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菩薩經

吳 支謙譯1卷CBETA T0169少于一万字 15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月明菩薩經一卷
南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我听到这样的事情: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萬人俱。
在某个时候,佛陀在罗闍崛山中,和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以及一万名菩萨在一起。
是時,羅閱祇有大姓豪富家,名申日。申日有子,字栴羅法(漢言月明),有清潔之行,佛譬童男,故言月明。童男到佛所,前為佛作禮,却坐一面。佛告月明童男:「菩薩摩訶薩在家、若作比丘,持法施、飯食施,常以善意迎逆一切人心,奉持食四願,當發意求佛,疾逮得無上正真道。何等為四願?第一願者、願一切人疾逮善權方便;第二願者、願世世與善知識共會;第三願者、願以財寶與一切人共;第四願者、願行二事以法施及飯食,常樂得是行。是為四願。
当时,罗阅祇城有一个大户人家,姓申,名叫申日。申日有一个儿子,字栴罗法(汉语意思是月明),他行为清白,佛称他为童男,所以叫他月明。童男来到佛的面前,向佛行礼后,坐在一旁。佛对月明童男说:「菩萨摩诃萨在家或出家,施舍法和食物时,常以善意迎接所有人的心,奉行四个愿望,应该发心求佛,迅速获得无上正真道。哪四个愿望呢?第一个愿望是,希望所有人迅速获得善巧方便;第二个愿望是,希望世世与善知识相会;第三个愿望是,希望用财宝与所有人共享;第四个愿望是,希望行两件事,即施舍法和食物,常乐于此行。这就是四个愿望。
「復次,月明童男!菩薩大士在家、若出家,常樂經法施,常以善權迎逆人,意無貪心,正立法中住,奉守禁戒當如法。復有一事,月明童男!若比丘疾病窮厄,勤苦當憂,令得安隱給與醫藥;何但醫藥?尚當不惜肌肉,當供養之趣令得愈。
「再者,月明童男!菩萨大士在家或出家,常乐于施舍经法,常以善巧迎接人,心中没有贪念,正直地立于法中,奉守戒律应如法行事。还有一件事,月明童男!如果比丘生病贫困,勤苦应当忧虑,令其安稳,给予医药;不仅是医药,还应不惜自己的肌肉,供养他直到痊愈。」
「復有一事,月明童子!菩薩大士布施終,不中疑。何以故?過去阿僧祇劫復阿僧祇劫,都不可計、無央數、極廣遠,爾時,世有佛,名諦念願無上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示現受身於世間,隨所樂具習行,為上尊。
再说一件事,月明童子!菩萨大士在布施之后,不会有任何疑虑。为什么呢?因为在过去无量无边的阿僧祇劫以及再往前的阿僧祇劫,这些时间是无法计算的,无穷无尽的,极其遥远的。在那个时候,世间有一位佛,名叫諦念願无上王如来,无所依附,等正觉,他在世间显现,随着自己的喜好进行修行,是最尊贵的。
「復有一事,月明童男!爾時,諦念願無上王如來、至真、等正覺,其日現得等正覺相,便變化作無央數身形,隨所喜樂而開導之,使無數人得須陀洹道、無數人得斯陀含道、無數人得阿那含道、無數人得阿羅漢道、無數人得辟支佛道、無數人生四王天上、無數人生忉利天上、無數人生鹽天上、無數人生兜術天上、無數人生尼摩羅天上、無數人生魔天上、無數人生梵天上,無數人受別發無上正真道意,人人皆當過泥洹大道去。
再有一件事,明月的少年!那时,你要虔诚地思念愿成为无上王如来、至真、等正觉的愿望,那一天你就会显现出等正觉的特征,然后你会变化成无数的身形,根据他们的喜好去引导他们,使无数的人走上须陀洹的道路,无数的人走上斯陀含的道路,无数的人走上阿那含的道路,无数的人走上阿罗汉的道路,无数的人走上辟支佛的道路,无数的人生活在四王天,无数的人生活在忉利天,无数的人生活在焰摩天,无数的人生活在兜率天,无数的人生活在尼摩罗天,无数的人生活在魔天,无数的人生活在梵天,无数的人接受了独特的无上正真道的意义,每个人都将走过泥洹大道。
「爾時,諦念願無上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於是教授,現身一日。所度盡已,便般泥洹;般泥洹後,其法留止二十億千歲。其數欲盡最後五十歲中,比丘多不復信深經,多喜淺事,經法於是稍稍未盡。
那时候,被称为諦念願无上王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的佛陀,在这里传授教义,现身一天。他教化的众生都已得度,然后就涅槃了;涅槃之后,他的法教还会留存二十亿千年。当这个时间快要结束,最后的五十年里,比丘们大多不再信仰深奥的经文,更喜欢浅薄的事物,佛法在这个时候也逐渐消失。
「爾時,閻浮利國有王,名智力,常修行佛三事。何等三事?一者、常護佛深法;二者、受行佛深法;三者、諦信佛深法。爾時,世有比丘字浮曇末(漢言至誠意),常行三事。何等為三事?一者、常持是三昧;二者、常護是三昧;三者、常誦是三昧。
当时,阎浮利国有一位国王,名叫智力,他经常修行佛教的三种事。哪三种事呢?第一,常常护持佛教的深奥法门;第二,接受并实践佛教的深奥法门;第三,深信佛教的深奥法门。当时,有一位比丘名叫浮曇末(汉语意思是至诚意),他也经常修行三种事。哪三种事呢?第一,常常持守这个三昧;第二,常常护持这个三昧;第三,常常诵念这个三昧。
加有八事:常行慈心、常行哀心、常行悲心、常行護心、常行慧心、常行答問心、常行喜踊心、常行第一心。以是便具降九十六種道,悉覽知一一深法不復疑。至誠意比丘與智力王有親理,為王所尊敬,國人愛重亦爾。王欲見是比丘,無有厭極;時聽是比丘說經法,無有厭足;時欲禮是比丘,無有厭足。
另外还有八种事:常常行慈心、常常行哀心、常常行悲心、常常行护心、常常行智慧心、常常行答问心、常常行喜悦心、常常行第一心。因为这些,他能够降服九十六种外道,完全了解每一种深奥法门而不再有疑惑。至诚意比丘与智力王有亲密的关系,受到国王的尊敬,国人也同样爱戴他。国王想见这位比丘,从不厌倦;听这位比丘讲经说法,从不满足;想礼拜这位比丘,从不厌足。
「時,是比丘髀上生大惡瘡,國中醫藥所不能愈,王愁大悲,即為淚出;時,二萬夫人俱亦皆同時悲念是比丘。於時王臥出,夢中有天人來語王言:『若欲愈是至誠意比丘病者,當得生人肉血飲食之,即愈矣。』王寤,驚悸不樂,念:『是比丘病重,乃須彼藥。法所難得。』勅問臣下:『何從得生人血肉?』
那时候,这个比丘的腿上长出了大恶疮,国内的医药都无法治愈,国王非常忧虑和悲痛,甚至流下了眼泪。同时,二万名妃子也都同时为这个比丘感到悲痛。那时,国王睡着了,梦中有天人来对国王说:“如果你想治愈这个真诚的比丘的病,就应该让他吃人的肉和血,这样他就会好了。”国王醒来,感到惊恐和不安,想:“这个比丘病得这么重,竟然需要这样的药。这是很难得到的。”于是他命令问他的臣子:“从哪里能得到人的血和肉呢?”
「時,王第一太子——字若羅衛(漢言智止)——智止白王:『王莫悲、莫愁、莫憂!人之血肉最為賤微,世人所重,道無所違。』王答太子:『善哉,善哉!』太子默然,還入齋室,持刀割髀,取肉及血,持送與比丘。比丘得服之,瘡即除愈,身得安隱。王聞比丘已得除愈,大歡喜悅,懌不能自勝,意存比丘,不復念太子痛,持是歡喜,各有至心;太子亦自平復,便舉國財寶賜與太子。太子以偈答王曰:
当时,国王的长子——名叫若罗卫(汉语意思是智止)——智止对国王说:“父王不要悲伤、不要忧愁、不要担心!人的血肉是最卑贱的,世人所重视的是道义,没有什么违背的。”国王回答太子:“好啊,好啊!”太子默默地回到斋室,用刀割下自己的大腿,取出肉和血,送给比丘。比丘服用了这些肉和血,伤口立刻痊愈,身体得到了安宁。国王听说比丘已经痊愈,非常高兴,喜悦之情难以抑制,心中想着比丘,不再顾念太子的痛苦,心中充满了欢喜;太子也自己恢复了健康,国王便将全国的财宝赏赐给太子。太子用偈语回答国王说:
「『與血肉安隱施, 割血肉施與人,
「用自己的血肉来安抚和施舍给他人,
即得愈無復恐, 是供養佛所譽。
就能得到安宁和无畏,这是供养佛所赞誉的行为。
德中德最安隱, 未來當作佛者,
斷貪婬去瞋恚, 一切人皆除愈。』」
佛告月明童男:「爾時至誠意比丘者,提和竭羅佛是;爾時智力王者,今彌勒菩薩是;時智止太子,我身是。如來、無所著、等正覺饒益於世間不可計量,積累功德欲度一切故,菩薩大士行皆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度世苦者,當發無上正真道意,誦習是三昧。」
佛說經已,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佛說月明菩薩經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