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生王因緣經

宋 施護等譯6卷CBETA T0165大于一万字 4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頂生王因緣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沙門臣施護等奉 詔譯
佛世尊一時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憍薩羅國主勝軍大王來詣佛所,到已頭面禮世尊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云何行施作諸福行?」
佛世尊有一次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憍萨罗国的国王胜军大王来到佛的住处,到达后,他以头面礼佛的足,然后退到一旁坐下,对佛说:“世尊!您在过去为了寻求无上正等正觉时,是如何进行施舍和积累各种福德行为的?”
佛言:「大王!且止過去久遠劫事,我念於此賢劫之中,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修布施行,其事因緣,汝當諦聽,極善作意,今為汝說。大王!此劫初時人壽無量歲,爾時有王名布沙陀,其王頂上忽爾肉生如皰,而軟如兜羅緜,又如細[疊*毛],亦無痛惱。
佛说:“大王!先不要提过去久远劫的事,我记得在这贤劫中,为了求得无上正等正觉而修行布施,那些因缘,你应当仔细聆听,并且全心专注,现在我给你讲述。大王!在这个劫初时,人的寿命是无量岁,那时有一个国王名叫布沙陀,这位国王的头顶上忽然生出一块肉,像水泡一样,柔软得像兜罗绵,又像细毛,也没有疼痛或不适。”
彼成熟已自然開裂,生一童子,最上色相端正可觀,身如金色,頭有旋文猶如妙蓋,雙臂長,額廣平正,眉復延袤,鼻高脩直,身分上下皆悉具足,有三十二大丈夫相莊嚴其身。童子生已乃入宮中,王有六萬宮女眷屬,見此童子乳自盈流,各作是言:『我養太子。』由是立名,呼為我養。或有說言:『今此太子從頂上生,應名頂生。』由是乃有呼頂生者,或號我養者。
那肉成熟后自然裂开,生下一个童子,相貌极为端正,身体如金色,头上有螺旋纹,好像精美的宝盖,双臂修长,额头宽广平坦,眉毛修长,鼻子高挺直,身体各部分都完整无缺,具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装饰其身。童子出生后进入宫中,国王有六万宫女眷属,见到这童子乳汁自然充盈,都说道:“我抚养太子。”因此立名为“我养”。也有人这样说:“这位太子从头顶上出生,应该叫做顶生。”因此就有了“顶生”的称呼,也有人称为“我养”。
「時頂生太子在童子位,嬉戲娛樂經六帝釋滅;在太子位,復經六帝釋滅。太子一時,出於王宮,人民肆里次第遊觀。乃至後時,布沙陀王而忽寢疾,侍臣奉以華菓根苗藥餌治療,雖復勤力疾無瘳損。其王即勅諸臣佐言:『汝等速為太子授王灌頂。』臣佐受命,即遣使人詣太子所,謂太子言:『父王寢疾,拯療無損,呼命太子,今可速來授王灌頂。』使屆中途王身已謝。是時臣佐復遣使人接踵而進謂太子言:『父王已逝,太子速來授王灌頂。』時頂生太子即自惟忖:『父王已逝,奔往何及?』
那时,顶生太子还处于初学者的阶段,享受着各种游戏和娱乐,历经了六位帝释天的更迭;后来成为太子,又经历了六位帝释天的更迭。有一次,太子离开王宫,依次游览市井和人民的居住地。直到后来,布沙陀王突然生病,侍臣们用各种花朵、果实、根茎和药物来治疗他,尽管他们尽心尽力,但国王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国王随即命令他的臣子们说:“你们要迅速为太子举行王位灌顶仪式。”臣子们领命后,立即派人前往太子所在之处,告诉太子说:“国王病重,治疗无效,召唤太子,现在请速来接受王位灌顶。”使者在途中,国王已经去世。这时,臣子们再次派人连续不断地告诉太子说:“国王已经去世,太子请速来接受王位灌顶。”顶生太子于是自己思量:“国王已经去世,我赶去还有什么用呢?”
「時諸臣佐眾議,一人近侍大臣詣太子所,白言:『太子!願速來此,授王灌頂。』太子答言:『若我應統正法王位,彼當來此,為我灌頂。』近臣復言:『太子!授灌頂者,多有法儀,謂應施設寶師子座、繒葢、寶冠,是等所須,此何能備禮法?又合於王城中作灌頂事,是故太子宜往宮中,授王灌頂。』太子答言:『若我應統正法王位,一切所須今應自至。』時頂生太子有一導翼夜叉神名禰舞迦,即運神力追師子座、繒蓋、寶冠一切所須,乃至城邑聚落,皆悉置於太子之前;一切覩者,怪未曾有。
那时,大臣们聚集商议,一位近侍大臣前往太子所在之处,向太子报告说:“太子!请速来此,接受国王的灌顶仪式。”太子回答说:“如果我应当继承正法王位,那么灌顶仪式应当自动来到我这里。”近臣再次说道:“太子!进行灌顶仪式有许多法则和仪式,比如需要准备宝座、华盖、宝冠等,这些是必须准备的礼法。而且,灌顶仪式应当在王城中举行,所以太子应当前往宫中,接受国王的灌顶。”太子回答说:“如果我应当继承正法王位,那么一切所需之物应当自动出现。”当时,顶生太子有一位名为禰舞迦的夜叉神作为向导,他运用神力迅速取来宝座、华盖、宝冠等一切所需之物,甚至将城邑和聚落都置于太子面前;所有见到的人都感到惊奇,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然後臣佐、人民及勝力兵眾等持妙繒帛,依灌頂法,欲為太子授其灌頂,作是白言:『大子!應授灌頂。』時太子言:『我今何用人間繒帛,為灌頂法繫於我頂;若我應統正法王位,必有天妙繒帛而為繫頂,乃至其後自然天降殊妙繒帛,為灌頂事統輪王位。』即有七寶隨時出現,所謂輪寶、象寶、馬寶、摩尼珠寶、玉女寶、主藏神寶、主兵神寶,如是七寶,皆悉具足;及有千子最上色相勇猛無畏能伏他軍。
后来,臣子、百姓和强大的军队持着精美的丝绸,按照灌顶仪式,想要为太子举行灌顶,说道:“太子!应当接受灌顶。”太子回答:“我何必用人间的丝绸来为我举行灌顶仪式;如果我应该继承正法之王位,自然会有天界的妙丝绸系在我的头顶,甚至后来自然天降奇妙的丝绸,为我举行灌顶仪式,统领转轮王之位。”随即七宝随时出现,即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玉女宝、主藏神宝、主兵神宝,这七宝全部具备;还有一千个儿子,相貌出众,勇猛无畏,能够降伏敌军。
「彼時有城亦號廣嚴,城中周匝皆有稠密樹林,人所愛樂。於其林中,有五百仙人棲止,脩習五神通定。是時林間多諸飛鳥鷺[斯/鳥]等類,鳴噪喧煩妨所脩定。
那时有座城市也叫广严,城市周围遍布着茂密的树林,人们非常喜爱。在这些树林中,有五百位仙人居住,修炼五神通和定力。那时,树林里有许多飞鸟如鹭等,它们的鸣叫和喧闹干扰了仙人们的修炼。
中一仙人名曰醜面,生恚怒心,即以呪句呪鷺[斯/鳥]群悉折其羽。是時折羽鷺[斯/鳥]循地徐進,咸詣頂生王門。
有一位名叫丑面的仙人,心生愤怒,便用咒语诅咒了一群鹭鸟,使它们的羽毛全部折断。这时,那些羽毛被折断的鹭鸟只能缓慢地沿着地面行走,最终都聚集到了顶生王的门前。
王方出行,適觀門左,乃問近臣言:『何故此鷺[斯/鳥]群咸聚門側?』近臣答言:『天子!群鳥棲林噪驚禪定,仙人恚怒呪折其羽,循地而來聚於王門。』王言:『此等仙人何故於眾生中心無悲愍,今宜勅遣彼等仙眾速離我境。』臣佐奉命,於仙人所具宣王勅。時諸仙眾即起是念:『今此大王統四大洲最極自在,我宜從命,往須彌山側棲止林間。』
国王外出时,恰好经过观门左侧,便问身边的大臣:“为何这些鹭鸟群都聚集在门边?”大臣回答说:“陛下,这些鸟群栖息在林中,因喧闹惊扰了仙人的禅定,仙人愤怒之下施咒折断了它们的羽毛,它们只能沿着地面来到聚集在王宫门前。”国王说:“这些仙人为何对众生没有悲悯之心,现在应该命令他们立即离开我的国土。”大臣遵命,向仙人传达了国王的命令。那时,众仙人即刻生起这样的念头:“现在这位大王统治着四大洲,拥有至高无上的自由,我们应该听从命令,前往须弥山旁边,在林中栖息。”
「爾時,頂生王漸次思惟觀察稱量人間所宜種種事業,隨所思惟觀察稱量已,各各發起人間所有種類事業。其王出行初見人間耕植田里,見已乃問諸侍臣言:『此人所作名為何等?』臣白王言:『天子!此人耕耨其田、植諸種子,隨所滋長而為活命。』王言:『我為聖王,何假人間耕植滋養,自有天中種子生成。』彼頂生王纔言念時,有二十七類種子自天而降。其王即問諸人眾言:『此由何人福力所致?』人眾答言:『此由天子福力亦兼我等。』
那时,顶生王逐步思考、观察并衡量人间适宜的各种事务,随着他的思考、观察和衡量,便激发起人间所有种类的事务。国王出行时首次见到人们在田间耕作,见到后便问随从的臣子:“这些人在做什么?”臣子回答国王:“陛下,这些人耕种他们的田地、播种各种种子,随着作物的生长来维持生计。”国王说:“我是圣王,不需要人间的耕种来滋养,自然有天上的种子生成。”顶生王刚说完,就有二十七种种子从天而降。国王随即问众人:“这是谁的福力所致?”众人回答:“这是由于陛下的福力,也包括我们的福力。”
「復次,彼王漸行,又見農人種蒔[疊*毛]衣種子,見已乃問諸近臣言:『此人所作名為何等?』
接着,那位国王继续前行,又看到农民在种植棉花种子,看到后便询问身边的大臣说:“这些人在做的事情叫做什么?”
臣白王言:『天子!此人種蒔[疊*毛]華樹種,結實取綿可成[疊*毛]衣。』
臣子对国王说:“陛下!这个人种植棉花树,收获后取其棉絮可以制成棉布衣物。”
王言:『我為聖王,何假人間植[疊*毛]衣種,自有天中妙[疊*毛]種子。』
国王说:“我是圣王,不需要人间种植的棉花来制作衣物,天界自有奇妙的棉花种子。”
纔言念時,妙[疊*毛]衣種自天而降。其王即問諸人眾言:『此由何人福力所致?』人眾答言:『此由天子福力亦兼我等。』
「復次,彼王漸行,又見農人紡[疊*毛]衣線,見已乃問諸近臣言:『此人所作名為何等?』臣白王言:『天子!此人取綿紡線將成[疊*毛]段。』
王言:『我為聖王,何假人間如是造作,自有天中妙[疊*毛]所用。』纔言念時,妙[疊*毛]衣緣自天而降。其王即問諸人眾言:『此由何人福力所致?』諸人眾言:『此由天子福力亦兼我等。』
「復次,彼王漸行,又見農人次第織[疊*毛]衣段,見已乃問諸近臣言:『此人所作名為何等?』臣白王言:『天子!此人布設機杼織[疊*毛]衣段。』
王言:『我為聖王,何假人間[疊*毛]衣被身,自有天中妙[疊*毛]衣飾。』
纔言念時,上妙[疊*毛]衣自天而降。其王即問諸人眾言:『此由何人福力所致?』諸人眾言:『此由天子福力亦兼我等。』
「爾時,頂生王見是事已,乃起思念:『我之福力,今於此間未能顯發。我已統治須彌山南外大海中此贍部洲,其內廣闊外如車形,人民熾盛安隱豐樂;又復國土城邑嚴麗,所居人眾妙色可觀。我有七寶:所謂輪寶、象寶、馬寶、摩尼珠寶、玉女寶、主藏神寶、主兵神寶,如是七寶皆悉具足。及有千子最上色相,勇猛無畏能伏他軍,若我有勝力者快哉。今時願我宮中雨金錢七日,乃至不使一錢墮於宮外。』王纔念時,即於宮中天雨金錢數滿七日,無一金錢墮於宮外;隨其所作善根福力,神通威德自受福果。其王即問諸人眾言:『此由何人福力所致?』諸人眾言:『天子福力。』王言:『如汝向說兼汝等力,何故今時天不雨金滿贍部洲,使一切人民隨所欲者,悉能取之,故知汝等宿因微尠。』
佛言:「大王!彼頂生王正法治世,又經六帝釋滅。
「復次,頂生王謂導翼夜叉神禰舞迦言:『何處別有大洲為我所統?』禰舞迦答言:『天子!須彌山東外大海中,彼有大洲名曰勝身,其內廣闊外如半月,人民熾盛安隱豐樂;又復國土城邑嚴麗,所居人眾妙色可觀,王應往彼隨宜化導。』
「時頂生王即自思惟:『我已統治此贍部洲,及有七寶千子圍繞宮中,又雨金錢七日。我又復聞,須彌山東外大海中有勝身洲,我今往彼而為化導。』王纔念時,舉身空中,與十八俱胝勝力兵眾,及千子圍繞七寶導從,剎那即到東勝身洲。大王!彼頂生王於其洲中,治化人民多百千歲,隨彼眾生各各所作福行善力,神通威德自受福果,如是又經六帝釋滅。
「復次,頂生王謂導翼夜叉神禰舞迦言:『何處別有大洲為我所統?』禰舞迦答言:『天子!須彌山西外大海中,彼有大洲名曰牛貨,內外周遍其相圓滿,人民熾盛安隱豐樂;又復國土城邑嚴麗,所居人眾妙色可觀,王應往彼隨宜化導。』
「時頂生王即自思惟:『我已統治彼贍部洲,七寶千子及雨金錢;我復至此東勝身洲,治化人民多百千歲。今又復聞,須彌山西外大海中有牛貨洲,我今往彼而為化導。』王纔念時,舉身空中,與十八俱胝勝力兵眾,及千子圍繞七寶導從,剎那即到西牛貨洲。大王!彼頂生王於其洲中,治化人民多百千歲,隨彼眾生各各所作福行善力,神通威德自受福果,如是又經六帝釋滅。
「復次,頂生王謂導翼夜叉神禰舞迦言:『何處別有大洲為我所統?』禰舞迦答言:『天子!須彌山北外大海中,彼有大洲名曰俱盧,內外周遍其相四方,人民熾盛安隱豐樂;又復國土城邑嚴麗,所居人眾妙色可觀;又彼洲人,無我繫著無所攝屬,王應往彼隨宜化導。』
「時頂生王即自思惟:『我已統治彼贍部洲,七寶千子及雨金錢;又往東勝身洲;而復至此西牛貨洲,治化人民多百千歲。今又復聞,須彌山北外大海中有俱盧洲,我今往彼而為化導。』王纔念時,舉身空中,與十八俱胝勝力兵眾,及千子圍繞七寶導從,往詣北俱盧洲,剎那即到須彌山側。其王遙見彼地白色,見已即問夜叉神禰舞迦言:『今此方處何故地白?』禰舞迦答言:『天子!此是北俱盧洲人所食香稻,其狀白色香味具足,不假耕植自然而生,稻長四指無芒無秕,清淨潔白依時成熟;彼洲人民不施其力取以食之,王今往彼亦取香稻而為其食。』時王聞已謂臣佐言:『汝等見此地白色不?』臣白王言:『唯然已見。』王言:『此是北俱盧洲人所食香稻,其狀白色香味具足,不假耕植自然而生,稻長四指無芒無秕,清淨潔白依時成熟,彼洲人民不施其力取以食之,汝等往彼亦取香稻而為其食。』
「時頂生王又於須彌山北,遙見眾莊嚴樹圓無缺減殊妙可觀,即問禰舞迦言:『此是何等眾莊嚴樹?』禰舞迦答言:『天子!此是北俱盧洲人民所有四種劫波衣樹,謂青、黃、赤、白,其樹所出四色妙衣,彼洲人民若男若女須其衣者,纔起心時,即彼樹枝自然低垂,恣其所取。王今往彼亦被其衣。』
「時王聞已,謂臣佐言:『汝等見此眾莊嚴樹,圓無缺減不?』臣白王言:『唯然已見。』王言:『此是北俱盧洲人民所有四種劫波衣樹,謂青、黃、赤、白,其樹所出四色妙衣,彼洲人民若男若女思其衣者,纔起心時,即彼樹枝自然低垂,恣其所取。汝等往彼亦被其衣。』
「大王!彼頂生王於北俱盧洲治化人民多百千歲,隨彼眾生各各所作福行善力,神通威德自受福果,如是又經六帝釋滅。
「復次,頂生王謂導翼夜叉神禰舞迦言:『別有方處為我統不?』禰舞迦答言:『天子!無別方處為王所統。有三十三天,長壽色相多諸快樂,高廣樓閣久固安居。快哉,天子!宜往觀矚。』
「時頂生王即自思惟:『我已統治彼贍部洲,七寶千子及雨金錢;又往東勝身洲、西牛貨洲;今又至此北俱盧洲。復聞有彼三十三天,長壽色相多諸快樂,高廣樓閣久固安居,我今宜應往彼觀矚。』王纔念時,舉身空中,與十八俱胝勝力兵眾,及千子圍繞七寶導從,往須彌山外七重金山。其王初至儞民達囉山,其山嚴麗殊妙可觀,純金所成。彼有四大王天,諸天子眾往復其間。王以勝力兵眾於彼化導,又經六帝釋滅。
「次至尾那[惺-生+土]計山,其山嚴麗殊妙可觀,純金所成,彼有四大王天,諸天子眾往復其間。王以勝力兵眾於彼化導,又經六帝釋滅。
「次至馬耳山,其山嚴麗殊妙可觀,純金所成,彼有四大王天,諸天子眾往復其間。王以勝力兵眾於彼化導,又經六帝釋滅。
「次至善見山,其山嚴麗殊妙可觀,純金所成,彼有四大王天,諸天子眾往復其間。王以勝力兵眾於彼化導,又經六帝釋滅。
「次至佉禰囉迦山,其山嚴麗殊妙可觀,純金所成,彼有四大王天,諸天子眾往復其間。王以勝力兵眾於彼化導,又經六帝釋滅。
「次至持軸山,其山嚴麗殊妙可觀,純金所成,彼有四大王天,諸天子眾往復其間。王以勝力兵眾於彼化導,又經六帝釋滅。
佛說頂生王因緣經卷第一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