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慢法經
西晉 法炬譯1卷CBETA T0739少于一千字 7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慢法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佛告阿難:「有人事佛以後便富貴;有人事佛以後衰喪不利者。」
佛陀告诉阿难:有些人在侍奉佛陀之后变得富有和尊贵;有些人在侍奉佛陀之后却遭遇衰败和不利。
阿難問佛:「云何俱事佛,衰、利不同?何故得爾?」
阿难问佛陀:“为什么同样是侍奉佛陀,却有人遭遇衰败,有人获得利益?为什么会这样?”
佛語阿難:「有人事佛,當求明師;得了了者,從受戒法。為除諸想,與經相應;精進奉行,不失其教。受者不犯,如毛髮者,是人不犯道禁,常為諸天、善神侍衛擁護,所向諧偶,財利百倍,眾人所敬,後當得佛,何況富利!如是人輩事佛,為真佛弟子。
佛陀对阿难说:“有些人侍奉佛陀,会寻找明师;找到真正明白事理的导师后,便从他那里接受戒律。他们去除杂念,与佛经相契合;勤奋地奉行,不偏离佛陀的教导。接受戒律的人不犯戒,即使是微小的过错也不犯,这样的人不会违反道禁,常常得到天神和善神的保护和卫护,所到之处都能和谐顺利,财富增长百倍,受到众人的尊敬,将来必定成佛,更不用说获得世间的利益了!像这样的人侍奉佛陀,是真正的佛弟子。
「又復有人事佛,不值明師,亦無經像,又復不禮敬。不知不解,強教人受法戒,無有至信。受戒之後,故復犯眾戒。心意蒙冥、猶豫,不肯讀經、行道、作福,乍信、乍不信。復不能念齋日、燒香、燃燈作禮。故復瞋恚、嚾呼、罵詈,出入呪咀,口初不合,心懷憎嫉,使人殺生。眼見經像,無有禮敬之心。若其有經,趣掛著壁,或擲床席之上,或著故衣被弊筐器中,或以妻子、小兒不淨手弄之;烟熏屋漏,不復瞻視;亦不燒香、燃燈向之作禮,與外經書無異。善神離之,惡鬼得其便,隨逐不置,因衰病之。
“还有另一些人侍奉佛陀,没有遇到明师,也没有佛经和佛像,更不进行礼拜和恭敬。他们既不了解也不理解,却勉强教人接受戒律,没有真正的信仰。受戒之后,又故意犯戒。他们的心神昏暗、犹豫不决,不愿意读经、修行、做善事,时而信佛,时而不信。也不能记住斋戒的日子,不烧香、不点灯、不行礼。因此,他们常常愤怒、呼喊、谩骂,进出时念咒,口中不和,心怀嫉妒,甚至教唆他人杀生。看到佛经和佛像,也没有敬重之心。如果他们有佛经,也只是随意挂在墙上,或扔在床上,或放在旧衣服、破筐等器具中,或让妻子、小孩用不干净的手玩弄;烟熏雨漏,不再照看;也不烧香、点灯向它们行礼,与对待世俗书籍没有区别。善神离开他们,恶鬼趁机而入,紧随其后,因此他们遭遇衰败和疾病。”
適得疾病,恐怖猶豫,自念言:『我初事佛,云何故復疾病也?』不能自信,呼使至醫師。醫師卜問、解除、鎮厭無益,遂便禱賽邪神,眾過遂增。妖魅惡鬼,屯守其門,遂便喪衰、死亡,不離門戶。財產衰耗,家室病疾,更相注續,不離床席。命終罪辜,墮埿犁中,當被考治讁罰,無有歲數。是人但坐,不能專一,志意猶豫,無所專據,不信佛法,故得其罪殃,衰耗如是。
刚生病时,心中充满恐惧和犹豫,自问:“我刚开始信仰佛教,为何还会生病呢?”由于不能自我肯定,便叫来医生。医生占卜、治疗、驱邪都无济于事,于是转而向邪神祈祷,导致众多过错累积。邪恶的鬼神聚集在门前,导致家道中落、死亡,无法离开家门。财产耗尽,家人生病,接连不断,无法离开床榻。生命终结时,因罪过而堕入地狱,遭受无尽的惩罚。这个人只是因为不能专心一意,犹豫不决,没有坚定的信仰,不相信佛法,因此遭受这样的灾祸和损失。
「世間人不知佛法者,謂呼事佛令得殃衰,不知其人行自不正,違犯佛經戒。心專行惡,眾態具足,身自招之,無有與者。」
世间的人如果不了解佛法,会认为信仰佛教会导致灾祸和衰败,却不知道这是因为他们自己的行为不端正,违背了佛教的经文和戒律。他们内心专注于作恶,各种恶行都具备,这些恶果都是自己招致的,没有人强加给他们。
阿難聞之,便頭面著地,為佛作禮,歡喜奉行。
阿难听到这些话后,便恭敬地以头触地,向佛陀行礼,内心充满欢喜地遵循佛陀的教诲。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