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進學經
劉宋 沮渠京聲譯1卷CBETA T0798少于一千字 4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進學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我听到如下所述:
一時佛遊舍衛祇樹之園須達精舍,大賢眾千二百五十人。佛告諸比丘:「有四雅行,智者常遵,丈夫所修,達士恒奉,不才愚夫所不好樂。何等為四?孝事父母,悅色養足;守仁行慈,終始不殺;惠施濟乏,未曾悋逆;遭值聖世,捐榮履道。是四雅行,智者所遵,丈夫所修,達士所奉,不才愚夫所不好樂。」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园须达精舍游化,周围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贤者。佛陀告诉众比丘:“有四种高尚的行为,智者常常遵循,勇健之人所修习,通达之人恒常奉行,而无能愚夫不喜欢也不乐于去做。是哪四种呢?孝顺侍奉父母,和颜悦色地供养;坚守仁慈,始终不杀害生命;慷慨施舍,救济贫困,从不吝啬;遇到圣贤的时代,放弃世俗的荣耀,践行正道。这四种高尚的行为,是智者所遵循的,勇健之人所修习的,通达之人所奉行的,而无能愚夫所不喜欢也不乐于去做的。”
佛時頌曰:
��陀当时用偈颂来总结说:
「智者稱孝, 愍命慈活, 放施普給,
智者赞扬孝道,怜悯生命,慈悲为怀,慷慨施舍,普遍给予。
超俗崇寂。 如是正業, 明士所習,
超越世俗,崇尚寂静。这样的正当职业,明智之人所修习。
聖見已具, 定至無為。」
圣者已经具备这样的见解,定力达到无为的境界。
佛告比丘:「復有二法,若在閑宴,或處大眾,心行莫懈:一者靜寂,賢聖默定;二者博學,講論邃義。又有二施:飲食美味以安身命;敷散經典開微悅聽。食施安身,法施遷神;一事雖快,法施為最。是以比丘念演妙法,宣慧莫癡;既自洗濯,并淨塵著。如是道法,永度無窮,乃名出家,具足覺了。」
佛陀告诉比丘们:‘还有两种法门,无论是在安静的地方,还是在大众之中,都不要放松心行:第一种是寂静,即圣贤的默定;第二种是广学,即深入讨论深奥的义理。还有两种布施:一是提供美食以维持身体和生命;二是传播经典,开启微妙的愉悦听闻。食物的布施能够安顿身体,而法的布施则能提升精神;虽然食物布施令人快乐,但法布施最为重要。因此,比丘们应当念诵并宣扬妙法,传播智慧,不要愚痴;既洗净自己,也清除尘埃的执着。这样的道法,能够永远超越无穷,这才叫做真正的出家,完全觉悟。’
佛說經竟,比丘歡喜,作禮受教。
佛陀讲经完毕后,比丘们心生欢喜,恭敬地行礼并接受了教诲。
佛說進學經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