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梁 曼陀羅仙譯2卷CBETA T0232大于一万字 2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梁扶南國三藏曼陀羅仙譯
如是我聞:
我是这样听说的: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滿足千人;菩薩摩訶薩十千人俱,以大莊嚴而自莊嚴,皆悉已住不退轉地,其名曰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無礙辯菩薩、不捨擔菩薩,與如是等大菩薩俱。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明相現時,從其住處來詣佛所,在外而立。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一起,人数达到了一千人;菩萨摩诃萨有一万人,他们都以庄重的态度自我修行,都已经坚定地修行,不会退转。他们中有名叫弥勒菩薩、文殊师利菩萨、无碍辩菩萨、不舍搭菩萨,以及其他众多的大菩萨。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在明亮的时刻,从他的住处来到佛陀的地方,站在外面。
爾時尊者舍利弗、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大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拘絺羅,如是等諸大聲聞,各從住處俱詣佛所,在外而立。
那时候,尊者舍利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大目犍连、摩课迦叶、摩课迦旃延、摩课拘絺罗等众多大声闻者,都从各自的住处来到佛的所在地,然后在外面站立。
佛知眾會皆悉集已,爾時如來從住處出,敷座而坐。告舍利弗:「汝今何故,於晨朝時在門外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童真菩薩先已至此,住門外立。我實於後晚來到耳。」
佛知道大家都已经集合完毕,于是从住处走出来,铺设好座位坐下。他问舍利弗:“你为什么在早晨的时候站在门外?”舍利弗回答佛说:“世尊!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早就已经来到这里,在门外站着。我实际上是在晚些时候才到的。”
爾時世尊問文殊師利:「汝實先來到此住處,欲見如來耶?」文殊師利即白佛言:「如是,世尊!我實來此欲見如來。何以故?我樂正觀利益眾生。我觀如來如如相不異相,不動相不作相,無生相無滅相,不有相不無相,不在方不離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淨相。以如是等,正觀如來利益眾生。」佛告文殊師利:「若能如是見於如來,心無所取亦無不取,非積聚非不積聚。」
那时,佛陀问文殊师利:“你是不是特意来到这里,想要见我?”文殊师利回答佛陀说:“是的,世尊!我确实是来这里想要见你。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正确地观察,以便利益众生。我看待佛陀的方式,就像看待一切事物一样,没有区别,没有动静,没有生灭,没有有无,没有方位,没有时间,没有二元对立,没有污秽和纯净。正因为这样,我才能正确地观察佛陀,以便利益众生。”佛陀对文殊师利说:“如果你能这样看待佛陀,你的心就不会有所执着,也不会有所排斥,不会有所积累,也不会有所缺失。”
爾時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若能如是,如汝所說見如來者,甚為希有。為一切眾生故見於如來,而心不取眾生之相;化一切眾生向於涅槃,而亦不取向涅槃相;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而心不見莊嚴之相。」
那时候,舍利弗对文殊师利说:“如果能做到这样,像你所说的看见如来,那真是非常罕见。为了所有的众生看见如来,但是心中不执着于众生的形象;引导所有的众生走向涅槃,但是也不执着于涅槃的形象;为了所有的众生展现大的庄严,但是心中不看见庄严的形象。”
爾時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語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雖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心,恒不見有眾生相;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而眾生趣亦不增不減。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如此一佛世界,復有無量無邊恒河沙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過一劫,晝夜說法心無暫息,各各度於無量恒河沙眾生皆入涅槃,而眾生界亦不增不減。乃至十方諸佛世界亦復如是,一一諸佛說法教化,各度無量恒河沙眾生皆入涅槃,於眾生界亦不增不減。何以故?眾生定相不可得故。是故眾生界不增不減。」
那时候,文殊师利童真菩萨大菩萨对舍利弗说:“就像你所说的那样!虽然对所有的众生都怀有伟大的庄严之心,但始终看不到众生的实质;对所有的众生都怀有伟大的庄严,但众生的数量却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假设有一位佛陀在世,无论是一劫还是超过一劫,在这样一个佛的世界里,还有无量无边的恒河沙数的佛,每一位佛,无论是一劫还是超过一劫,白天黑夜不停地讲述佛法,每一位都使无量的恒河沙数的众生都进入涅槃,但众生的数量却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甚至在十方的所有佛的世界里也是这样,每一位佛讲述佛法教化众生,每一位都使无量的恒河沙数的众生都进入涅槃,但众生的数量却既不增加也不减少。为什么呢?因为众生的实质是无法得知的。因此,众生的数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舍利弗復語文殊師利言:「若眾生界不增不減,何故菩薩為諸眾生,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行說法?」文殊師利言:「若諸眾生悉空相者,亦無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眾生而為說法。何以故?我說法中無有一法當可得故。」
舍利弗又对文殊师利说:“如果众生的数量不增不减,那么菩萨为什么要为所有众生,寻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直在传播佛法呢?”文殊师利回答:“如果所有的众生都是空无的,那么就没有菩萨去寻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没有众生去传播佛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所说的佛法中,没有一种法是可以被得到的。”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若無眾生,云何說有眾生及眾生界?」文殊師利言:「眾生界相,如諸佛界。」
那时候,佛对文殊师利说:“如果没有众生,怎么能说有众生和众生的世界呢?”文殊师利回答:“众生的世界,就像所有佛的世界一样。”
又問:「眾生界者是有量耶?」答曰:「眾生界量,如佛界量。」
又问:“众生界有没有一定的范围?”回答说:“众生界的范围,就像佛界的范围一样。”
佛又問:「眾生界量,有處所不?」答曰:「眾生界量,不可思議。」
佛再次问道:“众生的世界有边界吗?”回答说:“众生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
又問:「眾生界相,為有住不?」答曰:「眾生無住,猶如空住。」
又问:“众生的世界是有固定的存在吗?”回答说:“众生的存在是无定的,就像空气一样。”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修般若波羅蜜時,當云何住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言:「以不住法為住般若波羅蜜。」
佛祖对文殊师利说:“在修行般若波罗蜜的时候,应该如何去理解和实践般若波罗蜜呢?”文殊师利回答说:“以不执着于任何法则,就是实践般若波罗蜜。”
佛復問文殊師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言:「以無住相,即住般若波羅蜜。」
佛復告文殊師利:「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時,是諸善根,云何增長?云何損減?」
文殊師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於諸善根無增無減,於一切法亦無增無減。是般若波羅蜜性相亦無增無減。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羅蜜則不捨凡夫法,亦不取賢聖法。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不見有法可取可捨,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涅槃可樂、生死可厭。何以故?不見生死,況復厭離;不見涅槃,何況樂著。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不見垢惱可捨,亦不見功德可取,於一切法心無增減。何以故?不見法界有增減故。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羅蜜。世尊!不見諸法有生有滅,是修般若波羅蜜。世尊!不見諸法有增有減,是修般若波羅蜜。世尊!心無悕取,不見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羅蜜。世尊!不見好醜,不生高下,不作取捨。何以故?法無好醜,離諸相故;法無高下,等法性故;法無取捨,住實際故。是修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是諸佛法得不勝乎?」文殊師利言:「我不見諸法有勝如相。如來自覺一切法空,是可證知。」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來正覺自證空法。」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是空法中,當有勝如而可得耶?」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如汝所說,是真法乎?」佛復謂文殊師利言:「阿耨多羅是名佛法不?」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阿耨多羅是名佛法。何以故?無法可得名阿耨多羅。」文殊師利言:「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不名法器,非化凡夫法,亦非佛法非增長法,是修般若波羅蜜。復次,世尊!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有法可分別思惟。」
佛告文殊師利:「汝於佛法不思惟耶?」
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如我思惟,不見佛法,亦不可分別是凡夫法、是聲聞法、是辟支佛法,如是名為無上佛法。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凡夫相、不見佛法相、不見諸法有決定相,是為修般若波羅蜜。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欲界、不見色界、不見無色界、不見寂滅界。何以故?不見有法是盡滅相,是修般若波羅蜜。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作恩者、不見報恩者,思惟二相心無分別,是修般若波羅蜜。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是佛法可取,不見是凡夫法可捨,是修般若波羅蜜。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凡夫法可滅,亦不見佛法而心證知,是修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說甚深般若波羅蜜相,是諸菩薩摩訶薩所學法印,乃至聲聞緣覺學無學人,亦當不離是印而修道果。」
佛告文殊師利:「若人得聞是法,不驚不畏者,不從千佛所種諸善根,乃至百千萬億佛所久植德本,乃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今更說般若波羅蜜義。」佛言:「便說。」
「世尊!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法是應住是不應住,亦不見境界可取捨相。何以故?如諸如來不見一切法境界相故,乃至不見諸佛境界,況取聲聞、緣覺、凡夫境界。不取思議相亦不取不思議相,不見諸法有若干相,自證空法不可思議。如是菩薩摩訶薩,皆已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種諸善根,乃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縛不見解,而於凡夫乃至三乘不見差別相,是修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汝已供養幾所諸佛?」文殊師利言:「我及諸佛如幻化相,不見供養及與受者。」
佛告文殊師利:「汝今可不住佛乘耶?」文殊師利言:「如我思惟,不見一法,云何當得住於佛乘?」
佛言:「文殊師利!汝不得佛乘乎?」文殊師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非可得亦不可見。我云何得?」
佛言:「文殊師利!汝得無礙智乎?」文殊師利言:「我即無礙,云何以無礙而得無閡?」
佛言:「汝坐道場乎?」文殊師利言:「一切如來不坐道場,我今云何獨坐道場?何以故?現見諸法住實際故。」
佛言:「云何名實際?」文殊師利言:「身見等是實際。」
佛言:「云何身見是實際?」文殊師利言:「身見如相,非實非不實,不來不去,亦身非身,是名實際。」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於斯義諦了決定,是名菩薩摩訶薩。何以故?得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相,心不驚不怖,不沒不悔。」
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得聞如是般若波羅蜜,具足法相,是即近於佛坐。何以故?如來現覺此法相故。」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能不驚不怖,不沒不悔,當知此人即是見佛。」
爾時復有無相優婆夷白佛言:「世尊!凡夫法、聲聞法、辟支佛法、佛法,是諸法皆無相。是故於所從聞般若波羅蜜,皆不驚不怖,不沒不悔。何以故?一切諸法本無相故。」
佛告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若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心得決定,不驚不怖,不沒不悔。當知是人,即住不退轉地。若人聞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信樂聽受,歡喜不厭。是即具足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亦能為他顯示分別,如說修行。」
佛告文殊師利:「汝觀何義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師利言:「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不住佛乘,云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我所說,即菩提相。」
佛讚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汝能於是甚深法中巧說斯義。汝於先佛久種善根,以無相法淨修梵行。」
文殊師利言:「若見有相則言無相,我今不見有相亦不見無相,云何而言以無相法淨修梵行?」
佛告文殊師利:「汝見聲聞戒耶?」答曰:「見。」
佛言:「汝云何見?」文殊師利言:「我不作凡夫見不作聖人見,不作學見不作無學見,不作大見不作小見,不作調伏見不作不調伏見,非見非不見。」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汝今如是觀聲聞乘,若觀佛乘,當復云何?」文殊師利言:「不見菩提法,不見修行菩提及證菩提者。」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云何名佛?云何觀佛?」文殊師利言:「云何為我?」舍利弗言:「我者但有名字,名字相空。」
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如我但有名字,佛亦但有名字。名字相空,即是菩提,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無言無說。何以故?言說菩提,二俱空故。
「復次,舍利弗!汝問:『云何名佛?云何觀佛?』者,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是名為佛。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唯有智者乃能知耳,是名觀佛。」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非初學菩薩所能了知。」文殊師利言:「非但初學菩薩所不能知,及諸二乘所作已辦者亦未能了知。如是說法,無能知者。何以故?菩提之相,實無有法而可知故,無見無聞,無得無念,無生無滅,無說無聽。如是菩提性相空寂,無證無知,無形無相,云何當有得菩提者。」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佛於法界,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文殊師利言:「不也,舍利弗!何以故?世尊即是法界。若以法界證法界者,即是諍論。舍利弗!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無眾生相,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無二無分別故。舍利弗!無分別中則無知者,若無知者即無言說,無言說相即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何以故?一切諸法不見處所,決定性故。如逆罪相不可思議。何以故?諸法實相不可壞故。如是逆罪亦無本性,不生天上不墮地獄,亦不入涅槃。何以故?一切業緣皆住實際,不來不去,非因非果。
何以故?法界無邊,無前無後故。是故,舍利弗!若見犯重比丘不墮地獄,清淨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應供非不應供,非盡漏非不盡漏。何以故?於諸法中住平等故。
舍利弗言:「云何名不退法忍?」文殊師利言:「不見少法有生滅相,名不退法忍。」
舍利弗言:「云何復名不調比丘?」文殊師利言:「漏盡阿羅漢,是名不調。何以故?諸結已盡,更無所調,故名不調。若過心行,名為凡夫。何以故?凡夫眾生不順法界,是故名過。」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汝今為我善解漏盡阿羅漢義。」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我即漏盡真阿羅漢。何以故?斷求聲聞欲及辟支佛欲,以是因緣故,名漏盡得阿羅漢。」
佛告文殊師利:「諸菩薩等坐道場時,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文殊師利言:「菩薩坐於道場,無有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如菩提相,無有少法而可得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相菩提,誰能坐者,亦無起者。以是因緣,不見菩薩坐於道場,亦不覺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何以故?菩提五逆,無二相故。無學無學者,無見無見者,無知無知者,無分別無分別者,如是之相名為菩提。見五逆相亦復如是。若言見有菩提而取證者,當知此輩即是增上慢人。」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汝言我是如來。謂我為如來乎?」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謂不是如來為如來耶?無有如相可名為如,亦無如來智能知於如。何以故?如來及智,無二相故。空為如來,但有名字,我當云何謂是如來?」
佛告文殊師利:「汝疑如來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觀如來無決定性,無生無滅,故無所疑。」
佛告文殊師利:「汝今不謂如來出現於世耶?」文殊師利言:「若有如來出現世者,一切法界亦應出現。」
佛告文殊師利:「汝謂恒沙諸佛入涅槃耶?」文殊師利言:「諸佛一相,不可思議。」佛語文殊師利:「如是,如是!佛是一相,不思議相。」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佛今住世耶?」佛語文殊師利:「如是,如是!」
文殊師利言:「若佛住世,恒沙諸佛亦應住世。何以故?一切諸佛皆同一相,不思議相。不思議相,無生無滅。若未來諸佛出興於世,一切諸佛亦皆出世。何以故?不思議中,無過去未來現在相。但眾生取著,謂有出世,謂佛滅度。」
佛語文殊師利:「此是如來、阿羅漢、阿鞞跋致菩薩所解。何以故?是三種人,聞甚深法,能不誹謗亦不讚歎。」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是不思議法,誰當誹謗?誰當讚歎?」
佛告文殊師利:「如來不思議,凡夫亦不思議。」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凡夫亦不思議耶?」佛言:「亦不思議。何以故?一切心相皆不思議。」
文殊師利言:「若如是說,如來不思議,凡夫亦不思議。今無數諸佛求於涅槃,徒自疲勞。何以故?不思議法即是涅槃,等無異故。」文殊師利言:「如是凡夫不思議,諸佛不思議。若善男子、善女人,久習善根,近善知識,乃能了知。」
佛告文殊師利:「汝欲使如來於眾生中為最勝耶?」文殊師利言:「我欲使如來於諸眾生為最第一,但眾生相亦不可得。」
佛言:「汝欲使如來得不思議法耶?」文殊師利言:「欲使如來得不思議法,而於諸法無成就者。」
佛告文殊師利:「汝欲使如來說法教化耶?」文殊師利白佛言:「我欲使如來說法教化,而是說及聽者皆不可得。何以故?住法界故。法界、眾生,無差別相。」
佛告文殊師利:「汝欲使如來為無上福田耶?」文殊師利言:「如來是無盡福田,是無盡相,無盡相即無上福田。非福田非不福田,是名福田。無有明闇生滅等相,是名福田。若能如是解福田相,深植善種,亦無增減。」
佛告文殊師利:「云何植種,不增不減。」文殊師利言:「福田之相,不可思議。若人於中如法修善,亦不可思議。如是植種,名無增無減,亦是無上最勝福田。」
爾時大地以佛神力,六種震動,現無常相。一萬六千人皆得無生法忍,七百比丘、三千優婆塞、四萬優婆夷、六十億那由他六欲諸天,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