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老母女六英經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1卷CBETA T0560少于一千字 5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老母女六英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佛為世尊,功德巍巍,愍念眾生,為之傷悲。時與弟子、大士相追,止處樂音,廣有所開。
佛陀作为世间的尊者,功德高耸入云,他对众生充满同情,为他们感到悲伤。当时,他与弟子和大士们同行,停留在充满乐音的地方,广泛地解除束缚。
有一母人,貧老傴僂,長跪問佛:「五陰、六衰會合我身,悉為是誰?來何所從?去何所歸?惟願世尊為我思惟!」
有一位贫穷的老妇人,身体弯曲,长跪着向佛陀问道:“五阴和六衰聚集在我身上,这些都是谁造成的?它们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恳请世尊为我深思!”
佛言:「善哉!宜識其幾。諸法因緣,識之者希。譬如鑽火,兩木相揩。火不從鑽,亦不從燧。火出其間,赫赫甚輝,還燒其木,木盡消微。亦如搥鼓,其音哀摧。聲不從革,亦不從搥。諸法如是,因緣相推。亦如天雨,風雲、雷電合會作雨,不獨龍威。諸法如是,文亦如是。譬如畫師,調和彩色,因素加畫,無形不即,皆須緣合,非獨一力。」
佛陀说:“太好了!应当理解其中的微妙。所有事物都是因缘而生,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很少。就像钻木取火,两块木头相互摩擦。火不是从钻木器来的,也不是从燧石来的。火从它们之间产生,明亮而辉煌,最终还会烧毁那两块木头,木头烧尽化为灰烬。也像敲击鼓,声音哀伤而震撼。声音不是从皮革来的,也不是从鼓槌来的。所有事物都是这样,因缘相互推动。也像天空下雨,风、云、雷、电共同作用形成雨水,不是单独靠龙的力量。所有事物都是这样,文字也是如此。比如画家,调和各种颜色,依靠各种因素来作画,没有形状是立即显现的,都需要因缘的结合,不是单靠一种力量。”
母人聞經,歡喜傾側,即得法忍,身不疲極。
那位母亲听闻经文后,内心充满欢喜,立刻获得了法忍,身体不再感到疲惫。
阿難啟陳:「此何母人?問佛諸法生死所從,心開意解,即得道真?」
阿难询问:“这位母亲是谁?她向佛陀询问关于一切事物生死的起源,心灵得到启迪,立刻领悟了真理。”
佛語阿難:「聽我所言。前過去佛,名曰拘樓秦。爾時此母是我之親。我行學道,戀閉我身,憂思不食一日之間。緣此恩愛,五百世貧。今我得佛,萬福皆臻,眾生無量,清淨佛前。過六十億劫當得作佛,號薩婆,國名多華,劫名禮禪。時人衣食如忉利天,各壽一劫無有苦勤。」
佛陀对阿难说:“听我讲述。在过去的佛陀中,有一位名为拘楼秦的佛。那时,这位母亲是我的亲人。当我修行学道时,她因极度眷恋我而关闭了自己的心门,忧虑到连一天的食物都吃不下。因为这份深厚的恩情和爱恋,她在五百世中遭受贫穷。如今我已成佛,万福聚集,无量众生得以在清净的佛前解脱。再过六十亿劫,她将成佛,名号为萨婆,国家名为多华,劫名为礼禅。那时的人们衣食无忧,如同忉利天的天人,每人寿命长达一劫,无需劳苦。”
爾時母人、天、龍、夜叉聞佛說法,皆大歡喜。八萬七千人皆得正真道意,禮佛而去。
那时,老妇人、天人、龙和夜叉听到佛陀说法后,都非常欢喜。八万七千人都得到了正确的道意,向佛行礼后离去。
佛說老母女六英經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