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1卷CBETA T0747b少于一万字 22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劉宋三藏法師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畢竟,佛從禪室出,往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二國之間有一大樹,名尼拘類樹,高百二十里,枝葉方圓覆六十里,其樹上子數千萬斛,食之香甘,其味如蜜。甘果熟落,人民食之,眾病除愈,眼目精明。佛坐樹下,時諸比丘,取果食之。
有一次,佛陀在迦维罗卫国的释氏精舍,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在一起。在九月的斋戒日结束时,佛陀从禅室出来,前往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在两个国家之间有一棵大树,名为尼拘类树,高达一百二十里,枝叶覆盖方圆六十里,树上的果实有数千万个,食用后味道香甜,口感如蜜。成熟的甘果落下,人们食用后,各种疾病得到治愈,视力变得清晰明亮。佛陀坐在树下,那时的比丘们,摘取果实食用。
佛語阿難:「吾觀天地萬物,各有宿緣。」
佛陀对阿难说:“我观察天地万物,它们各自都有宿缘。”
阿難即前為佛作禮,長跪白佛言:「何等宿緣?此諸弟子願欲聞之,唯具演說,開化未聞!」
阿难立即上前向佛陀行礼,长跪着对佛陀说:“什么是宿缘?这些弟子们都渴望了解,请您详细讲述,以启迪那些未曾听闻的人。”
佛告阿難:「善哉!善哉!若樂聞者,心善聽。」
佛陀告诉阿难:“很好!很好!如果愿意听,就请用心聆听。”
佛語阿難:「夫人作福,譬如此樹,本種一核,稍稍漸大,收子無限。人而豪貴,國王長者,從禮佛、事三寶中來;為人大富,財物無限,從布施中來;為人長壽,無有疾病,身體強壯,從持戒中來;為人端正,顏色妙好,輝容第一,身體柔軟,口氣香潔,人見姿容,無不歡喜,視之無厭,從忍辱中來;為人修習,無有懈怠,樂為福德,從精進中來;為人安詳,言行審諦,從禪定中來;為人才明,達解深法,讚歎妙義,開悟愚蒙,人聞其言,莫不諮受,宣用為珍寶,從智慧中來;為人音聲清徹,從歌詠三寶中來;為人潔淨,無有疾病,從慈心中來。」
佛陀对阿难说:“人们积累福报,就像这棵树,最初只是一粒种子,逐渐长大,结出无数果实。人们之所以显贵,成为国王或长者,是因为他们尊敬佛陀、侍奉三宝;人们之所以富有,拥有无数财物,是因为他们乐于布施;人们之所以长寿,没有疾病,身体健康强壮,是因为他们持守戒律;人们之所以容貌端正,肤色美好,容光焕发,身体柔软,口气清香,人们见到他们的容貌,无不心生欢喜,百看不厌,是因为他们忍受侮辱;人们之所以勤于修习,从不懈怠,乐于积累福德,是因为他们精进不懈;人们之所以安详,言行审慎,是因为他们修习禅定;人们之所以才智出众,理解深奥的法门,赞美深奥的义理,启迪愚昧,人们听到他们的话,无不欣然接受,珍视并运用,是因为他们拥有智慧;人们之所以声音清澈,是因为他们歌颂三宝;人们之所以洁净,没有疾病,是因为他们心怀慈悲。”
阿難白佛:「云何為慈?」
阿难向佛陀问道:“什么是慈心?”
佛語阿難:「一、慈眾生,如母愛子;二、悲世間,欲令解脫道意;三、心常歡喜;四、為能護念,一切不犯。是為慈心者也。」
佛陀对阿难说:“第一,慈心是对所有众生的关爱,就像母亲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第二,对世间众生怀有悲悯之心,希望他们能够走上解脱之道;第三,内心常怀喜悦;第四,能够保护和记忆一切众生,不犯任何过错。这就是具有慈心的人。”
佛語阿難:「為人長大,恭敬人故;為人短小,輕慢人故;為人醜陋,喜瞋恚人故;生無所知,不學問故;為人專愚,不教人故;為人瘖瘂,謗毀人故;為人聾盲,不喜聽受經法故;為人奴婢,負債不償故;為人卑賤,不禮三寶故;為人醜黑,遮佛光明故;生裸國中者,喜輕衣搪揬塔寺、精舍故;生馬蹄國中者,喜著屐佛前行故;生穿胸人國中者,布施作福悔惜心故;生麞鹿麑麂中者,喜驚怖人故;生墮龍中者,喜調戲人故;身生惡瘡治之難差者,喜鞭打眾生不以理故;人見歡喜者,前生見人歡喜故;人見不歡喜者,前生見人不歡悅故;遭縣官繫閉牢獄、杻械其身者,前世為人籠繫眾生,不從意故;為人脣缺者,前世釣魚,魚決口故;聞好言善語心不樂聞,於中兩舌、亂人聽受經法者,後墮耽耳狗中。
佛陀对阿难说:“人之所以长得高大,是因为他恭敬他人;人之所以矮小,是因为他轻视他人;人之所以丑陋,是因为他喜欢愤怒和憎恨他人;人之所以无知,是因为他不勤于学习;人之所以愚昧,是因为他不教导他人;人之所以哑巴,是因为他诽谤和诋毁他人;人之所以聋盲,是因为他不喜欢听受佛法;人之所以成为奴隶,是因为他欠债不还;人之所以低贱,是因为他不尊敬三宝;人之所以皮肤黝黑,是因为他遮挡了佛的光明;人之所以生在裸体国,是因为他喜欢轻薄地对待佛塔和寺院;人之所以生在马蹄国,是因为他喜欢穿着木屐走在佛的前面;人之所以生在穿胸人国,是因为他布施做福却心生后悔;人之所以生为麋鹿,是因为他喜欢惊吓他人;人之所以生为龙,是因为他喜欢戏弄他人;人之所以身上生有难以治愈的恶疮,是因为他喜欢鞭打众生而不讲理;人之所以见到他人就感到欢喜,是因为他前世见到他人就感到欢喜;人之所以见到他人就感到不欢喜,是因为他前世见到他人就感到不悦;人之所以遭遇官司被囚禁在牢狱中,是因为他前世囚禁众生,不让他们自由;人之所以嘴唇残缺,是因为他前世钓鱼,使鱼嘴受伤;听到好话和善语心里不欢喜,并且挑拨离间、扰乱他人听受佛法的,将来会转生为耽耳狗。”
佛語阿難:「世有愚人,聞說法語心不餐採,後墮長耳驢馬之中;慳貪獨食,不共飢者,食後墮餓鬼中;出生為人,貧窮飢餓,衣不蓋形,食不供口,好食自噉,惡食施人,後生猪肫、蜣蜋之中。喜劫奪人物者,後墮羊中,生剝其皮,償其宿罪;好喜殺生者,後為水上蜉蝣蟲,朝生暮死;好喜盜人財物者,後墮奴婢、牛、馬之中,償其宿債;好喜婬他妻女者,死入地獄,男抱銅柱,女臥鐵床,從地獄出,常生下處,當墮鷄鴨中;好喜妄語,傳人惡事,死入地獄,洋銅灌口,拔出其舌,以牛犁之,出墮鴟梟、鴝鵅鳥中,人聞其鳴,莫不驚怖,皆言變怪,呪令其死。喜飲酒醉犯三十六失者,死墮沸屎、泥犁之中,出生墮狌狌中,後還為人,愚癡生無所知,夫婦不相和順,數共鬪諍,更相驅遣,後墮鳩鴿中;貪人力者,後墮象中。
佛陀对阿难说:“世间有愚昧的人,听到佛法却不去实践,他们将来会转生为长耳的驴和马;那些贪婪地独自享用食物,不与饥饿的人分享的人,将来会转生为饿鬼;如果他们转生为人,将会贫穷饥饿,衣服不足以遮体,食物不足以充饥,他们自己吃美食,却把不好的食物施舍给别人,将来会转生为猪和蜣螂。喜欢抢夺他人财物的人,将来会转生为羊,活着时被剥皮,以此来偿还他们过去的罪孽;喜欢杀生的人,将来会成为水上的蜉蝣,早上出生晚上就死;喜欢偷盗他人财物的人,将来会转生为奴婢、牛、马,以此来偿还他们过去的债务;喜欢与他人的妻子和女儿通奸的人,死后会下地狱,男人会抱着铜柱,女人会躺在铁床上,从地狱出来后,常常转生到低贱的地方,将来会转生为鸡和鸭;喜欢说谎,传播别人的坏事,死后会下地狱,被熔化的铜灌入口中,舌头被拔出来,用牛犁耕,出来后会转生为猫头鹰和鸱鸮,人们听到它们的叫声,没有不感到惊恐的,都说是怪异,诅咒它们去死。喜欢饮酒醉酒,犯了三十六种过失的人,死后会下到沸腾的粪便和地狱中,转生为猿猴,后来再转生为人,会愚昧无知,夫妻不和睦,经常争吵,互相驱逐,将来会转生为鸽子;贪婪他人力量的人,将来会转生为象。”
佛語阿難:「州郡令長食官爵祿,或人無罪,或私侵人民,錄名繫縛,鞭打捶杖,強逼輸送,告訴無地,枷械繫閉,不得寬縱,後墮地獄中身受苦痛;數千億歲罪畢乃出,當墮水牛中,貫穿其鼻,牽船挽車,大杖打撲,償其宿罪。」
佛陀对阿难说:“州郡的长官享用着官职的俸禄,有的人清白无辜,有的人却私下侵吞人民的财物,将他们的名字记录在案,加以捆绑束缚,用鞭子和棍棒打击,强迫他们运送物资,他们无处申诉,被戴上枷锁,关押起来,得不到宽恕。后来他们将堕入地狱,身体遭受痛苦;经过数千万亿年,罪孽消尽后才能出来,然后会转生为水牛,鼻子被穿孔,被用来拉船拖车,遭受重杖的打击,以此来偿还他们过去的罪孽。”
佛語阿難:「為人不淨,從猪中來;為人慳貪,不能廉潔,從狗中來;為人剛強、很戾自用,從羊中來;為人腥臭,從魚鼈中來;為人兇惡、含毒心難解者,從蝮蛇中來;好喜美食,喜殺害眾生無有慈心者,從犲、狼、狸、鷹中來,為人短命胞胎傷墮,生世未幾而早命終,墮在三塗數千萬劫。」
佛陀对阿难说:“人若不洁净,是从猪那里来的;人若贪婪不廉洁,是从狗那里来的;人若刚愎自用,是从羊那里来的;人若身上有腥臭味,是从鱼和鳖那里来的;人若心怀恶意、难以化解,是从蝮蛇那里来的;人若贪恋美食,喜欢杀害众生而没有慈悲心,是从豺狼、狐狸、鹰等猛兽那里来的。这样的人会短命,胎中受伤或流产,出生后不久就会死去,堕入三恶道中,经历数千万年的劫难。”
佛言:「此輩前世為人,好喜射獵,焚燒山澤,探巢破卵,施捕魚網,殺一切眾生,貪其皮肉以自食噉,多短命報,世世累劫無有出期。慎之!慎之!痛不可言。」
佛陀说:“这些人在前世作为人类时,喜欢打猎,焚烧山林和沼泽,破坏鸟巢和鸟蛋,撒网捕鱼,杀害所有生灵,贪婪地食用它们的皮肉,因此他们常常遭受短命的报应,世世代代在累劫中没有解脱的日期。要警惕啊!要警惕!这种痛苦难以言表。”
佛語阿難:「凡作功德,皆應身為,燒香福會、轉經行道,不得倩人,呪願若虛,如倩人食,豈得自飽,能不饑耶?若燒香鮮潔,逮薩云若,香攝一切相;然燈續明,得三達智,無所罣礙。燒香齋食,讀經達嚫,以為常法;布施得福,諸天接待,萬惡皆却,眾魔盡除,無敢當者。懈怠之人,安隱諧偶,無精進心,一朝疾病,有不吉利,便欲燒香,方云作福。諸天未降,眾魔故前,競共嬈觸,作諸變怪。以是之故,常當精進,罪福隨身,如影隨形,植種福者,亦如尼拘類樹,本種一核,收子無限,施一得倍萬,言不虛也!」
佛時頌曰:
「賢者好布施, 天神自扶將,
施一得萬倍, 安樂壽命長。
今日大布施, 其福不可量,
皆當得佛道, 度脫於十方。
因緣合會誰為親? 五戒十善除去瞋,
不望他許自為親, 世間榮樂如浮雲。
展轉五道如車輪, 莫計壽命惜金銀,
天地尚壞何況身? 奉持經戒是大珍。
勿貪財色辱悞人, 三界眾生如群羊,
來去五道身壞傷, 命速流水何有常。
作惡甚近受罪長, 泥犁地獄沸鑊湯,
制心剛意離禍殃, 犯罪入中痛難當。」
佛告阿難:「世人無智,生死肉眼不知罪福。吾以道眼覩無數劫乃至今身罪福應報,猶觀掌中瑠璃珠,內外明徹無狐疑想。」
阿難前整衣服,為佛作禮,而白佛言:「演說此經,當何名之?」
佛語阿難:「此經名為『輪轉五道』,亦名『罪福報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諷誦宣傳,功德無量,當見禮侍賢劫千佛,奉侍供養,不墮三塗八難之處,得戒定慧。」
佛說經竟,五百比丘漏盡意解;七百比丘尼得須陀洹道;八百羅漢得菩薩道;諸天龍神、是時樹下清信士萬二千人、清信女六千人,悉履道迹;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得阿那含道。天、龍、鬼神、世間人民,聞佛說法,皆言:「善哉!」即起作禮,遶佛三匝,歡喜而去。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