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唐 法海集1卷CBETA T2007大于一万字 2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一卷
兼授無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記
惠能大師於大梵寺講堂中,昇高座,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授無相戒。其時座下僧尼、道俗一萬餘人,韶州刺史韋據及諸官僚三十餘人,儒士三十餘人,同請大師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刺史遂令門人僧法海集記,流行後代,與學道者承此宗旨,遞相傳授,有所依約,以為稟承,說此《壇經》。
惠能大师在大梵寺的讲堂中,登上高座,讲述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传授无相戒。当时在座下的僧尼、道俗共有一万多人,韶州刺史韦据和各级官员三十多人,儒士三十多人,都请求大师讲述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刺史于是命令门人僧法海记录,使之流传于后代,供学道者继承这一宗旨,相互传授,有所依据,以此为传承,讲述这部《坛经》。
能大師言:「善知識!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大師不語,自淨心神,良久乃言:「善知識靜聽:惠能慈父,本官范陽,左降遷流嶺南,作新州百姓。惠能幼小,父亦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忽有一客買柴,遂領惠能至於官店,客將柴去。惠能得錢,却向門前,忽見一客讀《金剛經》。惠能一聞,心明便悟。乃問客曰:『從何處來,持此經典?』客答曰:『我於蘄州黃梅縣東馮茂山,禮拜五祖弘忍和尚,現今在彼,門人有千餘眾。我於彼聽見大師勸道俗,但持《金剛經》一卷,即得見性,直了成佛。』惠能聞說,宿業有緣,便即辭親,往黃梅馮茂山禮拜五祖弘忍和尚。
惠能大师说:‘善知识们!净化心念,思考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大师沉默不语,自我净化心神,过了许久才说:‘善知识们静静听:惠能的慈父,原本是范阳的官员,因事被贬到岭南,成为新州的普通百姓。惠能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老母亲孤独无依,带着我移居到南海。生活艰难贫困,在市集上卖柴。突然有一位客人买柴,就带我到官店,客人取走柴火。惠能得到了钱,正要离开门前,忽然看到一位客人在读《金刚经》。惠能一听,心中顿时明亮,立刻开悟。于是问客人说:‘你从哪里来,持有这部经典?’客人回答说:‘我在蕲州黄梅县东冯茂山,礼拜五祖弘忍大师,现在他在那里,门下有一千多弟子。我在那里听到大师劝导道俗,只要持诵《金刚经》一卷,就能见性,直接成佛。’惠能听到这些,感到宿业有缘,就立刻告别亲人,前往黄梅冯茂山礼拜五祖弘忍大师。
弘忍和尚問惠能曰:「汝何方人?來此山禮拜吾,汝今向吾邊,復求何物?」惠能答曰:「弟子是嶺南人,新州百姓,今故遠來禮拜和尚,不求餘物,唯求作佛。」大師遂責惠能曰:「汝是嶺南人,又是獵獠,若為堪作佛!」惠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獵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大師欲更共語,見左右在旁邊,大師便不言,遂發遣惠能令隨眾作務。時有一行者,遂差惠能於碓坊踏碓八个餘月。
弘忍大师问惠能:‘你来自哪里?来这座山拜见我,你现在来到我这里,还想要什么?’惠能回答说:‘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的百姓,今天特意远道而来拜见大师,不寻求其他东西,只求成佛。’大师于是责备惠能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猎户,怎么能够成佛呢!’惠能回答说:‘人虽然有南北之分,但佛性没有南北之分;猎户的身份与大师不同,佛性又有什么差别呢?’大师想要继续和他交谈,但看到旁边有人,便不再说话,于是让惠能去和大家一样做杂务。那时有一个行者,就安排惠能在碓坊踏碓,持续了八个多月。
五祖忽於一日喚門人盡來,門人集訖。五祖曰:「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門人,終日供養,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汝等自性迷,福門何可救汝?汝等且歸房自看,有知惠者,自取本性般若知之,各作一偈呈吾。吾看汝偈,若悟大意者,付汝衣法,稟為六代。火急作!」
五祖有一天突然召集所有的门徒,门徒们集合完毕后。五祖说:‘我向你们说过,世间人的生死问题是极其重大的。你们这些门徒,整天供养,只求福田,不寻求超脱生死的苦海。你们自己的本性迷失了,福门怎么能救你们呢?你们暂且回房自我反省,如果有智慧的人,自己去领悟本性的般若智慧,各自作一首偈语呈给我。我会看你们的偈语,如果有人领悟了核心要义,我将传给他衣法,立他为第六代祖师。赶快去做!’
門人得處分,却來各至自房,遞相謂言:「我等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神秀上座是教授師,秀上座得法後,自可依止,偈不用作!」諸人息心,盡不敢呈偈。時大師堂前有三間房廊,於此廊下供養,欲畫楞伽變,並畫五祖大師傳授衣法流行後代為記。畫人盧珍看壁了,明日下手。
弟子们得到指示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相互议论说:‘我们不需要静下心来用心写偈语,去呈给和尚。神秀上座是教授师,神秀上座得到法后,自然可以依靠,不需要我们写偈语!’大家因此都放下了写偈语的念头,没有人敢呈上自己的偈语。当时大师的堂前有三间房廊,在这房廊下供养,打算画上楞伽的变化,并且画上五祖大师传授衣法,作为流传后代的记号。画师卢珍看完墙壁后,计划第二天开始作画。
上座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心偈,緣我為教授師,我若不呈心偈,五祖如何得見我心中見解深淺?我將心偈上五祖呈意,求法即善,覓祖不善,却同凡心奪其聖位。若不呈心偈,終不得法。」良久思惟,甚難甚難!夜至三更,不令人見,遂向南廊下中間壁上題作呈心偈,欲求衣法。「若五祖見偈,言此偈語,若訪覓我,我見和尚,即云是秀作。五祖見偈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我心自息。」秀上座三更於南廊下中間壁上秉燭題作偈,人盡不知。
上座神秀在思考:‘如果大家不展示自己心中的偈语,因为我是教授师,如果我不展示自己心中的偈语,五祖怎么能了解我心中见解的深浅呢?我将心中的偈语呈献给五祖,以表达我的意图,寻求佛法是好的,但寻找祖师则不好,这就像用凡心去争夺圣位。如果不展示心中的偈语,我最终将无法得到佛法。’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觉得非常困难,非常困难!到了深夜三更,他不让人看见,于是在南边的廊下中间的墙壁上题写了心中的偈语,希望得到衣法。‘如果五祖看到偈语,说这个偈语好,如果来找我,我见到和尚,就会说是我神秀作的。如果五祖看到偈语说不行,那就是我自己迷惑了,前世的业障太重,不应该得到佛法,圣意难以揣测,我自己的心也就平静了。’神秀上座在深夜三更时分,在南廊下中间的墙壁上点着蜡烛题写了偈语,没有人知道。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身体如同菩提树,心灵就像明亮的镜子台,
時時勤拂拭, 莫使有塵埃。」
要时刻勤奋地擦拭,不要让尘埃沾染。
神秀上座題此偈畢,卻歸房臥,並無人見。五祖平旦,遂喚盧供奉來南廊下,畫楞伽變。五祖忽見此偈,讀訖,乃謂供奉曰:「弘忍與供奉錢三十千,深勞遠來,不畫變相也。《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如留此偈,令迷人誦。依此修行,不墮三惡;依法修行,人有大利益。」大師遂喚門人盡來,焚香偈前,眾人入見已,皆生敬心。弘忍曰:「汝等盡誦此偈者,方得見性,依此修行,即不墮落。」門人盡誦,皆生敬心,喚言善哉!五祖遂喚秀上座於堂內,問:「是汝作偈否?若是汝作,應得我法。」秀上座言:「罪過!實是神秀作。
神秀上座完成了他的偈颂后,便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没有人见到他。第二天清晨,五祖叫来供奉卢,让他到南边的走廊下画《楞伽经》的变相图。五祖偶然看到神秀的偈颂,读完之后,对供奉说:‘弘忍给供奉三十千钱,辛苦你远道而来,但不需要画变相图了。《金刚经》上说:“所有有形的都是虚妄的。”不如留下这个偈颂,让那些迷惑的人去诵读。依照这个偈颂修行,就不会堕入三恶道;依法修行,人们会获得巨大的利益。’大师随后召集所有弟子,焚香在偈颂前,众人进来看到偈颂后,都产生了敬仰之心。弘忍说:‘你们都诵读这个偈颂,才能领悟本性,依照这个偈颂修行,就不会堕落。’弟子们诵读后,都产生了敬仰之心,齐声称赞说‘善哉’!五祖随后叫神秀上座到堂内,问他:‘是你作的偈颂吗?如果是你作的,你应该得到我的法。’神秀上座回答说:‘我有罪过!确实是我神秀作的。’
不敢求祖,願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小智惠識大意否?」五祖曰:「汝作此偈,見解只到門前,尚未得入。凡夫依此偈修行,即不墮落;作此見解,若覓無上菩提,即不可得。要入得門,見自本性。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來呈吾,若入得門,見自本性,當付汝衣法。」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
我不敢奢求成为祖师,只希望和尚您能慈悲为怀,看看我是否能理解一些基本的教义。”五祖回答说:“你所作的这首偈,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还没有真正领悟。普通人如果按照这首偈修行,至少不会堕落;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样的理解,想要寻求至高无上的觉悟,那是不可能达到的。要真正入门,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本性。你先回去,花一两天时间深思,再作一首偈给我看,如果你真的领悟了,我就会传给你衣法。”神秀上座回去后,过了几天,还是写不出来。
有一童子,於碓坊邊過,唱誦此偈。惠能一聞,知未見性,即識大意。能問童子:「適來誦者,是何言偈?」童子答能曰:「你不知大師言生死事大,欲傳衣法,令門人等各作一偈來呈看,悟大意,即付衣法,稟為六代祖。有一上座名神秀,忽於南廊下書無相偈一首,五祖令諸門人盡誦,悟此偈者,即見自性;依此修行,即得出離。」惠能答曰:「我此踏碓八個餘月,未至堂前,望上人引惠能至南廊下,見此偈禮拜,亦願誦取,結來生緣,願生佛地。」童子引能至南廊下,能即禮拜此偈。為不識字,請一人讀。惠能聞已,即識大意。惠能亦作一偈,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提着,呈自本心,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大意。
有一个童子在碓坊旁边走过,唱诵着这首偈。惠能一听,就知道他还没有领悟到本性,但已经理解了大意。惠能问童子:‘刚才你唱的是什么偈?’童子回答说:‘你不知道大师说生死是大事,想要传衣法,让弟子们各自作一首偈来展示,理解了大意,就会传给衣法,成为第六代祖师。有一个上座叫神秀,在南廊下写了一首无相偈,五祖让所有弟子都来唱诵,理解这首偈的人,就能看到自己的本性;按照这个修行,就能得到解脱。’惠能回答说:‘我在这里踏碓已经八个多月了,还没有到过堂前,希望上人能带我到南廊下,看看这首偈,也愿意唱诵,结下未来的缘分,希望能生在佛的境界。’童子带惠能到了南廊下,惠能就向这首偈行礼。因为不识字,他请了一个人来读。惠能听了之后,立刻理解了大意。惠能也作了一首偈,请了一个会写字的人,在西边的墙上写下,展示自己的本心,不认识本心,学法是没有益处的,认识心性,就能领悟大意。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無臺,
菩提原本没有树,明镜也无台,
佛性常清淨, 何處有塵埃?」
佛性永远清净,哪里会有尘埃?
又偈曰:
又一首偈语说:
「心是菩提樹, 身為明鏡臺,
心如同菩提树,身体就像明镜台,
明鏡本清淨, 何處染塵埃?」
明镜本身是清净的,哪里会有尘埃的污染呢?
院內徒眾,見能作此偈,盡怪,惠能却入碓坊。五祖忽來廊下,見惠能偈,即知識大意。恐眾人知,五祖乃謂眾人曰:「此亦未得了。」
在寺院里,徒众们看到惠能所作的偈语,都感到非常惊讶。惠能随后回到了碓坊。五祖突然来到廊下,看到了惠能的偈语,立刻理解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但担心其他人知道,五祖就对众人说:'这还没有达到真正的了悟。'
五祖夜至三更,喚惠能堂內,說《金剛經》。惠能一聞,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法及衣,以為六代祖。衣將為信稟,代代相傳;法以心傳心,當令自悟。五祖言:「惠能!自古傳法,氣如懸絲!若住此間,有人害汝,汝即須速去。」
五祖在深夜时分,将惠能叫到堂内,向他讲解《金刚经》。惠能一听,立刻领悟了经文的深意。那一夜,他接受了教法,而其他人都一无所知。五祖将顿教的教法和袈裟传给了他,使他成为了第六代祖师。袈裟作为信物,代代相传;教法则是以心传心,需要个人自己去体悟。五祖对惠能说:'惠能!自古以来,传法如同悬丝,非常危险。如果你继续留在这里,可能会有人害你,你必须立刻离开。'
能得衣法,三更發去。五祖自送能至九江驛,登時便別,五祖處分:「汝去,努力將法向南,三年勿弘此法,難去在後弘化,善誘迷人,若得心開,與吾悟無別。」辭違已了,便發向南。
惠能得到了袈裟和教法后,在三更时分就出发了。五祖亲自送惠能到九江驿,随即告别。五祖嘱咐他:'你离开后,要努力将教法向南传播,三年内不要广泛弘扬这个教法,等到困难过去后再弘扬,好好引导那些迷失的人。如果他们能够心开意解,那么你的悟性将与我无异。'告别之后,惠能便向南进发。
兩月中間,至大庾嶺,不知向後有數百人來,欲擬捉惠能,奪衣法,來至半路,盡總却迴。唯有一僧,姓陳名惠順,先是三品將軍,性行麁惡,直至嶺上,來趁把着。惠能即還法衣,又不肯取。惠順曰:「我故遠來求法,不要其衣。」能於嶺上,便傳法惠順,惠順得聞,言下心開,能使惠順即却向北化人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六祖惠能到达了大庾岭。他不知道后面有数百人跟随,这些人打算捉拿惠能,夺取他的衣法。当他们走到半路时,全都返回了。只有一个僧人,姓陈名惠顺,之前是三品将军,性格粗暴,一直追到岭上。惠能立刻还给他法衣,但惠顺并不愿意接受。惠顺说:‘我远道而来是为了求法,不是要这件衣服。’于是在岭上,惠能向惠顺传授了佛法。惠顺听到后,心门顿开,惠能便让惠顺立刻向北去教化他人。
惠能來於此地,與諸官僚道俗,亦有累劫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知。願聞先聖教者,各須淨心,聞了願自除迷,如先代悟(下是法)。惠能大師喚言:「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緣心迷,不能自悟,須求大善知識示道見性。善知識!愚人智人,佛性本亦無差別,只緣迷悟,迷即為愚,悟即成智。
惠能大师来到这里,与各位官员和在家出家之人,都有着多生累劫的因缘。这些教义是古代圣人所传承下来的,并非惠能自己所知。愿意听闻古代圣人教义的人,都必须净化自己的心灵,听完之后愿意自己去除迷惑,如同古代的悟道(以下是法)。惠能大师呼唤道:‘善知识们!菩提般若的智慧,世人本来就拥有,只是因为心迷而不能自己觉悟,需要寻求大善知识来指引道路,见到本性。善知识们!无论是愚人还是智人,他们的佛性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只是由于迷惑与觉悟的不同,迷惑时就是愚人,觉悟时就成为智者。’
「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惠為本。第一勿迷,言惠定別,定惠體一不二。即定是惠體,即惠是定用。即惠之時定在惠,即定之時惠在定。善知識!此義即是定惠等。學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發惠,先惠發定,定惠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心不善,惠定不等;心口俱善,內外一種,定惠即等。自悟修行,不在口諍。若諍先後,即是迷人。不斷勝負,却生法我,不離四相。」
善知识!我传授的法门,以定慧为基础。首先不要迷惑,认为定和慧是分开的,定慧本质上是一体的,不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定是慧的本体,慧是定的运用。当慧发挥作用时,定存在于慧中;当定发挥作用时,慧存在于定中。善知识!这个意义就是定慧相等。修行的人要用心,不要说先有定才能生出慧,或者先有慧才能生出定,认为定慧是分开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法门就会有两个面向,口头上说得好,但内心不善,慧和定不相等;如果内心和口头都是善良的,内外一致,定慧就相等了。自己觉悟并修行,不在于口头上的争辩。如果争论先后,那就是迷惑的人。不停止胜负之争,就会生出对法门的执着,不能脱离四种相貌。
「一行三昧者,於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常行直心是。《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曲,口說法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於一切法上,無有執著,名一行三昧。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動,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若如是,此法同無情,却是障道因緣。道須通流,何以却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住即被縛。若坐不動是,維摩詰不合呵舍利弗宴坐林中。善知識!又見有人教人坐,看心看淨,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悟,便執成顛,即有數百般如此教道者,故知大錯。
一行三昧,是指在任何时候,无论是行走、站立、坐着还是躺下,都要保持直心。《净名经》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不要心里怀着谄曲,口头上说法却直白,口头上说一行三昧,却不实践直心,就不是佛的弟子。只要实践直心,在所有法上不执着,就称为一行三昧。迷惑的人执着于法的表相,坚持一行三昧,只是说坐着不动,除去妄念不起心,认为这就是一行三昧。如果真是这样,这个法门就和没有情感的事物一样,却成了阻碍道的因缘。道应该是流通无阻的,为什么要停滞不前呢?心不停留在法上,道就流通无阻,一旦停留就被束缚。如果坐着不动是正确的,维摩诘就不会责备舍利弗在林中静坐。善知识!又看到有人教人坐着,观察心,观察清净,保持不动不生,从这里开始用功。迷惑的人不觉悟,就执着于这种错误,就有了数百种这样的教导方法,所以知道这是大错。 ```
「善知識!定惠猶如何等?如燈光,有燈即有光,無燈即無光。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即有二,體無兩般。此定惠法,亦復如是。
善知识!定慧如同什么?就像灯光,有灯就有光,没有灯就没有光。灯是光的载体,光是灯的作用。名字上虽然有二,实质上并没有两种不同。这种定慧的法门,也是如此。
「善知識!法無頓漸,人有利鈍。迷即漸勸,悟人頓修。識自本心,是見本性,悟即原無差別,不悟即長劫輪迴。
善知识!佛法本身没有顿渐之分,人却有智慧的利钝。迷失的人需要逐渐劝导,而开悟的人则可以立即修行。认识到自己的本心,就是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开悟了就原本没有差别,不开悟就会长久地在轮回中徘徊。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何名無相?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不念。無住者,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無有斷絕。若一念斷絕,法身即離色身。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繫縛。
善知识!我的这个法门,自古以来,无论是顿教还是渐教,都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什么是无相?无相就是在各种相中超越相。什么是无念?无念就是在念头中不执着于念头。什么是无住?无住是人的本性,每一个念头都不停留,前念、现在的念头、未来的念头,连续不断,没有中断。如果有一个念头中断了,法身就会离开色身。在每一个念头中,对所有法都不执着。如果一个念头执着了,那么所有的念头都会执着,这就叫做束缚。
於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是以無住為本。善知識!外離一切相,是無相。但能離相,性體清淨。是以無相為體,於一切境上不染,名為無念。於自念上離境,不於法上生念。莫百物不思,念盡除却,一念斷即無,別處受生。學道者用心,莫不識法意。自錯尚可,更勸他人迷,不自見迷,又謗經法。
在所有事物上,如果每一个念头都不停留,就不会被束缚,这就是以无住为根本。善知识啊!如果能够远离所有外在的相,那就是无相。只要能够离开相,本性就会变得清净。因此,以无相为本质,在所有境界上都不被污染,就称为无念。在自我的念头上离开境界,不在法上产生念头。不要什么都不想,当念头完全消除时,就会立刻没有,而在别处得到新生。学习道的人要用心,不要不理解法的真意。自己的错误还可以改正,但如果你误导了别人,使他们迷失,不仅自己看不见自己的迷失,还诽谤了经法。
是以立無念為宗。即緣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念從此而生。然此教門立無念為宗,世人離見,不起於念,若無有念,無念亦不立。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離二相諸塵勞;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維摩經》云:『外能善分別諸法相,內於第一義而不動。』
因此,将无念作为宗旨。这是因为迷惑的人在境界上有念头,念头上就会产生邪见,所有的烦恼和妄念都从这里产生。然而,这个教法将无念作为宗旨,使世人离开见解,不产生念头。如果没有念头,无念也不成立。无,是指没有什么事情?念,是指念什么?无,是指离开二相和所有的烦恼;念,是指念真如的本性。真如是念头的本质,念头是真如的作用。从自性中产生的念头,即使有见闻觉知,也不被万境所染,而总是自由自在。《维摩经》说:'能够善于分辨外在的法相,而在内在的第一义上保持不动。'
「善知識!此法門中,坐禪原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言不動。若言看心,心原是妄,妄如幻故,無所看也。若言看淨,人性本淨,為妄念故,蓋覆真如。離妄念,本性淨。不見自性本淨,起心看淨,却生淨妄,妄無處所。故知看者,看却是妄也。淨無形相,却立淨相,言是功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却被淨縛。若修不動者,不見一切人過患,即是自性不動。迷人自身不動,開口即說人是非,與道違背。看心看淨,却是障道因緣。
善知识!在这个法门中,坐禅原本不执着于心,也不执着于清净,也不说不动。如果说要观照心,心本身是虚妄的,虚妄如幻象,所以没有什么可看的。如果说要观照清净,人的本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因为虚妄的念头,才覆盖了真如。离开虚妄的念头,本性自然清净。没有看到自己本性的清净,而起心去观照清净,反而产生了对清净的虚妄,虚妄没有固定的所在。所以要知道,所谓观照,观照本身就是虚妄。清净没有形状和相貌,却设立了清净的相貌,说这是修行的功夫,持这种观点的人,阻碍了自己的本性,反而被清净所束缚。如果修行不动,不见所有人的过失和灾祸,这就是本性的不动。迷惑的人自己不动,一开口就评论别人的是非,这与道是相违背的。观照心和观照清净,其实是阻碍道的因缘。
「今既如是,此法門中,何名坐禪?此法門中,一切無礙,外於一切境界上念不起為坐,見本性不亂為禪。何名為禪定?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外若離相,內性不亂。本性自淨曰定,只緣境觸,觸即亂,離相不亂即定。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故名禪定。《維摩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梵網菩薩戒經》云:『本源自性清淨。』善知識!見自性自淨,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
既然如此,在这个法门中,什么叫坐禅?在这个法门中,一切无障碍,对外在一切境界上不生起念头是坐,看到本性不散乱是禅。什么叫禅定?离开外在的相貌称为禅,内心不散乱称为定。如果外在离开相貌,内心本性不散乱。本性自然清净称为定,只是因为境界的触动,触动就会散乱,离开相貌不散乱就是定。外在离开相貌就是禅,内心不散乱就是定,外在禅内心定,所以称为禅定。《维摩经》说:“立刻开阔明朗,恢复本来的心。”《梵网菩萨戒经》说:“本源的自性是清净的。”善知识!看到自己的本性是清净的,自己修行自己的法身,自己行佛的行为,自己成为自己的佛道。
「善知識!總須自體與受無相戒。一時,逐惠能口道,令善知識見自三身佛: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於自色身,歸依當來圓滿報身佛。(已上三唱)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在自法性,世人盡有,為迷不見,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色身中三身佛。善知識!聽與善知識說,令善知識於自色身見自法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上生。何名清淨法身佛?善知識!世人性本自淨,萬法在自性。
善知识!总需自己体悟并接受无相戒律。在某个时刻,跟随惠能的教导,让善知识能够看到自己内在的三身佛:在自己的色身中,归依于清净的法身佛;在自己的色身中,归依于千百亿化身佛;在自己的色身中,归依于未来圆满的报身佛。(以上三次唱诵)色身是居住之所,不能说是归依,先前所说的三身佛存在于自己的法性中,世人都拥有,但因为迷惑而看不见,向外寻求三身如来,却看不见自己色身中的三身佛。善知识!听我为善知识讲述,让善知识在自己的色身中看到自己的法性里存在着三身佛,这三身佛是从自己的本性中生出的。什么是清净法身佛呢?善知识!世人的本性原本就是清净的,万法存在于自己的本性中。
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行;思量一切善事,便修於善行。知如是一切法盡在自性,自性常清淨,日月常明。只為雲覆蓋,上明下暗,不能了見日月星辰,忽遇惠風吹散捲盡雲霧,萬象森羅,一時皆現。世人性淨,猶如清天。惠如日,智如月,智惠常明。於外著境,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識,開真正法,吹却迷妄,內外明澈,於自性中,萬法皆現。一切法在自性。名為清淨法身。自歸依者,除不善心與不善行,是名歸依。何名為千百億化身佛?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自化。
深思熟虑所有的恶事,就会走向恶行;深思熟虑所有的善事,就会修行善行。了解这一切法都存在于自己的本性中,本性永远是清净的,日月永远明亮。只是因为云雾的遮蔽,上面明亮而下面昏暗,不能清晰地看到日月星辰,忽然遇到和风吹散云雾,万象森罗,一时都显现出来。世人的本性清净,就像晴朗的天空。智慧如太阳,智慧如月亮,智慧和悟性永远明亮。在外界执着于境界,妄念如浮云遮蔽,本性不能明亮。遇到善知识,开启真正的法,吹散迷妄,内外明亮透彻,在本性中,万法都显现出来。一切法存在于本性中,称为清净法身。自己归依的人,除去不善的心和不善的行为,这就是归依。什么是千百亿化身佛呢?不深思熟虑,本性就是空寂;深思熟虑,就是自我变化。
思量惡法,化為地獄;思量善法,化為天堂;思量毒害,化為畜生;思量慈悲,化為菩薩。思量智惠,化為上界;思量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自不知見。一念善,知惠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何名為圓滿報身佛?一燈能除千年闇,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常思於後,常後念善,名為報身。一念惡,報却千年善心;一念善,報却千年惡滅。無常以來,後念善,名為報身。從法身思量,即是化身;念念善,即是報身。自悟自修,即名歸依也。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在歸依也。但悟三身,即識大意。
深思熟虑不道德的行为,会转化为地狱般的苦难;深思熟虑善良的行为,会转化为天堂般的快乐;深思熟虑有害的念头,会转化为畜生般的存在;深思熟虑慈悲之心,会转化为菩萨的境界。深思熟虑智慧,会达到更高的境界;深思熟虑愚昧,会堕入更低的境地。自性的变化非常之多,但迷惑的人自己并不知道。一个善良的念头,智慧就会随之产生,这就是自性化身佛。什么是圆满报身佛呢?一盏明灯能驱散长久的黑暗,一点智慧能消除长久的愚昧。不要总是回忆过去,要常常思考未来,保持未来的念头善良,这就是报身。一个恶念,可以抵消长久的善心;一个善念,可以消除长久的恶行。从无常的角度来看,保持未来的念头善良,这就是报身。从法身的角度深思熟虑,就是化身;每一个善良的念头,就是报身。自我觉悟和自我修炼,就是归依。皮肤和肉体是色身,色身是居住的地方,不是归依的对象。只要理解了三身,就能把握经文的大意。
「今既自歸依三身佛已,與善知識發四弘大願。善知識!一時逐惠能道: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邊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三唱)。善知識!眾生無邊誓願度,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各於自身自性自度。何名自性自度?自色身中,邪見煩惱,愚癡迷妄,自有本覺性,將正見度。既悟正見般若之智,除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煩惱來菩提度,如是度者,是名真度。煩惱無邊誓願斷,自心除虛妄。法門無邊誓願學,學無上正法。無上佛道誓願成,常下心行,恭敬一切,遠離迷執,覺智生般若,除却迷妄,即自悟佛道成,行誓願力。
既然已经归依了佛的三身,并且与善知识一起发起了四弘大愿。善知识!在惠能的引导下,我们一时发出了这样的誓言: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重复三次)。善知识!众生无边誓愿度,并不是惠能来度,而是善知识心中众生,各自在自身自性中自度。什么是自性自度呢?在自身的色身中,有邪见、烦恼、愚痴和迷妄,但本有的觉性,将用正见来度。既然悟到了正见和般若的智慧,就能除去愚痴和迷妄。众生各自自度,邪见来时用正见度,迷妄来时用悟性度,愚痴来时用智慧度,恶行来时用善行度,烦恼来时用菩提度,这样的度,才是真正的度。烦恼无边誓愿断,从自心中除去虚妄。法门无边誓愿学,学习无上的正法。无上佛道誓愿成,常怀谦下之心,恭敬一切,远离迷执,觉智生起般若,除去迷妄,即刻自悟佛道成,实践誓愿的力量。
「今既發四弘誓願訖,與善知識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障。大師言:善知識!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惡行一時除,自性若除即是懺;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痴染,除却從前矯誑心,永斷名為自性懺。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疽疾染,除却從前嫉妒心,自性若除即是懺(已上三唱)。善知識!何名懺悔?懺者終身不作,悔者知於前非。惡業恆不離心,諸佛前口說無益,我此法門中,永斷不作,名為懺悔。
现在既然已经发起了四弘誓愿,并且向善知识传授了无相的忏悔,消除了三世的罪障。大师说:善知识!前念、后念以及现在的念,每一个念头都不被愚昧和迷惑所染。过去的恶行在一瞬间被消除,如果自性能够消除,这就是忏悔;前念、后念以及现在的念,每一个念头都不被愚痴所染,除去过去的虚伪心,永远断除,这被称为自性的忏悔。前念、后念以及现在的念,每一个念头都不被嫉妒所染,除去过去的嫉妒心,如果自性能够消除,这就是忏悔(以上重复三次)。善知识!什么是忏悔?忏悔就是终身不再做恶,悔就是认识到以前的过错。恶业永远不离开心,诸佛前口头说忏悔无益,在我的法门中,永远断绝不做,这被称为忏悔。
「今既懺悔已,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大師言:「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從今以後,稱佛為師,更不歸依餘邪迷外道,願自三寶慈悲證明。善知識!惠能勸善知識歸依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離財離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故,即無愛著,以無愛著,名離欲尊。
现在既然已经忏悔完毕,向善知识传授无相的三归依戒。大师说: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以后,称佛为师,不再归依其他邪迷外道,愿三宝慈悲证明。善知识!惠能劝善知识归依三宝。佛,就是觉;法,就是正;僧,就是净。自己的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离开财色,这被称为两足尊。自己的心归依正,每一个念头都不邪,就没有爱著,因为没有爱著,这被称为离欲尊。 ```
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妄念,雖在自性,自性不染著,名眾中尊。凡夫不解,從日至日,受三歸依戒。若言歸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即無所歸;既無所歸,言却是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意,經中只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性不歸,無所依處。
自己的心归依清净,所有的烦恼和虚妄的念头,虽然存在于自性之中,但自性本身不被污染,这称为众中尊。普通人不了解这一点,日复一日地接受三归依戒。如果说归依佛,佛在哪里?如果没有见到佛,就没有归依的对象;既然没有归依的对象,那么所说的就是虚妄。善知识!各自观察,不要错误地使用心意,经文中只说自我归依佛,并没有说归依其他佛。如果自性不归依,就没有归依的地方。
「今既自歸依三寶,總各各至心,與善知識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善知識雖念不解,惠能與說,各各聽。摩訶般若波羅蜜者,西國梵語,唐言大智惠彼岸到。此法須行,不在口念。口念不行,如幻如化。修行者,法身與佛等也。何名摩訶?摩訶者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若空心坐禪,即落無記空。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既然已经归依了三宝,每个人都应该以至诚之心,与善知识一起探讨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善知识虽然念诵但不理解,惠能将为大家讲解,请大家仔细聆听。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西方的梵语,用唐朝的语言来说,就是大智慧到达彼岸。这个法门需要实际修行,而不仅仅是口头念诵。如果只是口头念诵而不实际修行,就像幻象和变化一样不真实。修行的人,其法身与佛是相等的。什么是摩诃?摩诃意味着伟大。心量广大,就像虚空一样。如果只是空洞地坐禅,就会陷入无记空的状态。虚空能够包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所有的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都在虚空之中,世人的本性空无,也是如此。
「性含萬法是大,萬法盡是自性。見一切人及非人,惡之與善,惡法善法,盡皆不捨,不可染著,猶如虛空,名之為大,此是摩訶行。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為大,此亦不是。心量廣大,不行是小。莫口空說,不修此行,非我弟子。
自性包含着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事物,这些事物都是自性的表现。面对所有人和非人,无论是恶行还是善行,恶法还是善法,都不应放弃,也不应执着,就像虚空一样,这种包容被称为大,这是大乘佛教的修行方式。迷惑的人只是口头上念诵,而智慧的人则是用心实践。还有一些迷惑的人,心中空无一物,不思考,也称之为大,这是不对的。心量如果广大,不行动就是狭隘。不要只是口头上空谈,不实践这种修行,就不是我的弟子。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惠。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惠,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般若無形相,智惠性即是。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梵音,唐言彼岸到。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是於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永長流,故即名到彼岸,故名波羅蜜。迷人口念,智者心行。當念時有妄,有妄即非真有;念念若行,是名真有。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善知識!即煩惱是菩提。
什么是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在任何时刻,每一个念头都不愚昧,总是运用智慧,这就被称为般若的修行。一个愚昧的念头会使般若消失,一个智慧的念头会使般若产生。世人心中常常愚昧,却自称在修行般若。般若没有具体的形象,智慧的本性就是它。什么是波罗蜜?这是西方的梵语,汉语意思是到达彼岸。解释它就是离开生灭,执着于境界就会生起生灭。就像水有波浪,就在这生死的此岸;离开境界没有生灭,就像水永远长流,因此称为到达彼岸,因此称为波罗蜜。迷惑的人只是口头上念诵,而智慧的人则是用心实践。当念头产生时如果有妄想,有妄想就不是真正的存在;如果每一个念头都去实践,这才叫真正的存在。理解这个法则的人,理解般若的法则,修行般若的实践。不修行就是凡人,一个念头的修行,法身就等同于佛。善知识!烦恼就是菩提。
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即佛。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第一,無住、無去、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將大智惠到彼岸,打破五陰煩惱塵勞,最尊、最上、第一。讚最上乘法,修行定成佛。無去、無住、無來往,是定惠等,不染一切法,三世諸佛從中變三毒為戒定惠。
前念迷失即为凡人,后念觉醒即为佛陀。善知识啊!摩诃般若波罗蜜,最为尊贵、至高无上、位居第一,它无所依附、不离去、不来临。所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佛陀都是从这至高智慧中显现出来,他们将大智慧引导至彼岸,破除五蕴的烦恼和尘世的劳累,最为尊贵、至高无上、位居第一。赞颂这至高无上的法门,修行定能成佛。不离去、不停留、不往来,这是定慧平等,不被一切法所染污,所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佛陀都是从这至高智慧中转化三毒为戒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惠。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般若常在,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莫起誑妄,即自是真如性。用智惠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見性成佛道。
善知识啊!我的法门从一般若智慧中生出八万四千种智慧。为什么呢?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如果没有烦恼,般若智慧就常在,不离开自性。领悟这个法门的人,就是无妄念、无固守、无执着。不要产生欺诈和妄想,自己就是真如本性。用智慧去观照,在一切法上不执着也不放弃,就能见到本性,成就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須修般若波羅蜜行,但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即得見性,入般若三昧。當知此人功德無量,經中分明讚嘆,不能具說。此是最上乘法,為大智上根人說。小根之人若聞法,心不生信。何以故?譬如大龍,若下大雨,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葉;若下大雨,雨於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者,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惠觀照,不假文字。譬如其雨水,不從天有,原是龍王於江海中,將身引此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一切有情無情,悉皆蒙潤。諸水眾流,却入大海,海納眾水,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善知识啊!如果你想深入法界,进入般若三昧的境界,你只需修行般若波罗蜜,只要持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就能领悟本性,进入般若三昧。要知道,这样的人功德无量,经文中有明确的赞颂,无法一一述说。这是最上乘的法门,是为具有大智慧和根性的人所说的。根性浅薄的人如果听闻这个法门,心中不会生起信心。为什么呢?就像大龙,如果下起大雨,雨水落在阎浮提,城邑村落都会被冲走,就像草叶一样;如果大雨落在大海,海水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如果大乘修行者听闻《金刚经》,心会开悟理解。因此,我们知道本性中自有般若的智慧,自己用智慧去观照,不需要依赖文字。就像雨水,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龙王在江河湖海中,用身体引来这些水,让所有的众生、草木、有情和无情的生物都得到滋润。所有的水流汇聚到大海,大海包容了所有的水,合为一体。众生的本性中般若的智慧也是如此。
「小根之人,聞說此頓教,猶如大地草木根性自小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之人亦無差別。因何聞法即不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蓋覆於日,不得風吹,日無能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有迷心,外修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人。聞其頓教,不信外修,但於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見,一切邪見煩惱,塵勞眾生,當時盡悟,猶如大海,納於眾流,小水大水,合為一體,即是見性。內外不住,來去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心修此行,即與《般若波羅蜜經》本無差別。
那些根性浅薄的人,听到这种顿教的教法,就像大地上的草木,如果根性本来就弱小,一旦遭遇大雨的浇灌,就会全部倒下,无法继续生长。根性浅薄的人也是如此。他们拥有般若智慧,与具有大智慧的人本质上没有区别。但为什么听到教法却不能开悟呢?这是因为他们受到错误见解的严重阻碍,烦恼的根源深重,就像厚重的云层遮蔽了太阳,没有风的吹拂,太阳就无法显现。般若智慧本身并没有大小之分,所有众生之所以迷惑,是因为他们向外寻求佛陀,而没有领悟到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谓的小根性人。当他们听到顿教,不再相信外在的修行,而是在内心唤起自己本有的正见,所有的错误见解和烦恼,以及困扰众生的世俗烦恼,都能在那一刻完全开悟,就像大海接纳了众多河流,无论小河大河,最终都融合为一个整体,这就是见性。不执着于内也不执着于外,来去自如,能够消除固执的心态,达到无碍的通达,如果心能修行这样的道路,就与《般若波罗蜜经》的本意没有区别。
「一切經書及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惠性故,故然能建立。我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亦不有。故知萬法本從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在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迷人問於智者,智人與愚人說法,令使愚者悟解心開。迷人若悟解心開,與大智人無別。
所有的经书和文字,无论是小乘还是大乘,十二部经文,都是因为人而设立的,因为智慧的本性,所以能够建立。如果没有世间的人,所有的万法原本就不存在。因此,我们知道万法都是由人兴起的,所有的经书也是因为人而说的。因为人中有愚昧和智慧,愚昧的人是小人,智慧的人是大人。迷惑的人向智慧的人提问,智慧的人向愚昧的人说法,使愚昧的人能够开悟和理解。如果迷惑的人能够开悟和理解,他和智慧的人就没有区别了。
故知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故知一切萬法,盡在自身心中,何不從於自心頓見真如本性。《梵網菩薩戒經》云:『本源自性清淨。』識心見性,自成佛道。《維摩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因此,如果一个人没有开悟,那么佛就是众生;如果一个人在一瞬间开悟,那么众生就是佛。因此,我们知道所有的万法都在自己的心中,为什么不从自己的心直接看到真如的本性呢?《梵网菩萨戒经》说:“本源的自性是清净的。”认识到心并看到本性,自己就成就了佛道。《维摩经》说:“立刻豁然开朗,恢复了本心。”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本性。是故以頓悟教法流行後代,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令自本性頓悟。若不能自悟者,須覓大善知識示道見性。何名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識,是大因緣。所為示道,令得見性。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性悟,須得善知識示道見性。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善知識。
善知识们,我在忍和尚那里,一听到教诲就立刻大悟,顿时看到了真如本性。因此,我以顿悟的教法传播给后代,让学习佛道的人能够顿悟菩提,各自观察自己的心性,使自己的本性能够顿悟。如果自己不能顿悟,就需要寻找大善知识来指引,以见到本性。什么是大善知识呢?能够解释最上乘的法,直接指出正确的道路,这就是大善知识,是大因缘。所谓指引道路,就是让人能够见到本性。所有的善法,都是因为大善知识能够激发而产生的。三世诸佛和十二部经文,本来就存在于人的本性中。如果不能自己悟出本性,就需要得到善知识的指引来见到本性。如果自己能够悟出,就不需要向外寻求善知识。
若取外求善知識望得解脫,無有是處。識自心內善知識,即得解脫。若自心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即有教授,救不可得。汝若不得自悟,當起般若觀照,剎那間妄念俱滅,即是自真正善知識,一悟即至佛地。自性心地,以智惠觀照,內外明澈,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是解脫。既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悟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無念法者,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常淨自性,使六賊從六門走出,於六塵中不離不染,來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莫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頓法者,至佛位地。
如果只是向外寻求善知识以期望得到解脱,那是不可能的。只有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善知识,才能得到解脱。如果自己的心迷惑不正,充满妄念和颠倒的想法,即使有外在的善知识给予教导,也无法得到救赎。如果你不能自己悟出,就应该运用般若智慧来观照,瞬间所有的妄念都会消失,这就是你真正的善知识,一旦悟出就能达到佛的境界。用自己的本性心地,用智慧来观照,内心和外在都明亮清澈,认识到自己的本心。如果认识到本心,就是解脱。既然已经解脱,就是般若三昧的境界。悟出般若三昧,就是无念的状态。什么是无念?无念的法,就是看到一切法,却不执着于任何法;遍及所有地方,却不执着于任何地方。永远保持本性的清净,让六贼从六门中出去,在六尘中不沾染,来去自由,这就是般若三昧,自由自在的解脱,称为无念的行为。不要什么都不想,要让念头断绝,这就是法的束缚,就是边见。悟出无念法的人,能通达万法;悟出无念法的人,能看到诸佛的境界;悟出无念顿法的人,能达到佛的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常見吾法身不離汝左右。善知識!將此頓教法門,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是佛教,終身受持而不退者,欲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然而付衣法,發大誓願,不退菩提,即須分付。若不同見解,無有志願,在在處處,勿妄宣傳,損彼前人,究竟無益。若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善知识啊!未来得到我教法的人,将常常感受到我的法身不离你们左右。善知识啊!将这顿教法门,与我共同见证、共同修行,立下誓愿并持守它,这样的佛教,如果终身持守而不放弃,想要达到圣位,就必须传授,从古至今,默默传授衣法,立下宏大的誓愿,不退转于菩提之道,就应当传授。如果见解不同,没有志向和愿望,在任何地方,都不要随意宣扬,损害前人,终究没有好处。如果愚昧的人不理解,诋毁这法门,经过百劫千生,将断绝佛的种性。
大師言:「善知識!聽吾說〈無相頌〉,令汝迷者罪滅,亦名〈滅罪頌〉」。頌曰:
大师说:“善知识啊!听我讲述《无相颂》,让那些迷惑的人消除罪孽,这也叫做《灭罪颂》。”颂词如下:
「愚人修福不修道, 謂言修福而是道。
愚蠢的人只追求积累福分而不修行正道,错误地认为积累福分就是修行正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業原來在。
通过布施和供养可以积累无边的福分,但心中的身、口、意三业才是修行的根本。
若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原在。
如果以为通过积累福分就能消除罪业,那么即使来世得到福分,罪业依然存在。
若解向心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如果能够理解并从内心去除造成罪业的因素,那么在每个人的本性中就能找到真正的忏悔。
若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如果领悟了大乘佛法中的真正忏悔,那么摒弃邪行,走向正道,就能做到无罪。
學道之人能自觀, 即與悟人同一例。
学习道法的人如果能够自我反省,那么他就能与那些已经开悟的人一样。
惠能今傳此頓教, 願學之人同一體。
惠能现在传授这顿悟的教法,希望学习的人能够达到统一的境界。
若欲當來覓法身, 三毒惡緣心裏洗。
如果想要在未来寻找到法身,就要在心中洗净贪、瞋、痴这三毒的恶缘。
努力修道莫悠悠, 忽然虛度一世休。
要努力修行,不要虚度时光,否则就会白白浪费一生。
若遇大乘頓教法, 虔誠合掌至心求。」
如果遇到了大乘顿悟的教法,就要虔诚地合掌,以至诚之心去求取。
大師說法了,韋使君、官僚、僧眾、道俗,讚言無盡,昔所未聞。
大师讲法结束后,韦使君、官员、僧侣和在家众都赞不绝口,称赞这是前所未有的教诲。
使君禮拜,白言:「和尚說法,實不思議。弟子尚有少疑,欲問和尚。望意和尚大慈大悲,為弟子說。」大師言:「有疑即問,何須再三?」使君問:「法可不?是西國第一師達摩祖師宗旨?」大師言:「是!」使君問:「弟子見說達摩大師化梁武帝。帝問達摩:『朕一生以來,造寺、布施、供養有功德否?』
使君行礼后说道:'大师的讲法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弟子还有一些疑问,想要请教大师。希望大师能以大慈大悲之心,为弟子解答。'大师说:'有疑问就问,不必犹豫。'使君问:'大师所讲的法,是否是西方第一大师达摩祖师的宗旨?'大师回答:'是的。'使君又问:'弟子听说达摩大师曾教化梁武帝。武帝问达摩:'我一生中建造寺庙、布施、供养,是否有功德?'
達摩答言:『並無功德。』武帝惆悵,遂遣達摩出境。未審此言,請和尚說。」六祖言:「實無功德,使君勿疑達摩大師言。武帝著邪道,不識正法。」使君問:「何以無功德?」和尚言:「造寺、布施、供養,只是修福。不可將福以為功德,功德在法身,非在於福田。
达摩回答说:'并没有功德。'武帝感到困惑,于是让达摩离开国境。如果你不明白这句话,请和尚解释。'六祖说:'确实没有功德,使君不要怀疑达摩大师的话。武帝走上了邪道,不认识正法。'使君问:'为什么没有功德?'和尚说:'建造寺庙、施舍、供养,这只是修福。不能把福当作功德,功德存在于法身之中,而不是在福田里。'
自法性有功德,平直是佛性,外行恭敬,若輕一切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德。自性無功德,法身無功德。念念行平等直心,德即不輕。常行於敬,自修身即功,自修心即德。功德自心作,福與功德別。武帝不識正理,非祖大師有過。
从法性中生出功德,平等正直是佛性,外在行为恭敬,如果轻视所有人,自我和他人的观念不断,那么自己就没有功德。自性没有功德,法身也没有功德。每一念都实践平等和直心,德就不会轻视。经常保持恭敬,自我修养就是功,自我修养心就是德。功德是由自己的心所作,福与功德是不同的。武帝不了解正确的道理,并不是祖师有过失。
使君禮拜,又問:「弟子見僧俗常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望為破疑。」大師言:「使君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只為下根。說近說遠,只緣上智。人自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使君!東方但淨心無罪,西方心不淨有愆。迷人願生東方、西方,悟者所在處並皆一種。
使君行了禮拜,又问:‘弟子常见僧俗之人常常念诵阿弥陀佛,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大师开示,这样能否真的往生?希望您能破除我的疑惑。’大师说:‘使君听我说,惠能现在为你解释。世尊在舍卫城时,曾讲述西方极乐世界的引化之法,经文清晰明确,离这里并不遥远,只是针对根性较钝的人。说到近或远,其实是针对智慧较高的人。人虽然分为两种,但佛法并没有两种。迷惑与觉悟有所不同,见识也有快慢之分。迷惑的人通过念佛希望往生那里,而觉悟的人则净化自己的心。所以佛说:“随着心的净化,佛土也会变得纯净。”使君!东方只要心净无罪,西方即使心不净也会有过失。迷惑的人希望往生东方或西方,而觉悟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是一种净土。
心地但無不淨,西方去此不遠;心起不淨之心,念佛往生難到。除十惡即行十萬;無八邪即過八千。但行直心,到如彈指。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頓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遠,如何得達?」六祖言:「惠能與使君移西方剎那間,目前便見,使君願見否?」使君禮拜:「若此得見,何須往生?願和尚慈悲,為現西方,大善!」大師言:「一時見西方!無疑即散!」大眾愕然,莫知何事。大師曰:「大眾!大眾!作意聽!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門。
只要心地没有不纯净,西方极乐世界离这里并不遥远;如果心中起了不纯净的念头,即使念佛也难以往生。去除十恶就能行进十万里;没有八邪就能越过八千里。只要保持直心,就能在弹指间到达。使君!只要实践十善,何必再有往生的愿望?如果不去除心中十恶的念头,又有哪位佛会来迎接你呢?如果领悟了无生的顿法,就能在瞬间见到西方;如果不领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的路就遥远,又怎能到达呢?’六祖说:‘惠能现在就为使君将西方极乐世界移至瞬间,立刻就能见到,使君是否愿意见到?’使君行了禮拜:‘如果能这样见到,何必还要往生?希望大师慈悲,显现西方,这是多么善良的事啊!’大师说:‘立刻见到西方!没有疑惑就散去!’大众惊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大师说:‘大众!大众!集中精神听!世人自己的身体就是城池,眼、耳、鼻、舌、身就是城门。
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是眾生;自性悟,眾生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是釋迦,平直即是彌勒,人我即是須彌,邪心即是海水,煩惱即是波浪,毒心即是惡龍,塵勞即是魚鼈,虛妄即是鬼神,三毒即是地獄,愚癡即是畜生,十善即是天堂。
外在有五个感官之门,内在有意识之门。心即是大地,本性即是君王。本性在,君王就在;本性离去,君王便无。本性存在时,身心得以存续;本性离去时,身心便衰败。佛性是由自己的本性所造,不要向身体之外去寻求。如果本性迷失,佛即是众生;如果本性觉悟,众生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菩萨,乐于施舍称为大势至菩萨,能够净化的是释迦牟尼佛,公正直率即是弥勒佛,执着于人我就是须弥山,邪恶之心即是海水,烦恼即是波涛,恶意即是恶龙,尘世的劳碌即是鱼鳖,虚妄即是鬼神,三毒即是地狱,愚昧即是畜生,十善即是天堂。
無人我,須彌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智惠光明,照曜六門清淨,照破六欲諸天,下照三毒若除,地獄一時消滅,內外明澈,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座下聞說,讚聲徹天,應是迷人,了然便見。使君禮拜,讚言:「善哉!善哉!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当一个人放下了对自我的执着,就像须弥山自然倒塌;当一个人消除了邪念,就像海水枯竭;当烦恼消失,就像海浪平息;当毒害被清除,就像鱼龙灭绝。在自己的心地上,觉性如如来,释放出大智慧的光芒,照亮六根清净,照亮六欲诸天,下照三毒若除,地狱一时消灭,内外明亮透彻,与西方无异。如果不进行这样的修行,又怎能到达那里呢?”座下的人听到这些话,赞叹声震天,即使是迷失的人,也能立刻领悟。使君礼拜,称赞说:“太好了!太好了!愿所有法界的众生,听到这些话时,都能立刻领悟。
大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惡之人;在家若修行,如東方人修善。但願自家修清淨,即是西方。」使君問:「和尚!在家如何修?願為指授。」大師言:「善知識!惠能與道俗作〈無相頌〉,汝等盡誦取,依此修行頓教法,常與惠能說一處無別。」頌曰:
大师说:“善知识!如果你想修行,即使在家也可以,不必非要在寺庙。在寺庙不修行,就像西方心恶的人;如果在家修行,就像东方人修善。只愿自己修行清净,这就是西方。”使君问:“和尚!在家如何修行?请指教。”大师说:“善知识!惠能为出家和在家的人作了《无相颂》,你们都去背诵,依照这个修行顿教法,常常与惠能说的没有区别。”颂曰: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虛空,
无论是口头上的讲解还是内心的领悟,都像太阳在虚空中一样明亮。
惟傳頓教法, 出世破邪宗。
只传授直接而迅速的教法,以出世的智慧破除邪宗的迷惑。
教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教法本身并无顿渐之分,迷惑与觉悟却有快慢之别。
若學頓教法, 愚人不可悉。
如果学习直接而迅速的教法,愚昧之人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虽然说法有千万种,但合理归结起来,真理只有一个。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惠日。
在烦恼的黑暗中,需要常常升起智慧的太阳。
邪來因煩惱, 正來煩惱除,
邪念因烦恼而起,正念则能消除烦恼。
邪正悉不用, 清淨至無餘。
邪与正都无需执着,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清淨, 起心即是妄,
菩提本质上是清净的,起心动念即是妄念。
淨性於妄中, 但正除三障。
在妄念中保持清净的本性,只需正确去除三种障碍。
世間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在世间修行,一切行为都不妨碍。
常見在己過, 與道即相當。
常常看到自己的过错,就与道相合。
色類自有道, 離道別覓道,
各种色相都有其道,离开道去别处寻找道。
覓道不見道, 到頭還自懊。
寻找道却不见道,最终只会自寻烦恼。
若欲覓真道, 行正即是道,
如果想要找到真正的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正心, 暗行不見道。
如果自己没有正直的心,暗中行事就无法见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如果是真正修行的人,不会看到世间的过错。
若見世間非, 自非却是左。
如果看到世间的不正,那自己的不正才是问题。
他非我不罪, 我非自有罪,
别人的不正不是我的罪过,我的不正才是我的罪过。
但自去非心, 打破煩惱碎。
只要去除自己的不正之心,就能打破烦恼。
若欲化愚人, 事須有方便,
如果想要教化愚昧的人,必须有适当的方法。
勿令彼有疑, 即是菩提現。
不要让他们产生疑惑,这就是菩提的显现。
法原在世間, 於世出世間,
法原本就在世间,它既在世间也超出世间。
勿離世間上, 外求出世間。
不要离开世间去寻求超脱世间的境界。
邪見在世間, 正見出世間,
错误的观点存在于世间,而正确的观点则超越世间。
邪正悉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頓教,
摒弃所有错误和正确的观点,菩提的本性自然显现。这正是顿教的教义,
亦名為大乘, 迷來經累劫,
也被称为大乘佛教,迷失时经历无数劫难,
悟即剎那間。」
一旦觉悟,就在一瞬间。
大師言:「善知識!汝等盡誦取此偈,依偈修行,去惠能千里,常在能邊;依此不修,對面千里。各各自修,法不相待。眾人且散,惠能歸漕溪山,眾生若有大疑,來彼山間,為汝破疑,同見佛性。」合座官僚道俗,禮拜和尚,無不嗟嘆:「善哉大悟,昔所未聞,嶺南有福,生佛在此,誰能得知?」一時盡散。
大师说:“善知识们!你们都背诵这个偈语,依照偈语修行,即使远离惠能千里,也如同在我身边;如果不依照这个修行,即使面对面也如同相隔千里。每个人都要自己修行,法门不会相互等待。大家现在可以散去了,惠能将返回漕溪山,如果众生有大疑惑,可以到那座山中来,我会为你们破除疑惑,共同见证佛性。”在场的官员和在家众都向大师行礼,无不赞叹:“善哉,大悟,这是我们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岭南真是有福,生佛在此,谁能知晓呢?”于是大家全部散去了。
大師往漕溪山,韶、廣二州行化四十餘年。若論門人,僧之與俗,約有三五千人,說不可盡。若論宗旨,傳授壇經,以此為依約。若不得《壇經》,即無稟受。須知法處、年、月、日、姓名,遞相付囑。無《壇經》稟承,非南宗弟子也。未得稟承者,雖說頓教法,未知根本,終不免諍。但得法者,只勸修行,諍是勝負之心,與佛道違背。
大师前往漕溪山,在韶州和广州两个州进行教化四十多年。如果谈论他的弟子,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众,大约有三五千人,数量多得无法计数。如果谈论他的教义,传授的是《壇經》,以此为依据。如果没有得到《壇經》,就没有接受教诲。必须知道法门、年份、月份、日期、姓名,相互传承。没有《壇經》的传承,就不是南宗的弟子。没有得到传承的人,即使谈论顿教法门,也不明白根本,最终无法避免争论。只有得到法门的人,只鼓励修行,争论是胜负之心,与佛道相违背。
世人盡傳南宗能、北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禪師於南都荊州江陵府當陽縣玉泉寺住持修行,惠能大師於韶州城東三十五里漕溪山住持修行。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漸頓?法即一種,見有遲疾,見遲即漸,見疾即頓,法無漸頓,人有利鈍,故名漸頓。
世人普遍传说南宗的惠能和北宗的神秀,但不了解根本的原因。秀禅师在南都荆州江陵府当阳县的玉泉寺担任住持,修行佛法。惠能大师在韶州城东三十五里的漕溪山住持修行。法本质上是一种宗旨,但人有南北之分,因此就区分了南北宗。为什么有渐进和顿悟之分?法本身没有渐进和顿悟,但人的见识有快慢之分,见识慢的是渐进,见识快的是顿悟,法本身没有渐顿之分,只是人有利钝之别,因此称为渐顿。
神秀師常見人說,惠能法疾,直指見路。秀師遂喚門人僧志誠曰:「汝聰明多智,汝與吾至漕溪山到惠能所,禮拜但聽,莫言吾使汝來。所聽得意旨,記取,却來與吾說,看惠能見解與吾誰疾遲。汝第一早來,勿令吾怪。」志誠奉使,歡喜遂行,半月中間,即至漕溪山,見惠能和尚,禮拜即聽,不言來處。志誠聞法,言下便悟,即契本心。起立即禮拜,白言:「和尚!弟子從玉泉寺來,秀師處不得啟悟,聞和尚說,便契本心。和尚慈悲,願當教示。」惠能大師曰:「汝從彼來,應是細作?」志誠曰:「不是!」六祖曰:「何以不是?」志誠曰:「未說時即是,說了即不是。
神秀大师经常听人说起,惠能的教法直接而迅速,能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此,神秀大师召唤了他的门徒,僧人志诚,对他说:“你聪明且富有智慧,你替我前往曹溪山拜访惠能,只需恭敬地听法,不要透露是我派你来的。你听到的法义,要记在心里,回来后告诉我,让我看看惠能的见解与我的相比,谁的更直接、更迅速。你明天一早就出发,不要让我久等。”志诚领命,怀着喜悦的心情出发了,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他到达了曹溪山,见到了惠能大师。他恭敬地行礼并聆听教诲,没有透露自己的来历。志诚听到惠能的讲法,立刻领悟,与自己的本心相契合。他立刻起身再次行礼,说道:“大师,弟子从玉泉寺来,神秀大师那里我未能得到启发,但听到大师的讲法,我便与本心相契合。大师慈悲为怀,请继续教导我。”惠能大师问:“你从他那里来,应该是来做间谍的吧?”志诚回答:“不是的。”六祖问:“为什么不是?”志诚说:“在未说之前它就是,说了之后它就不是了。”
大師謂志誠曰:「吾聞汝禪師教人,唯傳戒定惠,汝和尚教人戒定惠如何?當為吾說!」志誠曰:「秀和尚言戒定惠:諸惡不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惠,自淨其意名為定,此即名為戒定惠。彼作如是說,不知和尚所見如何?」惠能和尚答曰:「此說不可思議,惠能所見又別。」志誠問:「何以別?」惠能答曰:「見有遲疾。」志誠請和尚說所見戒定惠。
大师对志诚说:‘我听说你师父教人,只传授戒定慧,你师父是如何教人戒定慧的?请告诉我!’志诚回答说:‘秀和尚说戒定慧:不做任何恶事称为戒,积极行善称为慧,净化自己的心称为定,这就是所谓的戒定慧。他就是这样说的,不知道大师您的看法如何?’惠能大师回答说:‘这个说法是不可思议的,我的看法有所不同。’志诚问:‘有什么不同?’惠能回答说:‘见解有快慢之分。’志诚请大师阐述他所理解的戒定慧。
大師言:「汝聽吾說,看吾所見處:心地無非是自性戒,心地無亂是自性定,心地無癡是自性惠。」大師言:「汝師戒定惠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惠勸上智人。得悟自性,亦不立戒定惠。」志誠言:「請大師說,不立如何?」大師言:「自性無非、無亂、無癡,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有何可立?自性頓修,無有漸次,所以不立。」志誠禮拜,便不離漕溪山,即為門人,不離大師左右。
大师说:‘你听我说,看我所理解的:心地无非即是自性戒,心地无乱即是自性定,心地无痴即是自性慧。’大师说:‘你师父的戒定慧是劝化小根性智慧的人;我的戒定慧是劝化上根性智慧的人。领悟了自性,也就不设立戒定慧了。’志诚说:‘请大师解释,为什么不设立?’大师说:‘自性本无非、无乱、无痴,每一念都以般若智慧观照,永远离开法相,有什么可设立的呢?自性是顿修的,没有逐步的过程,所以不设立。’志诚礼拜后,就不再离开漕溪山,成为大师的弟子,始终不离大师左右。
又有一僧名法達,常誦《法華經》七年,心迷不知正法之處。來至漕溪山禮拜,問大師言:「弟子常誦《妙法蓮華經》七年,心迷不知正法之處,經上有疑,大師智惠廣大,願為除疑?」大師言:「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上無疑,汝心自邪,而求正法,吾心正定即是持經。吾一生以來,不識文字,汝將《法華經》來,對吾讀一遍,吾聞即知。」法達取經到,對大師讀一遍,六祖聞已,即識佛意,便與法達說《法華經》。六祖言:「法達!《法華經》無多語,七卷盡是譬喻因緣。如來廣說三乘,只為世人根鈍。經文分明,無有餘乘,唯有一佛乘。
有一位名叫法达的僧人,他持续七年诵读《法华经》,但心中迷茫,不明白正法的真正所在。他来到曹溪山向六祖惠能大师礼拜,并问道:‘弟子我诵读《妙法莲华经》已有七年,但心中仍然迷茫,不知道正法的所在。经文中有我不明白的地方,大师您智慧广大,能否帮我解除疑惑?’大师回答说:‘法达,法本身是通达的,是你的心没有通达。经文中并没有疑惑,是你的心产生了邪念,你寻求正法,我的心正定就是持经。我一生中不认识文字,你把《法华经》拿来,对着我读一遍,我听了就能理解。’法达便取来经文,对着大师读了一遍。六祖听后,立刻领悟了佛的意图,于是向法达解释《法华经》。六祖说:‘法达,《法华经》并没有太多的话,七卷都是通过譬喻来说明因缘。如来广泛讲述三乘法门,只是为了适应世间人根性迟钝。经文清晰明了,没有其他法门,只有一佛乘。’
」大師言:「法達!汝聽一佛乘,莫求二佛乘,迷即却汝性。經中何處是一佛乘?吾與汝說,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已上十六字是正法)此法如何解?此法如何修?汝聽吾說,人心不思,本源空寂,離却邪見即一大事因緣。內外不迷,即離兩邊。
大师说:‘法达!你听一佛乘的教法,不要追求二佛乘,迷惑会遮蔽你的本性。经文中哪里提到了一佛乘?我将为你解释,经文说:‘所有佛陀世尊,只因一大事因缘,才出现于世。’(这十六个字是正法)这个教法如何理解?这个教法如何修行?你听我说,人的心若不思考,本源就是空寂的,远离邪见就是一大事因缘。不迷惑于内也不迷惑于外,就是超越了二边。
外迷著相,內迷著空,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出現於世。心開何物?開佛知見。『佛』猶如『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此名開、示、悟、入,從一處入,即覺知見,見自本性,即得出世。」大師言:「法達!吾常願一切世人,心地常自開佛知見,莫開眾生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惡,自開眾生知見;世人心正,起智惠觀照,自開佛知見。莫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出世。」大師言:「法達!此是《法華經》一乘法。向下分三,為迷人故。汝但依一佛乘。
对外迷惑于形象,对内迷惑于空无,能够超脱形象和空无,就是不迷惑。如果领悟这个教法,一念之间心就开放了,显现于世。心开放了什么?开放了佛的知见。‘佛’就像‘觉’,分为四门:开启觉的知见,展示觉的知见,悟到觉的知见,进入觉的知见。这叫做开、示、悟、入,从一个地方进入,就是觉的知见,见到自己的本性,就超脱了世间。大师说:‘法达!我常愿所有世人,心地自然开放佛的知见,不要开放众生的知见。世人心若邪,愚昧迷惑而作恶,就自然开放了众生的知见;世人心若正,启发智慧观照,就自然开放了佛的知见。不要开放众生的知见,开放佛的知见就能超脱世间。’大师说:‘法达!这是《法华经》中的一乘法。向下分为三部分,是为了迷惑的人。你只需依循一佛乘。
」大師言:「法達!心行轉《法華》,不行《法華》轉;心正轉《法華》,心邪《法華》轉。開佛知見轉《法華》,開眾生知見被《法華》轉。」大師言:「努力依法修行,即是轉經。」法達一聞,言下大悟,涕淚悲泣,白言:「和尚!實未曾轉《法華》,七年被《法華》轉;以後轉《法華》,念念修行佛行。」大師言:「即佛行是佛。」其時聽人,無不悟者。
大师说:'法达!心行转变《法华经》,不转变《法华经》则被其转;心正则能转变《法华经》,心邪则被《法华经》所转。开启佛的知见能转变《法华经》,开启众生的知见则被《法华经》所转。'大师说:'努力依法修行,就是转变经文。'法达一听,顿时大悟,泪流满面,说:'和尚!我确实未曾转变《法华经》,七年来被《法华经》所转;从今以后,我将转变《法华经》,每念每行都修行佛的行径。'大师说:'这就是佛的行径。'当时在场的听众,无一不有所悟。
時有一僧名智常,來漕溪山,禮拜和尚,問四乘法義。智常問和尚曰:「佛說三乘,又言最上乘,弟子不解,望為教示。」惠能大師曰:「汝自身心見,莫著外法相,原無四乘法。人心量四等,法有四乘。見聞讀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行俱備,一切不離,但離法相,作無所得,是最上乘,最上乘是最上行義,不在口諍,汝須自修,莫問吾也。」
当时有一位名叫智常的僧人来到曹溪山,向大师礼拜并询问四乘的法义。智常问大师:'佛说有三乘,又提到最上乘,弟子不明白,希望得到您的教导。'惠能大师说:'你自己的心要有所见识,不要执着于外在的法相,原本就没有四乘法。人心有四种量度,法有四乘。见闻读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皆通,万行皆备,一切不离,只要离开法相,做到无所得,就是最上乘,最上乘是至高无上的行义,不在口头辩论,你需要自己修行,不要问我。'
又有一僧名神會,襄陽人也。至漕溪山禮拜,問言:「和尚坐禪,見亦不見?」大師起,把打神會三下,却問神會:「吾打汝,痛不痛?」神會答言:「亦痛亦不痛。」六祖言曰:「吾亦見亦不見。」神會又問:「大師何以亦見亦不見?」大師言:「吾亦見,常見自過患,故云亦見。亦不見者,不見他人過罪,所以亦見亦不見也。汝亦痛亦不痛如何?」神會答曰:「若不痛,即同無情木石;若痛,即同凡夫,即起於恨。」大師言:「神會!向前!見不見是兩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來弄人?」神會禮拜,再禮拜,更不言。大師言:「汝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汝心悟自見,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見自心,却來問惠能見否?吾不自知,代汝迷不得;汝若自見,代得吾迷?何不自修,問吾見否?」神會作禮,便為門人,不離漕溪山中,常在左右。
有一位名叫神会的僧人,来自襄阳。他来到曹溪山向六祖惠能大师礼拜,并问道:‘大师坐禅时,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呢?’六祖起身,打了神会三下,然后反问神会:‘我打你,你觉得痛不痛?’神会回答说:‘既痛也不痛。’六祖说:‘我既看得见也看不见。’神会又问:‘大师为什么既看得见又看不见呢?’六祖回答:‘我看得见,是因为我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所以说看得见。我看不见,是因为我不去看别人的过错,这就是我既看得见又看不见的原因。你既痛也不痛是怎么回事呢?’神会回答说:‘如果不痛,那我就和没有感情的木头石头一样;如果痛,那我就和普通人一样,会生起恨意。’六祖说:‘神会,过来!看得见看不见是两个极端,痛不痛是生灭的现象。你自己的本性都还没有看见,怎么敢来戏弄人呢?’神会礼拜后,再次礼拜,不再说话。六祖说:‘你的心如果迷惑,看不见,就应该去向善知识寻求道路;你的心如果开悟,能自己看见,就应该依法修行。你自己迷惑,看不见自己的心,却来问我惠能是否看得见?我自己都不了解,怎么能代替你的迷惑呢?如果你自己能看见,能代替我的迷惑吗?为什么不自己修行,而要问我是否看得见呢?’神会行礼后,便成为了门下弟子,不再离开曹溪山,常常侍奉在六祖左右。
大師遂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神會。大師言:「汝等十弟子近前,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汝等各為一方師。吾教汝等說法,不失本宗。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於性相。若有人問法,出語盡雙,皆取法對,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三科法門者,蔭、界、入。蔭,是五蔭;界,是十八界;入,是十二入。何名五蔭?色蔭、受蔭、想蔭、行蔭、識蔭是。何名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何名十二入?外六塵,中六門。何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是。
大师随后召唤了他的弟子们,包括法海、志诚、法达、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和神会。大师对他们说:‘你们这十位弟子靠近一些,你们与众不同,我涅槃之后,你们每个人都将成为各自领域的导师。我教导你们如何说法,不偏离我们的根本宗旨。要运用三科法门,运用三十六对相对概念,超越对立的两边,讲述所有法,不要脱离法的本质和表象。如果有人问法,你的回答要全面,都要用相对的法来对答,来去相互依存,彻底消除二法,不再有其他去处。三科法门指的是什么?是五阴、十八界和十二入。五阴,指的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十八界,指的是六尘、六门、六识。十二入,指的是外在的六尘和内在的六门。什么是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
何名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法性起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門、六塵。自性含萬法,名為含藏識。思量即轉識,生六識,出六門、六塵,是三六十八。由自性邪,起十八邪;若自性正起十八正。惡用即眾生,善用即佛。用由何等?由自性。
什么是六门?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官根基。法性自起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门与六尘相对应。自性包含万法,称为含藏识。思量即是转识,生出六识,通过六门、六尘,形成三六十八的组合。如果自性偏离正道,就会产生十八种邪见;如果自性保持正直,就会产生十八种正见。如果使用不当,就是众生;如果使用得当,就是佛。使用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自性。
「對。外境無情對有五: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暗與明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
对。在外界环境中,无情的自然现象有五对相对存在:天与地相对,日与月相对,暗与明相对,阴与阳相对,水与火相对。
相對,有十二對:有為無為對,有色無色對、有相無相對、有漏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長與短對、高與下對。
语言和法相相对,有十二对:有为与无为相对,有色与无色相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相对,色与空相对,动与静相对,清与浊相对,凡与圣相对,僧与俗相对,老与少相对,长与短相对,高与下相对。
自性起用對有十九對:邪與正對、癡與惠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嶮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慈與害對、喜與嗔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常與無常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體與用對、性與相對。
自性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十九对相对的概念:错误与正确相对、愚昧与智慧相对、混乱与定力相对、持戒与非持戒相对、直接与曲折相对、真实与虚假相对、危险与平坦相对、烦恼与觉悟相对、慈悲与伤害相对、喜悦与愤怒相对、放下与贪婪相对、进取与退步相对、生与灭相对、永恒与无常相对、法身与色身相对、化身与报身相对、本质与功能相对、自性与现象相对。
語言與法相對有十二對,外境無情對有五對,自性起用對有十九對,都合成三十六對也。
语言与法相相对有十二对,外在环境与无情相对有五对,自性的作用相对有十九对,这些合起来就是三十六对。
此三十六對法,解用通一切經,出入即離兩邊。如何自性起用三十六對共人言語?出外,於相離相;入內,於空離空。著空,則惟長無明;著相,則惟長邪見。秉法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不合言語,言語即是文字。自性上說空,正語言本性不空。迷自惑,語言除故。暗不自暗,以明故暗;暗不自暗,以明變暗。以暗現明,來去相因,三十六對,亦復如是。
这三十六对法,能够用来解释和应用在所有经文中,它们能够让人避免陷入任何极端。如何用自性的作用来与这三十六对相对应,并与人交流呢?在外部,要超越表相;在内部,要超越空无。如果执着于空无,就会增长无明;如果执着于表相,就会增长错误的见解。直接根据法则来表达,不需要文字。既然说不需要文字,那么人们不应该使用语言,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字。在自性上谈论空无,正是语言的本性不空。迷惑自己,是因为语言的消除。黑暗不是因为自身而黑暗,而是因为光明而显得黑暗;黑暗不是因为自身而黑暗,而是因为光明使它变暗。通过黑暗来显现光明,来去相互依存,这三十六对法也是如此。
大師言:「十弟子!以後傳法,遞相教授一卷《壇經》,不失本宗。不稟受《壇經》,非我宗旨。如今得了,遞代流行。得遇《壇經》者,如見吾親授。十僧得教授已,寫為《壇經》,遞代流行,得者必當見性。」
大师说:“十位弟子!将来传承教法时,相互教授一卷《坛经》,以保持我们宗派的根本。不学习《坛经》,就无法理解我的宗旨。现在你们已经得到了,要一代代传承下去。遇到《坛经》的人,就如同亲自接受了我的教导。十位僧人得到教授后,将其书写成《坛经》,代代相传,得到它的人必将领悟本性。”
大師先天二年八月三日滅度。七月八日,喚門人告別。大師先天元年於新州國恩寺造塔,至先天二年七月告別。大師言:「汝眾近前,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問,為汝破疑,當令迷者盡悟,使汝安樂。吾若去後,無人教汝。」法海等眾僧聞已,涕淚悲泣。唯有神會不動,亦不悲泣。六祖言:「神會小僧,却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餘者不得,數年山中,更修何道?汝今悲泣,更憂阿誰?憂吾不知去處在?若不知去處,終不別汝。汝等悲泣,即不知吾去處;若知去處,即不悲泣。性體無生無滅,無去無來。」「汝等盡坐,吾與汝一偈:〈真假動靜偈〉,汝等盡誦取,見此偈意,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僧眾禮拜,請大師留偈,敬心受持。
大师在先天二年八月三日涅槃。七月八日,他召集门徒告别。大师在先天元年于新州国恩寺建造了佛塔,至先天二年七月与大家告别。大师说:“你们都靠近些,我到八月,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你们如果有什么疑问,要尽早提问,我会为你们解答,让迷惑的人都能彻底觉悟,使你们得到安宁。如果我走了,就没有人教导你们了。”法海等众僧听到这些话,都流下了悲伤的泪水。只有神会保持镇定,没有哭泣。六祖说:“神会这位年轻的僧人,已经达到了善恶平等,对赞誉和诋毁都不动心的境界。其他人还没有达到,你们在山中修行多年,到底修了什么道?你们现在哭泣,是在为谁担忧?担心我不知道去向吗?如果你们不知道我的去向,我就不会离开你们。你们哭泣,就说明不知道我的去向;如果知道,就不会哭泣。佛性的本质是不生不灭,无去无来。“你们都坐下,我给你们念一首偈语:《真假动静偈》,你们都要好好背诵,理解这首偈语的意义,就和我的心意相同。按照这个修行,就不会偏离宗旨。”众僧向大师顶礼,请求大师留下偈语,恭敬地接受并牢记。
「一切無有真, 不以見於真。
一切事物都不存在真正的实体,因此不能通过观察来认识真正的实相。
若見於真者, 是見盡非真。
如果有人声称看到了真正的实相,那么他所看到的其实并非真正的实相。
若能自有真, 離假即心真。
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内在的真实,那么就能超越虚假,达到心灵的真实状态。
自心不離假, 無真何處真?
如果自己的心不能超越虚假,那么真正的实相又在哪里呢?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無動。
有情众生能够理解并体验变化,而无情的事物则没有变化。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如果修行者追求不动的境界,那就如同无情的事物一样,没有变化。
若見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如果认识到真正的不动,那么在变化之中也能找到不变的真理。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不动本身是不动的,无情的事物中没有佛性。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能够善于分辨事物的表象,那么就能领悟到至高无上的真理。
若悟作此見, 則是真如用。
如果能够悟到这一点,那么就是真正地运用了真如的智慧。
報諸學道者, 努力須用意。
告诉所有修行佛道的人,必须用心努力。
莫於大乘門, 却執生死智。
不要在大乘佛法的门前,却执着于对生死的认识。
前頭人相應, 即共論佛義。
如果前面的人与你的见解相合,那么就可以一起讨论佛的教义。
若實不相應, 合掌禮勸善。
如果实际上见解不相合,那么应该合掌恭敬地劝勉他人向善。
此教本無諍, 若諍失道意。
这个教义本质上是无争的,如果发生争论,就会失去追求道的真谛。
執迷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固执于迷误和辩论法门,自身本性就会陷入生死轮回。
眾僧既聞,識大師意,更不敢諍,依法修行。一時禮拜,即知大師不久住世。上座法海向前言:「大師!大師去後,衣法當付何人?」大師言:「法即付了,汝不須問。吾滅後二十餘年,邪法撩亂,惑我宗旨。有人出來,不惜身命,定佛教是非,竪立宗旨,即是吾正法。衣不合傳,汝不信,吾與誦先代〈五祖傳衣付法頌〉。若據第一祖達摩頌意,即不合傳衣。聽吾與汝誦。」頌曰:
众僧听到这些话后,理解了大师的意图,不再争论,依法修行。他们一时向大师行礼,意识到大师不会在世上久留。上座法海走上前问道:“大师,您离开后,衣钵和法将传给谁?”大师回答:“法已经传了,你不必再问。我涅槃后二十多年,邪法会扰乱,迷惑我的宗旨。会有人不惜生命,坚定地辨别佛教的是非,确立宗旨,那就是我的正法。衣钵不应该传下去,你若不信,我为你背诵先代的《五祖传衣付法颂》。如果根据第一祖达摩颂的意思,就不应该传衣。听我为你背诵。”颂词如下:
「第一祖達摩和尚頌曰:
「第一祖达摩和尚颂曰:
「吾本來東土, 傳教救迷情,
我原本来自东方,传播教义以拯救迷惑的众生,
一花開五葉, 結菓自然成。
一朵花绽放出五片花瓣,果实自然成熟。
「第二祖惠可和尚頌曰:
「第二祖惠可和尚颂曰:
「本來緣有地, 從地種花生,
本来因缘有土地,从土地中生出花来,
當本元無地, 花從何處生?
当本元没有土地时,花又从哪里生出呢?
「第三祖僧璨和尚頌曰:
第三祖僧璨大师的颂词说:
「花種須因地, 地上種花生,
花的种子需要土壤才能生长,就像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在因地中培养自己的德行。
花種無生性, 於地亦無生。
然而,花的种子本身并没有生命,它在土壤中也不会自然生长。
「第四祖道信和尚頌曰:
「第四祖道信大师颂曰:
「花種有生性, 因地種花生,
花的种子具有生长的特性,因为土地的种子使得花得以生长。
先緣不和合, 一切盡無生。
如果因缘不和谐,那么一切事物都无法生长。
「第五祖弘忍和尚頌曰:
第五祖弘忍大师的颂词说:
「有情來下種, 無情花即生,
有情众生来播种,无情自然花自开。
無情又無種, 心地亦無生。
无情之中无种子,心地之中亦无生。
「第六祖惠能和尚頌曰:
禅宗第六祖惠能大师颂曰:
「心地含情種, 法雨即花生,
心田里蕴含着情感的种子,佛法的教诲如同雨水般滋润,使得智慧之花得以生长。
自悟花情種, 菩提菓自成。」
自己领悟了情感的种子,菩提的果实自然成熟。
能大師言:「汝等聽吾作二頌,取達摩和尚頌意。汝迷人依此頌修行,必當見性。」第一頌曰:
慧能大师说:“你们听我作两首颂,取达摩大师颂的意旨。你们这些迷惑的人依照这些颂修行,必定能够领悟本性。”第一首颂说:
「心地邪花放, 五葉逐根隨,
心若不正,邪念如花般绽放,五叶随着根性而生长,
共造無明業, 見被業風吹。」
共同制造无明的业力,见解被业力之风所吹动。
第二頌曰:
第二首颂歌说:
「心地正花放, 五葉逐根隨,
心性纯正时,如同花朵绽放,五叶随着根基自然生长。
共修般若惠, 當來佛菩提。」
共同修行般若智慧,未来将成就佛的菩提。
六祖說偈已了,放眾僧散。門人出外思惟,即知大師不久住世。
六祖讲完偈语后,让众僧解散。弟子们走出门外思考,立刻明白大师不久将离开人世。
六祖後至八月三日食後,大師言:「汝等著位坐,吾今共汝等別!」法海問言:「此頓教法傳授,從上以來至今幾代?」六祖言:「初,傳授七佛,釋迦牟尼佛第七,大迦葉第八,阿難第九,末田地第十,商那和修第十一,優婆毱多第十二,提多迦第十三,佛陀難提第十四,佛陀蜜多第十五,脇比丘第十六,富那奢第十七,馬鳴第十八,毘羅長者第十九,龍樹第二十,迦那提婆第二十一,羅睺羅第二十二,僧迦那提第二十三,僧迦耶舍第二十四,鳩摩羅馱第二十五,闍耶多第二十六,婆修盤多第二十七,摩拏羅第二十八,鶴勒那第二十九,師子比丘第三十,舍那婆斯第三十一,優婆堀第三十二,僧迦羅第三十三,須婆蜜多第三十四,南天竺國王子第三子菩提達摩第三十五,唐國僧惠可第三十六,僧璨第三十七,道信第三十八,弘忍第三十九,惠能自身當今受法第四十。」大師言:「今日以後,遞相傳授,須有依約,莫失宗旨。
六祖在八月三日饭后,大师说:“你们坐下,我现在要和你们告别了!”法海问道:“这个顿教法门,从古至今传承了多少代?”六祖回答:“最初,传承了七位佛陀,释迦牟尼佛是第七位,大迦叶是第八位,阿难是第九位,末田地是第十位,商那和修是第十一位,优婆毱多是第十二位,提多迦是第十三位,佛陀难提是第十四位,佛陀蜜多是第十五位,胁比丘是第十六位,富那奢是第十七位,马鸣是第十八位,毗罗长者是第十九位,龙树是第二十位,迦那提婆是第二十一位,罗睺罗是第二十二位,僧迦那提是第二十三位,僧迦耶舍是第二十四,鸠摩罗驮是第二十五,闍耶多是第二十六,婆修盘多是第二十七,摩拏罗是第二十八,鹤勒那是第二十九,师子比丘是第三十,舍那婆斯是第三十一,优婆堀是第三十二,僧迦罗是第三十三,须婆蜜多是第三十四,南天竺国的第三位王子菩提达摩是第三十五,唐国的僧人惠可是第三十六,僧璨是第三十七,道信是第三十八,弘忍是第三十九,惠能我本人现在是第四十位接受法教的。”大师说:“从今天起,你们要相互传承,必须遵守约定,不要失去教义的核心。”
法海又白:「大師今去,留付何法,令後代人如何見佛?」六祖言:「汝聽!後代迷人,但識眾生,即能見佛;若不識眾生,覓佛萬劫不可得見也。吾今教汝識眾生見佛,更留〈見真佛解脫頌〉,迷即不見佛,悟者即見。」法海願聞,代代流傳,世世不絕。六祖言:「汝聽!吾與汝說。後代世人,若欲覓佛,但識眾生,即能識佛,即緣佛心有眾生,離眾生無佛心。
法海再次提问说:‘大师现在要离开,您将留下什么教法,让后代人如何见到佛呢?’六祖回答说:‘你听好了!后代的迷惑之人,只要能够认识众生,就能见到佛;如果不认识众生,即使历经万劫也见不到佛。我现在教你们如何通过认识众生来见到佛,并且留下《见真佛解脱颂》,迷惑的人是看不见佛的,而悟了的人就能见到。’法海表示愿意聆听,希望这些教法能够代代相传,世世不绝。六祖接着说:‘你听好了!后代的世人,如果想要寻找佛,只要能够认识众生,就能认识佛,因为佛心就是众生心,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佛心。’
「迷即佛眾生, 悟即眾生佛。
迷惑时是众生,觉悟时是众生的佛。
愚癡佛眾生, 智惠眾生佛。
愚昧时是众生,智慧时是众生的佛。
心嶮佛眾生, 平等眾生佛。
心若险恶是众生,心若平等是众生的佛。
一生心若嶮, 佛在眾生中。
一生中若心险恶,佛就在众生之中。
一念悟若平, 即眾生自佛。
一念之间若能觉悟且心平,众生即刻成为自己的佛。
我心自有佛, 自佛是真佛。
我心中自有佛性,这自性的佛才是真正的佛。
自若無佛心, 向何處求佛?」
如果自己没有佛心,又该向何处去寻求佛呢?
大師言:「汝等門人好住!吾留一頌,名〈自性見真佛解脫頌〉。後代迷人,聞此頌意,即見自心自性真佛。與汝此頌,吾共汝別。」頌曰:
大师说:‘你们这些弟子们,好好地安住!我留下一首偈颂,名为《自性见真佛解脱颂》。后代的迷茫之人,听到这首偈颂的意涵,就能见到自己内心自性的真佛。我把这首偈颂留给你们,与你们告别。’偈颂如下:
「真如淨性是真佛, 邪見三毒是真魔。
真正的本性纯净无瑕,那就是真正的佛;持有错误的观念和三毒(贪、嗔、痴)就是真正的魔。
邪見之人魔在舍, 正見之人佛在堂。
那些持有错误观念的人,心中住着魔;而那些持有正确观念的人,心中住着佛。
性中邪見三毒生, 即是魔王來住舍。
当一个人内心产生错误的观念和三毒时,就像是魔王占据了他的心房。
正見忽除三毒心, 魔變成佛真無假。
当一个人持有正确的观念,并且消除了三毒之心,那么魔就会转变为佛,这是真实不虚的。
化身報身及法身, 三身原本是一身。
化身、报身和法身,这三种身体本质上是同一个身体。
若向性中覓自見, 即是成佛菩提因。
如果一个人能在自性中寻找到自我认知,那么这就是成佛和觉悟的因缘。
本從化身生淨性, 淨性常在化身中。
纯净的本性源自于化身,而这种纯净的本性也常驻于化身之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當來圓滿真無窮。
纯净的本性引导着化身走向正道,最终达到真正的无穷无尽。
婬性本是淨性因, 除婬即無淨性身。
性欲本质上是纯净本性的起因,如果消除了性欲,也就失去了纯净本性的身体。
性中但自離五欲, 見性剎那即是真。
只要在本性中摒弃五欲,那么在瞬间就能领悟到真实的本性。
今生若悟頓教門, 悟即眼前見世尊。
如果在这一生能够领悟到頓教的法门,那么立刻就能在眼前见到世尊。
若欲修行求覓佛, 不知何處欲覓真?
如果想要通过修行来寻找佛,却不知道应该去哪里寻找真正的佛性。
若能心中自有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如果一个人心中自有真正的佛性,那么拥有这种佛性就是成佛的因缘。
自不求真外覓佛, 去覓總是大癡人。
自己不去寻找真正的佛性,而只是向外寻求,这样的人是极大的愚人。
頓教法者是西流, 救度世人須自修。
頓教的法门是向西流传的,要救度世人,必须依靠自己的修行。
今報世間學道者, 不依此見大悠悠。」
现在告诉世间修行佛道的人,不要依赖这种见大而漫无目的。
大師說偈已了,遂告門人曰:「汝等好住,今共汝別,吾去以後,莫作世情悲泣,而受人弔問錢帛,著孝衣,即非聖法,非我弟子。如吾在日一種,一時端坐,但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坦然寂靜,即是大道。吾去以後,但依法修行,共吾在日一種;吾若在世,汝違教法,吾住無益。」大師云此語已,夜至三更,奄然遷化。大師春秋七十有六。
大师念完偈语后,便告诉弟子们说:‘你们要好好地生活,现在我要和你们告别。我离开后,不要表现出世俗的悲伤和哭泣,也不要接受别人送来的慰问金和布匹,穿上孝服,这都不是圣法,也不是我的弟子应有的行为。就像我在世时一样,随时端坐,既不动摇也不静止,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来也没有去,没有对也没有错,没有依附,平静而寂静,这就是大道。我离开后,你们要依照法修行,就像我在世时一样;如果我在世,你们违背教法,我留下也是无益的。’大师说完这些话,到了深夜,就安详地去世了。大师享年七十六岁。
大師滅度之日,寺內異香氛氳,經數日不散。山崩地動,林木變白,日月無光,風雲失色。八月三日滅度,至十一月迎和尚神座於漕溪山,葬在龍龕之內,白光出現,直上衝天,三日始散。韶州刺史韋據立碑,至今供養。
在大师涅槃的那一天,寺庙内弥漫着奇异的香气,持续数日不散。山崩地裂,树木变白,日月失去了光芒,风云也失去了颜色。八月三日大师涅槃,到了十一月,人们将大师的神座迎至漕溪山,安葬在龙龕之中,白色的光芒出现,直冲天际,三日后才消散。韶州刺史韦据立了碑文,至今人们仍然供奉着。
此《壇經》,法海上座集。上座無常,付同學道際。道際無常,付門人悟真。悟真在嶺南漕溪山法興寺,現今傳授此法。
这部《坛经》是由法海上座所集结的。上座本人也经历了无常,将教法传给了同学道际。道际同样面对无常,又将教法传给了门人悟真。悟真在岭南漕溪山的法兴寺,现在正在传授这个法门。
如付此法,須得上根智,深信佛法,立於大悲,持此經,以為稟承,於今不絕。
要传授这个法门,必须找到具有敏锐根性的智慧之人,他们对佛法有坚定不移的信仰,立足于大悲之心,持有这部经文,作为传承的依据,这样它才能流传至今而不中断。
和尚本是韶州曲江縣人也。如來入涅槃,法教流東土,共傳無住心,即我心無住。此真菩薩說,真實亦譬喻,唯教大智人,無住是旨依。凡發誓修行,修行遭難不退,遇苦能忍,福德深厚,方授此法。如根性不堪,裁量不得,雖求此法,建立不得者,不得妄付《壇經》。告諸同道者,令知密意。
和尚原本是韶州曲江县的人。佛陀入涅槃后,佛法传入东方,共同传承了无住心的教义,即我的心不依附于任何事物。这确实是菩萨所说的,真实也通过譬喻来表达,只教导那些具有大智慧的人,无住是其宗旨和依据。凡是发誓修行的人,在修行中遇到困难也不退转,遇到苦难能够忍耐,拥有深厚的福德,才能传授这个法门。如果根性不足以承担,经过衡量后发现不适宜,即使寻求这个法门,也不能建立,这样的人不应该随意传授《壇經》。告诉所有同道中人,让他们了解这深奥的密意。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壇經一卷
大乘志三十 大聖志四十 大通志五十 大寶志六十 大法志七十 大德志八十 清之藏志三十 清持藏志四十 清寶藏志五十 清蓮藏志六十 清海藏志七十 大法藏志八十 此是菩薩法號
大乘志三十,指的是大乘法门的修行阶段,大聖志四十,指的是具有极高圣洁与智慧的修行阶段,大通志五十,代表具有卓越智慧的修行阶段,大寶志六十,象征至高无上的宝物的修行阶段,大法志七十,指深奥且能广度众生的教法修行阶段,大德志八十,是对有德行之人的尊称,清之藏志三十,指藴積教義的經典的修行阶段,清持藏志四十,指菩萨依靠初发心及菩提分法,建立修行基础的阶段,清寶藏志五十,象征妙法能解救众生苦难的修行阶段,清蓮藏志六十,代表智慧与纯洁的理想化世界的修行阶段,清海藏志七十,象征佛法之广博的修行阶段,大法藏志八十,是对佛法本质含藏的修行阶段,这些是菩萨的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