謂?」
以偈答言:
「諸天園林中, 七寶蓮華池,
天人相娛樂, 失時汝自知!
是時見無常, 天人樂皆苦,
汝當厭欲樂, 愛樂正真道!」
女聞偈已,心念:「此人大智無量,天樂清淨,猶知其惡,不可當也!」即時滅去。菩薩如是觀婬欲樂,能自制心,忍不傾動。
復次,菩薩觀欲,種種不淨,於諸衰中,女衰最重。刀火、雷電、霹靂、怨家、毒蛇之屬,猶可暫近;女人慳妬、瞋諂、妖穢、鬪諍、貪嫉,不可親近。何以故?女子小人,心淺智薄,唯欲是視,不觀富貴、智德、名聞,專行欲惡,破人善根。桎梏、枷鎖,閉繫、囹圄,雖曰難解,是猶易開;女鎖繫人,染固根深,無智沒之,難可得脫。眾病之中,女病最重。如佛偈言:
「寧以赤鐵, 宛轉眼中; 不以散心,
邪視女色。 含笑作姿, 憍慢羞恥;
迴面攝眼, 美言妬瞋。 行步妖穢,
以惑於人; 婬羅彌網, 人皆沒身。
坐臥行立, 迴眄巧媚; 薄智愚人,
為之心醉。 執劍向敵, 是猶可勝;
女賊害人, 是不可禁。 蚖蛇含毒,
猶可手捉; 女情惑人, 是不可觸。
有智之人, 所應不視; 若欲觀之,
當如母姊。 諦視觀之, 不淨填積;
婬火不除, 為之燒滅!」
復次,女人相者,若得敬待,則令夫心高;若敬待情捨,則令夫心怖。女人如是,恒以煩惱、憂怖與人,云何可近?親好乖離,女人之罪;巧察人要,女人之智。大火燒人,是猶可近;清風無形,是亦可捉;蚖蛇含毒,猶亦可觸;女人之心,不可得實。何以故?女人之相:不觀富貴、端政、名聞,智德、族姓,技藝、辯言,親厚、愛重,都不在心,唯欲是視;譬如蛟龍,不擇好醜,唯欲殺人。又復女人不瞻視,憂苦憔悴;給養敬待,憍奢叵制。
復次,若在善人之中,則自畜心高;無智人中,視之如怨;富貴人中,追之敬愛;貧賤人中,視之如狗。常隨欲心,不隨功德。
如說:
國王有女,名曰拘牟頭。有捕魚師,名述婆伽,隨道而行,遙見王女在高樓上。窓中見面,想像染著,心不暫捨,彌歷日月,不能飲食。
母問其故,以情答母:「我見王女,心不能忘!」
母諭兒言:「汝是小人,王女尊貴,不可得也!」
兒言:「我心願樂,不能暫忘;若不如意,不能活也!」
母為子故,入王宮中,常送肥魚美肉,以遺王女而不取價。
王女怪而問之:「欲求何願?」
母白王女:「願却左右,當以情告。我唯有一子,敬慕王女,情結成病,命不云遠;願垂愍念,賜其生命!」
王女言:「汝去!月十五日,於某甲天祠中,住天像後。」母還語子:「汝願已得!」告之如上。沐浴新衣,在天像後住。
王女至時,白其父王:「我有不吉,須至天祠以求吉福。」
王言:「大善!」
即嚴車五百乘,出至天祠;既到,勅諸從者齊門而止,獨入天祠。
天神思惟:「此不應爾!王為世主,不可令此小人毀辱王女!」即厭此人,令睡不覺。王女既入,見其睡重,推之不悟,即以瓔珞直十萬兩金,遺之而去。去後,此人得覺,見有瓔珞,又問眾人,知王女來;情願不遂,憂恨懊惱,婬火內發,自燒而死。以是證故,知女人之心不擇貴賤,唯欲是從。
復次,昔有國王女,逐旃陀羅,共為不淨。又有仙人女,隨逐師子。如是等種種,女人之心無所選擇。
以是種種因緣,於女人中除去情欲,忍不愛著。
云何瞋惱人中而得忍辱?
當自思惟:「一切眾生有罪因緣,更相侵害。我今受惱,亦本行因緣,雖非今世所作,是我先世惡報,我今償之,應當甘受,何可逆也!譬如負債,債主索之,應當歡喜償債,不可瞋也。」
復次,行者常行慈心,雖有惱亂逼身,必能忍受。
譬如羼提仙人在大林中修忍行慈。時,迦利王將諸婇女,入林遊戲;飲食既訖,王小睡息。諸婇女輩遊花林間,見此仙人,加敬禮拜,在一面立。仙人爾時為諸婇女讚說慈忍,其言美妙,聽者無厭,久而不去。迦利王覺,不見婇女,拔劍追蹤;見在仙人前立,憍妬隆盛,瞋目奮劍而問仙人:「汝作何物?」
仙人答言:「我今在此修忍、行慈。」
王言:「我今試汝,當以利劍截汝耳鼻,斬汝手足,若不瞋者,知汝修忍!」
仙人言:「任意!」
王即拔劍截其耳鼻,斬其手足,而問之言:「汝心動不?」
答言:「我修慈忍,心不動也。」
王言:「汝一身在此,無有勢力,雖口言不動,誰當信者?」
是時仙人即作誓言:「若我實修慈忍,血當為乳!」即時血變為乳。
王大驚喜,將諸婇女而去。
是時林中龍神,為此仙人雷電、霹靂,王被毒害,沒不還宮。
以是故言「於惱亂中能行忍辱」。
復次,菩薩修行悲心,一切眾生常有眾苦:處胎迫隘,受諸苦痛;生時迫迮,骨肉如破,冷風觸身,甚於劍戟。是故佛言:「一切苦中,生苦最重。」如是老、病、死苦,種種困厄,云何行人復加其苦?是為瘡中復加刀破!
復次,菩薩自念:「我不應如諸餘人常隨生死水流,我當逆流以求盡源,入泥洹道。一切凡人,侵至則瞋,益至則喜,怖處則畏。我為菩薩,不可如彼,雖未斷結,當自抑制,修行忍辱,惱害不瞋,敬養不喜,眾苦艱難不應怖畏;當為眾生興大悲心!」
復次,菩薩若見眾生來為惱亂,當自念言:「是為我之親厚,亦是我師,益加親愛,敬心待之。何以故?彼若不加眾惱惱我,則我不成忍辱;以是故言是我親厚,亦是我師。」
復次,菩薩心知:「如佛所說:『眾生無始,世界無際,往來五道,輪轉無量。』我亦曾為眾生父母、兄弟,眾生亦皆曾為我父母、兄弟;當來亦爾。」以是推之,不應惡心而懷瞋害。
復次,思惟:「眾生之中,佛種甚多,若我瞋意向之,則為瞋佛;若我瞋佛,則為已了!如說鴿鳥當得作佛,今雖是鳥,不可輕也。」
復次,諸煩惱中,瞋為最重,不善報中,瞋報最大;餘結無此重罪。
如釋提婆那民問佛偈言:
「何物殺安隱? 何物殺不悔?
何物毒之根, 吞滅一切善?
何物殺而讚? 何物殺無憂?」
佛答偈言:
「殺瞋心安隱, 殺瞋心不悔;
瞋為毒之根, 瞋滅一切善;
殺瞋諸佛讚, 殺瞋則無憂!」
菩薩思惟:「我今行悲,欲令眾生得樂。瞋為吞滅諸善,毒害一切,我當云何行此重罪?若有瞋恚,自失樂利,云何能令眾生得樂?」
復次,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從悲而出;瞋為滅悲之毒,特不相宜。若壞悲本,何名菩薩?菩薩從何而出?以是之故,應修忍辱。若眾生加諸瞋惱,當念其功德;今此眾生雖有一罪,更自別有諸妙功德;以其功德故,不應瞋。
復次,此人若罵若打,是為治我;譬如金師煉金,垢隨火去,真金獨在;此亦如是。若我有罪,是從先世因緣,今當償之,不應瞋也,當修忍辱!
復次,菩薩慈念眾生,猶如赤子。閻浮提人多諸憂愁,少有歡日;若來罵詈,或加讒賊,心得歡樂。此樂難得,恣汝罵之!何以故?我本發心,欲令眾生得歡喜故。
復次,世間眾生,常為眾病所惱,又為死賊常隨伺之,譬如怨家恒伺人便;云何善人而不慈愍復欲加苦?苦未及彼,先自受害。如是思惟,不應瞋彼,當修忍辱。
復次,當觀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瞋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觀罪福,不知利害;不自憶念,當墮惡道!善言忘失,不惜名稱;不知他惱,亦不自計身心疲惱;瞋覆慧眼,專行惱他。如一五通仙人,以瞋恚故,雖修淨行,殺害一國,如旃陀羅。
復次,瞋恚之人,譬如虎狼,難可共止;又如惡瘡,易發、易壞。瞋恚之人,譬如毒蛇,人不憙見。積瞋之人,惡心漸大,至不可至,殺父、殺君,惡意向佛。
如拘睒彌國比丘,以小因緣,瞋心轉大,分為二部。若欲斷當,終竟三月,猶不可了。佛來在眾,舉相輪手,遮而告言:
「汝諸比丘, 勿起鬪諍! 惡心相續,
苦報甚重!
汝求涅槃, 棄捨世利, 在善法中,
云何瞋諍? 世人忿諍, 是猶可恕,
出家之人, 何可諍鬪? 出家心中,
懷毒自害; 如冷雲中, 火出燒身!」
諸比丘白佛言:「佛為法王,願小默然!是輩侵我,不可不答!」佛念是人不可度也,於眾僧中凌虛而去,入林樹間寂然三昧。
瞋罪如是,乃至不受佛語。以是之故,應當除瞋,修行忍辱。
復次,能修忍辱,慈悲易得;得慈悲者,則至佛道。
問曰:
忍辱法皆好,而有一事不可:小人輕慢,謂為怖畏;以是之故,不應皆忍。
答曰:
若以小人輕慢,謂為怖畏而欲不忍,不忍之罪甚於此也!
何以故?不忍之人,賢聖善人之所輕賤;忍辱之人,為小人所慢;二輕之中,寧為無智所慢,不為賢聖所賤。何以故?無智之人,輕所不輕;賢聖之人,賤所可賤。以是之故,當修忍辱。
復次,忍辱之人,雖不行布施、禪定,而常得微妙功德,生天上、人中,後得佛道。何以故?心柔軟故。
復次,菩薩思惟:「若人今世惱我,毀辱、奪利,輕罵、繫縛,且當含忍。若我不忍,當墮地獄鐵垣熱地,受無量苦,燒炙燔煮,不可具說!」以是故,知小人無智,雖輕而貴;不忍用威,雖快而賤。是故菩薩應當忍辱。
復次,菩薩思惟:「我初發心,誓為眾生治其心病。今此眾生為瞋恚結使所病,我當治之,云何而復以之自病?應當忍辱!」譬如藥師療治眾病,若鬼狂病,拔刀罵詈,不識好醜,醫知鬼病,但為治之而不瞋恚;菩薩若為眾生瞋惱罵詈,知其為瞋恚者煩惱所病,狂心所使,方便治之,無所嫌責,亦復如是。
復次,菩薩育養一切,愛之如子;若眾生瞋惱菩薩,菩薩愍之,不瞋、不責。譬如慈父撫育子孫,子孫幼稚未有所識,或時罵詈、打擲,不敬、不畏,其父愍其愚小,愛之愈至,雖有過罪,不瞋、不恚;菩薩忍辱,亦復如是。
復次,菩薩思惟:「若眾生瞋惱加我,我當忍辱。若我不忍,今世心悔,後入地獄,受苦無量;若在畜生,作毒龍、惡蛇、師子、虎、狼;若為餓鬼,火從口出。譬如人被火燒,燒時痛輕,後痛轉重。」
復次,菩薩思惟:「我為菩薩,欲為眾生益利;若我不能忍辱,不名菩薩,名為惡人。」
復次,菩薩思惟:「世有二種:一者、眾生數,二者、非眾生數。我初發心,誓為一切眾生。若有非眾生數:山石、樹木、風寒、冷熱、水雨侵害,但求[衝-重+素]之,初不瞋恚。今此眾生是我所為,加惡於我,我當受之,云何而瞋?」
復次,菩薩知從久遠已來,因緣和合,假名為人,無實人法,誰可瞋者?是中但有骨血、皮肉,譬如累墼;又如木人,機關動作,有去有來。知其如此,不應有瞋!若我瞋者,是則愚癡,自受罪苦。以是之故,應修忍辱。
復次,菩薩思惟:「過去無量恒河沙等諸佛,本行菩薩道時,皆先行生忍,然後修行法忍。我今求學佛道,當如諸佛法;不應起瞋恚,如魔界法。」
以是故,應當忍辱。
如是等種種無量因緣故能忍,是名生忍。
大智度論卷第十四
  • 目录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