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宋 施護譯1卷CBETA T0247少于一万字 13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爾時,世尊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當知,諸有菩薩摩訶薩樂欲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行者,當於諸法如實了知,諸有所作離一切相。」
那时候,佛陀对尊者舍利子说:“你现在应该知道,所有愿意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的菩萨摩诃萨,应该对所有事物有真实的了解,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应该超脱一切形象。”
是時尊者舍利子,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言,諸有菩薩摩訶薩樂欲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行者,云何了知諸法自性?於諸所作云何離相?」
当时,尊者舍利子双手合十,恭敬地向佛陀请教说:“世尊!就像您所说的,所有愿意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的菩萨摩诃萨,他们应该如何理解所有事物的本质呢?他们在做任何事情时,又应该如何超脱形象和表象呢?”
佛言:「舍利子!若諸菩薩摩訶薩樂欲圓滿相應勝行,及於諸法離所作相者,當了諸法住無所住,即能圓滿相應勝行。
佛陀说:“舍利子!如果所有的菩萨摩诃萨想要完全实现与众生的利益相应的最高行为,以及对所有事物的无所作为的理解,他们应该彻底理解所有事物,但又不依赖任何事物,这样他们就能完全实现与众生的利益相应的最高行为。
「復次,舍利子!若諸菩薩摩訶薩於諸法中行施行者,無能施、無所施、施無所得,若如是者,即能圓滿施波羅蜜。又復修習諸戒法者,無能持、無所持、無起作,若如是者,即能圓滿戒波羅蜜。又復修習忍辱法者,於諸法中無所動轉、離諸起作,若如是者,即能圓滿忍波羅蜜。又復當於相應行中精進修習,若身若心無有懈倦、無起作相,若如是者,即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又復於諸法中無有散亂,離所得相,若如是者,即能圓滿定波羅蜜。
再次说,舍利子!如果所有的菩萨摩诃萨在所有的法中行施舍,没有能施的,没有所施的,施舍也没有所得,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能完全实现施舍的波罗蜜。再者,如果修行所有的戒律,没有能持的,没有所持的,没有起作,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能完全实现戒律的波罗蜜。再者,如果修行忍辱的法,对所有的法都没有所动转,离开所有的起作,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能完全实现忍辱的波罗蜜。再者,如果在相应的行为中精进修行,无论身体还是心灵都没有懈怠,没有起作相,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能完全实现精进的波罗蜜。再者,如果在所有的法中没有散乱,离开所得相,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能完全实现定的波罗蜜。
「舍利子!若諸菩薩摩訶薩樂欲安住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者,應當圓滿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法。
"舍利子!如果所有的菩萨摩诃萨想要安住在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他们应该完全实践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法。
「又復觀想空三摩地、無相三摩地、無願三摩地,四禪定法,四無量法,四無色定法,八解脫法,九先行法,九想法。何名九想?所謂內法想、尾布野迦想、離赤想、離青想、尾佉禰多想、無住想、離散想、無熱惱想、離飲食想。如是名為九想法。
再次观想空三摩地、无相三摩地、无愿三摩地,四禅定法,四无量法,四无色定法,八解脱法,九先行法,九想法。什么叫做九想呢?就是内法想、尾布野迦想、离开红色的想、离开蓝色的想、尾佉禰多想、无住想、离散想、无热恼想、离开饮食的想。这就是所谓的九想法。
「又復念佛想、念法想、念僧想,念戒、施、天等想,離煩惱想,念生滅想,念無常、苦、無我等想,念諸世間不究竟想,念苦智想、集智想、滅智想、道智想,盡智想,無生智想,法智想,無我智想,和合智想,如實智想,語言分別想、離語言分別想,未知當知根想、已知根想、具知根想,不淨想、清淨想,奢摩他、毘鉢舍那想,三明想,四了知想,四無畏想,五神通想,六波羅蜜想,七種住心想,八大人法想,九眾生住想,如來十力想,十八不共法想,大慈想、大悲想,乃至一切智智想,於如是等法當作如是想。
再次提醒,要时刻想念佛、法、僧,想念戒律、布施、天堂等,远离烦恼,想念生灭,想念无常、苦难、无我等,想念所有世间的不完全,想念苦的智慧、集的智慧、灭的智慧、道的智慧,想念完全的智慧,想念无生的智慧,想念法的智慧,想念无我的智慧,想念和合的智慧,想念如实的智慧,想念语言的分别,想念离开语言的分别,想念未知的知识,想念已知的知识,想念完全的知识,想念不纯洁,想念清洁,想念奢摩他、毘鉢舍那,想念三明,想念四了知,想念四无畏,想念五神通,想念六波罗蜜,想念七种住心,想念八大人法,想念九种众生住,想念如来十力,想念十八不共法,想念大慈,想念大悲,甚至想念所有的智慧,对于这些法,应该这样去想。
「又復,諸菩薩摩訶薩樂欲圓滿一切智、一切種智者,當於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觀想。
再者,所有的菩萨摩诃萨,如果想要完全实现所有的智慧、各种类型的智慧,就应该真实地观照般若波罗蜜多。
「又復若欲圓滿道相智、一切相智,了達一切眾生心行相等,斷除一切眾生諸雜染者,應當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相應勝行。
如果你想要完全理解道的本质和所有事物的本质,了解所有生物的心理和行为是相同的,消除所有生物的各种杂乱的烦恼,那么你应该修炼般若波罗蜜多的优胜行为。
「舍利子!如我上說諸法想門,菩薩摩訶薩當如是學。」
"舍利子!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各种法门,菩萨摩诃萨应该这样去学习。"
爾時,尊者舍利子復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波羅蜜多者,當斷何法?」
那时候,尊者舍利子又对佛说:“世尊!所有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的菩萨摩诃萨,应该断除什么法?”
佛言:「舍利子!修般若波羅蜜多者,應當斷除十種疑惑。何等為十?所謂有性疑、無性疑、諸法差別疑、毀謗疑、一法疑、多法疑、同異疑、上品疑、如名疑、如名義疑。此等十疑應當除斷,若如是者,即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相悉無所觀。以相無所觀故,名亦無所觀;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所觀,諸行無所觀,色無所觀,受、想、行、識皆無所觀。何以故?色自性空,空離性故。色體即空,離色無別空,空體即色,離空無別色。是義云何?名分別故。
佛陀说:“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的人,应该消除十种疑惑。什么是这十种疑惑呢?就是有性疑、无性疑、诸法差别疑、毁谤疑、一法疑、多法疑、同异疑、上品疑、如名疑、如名义疑。这十种疑惑应该被消除,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菩萨摩诃萨就能对所有的相无所观。因为没有相可以观察,所以名字也没有可以观察的;般若波罗蜜多也没有可以观察的,所有的行为也没有可以观察的,色也没有可以观察的,受、想、行、识都没有可以观察的。为什么呢?因为色本身是空的,空是离开性质的。色体就是空,离开色就没有别的空,空体就是色,离开空就没有别的色。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因为名字的区分。
「舍利子!當知色法自性,不生不滅、非染非淨。彼名自性,亦非緣法,離諸疑惑,無所從來亦無所住,如實所生,離三際故。色法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菩薩摩訶薩,於諸名相皆無所觀,以無所觀故而無所入,無所入者,即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相應勝行。」
舍利子,你要知道,色法的本质,既不会生也不会灭,既不是污染的也不是纯净的。这就叫做自性,它并不依赖于其他法则,远离所有的疑惑,没有来源也没有依靠,真实地存在,超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段。色法就是这样,受、想、行、识也是如此。因此,菩萨摩诺萨,对于所有的名相都没有所观,因为没有所观,所以没有所入,没有所入的人,就能完全实现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的胜行。
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