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水懺法

(失)3卷CBETA T1910大于一万字 3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慈悲水懺法卷中
一切諸佛愍念眾生。為說水懺道場總法。今當歸命一切諸佛。
所有佛陀都对众生怀有同情和怜悯。他们讲述了水懺的道场和总法。现在,我们将向所有佛陀献上我们的信仰。
南無毘盧遮那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佛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龍自在王佛 南無寶勝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袈裟幢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大莊嚴菩薩 南無觀自在菩薩
敬礼毗卢遮那佛、敬礼本师释迦牟尼佛、敬礼阿弥陀佛、敬礼弥勒佛、敬礼龙种上尊王佛、敬礼龙自在王佛、敬礼宝胜佛、敬礼觉华定自在王佛、敬礼袈裟幢佛、敬礼师子吼佛、敬礼文殊师利菩萨、敬礼普贤菩萨、敬礼大势至菩萨、敬礼地藏菩萨、敬礼大庄严菩萨、敬礼观自在菩萨。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某甲等相與。即今身心寂靜。無諂無障。正是生善滅惡之時。復應各起四種觀行。以為滅罪作前方便。何等為四。一者觀於因緣。二者觀於果報。三者觀我自身。四者觀如來身。第一觀因緣者。知我此罪藉以無明不善思惟。無正觀力不識其過。遠離善友諸佛菩薩。隨逐魔道行邪險徑。如魚吞鉤不知其患。如蠶作繭自纏自縛。如蛾赴火自燒自爛。以是因緣不能自出。第二觀於果報者。所有諸惡不善之業。三世輪轉苦果無窮。沈溺無邊巨夜大海。為諸煩惱羅剎所食。未來生死冥然無涯。設使報得轉輪聖王王四天下。飛行自在七寶具足。
向所有佛陀表达敬意后,接下来进行忏悔。我们相互之间,现在身心宁静,没有欺骗和障碍,正是培养善行、消除恶行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各自发起四种观行,作为消除罪业的前方便。这四种观行是什么?第一,观察因缘,了解我的罪过是由于无明和不善的思考,缺乏正确的观察力,不认识自己的过错,远离善友和佛菩萨,追随魔道,行走在邪恶和危险的道路上,就像鱼吞下钩子却不知道危险,像蚕作茧自缚,像蛾扑火自取灭亡。因此,我不能自我解脱。第二,观察果报,所有恶行和不善的行为,将在三世轮回中带来无尽的苦果,沉溺在无边的黑夜大海中,被烦恼和恶鬼所吞噬,未来生死的黑暗无边无际。即使我有幸成为转轮圣王,统治四天下,拥有飞行的自由和七宝的完备。
命終之後不免惡趣四空果報。三界極尊福盡還作牛領中蟲。況復其餘無福德者。而復懈怠不勤懺悔。此亦譬如抱石沈淵求出應難。第三觀我自身。雖有正因靈覺之性。而為煩惱黑暗叢林之所覆蔽。無了因力不能得顯。我今應當發起勝心破裂無明顛倒重障。斷滅生死虛偽苦因。顯發如來大明覺慧。建立無上涅槃妙果。第四觀如來身。無為寂照離四句絕百非。眾德具足湛然常住。雖復方便入於滅度。慈悲救接未曾暫捨。生如是心可謂滅罪之良津除障之要行。是故志誠求哀懺悔。某甲等無始以來至于今日。長養煩惱日深日厚日滋日茂。覆蓋慧眼令無所見。
死后难免堕入恶趣和四空的果报。三界中最尊贵的佛陀,福报耗尽后也会转生为牛领中的小虫。更何况那些没有福德的人,如果还懒惰不勤于忏悔,这就像抱着石头沉入深渊,想要出来就非常困难。第三,观察我自己,虽然具有正因的灵觉之性,却被烦恼的黑暗森林所遮蔽,没有因力而无法显现。我现在应该发起胜心,打破无明和颠倒的重障,断除生死的虚伪苦因,显发如来的大明觉慧,建立无上的涅槃妙果。第四,观察如来之身,无为寂照,超越四句和百非,众德具足,湛然常住。虽然方便地进入涅槃,但慈悲救度从未放弃。生出这样的心,可以说是消除罪业的良好途径,去除障碍的重要修行。因此,我真诚地寻求哀悯和忏悔。从无始以来直到今日,我等培养的烦恼日益深厚,日益增长,遮蔽了慧眼,使我无法看见。
斷除眾善不得相續。起障不得見佛。不聞正法。不值聖僧煩惱。起障不見過去未來一切善惡業行。出離煩惱。障受人天尊貴之煩惱。障生色無色界禪定福樂之煩惱。障不得自在神通。飛騰隱顯。遍至十方諸佛淨土。聽法之煩惱。障學安那。般那。數息。不淨。因緣。觀等諸煩惱。障學煖。頂。忍。第一法。七方便等諸煩惱。障學慈。悲。喜。捨。聞。思修等煩惱。障學空。平等。中道解。三觀義煩惱。障學助道品。念處。正勤。根。力。如意足諸煩惱。障學八正道。示相之煩惱。障學七覺支。不示相煩惱。障學八解脫。九空定煩惱。障學於十智三三昧煩惱。
断除众多善行,使得善行无法持续。由于障碍,无法见到佛,听不到正法,遇不到圣僧,烦恼因此而起。由于障碍,看不见过去和未来所有的善恶行为,无法超脱烦恼。障碍使人无法获得尊贵的地位,障碍使人无法生于色界和无色界的禅定和福报中,障碍使人无法自在地展现神通,飞行隐现,遍及十方诸佛的净土,听法的烦恼。障碍学习安那般那、般那、数息、不净、因缘观等,障碍学习暖、顶、忍、世第一法、七方便等,障碍学习慈、悲、喜、舍、闻、思、修等,障碍学习空、平等、中道解、三观义等,障碍学习助道品、念处、正勤、根、力、如意足等,障碍学习八正道、示相的烦恼,障碍学习七觉支、不示相的烦恼,障碍学习八解脱、九空定的烦恼,障碍学习十智、三三昧的烦恼。
障學三明。六通。四無礙煩惱。障學六度。四等煩惱。障學四攝法。廣化之煩惱。障學大乘心。四弘誓願煩惱。障學十明十行之煩惱。障學十回向。十願之煩惱。障學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明解之煩惱。障學五地。六地。七地諸知見煩惱。障學八地。九地。十地。雙照之煩惱。如是乃至障學佛果。百萬阿僧祇諸行之煩惱。如是行障無量無邊。弟子某甲今日至禱稽懇。向十方佛尊法聖眾。慚愧懺悔願皆消滅。願藉此懺悔障於諸行。一切煩惱所生功德。願在在處處自在受生。不為結集業行之所迴轉。以如意通於一念頃遍至十方。淨諸佛土攝化眾生。於諸禪定甚深境界及諸知見通達無礙。心能普周一切諸法樂說無窮而不染著。得心自在。得法自在方便自在。令此煩惱及無知結習畢竟永斷。不復相續。無漏聖道朗然如日。發願已歸命禮諸佛。
障碍修行三明、六通、四无碍煩惱。障碍修行六度、四等煩惱。障碍修行四攝法、广泛教化煩惱。障碍修行大乘心、四弘誓願煩惱。障碍修行十明十行煩惱。障碍修行十回向、十願煩惱。障碍修行初地至四地、明解煩惱。障碍修行五地至七地、各种知见煩惱。障碍修行八地至十地、双照煩惱。乃至障碍修行佛果、百萬阿僧祇諸行煩惱。如此行障无量无边。弟子某甲今日至诚祈祷,向十方佛、尊法、聖眾,深感慚愧,懺悔所有煩惱,愿这些障碍和煩惱所生的功德,使我在各处自在受生,不被业行所转。以如意通,在一念之间遍至十方,净化佛土,教化众生。在各种禪定的甚深境界和各种知见中,通达无碍。心能普遍涵盖一切法,乐说无穷而不染着。得到心的自在、法的自在、方便的自在。使这些煩惱及无知的结习最终永断,不再相续。无漏的聖道明亮如日。发愿后,歸命顶礼诸佛。
南無毘盧遮那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佛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龍自在王佛 南無寶勝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袈裟幢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大莊嚴菩薩 南無觀自在菩薩
敬礼毗卢遮那佛,敬礼根本导师释迦牟尼佛,敬礼阿弥陀佛,敬礼弥勒佛,敬礼龙种上尊王佛,敬礼龙自在王佛,敬礼宝胜佛,敬礼觉华定自在王佛,敬礼袈裟幢佛,敬礼师子吼佛,敬礼文殊师利菩萨,敬礼普贤菩萨,敬礼大势至菩萨,敬礼地藏菩萨,敬礼大庄严菩萨,敬礼观自在菩萨。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某甲等略懺煩惱障竟。今當次第懺悔業障。夫業者。能莊飾世趣在在處處不復思惟求離世解脫。所以六道果報種種不同形類各異。當知皆是業力所作。佛十力中業力甚深。凡夫之人多於此中好起疑惑。何以故爾。現見世間行善之人觸向轗軻。為惡之者是事諧偶。謂言天下善惡無分。如此計者皆是不能深達業理。何以故爾。經中說言。有三種業。何等為三。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現報業者。現在作惡現身受報。生報業者。此生作善作惡來生受報。後報業者。或是過去無量生中作善作惡。於此生中受。或在未來無量生中方受其報。
向所有佛陀表达敬意后,接下来进行忏悔。我们简要地忏悔了烦恼障,现在将依次忏悔业障。所谓业,它能够装饰世间,让人们在各处不再思考追求超脱世俗的解脱。因此,六道的果报和各种不同的形态类别,都应当知道它们都是由业力所造成的。在佛的十力中,业力是非常深奥的。普通人往往对此产生疑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世间看到行善的人遭遇困难,而作恶的人却事事顺利,于是认为世界上善恶没有分别。持有这样观点的人,都是不能深刻理解业力的道理。为什么呢?经文中提到,有三种业,分别是哪三种呢?第一种是现报,第二种是生报,第三种是后报。所谓现报业,是指现在作恶,当生就受到报应。所谓生报业,是指这一生行善或作恶,来生才受到报应。所谓后报业,可��是在过去无量生中行善或作恶,而在这一生中受到报应,或者在未来无量生中才受到报应。
若今行惡之人現在見好者。此是過去生報後報善業熟故。所以現在有此樂果。豈關現在作諸惡業而得好報。若今行善之人現在縈苦者。此是過去生報後報惡業熟。故現在善根力弱不能排遣。是故得此苦報。豈關現在作善而招惡報。何以知然。現見世間為善之者。人所讚歎人所尊重。故知未來必招樂果。過去既有如此惡業。所以諸佛菩薩教令親近善友。共行懺悔。善知識者於得道中則為全利。是故今日至誠歸依於佛。某甲等無始以來至于今日。積惡如恒沙造罪滿大地。捨身與受身。不覺亦不知。或作五逆深厚濁纏無間罪業。或造一闡提斷善根業。輕誣佛語謗方等業。
如果现在做坏事的人现在看起来生活得很好,这是因为他们过去生中所造的善业已经成熟,所以现在享受到了快乐的结果,这与他们现在做的坏事无关。如果现在行善的人现在遭受苦难,这是因为他们过去生中所造的恶业已经成熟,所以现在善根的力量弱,不能排除苦难,因此遭受苦果,这与他们现在做的善事无关。怎么知道是这样呢?现在可以看到,世间行善的人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尊重,因此可以知道他们未来一定会得到快乐的结果。由于过去有这样的恶业,所以佛陀和菩萨教导我们要亲近善友,一起忏悔。善知识在修行的过程中会得到全部的利益。因此,今天至诚地皈依佛,我们从无始以来直到今天,积累的恶业如同恒河沙一样多,造下的罪业遍布大地。我们舍弃身体和接受新的身体,对此不知不觉,有时甚至犯下五逆重罪,深重的罪业,或者造下断绝善根的一闡提业,轻率地诬陷佛语,诽谤方等业。
破滅三寶毀正法業。不信罪福起十惡業。迷真反正癡惑之業。不孝二親反戾之業。輕慢師長無禮敬業。朋友不信無義之業。或作四重八重障聖道業。毀犯五戒破八齋業。五篇七聚多缺犯業。優婆塞戒輕重垢業。或菩薩戒不能清淨如說行業。前後方便污梵行業。月無六齋懈怠之業。年三長齋不常修業。三千威儀不如法業。八萬律儀微細罪業。不修身戒心慧之業。春秋八王造眾罪業。行十六種惡律儀業。於諸眾生無愍傷業。不矜不念無憐愍業。不拔不濟無救護業。心懷嫉妬無度彼業。於怨親境不平等業。耽荒五欲不厭離業。或因衣食園林池沼生蕩逸業。
破坏三宝,诋毁正法的行为。不相信罪与福,发起十恶业。迷失真理,颠倒迷惑的行为。不孝顺父母,违背孝道的行为。轻视师长,缺乏礼敬的行为。朋友之间缺乏信任,不讲义气的行为。或者犯下四重八重的重罪,阻碍圣道的行为。破坏五戒,破戒八斋的行为。五篇七聚多有违犯的行为。优婆塞戒轻重不一的污垢行为。或者菩萨戒不能清净如法修行的行为。前后方便,污染梵行的行为。每月不守六斋,懈怠的行为。每年不常修三长斋的行为。三千威仪不如法的行为。八万律仪中的微细罪业。不修习身戒心慧的行为。春秋八王造作众多罪业。行十六种恶律仪的行为。对众生没有怜悯伤害的行为。不关心不思念没有怜悯的行为。不救助不保护没有救护的行为。心怀嫉妒没有度量的行为。对怨亲境界不平等的行为。沉溺五欲不厌离的行为。或者因为衣食园林池沼而生放荡的行为。
或以盛年放恣情欲造眾罪業。或作有漏善迴向三有障出世業。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今日發露向十方佛尊法聖眾。皆悉懺悔。願某甲等承是懺悔。無明等罪。諸不善業願皆消滅。所生福善願生生世世滅五逆罪。除闡提惑。如是輕重諸罪惡業從今已去。乃至道場誓不更犯。常習出世清淨善法。精持律行守護威儀。如渡海者愛惜浮囊。六度四等常標行首。戒定慧品轉得增明。速成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無畏大悲三念常樂妙智八自在我。歸依諸佛。願垂護念。某甲等前已總相懺悔一切諸業。今當次第更復一一別相懺悔。若總若別若麁若細。若輕若重若說不說。
或许在年轻力壮时放纵情欲,犯下众多罪业。或许在未生起无漏智前所发的善根,如五戒、十善等,修行此类善法可招感人天果报,却因回向三有而障碍了出世业。这样的罪业无量无边。今天,我向十方的佛陀、尊贵的法门和圣众坦白发露,全部忏悔。愿我等承此忏悔,消除无明等罪,所有不善业愿皆消滅。所生的福善愿在生生世世中灭除五逆罪,消除闡提的迷惑。从今以后,直至道场,誓不再犯这些轻重诸罪恶业。常修习出世的清净善法,精进持守戒律,守护威仪。如同渡海者珍惜浮囊,六度四等常为修行之首。戒定慧品转得增明,迅速成就如来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无畏、大悲、三念常乐、妙智、八自在。归依诸佛,愿垂护念。我等之前已总相忏悔一切诸业,现在当依次第更复一一别相忏悔。无论是总相还是别相,无论是粗还是细,无论是轻还是重,无论是说还是不说。
品類相從願皆消滅。別相懺者。先懺身三。次懺口四。其餘諸障次第稽顙。身三業者。第一殺害。如經所明。恕己可為喻。勿殺勿行杖。雖復禽獸之殊。保命畏死其事是一。若尋此眾生。無始以來或是我父母兄弟六親眷屬。以業因緣輪迴六道。出生入死改形易報不復相識。而今興害食噉其肉。傷慈之甚。是故佛言。設得餘食當如饑世。食子肉想。何況食噉此魚肉耶。又言。為利殺眾生以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號叫獄。故知殺害及以食噉。罪深河海過重丘嶽。然某甲等無始以來不遇善友皆為此業。是故經言。殺害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餓鬼受苦。
各类罪过都希望它们能够消除。在分别忏悔时,先忏悔身体所犯的三种罪过,然后忏悔口舌所犯的四种罪过,其他的障碍也要依次叩头忏悔。身体所犯的三种罪过中,首先是杀害生命。正如经文所说明的,用自己来设身处地地比喻,不要杀害生命,不要使用暴力。虽然人类与禽兽有所不同,但保全生命、畏惧死亡的心态是相同的。如果仔细思考这些众生,从无始以来他们或许曾是我的父母、兄弟、六亲眷属。因为业力和因缘的关系,在六道中轮回,出生入死,改变了形态和身份,不再相互认识。而现在却伤害他们,食用他们的肉,这是极大的伤害慈悲心的行为。因此,佛说,如果得到其他食物,应当像饥荒时代一样,想象自己是在吃自己孩子的肉。更何况是食用这些鱼肉呢。佛又说,为了利益而杀害众生,用财物换取各种肉类,这两者都是恶业,死后会堕入号叫地狱。因此,我们知道杀害和食用,其罪过深重如河海,超过高山。然而,我们从无始以来没有遇到善友,都曾犯下这些罪业。所以经文说,杀害生命的罪过能使众生堕入地狱和饿鬼道,承受苦难。
若在畜生則受虎豹豺狼鷹鷂等身。或受毒蛇蝮蠍等身。常懷惡心。或受麞鹿熊羆等身。常懷恐怖。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病。二者短命。殺害食噉既有如是無量種種諸惡果報。是故至誠求哀懺悔。某甲等自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有此心識常懷慘毒無慈愍心。或因貪起殺。因瞋因癡及以慢殺。或興惡方便誓殺願殺。及以呪殺。或破決湖池。焚燒山野。畋獵漁捕。或因風放火。飛鷹放犬。惱害一切。如是等罪今悉懺悔。或以檻弶坑撥扠戟弓弩。彈射飛鳥走獸之類。或以罟網罾釣撩漉水性魚鼈黿鼉蝦蜆螺蚌濕居之屬。使水陸空行藏竄無地。
如果投生为畜生,就会承受虎、豹、豺、狼、鹰、鹯等身体。或者承受毒蛇、蝮、蝎等身体,常常怀着恶意。或者承受鹿、熊、羆等身体,常常怀着恐惧。如果投生为人,会得到两种果报:一是多病,二是短命。杀害和食用众生,既有如此无量种种的恶果报。因此,我至诚地请求哀恸和忏悔。我等从无始以来直到今日,有此心识,常怀惨毒,没有慈愍心。有时因贪欲而杀生,有时因愤怒、愚痴以及傲慢而杀生。或者使用恶方便,发誓要杀,愿意杀,以及用咒语杀。或者破坏湖泊,焚烧山林,打猎捕鱼。或者因风放火,放飞鹰,放犬,恼害一切众生。这些罪过,现在全部忏悔。或者用陷阱、坑、撥、扠、戟、弓、弩、弹射等捕捉飞鸟走兽。或者用网、罾、钓、撩、漉等捕捉水性鱼、鳖、鼍、鼉、虾、蜆、螺、蚌、湿居之类。使水陆空行的众生无处藏身。
或畜養鷄猪牛羊犬豕鵝鴨之屬。自供庖厨。或貨他宰殺。使其哀聲未盡毛羽脫落鱗甲傷毀身首分離。骨肉消碎剝裂屠割炮燒煮炙楚毒酸切。橫加無辜。但使一時之快口得味甚寡。不過三寸舌根而已。然其罪報殃累永劫。如是等罪今日至誠皆悉懺悔。又復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復興師相伐疆場交爭。兩陣相向更相殺害。或自殺教殺聞殺歡喜。或習屠儈賃為刑戮。烹宰他命行於不忍。或恣暴怒揮戈舞刃。或斬或刺。或推著坑塹。或以水沈溺。或塞穴壞巢。或土石磓磹。或以車馬雷轢踐踏一切眾生。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今日發露皆悉懺悔。又復無始以來至于今日。
或者饲养鸡、猪、牛、羊、狗、鹅、鸭等动物,供自己厨房使用,或者卖给他人宰杀。使它们在哀嚎声中毛羽脱落、鳞甲损伤、身首分离,骨肉碎裂、剥皮割肉、炮制烧烤、煮炙,遭受痛苦和酸楚。无辜地遭受这些苦难,只是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得到的滋味非常有限,不过是三寸舌根而已。然而,这样的罪过会招致长久的恶果。从无始以来直到今天,或许发动战争相互攻伐,在战场上相互残杀,或者自己杀害、教唆他人杀害、听闻杀害而心生欢喜。或者习惯于屠宰行业,受雇于刑罚杀戮,烹饪他人生命,做出无法忍受的行为。或者放纵暴怒,挥舞刀剑,或斩或刺,或推入深坑,或用水溺杀,或堵塞洞穴破坏巢穴,或用土石碾压,或用车马践踏所有众生。这样的罪过无量无边,今天坦白表白,全部懺悔。从无始以来直到今天。
或墮胎破卵。毒藥蠱道傷殺眾生。墾土掘地種植田園養蠶煮繭。傷殺滋甚。或打撲蚊蚋掐嚙蚤虱。或燒除糞掃開決溝渠。枉害一切。或噉果實。或用穀米。或用菜茹。橫殺眾生。或然樵薪。或露燈燭燒諸蟲類。或取醬醋不先搖動。或瀉湯水澆殺蟲蟻。如是乃至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恒常傷殺飛空著地微細眾生。凡夫識暗不覺不知。今日發露皆悉懺悔。又復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以鞭杖枷鎖桁械壓拉拷掠打擲。手脚蹴踏拘縛籠繫。斷絕水穀。如是種種諸惡方便苦惱眾生。今日至誠向十方佛尊法聖眾。皆悉懺悔。願承是懺悔。殺害等罪。所生功德生生世世得金剛身。壽命無窮永離怨憎無殺害想。於諸眾生得一子地。若見危難急厄之者。不惜身命方便救脫。然後為說微妙正法。使諸眾生覩形見影皆蒙安樂。聞名聽聲恐怖悉除。我今稽顙歸依於佛。
南無毘盧遮那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佛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龍自在王佛 南無寶勝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袈裟幢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大莊嚴菩薩 南無觀自在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某甲等次懺劫盜之業。經中說言。若物屬他。他所守護。於此物中一草一葉不與不取。何況竊盜。但自眾生唯見現在利。故以種種不道而取。致使未來受此殃累。是故經言。劫盜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餓鬼受苦。若在畜生則受牛馬驢騾駱駝等形。以其所有身力血肉償他宿債。若生人中為他奴婢。衣不蔽形食不充口。貧寒困苦人理殆盡。劫盜既有如是苦報。是故今日至誠求哀懺悔。某甲等自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盜他財寶興刃強奪。或自奮身逼迫而取。或恃公威。或假勢力高桁大械。枉壓良善吞納姦貨。拷直為曲。為此因緣身罹憲網。
或任邪治領他財物。侵公益私侵私益公。損彼利此損此利彼。割他自饒口與心悋。或竊沒租估。偷渡關津。私匿公課藏隱使役。如是等罪皆悉懺悔。又復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是佛法僧物不與而取。或經像物。或治塔寺物。或供養常住僧物。或擬招提僧物。或盜取誤用恃勢不還。或自借。或貸人。或復換貸漏忘。或三寶物。混亂雜用。或以眾物穀米樵薪鹽豉醬醋菜茹果實錢帛竹木繒綵旛蓋香華油燭。隨情逐意。或自用。或與人。或摘佛華果用僧鬘物。因三寶財物私自利己。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今日慚愧皆悉懺悔。又復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作周旋。
朋友師僧同學父母兄弟六親眷屬共住同止。百一所須更相欺誷。或於鄉隣比近。移籬拓墻侵他地宅。改標易相虜掠資財。包占田園因公託私。奪人邸店及以屯野。如是等罪今悉懺悔。又復無始以來。或攻城破邑燒村壞柵。偷賣良民誘他奴婢。或復枉壓無罪之人。使其形殂血刃身彼徒鎖。家緣破散骨肉生離。分張異域生死隔絕。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今悉懺悔。又復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商估博貨邸店市易。輕秤小斗減割尺寸。盜竊分銖欺誷圭合。以麁易好以短換長。欺巧百端希望毫利。如是等罪今悉懺悔。又復無始以來至于今日。穿窬墻壁斷道抄掠。抵捍債息。
負情違要面欺心取。或非道陵奪鬼神禽畜四生之物。或假託卜相取人財寶。如是乃至以利求利。惡求多求無厭無足。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不可說盡。今日至禱向十方佛尊法聖眾皆悉懺悔。願承是懺悔。劫盜等罪。所生功德生生世世得如意寶常雨七珍。上妙衣服百味甘饌種種湯藥。隨其所須應念即至。一切眾生無偷奪想。皆能少欲知足不耽不染。常樂惠施行給濟道。捨頭目髓腦如棄涕唾。迴向滿足檀波羅蜜。某甲等次復懺悔貪愛之罪。經中說言。但為欲故關在癡獄。沒生死河莫知能出。眾生為是五欲因緣。從昔以來流轉生死。一切眾生歷劫生中所積身骨。
如王舍城毘富羅山。所飲母乳如四海水。身所出血復過於此。父母兄弟六親眷屬。命終哭泣所出目淚。如四海水。是故說言。有愛則生。愛盡則滅。故知生死貪愛為本。所以經言。婬欲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餓鬼受苦。若在畜生則受鴿雀鴛鴦等身。若在人中妻不貞良。得不隨意眷屬。婬欲既有如此惡果。是故今日至誠求哀懺悔。某甲等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偷人妻妾奪他婦女。侵陵貞潔污比丘尼。破他梵行逼迫不道。濁心邪視言語嘲調。或復恥他門戶污賢善名。或於男子五種人所起不淨行。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今日至誠皆悉懺悔。願承是懺悔。婬欲等罪所生功德。生生世世自然化生不由胞胎。清淨皎潔相好光明。六情開朗聰利明達。了悟恩愛猶如桎梏。觀彼六塵如幻如化。於五欲境決定厭離。乃至夢中不起邪想。內外因緣永不能動。懺悔發願已歸命禮三寶。
前已懺悔身三業竟。今當次第懺悔口四惡業。經中說言。口業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餓鬼受苦。若在畜生則受鵂鶹鴝鵅鳥形。聞其聲者無不憎惡。若生人中口氣常臭。有所言說人不信受。眷屬不和常好鬪諍。口業既有如此惡果。是故今日志誠歸依三寶皆悉懺悔。某甲等自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以惡口業於四生六道造種種罪。出言麁獷發語暴橫。不問尊卑親疎貴賤。稍不如意便懷瞋怒。罵詈毀辱猥褻穢惡無所不至。使彼銜恨終身不忘。連禍結讎無有窮已。又或怨黷天地訶責鬼神。貶斥聖賢誣污良善。如是惡口所起罪業無量無邊。今日至誠皆悉懺悔。
又復無始以來至于今日。以妄語業作種種罪。意中希求名譽利養。匿情變詐昧心厚顏。指有言空。指空言有。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聞言不聞。不聞言聞。知言不知。不知言知。作言不作。不作言作。欺誷賢聖誑惑世人。至於父子君臣親戚朋舊。有所談說未嘗誠實。致使他人誤加聽信。亡家敗國咸此由之。或假妖幻每自稱讚。謂得四禪四無色定。安那般那十六行觀。得須陀洹至阿羅漢。得辟支佛不退菩薩。天來龍來鬼來神來。旋風土鬼皆至我所。顯異惑眾求其恭敬四事供養。如是妄語所起罪業無量無邊。今日至誠皆悉懺悔。又復無始以來至于今日。
以綺語業作種種罪。言辭華靡翰墨艶麗。文過飾非巧作歌曲。形容妖冶模寫婬態。使中下之流動心失性。耽荒酒色不能自返。或恣任私讎忘其公議。使彼忠臣孝子志士仁人。強作篇章文致其惡。後世披覽遂以為然。令其抱恨重泉無所明白。如是綺語所起罪業無量無邊。今日至誠皆悉懺悔。又復無始以來至于今日。以兩舌業作種種罪。面譽背毀巧語百端。向彼說此。向此說彼。唯知利己不顧害他。讒間君臣誣毀良善。使君臣猜忌父子不和。夫妻生離親戚疎曠。師資恩喪朋友道絕。至於交扇二國渝盟失歡。結怨連兵傷殺百姓。如是兩舌所起罪業無量無邊。今日至誠向十方佛尊法聖眾。發露求哀皆悉懺悔。願某甲等承是懺悔。口四惡業所生功德。生生世世具八音聲得四辯才。常說和合利益之語。其聲清雅一切樂聞。善解眾生方俗言語。若有所說應時應根。令彼聽者即得解悟。超凡入聖開發慧眼。懺悔發願已。歸命禮三寶。
前已懺悔身三口四業竟。今當次第懺悔六根所作罪障。某甲等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眼為色惑愛染玄黃紅綠朱紫珍玩寶飾。或取男女長短黑白之相姿態妖艶起非法想。或耳貪好聲。宮商絃管妓樂歌唱。或取男女音聲語言啼笑之相起非法想。或鼻藉名香沈檀龍麝欝金蘇合起非法想。或舌貪好味鮮美甘肥眾生血肉資養四大。更增苦本起非法想。或身樂華綺綿繡繒縠一切細滑七珍麗服起非法想。或意多亂想觸向乖法。由此六根所造罪業無量無邊。今日至禱向十方佛尊法聖眾皆悉懺悔。願以懺悔眼根功德。願令此眼徹見十方諸佛菩薩清淨法身不以二相。願以懺悔耳根功德。
願令此耳常聞十方諸佛賢聖所說正法如教奉行。願以懺悔鼻根功德。願令此鼻常聞香積入法位香。捨離生死不淨臭穢。願以懺悔舌根功德。願令此舌常飡法喜禪悅之食。不貪眾生血肉之味。願以懺悔身根功德。願令此身披如來衣著忍辱鎧。臥無畏床坐法空座。願以懺悔意根功德。願令此意成就十力洞達五明深觀二諦空平等理。從方便慧入法流水。念念增明顯發如來大無生忍。發願已歸命禮三寶。
慈悲水懺法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