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擇地法
(失)1卷CBETA T0910少于一万字 17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梵天擇地法
謹案《大梵天王內祕密經》云:如來因地時,五百萬生中作持呪仙人,每遊歷諸山隱居淨室,常感諸梵天而來侍衛,亦有天龍八部而來現身,雖有善相仍被魔惱,法事不成,或為誦呪依不梵回;或為姥陀法行;或為曼荼羅不得其地,以此法多不成。今案經有四十二種擇地法堪作曼荼羅,使持呪者如意法成,不得此法者徒消日月。
根据《大梵天王内秘密经》记载:佛陀在因地修行时,曾五百万年作为持咒仙人,游历各山隐居净室,常感得梵天侍卫,也有天龙八部现身,尽管有善相,但仍受魔障,法事不成,或因诵咒不依梵行;或因姥陀法行;或因曼荼罗不得其地,导致许多法事无法成就。根据经文,有四十二种选择地点的方法适合建立曼荼罗,使持咒者能如意法成,不掌握这些方法的人则白白浪费时间。
第一:入山石窟中深,四面有石中心有土,如人掃地處,此是聖人成道之處。地中心有異花出,其地第一,此作壇持呪定得感諸如來。應持戒比丘得此地法,非持戒不得於此地,慎之。
第一:进入深山石窟中,四周有石,中心有土,如同人扫过的地方,这是圣人成道之地。地中心有奇异之花长出,此地最为优越,在此建立坛场持咒,定能感应如来。应由持戒的比丘获得此地法,不持戒者不得于此地,需谨慎对待。
第二:深山有大蟲及師子猛獸坐處,其地無草生處,必是聖人坐處。諸獸並是護塔之神,此地作壇,法事立成。貧道開黃五年入廣州,深山有此地,准前法受持,乃有一人,身作金色著白衣,大神身長三丈已來,貧道驚怕,其人報云:「吾是大佛頂之神,今見汝坐福地,感吾身現,來受汝法」。
第二:在深山中,有大型动物和猛兽如狮子的栖息地,那些地方不长草,必定是圣人的坐处。所有这些动物都是守护塔的神灵,在此地建立坛场,法事立刻成就。贫道在开皇五年进入广州,深山中有这样一个地方,按照前面的方法受持,便有一位身穿金色白衣、身高三丈多的大神出现,贫道感到惊恐,那人告诉我:「我是大佛顶的神,现在看到你坐在福地,感应到我现身,来接受你的法。」
第三:入山高頂上,見有大石其清如磨處,見人影現,此石聖人吉祥之石。取白茅為席,坐西北角誦呪作法,剋成就,非持戒比丘不得坐。
第三:进入山顶,看到有一块大石头,它光滑如磨过的地方,能映出人影,这块石头是圣人的吉祥石。用白茅草作为坐席,坐在西北角持咒作法,必定能够成就,不持戒的比丘不得坐于此石上。
第四:山中四面有草木樹林,中心無物淨如人掃地,作壇必成就。
第四:在山中,四周被草木和树林环绕,中心处没有任何物体,干净得就像人打扫过一样,在此地建立坛场,必定能够成功。
第五:山中見有五色石,青黃赤白黑各在本方,此是聖人學道處。此地必是勝,作壇四天王自至。
第五:在山中发现有五种颜色的石头,青、黄、赤、白、黑各自位于其对应的方位,这是圣人修行学道的地方。这个地方必定是优越的,建立坛场时,四天王会自然到来。
第六:入山中見蛇頭上有角盤石,蛇臥處無草,見人來即起去,此作壇最妙。
第六:进入山中,见到蛇头上有角,盘踞在石头上,蛇卧的地方没有草木,见到人来就会起身离去,在此地建立坛场是最为奇妙的。
第七:山中見有白鹿臥在地,四面一丈已來無草木,此地亦堪作壇。
第七:在山中如果看到有白鹿躺在地上,周围一丈之内没有草木,这个地方也适合建立壇。
第八:山中見有白鹿臥處,四面無草木,見此相貌並是作壇之地。
第八:在山中如果看到有白鹿躺卧的地方,四周没有草木,看到这样的景象,表明这里是适合建立壇的地方。
第九:山中有人身長一丈餘,著黑色衣,面有四目,坐於石上,其石上清明見人面像,比丘上必成。
第九:山中有人身高超过一丈,穿着黑色的衣服,脸上有四只眼睛,坐在石头上,那石头上清明可见人脸的影像,比丘上去必定能成就。
第十:山中有白頭老翁,眉鬢皆白,目送其行處,地皆不生草木,此地堪作壇,有草木不堪。
第十:山中有一位白发老翁,眉毛和鬓角都是白色的,目光所及之处,地面都不生长草木,这个地方适合建立坛场,如果有草木则不适合。
第十一:山中見有石,或土裏有五色雲出,非陰雨時見,此處必是聖人坐處,作壇妙。
第十一:在山中看到有石头,或者土里有五色云出现,不是在阴天下雨时见到的,这个地方必定是圣人坐过的地方,用来建立坛场是极好的。
第十二:山中有石室,內師子及猛獸居,無草木生者,此地堪作壇。
第十二:在山中存在石室,是狮子和猛兽居住的地方,没有草木生长,这样的地点适合建立坛场。
第十三:山中有平處無草,其地有人脚跡一尺已來,堪作壇。
第十三:在山中找到平坦的地方没有草木,地面上有人类足迹,长度超过一尺,这样的地点适合建立坛场。
第十四:入山谷,見有草在地生,每似人坐上,其草頭低屈者,其堪。
第十五:入山頂上及平下,見異花出於四面,中心可有八尺已來空地,其處妙。
第十六:山中見有花出處,但是聖人坐處,無間春夏秋冬皆有異花出現,但有出華異於眾花,其地妙。
第十七:山中持呪,見地上有白光出,四面無草,此地妙。
第十八:山中非時見有香氣,地亦似有煙出,此地妙。
第十九:山中有五色光,從地出或從石出,視其處,出處妙。
第二十:山中見有孔雀鳥或諸鳥,[銜-金+缶] 草及雜花來投著,其地堪,是聖人所出處,妙。
第二十一:山中有五色土處,至明日平旦,看五色光出,此地堪。
第二十二:山中見有白鶴四箇,對坐處無草,此是結壇地。
第二十三:山中見雙樹相對,中間有狀如人形,其地堪。
第二十四:山中見黃牛或白牛在地臥,其地無草生似人掃處,其地堪。
第二十五:山中有石打作鐘聲,其處堪。
第二十六:山見有窟,中相若喚無響者妙,即有響者非。
第二十七:山中有寺觀,其地平旦,日未出時看五色光者,堪。
第二十八:山中見有神人著天衣,當所出處,堪。
第二十九:山中有土,如蟻子聚高五尺以來,其堪。
第三十:山中見石或土如龍形狀,或地上似如畫處,堪。
第三十一:山中見有仙人或帶角之人獸,視其所出之地,堪。
第三十二:非時非處,見有光忽然出,或有犯其火;或有香烟,此是羅漢得道之地,堪。
第三十三:若入寺舍,及在俗人家作壇,百倍千倍不及山中,欲救眾生終須擇地。寺上伽藍穿地深二尺,其內得骨者必不堪,得瓦石者仍埋七寶於地內,然始得用。
第三十四:穿地深三尺得少許異物或寶,即名上地,堪。
第三十五:穿地深二尺,地內無物者作壇,其地內所取之土,淨擇去,和香末實築。
第三十六:地內不曾有人居止眠臥處,此地堪。
第三十七:地內未曾安窟窖竈及雞犬臥處,堪。
第三十八:五更看地內氣候,有黑光不堪;自外光出者,堪。
第三十九:若在俗家作壇,多不如法致有損傷,呪師、彼此皆無利益,直須結界不須作壇,貧道驗之曾有損失。
第四十:若是須結壇,令病人清淨,每日澡浴著新淨衣,別在一室內坐,呪師依前擇地作壇,專心稱名為誦法,病人不令壇內得見。若將病人於壇內,並損呪師。
第四十一:若是轉持戒比丘誦呪作壇,百千勝於俗人;若擇地得一作壇之後,其地劫災起時,其地不壞。
第四十二:若作水壇不須作蕳,擇得上勝地,若不得其地終無成益。
梵天擇地法終
靈雲雲校本云:貞享四年二月廿日一校了。
淨嚴(四十九載)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