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語經
元魏 菩提流支譯1卷CBETA T0832少于一万字 17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語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我听到的是这样的:
一時婆伽婆住毘耶離大林樓閣上,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八萬四千諸大菩薩,復有學、無學無量人眾圍繞說法。
有一次,佛陀住在毘耶離城的大森林中的高楼上,与八千位大比丘和八万四千位大菩萨在一起,还有许多有学、无学的修行者和无量的众生围绕着他,聆听他讲法。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龍威德上王,從坐而起,整服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如來先說佛語修多羅諸經,復有說非佛語。世尊!此有何義?云何受持?」
那时,在集会中有一位名叫龙威德上王的菩萨,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整理好衣服,露出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十,向佛陀提问说:“世尊!您之前说过佛经中的教义,也说过有些不是佛经的教义。世尊!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接受这些教义?”
爾時佛告龍威德上王菩薩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於諸經中而說佛語、非佛語者——善男子!——如是非語即是佛語。善男子!善思念之!我於今者善為汝說。」
那时佛告诉龙威德上王菩萨说:“善男子!正如你所问的,在诸多经典中提到佛语和非佛语——善男子!——这些所谓的非语实际上就是佛语。善男子!请好好思考!我现在将为你详细解说。”
時龍威德上王菩薩而白佛言:「善哉,世尊!願樂欲聞。」
龙威德上王菩萨对佛说:“太好了,世尊!我非常愿意聆听。”
佛言:「善男子!言非語者即是佛語;善男子!言佛語者,是則名為最重身業。我之所說,皆悉無有不利身業、口業、意業,彼亦無語、無能說者,亦無言者。善男子!諸有色語皆非佛語。若,龍威德上王!色非語非佛語者,受、想、行、識非語亦非佛語;善男子!若無色語,無受、想、行、識語者,是名佛語。
佛陀说:“善男子啊!那些不以言语表达的,才是佛的言教;善男子啊!那些称佛的言教的,实际上是指最严重的身业。我所说的一切,都没有不利的身业、口业、意业,那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能说的人,也没有说话的人。善男子啊!所有有形的言语都不是佛的言教。如果,龙威德上王!有形的言语和佛的言教都不是言语,那么感受、想象、行为、意识也不是言语,也不是佛的言教;善男子啊!如果无形的言语,没有感受、想象、行为、意识的言语,这才是真正的佛的言教。
「善男子!若有身、口、意業語者,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身、口、意業語者,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地、水、火、風、空界如是等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有不說地、水、火、風、空界等者,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貪、瞋、癡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貪、瞋、癡語,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漏語及無漏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非漏語、非無漏語,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所悕,如是語者不名佛語,以彼佛語不悕求故。善男子!若無高下,如是語者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事語、非事語者,不名佛語;善男子!若有非事、非非事語,是名佛語。
“善男子啊!如果那些有身、口、意业的言语,就不是佛的言教;善男子啊!如果那些没有身、口、意业的言语,才是佛的言教。善男子啊!如果那些有关地、水、火、风、空界等的言语,就不是佛的言教;善男子啊!如果那些不谈论地、水、火、风、空界等的,才是佛的言教。善男子啊!如果那些有贪、瞋、痴的言语,就不是佛的言教;善男子啊!如果那些没有贪、瞋、痴的言语,才是佛的言教。善男子啊!如果那些有漏的言语和无漏的言语,都不是佛的言教;善男子啊!如果那些非有漏的言语、非无漏的言语,才是佛的言教。善男子啊!如果那些有所求的言语,就不是佛的言教,因为佛的言教不追求任何东西。善男子啊!如果那些没有高低之分的言语,才是佛的言教。善男子啊!如果那些有关事的言语、无关事的言语,都不是佛的言教;善男子啊!如果那些既非有关事、也非无关事的言语,才是佛的言教。”
善男子!若於自性清淨法上言得證者,彼非佛語;善男子!若非自性、非他性語,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實語、非實語者,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實語、無不實語,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此語是凡夫人之所說語、此是聖人之所說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凡語、無聖人語,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內語及有外語、內外語者,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內語及無外語、內外語者,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於諸法,有色所依,受、想、行、識所依語者,不名佛語;善男子!若於諸法無色可依,亦無受、想、行、識可依,如是語者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處語,是魔王語、是魔民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一切諸處語者,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色覺分別而語,受、想、行、識覺分別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色覺分別而語,受、想、行、識覺分別語,是名佛語。以此義故,魔及魔民不得其便。
善男子!如果有人说自己已经证悟了自性清淨的法门,那不是佛陀的言教;善男子!如果既不是自己本性,也不是他人本性的言论,才称得上是佛陀的言教。善男子!如果有人说的话是真实的,或者不真实的,那不是佛陀的言教;善男子!如果有人说的话既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不真实的,那才称得上是佛陀的言教。善男子!如果有人说这是凡夫所说的,这是圣人所说的,那不是佛陀的言教;善男子!如果既没有凡夫的言论,也没有圣人的言论,那才称得上是佛陀的言教。善男子!如果有人说有内在的言论,或者有外在的言论,或者内外的言论,那不是佛陀的言教;善男子!如果既没有内在的言论,也没有外在的言论,也没有内外的言论,那才称得上是佛陀的言教。善男子!如果有人说依赖于有形的色相,或者依赖于感受、想法、行为、意识的言论,那不是佛陀的言教;善男子!如果有人说不依赖于有形的色相,也不依赖于感受、想法、行为、意识的言论,那才称得上是佛陀的言教。善男子!如果有人说这是魔王所说的,这是魔民所说的,那不是佛陀的言教;善男子!如果有人说的话不依赖于任何地方,那才称得上是佛陀的言教。善男子!如果有人说有分别的色相、感受、想法、行为、意识的言论,那不是佛陀的言教;善男子!如果有人说没有分别的色相、感受、想法、行为、意识的言论,那才称得上是佛陀的言教。因为这个原因,魔王和魔民都无法找到机会。
「復次善男子!言菩薩者,若色無我,亦不分別非是我所,如是受、想、行、識無我,亦不分別非我所者,名為菩薩」。
再次,善男子!所谓菩萨,如果认识到色无我,也不去分别它不是属于我所有,同样地,对于受、想、行、识也认识到无我,不去分别它们不是属于我所有,这样的人就被称为菩萨。
時龍威德上王菩薩而白佛言:「世尊!以何義故而有言說?何者言說?」
那时,龙威德上王菩萨对佛说:世尊!为什么有言说?什么是言说?
佛言:「善男子!魔波卑掾……復次,善男子!若菩薩色不作念我當如是,受、想、行、識亦不作念我當如是,如是菩薩於一切處皆無有語。龍威德上王!諸善男子有上勝者,斷一切語、斷一切障、滅諸我慢、斷一切網、離諸二見、離一切想,以無語故,云何有言?亦無可語。是故非語名為佛語。善男子!以此義故,當如是知此是佛語。
佛说:善男子!魔波卑掾……再有,善男子!如果菩萨对于色不产生“我应当这样”的念头,对于受、想、行、识也不产生“我应当这样”的念头,这样的菩萨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有言语。龙威德上王!所有善男子中的胜者,断绝一切言语、断绝一切障碍、消除所有我慢、断绝所有网、远离所有二见、远离一切想,因为无言,怎么会有言说?也没有可以言说的对象。因此,非言语被称为佛语。善男子!因此,应当这样理解,这就是佛语。
「善男子!若無身無身行、無口無口行、無意無意行、非行非非行、非謗非不謗、不生不起、無想無處、無住無沒、非寂非行、諦語不動,復非不動而亦不住,自然不緣亦非不緣,善男子!此是佛語。以彼無有可能語故,是名佛語。
善男子!如果一个人没有身体行为、没有言语行为、没有心理行为,不进行任何行为也不拒绝任何行为,不诽谤也不沉默,不生起也不动摇,没有想法也没有所在,不依附也不消失,不是寂静也不是行为,说的是真实不动摇的话,也不是不动摇而也不住,自然而然不依赖也不不依赖,善男子!这就是佛陀的话。因为这些话没有可能被言说,所以被称为佛陀的话。
「善男子!菩薩能作如是學已,是則名為學上上智光明佛語、清涼佛語,遍悅一切諸眾生身、開發一切諸眾生意,趣向佛智受持法義;遍悅一切諸菩薩眾,覺諸睡者善入法界,是善決定向於法輪;轉於法輪、擊大法鼓,降諸魔眾、降伏異怨、降伏一切諸外道眾,是能救護向惡道者、是能莊嚴諸佛世界、是一切佛之所稱歎,必坐道場。如是菩薩已坐道場,如是菩薩已得菩薩諸陀羅尼。」
善男子!菩萨能够这样学习,这就被称为学习最上智慧的光明佛语、清凉佛语,普遍使所有众生身心愉悦、开启所有众生的心意,趋向佛的智慧,接受并保持法义;普遍使所有菩萨大众愉悦,唤醒所有沉睡者,善于进入法界,这是善的决定,朝向法轮;转动法轮、击打大法鼓,降伏所有魔众、降伏所有敌对者、降伏所有外道大众,能够救护走向恶道的人、能够装饰所有佛的世界、是所有佛所称赞的,必定会坐在道场。这样的菩萨已经坐在道场,这样的菩萨已经得到了菩萨所有的陀罗尼。
說此佛語法門之時,聖龍威德上王菩薩菩提分法皆悉滿足,即時獲得無生法忍;二萬六千諸菩薩等,得陀羅尼及諸三昧;八千比丘得無漏法。復有八萬四千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以神力雨種種花,供養世尊。
如來說是法門之時,聖龍威德上王菩薩,及諸大眾天、人、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