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希有經

唐 玄奘譯1卷CBETA T0689少于一万字 25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甚希有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如是我闻: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住鷲峯山,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及無量菩薩諸天人等。
一时,佛陀在王舍城,住在鷲峯山,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一起,还有无量的菩萨、天人等。
爾時,尊者阿難於日初分為乞食故,著衣持鉢入王舍城,次第行乞。遙見一所有大層閣,營構初成、嚴麗綺飾,甚可愛樂。既見是已,內自思惟:「若有諸善男子或善女人,能造如是高廣層閣,嚴麗綺飾甚可愛樂,奉施四方大德僧眾。復有諸善男子或善女人,於諸如來般涅槃後,起窣堵波,其量下如阿摩洛果,以佛馱都如芥子許安置其中,樹以表剎量如大針,上安相輪如小棗葉,或造佛像下如穬麥。如是二種所生福聚,何者為多?」
那时,尊者阿难在早晨时分为了乞食,穿上袈裟,拿着钵进入王舍城,依次乞食。远远地看见一座新建成的高楼,装饰华丽,非常吸引人。看到之后,他心里想:「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能够建造这样高大华丽的高楼,装饰得非常吸引人,供养四方的大德僧众。又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在如来般涅槃后,建造佛塔,其大小如同阿摩洛果,将佛的舍利子如芥子般安置其中,树立的幢竿如大针,上面装饰的相轮如小枣叶,或者建造佛像如穬麦般大小。这两种行为所积累的福报,哪一种更多?」
爾時,尊者阿難即作是念,於王舍城次第乞已,出還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於食後時往如來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惟我向者於日初分,為乞食故著衣持鉢,入王舍城次第行乞。遙見一所有大層閣,營構初成、嚴麗綺飾,甚可愛樂,既見是已,內自思惟:『若有諸善男子或善女人,能造如是高廣層閣,嚴麗綺飾甚可愛樂,奉施四方大德僧眾;復有諸善男子或善女人,於諸如來般涅槃後起窣堵波,其量下如阿摩洛果,以佛駄都如芥子許安置其中,樹以表剎量如大針,上安相輪如小棗葉,或造佛像下如穬麥。如是二種所生福聚,何者為多?』故我今者請問世尊,惟願如來哀愍為說。
那时,尊者阿难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在王舍城依次乞食后,离开返回原处。吃完饭,收拾好衣服和钵,洗过脚后,在饭后的时间前往如来那里。到达后,向世尊的双足顶礼,退到一旁站立,对佛说:“世尊!只有我刚才在早晨时分,为了乞食而穿上衣服拿着钵,进入王舍城依次乞讨。远远地看见一座高大的楼阁,刚刚建成,装饰华丽,非常令人喜爱。看到这些后,我内心思考:‘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能够建造这样高大华丽的楼阁,装饰华丽非常令人喜爱,供养四方的大德僧众;又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在如来般涅槃后建造佛塔,其规模小如阿摩洛果,将佛的舍利如芥子般安置其中,树立的塔顶如大针,上面装饰的相轮如小枣叶,或者建造佛像小如麦粒。这两种行为所积累的福德,哪一种更多?’因此我现在向世尊请教,希望如来慈悲为我们解说。”
爾時,世尊以妙梵音告阿難曰:「善哉,善哉!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諸天人等,令得大義利益安樂,請問如來如是大義。汝今諦聽,極善思惟,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那时,世尊用美妙的梵音对阿难说:“太好了,太好了!你现在想要利益和安乐无量的众生,怜悯世间的天界和人们,让他们获得大义和利益安乐,请问如来这样的大义。你现在仔细听,好好思考,我会为你详细解释。”
阿難白佛:「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阿难对佛说:“是的,世尊!我非常愿意听。”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即於此方南贍部洲,縱廣周匝七千踰繕那,北闊南狹,形如車箱,人面亦爾。假使於中合為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麻田等,側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贍部洲,或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或諸獨覺,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等。若有一家於彼聖眾,盡形恭敬承事供養,奉施上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諸資緣,於彼一一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其遺骨,起窣堵波高廣嚴飾,塗香、末香、熏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炬光明讚歎供養。
那时,世尊告诉阿难:“就在这个方向的南贍部洲,纵横周围七千由旬,北宽南窄,形状像车厢,人脸也是这样。假设在这里合并成一段,无论是甘蔗林、芦苇林、竹林,还是稻田、胡麻田等,都塞得满满的,没有一点空隙。同样,假设整个贍部洲,无论是初果、二果、三果、阿罗汉、独觉,都塞得满满的,也没有空隙,就像甘蔗等一样。如果有一家人对那些圣众,尽形寿恭敬侍奉供养,奉施上等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和各种资具,在他们一一入般涅槃后,依法焚化身体收集遗骨,建造高广庄严的窣堵波,涂抹香水、末香、熏香、花鬘,挂上妙幡盖宝幢音乐,点灯照亮赞叹供养。”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阿难对佛陀说:“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且置此方南贍部洲,於此東方毘提訶洲,縱廣周匝八千踰繕那,形如半月,人面亦爾。假使於中合為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麻田等,側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彼東方毘提訶洲,或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或諸獨覺,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等。若有一家於彼聖眾,盡形恭敬承事供養,奉施上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諸資緣,於彼一一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其遺骨,起窣堵波高廣嚴飾,塗香、末香、熏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炬光明讚歎供養。
那时,世尊又告诉阿难:“先不提我们所在的南贍部洲,只说东方的毘提訶洲,它纵横八千由旬,形状像半月,人的面孔也如此。假设那里全部变成一片,无论是甘蔗林、芦苇林、竹林,还是稻田、胡麻田等,都密集填满没有空隙。同样,假设整个东方毘提訶洲,无论是初果、二果、三果、阿罗汉,还是独觉,都密集填满没有空隙,就像甘蔗林一样。如果有一家人对这些圣众,尽其一生恭敬侍奉供养,布施精美衣物、饮食、卧具、医药及其他所需物资,在他们一一入般涅槃后,依法火化收集遗骨,建造高耸且装饰华丽的窣堵波,涂抹香水、撒香粉、熏香、献上花环,挂上精美的幡盖、宝幢,演奏音乐,点亮灯火,光明照耀,赞叹供养。”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阿难对佛陀说:“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且置東方毘提訶洲,於此西方瞿陀尼洲,縱廣周匝九千踰繕那,形如日輪人面亦爾。假使於中合成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麻田等,側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彼西方瞿陀尼洲,或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或諸獨覺,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等。若有一家於彼聖眾,盡形恭敬承事供養,奉施上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諸資緣,於彼一一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其遺骨,起窣堵波高廣嚴飾,塗香、末香、薰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炬光明讚歎供養。
那时,世尊又告诉阿难:“先不提东方的毘提訶洲,就在这西方的瞿陀尼洲,纵广周围九千踰繕那,形状像日輪,人面也是如此。假设在那里合成一片,无论是甘蔗林、芦苇林、竹林,还是稻田、胡麻田等,密密麻麻没有空隙。同样,假设整个西方瞿陀尼洲,无论是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还是各位獨覺,也密密麻麻没有空隙,如同甘蔗等。如果有一家人对那些聖眾,尽形寿恭敬侍奉供养,布施上等妙衣、飲食、卧具、医药及其他所需,待他们一一入般涅槃后,依法火化收集遗骨,建造高广庄严的窣堵波,涂抹各种香料、撒香、薰香、花鬘,献上上等幡盖宝幢音乐,点燃灯火光明,赞叹供养。”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阿难对佛陀说:“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且置西方瞿陀尼洲,於此北方大俱盧洲,縱廣周匝十千踰繕那,地形四方人面亦爾。假使於中合成一段,或甘蔗林,或蘆葦林,或竹林等,或復稻田、胡麻田等,側塞充滿無有間隙。如是假使遍彼北方大俱盧洲,或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或諸獨覺,側塞充滿亦無間隙如甘蔗等。若有一家於彼聖眾,盡形恭敬承事供養,奉施上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諸資緣,於彼一一般涅槃後,如法焚身收其遺骨,起窣堵波高廣嚴飾,塗香、末香、薰香、花鬘,上妙幡蓋寶幢音樂,燈炬光明讚歎供養。
那时,世尊又告诉阿难:“先不提西方的瞿陀尼洲,就在这北方的大俱盧洲,纵横周围有一万踰繕那那么广阔,地形四四方方,人脸也是如此。假设在那里聚集成一片,无论是甘蔗林、芦苇林、竹林,还是稻田、胡麻田等,密密麻麻没有一点空隙。同样,假设整个北方大俱盧洲,充满了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独觉等圣者,也像甘蔗林一样没有间隙。如果有一家人对这些圣众,尽形寿恭敬侍奉供养,布施精美衣物、饮食、卧具、医药及其他所需物资,当他们一一入般涅槃后,依法火化收集遗骨,建造高耸且装饰华丽的窣堵波,涂抹香水、撒香粉、薰香、献上花鬘,挂上精美的幡盖、宝幢,演奏音乐,点亮灯火,光明照耀,赞叹供养。”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且置北方大俱盧洲,天主帝釋有大層臺,其臺依止八萬四千眾妙寶柱,一一寶柱,籠以種種天青琉璃、妙寶、珠網,布以金砂,灑以香水。此臺周匝八萬四千妙寶窓牖,一一窓牖,垂以種種天青琉璃、妙寶、珠簾,布以金砂,灑以香水。此臺復有八萬四千眾妙寶敵,一一寶敵覆以種種天青琉璃、妙寶、珠網,布以金砂,灑以香水。假使若有諸善男子或善女人,造妙層閣高廣嚴麗,似天帝釋妙寶層臺,奉施四方大德僧眾。汝意云何?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彼所生福寧為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且置四洲及天帝釋大寶層臺,假使若有諸善男子或善女人,能造百千俱胝層閣,高廣嚴麗皆如帝釋妙寶層臺,奉施四方大德僧眾。復有諸善男子或善女人,於諸如來般涅槃後起窣堵波,其量下如阿摩洛果,以佛駄都如芥子許安置其中,樹以表剎量如大針,上安相輪如小棗葉,或造佛像下如穬麥。以前福聚比此福聚,於百分中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百千分、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何以故?阿難!如前福聚其量雖多,然不及者,為諸如來於三大劫阿僧仚耶修集無量勝戒、定、慧,及以解脫、解脫知見皆圓滿故;如來無量慈悲喜捨,十方六趣教化神通皆圓滿故,如來無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及餘功德皆圓滿故。以是當知,造佛形像及窣堵波,所獲福聚不可思議不可比喻。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汝當敬受如是法門。」
阿難白佛:「我已敬受。未審如是所說法門,其名何等我當奉持?」
佛告阿難:「今此法門名『甚希有』,能令眾生種植一切圓淨白法,以是名字汝當奉持。阿難當知,我自昔來,數數曾為天、龍、藥叉廣說,乃至人非人等宣說開示如是法門。何以故?世尊欲令如是種類諸眾生等,於如來所無倒恭敬種諸善根,長夜獲得利益安樂,速成無上佛菩提故。」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尊者阿難、大苾芻眾、無量菩薩,及諸天、人、阿素洛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甚希有經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