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世經
隋 闍那崛多等譯10卷CBETA T0024大于一万字 15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地獄品第四之三
「復次,諸比丘!彼阿毘至大地獄中,亦有十六諸小地獄而為眷屬,以自圍繞,其獄各廣五百由旬,初黑雲沙乃至最後寒氷地獄。
再次,各位比丘!在那阿鼻地狱中,也有十六个较小的地狱作为其附属,它们围绕在周围,每个地狱的宽度都达到五百由旬,从最初的黑云沙地狱一直到最后的寒冰地狱。
諸比丘!如是地獄有何因緣,名阿毘至耶?諸比丘!此阿毘至大地獄中所有眾生,生者有者出者住者,是諸眾生惡業果故,自然出生諸守獄卒,各以兩手執彼地獄諸眾生身,撲 置熾燃熱鐵地上,火焰直上一向猛盛,覆面於地,便持利刀,從脚踝上,破出其筋,手捉挽之,乃至項筋,皆相連引,貫徹心髓,痛苦難論。
各位比丘!这样的地狱为何被称为阿鼻地狱呢?各位比丘!在这个阿鼻地狱中,所有存在的、出生的、出现的、居住的众生,都是因为恶业的果报,自然产生了守卫地狱的狱卒。他们用双手抓住地狱中的众生,将他们摔在炽热燃烧的铁地上,火焰直冲向上,非常猛烈,覆盖在地面上。然后他们拿起锋利的刀,从脚踝开始,割出筋脉,用手拉扯,直到颈部的筋脉,全部连接起来,贯穿心脏和骨髓,痛苦难以言说。
如是挽已,令駕鐵車,馳奔而走,其車甚熱,光焰熾燃,一向猛盛,將其經歷無量由旬。所行之處,純是洞然熱鐵險道,去已復去,隨獄卒意無暫停時,欲向何方,稱意即去。隨所去處,隨所到處,獄卒挽之,未曾捨離。如是去時,隨所經歷,銷鑠罪人身諸肉血無復遺餘。以是因緣,受嚴切苦、極重劇苦、意不憙苦,命亦未終。乃至未盡惡不善業,未滅未散、未變未移,若於往昔人非人身,所作來者,一切悉受。
就这样,他们被套上铁制的车具,驱使铁车疾驰而去,那车非常炽热,火焰熊熊燃烧,一直猛烈而强烈,带领他们穿越无数由旬。他们所行之处,全是一片炽热的铁制险道,不断前行,随着狱卒的意愿没有片刻停歇,无论他们想去哪里,都能随心所欲地去。无论他们去到哪里,无论他们到达哪里,狱卒都会牵引他们,从未离开。在这样行进的过程中,他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使得罪人的肉体和血液被彻底消融,没有留下任何残余。因此,由于这种因缘,他们遭受了严酷的痛苦、极度剧烈的痛苦、心中极不情愿的痛苦,但他们的生命尚未结束。直到他们未尽的恶业未灭未散、未变未移,如果在过去他们作为人或非人时所造的业,他们将全部承受。
「復次,諸比丘!此阿毘至大地獄中所有眾生,生者有者化者住者,以其不善業果報故,從於東方,有大火聚忽爾出生,熾燃赤色,極大猛焰,一向炎赫;如是次第,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各各皆有極大火聚,熾燃出生,光焰炎赫。罪人爾時,以此四方諸大火聚之所圍繞,漸漸逼近,觸其身故,受諸痛苦,乃至受於大嚴切苦,命亦未終。略說如上,於彼獄中,一切具受。
“再次,诸位比丘!在这阿鼻地狱中所有众生,无论是出生的、存在的、变化的还是居住的,都因为其不善业的果报,从东方突然冒出大火聚,燃烧着赤色火焰,极其猛烈;同样地,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每个方向都有极大的火聚,燃烧着诞生,光焰炎赫。罪人那时,被这四方的大火聚所围绕,逐渐逼近,触及他们的身体,因此遭受各种痛苦,甚至遭受极大的严酷之苦,但他们的生命尚未结束。简而言之,如上所述,在那个地狱中,他们全部遭受了这些痛苦。”
「復次,諸比丘!此阿毘至大地獄中諸眾生等,生者有者乃至住者,惡業果故,從於東壁出大光焰,直射西壁,到已而住;從於西壁出大光焰,直射東壁,到已而住;從於南壁出大光焰,直射北壁;從於北壁出大光焰,直射南壁;從下射上,自上射下;縱橫相接,上下交射,熱光赫奕,騰焰相衝。爾時,獄卒以諸罪人,擲置六種大火聚內。是諸罪人,乃至受於極嚴切苦,命亦未終。略說乃至彼不善業,未畢未盡,於其中間,具足而受。
再次,各位比丘!在这阿鼻地狱中,所有众生,无论是出生的、存在的还是居住的,都因为恶业的果报,从东墙射出巨大的光焰,直射西墙,到达后停留;从西墙射出巨大的光焰,直射东墙,到达后停留;从南墙射出巨大的光焰,直射北墙;从北墙射出巨大的光焰,直射南墙;从下向上射,从上向下射;纵横交错,上下交织,热光闪耀,火焰相互冲击。那时,狱卒将罪人投入六种大火聚中。这些罪人,甚至承受极度严酷的痛苦,生命却未结束。简而言之,直到他们的不善业未尽未完,他们完全承受这些痛苦。
「復次,諸比丘!此阿毘至大地獄中諸眾生等,生者有者乃至住者,惡業果故,經無量時受長遠苦。爾時,即見地獄東門忽然自開,是諸眾生既聞開聲,復見門開,便走趣之,走已復走,大速疾走,各言:『我等至彼處已,決應得脫。我等今者若到彼處,應大吉祥。』彼諸眾生如是走時、走復走時、速疾走時,其身轉更熾燃光焰。譬如世間有力壯夫,將大火炬逆風而走,而彼火炬,更復轉燃,焰熾猛盛。如是如是,彼諸眾生,如是走時,速疾走時,身諸支節,轉復熾燃,舉足之時肉血離散,下足之時肉血還生。
再次,各位比丘!在这阿鼻地狱中,所有众生,无论是出生的、存在的还是居住的,都因为恶业的果报,经历无限的时间承受长久的痛苦。那时,地狱的东门突然自行打开,这些众生听到开门的声音,又看到门已开启,便跑向那里,跑后又跑,快速奔跑,每个人都说:“我们到达那里后,一定能获得解脱。我们现在如果到达那里,一定会非常吉祥。”这些众生在这样跑、跑又跑、快速跑的时候,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加炽热发光。就像世间有力的壮汉,拿着大火把逆风奔跑,而那火把,变得更加燃烧,火焰强烈旺盛。同样,这些众生在这样跑、快速跑的时候,身体的各个部位变得更加炽热,抬起脚时血肉分散,放下脚时血肉又重新生长。
又彼眾生,如是奔走,欲近門時,罪業力故,門還自閉。罪人爾時,於彼獄中,熾燃光焰熱鐵地上,悶絕倒臥,覆面而踣。既覆倒已,即燒其皮;既燒皮已,次燒其肉;既燒肉已,次燒其筋;既燒筋已,次燒其骨;既燒骨已,徹至其髓。徹至髓時,唯見烟出;出已復出,烟燧火出。罪人於中,乃至次第受極嚴苦,命亦未終。略說如前,未盡彼人惡不善業,乃至往昔人非人身所作來者,於中具受。
那些众生,就这样奔跑着,想要接近门的时候,因为罪业的力量,门自动关闭。罪人那时,在那个地狱中,被炽热的火焰和热铁地面炙烤,昏迷倒地,面朝下倒下。倒下之后,先烧焦皮肤;皮肤烧焦后,接着烧焦肌肉;肌肉烧焦后,再烧焦筋腱;筋腱烧焦后,接着烧焦骨骼;骨骼烧焦后,一直烧到骨髓。烧到骨髓时,只见烟雾冒出;烟雾冒出后,又有火焰喷出。罪人在这个过程中,依次承受极度的痛苦,但生命尚未结束。简单来说,就像之前提到的,直到那些人恶的不善业,包括过去作为人或非人时所造的业,都在这里完全承受。
「復次,諸比丘!此阿毘至大地獄中諸眾生等,生者有者乃至住者,以諸不善業果報故,經無量時,長遠道中受諸苦已,地獄四門還復更開。於門開時,彼地獄中諸眾生等,聞聲見開,向門而走。走已復走,乃至大走,作如是念:『我等今者當於此處必應得脫,我等於今定當訖了。』彼人如是大馳走時,其身轉復熾燃猛烈。譬如壯夫執乾草炬逆風而走,彼炬既燃轉復熾盛。如是如是,彼諸眾生走已復走,乃至大走,如是走時,彼人身分,轉更熾燃。欲舉足時肉血俱散,欲下足時肉血還生。及到獄門,其門還閉。
“再次,各位比丘!在这个阿鼻地狱中,所有众生,无论是出生的、存在的还是居住的,都因为不善业的果报,经过无法计量的时间,在漫长的苦难之路上承受各种痛苦后,地狱的四扇门会再次打开。当门打开时,地狱中的众生听到声音、看到门开,便向门跑去。他们跑啊跑,甚至拼命地跑,心里这样想着:‘我们现在一定能从这里逃脱,我们今天一定能结束苦难。’这些人在这样拼命奔跑时,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加炽热猛烈。就像一个强壮的人拿着干草火炬逆风奔跑,那火炬已经点燃,随着奔跑变得更加炽盛。同样,那些众生跑啊跑,甚至拼命地跑,当他们这样跑时,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加炽热。当他们抬起脚时,肌肉和血液四散;当他们放下脚时,肌肉和血液又重新生长。等他们到达地狱门时,门又关闭了。”
彼諸眾生於此熾燃熱鐵地上,一向馳走,既不得出,其心悶亂,覆面倒地。既倒地已,遍燒身皮;既燒皮已,次燒其肉;既燒肉已,復燒其骨,乃至徹髓,烟焰洞燃,其烟熢[火*孛] ,其焰炎赫,烟焰相雜,熱惱復倍,彼人於中受極嚴苦。略說如前,乃至壽命未得終盡,惡不善業,未滅未離、未變未散,乃至往昔人非人身,所造作者,一切悉受。
那些众生在这炽热燃烧的铁地上,持续奔跑,无法逃脱,心中极度痛苦和混乱,最终面朝下倒地。倒地之后,全身的皮肤被烧焦;皮肤烧焦后,接着是肌肉被烧毁;肌肉烧毁后,又烧到骨头,直至烧透骨髓,火焰和烟雾弥漫,痛苦倍增。这些人在其中遭受极度的苦难。简而言之,就像之前所述,直到他们的寿命未尽,恶行和不善业未消除、未离去、未改变、未消散,甚至在过去作为人或非人时所造的一切恶业,全部都要承受。
「復次,諸比丘!此阿毘至大地獄中所有眾生,乃至住者,以不善業果報力故,為地獄火熾燃燒之。爾時,眼所見色,皆是意所不憙,有意憙者皆不現前,非意所好、不可愛色、不善之色,而恒逼惱,耳所聞聲、鼻所聞香、舌所知味、身所覺觸、意所念法,皆是心意所不喜者。非意所喜、非可愛法,恒來現前,凡有境界,皆是不善。彼人於中以是因緣,恒受極重麤澁苦惱,其色惡故,其觸亦然,乃至壽命,未得終盡。惡不善業,未沒未滅,若於往昔人非人身,有所造作,一切惡業,悉皆具受。
“再次,各位比丘!在这阿鼻地狱中,所有居住的众生,由于不善业的果报,被地狱之火炽烈焚烧。那时,他们眼睛所见的颜色,都是心中所不喜欢的,心中所喜欢的却不会出现,总是被不喜欢、不可爱、不善的颜色所困扰。耳朵所听的声音、鼻子所闻的香气、舌头所尝的味道、身体所触的感觉、意识所念的法则,都是心中所不喜的。不是心中所喜、不可爱的法则,总是不断出现,所有的境界都是不善的。因此,这些人总是因为这些因缘,持续承受极度粗糙的痛苦和烦恼,他们的颜色恶劣,触感也是如此,直到寿命结束。恶行和不善业未消逝、未灭,如果在往昔作为人或非人时有所造作,所有的恶业,都要完全承受。”
「復次,諸比丘!有何因緣,阿毘至獄名阿毘至耶?諸比丘!此阿毘至大地獄中,於一切時,無有須臾暫受安樂,乃至得如一彈指頃,是故名此大地獄者為阿毘至。如是次第,具足受苦。諸比丘!此大地獄諸眾生等,經無量時受長遠苦,乃至得從此阿毘至大地獄出,出已馳走,走已復走,乃至大走,欲求屋宅、求覆求洲、求歸依處、求救護處。爾時,復入黑雲沙等五百由旬諸小地獄,入已乃至略說最後到第十六寒氷地獄,具受眾苦,然後乃於彼處命終。」
再次,各位比丘!是什么因缘使得阿鼻地狱被称为阿鼻地狱呢?各位比丘!在这个阿鼻地狱中,无论何时,连一瞬间的安乐都未曾有过,甚至没有像弹指一瞬的短暂快乐,因此这个大地狱被称为阿鼻地狱。按照这样的顺序,完全受苦。各位比丘!在这个大地狱中,所有众生长时间遭受苦难,直到他们从这个阿鼻地狱中解脱出来。解脱后,他们四处奔走,寻找庇护所、寻求庇护、寻求依靠和寻求保护。那时,他们又进入了黑云沙等五百由旬的小地狱,进入后,简略地说,最终到达第十六寒冰地狱,在那里承受所有苦难,然后才在那里结束生命。
此中世尊說如是偈:
在这里,世尊说了这样的偈颂:
「若人身口意造業, 作已入於惡道中,
如是當生活地獄, 最為可畏毛竪處。
經歷無數千億歲, 死已須臾還復活,
怨讎各各相報對, 由此眾生更相殺。
若於父母起惡心, 或佛菩薩聲聞眾,
此等皆墮黑繩獄, 其處受苦極嚴熾。
教他正行令邪曲, 見人友善必破壞,
此等亦墮黑繩獄。 兩舌惡口多妄語,
樂作三種惡重業, 不修三種善根芽,
此等癡人必當入, 合大地獄久受苦。
或殺羊馬及諸牛, 種種雜獸雞猪等,
并殺諸餘蟲蟻類, 彼人當墮合地獄。
世間怖畏相多種, 以此逼迫惱眾生,
當墮磑山地獄中, 受於塠壓舂擣苦。
貪欲恚癡結使故, 迴轉正理令別異,
判是作非乖法律, 彼為刀劍輪所傷。
倚恃強勢劫奪他, 有力無力皆悉取,
若作如是諸逼惱, 當為鐵象所蹴蹋。
若樂殺害諸眾生, 身手血塗心嚴惡,
常行如是不淨業, 彼等當生叫喚處。
種種觸惱眾生故, 於叫喚獄被燒煮,
其中復有大叫喚, 此由諂曲姧猾心。
諸見稠林所覆蔽, 愛網彌密所沈淪,
常行如是最下業, 彼則墮於大叫喚。
若至如是大叫喚, 熾燃鐵城毛竪處,
其中鐵堂及鐵屋, 諸來入者悉燒燃。
若作世間諸事業, 恒當惱亂諸眾生,
彼等當生熱惱獄, 於無量時受熱惱。
世間沙門婆羅門, 父母尊長諸耆舊,
若恒觸惱令不喜, 彼等皆墮熱惱獄。
生天淨業不樂修, 所愛至親常遠離,
憙作如是諸事者, 彼人當入熱惱獄。
惡向沙門婆羅門, 并諸善人父母等,
或復害於餘尊者, 彼墮熱惱常熾燃。
恒多造作諸惡業, 不曾發起一善心,
是人直趣阿毘獄, 當受無量眾苦惱。
若說正法為非法, 說諸非法為正法,
既無增益於善事, 彼人當入阿毘獄。
活及黑繩此兩獄, 合會叫喚等為五,
熱惱大熱共成七, 阿毘至獄為第八。
此八名為大地獄, 嚴熾苦切難忍受,
惡業之人所作故, 其中小獄有十六。」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諸比丘,作如是言:「汝諸比丘!應當知彼世界中間,別更復有十地獄處。何等為十?所謂頞浮陀地獄、泥羅浮陀地獄、阿呼地獄、呼呼婆地獄、阿吒吒地獄、搔揵提迦地獄、優鉢羅地獄、波頭摩地獄、奔茶梨地獄、拘牟陀地獄。諸比丘!於彼中間有如是等十種地獄。諸比丘!何因何緣,頞浮陀地獄名頞浮陀耶?諸比丘!頞浮陀獄諸眾生等,所有身形,猶如泡沫,是故名為頞浮陀也。
「復次,於中有何因緣,泥羅浮陀地獄名泥羅浮陀耶?諸比丘!彼泥羅浮陀地獄中諸眾生等,所有身形,譬如肉段,是故名為泥羅浮陀。
「復次,於中何因何緣,阿呼地獄名為阿呼?諸比丘!阿呼地獄諸眾生等,受嚴切苦逼迫之時,叫喚而言:『阿呼阿呼,甚大苦也。』是故名為阿呼地獄。
「復次,於中何因何緣,呼呼婆獄名呼呼婆耶?諸比丘!彼呼呼婆地獄中諸眾生等,為彼地獄極苦逼時,叫喚而言:『呼呼婆,呼呼婆。』是故名為呼呼婆也。
「復次,於中何因何緣,阿吒吒獄名阿吒吒耶?諸比丘!彼阿吒吒地獄中諸眾生等,以極苦惱逼切其身,但得唱言:『阿吒吒,阿吒吒。』然其舌聲不能出口,是故名為阿吒吒也。
「復次,於中何因何緣,搔揵提迦名搔揵提迦耶?諸比丘!搔揵提迦地獄之中,猛火焰色如搔揵提迦花,是故名為搔揵提迦。
「復次,於中何因何緣,優鉢羅獄名優鉢羅耶?諸比丘!彼優鉢羅地獄之中,猛火焰色如優鉢羅華,是故名為優鉢羅也。
「復次,於中何因何緣,拘牟陀獄名拘牟陀耶?諸比丘!彼拘牟陀地獄之中,猛火焰色如拘牟陀花,是故名為拘牟陀也。
「復次,於中何因何緣,奔茶梨迦獄名奔茶梨迦耶?諸比丘!奔茶梨迦地獄之中,猛火焰色如奔茶梨迦花,是故名為奔茶梨迦。
「復次,於中何因何緣,波頭摩獄名波頭摩耶?諸比丘!彼波頭摩地獄之中,猛火焰色如波頭摩花,是故名為波頭摩也。
「諸比丘!如憍薩羅國斛量如是胡麻滿二十斛,高盛不槩,而於其間,有一丈夫,滿百年已取一胡麻。如是次第,滿百年已復取一粒,擲置餘處。諸比丘!如是擲彼憍薩羅國滿二十斛胡麻盡已,爾所時節,頞浮陀獄,我說其壽猶未畢盡。
且以此數,略而計之,如是二十頞浮陀壽,為一泥羅浮陀壽;二十泥羅浮陀壽,為一阿呼壽;二十阿呼壽,為一呼呼婆壽;二十呼呼婆壽,為一阿吒吒壽;二十阿吒吒壽,為一搔揵提迦壽;二十搔揵提迦壽,為一優鉢羅壽;二十優鉢羅壽,為一拘牟陀壽;二十拘牟陀壽,為一奔茶梨迦壽;二十奔茶梨迦壽,為一波頭摩壽;二十波頭摩壽,為一中劫。
「諸比丘!波頭摩地獄所住之處,若諸眾生離其處所一百由旬,便為彼獄火焰所及;若離五十由旬所住眾生,為彼火熏皆盲無眼;若離二十五由旬所住眾生,身之肉血燋燃破散。諸比丘!瞿迦梨比丘,為於舍利弗、目揵連所起誹謗心,濁心惡心故,死後即生波頭摩獄。生彼處已,從其口中出大熱焰,長餘十肘,於其舌上自然而有五百鐵犁,恒常耕之。諸比丘!我於餘處,未曾見有如是色類自損害也,所謂於梵行人邊生垢濁心故、損惱心故、毒惡心故、不利益心故、無慈心故、無淨心故。諸比丘!是故汝等應於一切梵行人所,起慈身口意業。如我所見,晝夜起慈身口意者,常受安樂。是故汝等,一切比丘,皆當如我所見所說,應於晝夜常起慈心,汝等常當如是習學。
爾時,世尊說此伽他曰:
「世間諸人在世時, 舌上自然生斤鈇,
所謂口說諸毒惡, 還自衰損害其身。
應讚歎者不稱譽, 不應讚者反談美,
如是名為口中諍, 以此諍故無樂受。
若人博戲得資財, 是為世間微諍事,
於淨行人起濁心, 是名口中大鬪諍。
如是三十六百千, 泥羅浮陀地獄數,
五頞浮陀諸地獄, 及墮波頭摩獄中;
以毀聖人致如是, 由口意業作惡故。
「諸比丘!世界中間,復有諸風,名曰熱惱。諸比丘!彼等諸風,若來至此四洲界者,此四洲界所有眾生,生者住者,一切身分,悉皆散壞消滅無餘。譬如葦荻若被刈已,不得水灌,皆當乾壞,無有遺餘。如是如是,諸比丘!世界中間,所有諸風,名熱惱者,若來至此四洲界時,此四洲界所有眾生,一時皆悉乾壞無餘,亦復如是。但以內鐵圍山、大鐵圍山二山所障,是故彼風不來到此。
「諸比丘!彼鐵圍山、大鐵圍山,能作如是最大利益,為此四洲四世界中諸眾生等作依止業。
「復次,諸比丘!世界中間,所有諸風,吹彼地獄燒煮眾生,身肉脂髓,種種不淨,臭穢之氣,甚可畏惡。諸比丘!其風若來至此四洲世界中者,四洲世界所有眾生,乃至住者,一切盲冥無復眼目,以其臭氣極猛盛故。然由鐵圍及大鐵圍二山為障,遮礙彼故不來至此。
「諸比丘!彼內鐵圍及大鐵圍二種大山,乃能為此四洲世界諸眾生等,作如是比最大利益,成諸眾生依止業故。復次,諸比丘!世界中間,更有大風,名僧伽多。諸比丘!彼風若來至此世界,則此世界四種大洲及八萬四千諸餘小洲,并餘大山、須彌山王,悉能吹舉去地或高一俱盧奢,舉已能令分散破壞;乃至二三四五六七俱盧奢,既擎舉已,悉能令其星散破壞;乃至擎舉高一由旬,星散破壞,亦如前說。如是二三四五六七由旬,擎舉破壞,悉令分散;乃至一百由旬,既擎舉已,分散破壞;二三四五六七百由旬,既擎舉已,分散破壞,亦復如前。
乃至一千由旬,二三四五六七千由旬,擎舉之已,分散破壞。諸比丘!譬如壯夫手把麥[麥*弋] ,把已高舉,末令粉碎,於虛空中,分散棄擲,令無遺餘。如是如是,諸比丘!彼世界中間最大猛風,名僧伽多,其風若來至此四洲,爾時此界四種大洲,及八萬四千諸餘小洲,一切諸山、并須彌山王,悉能高舉,至一俱盧奢,分散破壞,略說如前;乃至舉高七千由旬,分散破壞,亦復如是。諸比丘!但由內鐵圍山、大鐵圍山二山障故,不來至此。諸比丘!彼內鐵圍山、大鐵圍山二山威德,有大利益,乃能如是,為此四洲四世界中諸眾生等作依止業。
「復次,諸比丘!當閻浮洲南二鐵圍山外,有閻魔王宮殿住處,縱廣正等六千由旬,七重牆壁、七重欄楯、七重鈴網,其外七重多羅行樹,周匝圍遶。雜色可觀,七寶所成,所謂金銀琉璃、頗梨赤珠、車璩 瑪瑙等之所成就。於其四方各有諸門,一一諸門,皆有却敵樓櫓臺殿、園苑花池。是諸花池及園苑內,有種種樹,其樹各有種種眾葉、種種妙花、種種美果,彌滿遍布。種種諸香,隨風遠熏。
種種眾鳥,各各和鳴。復次,諸比丘!彼閻魔王,以其惡業不善果故,於夜三時及晝三時,自然而有赤融銅汁,在前出生。當於是時,其王宮殿,即變為鐵,於先所有五欲功德在目前者,皆沒不現。若在宮內,即於宮內如是出生。時,閻魔王見此事已,怖畏不安,諸毛皆竪,即便出外。若在宮外,即復於外如是出生。時,閻魔王心生怖畏,顫動不安,身有諸毛,一時皆竪,即走入內。
時,守獄者取閻摩王,高舉撲 之,置熱鐵地上,其地熾燃,極大猛盛,光焰炎赫,撲 令臥已,即以鐵鉗,開張其口,以融銅汁,瀉置口中。
時,閻摩王被燒脣口;燒脣口已,次燒其舌;既燒舌已,復燒咽喉;燒咽喉已,復燒大腸及小腸等,次第燋燃,從下而出。當於爾時,彼閻摩王,作如是念:『一切眾生,以於往昔身作惡行、口作惡行、意作惡行,是故彼等皆受如是種種異色無量苦惱心不憙事。如地獄中諸眾生等,今我此身并餘眾生,與閻摩王同作業者,亦復如是。嗚呼!願我從今捨此身已,更得身時,俱於人間相逢受生,令我爾時於如來法中當得信解,得信解已,我於彼處復當更得信解具足,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得正信解,從家出家。我於爾時,既出家已,和合不久,便於善男子為何事故,得正信解,從家出家,無上梵行所盡之處、現見法中,自得通證。具足證已,願我當言:「我今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應作者,皆已作訖,更不復於後世受生。」』
「諸比丘!彼閻摩王,復於是時,發如是等熏習善念。即於爾時,彼閻摩王所住宮殿,還成七寶,種種出生,猶如諸天五欲功德現前具足。爾時,閻摩王復作是念:『一切眾生,以身善行口意善行,便得快樂,唯願彼等各各皆受如是安樂。譬如空居諸夜叉輩,所謂我身及餘閻摩王,諸有眾生,同集業者。』
「諸比丘!有三天使在於世間。何等為三?所謂老、病、死也。諸比丘!有一種人,以自放逸,身行惡行、口行惡行、意行惡行,如是等人,身口及意皆行於惡。以此因緣,身壞命終,趣於惡道,生地獄中。諸守獄者,應時即來,驅彼眾生,至閻摩王前白言:『天王,此等眾生昔在人間,縱逸自在,不善和合,恣身口意行於惡行。以其身口及意行惡行故,今來生此。唯願天王,善教示之,善呵責之。』
「時閻摩王問罪人言:『汝善丈夫!昔在人間,第一天使,善教示汝、善呵責汝,豈得不見彼初天使出現生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
時,閻摩王重復告言:『丈夫!汝豈不見,昔在世間為人身時,或作婦女、或作丈夫,衰老相現,摩訶羅時,齒落髮白,皮膚緩皺,黑黶遍體,狀若胡麻,膊傴背曲,行步跛蹇,足不依身,左右傾側,頸細皮寬,兩邊垂緩,猶若牛[古*頁] ,脣口乾枯,喉舌燥澁,身體屈弱,氣力綿微,喘息出聲,猶如挽鋸,向前欲倒,恃杖而行,盛年衰損,血肉消竭,羸瘦尫弱,趣來世路,舉動沈滯,無復壯形,乃至身心,恒常顫掉,一切支節,疲懈難攝。
汝見之不?』彼人答言:『大天!我實見之。』時,閻摩王復告之言:『汝愚癡人,無有智慧。昔日既見如是相貌,云何不作如是思惟:「我今此身,亦有是法,亦有是事,我亦未離如是等法。我今具有如是老法,未得遠離。我當於身口意,亦可造作微妙善業,使我當有長夜利益安樂之報?」』
「爾時,彼人復答言:『大天!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何以故?以心縱蕩行放逸故。』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作、非汝兄弟作、非姉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集受此報也。』
「爾時,閻摩王,具以如是第一天使,善加教示,呵責彼已,復以第二天使,善教示之,善呵責之。告言:『諸人,汝豈不見第二天使世間出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王復告言:『汝豈不見,昔在世間作人身時,若婦女身、若丈夫身,四大和合,忽爾乖違,病苦所侵,纏綿困篤,或臥小床、或臥大床,以自糞屎汙穢於身,宛轉其中,不得自在。眠臥起坐,仰人扶侍,洗拭抱持,與飲與食,一切須人,汝見之不?』
「彼人答言:『大天!我實見之。』王復告言:『癡人!汝見如是;若巧智者,云何不作如是思惟:「我今亦有如是之法,我今亦有如是之事,我亦未離如是之患法,我亦自有如是患事。既未免脫,應自覺知,我今亦可作諸善業,若身若口若意善業,令我當來長夜得於大利益事大安樂事?」』彼人答言:『不也,大天!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以懈怠心行放逸故。』
「王復告言:『癡人!汝今既是行放逸者,懶惰懈怠不作善業,若身、若口、若意善業,汝何能得長夜利益及安樂報?是故汝當修行善事。若行放逸,隨放逸故,汝此惡業,非父母作、非兄弟作、非姉妹作、非王非天,亦非往昔先人所作、非諸沙門及婆羅門等之所造作。此之惡業汝既自作,汝還自受此果報也。』
「時,閻摩王次以如是第二天使,善加教示,呵責彼已,更以第三天使,善教示之,善呵責之。語言:『汝愚癡人!汝昔人間作人身時,豈可不見第三天使世間出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時,閻摩王復告之言:『汝愚癡人!在世間時,豈復不見,若婦女身、若丈夫身,隨時命終,置於床上,以雜色衣,而蒙覆之,將出聚落,又作種種斗帳軒蓋,周匝莊嚴。眷屬圍遶,絕棄瓔珞,舉手散髮,灰土坌頭,極大悲惱,號咷哭泣,或言:「嗚呼。」或言:「多多。」或言:「養育。」舉聲大叫,搥胷哀慟,種種語言,酸哽楚切。汝悉見不?』
答言:『大天!我實見之。』時,閻摩王復告之言:『癡人!汝昔既見如此等事,何不自作如是思惟:「我今亦有如是之法,我身亦有如是之事。我既未脫如是事者,我亦有死,亦有死法,未得免離。我今宜可作諸善業,若身若口若意善業,為我長夜得大利益得安樂故。」』爾時,彼人答言:『大天!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何以故?以放逸故。』
「時,閻摩王復告之言:『癡人!汝今既是放逸行者,以放逸故,不作善業,亦不為汝長夜利益!長夜安樂故,聚集其餘身口意善。是故汝今有如是事,謂放逸行,以放逸故,汝自造此惡不善業。汝此惡業,非父母作、非兄弟作、非姉妹作、非王非天,亦非往昔先人所作,又非沙門婆羅門作。汝此惡業是汝自作,自聚集故,得此果報,汝還自受。』時,閻摩王,具足以此第三天使,教示呵責彼諸罪人,呵責訖已,勑令將去。時,守獄者,即執罪人兩足兩臂,以頭向下,以足向上,遙擲置於諸地獄中。」爾時,世尊說此偈言:
「眾生造作惡業已, 死後墮於惡趣中,
時閻摩王見彼來, 以悲愍心而呵責:
『汝昔在於人間時, 可不見於老病死?
此是天使來告示, 云何放逸不覺知?
縱身口意染諸塵, 不行施戒自調伏,
如此云何名有識, 而不造作利益因?』
爾時如法閻摩王, 作是呵責罪人已,
彼人喘息心驚怖, 舉身顫掉白王言:
『我昔由隨惡朋友, 聞諸善法心不喜,
貪欲瞋恚所纏覆, 不作自利故損身。』
王言:『汝不修善因, 唯造種種諸惡業,
癡人今日當得果, 受彼業故來地獄。
如此一切諸惡業, 非父非母之所作,
亦非沙門婆羅門, 又非國王諸天造。
此但是汝自所作, 諸惡業種不淨故,
自既作此諸惡業, 今當分受此惡果。』
彼王以是三天使, 次第教示呵責已,
於是獄主閻摩王, 棄捨罪人令將去。
閻摩世中居住者, 即前執取諸罪人,
牽將趣於地獄所, 極大可畏毛竪處。
四邊相向有四門, 四方四維皆齊整,
周迴院牆悉是鐵, 四面復以鐵為欄。
熾燃熱鐵以為地, 光焰猛盛烟火合,
遙見可畏心破裂, 嚴熾炎赫不可向。
猶如一百由旬內, 大火熾燃悉彌滿,
其中所燒眾生類, 皆由往昔作惡因。
被三天使之所訶, 而心放逸無覺察,
彼等於今長夜悔, 皆由往昔下劣心。
諸有智慧眾生等, 若見天使來開導,
應當精勤莫放逸, 此聖法王善巧說。
既見聞已當驚恐, 諸有生死窮盡處,
一切無過於涅槃, 種種患盡無有餘。
至彼安隱則快樂, 如是見法得寂滅,
所謂已度諸恐怖, 自然清淨得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