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 安世高譯1卷CBETA T0492b少于一万字 31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諧偶者,云何不等同耶?願天中天普為說之!」
阿难问佛陀说:“有人侍奉佛陀而得到财富和幸福,有人却遭遇衰败和不幸,为何结果不一样呢?希望您能普遍地解释一下。”
佛告阿難:「有人奉佛,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形像鮮明,朝暮禮拜,恭敬然燈,淨施所安,不違道禁,齋戒不厭,心中欣欣;常為諸天、善神擁護,所向諧偶,百事增倍;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後必得道。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
佛陀告诉阿难:“有些人虔诚地侍奉佛陀,跟随明智的导师受戒,深信不疑,不违反戒律,勤勉地奉行,不失去所受的戒律,佛像清晰,早晚礼拜,恭敬地点燃灯烛,纯净地布施,不违背戒律,斋戒不厌倦,心中充满喜悦;常常被天神、善神所保护,所到之处都和谐,万事顺利;受到天龙、鬼神、众人的尊敬,将来必定能得道。这些善男子、善女人,是真正的佛弟子。
「有人事佛,不值善師,不見經教,受戒而已。示有戒名,憒塞不信,違犯戒律,乍信乍不信,心意猶豫。亦無經像恭恪之心,既不燒香、然燈、禮拜,恒懷狐疑。瞋恚罵詈,惡口嫉賢,又不六齋,殺生趣手。不敬佛經,持著弊篋、衣服不淨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淨之處;或持掛壁,無有座席恭敬之心,與世間凡書無異。若疾病者,狐疑不信,便呼巫師,卜問解奏,祠祀邪神,天神離遠,不得善護,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或從宿行惡道中來,現世罪人也,非佛弟子,死當入泥犁中被拷掠治。由其罪故,現自衰耗,後復受殃,死趣惡道,展轉受痛,酷不可言,皆由積惡其行不善。
“有些人侍奉佛陀,却没有遇到好的导师,不阅读经教,只是形式上受戒。虽然有戒名,但内心迷茫,不信受,违反戒律,时而信时而不信,心意犹豫不决。也没有对经像的恭敬之心,既不烧香、点灯、礼拜,总是心存怀疑。愤怒地辱骂,恶言相向,嫉妒贤者,又不守六斋,亲手杀生。不尊敬佛经,将经书放在不洁净的箱子、衣服之中;或放在妻子床上不洁净的地方;或挂在墙上,没有座位和恭敬之心,与世俗的书籍没有区别。如果生病了,就心存怀疑,不信佛法,反而去召唤巫师,占卜问卦,祭祀邪神,天神远离,得不到善神的保护,妖魔日益逼近,恶鬼聚集在门前,导致衰败,所到之处都不和谐。或许是因为过去生中作恶,现在成为罪人,不是佛的弟子,死后将堕入地狱,受到拷打和折磨。由于他们的罪过,现在自己衰败,将来还要受到灾祸,死后堕入恶道,不断遭受痛苦,极其残酷,都是因为积累恶行,行为不善。”
「愚人盲盲,不思宿行因緣所之精神,報應根本從來,謂言事佛致是衰耗。不止前世宿祚無功,怨憎天地,責聖咎天,世人迷惑,不達乃爾。不達之人,心懷不定,而不堅固,進退失理,違負佛恩而無返覆,遂為三塗所見綴縛,自作禍福。罪識之緣,種之得本,不可不慎,十惡怨家,十善厚友,安神得道,皆從善生。善為大鎧,不畏刀兵;善為大船,可以度水。有能守信,室內和安,福報自然,從善至善,非神授與也。今復不信者,從後轉復劇矣!」
愚蠢的人如同盲人,不考虑过去行为的因缘对精神的影响,以及报应的根本来源。他们错误地认为,是侍奉佛陀导致了衰败和损失。他们不反省前世积累的功德不足,反而怨恨天地,责怪圣人和上天,世间人因迷惑而不明白这些道理。不明白的人,心中没有定见,意志不坚定,行为失序,违背了佛陀的恩德而不知悔改,最终被三恶道所束缚,自己造成了祸福。罪孽的根源,种下恶因就会得到恶果,必须谨慎对待。十恶是怨家,十善是良友,心神安定就能得道,一切都源于善行。善行是强大的护甲,不怕刀兵;善行是大船,可以渡过水域。能够坚守信念,家庭和睦平安,福报自然而来,从善行中得到更多的善行,这不是神赐予的。现在如果还有人不信,将来的果报会更加严重。
佛言:「阿難!善惡追人,如影逐形,不可得離;罪福之事,亦皆如是,勿作狐疑,自墮惡道!罪福分明,諦信不迷,所在常安;佛語至誠,終不欺人。」
佛陀说:“阿难!善恶如影随形般追随人,无法分离;罪福之事也是如此,不要怀疑,否则会自堕恶道。罪福清晰分明,要真诚地信仰,不要迷惑,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保持安宁;佛的话语极为真诚,绝不会欺骗人。”
佛復告阿難:「佛無二言,佛世難值,經法難聞。汝宿有福,今得侍佛,當念報恩,頒宣法教,示現人民,為作福田。信者得植,後生無憂。」
阿難受教,奉行普聞。阿難復白佛言:「人不自手殺者,不自手殺為無罪耶?」
阿难接受了教导,虔诚地遵循并广泛传播。阿难又向佛提问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亲手杀人,那么他没有亲手杀人是否就无罪呢?”
佛言:「阿難!教人殺生,重於自殺也。何以故?或是奴婢愚小下人,不知罪福;或為縣官所見促逼,不自出意,雖獲其罪,事意不同,輕重有差。教人殺者,知而故犯,陰懷愚惡,趣手害生,無有慈心;欺罔三尊,負於自然神,傷生杌命,其罪莫大!怨對相報,世世受殃,無有斷絕。現世不安,數逢災凶;死入地獄,出離人形,當墮畜中,為人屠截,三塗八難,巨億萬劫,以肉供人,未有竟時,令身困苦,噉草飲泉。今世現有是輩畜獸,皆由前世得為人時,暴逆無道,陰害傷生,不信致此。世世為怨,還相報償,神同形異,罪深如是。」
佛对阿难说:“教唆他人杀害生命,其罪过比亲手自杀还要严重。为什么呢?有时是那些身份低微、无知的人,他们不明白罪与福;有时是因为被官员逼迫,并非出于本意,虽然犯了罪,但背后的意图不同,罪行的轻重也有区别。教唆他人杀人的人,明知故犯,心怀恶意,暗中伤害生命,没有慈悲之心;欺骗三宝,违背自然法则,伤害生命,其罪极大!怨恨相互报复,世世代代遭受灾祸,永无休止。现世心神不宁,频繁遭遇灾祸;死后堕入地狱,失去人身,将投生为畜生,被人宰杀,经历三恶道和八难,历经无数劫难,以肉体供人食用,永无止境,使身体遭受困苦,只能吃草饮水。现在世上存在的这些畜生,都是因为前世为人时,残暴不仁,暗中伤害生命,不信正法而致此境。世世代代成为仇敌,相互报复,虽然精神相同但形态各异,罪孽深重如此。”
阿難復白佛言:「世間人及弟子,惡意向師及道德之人,其罪云何?」
阿难又向佛陀提问说:“世间的人和弟子们,如果他们对师父和有道德的人怀有恶意,这样的罪过会是怎样的呢?”
佛語阿難:「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不可嫉之。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寧持萬石弩自射身,不可惡意向之。」
佛陀告诉阿难:“作为一个人,应当喜爱并欣赏他人的善行,不可嫉妒。如果有人对有道德的人、善师怀有恶意,这与对佛陀怀有恶意没有区别。宁愿用万石的弩弓射自己,也不要对这些人怀有恶意。”
佛言:「阿難!自射身為痛不?」
佛陀问阿难:“用弩弓射自己,会痛吗?”
阿難言:「甚痛,甚痛!世尊!」
阿难说:“非常痛苦,非常痛苦!世尊!”
佛言:「人持惡意向道德人、其善師者,痛劇弩射身也。為人弟子,不可輕慢其師、惡意向道德人,當視之如佛,不可輕嫉,見善代其歡喜。人有戒德者,感動諸天,天龍、鬼神莫不敬尊。寧投身火中、利劍割肉,慎莫嫉妬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佛陀说:“如果有人怀着恶意对待有道德的人、他们的善师,那痛苦就像被强力弩箭射中身体一样剧烈。作为弟子,不可轻视自己的老师、对有道德的人怀有恶意,应当像看待佛陀一样尊敬他们,不可轻视嫉妒,见到他人的善行要替他们感到高兴。拥有戒律和德行的人,能够感动天界众生,天龙、鬼神无不尊敬他们。宁可投身火海、被利剑割肉,也不要嫉妒他人的善行。这样的罪过不小,要谨慎!要谨慎!”
阿難復白佛言:「為人師者,為可得呵遏弟子,不從道理,以有小過,遂之成大,可無罪不?」
佛言:「不可!不可!師、弟子義,義感自然,當相訊厚,視彼如己;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禮律,不使怨訟;弟子亦爾。二義真誠,師當如師,弟子當如弟子,勿相誹謗,含毒致怨,以小成大,還自燒身。為人弟子,當孝順於善師,慎莫舉惡意向師。惡意向師,是惡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無異,天所不覆,地所不載。觀末世人諸惡人輩,不忠不孝,無有仁義,不順人道。
魔世比丘四數之中,但念他惡,不自止惡,嫉賢妬善,更相沮壞;不念行善,強梁嫉賢,既不能為,復毀敗人,斷絕道意,令不得行;貪欲務俗,多求利業,積財自喪,厚財賤道,死墮惡趣大泥犁中,餓鬼、畜生,未當有此。於世何求念報佛恩?當持經戒,相率以道。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善不可不行。行善布德,濟神離苦,超出生死,見賢勿慢,見善勿謗,不以小過證入大罪。
阿難復白佛言:「末世弟子,因緣相生,理家之事,身口之累,當云何?天中天!」
佛言:「阿難!有受佛禁戒,誠信奉行,順孝畏慎,敬歸三尊,養親盡忠,內外謹善,心口相應,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
阿難言:「世間事、世間意,云何耶?天中天!」
佛言:「為佛弟子可得商販營生利業,平斗直尺,不可罔於人,施行以理,不違神明自然之理。葬送之事,移徙、姻娶,是為世間事也。
「世間意者,為佛弟子不得卜問、請祟、符呪、厭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擇良日、良時。受佛五戒,福德人也,有所施作,當啟三尊;佛之玄通,無細不知。戒德之人,道護為強,役使諸天、天龍、鬼神,無不敬伏。戒貴則尊,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
「道之含覆,包弘天地,不達之人,自作罣礙。善惡之事,由人心作,禍福由人,如影追形、響之應聲。戒行之德,應之自然,諸天所護,願不意違,感動十方,與天參德;功勳巍巍,眾聖嗟歎,難可稱量!智士達命,沒身不邪,善如佛教,可得度世之道。」
阿難聞佛說,更整袈裟,頭腦著地:「唯然,世尊!我等有福,得值如來,普恩慈大,愍念一切,為作福田,令得脫苦。佛言至真,而信者少,是世多惡,眾生相詛,甚可痛哉!若有信者,若一若兩,奈何世惡,乃弊如此!佛滅度後,經法雖存而無信者,漸衰滅矣!嗚呼!痛哉!將何恃怙?惟願世尊,為眾黎故,未可取泥洹。」
阿難因而諫頌曰:
「佛為三界護, 恩廣普慈大,
願為一切故, 未可取泥洹。
值法者亦少, 盲盲不別真,
痛矣不識者, 罪深乃如是!
宿福值法者, 若一若有兩,
經法稍稍替, 當復何恃怙?
佛恩非不大, 罪由眾生故,
法鼓震三千, 如何不得聞?
世濁多惡人, 還自墮顛倒,
諛諂諀訾聖, 邪媚毀正真。
不信世有佛, 言佛非大道,
是人是非人, 自作眾罪本,
命盡往無擇, 刀劍解身形,
食鬼好伐殺, 鑊湯涌其中。
婬泆抱銅柱, 大火相燒然,
誹謗清高士, 鐵鉗拔其舌。
亂酒無禮節, 迷惑失人道,
死入地獄中, 洋銅沃其口。
遭逢眾厄難, 毒痛不可言,
若生還為人, 下賤貧窮中。
不殺得長壽, 無病常康強;
不盜後大富, 錢財恒自滿;
不婬香清淨, 身體鮮苾芬,
光影常奕奕, 上則為大王;
至誠不欺詐, 為眾所奉承;
不醉後明了, 德慧所尊敬。
五福超法出, 天人同儔類,
所生億萬倍, 真諦甚分明。
末世諸惡人, 不信多狐疑,
愚癡不別道, 罪深更逮冥!
蔽聖毀正覺, 死入大鐵城,
識神處其中, 頭上戴鐵輪,
求死不得死, 須臾已變形,
矛戟相毒刺, 軀體恒殘截。
奈何世如是, 背正信鬼神,
解奏好卜問, 祭祀傷不仁,
死墮十八處, 經歷黑繩獄,
八難為界首, 得復人身難。
若時得為人, 蠻狄無義理,
癡騃無孔竅, 跛躄瘂不語,
朦朧不達事, 惡惡相牽拘,
展轉眾徒聚, 禽獸六畜形;
為人所屠割, 剝皮視其喉,
歸償宿怨對, 以肉給還人。
無道墮惡道, 求脫甚為難,
人身既難得, 佛經難得聞。
世尊為眾祐, 三界皆蒙恩,
敷動甘露法, 令人普奉行。
哀哉已得慧, 愍念群萌故,
開通示道徑, 黠者即度苦。
福人在向向, 見諦學不生,
自歸大護田, 植種不死地。
恩大莫過佛, 世祐轉法輪,
願使一切人, 得服甘露漿。
慧船到彼岸, 法磬引大千,
彼我無有二, 發願無上真。」
阿難頌如是已,諸會大眾,一時信解,皆發無上正真之道,僧那大鎧甘露之意,香熏三千,從是得度,開示道地,為作橋梁。國王、臣民、天龍、鬼神,聞經歡喜——阿難所說,且悲且恐——稽首佛足,及禮阿難,受教而去。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