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宋 施護譯25卷CBETA T0228大于一万字 24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十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學品第二十五
爾時,尊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欲學一切智,當云何學?」
那时候,尊者须菩提问佛说:“世尊!菩萨摩诃萨想要学习一切智慧,应该怎么学?”
佛言:「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若盡學則學一切智,若離學則學一切智。若無生無滅無起無染無性,如虛空法界寂靜等學,則學一切智。」
佛陀说:“须菩提!如果菩萨摩诃萨全面学习,就能学到所有的智慧,如果他们不再学习,也能学到所有的智慧。如果他们理解无生无灭、无起无染、无性,就像理解虚空法界的寂静一样,那么他们就能学到所有的智慧。”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盡學離學乃至法界寂靜等學,則學一切智者,是等當云何作?」
须菩提向佛祖说:“世尊!如果菩萨摩诃萨学习了所有的学问,甚至到了法界寂静的境地,那么他应该如何去做,才能被称为学习了所有智者的知识呢?”
佛言:「須菩提!汝若如是說,是等云何作者。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如來證如如故得名如來,是如有盡、有所作不?」
佛说:“须菩提!如果你这样说,那么这些又是怎么来的呢?须菩提!你觉得呢,如来因为证得真如的境界,所以被称为如来,这是因为有尽头、有所作为吗?”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如無盡相亦無所作。」
须菩提说:“不是的,世尊!为什么呢?如果没有无尽的相,也就没有所作。”
佛言:「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如來證如如故得名如來,是如有生有滅有起有染有得有證不?」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如来因为证得真如的境界,所以被称为如来,这个真如是有生有死、有起有灭、有染有净、有得有失吗?”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须菩提说:“不是的,世尊!”
佛言:「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學一切智亦復如是。須菩提!是故菩薩摩訶薩若如是學者不盡如相,如是學者是學一切智,如是學者是學般若波羅蜜多,如是學者是學佛地,如是學者是學佛十力、四無所畏等一切佛法乃至一切智智,如是學者能到諸學彼岸,如是學者普能降伏魔及魔眾,如是學者速得不退轉法,如是學者速坐道場,如是學者是學三轉十二行相法輪,如是學者學自所行,如是學者學為他作所依怙法,如是學者是學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如是學者學度眾生界,如是學者是學不斷佛種,如是學者學開甘露門。
佛陀说:“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学习一切智慧也应该是这样。须菩提!因此,菩萨摩诃萨如果这样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表面的形相,这样的学习者才是真正学习了一切智慧,这样的学习者才是学习了般若波罗蜜多,这样的学习者才是学习了佛的境界,这样的学习者才是学习了佛的十力、四无所畏等所有佛法,甚至是一切智慧。这样的学习者能够到达所有学问的彼岸,这样的学习者普遍能够降伏魔和魔众,这样的学习者很快就能得到不退转的法门,这样的学习者很快就能坐在道场上,这样的学习者是在学习三转十二行相法轮,这样的学习者是在学习自己所行的法,这样的学习者是在学习为他人提供依靠的法门,这样的学习者是在学习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这样的学习者是在学习度过众生的界限,这样的学习者是在学习不断的佛种,这样的学习者是在学习开启甘露门。
須菩提!此廣大學是最上學,凡夫下劣人不能如是學。若有能調御一切眾生,欲與一切眾生為依怙者,欲出過一切眾生界者,彼能如是學。若如是學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等趣,不生阿修羅界,不生邊地,不生旃陀羅族,不生下姓種族,不生種種卑賤巧業等族。如是學者,不失一目不盲兩目,亦不角睞,不聾不啞,不傴僂,不攣躄。不醜陋,不麁惡,不形殘,不異相,亦無疥癩癰疽乾痟等病,不壞諸根人相圓滿,音聲清巧眾所愛樂。
须菩提!这种广大的学问是最高级的学问,普通人和低劣的人无法学习。如果有人能够调节和控制所有众生,想要成为所有众生的依靠,想要超越所有众生的境界,那么他就能学习这种学问。如果有人这样学习,他不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恶趣,不会投生到阿修罗界,不会出生在边远地区,不会出生在旃陀罗族,不会出生在低贱的种族,不会从事各种卑贱的职业。这样的学者,不会失去一只眼睛或双眼失明,也不会斜视,不会聋哑,不会驼背,不会瘫痪。不会长得丑陋,不会粗鲁,不会有残缺的身体,不会有异样的外表,也不会有疥癣、癣疽、干瘪等病症,不会损坏各种根基,人的形象完整,声音清脆悦耳,受到众人喜爱。
須菩提!又菩薩摩訶薩如是學者,不害他命,不盜他物,不行邪染,不虛妄言亦不兩舌復不惡口,不無義語,不生貪著,不起瞋惱,不住邪見,不邪命活,不修邪命法,不畜破戒眷屬,不近非法者,不生長壽天,雖入諸禪而不隨禪生。何以故?菩薩以能成就善巧方便故。而菩薩成就何等善巧方便?所謂從般若波羅蜜多相應出生善巧方便,是故菩薩雖入諸禪而不隨禪生。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能如是學者,即得清淨十力、清淨四無所畏乃至清淨一切佛法。
须菩提!又如是的菩萨摩诃萨学者,不会伤害他人的生命,不会偷盗他人的财物,不会行邪淫,不会说虚假的话,也不会挑拨离间,不会说恶语,不会说无意义的话,不会生起贪欲,不会生起愤怒,不会持有邪见,不会从事邪恶的生计,不会修行邪恶的法门,不会养育违反戒律的家属,不会接近非法之人,不会投生为长寿的天神,即使进入各种禅定也不会因禅定而生起执着。为什么呢?因为菩萨通过成就善巧的方便而能够这样做。菩萨成就了哪些善巧的方便呢?即是从般若波罗蜜多中相应产生的善巧方便,因此,菩萨即使进入各种禅定也不会因禅定而生起执着。须菩提!能如是学习的菩萨摩诃萨,即可获得清净的十力、四无所畏以及清净的一切佛法。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一切法自性本來清淨,菩薩摩訶薩云何復得清淨十力、清淨四無所畏乃至清淨一切佛法耶?」
须菩提向佛祖说:“世尊!所有的法(事物)本身就是清净的,那么菩萨摩诃萨是如何再次获得清净的十种力量、清净的四种无所畏,甚至是清净的所有佛法的呢?”
佛告須菩提言:「如是,如是!須菩提!一切法自性本來清淨,菩薩摩訶薩於是一切法自性本來清淨中,如理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不驚不怖不退不沒。須菩提!彼諸愚異生等於如是法不知不見,以不知不見故無所覺了。是故菩薩摩訶薩發勤精進於中修學,自所學已,令諸異生等於是法中如理修學、實知實見。菩薩摩訶薩由如是學故,即得清淨十力、清淨四無所畏乃至清淨一切佛法。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如是學者,悉能了知一切眾生心心所行。須菩提!譬如大地少出閻浮檀金,多諸荊棘砂礫草木等類。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於眾生聚中少能愛樂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者,多有愛樂修學聲聞、緣覺法門。須菩提!又如眾生聚中少有修彼輪王業者,但多修彼諸小王業。須菩提!當知眾生聚中少有行於般若波羅蜜多道者,多有行於聲聞、緣覺道者,亦復如是。
佛对须菩提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须菩提!所有的法(事物)本性本来就是清净的,菩萨摩诃萨在这所有法的本性清净中,按照理性去修习般若波罗蜜多(最高的智慧),不会惊恐、不会退缩、不会消沉。须菩提!那些愚昧的众生对于这样的法(事物)是不知道也不明白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不明白,所以没有所觉悟。因此,菩萨摩诃萨在其中发愤图强地修习,自己学习完了之后,让那些众生在这法(事物)中按照理性去修习,真正地知道和明白。菩萨摩诃萨因为这样的学习,就能获得清净的十种力量、清净的四种无所畏以及清净的所有佛法。须菩提!像这样学习的菩萨摩诃萨,能够完全了解所有众生的心和行为。须菩提!就像大地中少有产出阎浮檀金,多的是荆棘、砂石、草木等。所有的众生也是这样,在众生中少有喜欢修习般若波罗蜜多(最高的智慧)的,多的是喜欢修习声闻、缘觉法门。须菩提!又像在众生中少有修习成为轮王(最高统治者)的,多的是修习成为小王。须菩提!你要知道,在众生中少有行走在般若波罗蜜多道(最高智慧之道)的,多的是行走在声闻、缘觉之道,也是这样的。
「須菩提!又如眾生聚中少有修彼帝釋福業,但多修彼諸天子業。須菩提!當知眾生聚中少有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行者,多有修習聲聞、緣覺行者,亦復如是。須菩提!又如眾生聚中少有修彼梵王福業,但多修彼諸梵眾業。須菩提!當知眾生聚中少有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多有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亦復如是。須菩提!以是義故,當知眾生聚中少有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少能發心中又復少能如理修行者,於少能修行中又復少能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行者,於少能修習相應行中又復少能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不退轉者。須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若欲在少中少者,應當修習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修學是般若波羅蜜多者,不生雜染心、不生疑惑心、不生憎嫉心、不生慳悋心、不生破戒心、不生瞋惱心、不生懈怠心、不生散亂心、不生愚癡心。又,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修學是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此般若波羅蜜多能護諸波羅蜜多、能受諸波羅蜜多、能取諸波羅蜜多、能集諸波羅蜜多、能攝諸波羅蜜多。須菩提!譬如六十二見,身見中攝,諸波羅蜜多於般若波羅蜜多中攝,亦復如是。須菩提!又如士夫所有諸根,皆悉於其命根中攝,一切善法皆於般若波羅蜜多中攝,亦復如是。須菩提!又如士夫命根滅時諸根皆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智慧滅時一切善法而亦隨滅。須菩提!是故菩薩摩訶薩若欲護諸波羅蜜多,若欲攝諸波羅蜜多者,應當修學是般若波羅蜜多。又,菩薩摩訶薩若欲於一切眾生中福德最勝為上首者,應當修學是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佛言:「須菩提!於汝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是為多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但此閻浮提中所有眾生尚多無數,何況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
佛言:「須菩提!假使如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一一修行皆住菩薩地,或有一人盡其壽命,以諸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及餘樂具,供養如是三千大千世界諸菩薩眾。此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須菩提!若復有人於一彈指頃能修行是般若波羅蜜多者,其所得福倍勝於前。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廣大利益諸菩薩摩訶薩,復能護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須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若欲於一切眾生中最勝無上,若欲與一切眾生為所依怙,若欲偏入諸佛境界,若欲具足佛功德法,若欲得佛遊戲神通,若欲作佛大師子吼,若欲得佛諸所行處,若欲普以三千大千世界大會說法。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若欲成就如是等功德利者,應學是般若波羅蜜多。學是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諸功德利者,無有是處。」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亦具足聲聞功德利耶?」
佛言:「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亦學是聲聞法,亦具足聲聞功德之利。須菩提!菩薩摩訶薩雖如是學、如是知、得如是利,而不於中生住著心。菩薩摩訶薩亦說彼聲聞法,而不取是法。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如是學者,能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作大福田,而菩薩所作福田最上最勝,過餘聲聞、緣覺所有福田。須菩提!如是學者是行般若波羅蜜多,得近一切智,不捨般若波羅蜜多,不離般若波羅蜜多。如是學者不退失一切智,遠離聲聞、緣覺心,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作是念:『此是般若波羅蜜多,此名般若波羅蜜多,學是般若波羅蜜多故當得一切智。』須菩提!若如是分別者,不名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於般若波羅蜜多不生分別,無知無見亦無所得,以如是不分別、無知見、無所得故,是名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幻喻品第二十六
爾時,帝釋天主即起是念:「若菩薩摩訶薩修學是般若波羅蜜多者,尚能勝過一切眾生,何況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故當知,若有人愛樂一切智者,彼人得大善利善自活命,何況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知是人為一切眾生共所敬愛,普能調御一切眾生。」
帝釋天主作是念已,即時化諸曼陀羅華,滿自掌中散於佛上。華散佛已,合掌向佛作如是言:「世尊!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普願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普願圓滿一切佛法,圓滿一切智相應之法,圓滿自然智法,圓滿無漏法,普願一切眾生度生死岸證涅槃道,攝眾生心普令圓滿。世尊!我見生死中有種種苦,我不欲令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念中有所退轉,又不欲令已得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一念中或生退轉,是故我欲普令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能發心者,廣大利益悲愍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自得度已,復於一切眾生起如是心,未解脫者普令解脫,未得度者普令得度,未涅槃者普令涅槃。
佛告帝釋天主言:「憍尸迦!妙高山王尚可稱量知其限數,彼善男子、善女人以是諸隨喜心所獲福德,不可稱量知其限數。
「憍尸迦!又如四大洲界亦可稱量知其限數,彼善男子、善女人以是諸隨喜心所獲福德,不可稱量知其限數。憍尸迦!又如小千世界亦可稱量知其限數,彼善男子、善女人,以是諸隨喜心所獲福德,不可稱量知其限數。憍尸迦!又如中千世界亦可稱量知其限數,彼善男子、善女人以是諸隨喜心所獲福德,不可稱量知其限數。憍尸迦!又如三千大千世界亦可稱量知其限數,彼善男子、善女人以是諸隨喜心所獲福德,不可稱量知其限數。」
帝釋天主白佛言:「世尊!若有人不能於初發心菩薩所,乃至不能於一生補處菩薩所,生隨喜心者,當知是人惡魔所著、為魔眷屬,從彼魔天命終而來生此。何以故?是諸隨喜心而能破壞諸惡魔故。又復,若人能生諸隨喜心者,是人應以隨喜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迴向故而能增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當知,能生如是諸隨喜心者,是人不離佛、不離法、不離僧,增長一切最勝功德。」
佛告帝釋天主言:「如是,如是!憍尸迦!若有人能生如是諸隨喜心者,是人不離佛、不離法、不離僧,增長一切最勝功德。又,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能生如是諸隨喜心者,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速得值佛。」
帝釋天主白佛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善男子、善女人能生如是諸隨喜心者,是善男子、善女人速得值佛。又復,以是隨喜善根力故,在在所生人所尊重恭敬讚歎。是善男子、善女人,眼根清淨不觀惡色,耳根清淨不聞惡聲,鼻根清淨不嗅惡香,舌根清淨不了惡味,身根清淨不染非觸。又復,不墮惡趣,生人、天道。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成就無量無數隨喜善根故,常樂利樂一切眾生,以能生是隨喜心故,而能增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漸漸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善男子、善女人得菩提已,廣度無量無數眾生普令涅槃。」
佛告帝釋天主言:「憍尸迦!如汝所說,皆是如來威神護念。若善男子、善女人能生如是諸隨喜心者,是善男子、善女人深種善根,以是善根廣為無量無數眾生作大利益。此因緣故,而能增長一切善法,漸漸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尊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心如幻故,云何以是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告尊者須菩提言:「於意云何,汝見有心如幻耶?」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須菩提!汝見幻相可得耶?」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我不見有心如幻,亦不見幻相可得。」
佛言:「須菩提!汝以是心是相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不見有心如幻及幻相者,離是心是相,汝見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離如幻心及彼幻相,亦不見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若離如幻心及離幻相有法可見者,是法亦不可說是有是無,是故一切法畢竟離中,不可說有不可說無。若一切法畢竟離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畢竟離,般若波羅蜜多亦畢竟離。以一切法畢竟離故,即無法可修亦無法可得,以一切法無所得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可得。以是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亦畢竟離。世尊!菩薩摩訶薩因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菩薩摩訶薩畢竟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畢竟離。
佛讚須菩提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是,如是!一切法畢竟離,般若波羅蜜多亦畢竟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畢竟離,菩薩摩訶薩亦畢竟離。而諸菩薩摩訶薩於是法中,如實了知般若波羅蜜多畢竟離故,即非般若波羅蜜多。須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雖因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是中無法可取、無法可得。以無取無得故,菩薩摩訶薩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非以離得離。」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此甚深義菩薩摩訶薩行者是為甚難。」
佛言:「須菩提!如是,如是!此甚深義菩薩摩訶薩行者是為甚難。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行此甚深義者,不於中道取證聲聞、緣覺之果,斯為甚難。」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菩薩摩訶薩所為非難。何以故?一切法無所得無所證。以無得無證故,是中無證者、無所證、無所用證法,是故菩薩摩訶薩所為非難。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聞作是說,不驚不怖不退不沒者,當知彼菩薩摩訶薩是為行般若波羅蜜多。雖如是行,亦不見我行般若波羅蜜多。若如是不見所行般若波羅蜜多相故,是菩薩摩訶薩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能遠離聲聞、緣覺之地,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世尊!譬如虛空不作是念:『是遠是近?』何以故?虛空無分別故。
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不作是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我近,聲聞、緣覺地去我遠。』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又如幻所化人不作是念:『彼幻師去我近,餘觀者去我遠。』何以故?幻所化人無分別故。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不作是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我近,聲聞、緣覺地去我遠。』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又如諸影不作是念:『影所因者去我近,非所因者去我遠。』何以故?影無分別故。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不作是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我近,聲聞、緣覺地去我遠。』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又如如來於一切眾生無憎無愛。何以故?如來一切憎愛斷故。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無憎無愛。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非憎愛法。又如如來離諸分別。何以故?如來一切分別斷故。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離諸分別。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又如佛所化人不作是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我近,聲聞、緣覺地去我遠。』何以故?化人無分別故。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不作是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我近,聲聞、緣覺地去我遠。』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又如佛所化人隨所作事悉能成辦,雖所成辦而無分別。何以故?化人無分別故。
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若一切法隨所修習悉能成辦。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又如工巧師,以其方便用機關木作男女相,隨所作事悉能成辦,雖所成辦而無分別。何以故?巧幻所作故。世尊!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若一切法隨所修習悉能成辦,雖有所成而無分別。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