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龍施菩薩本起經
西晉 竺法護譯1卷CBETA T0558少于一万字 22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龍施菩薩本起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听闻如下:
一時佛遊維耶離奈女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五千菩薩及無央數天人。
有一次,佛陀在维耶离奈女树园游化,随行的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五千菩萨以及无数的天人。
時佛說經,眾會皆定。龍施菩薩立於佛前,作師子吼,嗟歎大乘,說前世行,積功累德,不惜身命,不計吾我,無所希求,白佛言:「過去世時,有一般遮旬在叢樹下,精進行道,心無所著;常愍十方人及蠕動之類,行四等心——慈、悲、喜、護;常食果蓏,而飲泉水;不慕世榮,無所貪惜;得五神通,以自娛樂。何等為五?眼能徹視,耳能徹聽,身能飛行,了眾人根,自知本末。在其山中誦習經義,晝夜不懈。
那时,佛陀讲经时,大众都进入了定境。龙施菩萨站在佛前,发出狮子吼,赞叹大乘佛法,讲述前世修行,积累功德,不惜牺牲生命,不执着自我,无所求,向佛陈述:‘在过去世,有一位般遮旬在树丛下,精进修行,心无挂碍;常怀怜悯十方众生及蠕动之属,修持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常食果实,饮用泉水;不贪恋世俗荣华,无贪惜;获得五神通,自娱自乐。这五神通是什么?眼能透视,耳能透听,身能飞行,了解众生根性,自知过去未来。他在山中诵读经文,昼夜不息。’
「時有毒蛇,見般遮旬晝夜誦經,心大歡悅,前詣般遮旬所,稽首作禮。取草用掃,含水灑地,供事道人,不敢懈慢。常在左側聽經不離,般遮旬所說經毒蛇輒悉諷誦。
那时有一条毒蛇,见到般遮旬日夜诵经,心中非常欢喜,便前往般遮旬所在之处,恭敬地行礼。它用草打扫,含水洒地,服侍修行者,不敢有丝毫懈怠。它常在左侧聆听经文,从不离开,般遮旬所讲的经文,毒蛇都能背诵。
「如是數月之中轉向冬寒,樹木、華果遂復欲盡。般遮旬心念言:『冬寒以至,華果以盡,無所依怙。我今當還,止於人間。』便取衣鉢,即欲發去。毒蛇時見,悲泣淚出,白道人言:『欲何至乎?』道人答曰:『寒冷且至,亦無屋舍,華果復盡,無以自活,故相捨去,欲入郡國。』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随着季节转向寒冷的冬天,树木和花果也即将凋零。般遮旬心中想到:“冬天已经来临,花果已经耗尽,没有依靠。我现在应该返回,居住在人间。”于是收拾起衣物和钵盂,准备出发。毒蛇见到这一幕,悲伤地流下了眼泪,问道:“您要去哪里?”修行者回答说:“寒冷即将到来,也没有房屋,花果也已经用尽,无法维持生活,因此我打算离开这里,进入城市。”
「毒蛇聞之,益甚悲哀,白道人言:『道人在此,如依太山,晝夜樂法,其心不傾。今捨我去,無所恃怙。願見愍傷我身可憐!』道人答曰:『吾有四大,常當衣食,以自住立。今此山中亦無供具,雖有慈心,不能自在。』
毒蛇听到这些话,更加悲伤,对道人说:“道人在这里,就像依靠着泰山,日夜享受佛法,心不动摇。现在您要离开我,我将无所依靠。恳请您怜悯我,我的身体如此可怜!”道人回答说:“我有四大需要,必须经常寻找衣食,以维持生活。现在这山中也没有供奉的物品,虽然心中有慈悲,但不能随心所欲。”
「毒蛇白曰:『今此山中樹木參天,泉水流行,百鳥嚶嚶,甚可娛樂。何為捨焉?唯願道人勿見棄捐。今雖當去,欲從其後,奉侍道人,不敢住留,在此愁思,但有死憂。』
毒蛇说:“这山中树木高耸入云,泉水流淌,百鸟鸣叫,非常令人愉悦。为什么要离开呢?只希望道人不要抛弃我。现在虽然您要离开,我愿跟随在您身后,侍奉道人,不敢停留,留在这里忧愁思考,只有死亡的忧虑。”
「道人答曰:『卿為毒蛇,眾人所憎。見者欲害,無有愛樂。或於道中虎、狼、毒蟲、蜚鳥、走獸共害汝身。今實悢悢無有已已,雖有是心不得自在。願卿住此,思道念德,精進自守,忍諸困厄!若前強健,後年復會。』道人悲泣,收淚而去。
道人回答说:“你作为毒蛇,是众人所厌恶的。见到你的人都想伤害你,没有人喜欢你。或许在路途中,虎、狼、毒虫、飞鸟、走兽都会伤害你。我现在实在很悲伤,无法停止,虽然有这样的心意,但不能随心所欲。愿你留在这里,思考正道,念及德行,努力自守,忍受各种困苦!如果前面强健,以后还会再相见。”道人含泪,擦干眼泪后离去。
「毒蛇涕零,不能自止。貪見道人無有極已,便即上樹,遙望道人;觀視若行,察其所避;道人不現,轉復上行;適復不現,上盡樹頭,遙望道人,遂遠不現。毒蛇益悲,自責悔言:『身罪所致,失善道人。前世愚癡,多犯眾惡——婬妷、瞋恚、闇冥、放逸、懈怠、無知,不奉精進,迷亂不止,其心不一;不值佛世,遠離正法,失大智慧,違遠至明;從苦入苦,離波羅蜜,墮於五道蟲蛾、蚤虱。今受蛇身,為人所憎,皆是身過,不由他人。天上世間豪貴無常,何況我此含毒之身?展轉生死,譬如車輪。』
毒蛇泪流不止,无法自我控制。它对道人贪恋无尽头,于是爬上树,远远地望着道人;观察他行走,寻找他避开的地方;道人消失不见,它又继续向上爬;还是不见道人,爬到树顶,远远地望着道人,最终道人消失在远方。毒蛇更加悲伤,自责悔恨地说:“这是我身体罪恶的结果,失去了善良的道人。前世愚昧,犯下许多恶行——放纵、愤怒、无知、放荡、懒惰、无明,不遵循精进,迷失不停止,心神不专一;没有遇到佛陀的时代,远离正法,失去了大智慧,背离了至高光明;从苦难走向苦难,离开了波羅蜜,堕入五道中的虫蛾、跳蚤和虱子。现在承受蛇身,被人厌恶,都是自身过错,与他人无关。天上和世间的荣华富贵都是无常的,何况我这含毒的身体?在生死中轮回,就像车轮一样。”
「爾時毒蛇自說瑕惡,身意靜然,但還自責:『今此危身不足貪惜,不顧軀命,此無所著。』便從樹上自投於下,未及至地,墮樹岐間,身絕兩分,便即命過,生兜術天,得見光明,即自思惟,便識宿命:『我在世時身為毒蛇,奉侍道人,行正遠邪,精進不懈,伏惡心魔,視其身命,譬如土沙。知命非常,自投樹下。於彼壽終,來生此上。』便於天上從諸玉女及與天子各持香華散毒蛇上,便自說言:『今此蛇身雖為毒惡,於我大厚,終不為薄。精進行法,心無所著。絕其壽命,得上為天。今故來下,欲報其恩。』便復行詣般遮旬所,稽首作禮,供養華香,嗟歎功德,皆共稱譽:『今此道人無有等侶,行大慈悲,無有親踈,教授一切,令離三塗。本為毒蛇,視如赤子,憂念一切。此功德大,欲報其恩,何時能達?』適說是已,便還去上兜術天。
那时毒蛇自我反省其恶行,身心平静,只是自责道:“现在这具危险之身不值得贪恋,不顾及生命,这是无所执着。”于是从树上跳下,还未落地,落在树枝间,身体断成两截,随即死去,转生到兜率天,见到光明,即刻自我思惟,便认识到宿命:“我生前身为毒蛇,侍奉修行人,行为正直远离邪恶,精进不懈,降伏恶心魔障,看待生命如同尘土。知道生命无常,自我投下树去。在那里命终,转生到这里。”于是在天上,众多玉女和天子各自持香花撒在毒蛇身上,便自我说道:“现在这毒蛇之身虽然恶毒,对我有大恩,绝非薄情。精进修行正法,心无执着。断绝其生命,得以升天。今天特意下来,想要报答其恩。”于是又前往般遮旬所在之处,叩首行礼,供养香花,赞叹功德,共同称赞:“这位修行人无与伦比,行大慈悲,无亲疏之别,教导一切众生,令其远离三恶道。原本是毒蛇,视如己出,关怀一切。这功德广大,想要报答其恩,何时能够实现?”说完这些话后,便返回兜率天。
「皆從諸天人, 行詣彌勒前,
俱稽首作禮, 其心悉等平。
見彌勒歡喜, 禮畢住一面,
彌勒為說法, 皆得無所從生。
天上壽終後, 來生於世間,
長者須福家, 作女意甚明,
端名曰龍施, 除去諸欲情。
時佛來詣舍, 眉間放光明,
時女在浴室, 志意用愕驚;
便即上樓觀, 見佛功德正,
諸根悉寂定, 三十二相明。
女心即歡喜, 今逮得安寧,
當供養佛法, 便發菩提心。
時魔聞知之, 心中為愁思:
『此女發道意, 盡我境界人。』
已下變為父, 具說艱惱事:
『佛今現在世, 功德甚尊特,
菩薩多勤苦, 羅漢疾易得。』
時女即對曰: 『父言無義理,
佛智譬虛空, 羅漢如芥子,
猶是以觀之, 小道無高士,
佛德如巨海, 度人無極已。』
時魔謂女言: 『汝今何愚癡,
菩薩甚勤苦, 得道無有期;
假使欲得佛, 當不惜軀命,
從樓自投地, 乃知女妙英,
精進無所著, 可得無上正。』
時女住欄邊, 向佛叉手言:
『我用一切故, 願佛知我誠。』
便自投樓下, 逮得無從生,
變為男子形。」 阿難乃怖驚,
叉手正衣服, 前白佛天中天:
「今我意甚怪, 此為何等焉?
一切皆愚癡, 願佛現大明。」
時佛告阿難: 「汝見此女不?
自投於虛空, 轉作男子身。
不獨今棄軀, 前世亦復爾。
已更事萬佛, 精進無懈止,
却後當來世, 供養如恒沙,
便當得作佛, 號名曰龍上。
在第一大會, 度脫諸天人,
其數難屢陳, 譬之如浮雲。
爾時佛治世, 快樂無有極,
飲食皆自然, 譬如忉利天。」
於是龍施身, 住立在佛前,
報其父母言: 「聽我作沙門。」
父母即聽之, 侍從五百人,
及八百天神, 皆發無上心。
爾時魔愁毒, 悔恨無所陳。
龍施白佛言: 「願愍一切人,
為斷十二海, 除去諸苦辛,
用眾愚癡故, 多說大珍寶。」
時佛便講法, 五百侍從人,
皆得無所從生; 及八百諸天,
得不起法忍。 彼時龍施身,
便住於佛前, 自說過世行:
「求道甚苦勤, 不用己身故,
但為一切人; 如來之功德,
不可具說陳。 爾時般遮旬,
今則是世尊; 其毒蛇之軀,
今是龍施身; 時五百玉女,
今是五百人; 八百諸天子,
共志無等倫。 菩薩所示現,
猶為有所因, 欲歎其功德,
終無能盡焉。」 彼龍施菩薩,
作師子吼時, 無數諸天人,
皆發無上真, 一切皆歡喜,
作禮於佛前。
佛說龍施菩薩本起經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