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明 袾宏輯1卷CBETA X1527少于一万字 17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No. 1527-A 續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正集起於晉。止於宋元。自後無續之者。乃補入元季 國初得五師焉。而中峯本禪師。相傳今吳山雲居菴有師所著麻履尚存。然考之行狀誌銘。及與廣錄。曾無住持雲居之事。不敢徇俗增補。又正集中。國一欽禪師始末皆在雙徑。未見住武林西湖實跡。似為可刪。姑存之以俟再考。所補五師。雖一二誕生於元。而出世涅槃大都在洪永間。故獨以 國朝標之。嗣有作者。可更續云。
正集从晋朝开始,到宋元时期结束。之后没有人继续补充,于是我补充了元末和国初的五位法师。而中峯本禪師,相传现在吴山云居庵还保存着他所著的麻鞋。然而,根据行状、志铭以及广录的考察,并没有他住持云居的记录,不敢随俗增加补充。另外,在正集中,国一欽禪師的生平都在双径,没有看到他在武林西湖的实际事迹,似乎可以删除。姑且保留,等待进一步考察。补充的五位法师,虽然有一两位出生在元朝,但出世涅槃大多在洪武永乐年间,因此特别以本朝来标记。如果后续有作者,可以继续补充。
雲棲沙門武林袾宏識
續補諸師目錄
大明性原朗禪師
大明楚石琦禪師
大明空谷隆禪師
大明毒峯善禪師
大明雪庭某禪師
續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明雲棲 袾宏 輯
大明性原朗禪師
師諱慧朗。字性原。別號幻隱。生於元世台州府之黃巖縣項宅。母陳氏。七歲患疽幾死。置牀上。忽不見。已而求得之。問其故。曰。頃睡中有四童子舁至此。無他也。翌日疽愈。識者已知師為天神所祐矣。既長。不甘處俗。乃往依永嘉樂清寶冠寺魯山東公出家。後詣徑山。參元叟端公。端云。東嶺來。西嶺來。師指草鞋云。此是三文錢買得。端云。未在。更道。師云。某甲只恁麼。未審和尚作麼生。端云。念汝遠來。放汝三十棒。師乃悟其旨。久之究盡底蘊。既而出世鄞之五峯。 皇明洪武五年。 詔建佛會於鍾山。召高行沙門。師與季潭泐公與焉。後住靈隱。逮十寒暑。無何。遭無妄之災。逮捕。或勸師早自為計。師不顧。怡然詣所司。未鞠即廡下說偈。端坐而逝。
师父名叫慧朗,字性原,别号幻隐。他出生在元朝时期的台州府黄岩县项宅,母亲姓陈。七岁时,慧朗患了疽病,几乎丧命,被放在床榻上,忽然不见了,后来找到他,问他原因,他说:“刚才在睡梦中,有四个童子抬我到这里,没有其他事。”第二天,疽病就好了,有识之士已经知道师父受到天神的保佑。长大后,慧朗不愿留在世俗中,于是前往永嘉乐清宝冠寺,依鲁山东公出家。后来,他去径山参拜元叟端公。端公问:“从东岭来,还是从西岭来?”慧朗指着草鞋说:“这是三文钱买的。”端公说:“还没说到点子上。”慧朗说:“我就是这样,不知道和尚您怎么看。”端公说:“念你远道而来,饶你三十棒。”慧朗于是领悟了端公的意图。经过一段时间,他彻底理解了深奥的佛理。后来,他在鄞县的五峰出世。明朝洪武五年,皇帝下诏在钟山举行佛会,召集修行高深的僧人,慧朗和季潭泐公都参与了。后来,他住在灵隐寺,经过了十年。不久,遭遇了无端的灾难,被逮捕。有人劝慧朗早做打算,但他没有理会,从容地去见官吏。在未审问之前,他在廊下说了一首偈语,端坐着去世了。
大明楚石琦禪師
師諱梵琦。字楚石。明州象山人。朱姓。母張氏。元元貞二年丙申六月丁巳。生在襁褓。有僧見而謂其父曰。此兒必當振佛法。照耀濁世。九歲從海鹽天寧訥公受業。十六為僧。二十侍族祖晉翁洵公。因閱楞嚴至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於此有省。然於向上一著尚有滯礙。元叟端和尚主徑山。往參謁。問。如何是言發非聲。色前不物。叟遽云。言發非聲。色前不物。速道速道。師擬進語。叟震威一喝。師乃錯愕而退。已而應書寫大藏之選。至京師崇天門。一夕聞綵樓上鼓聲。豁然大悟。東歸。再參元叟。叟笑迎曰。且喜大事了畢。未幾。出世海鹽之福臻。至元乙亥遷杭之報國。洪武元年九月十一日。徵師說法於蔣山。 上大悅。又明年七月復被召。二十六日偈曰。真性圓明。本無生滅。木馬夜鳴。西方日出。端坐而逝。闍維。齒舌數珠不壞。有語錄二十卷及西齋淨土詩行世。
师父名叫梵琦,字号楚石,是明州象山人,姓朱。他的母亲姓张。在元朝元贞二年丙申六月丁巳日出生,还在襁褓中时,有僧人看到他并对他父亲说,这孩子将来必定能振兴佛法,照亮这个污浊的世界。九岁时,他跟随海盐天宁寺的讷公学习。十六岁时出家为僧。二十岁时,他侍奉族祖晋翁洵公。因阅读《楞严经》至“缘见因明”时,暗中形成了无见的见解,不明自性自然显现,各种暗相永远不能使其昏沉。对此有所领悟。然而对于更高层次的修行,仍有阻碍。元叟端和尚主持径山时,他前去参拜。问:“如何是言发非声,色前不物?”元叟突然说���“言发非声,色前不物,快说快说。”师父正想回答,元叟突然大喝一声,师父惊愕而退。后来,他被选为书写大藏经的人选,到了京城崇天门。一天晚上,听到彩楼上的鼓声,突然大悟。东归后,再次参拜元叟。元叟笑着迎接说:“且喜大事已了。”不久,他出世到海盐的福臻寺。至元乙亥年,迁至杭州的报国寺。洪武元年九月十一日,被皇帝召见说法于蒋山,皇帝非常高兴。第二年七月再次被召见。二十六日,他说偈语:“真性圆满光明,本来无生无灭。木马夜鸣,西方日出。”端坐而逝。火化时,牙齿、舌头和念珠不坏。有二十卷语录和《西斋净土诗》流传于世。
大明空谷隆禪師
師諱景隆。字祖庭。號空谷。姑蘇洞庭[元/?]山陳氏子。父月潭居士。母金氏。生於洪武癸酉七月十二日。為童時不茹葷。趺坐若禪定。永樂壬辰。從弁山白蓮懶雲和尚受學參禪。雖家居。而湖海禪伯如古拙和尚輩靡不參謁。庚子出家虎丘。宣德二年詣杭州昭慶受戒。遂依師住靈隱七年。往天目禮祖塔。憩錫一載。刻苦參究。忽有省。因造懶雲剖露。雲印可之。懶雲。臨濟下二十四世也。
師所著有空谷集三十卷。心宗洞達。機辨峻。儒釋通貫。事理交融。大理卿吳公誌之。師存年五十二時。自作塔銘於武林西湖之修吉山。院名正傳。有正傳十景之詠在集。
大明毒峯善禪師
師諱本善。祖鳳陽人。隨任生於廣東之雷陽。父姓吳。母鍾氏。稚小以佛事為兒戲。十七歲出家。初投源明和尚請益。明示以無字公案。正統八年入閩參無際師。聞鐘聲有省。次見蒙隱。次見楚山。次見月溪。溪印可之。從前打七掩關。曉夜無怠。歷盡百倍苦功。乃得大徹。復蒙古庭重授衣拂。天順庚辰。趙氏建西湖三塔寺。請師開山。繼興天目昭明。繼興吳山寶蓮。繼興南山甘露。成化庚子。掩關石屋寺。壬寅。慈雲嶺有山曰登雲。寺曰天真。僧宗綱請師興建。事峻。即掩關杜人事。涵養陶汰。有四十餘年祇掩關之句。示寂後。門人悟深戒新等。輯師言論行實名昭明甘露天真三處語要錄云。
大明雪庭某禪師
師號雪庭。一號梅雪隱人。籍貫浙省杭州府仁和。父姓桂。名徵。母徐氏。昆仲三人。師最少。以景泰丙子生。毀齒喪父。患痘風。因得目疾。數求出家。十五尋師。唯益邪解。成化癸巳。參休休翁於郡城仙林寺。一見契合。受無字公案。十七祝髮。日夜研究。滯沈寂之境。座元某勉使看教。因閱楞嚴至一毫端上現寶王剎有疑。後在江陰乾明寺。忽覩萬佛閣金碧崢嶸於眉宇間。偶會得毛端現剎之句。弘治改元除夕。聞鐘聲。數年行履忽爾活脫。信口偈云。圓響心非聞。大千同一照。抹過上頭關。更不存玄妙。乙卯。又隨休休翁於淨慈寺。乃蒙印可。所著有請益警進拈古頌古擬寒山和永明詩偈等。凡二十卷。號幻寄集行世。
續武林西湖高僧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