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鳩留經
失譯1卷CBETA T0529少于一万字 19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阿鳩留經
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聞如是:
我听到这样的记载: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佛告諸比丘言:「昔者有賈客,名阿鳩留,居處甚富,金銀珍寶,奴婢眾多。阿鳩留不信有後世生、作善不得善、作惡不得惡。阿鳩留言:『人死後身地外地,身水外水,身火外火,身風外風:身皆共和合,人死後終不復生也。人所作善惡——心所念,口所言,身所行——皆當棄捐,後不復生。』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从前有一位商人,名叫阿鳩留,他非常富有,拥有金银财宝和众多的奴婢。阿鳩留不相信有来世,也不相信行善会得到善报,作恶会得到恶报。阿鳩留说:‘人死后,身体与大地分离,身体与水分离,身体与火分离,身体与风分离:身体是各种元素的结合,人死后就不会再复活。人所做的善恶——心中的思想,口中的话语,身体的行为——都将被抛弃,不会再有来生。’”
「時,阿鳩留持財貨數千萬,與賈客五百人俱行,阿鳩留最尊豪相隨行賈客。當經劇道無水草處,所持糧食、水草皆已盡,行一日、二日不見水草,行三日、四日不見水草。賈客皆恐怖言:『今我皆悉當於此荒澤中餓死耶!』各自啼哭,呼父母妻子。阿鳩留遣騎四布,行求水草。阿鳩留自行遙見一樹,樹葉青青果蓏繁熾,自念此樹下猶當有水,便前趣樹。見一男子,端正無比,遙見阿鳩留騎馬來前,迎趣之,言:『多賀來到,在所求索。』阿鳩留見樹下人答之,即大喜,如得更生。樹下人言:『從何所來?欲所之到?』阿鳩留言:『索救我命及五百人、畜生命。』
“当时,阿鳩留携带着数千万的货物,与五百名商人一起旅行。阿鳩留是最尊贵的,带领着商队。他们经过一个没有水草的险峻道路,所带的食物和水草都用尽了。走了一天、两天没有见到水草,走了三天、四天也没有见到水草。商人们都非常害怕,说:‘我们可能都要在这荒野中饿死了!’他们各自哭泣,呼唤父母和妻子。阿鳩留派人四处寻找水草。阿鳩留自己远远看见一棵树,树叶青翠,果实累累,心想这树下应该会有水,便向树走去。他看见一个相貌俊美无比的男子,那男子远远看见阿鳩留骑马过来,便迎上前去,说:‘欢迎你的到来,你需要什么帮助?’阿鳩留看见树下的人回答他,非常高兴,就像重新获得了生命。树下的人问:‘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阿鳩留回答说:‘我寻求救助,以保全我和五百人及牲畜的生命。’”
樹下人言:『欲何求索?』言:『我欲得水。』樹下人便舉右手,水從五指端出,如流泉,甚香味,語阿鳩留言:『自極飲。』飲已復從索飯,樹下人便舉右手,美食從指端出。阿鳩留得飽食已,便舉聲大啼哭。樹下人因問:『仁者!啼哭為?』阿鳩留言:『我等伴五百人及畜生,從三四日以來皆不得飲食,飢餓甚極,命在須臾,是故我啼哭耳!』樹下人語阿鳩留:『若行將五百人及畜生來,我悉為若飽之。』
树下的人问道:“你想要什么?”我回答说:“我想要水。”树下的人随即举起右手,水从他的五指间流出,如同泉水般清澈,散发着香气,他告诉阿鳩留:“尽情地喝吧。”喝完后,我又请求食物,树下的人再次举起右手,美食从他的指端涌出。阿鳩留吃饱后,突然放声大哭。树下的人于是问他:“仁者,你为什么哭泣?”阿鳩留回答说:“我和我的五百名同伴以及牲畜,已经三四天没有吃喝了,饥饿到了极点,生命垂危,因此我才会哭泣。”树下的人对阿鳩留说:“如果你能带领这五百人和牲畜过来,我会让他们都吃饱。”
「阿鳩留即馳行,呼伴人語之言:『勿復憂也!已得飲食處,隨我去來。』伴人大喜,便隨去到樹下,皆叉手,為樹下人作禮。樹下人問言:『欲何得?』人皆言:『大飢渴。』樹下人即復舉右手五指端,即復大水出,水如流泉,人馬畜生皆飲;復從索飯,樹下人復舉右手五指端,出名美飲食與之,五百人及畜生皆飽滿。樹下人因問五百人等:『卿皆欲至到何等求索?』賈人言:『我皆欲到大海求索珍寶。』樹下人因問:『卿皆欲索珍寶者,便可從我手中出。』樹下人便舉右手,從五指端出金、銀、水精、琉璃、珊瑚、虎魄、白珠,人便斂取,取各自重如去。
阿鳩留立刻奔跑回去,呼唤他的同伴们说:“不要再担心了!我已经找到了食物和水源,跟我来。”同伴们非常高兴,便跟随他来到树下,他们双手合十,向树下的人行礼。树下的人问他们:“你们想要什么?”大家都说:“我们非常饥渴。”树下的人随即再次举起右手,大量的水从他的五指间涌出,如同泉水般流淌,人们、马匹和牲畜都喝了水;他们又请求食物,树下的人再次举起右手,从五指间变出了美味的食物,分发给了他们,五百人和牲畜都吃得很饱。树下的人接着问这五百人:“你们都想要去哪里寻找什么?”商人们回答说:“我们都想去大海寻找珍宝。”树下的人于是说:“如果你们想要珍宝,可以从我的手里取。”他举起右手,从五指间变出了金、银、水晶、琉璃、珊瑚、琥珀、珍珠等各种珍宝,人们便各自取走,满载而归。
「樹下人語阿鳩留:『持此金銀歸鄉里,用布施貧窮者,欲得飯者飯之,欲得金銀、錢財、衣被者極與之。令道人皆呪願我,令我得其福,令我手中出琦物,又多使我早脫此荒澤中。』阿鳩留聞此語大驚怖,便以頭面著地,問:『仁者為何等人乎?是天耶?龍耶?鬼神耶?是人耶?』
“树下的人对阿鳩留说:‘拿着这些金银回你的家乡,用它们布施给贫困的人,想要食物的人就给他们食物,想要金银、钱财、衣物的人就尽量满足他们。让修行者都为我祈福,让我得到福报,让我手中能变出珍宝,也让我早日离开这片荒凉之地。’阿鳩留听到这些话非常惊恐,便跪下磕头,问道:‘仁者,您是什么人?是天神吗?是龙吗?是鬼神吗?还是人呢?’”
「樹下人言:『我亦非天、亦非龍、亦非鬼、亦非人,我是豪薜荔也。我前世時,於國中大貧窮,常在城門下坐,雖貧窮心淨潔,愛樂沙門道人,我貧窮不能施人,見他人布施,代其喜。時迦葉佛般泥洹去,諸比丘來從我乞匃食,我應比丘言:「我無所有。」但遙指示城中,某家善可得飯,某家不善不可得飯。比丘乞來出,我見有所得,即歡喜。又迦葉佛般泥洹去,其國王名為基立,為迦葉佛起七寶塔,我輒持手著其上言:「令我得其福。」王上好物於佛塔,我輒持手著之言:「使我得其福。」但用貧故未曾齋,飯食無時又飲酒,是故死後,以作豪薜荔耳。但用我前世見人作善,代其歡喜,手著其物上,是故令我五指端在所出;但用生時未曾齋,故使我作是間薜荔。』
“树下的人回答说:‘我既不是天神,也不是龙,不是鬼,也不是人,我是一棵豪薜荔。在我前世的时候,我在国内非常贫穷,常常坐在城门下,虽然贫穷但心地纯洁,喜欢沙门和修行者。我因为贫穷无法布施,但看到别人布施,我会替他们感到高兴。当时迦葉佛已经般涅槃,有比丘来向我乞食,我告诉比丘:‘我什么都没有。’我只是远远地指给他们看城里哪些人家可以乞到食物,哪些人家不可以。比丘们乞食回来,我看见他们有所收获,就感到欢喜。迦葉佛涅槃后,国王基立为他建造了七宝塔,我常常用手触摸塔说:‘让我得到这份福报。’国王向佛塔献上宝物,我也常常用手触摸它们说:‘让我得到这份福报。’但由于我贫穷,从未守过斋戒,饮食没有规律,还喝酒,因此死后我变成了一棵豪薜荔。只是因为我前世看见别人行善,替他们感到高兴,用手触摸那些物品,所以我的五指尖端能够生长出东西;但由于我生前从未守过斋戒,所以我变成了这样的薜荔。”
「阿鳩留自念言:『我前不信有後世生、作善不得善、作惡不得惡。今我眼見,是為審有後世,復生審有作善得善、作惡得惡。從今日以去,歸鄉里,快當作善,布施與人,恣所求索,人有欲得金銀、珍寶、飲食、衣被者,皆與之,不逆人也。』阿鳩留歸到鄉里,語一國中人:『誰有欲得金銀、珍寶、衣被、飲食者,恣所求索,皆來取之。』如是布施無央數,日日飯八萬四千道人,但瀾汗流出門,人用擿船而行。阿鳩留作善極意,死後便上第二忉利天上作天人,去離天帝座四百八十里。
阿鳩留心中思考道:“我之前不相信有来世,也不相信做好事会得到好报,做坏事会得到恶报。现在我亲眼所见,确信确实有来世,并且做好事确实会得到好报,做坏事会得到恶报。从今天起,我回到故乡,要积极行善,慷慨布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如果有人想要金银、珍宝、食物、衣物,我都会给予,不会拒绝任何人。”阿鳩留回到故乡后,对国人宣布:“无论谁需要金银、珍宝、衣物、食物,都可以来取,我会满足你们的需求。”他这样慷慨布施,日日供养八万四千位修行者,以至于汗水如雨般流出门外,人们用船来运载这些物资。阿鳩留全心全意地行善,去世后便上升到第二层忉利天,成为天人,距离天帝的宝座有四百八十里远。
「其國中有乞匃女人,名曰[女*參] ,以善心持一杅米粥,與沙門摩訶迦葉。女人死後,亦生忉利天上作天人,在天帝釋邊第三座,復勝餘天五事。何謂五事?一者、長壽;二者、端正;三者、安樂;四者、智慧;五者、威神。勝於餘天。
在那个国家里,有一个行乞的女人,名叫[女*參],她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拿着一碗米粥,供养了出家修行者摩訶迦葉。这位女人去世后,也转生到了忉利天,成为了天人,在天帝釋旁边第三位的座位上,还比其他天人多了五种优势。这五种优势是什么呢?第一是寿命长久;第二是相貌端庄;第三是生活安乐;第四是智慧超群;第五是威神显赫。她比其他天人更胜一筹。
「後佛母忽故,生忉利天,時佛天上為母說經。說經已,佛母及諸天無央數,皆得須陀洹道。佛因見阿鳩留布施與人,遠在天帝釋邊四百八十里坐;復見乞匃女人,持米粥與沙門摩訶迦葉,在天帝釋邊第三座,又勝餘天五事。佛見悉皆識知,即遙呼阿鳩留言:『布施善人!來相見。』阿鳩留即來前,持頭面著地,為佛作禮,白佛言:『我布施大眾多,但得凡人耳,不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佛道也。今見乞匃女人,持米粥與沙門摩訶迦葉,今世在帝釋邊第三坐,又勝餘天五事。』人持小物與摩訶迦葉,得福乃爾,是故身自致豪貴如此。」
后来,佛陀的母亲突然去世,转生到了忉利天。当时,佛陀在天上为母亲讲经。讲经结束后,佛陀的母亲和无数的天人都得到了须陀洹的果位。佛陀因此注意到了阿鳩留的布施行为,他远远地坐在天帝釋旁边四百八十里的地方;又看到了那位行乞的女人,她拿着米粥供养了出家修行者摩訶迦葉,现在坐在天帝釋旁边第三位的座位上,还比其他天人多了五种优势。佛陀看到这一切,都了然于心,于是远远地呼唤阿鳩留,说:“乐于布施的善人,过来相见。”阿鳩留立刻上前,恭敬地以头触地,向佛陀行礼,并对佛陀说:“我布施给许多人,但只得到了凡人的回报,没有得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以及佛道的果位。现在我看到那位行乞的女人,只是拿着米粥供养了摩訶迦葉,这一世就能坐在帝釋旁边第三位的座位上,还比其他天人多了五种优势。”人们即使是用微不足道的东西供养摩訶迦葉,也能获得如此巨大的福报,因此她自身也得到了如此显赫的地位。
天便為佛作禮而去。
天神向佛陀行礼后便离开了。
佛說阿鳩留經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