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利支提婆華鬘經

唐 不空譯1卷CBETA T1254少于一万字 54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末利支提婆華鬘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如是我聞:
我听到这样的教诲: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阿羅漢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大菩薩眾,彌勒菩薩、曼殊室利菩薩、觀世音菩薩而為上首,及末利支等諸天龍神八部前後圍遶。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与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一同,还有无数的大菩萨,以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为上首,以及末利支等诸天龙神八部前后围绕。
爾時舍利子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未來末世眾生作何法得脫諸難?」佛告舍利子:「諦聽諦聽,我今為汝說於此事。」爾時眾會歡喜踊躍重復勸請。時佛世尊即說此言:「有天名末利支,常在日前行,日不見彼,彼能見日。」即說呪曰:
那时,舍利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陀说:‘世尊!未来的末世众生应修何法才能摆脱各种灾难?’佛陀告诉舍利子:‘仔细聆听,我现在为你讲述这个问题。’那时,大众欢喜踊跃,再次恳切请求。佛陀世尊便说:‘有一个天神名叫末利支,常在太阳之前行走,太阳无法看见他,而他能看见太阳。’随即说出了咒语:
「南謨佛陀耶, 南謨達摩耶,
向佛陀致敬,向佛法致敬,
南謨僧伽耶。
向僧团致敬。
「怛儞也(二合)他阿囉迦摩斯末迦摩斯阿豆摩斯支婆羅摩斯安達檀那摩斯摩利支波羅摩斯那漠率都羝娑嚩(二合引)賀」
「王難中覆護我,賊難、行路難、失路曠野、晝日夜中水難火難、羅剎難、茶雞支儞鬼難、中毒藥難。佛語真實、法語真實、僧實語、天實語、仙人實語,覆護我。呪曰:
在国王的危难中保护我,盗贼的危难、旅途的危难、迷失在旷野中、白天黑夜中的水火之难、罗剎的危难、茶雞支儞鬼的危难、中毒药的危难。佛的言语是真实的、法的言语是真实的、僧众的言语是真实的、天人的言语是真实的、仙人的言语是真实的,保护我。咒语如下:
「怛儞也(二合反)他阿羅拘利阿羅拘利吉利的羝勒叉勒叉我某甲薩婆婆油(上)鉢陀羅菩提婆伽夜栖(斯亞反)裨(毘)馺婆賀」
佛言:「若有人欲行此法者,一切法中此法最勝。若人欲得供養末利支天者,應用金若銀若赤銅若白檀若紫檀,應作末利支天形像。其造像法,一似天女形,身長大小一寸二寸三寸乃至一肘,其中最勝者一寸二寸為好。其作像又須得最好手博士,遣受八戒齋,日日洗浴,著淨白衣作之。其價直之者,隨博士語索,不得違。作此像已,若苾芻欲行遠道,於袈裟片中裹著彼像。若持五戒優婆塞,於頭髻中盛著彼像。大小便時離身放著,不得共身上屏大小便利。
佛陀说:“如果有人想要修习这个法门,所有法门中这个法门是最殊胜的。如果有人想要供养末利支天,应该使用金、银、赤铜、白檀或紫檀来制作末利支天的形像。制作形像的方法,要像天女的形状,身高可以是一寸、二寸、三寸甚至到一肘长,其中最殊胜的是一寸或二寸。制作形像还必须找到技术最好的工匠,让他们受持八戒斋,每天沐浴,穿着干净的白衣来制作。至于制作的费用,应随工匠的要求来支付,不得违背。制作好这个形像后,如果比丘想要远行,可以将形像包裹在袈裟的一角中。如果持守五戒的在家男居士,可以将形像放在头髻中。在大小便时,要将形像取下放置一旁,不得与身体一起进行大小便。
「次說印及壇法。
“接下来讲述手印和坛城的方法。”
「交叉二小指二無名指在掌中右押左,二頭指直竪頭相著,二中指各[打-丁+必]在二頭指背上頭相拄著,二大指並竪縛二頭指側,大指來去。此是身姥陀羅尼印。准前身印,上各屈二中指上節,頭向大指垂甲相背,又屈二大指上節,頭向掌中,此是頭頂印。
将两个小指和两个无名指交叉放在掌心,右边的手指压在左边的手指上,两个食指伸直,顶端相触,两个中指分别搭在两个食指的背上,顶端相抵,两个大拇指并排竖直,绑在两个食指的侧面,大拇指可以活动。这是身体陀罗尼印。按照之前的身印,各自弯曲两个中指的上节,使顶端朝向大拇指并让指甲相背,再弯曲两个大拇指的上节,使顶端朝向掌心,这是头顶印。
「若比丘、比丘尼,袈裟中裹前像。若俗人,頭髻中著像,即作此頭印以案像上,二十一遍誦呪。行於道路,准前身印,唯開二頭指頭二分許,即是護身印,用之護身法。
如果是比丘或比丘尼,将佛像包裹在袈裟中。如果是俗人,将佛像放在头髻中,然后结这个头印放在佛像上,念诵咒语二十一遍。行走在路上时,按照之前的身印,只将两个食指的顶端分开大约二分的距离,这就是护身印,用来保护身体。
「左手大指頭押無名指第一節文,以餘四指把拳,即是歡喜印。若作此印誦呪向王臣邊者,即前人歡喜。左手屈臂牽向於前,以頭指已下四指把拳,復以大指押頭指甲上,次開掌中作孔,以右手申掌,從左手節上向手掌磨之到於孔上,即以右掌覆蓋指孔上。心裏作之,左手掌是末利支心,右手掌是末利支身,於左手掌心中我身隨在,末利支天藏我身著,末利支在我頂上護於我身。此是末利支印,口中數數誦呪者即得大驗。行者不得喫飯,唯食大麥、乳酪酥、菜等。若不堪忍者,自乞飯喫,不得喫於眾僧之食。如是滿足十萬遍,即得驗也。
左手大拇指按压无名指的第一关节,其余四指握拳,这就是欢喜印。如果结这个印并念诵咒语朝向国王或大臣,那么对方会心生欢喜。左手屈臂拉向前方,用食指以下四指握拳,再以大拇指按压在食指指甲上,然后在掌心开一个孔,右手伸开手掌,从左手的指节上向掌心摩擦至孔上,随即用右掌覆盖在指孔上。心里想象,左手掌是末利支的心,右手掌是末利支的身,我的身体随着在左手掌心中,末利支天藏匿我的身体,末利支在我头顶上保护我的身体。这是末利支印,口中不断念诵咒语就能得到大验。行者不应吃饭,只吃大麦、乳酪酥、蔬菜等。如果无法忍受,可以自己乞食,但不得吃众僧的食物。这样满足十万遍后,就能得到验效。
於淨潔道場中安末利支像已,行者日日洗浴,若不洗浴,洗手漱口入道場,作身印喚末利支安置已,種種供養,日日誦呪一百八遍或一千八遍,如是乃至滿十萬遍訖。然後於好處所料理於地,拔去惡物樹根、瓦礫毛骨等已,堅築於地,使平坦之。其作壇日者,臘月十五日。以五色作之,中心著末利支座,座上畫著華座并像。式即東面安使者,名婆多羅室利夜;北面安使者,名計室儞;南面安使者,名摩利儞。然後呪師喚之安置,以香華飲食八槃、燈十六盞種種供養已,呪師在西門面向東坐,誦呪一千八遍,種種供養訖然後發遣之。更有別法,日月蝕日作此壇法者,大得驗也。
「若人欲東西遠行在路者,先作水壇,喚末利支安置已,取粳米華和酥,呪一遍一燒滿一千八遍并誦呪,隨所欲去處趣者得大驗。
「又更一法,七日之中日日作水壇,喚末利支安置,復著火爐然穀木樹火。於此柴火中呪燒粳米、烏麻一百八遍并誦呪,日三時,時別一百八遍,乃至七日作此法訖,向王臣邊者前人散走他。
「又更一法,若欲論議,依前法火燒梨枝一百八段,一段一尺,并呪七日。作此法者得大論師也。
「又法依前法火燒酥一百八遍并呪者,一切禽獸毒蟲不得侵害。
「又法若人欲得見末利支者,依前法以穀樹柴然火,取天木二十一段,以酥蜜酪塗之,火燒并呪,日日唯喫粳米飯、乳、酥三種,不得食餘物。七日之中,日日倍勝種種供養。如是七日作此法時,第七日中末利支身現,入道場問行者言:『汝欲求何法?』是時行者隨意答之。時末利支聽許歸去,即知得驗,一切諸天亦皆歡喜。
「又法七日之中每日三時,火燒茴香草、白菖蒲、白芥子三種并呪訖,向羅闍邊去者,前人歡喜。
「又法欲向官人邊去者,依前法火燒白芥子,日日三時,時別一百八遍并呪。七日之中唯食粳米、乳、酪三種,不得食餘物。如是七日訖,向官人邊去者,前人歡喜。
「又法依前法,火燒阿末羅梨葉一百八遍并呪,如是七日,治一切鬼病則得驗。
「又法依前法取大麥好擣(勿使末),以蜜和作團,大如李子,一百八箇。七日之中,行者初日全不喫食,餘六日任意得食。日日火燒所團大麥并呪,作上歡喜印,如是盡燒一百八團訖,以水滅火後,附其煙上薰兩手掌,誦呪二十一遍,願云『使我之手作一切法種種得驗』者,即一切得驗,前人歡喜。
「又法若人熱病,取好青草擬口,誦呪二十一遍,以摩病者五十四遍并呪者即差。
「又法日日一遍誦呪,三遍作大護身,三遍作大結界,五遍誦呪者,所愛之人任意即得。六遍誦呪結界,夜入塚墓一切無畏。
「又法若欲遠行,先於私房七遍火燒薰陸之香并呪訖,著道行之時數數誦呪,行者路中賊難鬼難等皆不得近也。
「又法依前法,白月八日於淨室中取好香花與粳米飯少少,火燒一千八遍。行法之人一日不食,著淨潔之衣。作此法者,前人尊重恭敬供養。
「又法取牛糞,未落地時以器承取,莫著別處,即用和水作水壇,壇中心著佛像或佛舍利。復取母犢並黃牛乳作酥,盛著金鉢中,以右手無名指攪之於酥并呪。其酥之上火若出者,即知得大聰明,一誦千偈。若火不出唯煙與煖者,即知得可聰明。若不得煙煖,自身伏地擬口於酥器邊,以右手無名指為喫酥,即得少少聰明。
「又法於城東門外,好料理地作四肘壇。取坏塼五箇,中心著一、四面各一。又以四水罐盛水,以柳枝塞口,於四面塼上著之。又取紫檀摩研水中,即以其水灑於壇上,以赤花供養於壇。復以胡撚支四枚,各著四水罐邊。復以五色線遶壇四面。於壇四面之外,以種種花香飲食泮與諸鬼。於壇四門敷青草座,呪師著好淨衣,結跏趺坐於青草上,喚摩利支及諸使者安置,種種供養。
呪師手把青草誦呪,以草從自頭向脚摩之一百八遍,呪師手作字末利支身印,印中把青草向自頂著,遣一弟子將壇上四水罐一一灌於呪師頂上竟,然後呪師著好淨衣作護身印,念佛禮佛禮摩利支訖,取龍樹花與龍腦香及酥合香三種,七日之中呪師唯食粳米牛乳粥,不得食餘物,日日呪於上三種藥一百八遍。乃至第七日,將彼藥安自頂上、右肩、左肩、心上、咽上、額上者,得驗。此語不問有別法用。
「又法依前,若人患痔病,取黑線作呪索,病者頭東脚西臥於床上,以索繫病者腰,又以引索繫其床脚,并呪二十一遍者,痔病即差。若人患頸治法,准上唯改前繫腰,繫其頸上為異。
「又法取江水兩邊泥土以作一百鬼形像,其中鬼王名曰毘那夜迦。此鬼王頭者作象頭形,其餘諸鬼頭各各別作諸禽獸形,其身手脚總作人形,大小長短四指或八指許作之。取紫檀木以於水研之,用以其水和泥,於地作壇。以五色土於壇之上作座處,中心一座、北面二座、南面二座、東面二座。於中心座上著於鬼王像,其餘六座上總分著九十九鬼像,以諸香花及燃七盞、酥燈飲食等種種供養,并取安悉香和酥火燒用以供養。
呪師於西門坐面向東,誦末利支呪七遍,以種種色線呪二十一遍,然後取壇三面諸鬼像,聚就於中心鬼王邊一處著之,以其七色線總縛著彼鬼像訖,取犢子糞一百八團,一一火燒并呪,燒一一團時一誦呪。
馺婆(二合引)(引)於前先唱,云縛一切鬼,然後唱云馺婆(二合引)(引),如是盡一百八團竟,別處掘地深至人腰作孔,將彼所縛諸鬼像著於孔中,以諸香花種種飲食供養彼鬼,然後以上塞於孔上,堅築以地平復,其鬼永不得出。若彼呪師業病臨死之時,心中作意解放彼鬼,彼鬼得脫。若作此法者,即得末利支大驗,一切呪驗。
「又法一生之中日日唯食粳米乳粥,數數誦呪,得大聰明,四姓之中得婆羅門大愛念。若火燒酥酪乳者,剎帝利愛念。若火燒大麥乳酪者,毘舍愛念。若火燒烏麻滓者,首陀愛念。
「又法若人鬼病,口全不語者,呪水二十一遍泮之即語。
「又法鬼病,口合不語,以袈裟角呪二十一遍打之即語。
「又法手捻於灰呪之七遍,散四方結界。又法以泥作彈丸十箇,各擲十方,作大結界。
「又法若婦人難產,呪烏麻油七遍,以摩臍上,即得易產。
「又法若共他論議得勝時,被他相憎嗔,一隻相言。
「又共他鬪諍,被他相言,枷鎖官邊問罪是非之時,取白菖蒲呪二十一遍繫著右臂,復以左手作歡喜印并呪之,即得大勝之理。若數誦呪,種種得驗。
「又法若人被毒蟲螫者,呪師取五色線作呪索二十一結。以繫自右手臂上訖,向彼螫人邊去,取柳枝呪之,數數以手摩彼人即差。
「若人被惡毒蛇所螫臨死之時,呪師以自手掬取水,漱口七遍誦呪,以其水泮於病者二十一遍竟即差。
「又若人身生惡瘡者,和泥塗於瘡上二十一遍并呪即差。
「又若畜生遇時氣病者,於城正中央然穀樹火,以牛乳火燒并呪即差。夜裏應作此法,其明日午時還燒穀樹火,取白芥子油與白芥子相和,火燒一千八遍并呪即差。
「又法取俱嚕陀木一千八段(此木相狀似菩提樹),一一火燒并呪各一遍者,一切鳩槃荼、藥叉等鬼神皆悉歡喜。
「若火燒冬苽少少一千八遍者,一切魍魎悉皆歡喜。
「若取塚墓之上樹木一千八段,與烏麻相和火燒并呪一千八遍者,一切大惡鬼神歡喜。
「又法若取菩提樹枝一千八段,一一塗酥火燒一千八遍并呪者,四大天王歡喜愛念。
「又法若人癲病者,呪師取一切五穀相和,以手掬取呪之火燒一千八遍者,鬼神歡喜,即得治病。
「若取安悉香擣之為丸,塗酥火燒一千八遍并呪者,摩醯首羅及傍邊天一切歡喜。
「若依以前法作壇,種種供養,壇中心著佛像或佛舍利,取喝囉迦沙彌陀木(此是苦練樹之別名)三千八段,與酥酪蜜中塗之,一一火燒各一段一呪,如是盡三千八段。作此法者,造四重五逆罪滅而得驗。
「若行者依前法作水壇訖,從白月八日至十五日,日日取紫薑木一千八段,塗酥火燒并呪者,末利支即來入道場,遂其所願。爾時行者眼見末利支身,得大驗。
「若一日不食,作此法種種供養者,得末利支大驗。
「又若欲得錢財者,黑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兩日之中,每日三時取烏麻粳米及粳米花三種火燒并呪者,即得錢財。
「又法若欲得縛魔者,七日之中日日取苦練樹枝,一名菩提樹,一千八段,一一塗於白芥子之油中火燒者,即得縛。若呪師或俗人行此呪法時,官府知之捉得者,被枷鎖縛時,數數誦此呪,縛永不得。
「若人相瞋,取烏麻油滓與粳米糠相和,火燒一千八遍并呪者,即得前人瞋即歡喜。若取烏麻火燒一千八遍者,前人愛念歡喜。
「又法若欲得錢財者,七日之中日日取石榴草莖長六指一千八段,一一火燒并呪者,即得錢財。
「又法欲向他人處索所愛物者,取白菖蒲呪之一千八遍,繫自臂上,乞之無所不得。
「又法二十一日日日三時,取安悉香擣之為丸一千八丸,用塗酥酪蜜中,一一火燒并呪者,向王百官邊去者,前人歡喜愛念。若欲得作綱維者,七日之中日日三時,取眾名香擣之為丸一千八丸,一一塗酥火燒并呪者,即得綱維。又法若行者洗浴入道場作水壇等種種供養,喚末利支安置,如是滿十萬遍。作此法訖,然後口云結界(莫手作印),隨行者所願皆得成就,一切難事易得辦之,然破他人作法之事。」
爾時末利支白佛言:「世尊!我有別法,今欲說者,用好紫檀木廣三指長三寸,其木一面刻作末利支形,作女天。其像左右各刻作兩末利支侍者,亦作女形。復以別紫檀木作蓋蓋之。作此像已,欲行遠道,將於此像不離自身,隱藏著之。莫令聽人知,日日數數誦呪。
「若有所願欲作水壇,壇中心安像,喚末利支安置,以種種供養,復取蓮華一百八箇以供養之。其供養法,手取一一蓮華呪之,用以供養。復以烏麻粳米火燒一千八遍并呪訖,把像種種得驗(此語應知)。上件諸法皆作水壇等,種種供養始得驗之。」末利支說此法竟,與諸天龍八部禮佛而退。
怛姪他阿羅居隷阿羅居隷吉利帝底薩婆伽羅醯鼻(毘簸反)薩菩烏波塗瑟[齒*齊](反同前)薩婆伊底廋烏波達囉髀鼻(反同前)勒叉勒叉莫麼(某甲)耶寫莎嚩(二合引)(引)
有一本云:作天像法,其像二手,左一手屈臂向上平橫,當左乳前把拳,拳中把拂,形如講法師高座上所把形。於其拂中作西國萬字文形,亦如佛像胸上字,字四曲內各作日形,一一著之著四箇日形。其拂上作焰形。右一手申臂及指解垂下。其作像法,畫像一種無別,其像身長一寸二寸乃至一肘。
怛姪他阿羅拘梨阿羅拘梨雞利底跢薩嚩(去)伽囉醯鼻(比可反)薩菩鉢跢羅髀鼻(同上反)薩婆伊都廋鉢跢囉鞞弊曷勒叉曷勒叉麼麼(某甲)夜寫莎嚩(二合引)(引此一呪欲以挍言)
以後別此呪縛賊。
曼殊室利菩薩說呪曰:
歸命同千轉頭。
那冒曼殊室利曳矩摩羅菩多夜怛姪他醯利底瑟吒(上二合)怛婆羯羅(上)趺途徙摩遮羅(上二合)莎嚩(二合引)
又若在道行逢賊時,呪手大母指急把指,遇賊無難。若呪衣袂或衣衿,左綟七遍急把誦呪而過。
除睡呪
怛姪他伊底彌底只底比迦那羶底波陀恥莎嚩(二合引)(引)
若人坐中多睡時,於佛前至心誦七遍便少無也。
毘沙門呪曰:
那謨裴鑠囉皤拏寫摩訶曷囉闍寫施鞞娑婆(二合引)(引)施皤跋趺犁娑婆訶
若呪淨油七遍若二七遍,用塗臥所,乞財物等得如所願。
呪一切賊法:
補魯那補魯那主嚕訶主嚕訶薩寫娑婆(二合引)
更有呪縛賊呪:
伽吒加吒僧伽吒我今為加吒終不為解加吒
又若被賊,燒香誦呪。若有疑者并稱名,若不知者但當面誦呪呪之,賊即自縛,自道盜物。得已,然後解放,大驗也。
末利支提婆花鬘經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