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無異大禪語錄集要

(首座)成正錄1卷CBETA X1436少于一千字 8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No. 1436-A 愽山語錄集要序
佛祖之道。如金剛王寶劍。得之不易。用之不易。付之亦不易。以其皆不易也。故傳持斯道者。實鮮其人。而魚目混珠。山雞冒鳳者。甞半天下也。我曹洞一宗。盛於唐。衰於宋。至元似復盛而實衰。其故葢難言之也。自元朝初雪庭裕公奉詔住少林。天下學者。翕然宗之。歷傳至萬曆改元。小山書遷化。詔幻休潤。補其席。四方之腰包而至者。如鳥投林。如魚赴壑。而潤公乃講習評唱為事。大失眾望。時有蘊空忠和尚。先事小山老人有年。受其密印。歸隱旴江之廩山。天下不得而物色之。壽昌先師。從其薙落。後蒙記莂。始為弘揚。既得愽山來公繼之。
佛祖的教法,就像金刚王宝剑一样,得到它不容易,使用它不容易,传承它也不容易。因为这些都很不容易,所以真正能够传承这种教法的人很少,而那些鱼目混珠、山鸡冒充凤凰的人,曾经占据了半个天下。我们曹洞宗在唐代兴盛,在宋代衰落,到了元代似乎又兴盛起来,但实际上是衰落。这其中的原因很难说清。从元朝初年雪庭裕公奉命住持少林寺开始,天下的学者都纷纷归向他。一直传承到万历年间改元,小山书遷化,皇帝下诏让幻休潤补其位。四方的修行者都带着包裹来到这里,就像鸟儿飞向树林,鱼儿游向深潭。然而润公却以讲学、习练、评唱为业,大失众人所望。当时有蕴空忠和尚,曾长期侍奉小山老人,接受了他的密印,隐居在旴江的廩山,天下人都无法找到他。壽昌先师从他那里剃度出家,后来蒙受记别,开始弘扬佛法。之后得到博山来公继承其事业。
其道遂大行於世。師苦參日久。備甞險阻。故其言功夫為獨詳。其慧光渾圓。辨才無礙。波瀾浩蕩。莫窺涯際。故學者多望洋而退。其門庭緊密。金鍮立辯。高提祖印。不妄許可。故假雞聲韻者。不得冐渡關津。而惑亂羣聽也。余因先師遷化後。曾相依三載。雖無所得於師。然三載之中。未見其一語滲入情識。但勉以向上事。則師之有造於余也大矣。及余隱荷山。師自石鼓歸。道經建州。晤於光孝寺。師曰。壽昌塔掃也未。余曰。掃即不廢。祇是不許人知。師曰。恁麼則偷掃去也。余曰。賢祇如此。和尚又作麼生。師曰。掃即不廢。祇是不曾動著。余曰。
他的教法在世间广泛传播。师父长时间苦修参禅,历经重重困难,因此他对于修行的功夫讲解得非常详尽。他的智慧之光圆满无缺,辩才无碍,影响深远,难以窥见边际。因此许多学者面对他的教诲感到望而却步。他的教导严谨,如同金鍮般坚固,高举祖师的印信,不轻易给予认可。因此那些模仿鸡鸣的人,不能蒙混过关,以免迷惑众生。我在师父去世后,曾依止他三年。虽然从师父那里没有得到什么,但在那三年里,从未听到他有一句话是掺杂个人情感和认识的。只是勉励我致力于更高层次的修行,因此师父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后来我隐居荷山,师父从石鼓回来,途经建州,在光孝寺相遇。师父问:寿昌的塔打扫了吗?我回答:打扫了,但不允许别人知道。师父说:那么就是偷偷打扫了。我回答:贤者只是这样做。大师您又如何看呢?师父说:打扫了,只是从未真正触及过。我回答:
和尚却似不曾掃。乃一咲而別。及師滅。其語錄浩繁。連編累牘。流通為難。故遐方僻壤。聞師之名。向師之化。而語錄實未甞觸於目者有之。余自壬午秋。歸錫石鼓。乃因渾朴上人之請。僭於全錄中。擇其精要。類而合之。視全錄。僅十之三。然簡而易行。約而易致。使天下學者。即是窮之。可以見其大全。使知愽山之道。其廣大深密有如此。非癡守一橛者。可恍惚其萬一也。嗚呼廣陵散不復作矣。今幸其譜猶存。安得於凉風白月中。再聞斯曲乎。
崇禎癸未春正月燈節日住福州鼓山湧泉禪寺傳曹洞正宗沙門元賢題於所居之嚬呻齋
崇祯六年癸未年春正月元宵节,住持福州鼓山涌泉禅寺,传承曹洞宗正宗的沙门元贤,在其所居住的呻吟斋题写。
語錄集要目錄
第一卷
博山語錄
第二卷
董巖語錄
第三卷
大仰語錄
鼓山語錄
天界語錄
答問
第四卷
拈古
頌古
禪警語
第五卷
第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