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經
唐 玄奘譯5卷CBETA T0676大于一万字 6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解深密經卷第三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瑜伽品第六
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
那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向佛陀问道:“世尊!菩萨依靠什么,安住于何处,在大乘佛法中修行奢摩他和毗钵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知菩薩法假安立,及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為依、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
佛陀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应当知道,菩萨的法物仅因因缘聚合而有,无实体存在,仅是临时的称呼,并且不放弃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的誓願,以此为依据、为立足点,在大乘佛法中修行止息一切杂念和深入观察的方法。」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如世尊說四種所緣境事: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者、事邊際所緣境事;四者、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於此四中,幾是奢摩他所緣境事?幾是毘鉢舍那所緣境事?幾是俱所緣境事?」
慈氏菩萨又对佛陀说:「正如世尊所说的四种心識攀附的对象或境界:第一种是有分别影像所緣境事;第二种是无分别影像所緣境事;第三种是事邊際所緣境事;第四种是所作成辦所緣境事。在这四种境界中,哪些是止息一切杂念所攀附的境界?哪些是深入观察的方法所攀附的境界?哪些是两者共同攀附的境界?」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一是毘鉢舍那所緣境事,謂有分別影像;二是俱所緣境事,謂事邊際、所作成辦。」
佛陀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一种是止息一切杂念所攀附的境界,即无分别影像;一种是深入观察的方法所攀附的境界,即有分别影像;另外两种是两者共同攀附的境界,即事邊際和所作成辦。」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依是四種奢摩他、毘鉢舍那所緣境事,能求奢摩他、能善毘鉢舍那?」
弥勒菩萨又向佛陀请教说:“世尊!菩萨如何依靠这四种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所缘的境界,来寻求奢摩他和善于毗钵舍那呢?”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應誦、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鉢舍那。如是菩薩,能善毘鉢舍那。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善男子!正如我为诸位菩萨所说的法假安立,包括契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菩萨对于这些法要善于聆听、善于接受、言语通利、心意深思、见解通达,就在这样善于思考的法上,独自在空闲处进行深入思考。再进一步,对于这种能思考的心,内心连续不断,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这样的正确行为,多安住,使身体和心灵都感到轻松安宁,这称为奢摩他。这样,菩萨能够寻求奢摩他。由于获得身心的轻松安宁作为依托,就在这样善于思考的法上,内在三摩地所行的影像,观察并深入理解,舍弃心中的执着。就在这样的三摩地影像所知的义理中,能够正确思考、深度选择,全面寻找、全面审视,无论是忍耐、快乐、智慧、见解还是观察,这称为毗钵舍那。这样,菩萨能够善于毗钵舍那。”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當名何等?」
慈氏菩萨再次向佛陀请教说:“世尊!如果菩萨们以心为所观的境界,内心进行思考,直到他们还没有达到身心的轻松安宁,他们所有的思考和意图,应该被称为什么呢?”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佛陀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这不是奢摩他的思考和意图,而是与奢摩他胜解相应的思考和意图。”
「世尊!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如所思所有諸法內三摩地所緣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當名何等?」
“世尊!如果菩萨们还没有达到身心的轻松安宁,对于他们所思考的所有法,在内三摩地中所观的影像进行思考和推度,这样的思考和意图,应该被称为什么呢?”
「善男子!非毘鉢舍那作意,是隨順毘鉢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善男子!不是毗婆舍那的作意,是顺应毗婆舍那的胜解相应的作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奢摩他道與毘鉢舍那道,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慈氏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奢摩他的道路与毗婆舍那的道路,应该说是不同的?还是相同的?」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言非有異、非無異。何故非有異?以毘鉢舍那所緣境心為所緣故。何故非無異?有分別影像非所緣故。」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应该说既不是不同的,也不是相同的。为什么不是不同的?因为毗婆舍那所缘的境界心是所缘的缘故。为什么不是相同的?因为分别的影像不是所缘的缘故。」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毘鉢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
「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善男子!如依善瑩清淨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顯現。如是此心生時,相似有異三摩地所行影像顯現。」
「世尊!若諸有情自性而住,緣色等心所行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耶?」
「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齊何當言菩薩一向修毘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相續作意唯思惟心相。」
「世尊!齊何當言菩薩一向修奢摩他?」
「善男子!若相續作意唯思惟無間心。」
「世尊!齊何當言菩薩奢摩他、毘鉢舍那和合俱轉?」
「善男子!若正思惟心一境性。」
「世尊!云何心相?」
「善男子!謂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毘鉢舍那所緣。」
「世尊!云何無間心?」
「善男子!謂緣彼影像心,奢摩他所緣。」
「世尊!云何心一境性?」
「善男子!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毘鉢舍那凡有幾種?」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有相毘鉢舍那;二者、尋求毘鉢舍那;三者、伺察毘鉢舍那。云何有相毘鉢舍那?謂純思惟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毘鉢舍那。云何尋求毘鉢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了故,作意思惟毘鉢舍那。云何伺察毘鉢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已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證得極解脫故,作意思惟毘鉢舍那。」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凡有幾種?」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即由隨彼無間心故,當知此中亦有三種。復有八種,謂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各有一種奢摩他故。復有四種,謂慈、悲、喜、捨四無量中,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說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復說不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復名不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先所受所思法相,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毘鉢舍那,名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若諸菩薩不待所受所思法相,但依於他教誡教授,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毘鉢舍那,謂觀青瘀及膿爛等,或一切行皆是無常、或諸行苦、或一切法皆無有我、或復涅槃畢竟寂靜。如是等類奢摩他、毘鉢舍那,名不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由依止法得奢摩他、毘鉢舍那,故我施設隨法行菩薩,是利根性;由不依法得奢摩他、毘鉢舍那故,我施設隨信行菩薩,是鈍根性。」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說緣別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復說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為緣別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復名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緣於各別契經等法,於如所受所思惟法,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緣別法奢摩他、毘鉢舍那。若諸菩薩,即緣一切契經等法,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菩提,隨順涅槃,隨順轉依,及趣向彼,若臨入彼。此一切法,宣說無量無數善法。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說緣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復說緣大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又說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復名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緣各別契經,乃至各別論義,為一團等作意思惟,當知是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若緣乃至所受所思契經等法,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各別,當知是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若緣無量如來法教,無量法句文字,無量後後慧所照了,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乃至所受所思,當知是名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齊何名得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五緣故當知名得:一者、於思惟時,剎那剎那融銷一切麁重所依;二者、離種種想得樂法樂;三者、解了十方無差別相無量法光;四者、所作成滿相應淨分無分別相,恒現在前;五者、為令法身得成滿故,攝受後後轉勝妙因。」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當知從何名為通達?從何名得?」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從初極喜地名為通達;從第三發光地乃名為得。善男子!初業菩薩亦於是中隨學作意,雖未可歎,不應懈廢。」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有尋有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唯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於如所取尋伺法相,若有麁顯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若於彼相,雖無麁顯領受觀察,而有微細彼光明念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即於彼一切法相,都無作意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復次,善男子!若有尋求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若有伺察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止相?云何舉相?云何捨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心掉舉或恐掉舉時,諸可厭法作意及彼無間心作意,是名止相。若心沈沒或恐沈沒時,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舉相。若於一向止道,或於一向觀道,或於雙運轉道,二隨煩惱所染污時,諸無功用作意,及心任運轉中所有作意,是名捨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知法知義。云何知法?云何知義?」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彼諸菩薩,由五種相了知於法:一者、知名;二者、知句;三者、知文;四者、知別;五者知總。云何為名?謂於一切染淨法中,所立自性想假施設。云何為句?謂即於彼名聚集中,能隨宣說諸染淨義,依持建立。云何為文?謂即彼二所依止字。云何於彼各別了知?謂由各別所緣作意。云何於彼總合了知?謂由總合所緣作意。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為知法。如是名為菩薩知法。
「善男子!彼諸菩薩,由十種相了知於義:一者、知盡所有性;二者、知如所有性;三者、知能取義;四者、知所取義;五者、知建立義;六者、知受用義;七者、知顛倒義;八者、知無倒義;九者、知雜染義;十者、知清淨義。
「善男子!盡所有性者,謂諸雜染清淨法中,所有一切品別邊際,是名此中盡所有性。如五數蘊、六數內處、六數外處,如是一切。
「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復七種: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由清淨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毘鉢舍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
「能取義者,謂內五色處、若心、意、識及諸心法。
「所取義者,謂外六處。又能取義,亦所取義。
「建立義者,謂器世界,於中可得建立一切諸有情界。謂一村田、若百村田、若千村田、若百千村田。或一大地至海邊際,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贍部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四大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小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中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此拘胝、此百拘胝、此千拘胝、此百千拘胝。或此無數、此百無數、此千無數、此百千無數、或三千大千世界無數、百千微塵量等,於十方面無量無數諸器世界。
「受用義者,謂我所說諸有情類,為受用故,攝受資具。
「顛倒義者,謂即於彼能取等義,無常計常,想倒、心倒、見倒。苦計為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想倒、心倒、見倒。
「無倒義者,與上相違。能對治彼,應知其相。
「雜染義者,謂三界中三種雜染:一者、煩惱雜染;二者、業雜染;三者、生雜染。
「清淨義者,謂即如是三種雜染,所有離繫菩提分法。
「善男子!如是十種,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五種義故,名為知義。何等五義?一者、遍知事;二者、遍知義;三者、遍知因;四者、得遍知果;五者、於此覺了。
「善男子!此中遍知事者,當知即是一切所知:謂或諸蘊,或諸內處或諸外處;如是一切。
「遍知義者,乃至所有品類差別所應知境。謂世俗故、或勝義故,或功德故、或過失故,緣故,世故,或生、或住、或壞相故,或如病等故,或苦集等故,或真如、實際、法界等故,或廣略故,或一向記故、或分別記故、或反問記故、或置記故,或隱密故、或顯了故:如是等類,當知一切名遍知義。
「言遍知因者,當知即是能取前二菩提分法,所謂念住或正斷等。
「得遍知果者,謂貪、恚、癡永斷毘奈耶,及貪、恚、癡一切永斷諸沙門果。及我所說聲聞、如來若共不共世出世間所有功德,於彼作證。
「於此覺了者,謂即於此作證法中,諸解脫智,廣為他說、宣揚、開示。
「善男子!如是五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四種義故,名為知義。何等四義?一者、心執受義;二者、領納義;三者、了別義;四者、雜染清淨義。善男子!如是四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三種義故,名為知義。何等三義?一者、文義;二者、義義;三者、界義。
「善男子!言文義者,謂名身等。
「義義當知復有十種:一者、真實相;二者、遍知相;三者、永斷相;四者、作證相;五者、修習相;六者、即彼真實相等品差別相;七者、所依能依相屬相;八者、即遍知等障礙法相;九者、即彼隨順法相;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過患功德相。
「言界義者,謂五種界:一者、器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調伏界;五者、調伏方便界。
「善男子!如是五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聞所成慧了知其義,若思所成慧了知其義,若奢摩他、毘鉢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義,此何差別?」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聞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說,未善意趣,未現在前,隨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思所成慧,亦依於文,不唯如說,能善意趣,未現在前,轉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若諸菩薩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說亦不如說,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極順解脫,已能領受成解脫義。善男子!是名三種知義差別。」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知法知義,云何為智?云何為見?」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我無量門宣說智、見二種差別,今當為汝略說其相。若緣總法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所有妙慧,是名為智;若緣別法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所有妙慧,是名為見。」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諸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與義相;若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如於其名,於句、於文、於一切義,當知亦爾。乃至於界及界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世尊!諸所了知真如義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
「善男子!於所了知真如義中,都無有相,亦無所得,當何所遣?善男子!我說了知真如義時,能伏一切法義之相,非此了達餘所能伏。」
「世尊!如世尊說,濁水器喻、不淨鏡喻、撓泉池喻,不任觀察自面影相;若堪任者,與上相違。如是若有不善修心,則不堪任如實觀察所有真如;若善修心,堪任觀察。此說何等能觀察心?依何真如而作是說?」
「善男子!此說三種能觀察心,謂聞所成能觀察心,若思所成能觀察心,若修所成能觀察心。依了別真如作如是說。」
「世尊!如是了知法義菩薩為遣諸相勤修加行,有幾種相難可除遣?誰能除遣?」
「善男子!有十種相,空能除遣。何等為十?一者、了知法義故,有種種文字相;此由一切法空,能正除遣。二者、了知安立真如義故,有生、滅、住、異性相續隨轉相;此由相空及無先後空,能正除遣。三者、了知能取義故,有顧戀身相及我慢相;此由內空及無所得空,能正除遣。四者、了知所取義故,有顧戀財相;此由外空,能正除遣。五者、了知受用義、男女承事資具相應故,有內安樂相、外淨妙相;此由內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除遣。六者、了知建立義故,有無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除遣。七者、了知無色故,有內寂靜解脫相;此由有為空,能正除遣。
八者、了知相真如義故,有補特伽羅無我相、法無我相,若唯識相及勝義相;此由畢竟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及勝義空,能正除遣。九者、由了知清淨真如義故,有無為相、無變異相;此由無為空、無變異空,能正除遣。十者、即於彼相對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世尊!除遣如是十種相時,除遣何等?從何等相而得解脫?」
「善男子!除遣三摩地所行影像相;從雜染縛相而得解脫,彼亦除遣。善男子!當知就勝說,如是空治如是相,非不一一治一切相。譬如無明,非不能生乃至老死諸雜染法。就勝但說能生於行,由是諸行親近緣故。此中道理,當知亦爾。」
爾時,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中何等空是總空性相?若諸菩薩了知是已,無有失壞於空性相,離增上慢?」
爾時,世尊歎慈氏菩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令諸菩薩於空性相無有失壞。何以故?善男子!若諸菩薩於空性相有失壞者,便為失壞一切大乘。是故汝應諦聽,諦聽!當為汝說總空性相。善男子!若於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中,一切品類雜染、清淨遍計所執相,畢竟遠離性,及於此中都無所得,如是名為於大乘中總空性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能攝幾種勝三摩地?」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我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所攝。」
「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以何為因?」
「善男子!清淨尸羅,清淨聞思所成正見,以為其因。」
「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以何為果?」
「善男子!善清淨戒、清淨心、善清淨慧,以為其果。復次,善男子!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所得之果。」
「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能作何業?」
「善男子!此能解脫二縛為業,所謂相縛及麁重縛。」
「世尊!如佛所說五種繫中,幾是奢摩他障?幾是毘鉢舍那障?幾是俱障?」
「善男子!顧戀身財,是奢摩他障;於諸聖教不得隨欲,是毘鉢舍那障;樂相雜住,於少喜足,當知俱障。由第一故,不能造修;由第二故,所修加行不到究竟。」
「世尊!於五蓋中,幾是奢摩他障?幾是毘鉢舍那障?幾是俱障?」
「善男子!掉舉、惡作,是奢摩他障;惛沈、睡眠、疑,是毘鉢舍那障;貪欲、瞋恚,當知俱障。」
「世尊!齊何名得奢摩他道圓滿清淨?」
「善男子!乃至所有惛沈、睡眠正善除遣,齊是名得奢摩他道圓滿清淨。」
「世尊!齊何名得毘鉢舍那道圓滿清淨?」
「善男子!乃至所有掉舉、惡作正善除遣,齊是名得毘鉢舍那道圓滿清淨。」
「世尊!若諸菩薩於奢摩他、毘鉢舍那現在前時,應知幾種心散動法?」
「善男子!應知五種:一者、作意散動;二者、外心散動;三者、內心散動;四者、相散動;五者、麁重散動。善男子!若諸菩薩捨於大乘相應作意,墮在聲聞、獨覺相應諸作意中,當知是名作意散動。若於其外五種妙欲諸雜亂相,所有尋思隨煩惱中,及於其外所緣境中,縱心流散,當知是名外心散動。若由惛沈及以睡眠,或由沈沒,或由愛味三摩鉢底,或由隨一三摩鉢底諸隨煩惱之所染污,當知是名內心散動。若依外相,於內等持所行諸相,作意思惟,名相散動。若內作意為緣,生起所有諸受,由麁重身計我起慢,當知是名麁重散動。」
「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從初菩薩地乃至如來地,能對治何障?」
「善男子!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於初地中,對治惡趣煩惱業生雜染障。第二地中,對治微細誤犯現行障。第三地中,對治欲貪障。第四地中,對治定愛及法愛障。第五地中,對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障。第六地中,對治相多現行障。第七地中,對治細相現行障。第八地中,對治於無相作功用及於有相不得自在障。第九地中,對治於一切種善巧言辭不得自在障。第十地中,對治不得圓滿法身證得障。善男子!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於如來地,對治極微細最極微細煩惱障及所知障。由能永害如是障故,究竟證得無著無礙一切智見。依於所作成滿所緣,建立最極清淨法身。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依奢摩他、毘鉢舍那勤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已得奢摩他、毘鉢舍那,依七真如,於如所聞所思法中,由勝定心,於善審定、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內正思惟。
彼於真如正思惟故,心於一切細相現行尚能棄捨,何況麁相?善男子!言細相者,謂心所執受相,或領納相,或了別相,或雜染清淨相,或內相,或外相,或內外相,或謂我當修行一切利有情相,或正智相,或真如相,或苦集滅道相,或有為相,或無為相,或有常相,或無常相,或苦有變異性相,或苦無變異性相,或有為異相相,或有為同相相,或知一切是一切已有一切相,或補特伽羅無我相,或法無我相。於彼現行,心能棄捨。
「彼既多住如是行故,於時時間,從其一切繫蓋散動,善修治心。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由得此故,名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證得初地,又能受用此地勝德。彼於先時,由得奢摩他、毘鉢舍那故,已得二種所緣,謂有分別影像所緣,及無分別影像所緣。彼於今時得見道故,更證得事邊際所緣。復於後後一切地中,進修修道,即於如是三種所緣作意思惟。譬如有人,以其細楔出於麁楔。如是菩薩,依此以楔出楔方便,遣內相故,一切隨順雜染分相皆悉除遣。相除遣故,麁重亦遣。永害一切相麁重故,漸次於彼後後地中,如煉金法陶煉其心。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滿所緣。
「善男子!如是菩薩於內止觀正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修行引發菩薩廣大威德?」
「善男子!若諸菩薩善知六處,便能引發菩薩所有廣大威德: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心住;三者、善知心出;四者、善知心增;五者、善知心減;六者、善知方便。
「云何善知心生?謂如實知十六行心生起差別,是名善知心生。
十六行心生起差別者:一者、不可覺知堅住器識生,謂阿陀那識;二者、種種行相所緣識生,謂頓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別意識,及頓取內外境界覺受,或頓於一念瞬息須臾,現入多定,見多佛土,見多如來,分別意識;三者、小相所緣識生,謂欲界繫識;四者、大相所緣識生,謂色界繫識;五者、無量相所緣識生,謂空、識、無邊處繫識;六者、微細相所緣識生,謂無所有處繫識;七者、邊際相所緣識生,謂非想非非想處繫識;八者、無相識生,謂出世識及緣滅識;九者、苦俱行識生,謂地獄識;十者、雜受俱行識生,謂欲行識;十一、喜俱行識生,謂初二靜慮識;十二、樂俱行識生,謂第三靜慮識;十三、不苦不樂俱行識生,謂從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識;十四、染污俱行識生,謂諸煩惱及隨煩惱相應識;十五、善俱行識生,謂信等相應識;十六、無記俱行識生,謂彼俱不相應識。
「云何善知心住?謂如實知了別真如。
「云何善知心出?謂如實知出二種縛:所謂相縛及麁重縛。此能善知,應令其心從如是出。
「云何善知心增?謂如實知能治相縛、麁重縛心,彼增長時,彼積集時,亦得增長,亦得積集,名善知增。
「云何善知心減?謂如實知彼所對治相,及麁重所雜染心,彼衰退時,彼損減時,此亦衰退,此亦損減,名善知減。
「云何善知方便?謂如實知解脫、勝處、及與遍處,或修或遣。
「善男子!如是菩薩,於諸菩薩廣大威德,或已引發、或當引發、或現引發。」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何等諸受於此永滅?」
「善男子!以要言之,有二種受無餘永滅。何等為二?一者、所依麁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所依麁重受,當知有四種: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無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滿麁重受;四者、果未成滿麁重受。果已成滿受者,謂現在受。果未成滿受者,謂未來因受。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種:一者、依持受;二者、資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顧戀受。於有餘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滿受一切已滅,領彼對治明觸生受,領受共有。或復彼果已成滿受。又二種受,一切已滅。唯現領受,明觸生受。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時,此亦永滅。是故說言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復告慈氏菩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依止圓滿最極清淨妙瑜伽道,請問如來。汝於瑜伽,已得決定,最極善巧。吾已為汝宣說圓滿最極清淨妙瑜伽道,所有一切過去、未來正等覺者,已說、當說皆亦如是。諸善男子、若善女人,皆應依此勇猛精進,當正修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於法假立瑜伽中, 若行放逸失大義;
依止此法及瑜伽, 若正修行得大覺。
見有所得求免離, 若謂此見為得法,
慈氏彼去瑜伽遠, 譬如大地與虛空。
利生堅固而不作, 悟已勤修利有情,
智者作此窮劫量, 便得最上離染喜。
若人為欲而說法, 彼名捨欲還取欲,
愚癡得法無價寶, 反更遊行而乞匃。
於諍諠雜戲論著, 應捨發起上精進,
為度諸天及世間, 於此瑜伽汝當學!」
爾時,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於是解深密法門中,當何名此教?我當云何奉持?」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此名瑜伽了義之教,於此瑜伽了義之教汝當奉持。」
說此瑜伽了義教時,於大會中,有六百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百千聲聞,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一百五十千聲聞,諸漏永盡,心得解脫;七十五千菩薩,獲得廣大瑜伽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