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法決疑經
(失)1卷CBETA T2870少于一万字 49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像法決疑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跋提河邊沙羅雙樹間。度須跋陀羅竟。諸大菩薩聲聞弟子諸大梵王天龍鬼神諸國王等。一切大眾儼然不散。
我听到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佛陀在跋提河畔的沙羅双树下,已经度化了须跋陀罗。众多大菩萨、声闻弟子、大梵天王、天龙鬼神、各国国王等,所有大众都庄重地聚集在那里,没有散去。
爾時世尊告諸大眾。大般涅槃已廣說竟。我向已為普廣菩薩說十方諸佛剎土。汝等大眾若有疑者可速問之。無上法寶不久磨滅。時諸大眾聞佛此語。悲泣哽噎不能自止。唯有證解脫者不能生悲戀。
那时,世尊告诉所有大众。大般涅槃的教义已经广泛讲述完毕。我之前已经为普广菩萨讲述了十方诸佛的剎土。如果你们大众还有什么疑问,可以迅速提出。无上的法宝不久将会磨灭。当时所有大众听到佛陀这番话,都悲伤地哭泣,哽咽得不能自制。只有那些已经证得解脱的人,才不会生起悲伤和贪恋。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常施。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合掌向佛而作是言。欲有所問恐傷聖心。唯願如來不以為咎。佛告常施。如來已度世間八法。何須疑也。常施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去世後。一切眾生不復覩見如來色身。不聞真法。於未來世中像法之時。善法漸衰惡轉熾然。當爾之時教諸眾生作何福德。最為殊勝。
那时,大众中有一位菩萨名叫常施。他依靠佛的威神力从座位上站起来,合掌向佛说道:“我有些问题想要请教,但担心会冒犯圣心。希望如来不要责怪。”佛告诉常施菩萨:“如来已经超越了世间八法,你无需疑虑。”常施菩萨对佛说:“世尊,如来涅槃后,众生将不再见到如来的色身,也听不到真法。在未来的像法时代,善法逐渐衰微,恶行却日益炽盛。在那个时代,应该教导众生修什么福德,才是最为殊胜的呢?”
爾時世尊告常施菩薩。善哉善哉。來世眾生甚可憐愍。何以故。一切眾生懃苦修行不會正理。作福彌積獲報甚微。善男子。未來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輕賤我法薄淡三寶無有真實。雖作眾善求名求利求勝他。故無有一念作出世心。善男子。未來世中像法之時。無量災變惡事何者是也。一切道俗不識法軌。檀越設會請僧。遣人防門守戶。遮障比丘不聽入會。若貧窮乞人欲入乞食。復障不聽。如此設會徒喪飲食了無善分。復有眾生專欲獨善不化眾生。見他作善不能隨喜助其少多。如此人輩其福微劣。
那时,世尊告诉常施菩萨:“善哉善哉。未来的众生非常可怜。为什么呢?所有众生虽然勤奋修行,却未能领悟正理。他们积累福德,但获得的果报却非常微小。善男子,在未来的时代,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都将轻视我的教法,对三宝缺乏真诚的信仰,没有真实的理解。他们虽然做了许多善事,但都是为了追求名声、利益、超越他人,而没有一丝出世之心。善男子,在未来的像法时代,将会有无数的灾难和恶事。所有的出家人和在家人都不识法轨。施主设斋供僧时,派人守门,阻止比丘进入法会。如果贫穷的乞食者想要进入乞求食物,也被阻止。这样设斋,只是白白浪费饮食,没有积累任何善业。还有众生只想要独自行善,不愿教化他人。看到别人行善,也不能随喜帮助,哪怕只是一点点。这样的人,他们的福报是微薄低劣的。”
復有眾生見他舊寺塔廟形像及以經典破落毀壞不肯修治。便作是言。非我先崇所造。何用治為。我寧更自造立新者。善男子一切眾生造立新者。不如修故其福甚多。復有眾生見他聚集作諸福業。但求名聞。傾家財物以用布施。及見貧窮孤獨。呵罵驅出不濟一毫。如此眾生名為顛倒作善。癡狂修福名為不正作福。如此人等甚可憐愍。用財甚多。獲福甚少。善男子。我於一時告諸大眾。若人於阿僧祇身供養十方諸佛竝諸菩薩及聲聞眾。不如有人施畜生一口飲食。其福勝彼。百千萬倍無量無邊。善男子。我於處處經中說布施者。
还有众生看到他人旧的寺庙、塔庙和佛像以及经文破败不堪,却不肯去修复。他们会这样说:这不是我先前所建造的,何必去修呢?我宁愿自己重新建造新的。善男子,所有众生自己建造新的,不如修复旧的,其福德要多得多。又有众生看到他人聚集做各种福德之事,只是为了追求名声,用尽家财去布施。而当他们见到贫穷孤独的人时,却呵斥驱赶,不给予任何帮助。这样的众生被称为颠倒行善,愚痴地修福,名为不正当的修福。这样的人非常可怜,花费了很多财物,却得到的福德很少。善男子,我曾在某个时刻告诉大众,如果有人能在无数的生世中供养十方的佛陀、菩萨以及声闻众,还不如有人给一只畜生一口食物的福德大,胜过他们百千万倍,无量无边。善男子,我在各种经文中讲述布施的教义。
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貧窮孤老乃至餓狗。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專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寶。悲田者貧窮孤老乃至蟻子。此二種田。悲田最勝。善男子。若復有人。多饒財物獨行布施。從生至老。不如復有眾多人眾。不同貧富貴賤。若道若俗。共相勸他各出少財聚集一處。隨宜布施貧窮孤老惡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假使不施。念念之中施功常生無有窮盡。獨行布施其福甚少。善男子。未來世中我諸弟子。樂好衣服貪嗜美味。貪求利益慳貪積聚。不修慈心。專行恚怒。見他作善諍共譏嫌。咸言。此人邪命諂曲求覓名利。若見布施貧窮乞人。
我希望出家人和在家人都修习慈悲心,布施给贫穷、孤独、年老的人,甚至饥饿的狗。我的许多弟子们没有理解我的意图,他们只布施给敬田,而不布施给悲田。所谓敬田,即是佛法僧宝;而悲田,指的是贫穷、孤独、年老的人,甚至蚂蚁。这两种福田中,悲田更为优越。善男子,如果有人拥有很多财物,独自进行布施,从生到老,不如有众多人,不论贫富、贵贱,无论出家或在家,相互鼓励,各自捐出少量财物聚集在一起,根据需要布施给贫穷、孤独、年老、疾病、重病、困苦的人。这样的福德是巨大的。即使不布施,持续的施舍功德也会源源不断。独自布施所获得的福德相对较少。善男子,在将来的时代,我的许多弟子会喜欢华丽的衣服,贪恋美食,追求利益,贪婪积聚,不修习慈心,专门从事愤怒。看到别人做善事,他们会争论、诽谤。都说这些人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奉承、寻找名誉和利益。如果看到有人布施给贫穷的乞丐,他们也会这样。
復生瞋恚作如是念。出家之人何用布施。但修禪定智慧之業。何用紛動無益之事務。作是念者是魔眷屬。其人命終墮大地獄經歷受苦。從地獄出墮餓鬼中受大苦惱。從餓鬼出五百生身墮在狗中。從狗出已五百世中常生貧賤。常患飢窮種種諸苦。無有一念適意之時。何以故。見他施時不隨喜故。善男子。我念成佛皆因曠劫行檀布施救濟貧窮困厄眾生。十方諸佛亦從布施而得成佛。是故我於處處經中說。六波羅蜜皆從布施以為初首。善男子。譬如有人雙足俱折。意欲遠步不能得去。比丘亦爾。雖行五波羅蜜經恒沙劫。若不布施不能得到涅槃彼岸。善男子。
又生出愤怒的想法:出家人何必要布施呢?只要修习禅定和智慧不就好了,何必去涉及那些纷扰无益的事务呢?有这种想法的人是魔的眷属。这样的人死后会堕入地狱,经历苦难。从地狱出来后,会堕入饿鬼道,遭受巨大的苦恼。从饿鬼道出来后,五百世投生为狗。从狗身出来后,五百世常常生于贫贱之中,总是遭受饥饿和贫穷,以及各种苦难,没有一刻是心情舒畅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见到他人布施时,没有随喜。善男子,我之所以能成佛,都是因为在无数劫中修行布施,救济贫困和困苦的众生。十方的佛陀也是通过布施而成佛的。因此,我在各种经文中说,六波罗蜜都是以布施为首要。善男子,比如有人双脚都断了,想要走远路是不可能的。比丘也是这样,虽然修行五波罗蜜经过无数劫,如果不布施,就无法达到涅槃的彼岸。善男子。
不行施者則戒不淳。戒不淳故則無悲心。無慈悲者則不能忍。無忍辱故則無精進。無精進故則無禪定。無禪定故則無智慧。無智慧故常為無量客塵煩惱之所得便。善男子。此布施法門。三世諸佛所共敬重。是故四攝法中財攝最勝。善男子。我又一時讚歎持戒。我又一時讚歎忍辱。或復一時讚歎禪定。或復一時讚歎智慧。或復一時讚歎頭陀。或復一時讚歎少欲。或復一時讚歎聲聞。或復一時讚歎菩薩。如是種種隨機不同。未來世中諸惡比丘不解我意各執己見迭相是非破滅我法。諸惡比丘亦復在座演說經法。不達我深意。隨文取義違背實相無上真法。
不行施舍的人,其戒律就不会纯净。戒律不纯净,就不会有悲心。没有慈悲心的人,就不会有忍耐。没有忍耐,就不会有精进。没有精进,就不会有禅定。没有禅定,就不会有智慧。没有智慧,就会常常被无数的烦恼所困扰。善男子,这个布施法门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共同敬重的。因此,在四摄法中,以财施为最胜。善男子,我有时赞叹持戒,有时赞叹忍辱,有时赞叹禅定,有时赞叹智慧,有时赞叹头陀,有时赞叹少欲,有时赞叹声闻,有时赞叹菩萨。这样种种不同的随机应变,未来世中的恶比丘们不理解我的用意,各自坚持自己的见解,相互是非,破坏我的教法。这些恶比丘也在座上讲说经法,不能通达我的深意,只是随文取义,违背实相,无法达到无上真法。
口常自歎我所說義應著佛意。其餘法師誑惑道俗。作是語者永沈苦海。諸惡比丘見他修定復作是言。此人愚癡猶如株兀。不覺經論何所修行。作是語者殃咎累劫。諸惡比丘為名利故迭相毀呰。諸惡比丘或有修福不依經論。自逐己見以非為是。不能分別是邪是正。遍向道俗作如是言。我能知是我能見是。當知此人速滅我法。諸惡比丘亦復持律。於毘尼藏不達深義便作是言。毘尼藏中佛聽食肉。善男子。我若解說食肉義者。聲聞緣覺及下地菩薩之所迷悶。凡夫比丘聞之誹謗故。毘尼藏聽食肉者皆是不可思議。善男子。我從初成道乃至今日。所有弟子處處受肉食者。
我常常感叹自己所说的教义应该符合佛陀的本意。其他法师却用欺诈迷惑出家和在家的信众。说这种话的人将永远沉沦在苦海中。那些恶劣的比丘见到他人修习禅定,就如此说:这人愚昧无知,就像枯木一样,不理解经论,不知道修行什么。说这种话的人将遭受连绵不绝的灾祸。那些恶劣的比丘为了追求名利,相互诋毁。有的恶劣比丘虽然修习福德,却不依照经论,只追随自己的见解,将错误当作正确,不能分辨是非。他们向出家和在家的信众宣扬:我能知道这些,我能看见这些。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很快就会毁灭我的教法。那些恶劣的比丘也持守戒律,却不理解毘尼藏的深奥含义,就如此说:毘尼藏中佛陀允许吃肉。善男子啊,如果我要解释吃肉的含义,声闻、缘觉以及初地菩萨都会感到迷惑。普通比丘听到后会诽谤。毘尼藏中允许吃肉的都是不可思议的。善男子,从我最初成道直到今天,所有弟子中,凡是接受肉食的。
凡夫之人實見食肉。復有眾生見諸比丘示現食肉。復有眾生知諸比丘食肉之時深入無量諸對治門。無量比丘斷上煩惱。無量比丘斷中煩惱。無量比丘斷下煩惱。無量比丘度脫眾生令入佛道。如來教化不可思議。我從成佛已來。我諸弟子未曾食噉眾生肉也。我於毘尼中聽食肉者。定知此肉不從四大生。不從胎生。不從卵生。不從濕生。不從化生。不與識合。不與命合。當知世間都無此肉。善男子。未來世中諸惡比丘。在在處處講說經律。隨文取義。不知如來隱覆祕密。善男子。佛出於世令諸弟子食眾生肉者。無有是處。若食肉者何名大悲。善男子。
普通人确实看到比丘吃肉。还有众生看到比丘们示现吃肉。还有众生知道比丘们吃肉时深入无量的对治法门。无量比丘断除了重煩惱。无量比丘断除了中等煩惱。无量比丘断除了轻煩惱。无量比丘度脱众生,使他们进入佛道。如来的教化是不可思议的。自我成佛以来,我的弟子们从未吃过众生的肉。我在律藏中允许吃肉,确信这肉不是由四大元素产生,不是胎生、卵生、湿生或化生,不与识结合,不与命结合。应当知道世间根本没有这种肉。善男子,未来世中的恶比丘们,在各处讲解经律,只根据文字取义,不了解如来隐藏的秘密。善男子,佛出现于世,让弟子们吃众生肉,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吃肉,怎能称为大悲。善男子。
今日座中無央數眾各見不同。或見如來入般涅槃。或見如來住世一劫。或見如來住無量劫。或見如來丈六之身。或見小身。或見大身。或見報身坐蓮華藏世界海為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說心地法門。或見法身同於虛空無有分別無相無礙遍周法界。或見此處沙羅林地悉是土沙草木石壁。或見此處金銀七寶清淨莊嚴。或見此處乃是三世諸佛所行之處。或見此處即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真實法體。善男子。諸佛出世遊行止住。一切所為皆悉遠離世間之相。亦復不離世間顯示實相法。如來所說總含萬法。演說一字一句一音所唱。能令一切眾生隨種種類種種根性各得不同所解各異。
今天在座的无数众生,各自见到了不同的景象。有的见到佛陀入般涅槃,有的见到佛陀住世一劫,有的见到佛陀住世无量劫。有的见到佛陀身长丈六,有的见到佛陀身形微小,有的见到佛陀身形巨大。有的见到报身坐在莲花藏世界海中,为千百亿释迦牟尼佛讲述心地法门。有的见到法身与虚空相同,没有分别、没有形象、没有障碍,遍满整个法界。有的见到这里的沙罗林都是土沙、草木、石壁。有的见到这里由金银七宝装饰,清净庄严。有的见到这里是三世诸佛所行之处。有的见到这里就是不可思议的诸佛境界,真实法体。善男子,诸佛出世游行止住,一切所为都完全超越了世间的相,但又不离开世间,显示实相之法。如来所说的法总含万法,演说一字一句一音,能让一切众生随种种种类、种种根性,各自得到不同的理解,各自有不同的领悟。
如來不共之法不可思議。非諸聲聞緣覺所知。如來以自在之力。隨機隱顯教化眾生。像法中諸惡比丘不解我意。執己所見宣說十二部經。隨文取義作決定說。當知此人三世諸佛怨。速滅我法。善男子。諸佛說法常依二諦。說世諦法時不違第一義諦。旨近以標遠。立像表玄。諸惡比丘於此義中不能解了。誹謗不信。隨相取義歷劫受殃。是諸比丘亦復自稱我是法師我是律師我是禪師。此三種學人能滅我法。更非餘人。此三種人迭相說過。迭相毀呰。此三種人入於地獄。猶如箭射。
佛陀独有的法门是不可思议的。这不是声闻和缘觉所能了解的。佛陀凭借自在的力量,根据众生的根机,适时地隐现,教化众生。在像法时期,那些心怀恶意的比丘们不理解我的意思,固执己见,宣讲十二部经。他们只是根据文字来理解经义,做出决定性的解释。要知道,这样的人是三世诸佛的敌人,会迅速毁灭我的教法。善男子,诸佛说法常常依据二谛,讲述世俗法时不违背第一义谛。目的是通过接近的来标示遥远的,通过立像来表达深奥的真理。那些恶比丘们不能理解这其中的意义,诽谤不信,只是根据表面的意义来理解,因此会历经劫难遭受灾殃。这些比丘也自称我是法师,我是律师,我是禅师。这三种学者能够毁灭我的教法,而不是其他人。这三种人相互指责,相互诋毁,这三种人将堕入地狱,就像被箭射中一样。
爾時常施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是諸比丘何時當出。善男子我滅度已千年後。惡法漸興。千一百年後。諸惡比丘比丘尼遍閻浮提。處處充滿。不修道德。多求財物專行非法。多畜八種不淨之物。身無十德畜二沙彌。未滿十臘已度沙彌。以是因緣一切俗人輕賤三寶。從是已後一切道俗競造塔寺遍滿世間。塔廟形像處處皆有。或在山林曠野。或在道邊。或在巷路臭穢惡處。頹落毀壞無人治理。爾時道俗雖造塔寺供養三寶。而於三寶不生敬重。請僧在寺不與飲食衣服臥具湯藥。
那时,常施菩萨向佛陀请教说:“世尊,这些比丘何时会出现?”佛陀回答:“善男子,在我涅槃后千年,恶法会逐渐兴起。到了一千一百年后,众多恶行的比丘和比丘尼将遍布整个阎浮提,他们不修习道德,追求财物,专行非法之事,蓄养八种不净之物。他们自身不具备十德,却蓄养两名沙弥,未满十年戒腊就剃度沙弥。因此,所有的世俗之人都会轻视佛、法、僧三宝。从那时起,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竞相建造塔寺,遍布整个世界。塔庙的形像随处可见,有的在山林旷野,有的在道路旁边,有的在巷弄中那些臭秽不洁的地方,破败不堪,无人管理。那时,虽然出家人和在家人都建造塔寺,供养佛、法、僧三宝,但他们并不真正敬重三宝。他们邀请僧众到寺庙,却不提供饮食、衣服、卧具和汤药。”
返更於中借取乞[仁-二+貳] 。食噉僧食不畏未來三途之苦。當爾之時一切俗人不問貴賤。專欲於僧中作不饒益侵損惱亂。不欲擁護。如此人輩永墮三途。善男子。未來世中一切俗官不信罪福。稅奪眾僧物。或稅畜生穀米乃至一毫之物。或驅使三寶奴婢。或乘三寶牛馬。一切俗官不得撾打三寶奴婢畜生。乃至不得受三寶奴婢禮拜。皆得殃咎。何況驅策撾打。告諸俗官。若有禁防剡羅輸稅之處。
反而在其中借用乞求。吃僧人的食物不畏惧未来三途的苦难。在那个时候,所有的世俗之人不问贵贱,专门想在僧团中做出不饶益、侵损、扰乱的行为,不想守护。这样的人将永远堕入三途。善男子,未来世中所有的世俗官员不信罪福,征税夺取僧团的财物。或者征税畜生的稻米甚至极小的东西。或者驱使属于三宝的奴婢。或者乘坐属于三宝的牛马。所有的世俗官员不得敲打属于三宝的奴婢和畜生,甚至不能接受属于三宝的奴婢的礼拜。都会遭受灾祸。何况驱使鞭打。告诉所有世俗官员,如果禁止防范征收税款的地方。
慎莫令比丘輸稅。若欲稅出家人者得罪無量。善男子。當爾之時一切道俗若作福業。應當布施孤老貧困惡病之人。復次應治破壞塔廟及諸形像。莫問己許他許。隨其力能一切皆治。其人功德不可思議。但能修故不假造新。善男子。何故未來世中一切俗人輕賤三寶。正以比丘比丘尼不如法故。身被法服輕理俗緣。或復市肆販賣自活。或復涉路商賈求利。或作畫師工巧之業。或占相男女種種吉凶。飲酒醉亂歌舞作樂。或圍碁六博。或有比丘諂曲說法以求人意。或誦呪術以治他病。或復修禪不能自一心。以邪定法占覩吉凶。或行針灸種種湯藥以求衣食。以是因緣令諸俗人不生敬重。唯除菩薩利益眾生。
爾時世尊復告常施菩薩。善男子。未來世中道俗之中。有諸惡人造立我形像或菩薩形像。販賣取財以用自活。一切道俗不知罪福。買取供養。二俱得罪。五百世中常被他賣。善男子。未來世中一切眾生造立形像。皆不具足成就眾相。或作半身。或手足不成。耳鼻眼口悉不成就。粗有影嚮而已。或造塔廟不安形像。若有破塔壞像更不修治。如此人輩獲罪無量。善男子。未來世中諸比丘等。於所住處自共唱制。防禁四方僧合作食限。或一日十日。或五四三日乃至一食。是諸比丘命終墮地獄中餓鬼畜生受苦無窮。復有比丘若沙彌。以眾僧物如形似己有。隨意取用。
非時食噉。或與親友。是諸比丘沙彌。乃至千佛出世永不聞法。常在三途無懺悔處。若共此人同住居止。羯磨布薩所作法事悉不成就。皆當得罪。善男子。若有具犯四重五逆。易救可懺悔。若侵損眾僧一毫一粟。非時食噉。自在取與。永沈苦海終無出時。或現世得諸衰惱。若共此人同住居止。日夜得罪。善男子。未來世中有諸俗入不識罪福。乃以祖父或自己身所造佛像經書幡花賣與他人用活妻子。此亦不應買。當爾之時一切俗官有勢力者。捉得此人應重撾罰驅令出國。善男子。未來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大臣中宮妃后。毀犯禁戒不知慚愧不知懺悔。
以是因緣令法穢濁。善男子。未來世中諸惡比丘。執著住處如似俗人。護己舍宅。不能依時三月一移。見有比丘衣鉢自隨於其住處滿九十日而更移去。諸惡比丘咸作是言。此比丘志性不定。[跳-兆+參] 擾多務狂亂失心。數作移動。作是語者獲罪無量。善男子。未來世中諸惡起時。一切道俗應當修學大慈大悲。忍受他惱應作是念。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是我父母。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之兄弟姊妹妻子眷屬。以是義故。於一切眾生慈悲愍念隨力救濟。若見苦厄眾生作種種方便不惜身命。當爾之時若國王大臣若城邑聚落主。若勢力長者婆羅門等。及有力比丘。應勸此人不令退轉。助其勢力莫令惡人為作留難。不令惡人侵奪財物。如是助者。其人功德說不可盡。當爾之時悲心布施貧窮孤老一切苦厄乃至蟻子。其福最勝。善男子。我若廣說布施孤窮病苦功德。窮劫不盡。涅槃時至。為汝略說。
爾時一切大眾聞佛說未來世中像法末種種災變。身毛皆竪悲號啼泣不能自勝。佛告大眾。止莫悲泣。世間法爾。善必有惡。盛必有衰。佛復告常施菩薩。且置是事。汝以何相觀如來也。復以何相觀眾生乎。常施菩薩白佛言。世尊我觀如來。不從先際。不到彼岸。不住中間。非有非無。非出非沒。非色非不色。非有為非無為。非常非斷。非有漏非無漏。同虛空等法性。從初成道乃至涅槃。於其中間不見如來說一句法。然諸眾生見有出沒說法度人。如來境界不可思議。不可以識識。不可以智知。出過三世不離三世。唯有如來自覺斯法。我觀如來謂若此也。
世尊我今觀諸眾生四大之相。如空中雲。如熱時炎。如乾闥婆城。如幻如化。如空聚落。如鏡中像。如水中月。如空谷響。受想行識悉皆如是。世尊眾生心相不可思議。非諸聲聞緣覺下地菩薩之所能知。世尊眾生之相。不來不去。非有非無。非內非外。來無所從來。去無所至。而常流轉。虛妄受苦。皆以眾生無始以來深著我見。以著我故增長渴愛。十二因緣法。長夜受苦無有窮盡。眾生之相本來空寂。以是因緣菩薩於中而起大悲。世尊一切眾生善惡諸業唯一心作。更無餘法。我觀眾生相貌如是。
爾時佛告常施菩薩。善哉善哉。快說是法。汝今所說佛所亦可。菩薩行四攝六度。應當如是觀眾生相。善男子。菩薩布施時。不觀福田及非福田。若見貧苦眾生悉皆施與。行布施時應作是觀。不見受者。不見施者。財物亦爾。三事俱空平等無著。何以故。一切諸法無我我所行施之時。不望現報。不望未來人天樂。但為眾生求大菩提。為欲安樂無量眾生故而行布施。為欲攝取諸惡眾生令住善法而行布施。復作是觀。菩提界相眾生界相。二俱空寂。依文字故度眾生得菩提。真實法中無得無證。善男子。如人夜夢見種種事。或夢自身被官囚縛受種種苦。
生大憂惱然後得脫。尋復更夢。作大國王威勢自在受大快樂。即於夢中作是念言。我向昨時受苦如是。今復自在受大快樂。作是念已忽然睡覺。苦樂之事莫知所在。如此夢事非有非無。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說是法時。無量菩薩得受佛位。無量菩薩得入一生補處。無量菩薩各隨所修皆得勝進。無量人天得四道果。無量聲聞入菩薩位。無量雜類眾生發菩提心。善男子。未來世中若四輩弟子得聞此經生歡喜心。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好受持慎莫忘失。此經名為像法決疑。亦名濟孤獨。如是受持。爾時大眾聞佛所說。一心敬受作禮而去。各共嚴辨闍維之具哀動天地。
像法決疑經(終)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