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後秦 鳩摩羅什譯1卷CBETA T0235少于一万字 1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我是这样听说的: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在一起。那时,世尊到了吃饭的时间,他穿上衣服,拿着钵,进入舍卫大城去乞食。在城里,他按顺序乞食完毕,然后回到原来的地方。吃完饭后,他收起衣服和钵,洗完脚,铺好座位坐下。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当时,长老须菩提在众人面前站了起来,露出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十恭敬地对佛说:“世尊,如来善于保护和指导所有的菩萨。世尊,那些有意向追求最高觉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善男子和善女人,他们应该如何修行?又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佛说:“很好,很好!须菩提!你说得对:“如来善于保护和关怀所有的菩萨,善于对所有的菩萨传授教诲。”现在你要仔细听,我将为你解说。所有有意向追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最高的觉悟和智慧)的善男子和善女人,应该这样去修行,这样去驯服他们的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就是这样。世尊!我愿意并乐意听。”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佛对须菩提说:“所有的菩萨摩诃萨应该这样驾驭他们的心:“我要使所有的生命,无论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无论有形有色或无形无色,有思想或无思想,甚至是既非有思想又非无思想的,都进入无余涅槃,使他们得到解脱。”就这样,虽然解脱了无量、无数、无边的生命,实际上并没有生命真正得到解脱。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有自我、人、生命、寿者的概念,那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再次强调,须菩提!菩萨在行善布施时,应该不依赖任何事物,这就是说,不依赖物质的布施,不依赖声音、香味、口感、触感和法则的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布施,不依赖于任何形象或者表象。为什么呢?如果菩萨在布施时不依赖任何形象或者表象,那么他的福德是无法想象的。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须菩提,你觉得呢?东方的虚空能被我们思考测量吗?"
「不也,世尊!」
"不是的,尊贵的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四面八方,上方和下方的虚空能被思考和测量吗?”
「不也,世尊!」
"不是的,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须菩提!菩萨在布施时,不应有任何执着,这样得到的福德是无法想象的。须菩提!菩萨应该按照教导去做。"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须菩提!你认为可以通过肉体的形象来看到如来吗?"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不可以,世尊!不能通过肉体的形象来看到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肉体形象,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肉体形象。"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佛告诉须菩提:"所有的形象都是虚假的,如果你看到的是超越形象的真实,那你就看到了如来。"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须菩提向佛祖问道:“世尊,会有众生听到这样的言论和语句,然后产生真正的信念吗?”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佛对须菩提说:“不要这么说。在如来(即佛)涅槃(即死亡)后的五百年里,如果有人能够遵守戒律,修行积福,对这些经文产生信心,认为这些是真实的,那么你应该知道,这个人不仅在一位佛、二位佛、三位、四位、五位佛那里种下善根,而且已经在无数的佛那里种下了各种善根。听到这些经文,甚至只有一念头产生了纯洁的信心的人,须菩提!如来(即佛)全知全见,知道这些众生将会得到如此无量的福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众生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没有法的相貌,也没有非法的相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有的众生,如果心中执着于形象,就会陷入对我、人、众生、寿者的执着。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如果你执着于法的表象,就会执着于我、人、众生、生命的概念。为什么呢?如果你执着于非法的表象,也会执着于我、人、众生、生命的概念。因此,你不应该执着于法,也不应该执着于非法。基于这个理由,如来总是说:“你们这些比丘,要知道我讲的法,就像筏的比喻,即使是法,也应该舍弃,更不用说非法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须菩提,你觉得呢?如来是不是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有没有所说的法?”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须菩提说:“按照我对佛陀所说的理解,没有一种确定的法则可以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没有一种确定的法则可以用来描述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不能抓住的、不能说出的、既不是法、也不是非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所有的贤圣,都是通过无为的法则来区分的。”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须菩提,你觉得呢?如果有人满载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进行布施,这个人所获得的福德,你认为多吗?"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须菩提说:“非常多,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福德并非真正的福德本质,所以如来说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如果有人,能在这部经文中接受并坚持,哪怕只是四句偈诗,然后为他人讲解,他的福报就超过前者。为什么呢?须菩提!所有的佛以及所有佛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都源于这部经文。须菩提!所谓的佛法,其实并非佛法。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须菩提,你觉得呢?须陀洹能否有这样的想法,‘我已经得到须陀洹的果报’?”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须菩提说:“不是的,世尊!为什么呢?须陀洹被称为入流,但实际上没有所谓的入流,不陷入色、声、香、味、触、法的迷惑,这就是所谓的须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你认为斯陀含(初果阿含)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我已经得到斯陀含的果位了吗?"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回答:"不会,世尊。为什么呢?斯陀含的名字意思是一来一去,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来去,所以称为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你认为阿那含(二果阿含)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我已经得到阿那含的果位了吗?"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回答:"不会,世尊。为什么呢?阿那含的名字意思是不再来,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不来,所以称为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须菩提,你认为阿罗汉(三果阿含)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我已经得到阿罗汉的道位了吗?"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须菩提说:“不是的,世尊!为什么呢?实际上并没有一种法可以称为阿罗汉。世尊!如果阿罗汉自己认为‘我得到了阿罗汉道’,那他就陷入了我、人、众生、寿者的观念中。世尊!佛说我得到的无争议的三昧是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位离欲的阿罗汉。但我并没有这样想:‘我是离欲的阿罗汉。’世尊!如果我这样想‘我得到了阿罗汉道’,那么世尊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因为须菩提实际上没有所行,但却被称为乐阿兰那行者。”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佛对须菩提说:“你觉得呢?当初我在然燈佛那里,有没有得到什么法?”
「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世尊!如来在然灯佛那里,对于佛法实际上没有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须菩提,你认为菩萨应该装饰佛的净土吗?”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不是的,世尊!为什么呢?那些装饰佛的土地的人,并不是真正的装饰,被称为装饰的才是真正的装饰。"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因此,须菩提,所有的菩萨摩诖萨都应该以这种方式培养纯净的心,不应该因为色相而生起心念,也不应该因为声音、香味、口感、触感、法则而生起心念,应该在无所依附的状态下产生心念。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须菩提!就像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像须弥山那么大,你觉得这个身体大吗?"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说:“非常伟大,世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说的不是肉体,这就是所谓的大身。”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
"须菩提!如果把恒河中所有的沙粒数量,再想象成这样的沙粒数量等于恒河的数量,你觉得这些恒河的沙粒多吗?"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须菩提说:“非常多,世尊!就连恒河都无法计数,更不用说它的沙粒了。”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我现在真心告诉你,如果有善良的男子或女子,用七种宝石填满等于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进行布施,他们得到的福报会不会很多呢?"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说:“非常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佛对须菩提说:“如果有善良的男子或女子,在这部经文中,哪怕只是接受并坚持四句偈的教诲,然后为他人解说,那么他们得到的福德将超过之前的福德。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再次强调,须菩提!无论是讲述这部经文,还是四句偈等,你应该知道,这里所有的天神、人类、阿修罗都应该供养,就像供养佛塔和寺庙一样。更何况有人能够完全接受并诵读这部经文呢?须菩提!你应该知道,这样的人已经实现了最高、最初、稀有的法。如果这部经文存在的地方,就应该视为有佛,如果尊重其弟子。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那时候,须菩提向佛祖问道:“世尊!我们应该怎么称呼这部经文?我们又应该怎样去遵守和实践呢?”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佛对须菩提说:“这就是所谓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你应该以这个名字来奉持。为什么这么说呢?须菩提!佛说的般若波罗蜜,其实并非真正的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所说法吗?”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来没有说过任何东西。”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须菩提,你觉得呢?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微尘多不多?”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说:“非常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所有的微尘,如来说它们并非微尘,这就是所谓的微尘。如来说的世界,并非真正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的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须菩提!你认为可以通过三十二种特征来看见如来吗?”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不能,世尊!不能通过三十二种特征来看见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说的三十二种特征,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特征,这就是所谓的三十二种特征。”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他们用和恒河沙粒一样多的生命进行布施;如果还有人,从这部经文中,至少接受并坚持四句偈,然后为他人解说,他们的福德就非常多。”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那时候,须菩提听到这部经,深深理解了其含义,流泪悲泣,然后对佛说:“世尊!佛讲述的这部深奥的经文,我以前从未听过。世尊!如果有人听到这部经,信心纯洁,那么他就会理解真实的本质,应该知道这个人已经完成了最高的功德。世尊!这个真实的本质,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特定的形象,所以佛称之为真实的本质。世尊!我现在听到这样的经文,信任、理解和接受并不困难,但如果在未来的五百年后,有众生能听到这部经,信任、理解和接受,那么这个人就是最难得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没有自我、人、众生、生命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自我、人、众生、生命的概念实际上都是虚无的。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超越所有的形象,才能称之为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佛对须菩提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如果有人听到这部经文,不感到惊恐、不感到害怕,那么应该知道这个人是非常罕见的。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的第一波罗蜜,并不是真正的第一波罗蜜,只是名义上的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忍辱波罗蜜。为什么呢?须菩提!当我在过去为了歌利王割断自己的身体时,我并没有我自己的存在、没有人的存在、没有众生的存在、没有生命的存在。为什么呢?如果我在过去被割断身体的时候,有我自己的存在、有人的存在、有众生的存在、有生命的存在,那么我应该会生出愤怒和恨意。须菩提!我还记得在过去的五百世中,我作为忍辱仙人,那个时候也没有我自己的存在、没有人的存在、没有众生的存在、没有生命的存在。因此,须菩提!菩萨应该离开所有的存在,发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心,不应该依赖色相、声音、香味、触感、法相来生出心念,应该生出无所依赖的心。如果心有所依赖,那就是不正确的。因此,佛说菩萨的心不应该依赖色相来布施。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须菩提!菩萨为了利益所有的众生,应该这样布施。如来说过:“所有的事物和现象,其实都不是真实的事物和现象。”他还说:“所有的众生,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众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须弥子啊!如来是说真话的人、说实话的人、说如实的话的人、不欺骗的人、不说与实际不符的话的人。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须菩提!如来所得的法,这个法既不是实在的,也不是虚无的。须菩提!如果菩萨在行布施的时候,心中只想着法,就像一个人走进黑暗,什么都看不见;如果菩萨在行布施的时候,心中没有执着于法,就像一个有眼睛的人在阳光下,能看见各种颜色。”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须菩提!在未来的世界里,如果有善良的男子或女子,能够接受并诵读这部经文,那么如来就会用佛的智慧全知全见这个人,这些人都将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须菩提!如果有善良的男子或女子,从初日开始,以恒河沙数的身体进行布施,到中日又以恒河沙数的身体进行布施,到后日还以恒河沙数的身体进行布施,如此持续无量的亿万劫不断以身体布施;但是,如果有人听到这部经典,心中有信,不会有任何疑虑,他的福报就超过前者,更不用说抄写、接受、诵读、为人解释这部经典了。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须菩提!简单来说,这部经典具有无法想象、无法衡量、无边无际的功德。如来为了传播大乘佛法和最上乘佛法而讲述这部经典。如果有人能接受、阅读并广泛地向他人讲解这部经典,如来会全知全见这个人,他们都将获得无法衡量、无法称述、无边无际、无法想象的功德,这些人就是承担了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重任。为什么这么说呢?须菩提!如果一个人只满足于小法,坚持我执、人执、众生执、寿者执,那么他就无法接受、阅读和向他人解释这部经典。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须弥子!无论在哪里,只要有这部经文,所有的天神、人类、阿修罗都应该供养它。你应该知道,这个地方就是佛塔,人们应该恭敬它、向它礼拜、围绕它转,用各种花和香来装点这个地方。”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再次说,须菩提!如果有善良的男子、女子接受、阅读这部经文,如果他们被人轻视,那是因为他们前世的罪业应该让他们堕入恶道,但是因为在现世被人轻视,他们的前世罪业就会被消除,他们将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我回忆起过去无量的阿僧祇劫,在然燈佛面前,我遇到了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的诸佛,我全心全意地供养和侍奉他们,没有一丝的疏忽。然而,如果在末法时期,有人能够接受、背诵这部经文,他所得到的功德,与我供养所有佛的功德相比,我的功德连他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更不用说千万亿分之一,甚至无法用数字和比喻来形容。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须菩提!如果在末法时期,有善男子、善女人接受、持有、阅读这部经文,所得到的功德,如果我全部说出来,可能会有人听后心中产生混乱,产生怀疑和不信任。须菩提!你应该知道,这部经文的含义是无法想象的,其果报也是无法想象的。"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那时候,须菩提对佛祖说:“世尊!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他们应该怎样去坚持?又应该怎样去驾驭他们的心?”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佛对须菩提说:“那些发愿要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最高的智慧和觉悟)的善男子和善女人,应该怀着这样的心态:‘我应该帮助所有的众生解脱痛苦。当我帮助所有的众生解脱痛苦后,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众生真正被我解脱。’为什么这么说呢?须菩提!如果菩萨抱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执着于自我、他人、众生、寿者的固定形象),那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为什么这么说呢?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法则能够让人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在然燈佛那里,佛陀有没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是的,尊贵的佛陀!按照我对佛陀所说的理解,佛陀在然燈佛的地方,并没有通过任何方法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最高的觉悟)。"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受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受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佛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法则,能让如来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境地。须菩提!如果真的有某种法则,能让如来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境地,那么当年然燈佛就不会预言我将成为佛,名为释迦牟尼。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法则能让我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境地,所以然燈佛才预言我将成为佛,名为释迦牟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来,就是所有法则的真实含义。”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如果有人说"如来已经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法,佛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这其中并没有实有也没有虚无,因此如来说:"所有的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说的所有法,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法,因此才叫做所有的法。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须菩提!就像人的身体高大一样。"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说:“世尊!如来说的人的身体高大,并不是指真正的高大,这才是真正的高大。”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须菩提!菩萨也是这样,如果说“我要救度无数的众生”,那就不能称他为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实际上没有一种法可以称为菩萨。因此,佛说:“所有的法都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须菩提!如果菩萨说“我要装饰佛的净土”,那也不能称他为菩萨。为什么呢?如来说的装饰佛的净土,实际上并不是装饰,这才叫做装饰。须菩提!如果菩萨能理解无我、无法,如来就说他真正是菩萨。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肉眼吗?”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就是这样,尊贵的佛陀!如来佛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天眼吗?"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就是这样,尊贵的佛陀!如来具有神通的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智慧之眼吗?”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就是这样,尊贵的佛陀!如来是具有智慧之眼的。”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法眼吗?"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就是这样,尊贵的佛陀!如来拥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佛眼吗?"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就是这样,尊贵的佛陀!如来拥有佛之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须菩提,你怎么看?在恒河中的所有沙粒,佛说这就是沙吗?”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就是这样,尊贵的佛陀!如来就是这样说的。”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须菩提,你觉得呢?如果一条恒河中的所有沙粒,再有这么多的恒河,这些恒河中所有的沙粒数量,就是佛世界的数量,你觉得这是不是很多?”
「甚多,世尊!」
"非常多,尊贵的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佛对须菩提说:“你所在的国土中,所有众生的各种心态,如来都知道。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说的所有心态,都不是真正的心态,这就是所谓的心态。为什么这么说呢?须菩提!过去的心态是无法得到的,现在的心态也无法得到,未来的心态同样无法得到。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须菩提,你觉得呢?如果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全部用来布施,这个人因为这个原因得到的福报会不会很多呢?"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就是这样,尊贵的佛!这个人因为这些原因获得了很多的福报。”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须菩提!如果福德是实质存在的,那么如来就不会说你得到了很多福德;因为福德是无常的,所以如来才会说你得到了很多福德。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须菩提,你认为佛是不是可以通过肉体的形象来看见呢?"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不是的,尊贵的佛陀!我们不应该仅凭肉眼看到的身体来认识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具足色身",并不是我们肉眼看到的身体,这才是真正的"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须菩提,你认为呢?如来是不是可以通过各种表象来被看见的呢?"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不是的,尊贵的佛陀!我们不应该通过所有的表象来看待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所有表象的完整,实际上并不完整,这就是所谓的所有表象的完整。"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须菩提,你不要认为如来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应该有所说法'。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那就是对佛的诽谤,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我所说的。须菩提,说法的人,没有法可以说,这就是所谓的说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那时候,慧命向须菩提请教佛陀说:“世尊!在未来的世界里,会有众生听到这个法则后产生信心吗?”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佛陀说:“须菩提!那并不是众生,也不是非众生。为什么呢?须菩提!众生,所谓的众生,如来说的并不是众生,这才叫做众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须菩提向佛祖问道:“世尊!佛祖是不是因为没有得到任何东西,才获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高的智慧和觉悟)?”
「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是这样,就是这样!须菩提!我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境地中,甚至没有一点法可以得到,这就是所谓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再次强调,须菩提!这个法则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含义;通过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观念,修行所有的善法,就能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谓的善法,如来说其实并非善法,这才是真正的善法。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如果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须弥山王那样多的七宝聚集起来,用来布施;但是,如果有人接受、持有《般若波罗蜜经》,甚至只是四句偈,然后读诵、为他人讲解,那么他的福德比前者的福德多得多,前者的福德即使是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甚至是无法用数字和比喻来衡量的,都无法比拟。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须菩提!你怎么想?你们不要认为佛陀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要度化众生。”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实际上并没有众生是佛陀度化的,如果有众生是佛陀度化的,那么佛陀就会有我、人、众生、有生命的存在。须菩提!佛陀说有我,其实并没有我,只是凡人会认为有我。须菩提!凡人,佛陀说的并不是凡人。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须菩提,你认为可以通过三十二相来观察如来吗?”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须菩提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用三十二相来观察如来。”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佛陀说:“须菩提!如果以三十二相来观察如来者,那么转轮圣王就是如来。”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须菩提对佛祖说:“世尊!按照我理解佛祖的教诲,我们不应该仅仅通过三十二相来观察如来。”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那时候,世尊开始说诗句: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如果你只是通过外貌来看我,通过声音来寻找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那么这样的人就是在走歪路,无法真正看到如来。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果你这样想:“如来是因为没有具足相,所以才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你不要这样想:“如来是因为没有具足相,所以才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须菩提!如果你这样想:“发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人,会说出所有法的断灭相。”那就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因为发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是不会说出法的断灭相的。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如果菩萨用满恒河沙等的世界七宝进行布施;如果再有人知道一切法无我,得到忍耐的成就,这个菩萨比前面的菩萨所得的功德更胜一筹。须菩提!因为所有的菩萨都不接受福德。"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须菩提向佛祖问道:“世尊,菩萨是怎样不接受福德的?”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做的善事和积累的功德,不应该执着追求,因此说他们不接受功德。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佛是来是去、是坐是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理解我所说的意义。为什么呢?因为‘如来’,并没有从哪里来,也没有去哪里,所以被称为如来。”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须菩提!如果有善良的男子、女子把三千大千世界打碎成微尘,你认为这些微尘多吗?"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很多,尊贵的佛陀!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微尘群真的存在,那么佛陀就不会说这是微尘群。为什么呢?佛陀说的微尘群,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微尘群,只是被称为微尘群。尊贵的佛陀!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世界,只是被称为世界。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世界真的存在,那么它就是一种合成的现象。如来说的合成现象,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合成现象,只是被称为合成现象。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须菩提!任何一种具有形象的事物,都是无法用语言完全描述清楚的,只有普通人才会执着于其表象。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佛讲述了我、人、众生、寿者的观念',须菩提!你觉得这个人理解了我所说的意思吗?"
「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世尊!这个人并不理解如来所说的意义。为什么呢?世尊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其实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才是真正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那些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对于所有事物,应该这样理解,这样看待,这样信任和理解,不要产生对事物表象的执着。须菩提!所谓的事物表象,如来说的其实并非事物的表象,这才是真正的事物表象。"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须菩提,如果有人用满无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宝进行布施,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持有这部经书,甚至只是四句偈等,接受、阅读、为人们讲解,他们的福报会超过前者。怎么为人们讲解呢?不要执着于形象,保持如实不动。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所有的世间事物,就像梦境、幻象、泡沫、影子,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就像露水和闪电,我们应该以这样的视角去观察。」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陀讲完这部经后,长老须菩提以及所有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所有的天神、人类、阿修罗,都听到佛陀的讲解,都非常高兴,他们都深信不疑并且决定遵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真言
那謨婆伽跋帝 鉢喇壤 波羅弭多曳 唵伊利底 伊室利 輸盧馱 毘舍耶 毘舍耶 莎婆訶
  • 目录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