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廣大莊嚴經
唐 地婆訶羅譯12卷CBETA T0187大于一万字 19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十二
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轉法輪品之二
爾時佛告諸比丘:「如來化五人竟,作是念言:『優樓頻螺迦葉有大名稱,與五百弟子俱,國王奉事臣庶宗仰,我當詣彼教以正法。』即往尋之。迦葉見佛迎前問訊:『善安隱不?』爾時如來報迦葉言:『無病知足寂滅清信是為安隱。』迦葉請佛:『日既將暮,惟願沙門幸留於此,隨意所處。』佛語迦葉:『欲寄石室止住一宿。』迦葉言:『吾不愛,室中有毒龍,恐相犯耳。』乃至三語,迦葉報言:『任於中止。』
那时,佛告诉众比丘:“如来教化了五个人之后,这样想:‘優樓頻螺迦葉有很大的名声,和五百弟子一起,国王和百姓都尊敬他,我应当去那里,用正法教导他。’于是前去寻找他。迦葉见到佛,上前问候:‘你安好吗?’那时,如来回答迦葉说:‘无病、知足、寂灭、清信,这些就是安好。’迦葉邀请佛说:‘天色已晚,希望您这位出家人能留在这里,随意休息。’佛对迦葉说:‘我想在石室里住一宿。’迦葉说:‘我不赞成,石室里有条毒龙,恐怕会伤害您。’即使这样说了三次,迦葉还是回答说:‘您随意住吧。’”
「爾時如來洗手足已,前入石室敷座而坐,龍便瞋怒身中出煙,佛亦出煙;龍大瞋怒身中出火,佛亦出火,二火俱熾焚燒石室。迦葉夜起見室盡然,驚怖歎惜:『此大沙門端正尊貴,不取我語,為火所害。』遽令弟子人持一瓶汲水而救;所有瓶水悉變為火,師徒益恐皆言:『龍火殺是沙門。』如來爾時以神通力,制伏毒龍置於鉢中,明旦持鉢盛龍而出。迦葉大喜怪未曾有:『今此沙門乃復活耶?器中何有?』見是毒龍。佛告迦葉:『我已伏之,令受禁戒。』迦葉甚慚,顧謂弟子:『是大沙門雖有神力,不如我得羅漢道也。』
“那时,如来洗过手和脚后,进入石室铺设座位坐下,龙便愤怒地从身体中冒出烟,佛也冒出烟;龙非常愤怒地从身体中喷出火,佛也喷出火,两股火势一起燃烧,将石室烧毁。迦葉夜里起来,看到石室全部烧着,惊恐惋惜:‘这位大沙门相貌端正尊贵,不听我的话,被火烧死了。’急忙命令弟子们每人拿一瓶水去救火;所有的瓶水都变成了火,师徒们更加害怕,都说:‘龙火杀死了这位沙门。’那时,如来用神通力,降伏了毒龙,把它放在钵里,第二天早上,端着钵盛着龙走出来。迦葉非常高兴,惊讶地从未有过:‘现在这位沙门竟然还活着?器物里有什么?’看到是毒龙。佛告诉迦葉:‘我已经降伏了它,让它受了禁戒。’迦葉非常惭愧,对弟子们说:‘这位大沙门虽然有神力,但不如我得到了罗汉道。’”
「爾時如來移近迦葉所住之處在一樹下,於夜分中,四天大王皆來聽法,光明甚盛如大火炬,迦葉夜見謂佛事火。明旦白佛言:『沙門法中亦事火耶?』佛言:『不也。昨夜四天下來聽法,是其光耳。』於後帝釋下來聽法,其光轉盛。迦葉明日復問:『沙門亦事火耶?』佛言:『不也。此是帝釋來聽法耳。』於後梵王下來聽法,其光益盛。迦葉明日復問:『沙門亦事火耶?』佛言:『不也。此是梵王來聽法耳。』
那时,如来靠近迦葉居住的地方,在一棵树下。在夜晚,四天大王都来听法,光明非常盛大,如同巨大的火炬。迦葉在夜里看到,以为佛陀在事奉火神。第二天早晨,迦葉问佛陀:“在沙门的法则中,也事奉火神吗?”佛陀回答:“不是的。昨晚四天下来听法,是他们发出的光明。”后来,帝释天也下来听法,光明更加盛大。迦葉第二天又问:“沙门也事奉火神吗?”佛陀回答:“不是的。这是帝释天来听法。”之后,梵王也下来听法,光明更加盛大。迦葉第二天又问:“沙门也事奉火神吗?”佛陀回答:“不是的。这是梵王来听法。”
「迦葉及五百弟子,人事三火,旦欲然火火終不著,怪以問師。師言:『此是沙門所為故也。』俱來問佛:『我所事火然乃不著。』佛言:『欲使然耶?當令得然。』火即然矣。既然之後,迦葉滅火復不可滅,五百弟子相助滅之亦不能滅,各自念言:『復是沙門所為故也。』共往問佛:『火既得然今不可滅。』佛言:『欲使滅耶?當令得滅。』火即滅矣。
迦葉和五百名弟子,供奉三火,早上想要点燃火,但火始终不燃,他们觉得奇怪,就去问师父。师父说:“这是因为沙門所为。”他们一起来到佛陀那里询问:“我们供奉的火点不着。”佛陀说:“你们想要点燃它吗?我可以让火点燃。”火立刻就点燃了。点燃之后,迦葉想要熄灭火,却无法熄灭,五百名弟子一起帮忙也熄不灭,他们各自心想:“这又是沙門所为。”于是他们一起去问佛陀:“火已经点燃了,现在却无法熄灭。”佛陀说:“你们想要熄灭它吗?我可以让火熄灭。”火立刻就熄灭了。
「迦葉白佛言:『惟願沙門!恒住於此共修梵行,我當勅家常使供養,每以日時請佛俱行詣其家食。』佛言:『汝可先去,當隨後至。』迦葉適去,佛以神力上忉利天取彼天果,東至弗婆提取菴摩勒果,南至閻浮界取閻浮果,西至拘耶尼取呵梨勒果,北至欝單越取自然粳米,盛置鉢中飛空而還,先迦葉至坐其床上。迦葉後到,問佛:『沙門從何道來?』佛語迦葉:『汝去之後,我往四方及上忉利,取是名果及以美飯,汝可食之。』
迦葉对佛陀说:“希望沙門能常住这里,和我们一起修行梵行,我会吩咐家中常备供养,每天按时请佛陀和我们一起到我家中用餐。”佛陀说:“你可以先回去,我随后就到。”迦葉刚离开,佛陀就运用神力上升到忉利天,取来那里的天果,东至弗婆提取来菴摩勒果,南至閻浮提取来閻浮果,西至拘耶尼取来呵梨勒果,北至欝單越取来自然粳米,都放在鉢中,飞空而回,比迦葉先到达,坐在他的床上。迦葉后来到了,问佛陀:“沙門从哪里来?”佛陀告诉迦葉:“你离开后,我去了四方和忉利天,取来了这些名果和美食,你可以享用它们。”
「時摩伽陀國,國王大臣吏人官屬、長者居士婆羅門等,當就迦葉為七日會。迦葉念言:『彼大沙門威德巍巍相好無上,眾人見者必當捨我而奉事之。寧此沙門七日之中不來我所。』佛知其念隱而不現。七日滿已,迦葉念言:『節會已訖餘饌甚多,彼大沙門今若來者,我當飯之。』佛知其意忽然而至。迦葉驚喜而問:『如來七日之中何為見棄?』佛言:『汝先起念是以不現,今汝相憶故復來耳。』
那时摩伽陀国的国王、大臣、官吏、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准备为迦叶举办为期七天的法会。迦叶心中暗想:“那位大沙门威严显赫,相貌无比,众人见到他必定会舍弃我而转而奉事他。宁愿这位沙门在七天内不要来我这里。”佛陀知晓他的想法,因此隐匿不现。七天过后,迦叶又想:“节日已过,剩余的食物还很多,如果那位大沙门现在来的话,我会供养他。”佛陀明白他的心意,忽然出现。迦叶惊喜交加,问道:“如来为何在七天中都不见我?”佛陀回答:“因为你先前起了那样的念头,所以我没有出现。现在你又想念我,所以我又来了。”
「爾時迦葉五百弟子,將欲祀火俱共破薪,各各舉斧皆不得下,懅而告師,師言:『是大沙門所為故耳。』即往問佛:『我諸弟子向共破薪,各各舉斧皆不得下。』佛言:『當下。』應聲即下。既下之後,斧皆著薪而不可舉。復來問佛,佛言:『可去,自當舉耳。』應時即舉。
那时迦叶的五百名弟子准备祭祀火神,一起劈柴,但每个人都举起斧头却砍不下去,感到害怕,告诉了他们的师父。师父说:“这是因为大沙门的缘故。”于是他们去问佛陀:“我的弟子们刚才一起劈柴,每个人都举起斧头却砍不下去。”佛陀说:“现在可以砍了。”他们立刻就能砍下去。砍柴之后,斧头都卡在柴上无法举起。他们再次去问佛陀,佛陀说:“可以离开了,斧头自然会抬起来。”他们一离开,斧头立刻就抬起来了。
「尼連禪河遄流箭激,佛以神力令水涌起過於人上,佛行其下步步生塵。迦葉遙望恐佛漂溺,即與弟子乘船救佛,見水涌起佛行其下步步生塵,迦葉喚佛:『沙門!欲上船不?』佛言:『甚善!』即於水中從船底入,船無穿漏。迦葉復言:『是大沙門神則神矣,猶不如我羅漢道也。』
尼连禅河的水流湍急,如同飞箭一般,佛陀运用神力使河水涌起,高过人头,佛陀行走在水下,每一步都扬起尘土。迦叶远远望见,担心佛陀被水冲走,就和弟子们乘船前去救佛。他们看到河水涌起,佛陀行走在水下,每一步都扬起尘土,迦叶呼唤佛陀:“出家人!要上船吗?”佛陀说:“很好!”随即从水中进入船底,船只并未破损。迦叶又说道:“这位伟大的出家人虽然神通广大,但还是不如我阿罗汉的境界。”
「佛語迦葉:『汝非羅漢,何為貢高自稱羅漢?』於是迦葉心驚毛竪慚懼稽首:『今此大聖乃知我心。惟願大聖!攝受於我在聖法中而為沙門。』佛語迦葉:『汝既耆舊多有眷屬,又為國王臣民之所歸敬,今欲學道其可自輕,宜與弟子更熟詳議。』迦葉言:『善哉!如聖所教。然我內心非不自決,且當還與弟子論耳。』迦葉還來集諸弟子:『我已信解彼沙門法,其所得道是為真正。我今歸趣,汝意云何?』弟子答言:『我等亦願隨從歸依。』
佛陀对迦叶说:“你不是阿罗汉,为何自视过高,自称阿罗汉?”迦叶听后心中惊恐,毛发竖立,感到羞愧和恐惧,叩首道:“现在这位伟大的圣人知道我的内心。恳请伟大的圣人,接纳我进入圣法之中,成为一名出家人。”佛陀对迦叶说:“你年事已高,有许多弟子和随从,又受到国王和百姓的敬仰,现在想要修行,不应轻视自己,应该和你的弟子们再仔细商议。”迦叶说:“好的,按照圣人的教导。但我内心并非没有决断,我将回去和弟子们讨论。”迦叶回去后,召集所有弟子说:“我已经深刻理解了那位出家人的教法,他所证得的道是真正的道。我现在决定归依,你们怎么看?”弟子们回答说:“我们也愿意跟随你一同归依。”
「是時迦葉與諸弟子,釋其衣服,取事火具悉棄水中,俱詣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我及弟子,於聖法中願為沙門。』佛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身皆成沙門。
那时,迦葉和他的弟子们脱下衣服,将祭祀火神的器具全部投入水中,一同前往佛陀那里,向佛陀的脚行稽首礼,并告诉佛陀:“我和我的弟子们希望在圣法中成为沙门。”佛陀说:“欢迎你们,比丘!”于是他们的头发和胡须自然脱落,法服自然穿在身上,都成为了沙门。
「迦葉二弟:一名難提,二名伽耶,各有二百五十弟子,先住水邊,見諸梵志衣帔什物事火之具隨水下流,皆悉驚愕,恐畏其兄及諸門徒為人所害。即與五百弟子泝流而上,見兄師徒皆成沙門,怪而問曰:『兄今耆舊年百二十,智慧深遠國內遵崇,我意言兄已證羅漢,今棄淨業斅彼沙門,其道勝耶?』迦葉答言:『佛道最優其法無上,我自昔來未曾見有神通道力與佛等者,其法清淨當度無量,能以三事教化眾生:一者道力神通變化,二者智慧知他人心,三者善知煩惱應病授藥。』二弟聞已心生恭敬,顧謂弟子:『汝意云何?』五百弟子同聲發言:『願從師教。』即皆稽首求為沙門。佛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身皆成沙門。
迦葉有两个弟弟:一个叫難提,另一个叫伽耶,他们各自有二百五十名弟子,原本住在水边。他们看到许多婆罗门的衣服和祭祀器具随水漂流,都非常惊讶和害怕,担心他们的哥哥和弟子们遭遇不测。于是,他们带着五百名弟子逆流而上,发现他们的哥哥和弟子们都已成为沙门,感到非常惊奇并问道:“哥哥您年高德劭,智慧深远,国内备受尊崇,我们原以为您已经证得阿罗汉果。现在您放弃了清净的修行转而学习沙门之道,难道这条道路更胜一筹吗?”迦葉回答说:“佛道最为优越,其法无上。自我修行以来,从未见过有谁的神通力能与佛陀相等。佛法清净,能够度化无量众生,能够通过三件事教化众生:一是展现道力和神通变化,二是以智慧了解他人心,三是善于识别烦恼并对症下药。”两个弟弟听后心生敬意,回头问弟子们:“你们怎么看?”五百名弟子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们愿意遵从师父的教导。”于是他们一起行稽首礼,请求成为沙门。佛陀说:“欢迎你们,比丘!”他们的头发和胡须自然脱落,法服自然穿在身上,都成为了沙门。
「爾時如來與千比丘俱,往波羅奈國在於林下,為諸弟子或時變現,或時說法或復說戒,覩佛威神莫不欣喜,盡成羅漢。
那时,如来与一千名比丘一同前往波羅奈国,驻留在林中。他有时为弟子们展示神通变化,有时讲解佛法,有时又讲述戒律。弟子们目睹了佛陀的威神力,无不感到欢喜,最终都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爾時世尊從波羅奈國,與優婁頻螺迦葉兄弟三人及千羅漢,至摩伽陀國。時頻婆娑羅王久聞菩薩得成佛道,巨身丈六紫磨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號具足已得知見,成就五眼證獲六通,梵釋四王皆悉奉事。『今入我國心甚歡喜,吾本共要成佛相度,乃不忽遺從我所願。』即勅國內嚴淨道路,王乘寶車,大臣百官前後導從,千乘萬騎出城迎佛。爾時世尊近王舍城,在遮越林於大樹下千比丘眾圍遶而坐,王遙見佛如星中月,如日初出,既如帝釋,亦似梵王處於天宮,儼若金山巍巍超絕。
王心歡喜下車步進,去五威儀稽首禮佛,自稱其號作如是言:『久服尊德欽渴積時。』如來即以梵音慰問王言:『大王!四大常安隱不?統理人務無乃勞耶?』王曰:『蒙祐幸得安隱。』爾時頻婆娑羅王及諸臣民,咸覩迦葉於佛邊坐,心自念言:『迦葉耆舊眾仙之宗,豈應棄道作佛弟子?為是佛師?為師佛乎?』
「『汝常祀山川, 歸依水火風,
日月眾梵天, 夙夜勤精進,
事來幾何時, 其心無懈廢,
汝所奉神祇, 寧有致福不?』
「爾時迦葉以偈答曰:
「『自念祠祀來, 已經八十載,
風水火梵天, 山川及日月。
夙夜常精進, 祈心不懈廢,
畢竟無所獲, 值佛乃得安。』
「說是偈已,王及群臣國中人民,乃知迦葉為佛弟子。佛告迦葉:『汝起,宜應現汝羅漢神通。』迦葉即時承佛教已,踊在虛空,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身上出水其身不濡,或身下出火其身不灼,飛行虛空七現七隱,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穿過須彌無所罣礙。於佛前地,西沒東現,東沒西現,南沒北現,北沒南現。既變化已還於佛前,長跪叉手而白佛言:『我是弟子,佛是我師。』王及臣民重明迦葉是佛弟子。
「爾時世尊告頻婆娑羅王言:『大王!色是無常苦空無我,受想行識亦是無常苦空無我。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如水泡不得久立,行如芭蕉中無有堅,想如所夢為虛妄見,識如幻化從顛倒起,三界不實一切無常。大王!有此國來為幾何時?』王言:『有此國來七百餘代。』『所領之王盡識以不?』答曰:『知吾父耳。』佛言:『世間須臾惟道可恃,應修來福無為空過。大王當知!如人生時,雖因父母而生其身,不由父母招其果報,善惡美醜先業所為。若造諸善,命終之後,生天人中、十方佛前,若造諸惡,命終之後,生於地獄、餓鬼、畜生,一切諸法緣合即生、緣散即滅。
「『大王當知!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王!無明滅故則行滅,行滅故則識滅,識滅故則名色滅,名色滅故則六處滅,六處滅故則觸滅,觸滅故則受滅,受滅故則愛滅,愛滅故則取滅,取滅故則有滅,有滅故則生滅,生滅故則老死滅,老死滅故則憂悲苦惱滅。大王!十二因緣盡坦然無跡猶如虛空,分別本無逮得法忍。』說是法時,八萬四千諸天及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無央數眾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頻婆娑羅王得法眼淨,欣然請佛願受五戒,大臣百官國內人民,皆悉歸佛亦受五戒。既受戒已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乃能棄捨轉輪王位出家為道,我於昔日輙先奉請,若得道時願前見度我,於今者宿願成滿,幸蒙佛恩得履道跡,國務殷繁比更親奉。』王及群臣遶佛三匝辭退而去。王至宮已群臣上賀:『古昔諸王悉不見佛,惟獨大王得值如來。』王益欣喜復慰群臣:『卿等夙福,今幸遇佛出興於世。』因勅後宮妃嬪婇女及國內人民,長修齋戒盡令奉法。
「時摩伽陀國有一長者,名迦蘭陀,見佛入國未有精舍,以好竹園奉上如來,前白佛言:『世尊大慈憐慜一切如父如母,能棄世榮今得成佛,未有精舍,我以竹園奉上如來。』佛時呪願而為受之,恒與聖眾遊處其內。
「彼時摩伽陀國人民殷盛耽著俗樂,喧呼歌舞不捨晝夜,佛適入國化以法言,齋戒修心皆捨俗樂。佛有弟子名舍婆耆,入城分衛威儀有法行步安詳,路人見之無不欣悅。時舍利弗見此沙門,心自念言:『我學道久頗知法式,未曾見有如是之人,必有異聞威儀乃爾。試往問之所事何道?』時舍利弗即問比丘:『汝師是誰?願聞其志。』爾時比丘以偈答曰:
「『吾師具相好, 三界為最尊,
五陰十二緣, 不住於空有。
我今年尚少, 學業猶未深,
不可以言辭, 說佛諸功德。』
「說是偈已,告舍利弗:『我所事師,天上人中最尊最勝,積功累德不可稱載。從兜率天降生閻浮,初生之時,能於十方各行七步,舉手唱言:「天上天下唯我最尊唯我最勝,三界苦惱吾當度之。」釋梵四天咸來供事,佛之功德不可具述。』時舍利弗聞此語已,如從暗中覩日光明,語比丘言:『善哉善哉!吾少好學八歲從師,年甫十六靡不該綜,自謂為達;今者得值無上正覺真為我師,汝所言佛,今在何處?』比丘答言:『今在迦蘭陀竹園精舍。』
時舍利弗將諸弟子至如來所,稽首禮足前問訊已,而白佛言:『我處長夜恒履愚迷,幸得值佛願開正路,得為沙門成就禁戒。』佛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門,佛為說法,漏盡意解得阿羅漢。前白佛言:『世尊!我與同學大目犍連,要得道時必相開示。今欲往彼,願承聖旨。』佛言:『宜知是時。』
「時舍利弗入王舍城訪目揵連,遙見目連與諸弟子遊行里巷。爾時目連覩舍利弗形狀變改,逆而問之:『有何異見容服乃耳?』答曰:『學無常師惟道所在,求法積年不遇大聖,今者得值身心徧喜,故來相求願同法味。』目連答曰:『此非小事宜共籌量。』舍利弗言:『我昔所行與汝從事,汝所學者我悉知已,請無復言。』是時目連告舍利弗言:『仁者智慧本踰於我,今之所教豈相誤耶?』作是語已隨舍利弗往詣佛所,稽首佛足白言:『違遠大聖沈沒煩惱,今得親奉願為沙門。』即捨澡瓶鹿衣杖具。佛言:『善來!』鬚髮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門,佛為說法,漏盡意解得阿羅漢。時舍利弗、目揵連,及二百五十弟子,皆得出家盡成羅漢。
「爾時輸檀王聞子得道已經六年,中心欣喜欽渴彌積,語優陀夷言:『汝今可往請佛還國問訊起居,離別已來十有二載,夙夜悲慼不能自已,得一相見還如更生。』憂陀夷受王教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具述王意,乃覩諸天梵釋咸來歸命,而白佛言:『願為沙門。』佛言:『善來!』鬚髮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門,得阿羅漢道。爾時世尊作是思惟:『本與父王要誓,成佛爾乃還國當度父母,今得佛道不違本誓。』即語優陀夷比丘言:『汝宜先往,顯汝神足,作十八變知吾道成,弟子尚爾況佛威德?』優陀夷奉佛教已,飛行而往還到本國,於迦毘羅城上虛空中現十八變,王及臣民莫不驚懼。
「『如來甚希有, 難可得值遇,
勤苦無量劫, 哀慜諸眾生。
本行菩薩道, 今得願滿足,
坐於菩提樹, 降伏大魔怨。
破壞生死因, 銷滅諸煩惱,
已得成正覺, 演說無上法。
我本奉王教, 出國迎太子,
說王愁念久, 言辭甚可悲。
佛顧本生地, 尋當見親族,
我時承佛命, 將入迦毘羅。
辭佛御神通, 忽至大王所,
變化若干種, 譬如淨蓮花。』
父王見神變, 心生大恐懼,
借問為所從, 未曾覩是變。
『太子本棄國, 求道度眾生,
勤苦無量劫, 今乃得成佛。
王今勿驚懼, 宜應悅豫心,
我已度生死, 為王太子使。』
王時聞子問, 淚落如雨星,
『我自十二年, 愁念無窮已,
忽聞吉祥至, 如人死復穌。
我子捨國位, 成道名何等?』
我時答王言: 『太子經六年,
勤苦得成道, 號曰天中天,
三界最第一。』 『我子在家時,
為造諸時殿, 刻雕陳繢飾。
今者何所居?』 我時答王言:
『佛得微妙法, 所處無不安,
常在於樹下, 諸天來供養。』
『我子在家時, 坐臥敷綩綖,
皆以綺飾成, 柔軟而光澤。』
我時答王言: 『天帝貢衣服,
龍妃獻寶床, 佛心無美惡,
未嘗見喜慍。』 『我子在家時,
盛饌眾甘美, 今所膳御者,
施設何等食?』 我時答王言:
『持鉢從分衛, 福眾無增減,
呪願彼施人, 世世令安隱。』
『我子在家時, 寢臥常使安,
絃歌奏清音, 爾乃從寐起。』
我時答王言: 『禪定非明暗,
諸佛無睡眠, 帝釋常服膺,
梵王來勸助。』 『我子在家時,
澡浴以香湯, 芬馥滿室中。
今用何等香?』 我時答王言:
『八解三脫門, 澡浴除諸垢。
心寂無憂惱, 猶如淨虛空。』
『我子在家時, 雜香以塗熏,
清淨無塵穢, 郁烈而香潔。』
我時答王言: 『戒定慧解脫,
道德以為香, 十方八難處,
普熏無不至。』 『我子在家時,
四種妙寶床, 重疊敷茵褥,
臥起而安悅。』 我時答王言:
『四禪為床座, 等持心自在,
不染煩惱泥, 清淨如蓮花。』
『我子在家時, 兵衛甚嚴肅,
出入常擁護, 目不見諸惡。』
我時答王言: 『千二百羅漢,
菩薩無央數, 俱為弟子眾,
左右而恭侍。』 『我子在家時,
象馬牛羊車, 周旋往四方,
隨意而遊觀。』 我時答王言:
『五通為驂駕, 飛空無罣礙,
洞見一切心, 遊踐超生死。』
『我子在家時, 旌旗列羽衛,
人執諸兵仗, 前後為導從。』
我時答王言: 『四等為防護,
普濟眾厄難, 恩慧仁愛敬,
以此為嚴衛。』 『我子在家時,
鍾鼓導前路, 雜以眾伎樂,
觀者每盈衢。』 我時答王言:
『道樹成正覺, 度五跋陀羅,
八萬四千天, 皆已得法眼。
九十六種道, 摧伏而歸命,
鳴於不死鼓, 其音徹三千。
啟受皆明悟, 一切咸欣悅。』
『我子王何國? 提封為廣狹?
所化幾何人? 悉當歸伏不?』
『佛領三千界, 化導諸群生,
十方不可數, 靡不蒙饒益。』
『我子在家時, 聽政助吾化,
勸導以禮節, 奉順莫敢違。』
『佛悟諸法空, 捨於四顛倒,
無不歸伏者, 寂靜無為業。
佛法無愛憎, 一切皆通達,
化及諸眾生, 無不蒙饒益。
假使有一人, 其人無量首,
一首無量舌, 舌有無窮辯。
如此恒沙人, 以恒沙劫數,
歎佛一功德, 猶尚不能盡,
況我如螢燭, 何能演日光?』
「時輸檀王聞此偈已歎言:『善哉!阿斯陀仙言無虛妄。』問優陀夷:『佛欲來不?』優陀夷言:『却後七日如來當至。』王聞是語歡喜踊躍,語諸大臣:『吾當迎佛,導從儀式法轉輪王。先勅所司平除道路,香水灑地懸繒幡蓋,種種嚴飾盡其所宜,我當出城四十里外奉迎如來。』優陀夷言:『本承佛教來報大王,今請向佛說王之意,欽渴積年願覩如來,并及萬姓咸希福祐。』王言:『善哉!願速見佛。』時優陀夷還至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世尊!王及國人計日度時願得見佛,我已告王却後七日世尊當至。』
「爾時如來到七日已,與諸弟子整持衣鉢,威儀詳序向迦毘羅城,梵釋四王聞佛還國皆來導從,梵王侍右,帝釋侍左,四王諸天前後導從,諸天龍神花香伎樂而以供散,寶幢幡蓋羅列道側,天雨香水以灑於地。如來欲行先現瑞相,十方世界三千國土六反震動,一切枯樹還生花葉,竭涸溪澗 自然流泉。王見瑞已勅諸釋種大臣百官,嚴持幡蓋燒香散花,作眾伎樂而以迎佛。王遙見佛處於大眾,如星中月、如日初出、如樹開花,巨身丈六端嚴熾盛,既見佛已悲喜交集,稽首作禮而白佛言:『世尊!離別多年今得相見。』大臣百官一切人民,皆稽首禮隨佛入城。
「爾時世尊足踰門閫地為大動,天雨妙花樂器自鳴,盲者得視,聾者得聽,躄者能行,病者得愈,瘂者能言,狂者得正,傴者得伸,毒害自銷;禽獸相和其聲清亮,環珮相觸皆悉流響,珍藏自然眾寶出現,苞匿異心皆共和合,一切眾生無婬怒癡,展轉相視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子如身,地獄休息,餓鬼飽滿,畜生捨身當生人天。父王覩佛巨身丈六紫磨金色,如星中月,亦如金山,梵釋四王皆悉奉侍。
見諸比丘曾為外道久修苦行形體羸劣親近侍從,猶如黑烏在紫金山,不能顯發如來之德,便勅國內豪貴釋種顏貌端正,選五百人度為沙門侍佛左右,如金翅鳥在須彌山,如摩尼珠置水精器。佛弟難陀亦為沙門,難陀所使名優波離,前白佛言:『世尊!人身難得佛法難遇,諸尊貴者皆棄世榮,我身卑賤何所貪樂,惟佛慈悲願見救度許為沙門。』佛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門,在比丘中隨例而坐。難陀後至次第作禮,到優波離即止不禮,心自念言:『是我家僕,不當設禮。』爾時世尊告難陀言:『佛法如海容納百川,四流歸之皆同一味,據戒前後不在貴賤,四大合故假名為身,於中空寂本無吾我,當思聖法勿生憍慢。』爾時難陀去自貢高,執心卑下禮優波離,於是大地為之震動。
「時佛入宮坐於殿上,王及臣庶日日供養百種甘饌,佛為說法度無數眾。耶輸陀羅携羅睺羅年已七歲,來至佛所稽首佛足,瞻對問訊而白佛言:『久違侍奉曠廢供養,諸釋眷屬皆有疑心,太子去國十有二載,何從懷孕生羅睺羅?』佛告父王及諸群臣:『耶輸陀羅守節貞白無瑕疵也,若不信者今當取證。』爾時世尊化諸比丘皆悉如佛,相好光明等無差異。時耶輸陀羅即以指環與羅睺羅而語之言:『是汝父者以此與之。』羅睺羅持取指環直前奉佛。王及群臣咸皆歡喜,歎言:『善哉!羅睺真是佛子。』爾時世尊為王說法,即時得道,群臣萬姓後宮婇女,咸奉戒法淨修梵行,是時國內安靜,萬邦來賀。
囑累品第二十七
爾時世尊告淨居天難陀、蘇難陀等言:「菩薩始從兜率下生閻浮,乃至出家降伏魔怨轉于法輪,汝等諸天!皆悉贊助。今復請我利益世間,演說如斯大嚴經典,菩薩所行如來境界,自在神通遊戲之事。汝等若能受持讀誦為他說者,我此法印當得增廣。若菩薩乘人聞說此經,必大歡喜得未曾有,發起堅固精進之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汝等福德無量不可稱計。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是經合掌信受,其人當獲八種功德。何等為八?一者端正好色,二者力勢強盛,三者心悟通達,四者逮得辯才,五者獲諸禪定,六者智惠明了,七者出家殊勝,八者眷屬強盛。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願樂欲聞如是等經,與說法師敷置高座,轉身當得八種坐處。何等為八?一者長者坐處,二者居士坐處,三者輪王坐處,四者護世坐處,五者帝釋坐處,六者梵王坐處,七者菩薩得菩提時所坐之處,八者如來轉正法輪所坐之處。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是經稱揚讚美,是人當得八種淨語。何等為八?一者言行相應,無違諍故;二者所言伏眾,可遵承故;三者所言柔軟,不麤獷故;四者所言和美,攝眾生故;五者聲如迦陵頻伽,悅樂眾生故;六者聲如殷雷,摧伏外道故;七者得梵音聲,超過世間故;八者得佛音聲,應眾生根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書寫此經流通四方,其人當有八功德藏。何等為八?一者念藏,無忘失故;二者惠藏,善能分別諸法相故;三者智藏,能了諸經義故;四者陀羅尼藏,所聞皆能持故;五者辯藏,能發眾生歡喜心故;六者得正法藏,守護佛法故;七者菩提心藏,不斷三寶種故;八者修行藏,得無生法忍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讀誦此經受持句義不忘失者,其人當得八種圓滿:一者施圓滿,無慳悋故;二者戒圓滿,得願具足故;三者多聞圓滿,得無著智故;四者奢摩他圓滿,一切三昧現前故;五者毗鉢舍那圓滿,具足三明故;六者福德圓滿,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淨佛土故;七者妙智圓滿,隨諸眾生所有意樂得具足故;八者大悲圓滿,成熟眾生無勞倦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如是念:『云何當令一切眾生入此法門?』作是念已為人演說,以此善根當得八種廣大福德。何等為八?一者轉輪聖王福德,二者護世天王福德,三者帝釋福德,四者夜摩天王福德,五者兜率天王福德,六者化樂天王福德,七者他化自在天王福德,八者大梵天王乃至如來所有福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是人當得八種淨心。何等為八?一者得大慈心,與眾生樂故;二者得大悲心,拔眾生苦故;三者得大喜心,滅眾生憂惱故;四者得大捨心,滅眾生貪恚故;五者得四禪心,於欲界中心自在故;六者得四定心,於無色界心自在故;七者得五神通,往來佛土故;八者能斷諸漏,得首楞嚴三昧故。
「若國土城邑聚落所在之處有此經卷,當知其處離八種畏。何等為八?一者離敵國畏,二者離賊盜畏,三者離惡獸畏,四者離飢饉畏,五者離諍訟畏,六者離戰鬪畏,七者離夜叉畏,八者離一切怖畏。
「汝等當知!正使如來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無礙辯才,於一劫中日夜常說此經功德,亦不能盡。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讀誦書寫解說,當知是人所得功德亦不可盡。」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及大迦葉長老阿難言:「我於無數百千億劫修習佛道,今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欲利益諸眾生故演說此經,如是等經付囑於汝,汝等受持廣宣流布。」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我以佛眼觀, 盡見諸眾生,
假使諸眾生, 皆如舍利弗。
有人於億劫, 以種種香花,
衣服臥具等, 供養如是眾,
所獲諸功德, 不如一日夜,
供一辟支佛。 假使諸世間,
皆如辟支佛, 有人於億劫,
以種種香花, 衣服臥具等,
供養如是眾, 所獲諸功德,
不如以淨心, 一稱南無佛。
假使諸世間, 皆如佛世尊,
有人於億劫, 以種種香花,
衣服臥具等, 供養諸如來,
所獲諸功德, 不如有一人,
能於日夜中, 讀誦此經典。
若人過無數, 百千萬億劫,
以種種香花, 衣服臥具等,
供養如前說, 無數聲聞眾,
一切辟支佛, 及彼諸如來,
所獲諸功德, 不如有一人,
受持此經典, 乃至四句偈,
分別為他說。 我所說諸經,
此經為最勝, 一切諸如來,
皆從此經出。 是經所住處,
即為有如來。 若有書寫持,
處處廣流布, 即能演一句,
歷劫無窮盡, 福惠自莊嚴,
盈滿如大海。 若聞是經者,
應當常修習, 功德無有量。」
佛說此經已,彌勒菩薩摩訶薩,大迦葉長老、阿難,淨居諸天、摩醯首羅,及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婁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