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宋 施護譯25卷CBETA T0228大于一万字 24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十七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空性品第十八
爾時,尊者須菩提復白佛言:「希有,世尊!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乃能成就如是功德,又復世尊能善宣說諸菩薩摩訶薩無量無邊不退轉相。」
那时候,尊者须菩提又对佛说:“真是难得,世尊!那些不退转的菩萨摩诃萨才能实现如此的功德,而且世尊你能够很好地宣讲所有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的不退转的特性。”
佛告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何以故?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已能成就無邊智故。」
佛对须菩提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那些不退转的菩萨摩诃萨已经能够达到无边的智慧。”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兢伽沙等不退轉相,是即顯示諸菩薩摩訶薩甚深勝相,甚深相者即般若波羅蜜多相。」
须菩提对佛祖说:“世尊!就像您所说的,那些不会退转的菩萨摩诃萨,他们的不退转的特质,就是展示了所有菩萨摩诃萨极其深远的优越特质,这种深远的特质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特质。”
佛讚須菩提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是,如是!甚深相者即般若波羅蜜多相,般若波羅蜜多相者即是空義、無相、無願、無生、無作、無性、無染、涅槃、寂靜等義。」
佛对须菩提赞扬说:“很好,很好!须菩提!就是这样,就是这样!那些深奥的特性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特性,般若波罗蜜多的特性就是空性、无相、无愿、无生、无作、无性、无染、涅槃、寂静等意义。”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甚深相者,但是空義乃至涅槃寂靜等義,非一切法義耶?」
须菩提向佛陀说:“世尊!你所说的深奥的法相,只是空的意义,甚至是涅槃寂静的意义,不是所有法的意义吗?”
佛言:「須菩提!一切法義亦即甚深相。何以故?色甚深,受、想、行、識甚深。云何名為色甚深?如如甚深故色甚深。云何名為受、想、行、識甚深?如如甚深故受、想、行、識甚深。須菩提!若無色是為色甚深,若無受、想、行、識是為受、想、行、識甚深。」
佛说:“须菩提!所有的法义也就是非常深奥的相。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色相非常深奥,受、想、行、识也非常深奥。为什么说色相非常深奥呢?因为它的本质非常深奥,所以色相非常深奥。为什么说受、想、行、识非常深奥呢?因为它们的本质非常深奥,所以受、想、行、识非常深奥。须菩提!如果没有色相,那就是色相非常深奥,如果没有受、想、行、识,那就是受、想、行、识非常深奥。”
須菩提言:「希有,世尊!能以微妙方便,障色顯示涅槃,障受、想、行、識顯示涅槃。」
须菩提说:“希望有,世尊!能用微妙的方法,阻止对色相的执着来显现涅槃,阻止对受、想、行、识的执着来显现涅槃。”
佛言:「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如般若波羅蜜多住如是住,如般若波羅蜜多教如是學,如般若波羅蜜多行如是行。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能一日中如是思惟、如是觀察、如是修習、如是相應,是菩薩摩訶薩一日所有功德,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佛说:“须菩提!如果菩萨摩诃萨对这极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各种表现,像般若波罗蜜多那样去居住,像般若波罗蜜多那样去学习,像般若波罗蜜多那样去行为。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能在一天之内这样思考、这样观察、这样修行、这样应对,这就是菩萨摩诃萨一天的所有功德,是无法想象、无法衡量的。”
「須菩提!譬如世間有多欲人欲覺亦多,而於一時與端正女人共為期會,是時女人以餘緣故障礙失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彼多欲人當於是時為與何法相應?」
"须菩提!就像世界上有些多欲的人,他们的欲望也很多,然后在某个时刻约定和一个端庄的女人见面,但是那个时候,因为其他的原因,女人没能如约而至。须菩提!你觉得呢?那个多欲的人在那个时候应该怎么做才符合道理呢?"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人但與欲覺邪思而共相應。彼作是念:『我於何時當得此女而為集會?快哉相與嬉戲娛樂。』」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这个人只是和欲望觉醒的邪念相互呼应。他在想:“我什么时候能得到这个女人,然后举行聚会?真希望能和她一起嬉戏玩耍。”
佛言:「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彼人於一日中所起欲念而為多不?」
佛问:“须菩提,你觉得那个人在一天之中产生的欲望多吗?”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说:“非常多,世尊!”
佛言:「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能一日中如是思惟、如是觀察、如是修習、如是相應者,能捨若干劫數輪迴苦惱,復得遠離諸退轉失,畢竟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能一日中思惟修習般若波羅蜜多不離是念,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是菩薩一日所有最勝功德,過餘菩薩於兢伽沙數劫中遠離般若波羅蜜多普於一切廣行布施所有功德。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兢伽沙數劫中遠離般若波羅蜜多,布施供養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緣覺、菩薩、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不如菩薩能一日中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思惟修習如所說行,此所獲福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兢伽沙數劫中遠離般若波羅蜜多,於須陀洹乃至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布施供養已,又復修持戒行具足,不如菩薩能一日中隨順般若波羅蜜多行,如理作意思惟修習宣說是法,此所獲福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兢伽沙數劫中遠離般若波羅蜜多,於須陀洹乃至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布施持戒已,復能修習忍辱精進禪定等法,不如菩薩能一日中隨順般若波羅蜜多行法施眾生,此所獲福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兢伽沙數劫中遠離般若波羅蜜多,於須陀洹乃至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是法已,又復修習三十七菩提分法,不如菩薩能一日中隨順般若波羅蜜多行,以是法施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所獲福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又,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能一日中隨順般若波羅蜜多行,以是法施功德如般若波羅蜜多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所獲福德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又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能一日中隨順般若波羅蜜多行,以是法施功德如般若波羅蜜多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復能如所說行修習相應,是菩薩所獲福德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又,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能一日中隨順般若波羅蜜多行,以是法施功德如般若波羅蜜多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所說行修習相應已,復能護持般若波羅蜜多,不暫遠離般若波羅蜜多,是菩薩所獲福德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諸起作法是相分別,云何世尊作如是說得福多耶?」
佛言:「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而自了知諸起作法是相分別,虛妄不實、空無所有,於是法中無所分別。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了一切法求不可得。隨其菩薩了一切法求不可得故,即不離般若波羅蜜多。隨其菩薩不離般若波羅蜜多故,是即無量無數。」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無量與無數有何差別?」
佛言:「須菩提!無量者過諸分量,無數者不可數盡。」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因緣,色無量,受、想、行、識亦無量。」
佛言:「須菩提!如是,如是!色無量,受、想、行、識亦無量。」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無量者何義?」
佛言:「須菩提!無量者是空義、無相義、無願義。」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無量者但是空、無相、無願義,非一切法義耶?」
佛言:「須菩提!於意云何,汝豈不聞佛說一切法空耶?」
須菩提白佛言:「如是,世尊!佛說一切法空。」
佛言:「須菩提!空即是無量,是故此中一切法義,無所分別、離諸所作。須菩提!如是說者是佛所說。何以故?若如是說即是無量,無量即無數,無數即空,空即無相,無相即無願,無願即無生,無生即無滅,無滅即無作,無作即無知,無知即無性,無性即無染,無染即涅槃寂靜。如是法門是即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說。如是說者是即一切法無所說。」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彼一切法皆不可說。」
佛言:「須菩提!如是,如是!一切法無說。何以故?一切法空性,不可以言說。」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不可說義有增減不?」
佛言:「不也,須菩提!不可說義無增無減。」
須菩提白佛言:「若不可說義無增無減者,即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禪定波羅蜜多、智慧波羅蜜多,亦無增無減。世尊!若諸波羅蜜多無增無減者,云何菩薩摩訶薩以是無增無減諸波羅蜜多法,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圓滿諸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即不能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波羅蜜多義無所增減。何以故?須菩提!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能行布施波羅蜜多而不作念:『我行布施波羅蜜多有所增減。』作是念:『彼布施波羅蜜多但以名字所分別故,而不見彼施相可得。』菩薩以是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相迴向故,名為真實迴向。
「復次,須菩提!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能行淨戒波羅蜜多而不作念:『我行淨戒波羅蜜多有所增減。』作是念:『彼淨戒波羅蜜多但以名字所分別故,而不見彼戒相可得。』菩薩以是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相迴向故,名為真實迴向。
「復次,須菩提!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能行忍辱波羅蜜多而不作念:『我行忍辱波羅蜜多有所增減。』作是念:『彼忍辱波羅蜜多但以名字所分別故,而不見彼忍相可得。』菩薩以是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相迴向故,名為真實迴向。
「復次,須菩提!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能行精進波羅蜜多而不作念:『我行精進波羅蜜多有所增減。』作是念:『彼精進波羅蜜多但以名字所分別故,而不見彼有相可得。』菩薩以是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相迴向故,名為真實迴向。
「復次,須菩提!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能行禪定波羅蜜多而不作念:『我行禪定波羅蜜多有所增減。』作是念:『彼禪定波羅蜜多但以名字所分別故,而不見彼定相可得。』菩薩以是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相迴向故,名為真實迴向。
「復次,須菩提!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而不作念是法有所增減,作是念:『彼般若波羅蜜多但以名字所分別故,而不見彼可修可行。』菩薩以是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相迴向故,名為真實迴向。」
爾時,尊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何義?」
佛言:「須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如如義,如如者無所增無所減。菩薩摩訶薩於是法中應如實住,如理作意修習相應,是菩薩即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所增減。須菩提!是故當知,不可說義無增無減,乃至一切法亦無增無減。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知如是相,如是作意如是修行,即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甚深義品第十九之一
爾時,尊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前心得耶?為後心得耶?世尊!若前心得者,彼前心後心而各不俱。若後心得者,後心前心亦各不俱。云何菩薩摩訶薩而能增長諸善根耶?」
佛言:「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譬如世間燃以燈炷,為前焰燃?為後焰燃?」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非前焰燃亦不離前焰,非後焰燃亦不離後焰。」
佛言:「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是炷實燃不?」
須菩提言:「是炷實燃。」
佛言:「須菩提!如是,如是!菩薩摩訶薩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義亦然。菩薩非前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離前心,非後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離後心,又非此心得、非異心得亦非無得,於中亦復不壞善根。」
爾時,尊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摩訶薩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前心得亦不離前心,非後心得亦不離後心,又非此心得、非異心得亦非無得,不壞善根。是緣生法,微妙甚深、最上甚深。」
佛告尊者須菩提言:「於汝意云何,若心滅已,是心更生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須菩提!若心生已,是滅相不?」
須菩提言:「是滅相。」
佛言:「須菩提!彼滅相法而可滅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須菩提!是心有法可生可滅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心無法可生亦無法可滅。」
佛言:「須菩提!即心生法及心滅法,是二可滅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須菩提!一切法自性而可滅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須菩提!如如所住,汝亦如是住耶?」
須菩提言:「如如所住亦如是住。」
佛言:「須菩提!若如如所住亦如是住者,即是常耶?」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須菩提!於汝意云何,真如甚深耶?」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須菩提!真如即是心耶?心即是真如耶?」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須菩提!異真如是心耶?」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須菩提!汝於真如有所見耶?」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者,是甚深行不?」
須菩提言:「若如是行,是無處所行。何以故?菩薩不行一切行,如是行。」
佛言:「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當於何處行?」
須菩提言:「當於第一義中行。」
佛言:「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若於第一義中行,是菩薩相行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菩薩壞諸相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菩薩不壞諸相。」
佛言:「須菩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得不壞諸相?」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我修菩薩行而斷諸相。』者,當知是菩薩未能具足諸佛法分。若菩薩摩訶薩有善巧方便心不住相,雖了是諸相,菩薩過諸相而不取無相,是為菩薩不壞諸相。」
爾時,尊者舍利子白尊者須菩提言:「若菩薩摩訶薩於其夢中修三解脫門,所謂空、無相、無願,以是善根能增益般若波羅蜜多不?」
須菩提言:「尊者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波羅蜜多,即有般若波羅蜜多相,是故於其夢中亦可增益。又舍利子!若晝日增益,夢中亦增益。何以故?佛說晝夜夢中等無異故。」
舍利子言:「若有男子、女人於其夢中作善惡業,是人當有善惡報不?」
須菩提言:「如佛所說,一切法如夢,即不應有報。若復是人於夢覺已,有分別想生,彼善惡報而亦應有。」
「舍利子!若人夢中造殺生業,是人當得殺生罪不?」
舍利子言:「須菩提!是人從夢覺已,有分別想生,作如是言:『我於夢中所殺是快。』當知是人隨夢所殺亦得殺罪。」
舍利子言:「尊者須菩提!如佛所說,乃至一切法不應分別,若起分別即有想生,想從分別生,罪從想心現。」
須菩提言:「尊者舍利子!若彼一切分別斷故,即心如虛空。是故當知,有緣則有業,有緣則思生,無緣則無業,無緣思不生。若心行於見聞覺知法中,有心取垢、有心取淨,即有因緣起業非無因緣,有因緣思生非無因緣。」
舍利子言:「尊者須菩提!如佛所說,一切法離諸所緣。云何今說有因緣思生非無因緣耶?」
須菩提言:「佛所說者離所作相故,說有因緣思生非無因緣。」
「舍利子!諸緣法離相,是相亦離,如是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等,因緣諸法皆悉離相,是故佛說一切法離諸所緣。」
舍利子言:「尊者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其夢中而行布施,以是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迴向不?」
須菩提言:「尊者舍利子!今慈氏菩薩在此會中,如來為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知如是義、證如是法,汝今以如是義而自請問。」
是時尊者舍利子即白慈氏菩薩言:「如我所問須菩提法,彼尊者作是言:『慈氏菩薩知如是義。』遣我伸問。唯願菩薩為我宣說。」
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告尊者須菩提言:「彼舍利子所問,如汝所言,我知是義,我今不知以何法答。須菩提!不可以慈氏名字而答,不可以色空答,不可以受、想、行、識空答。須菩提!彼色、受、想、行、識空中悉無所答。須菩提!我不見有能答法及能答者,亦不見有所答法及所答者,乃至所用答法皆不可見,乃至一切法皆無所見,法無見故而無所答,亦無法可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爾時,尊者舍利子白慈氏菩薩摩訶薩言:「如菩薩所說,證是法耶?」慈氏菩薩言:「舍利子!我不證是法,我於諸法中不見有法而可得證,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亦非語言分別思惟可得,於是義中畢竟無得。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無性,法自性如是。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