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菩薩經
宋 法賢譯1卷CBETA T0166少于一万字 29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月光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如是我闻:
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為說法。時舍利弗,大目乾連前詣佛所,五體投地,禮佛足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不忍見佛入於圓寂,而於此時先入滅度。」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向众多比丘讲法。那时,舍利弗和大目乾连前往佛陀所在之处,以五体投地的方式,向佛陀的脚致敬后,对佛陀说:“世尊!我们无法忍受看到佛陀进入涅槃,希望在佛陀之前先入灭度。”
爾時眾中有一苾芻,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舍利弗、大目乾連有何因緣,今於佛前先欲入滅?唯願世尊為解眾疑。」
那时,在场的众人中有一位比丘,双手合十向佛陀说道:“世尊!舍利弗和大目乾连有什么因缘,现在想在佛陀面前先入灭度?恳请世尊为我们解开这个疑惑。”
爾時世尊告苾芻言:「汝今諦聽!吾為汝說。舍利弗、大目乾連貪、瞋、癡等諸漏斷盡,所作已辦,梵行已立,不受後有,非唯今日先欲入滅。於過去世北印度內,有一大城名曰賢石,長十二由旬,廣闊亦爾。彼有國王,名為月光,壽四萬歲,有天眼、宿命通,身色端嚴,諸相具足,光明照耀,如天滿月;所往之處,不假燈燭日月之明,故號月光;統領四洲六萬八千國土。時世豐熟,人民安隱,金銀珍寶、飲食衣服、象馬車乘悉皆盈滿。
那时,世尊对比丘说:“你现在要仔细听!我将为你讲述。舍利弗和大目乾连已经断尽了贪、瞋、痴等一切烦恼,他们的修行已经完成,梵行已经确立,不再受生死轮回的束缚,不只今天想先入灭度。在过去的北印度,有一座名叫贤石的大城,长十二由旬,宽也是十二由旬。那里有一位国王,名叫月光,寿命四万岁,拥有天眼和宿命通,身体端庄,具备所有吉祥的相好,光明照耀如同天上的满月;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不需要依靠灯烛或日月的光明,因此被称为月光;他统治着四洲和六万八千个国土。那时,世界丰收,人民生活安稳,金银珠宝、饮食衣服、象马车乘等一切物资都非常充足。
於城四門皆有樓閣,戶牖軒窗 ,俱用眾寶而為嚴飾;街巷道陌掃灑清淨,竪立幢幡寶蓋、真珠瓔珞。復有沈香、粖香、栴檀之香,微風時起,吹其香氣周徧國城,車馬行人不聞穢氣。處處復有花果樹木——多摩羅樹、迦尼迦囉樹、無優樹、貝多樹、娑羅樹、帝羅迦樹、龍花樹、末俱羅樹、阿底目伽樹、播吒羅樹,繁欝茂盛。鸚鵡舍利、迦陵頻伽、俱計羅鳥等,於諸樹間作微妙音。於城內外,流泉浴池常出好花——優鉢羅花、俱母那花、奔吒利迦花等。如是富貴,種種裝嚴。
城市四周的大门都建有宏伟的楼阁,门窗和阳台都用各种宝石装饰得富丽堂皇;街道和小巷都打扫得干净整洁,竖立着装饰华丽的旗帜和宝盖,以及珍珠和宝石制成的璎珞。还有沉香、檀香和旃檀香,微风吹过时,这些香气弥漫整个城市,使得车马行人都闻不到任何污浊之气。到处都种植着花果树木——多摩罗树、迦尼迦罗树、无忧树、贝多树、娑罗树、帝罗迦树、龙花树、末俱罗树、阿底目伽树、播吒罗树,它们生长得郁郁葱葱。鹦鹉、舍利鸟、迦陵频伽和俱计罗鸟等,在树间发出悦耳的声音。在城市内外,流淌的泉水和浴池中常常盛开着美丽的花朵——优钵罗花、俱母那花、奔吒利迦花等。这样的富贵景象,以各种方式装点着城市。
佛告苾芻:「爾時月光天子,於市肆街巷及城四門,堆聚金銀珍寶、象馬車乘、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種種莊嚴之物,即擊金鼓,告令眾人:『月光天子,以種種財物普施一切。隨意所須,求者相給。』爾時,南贍部洲一切眾生,皆至王城,求其所施,無不豐足,得大富貴,無一貧乏及徒行者。
佛陀告诉比丘们:“那时,月光天子在市场、街道、城门等地方,堆积了金银财宝、象马车辆、饮食衣物、卧具医药以及各种装饰物品,随即敲响金鼓,宣告众人:‘月光天子将广泛布施各种财物。大家随意所需,有求必应。’那时,南贍部洲的所有众生都来到王城,请求月光天子的布施,没有不满足的,都获得了极大的富贵,没有一个贫穷或空手而归的人。”
「爾時月光天子,復自思惟:『雖諸眾生無有貧乏,對我所用猶未齊等。』復以細妙衣服、最上珍寶、頭冠瓔珞、臥具飲食等施諸眾生,富貴莊嚴,皆如月光天子身;城邑宮殿、樓閣園林,種種嚴飾,如忉利天。
那时月光天子再次思考:"虽然众生没有贫穷,但与我所用的相比还不够相等。"于是他用精细美妙的衣物、最珍贵的宝物、头冠和瓔珞、床铺和饮食等布施给众生,使他们富贵而庄严,都像月光天子一样;城市宫殿、楼阁园林,各种装饰,都如忉利天一般。
「有七十二百千那由他人,常止此城;有二千五百大臣,有二輔相——一名大月,二名持地——容貌端正,福德淳厚,智慧深遠,高才博識,恒以十善,化諸眾生。
有七亿二千万那由他的人,常住在这座城市;有二千五百位大臣,有两位辅佐的宰相——一位名叫大月,另一位叫持地——他们容貌端正,福德深厚,智慧深远,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总是以十善教化众生。
「是時大月,於夜睡眠而作一夢:王戴天冠變黑煙色,復有鬼來就王頭上,奪冠而去。作是夢已,憂惶驚懼,恐有不祥而自思惟:『我王慈愍,惠施一切,求者不違。必有惡人,來乞王頭。』作是念已,即用七寶造一寶頭,如有乞者,以此代之。時持地輔相亦作一夢,見月光身四體分散;即召婆羅門占夢凶吉。婆羅門曰:『此夢甚惡,必有遠人來乞王頭。』持地聞已,悲泣感傷:『云何我王有斯大禍?』爾時,一萬二千五百親位大臣俱作惡夢:幢幡倒地,金鼓不鳴,恩愛別離,悲啼哭泣。如是夢已,共相議曰:『王若不吉,一切眾生誰為救濟?我等云何而得安隱?』
那时大月在夜间睡眠时做了一个梦:国王戴着的天冠变成了黑烟色,又有鬼魂来到国王头上,夺走了皇冠。梦醒后,他感到忧虑和恐惧,担心有不祥之事,自己思考:"我的国王慈悲,慷慨施舍一切,对请求者从不拒绝。一定有恶人来请求国王的头。"这样想后,他立即用七宝制作了一个宝头,如果有请求者,就用这个代替。当时持地宰相也做了一个梦,梦见月光天子的身体四分五裂;随即召集婆罗门占卜梦的吉凶。婆罗门说:"这个梦非常恶,一定有远方的人来请求国王的头。"持地听到后,悲伤哭泣,感到难过:"为什么我的国王会遇到这样的大祸?"那时,一万二千五百位亲近的大臣都做了恶梦:幢幡倒在地上,金鼓不再响起,恩爱分离,悲伤哭泣。梦醒后,他们一起讨论说:"如果国王不吉利,所有众生将由谁来救度?我们如何能得到安宁?"
```
「時月光天子又告大臣:『盡我壽命,施於眾生,不得間斷。』
月光天子又告诉大臣:“在我生命期间,要持续不断地施舍给众生,不得有间断。”
「爾時香醉山中,有大婆羅門,名曰惡眼,聰明多智,善解技術。知月光天子,於城四門大開施會,擊鼓宣令,普告四方,求者供給,而無乏少。『我今往彼,乞於王頭。』作是語已,下香醉山。山有天人,知婆羅門來乞王頭,悲痛傷歎:『苦哉,苦哉!此王心懷慈愍,利樂群生;如若命終,世間薄祐。』作是語時,天地昏黑,日月不現,泉井枯乾,暴風卒起,吹砂走石,樹木摧折,大地震動,有如是不祥之相。
那时在香醉山中,有一位大婆罗门,名叫恶眼,聪明且富有智慧,擅长各种技术。他知道月光天子在城的四门大开布施会,击鼓宣布命令,普遍告知四方,对所有请求者都给予供给,没有缺乏。“我现在要去那里,向国王乞求他的头。”说完这番话后,他便下了香醉山。山中的天人知道婆罗门来乞求国王的头,感到非常悲痛和哀叹:“苦啊,苦啊!这位国王心怀慈悲,为众生带来利益和安乐;如果他死去,世间将失去庇佑。”当他们说出这番话时,天地变得昏暗,日月不再显现,泉水枯竭,狂风突然刮起,卷起沙石,树木被摧毁,大地震动,出现了这些不祥的征兆。
「去城不遠,有一仙人,身具五通,名彌濕嚩弭怛囉,與五百眷屬,常以慈愍護念眾生,見此徵祥,甚懷憂惱,告摩拏嚩迦曰:『必有災禍臨於民主,我等云何而為救護?』虛空中緊那羅眾及諸天人,皆悉下淚如降微雨;一切人民心懷驚怖。
不远的城外,有一位仙人,拥有五神通,名叫弥湿嚩弭怛囉,与他的五百名眷属一起,总是以慈悲心保护和关怀众生。当他看到这些不祥的征兆时,感到非常忧虑和烦恼,对摩拏嚩迦说:“一定有灾难要降临到人民的领袖身上,我们该如何去救助和保护?”在虚空中,緊那羅众和所有的天人都流下了眼泪,如同细雨般降落;所有的人民心中都充满了惊恐和不安。
「時惡眼婆羅門將欲至城,護城天人詣月光天子前:『今有惡人,從香醉山來,懷殺害心,欲乞王頭,不得聽之。宜保愛自身,固安聖體。』
那时,心怀恶意的婆罗门正准备进入城市,守护城市的天人前往月光天子面前报告说:“现在有一个恶人从香醉山来,怀着杀害的心思,想要请求国王的头颅,不要答应他。应该保护自己,稳固圣洁的身体。”
「王既聞已,心生踊躍,歎言:『善哉!令我圓滿檀波羅蜜。』
「時惡眼婆羅門即入王城,守門天人見婆羅門神情醜惡,隔住門外,終不放入。時月光天子知彼來至,不放入城,即告宰臣大月:『有婆羅門從香醉山來,欲見於我。令彼門司不得障礙。』
「大月受教白守門天人,即令放入。大月見已,問婆羅門曰:『汝來至此,有何所求?』
「婆羅門言:『我聞月光天子,慈愍有情設大施會,若有所求,一切無悋。今來至此,欲乞王頭。』大月告言:『婆羅門!王頭膿血所成,終歸爛壞,汝今乞得,有何所用?我有七寶頭,復有種種金銀珍寶,俱奉施之,乃令子孫永得大富。』
「婆羅門言:『我本乞頭,非為珍寶。』
「時二大臣啼泣雨淚,悲痛憂惱:『我等云何得免斯害?』
「時婆羅門即詣王前,見已頂禮,住立一面,合掌白言:『聞王慈愍,普施一切。我今遠來,只乞王頭。願垂慈愍,歡喜布施。』而說偈言:
「『菩薩志求無上智, 安住最勝清淨法,
願垂慈愍速捨頭, 圓滿檀度波羅蜜。』
「時月光天子,即起合掌而說偈言:
「『父母所生不淨身, 汝求我頭歡喜捨,
滿爾本願稱心歸, 令我速成菩提果。』
「說此偈已,白婆羅門言:『勿嫌我頭,骨髓膿血、皮肉相連,無有清淨,而即施之,滿汝本願。』
「時婆羅門,心大歡喜。王欲截頭,即去頭冠;是時南贍部洲,一切頭冠悉皆落地,人各驚惶。輔相二人不忍見王捨棄身命,即於彼處自盡其壽;以善根力,生大梵宮。
「時菩摩夜叉,於虛空中高聲唱言:『苦哉,天子!今將命終。』復有百千億人奔詣王宮,啼泣下淚,傷愛別離。王即說法安慰,令發道心。
「婆羅門言:『王若捨頭,宜於淨處。』
「王即告言:『我有一苑,名摩尼寶藏,花果茂盛,流泉浴池,種種莊嚴,最為第一。於斯捨頭,汝意云何?』
「婆羅門言:『宜速往彼。』
「王即携劒,往彼苑中,立瞻蔔樹下,告婆羅門言:『我今捨頭,汝來截之。』
「婆羅門曰:『王不自斷,令我持刃,非布施行。』
「時有護苑天人見是事已,悲泣涕淚,告婆羅門曰:『汝大惡人!月光天子,慈愍一切,普利群生。何以此處,害天子命?』
「王告天人:『莫作是言,障礙勝事。我於過去無量生中,為大國王,於此苑內,千度捨頭,時諸天人,皆無障礙。昔濟餓虎,捨身命等,超於慈氏四十劫,彼時天人,亦不障礙。汝於今日,發隨喜心,當獲勝利。』
「月光天子復告天龍八部、一切賢聖:『我今捨頭,不求輪王、不求生天、不求魔王、不求帝釋、不求梵王,為求無上正等正覺,令未受化者迴心受化,已受化者速得解脫,得解脫者圓證寂滅究竟彼岸。又願命終之後,舍利如白芥子,於摩尼寶藏苑建一大塔,令一切眾生禮拜供養、見聞隨喜;命終之後,皆得生天,發菩提心,出生死界。』
「發是願已,婆羅門曰:『王捨內財,甚為稀有,於未來世,速成佛道。』作是語時,王以首髮繫無憂樹枝,即執利劒自斷其頭。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於虛空中,天人讚言:『善哉,善哉!今月光天子當得成佛。』復雨優鉢羅花、鉢納摩花、俱母那花、曼陀羅花,及沈香、粖香、旃檀之香,種種供養;即以旃檀香木,焚燒遺體,收其舍利,於摩尼苑及四衢路各起一塔,恒時供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於此苑中,行住坐臥,及於塔前,瞻禮供養;命終之後,生六欲天及梵天上。」
爾時佛告諸苾芻:「往昔月光天子者,今我身是;大月,持地二輔相者,今舍利弗,大目乾連是;惡眼婆羅門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是因緣,先於佛前而請入滅。」
時諸苾芻,聞佛所說,皆大歡憙,信受奉行,禮佛而退。
佛說月光菩薩經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