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放牛經

後秦 鳩摩羅什譯1卷CBETA T0123少于一万字 21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放牛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聞如是:
我听到这样的事情: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佛告諸比丘:「有十一法,放牛兒不知放牛便宜,不曉養牛。何等十一?一者放牛兒不知色,二者不知相,三者不知摩刷,四者不知護瘡,五者不知作烟,六者不知擇道行,七者不知愛牛,八者不知何道渡水,九者不知逐好水草,十者[(殼-一)/牛]牛不遺殘,十一者不知分別養可用不可用。
一次,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佛对众比丘说:“有十一种法,放牛的孩子不懂得如何放牛,也不懂得如何养牛。这十一种是什么呢?第一,放牛的孩子不懂得观察牛的颜色;第二,不懂得观察牛的形态;第三,不懂得给牛摩擦;第四,不懂得照顾牛的伤口;第五,不懂得制作烟熏来驱虫;第六,不懂得选择行走的道路;第七,不懂得爱护牛;第八,不懂得选择适合渡水的道路;第九,不懂得寻找好的水草;第十,不懂得让牛吃饱不剩余;第十一,不懂得分辨哪些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
如是十一事,放牛兒不曉養護其牛者,牛終不滋息,日日有減。比丘!不知行十一事,如放牛兒者,終不成沙門,此法中終不種法律根栽,無有葉枝覆蔭;不行十一事強為沙門者,死墮三惡道。何等比丘十一行?比丘不知色,不知相,應摩刷不知摩刷,應護瘡不知護瘡,應作烟不知作烟,不知擇道行,不知愛牛,不知何道渡水,不知食處,不知敬長老。
如此这十一件事,放牛的孩子如果不懂得如何养护他的牛,那么牛最终不会繁殖增长,而是日渐减少。比丘们!不懂得实行这十一件事的人,就像那放牛的孩子一样,最终不能成为真正的沙门,在佛法中也不能扎下法的根基,没有叶子和枝干的庇护;那些不懂这十一件事却强行做沙门的人,死后会堕入三恶道。这十一件事是:比丘不懂得观察颜色,不懂得观察形态,应该摩擦却不懂得摩擦,应该照顾伤口却不懂得照顾,应该制作烟熏却不懂得制作,不懂得选择行走的道路,不懂得爱护牛,不懂得选择适合渡水的道路,不懂得寻找好的食物,不懂得尊敬长辈。
「比丘!云何不知色?比丘!不知四大,不知四大所造色,比丘!如是不知。比丘!云何不知相?比丘!不知癡因緣相、不知黠因緣相。云何不知癡因緣相?比丘!不知黑緣,不知白緣,不知黑白緣。云何不知黠相?不知黑緣,不知白緣,不知白黑緣。比丘!如是不知相。比丘!云何應摩刷而不摩刷?比丘!設欲心發便樂著,不捨、不忘、不斷絕,起愚癡貪慳及餘惡心,盡懷不吐捨。如是,比丘!應摩刷而不摩刷也。比丘!云何應護瘡而不護瘡?比丘!見色起想、聞聲愛著,思想形體不知為惡,不護眼根、耳、鼻、舌、身、心,盡馳外塵而不能護。
比丘们,什么是不了解色相?就是不了解四大元素及由它们构成的色相。什么是不了解相?就是不了解由愚痴和狡猾引起的因缘关系。不了解愚痴的因缘相是指不了解导致问题的黑色因素、白色因素和黑白混合的因素。不了解狡猾的相是指不了解这些因素的组合。比丘们,如果在应该摩刷时不摩刷,是因为心中有欲望,贪恋和不舍,这会导致愚痴、贪婪和其他恶劣的心态,无法放下。如果在应该照顾伤口时不照顾,是因为看到色相就生起欲望,听到声音就贪恋,对身体的形态思考不当,不保护眼、耳、鼻、舌、身、心,让自己沉迷于外界的事物,无法自我保护。
如是,比丘!應護瘡而不護瘡。云何,比丘!應作烟而不作烟?比丘!所學聞不知為人說。如是,比丘!應起烟而不起烟。云何,比丘!不知擇道行?比丘!不入直道行,行於非道。云何行非道?比丘!入婬女里及酒會博戲處。如是,比丘!為不知行道。云何比丘不知愛?比丘!講說法寶時,不至心愛樂聽。如是,比丘!為不知愛。云何,比丘!不知渡水?比丘!不知四諦。何等四諦?比丘!不知苦諦、苦習諦、苦盡諦、苦盡道諦。如是,比丘!為不知渡水。云何,比丘!不知食處?比丘!不知四意止。
比丘,你应该保护伤口而不是忽视它。怎样做到既做烟又不做烟呢?比丘,你学到的东西不应该只是为了向人展示。这样,你就能做到既起烟又不起烟。怎样才能不知道选择正确的道路呢?比丘,你不应该走直路,而是走歪路。怎样走歪路?比丘,就是去参与淫乱和酒会赌博的地方。这样,比丘,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怎样才能不知道爱呢?比丘,在讲述佛法宝贵时,你没有全心全意地喜爱并聆听。这样,比丘,就是因为不知道爱。怎样才能不知道渡水呢?比丘,你不了解四圣谛。四圣谛是什么?比丘,就是不了解苦的真相、苦的成因、苦的消除和达到苦的消除的道路。这样,比丘,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渡水。怎样才能不知道食物的来源呢?比丘,你不了解四种心的安住。
何等四意止?比丘!不知內觀身、外觀身、內外觀身,不知內觀痛、外觀痛、內外觀痛,不知內觀意、外觀意、內外觀意,不知內觀法、外觀法、內外觀法。如是,比丘!為不知食處。云何,比丘!不知食不盡?比丘!設為國王長者清信士女請食,設種種餚饌至心進上,比丘不知齊限,食已有餘復欲持歸。如是,比丘!為不知食不盡。云何,比丘!不知敬長老?比丘!恭敬供養之云何不知?設有長老比丘,久習道德學問廣博,小比丘不至心禮敬,見之不起不為避坐,輕慢調戲不以善心待。如是,比丘!不知敬長老。其有比丘,不知行十一法,於吾法中不應為沙門,不種法律根栽,無枝葉覆蔭皆自朽壞,不如還為白衣。若強為沙門者必入三惡道。
何等四意止?比丘!不知内观身、外观身、内外观身,不知内观痛、外观痛、内外观痛,不知内观意、外观意、内外观意,不知内观法、外观法、内外观法。如是,比丘!为不知食处。云何,比丘!不知食不尽?比丘!设为国王长者清信士女请食,设种种餚饌至心进上,比丘不知齐限,食已有余复欲持归。如是,比丘!为不知食不尽。云何,比丘!不知敬长老?比丘!恭敬供养之云何不知?设有长老比丘,久习道德学问广博,小比丘不至心礼敬,见之不起不为避坐,轻慢调戏不以善心待。如是,比丘!不知敬长老。其有比丘,不知行十一法,于吾法中不应为沙门,不种法律根栽,无枝叶覆荫皆自朽坏,不如还为白衣。若强为沙门者必入三恶道。
「比丘!知放牛兒十一行養護,其能使滋息。云何十一?此放牛兒為:知色,知相,摩刷,護瘡,起烟,擇道,渡水,愛牛,逐水草,[(殼-一)/牛]知遺殘齊限多少,分別牛好惡,養視可用者。如是放牛者,便能養護增益其牛。」
「比丘!知道放牛儿的十一种行为可以养护并使牛群繁衍。这十一种行为包括:识别牛的颜色和外形,给牛梳洗,照顾牛的伤口,制造烟雾以驱赶昆虫,选择合适的道路,帮助牛过水,对牛给予关爱,驱赶牛去找水和草,知道每头牛的残余食物和活动范围,区分牛的好恶,挑选健康且有用的牛来饲养。像这样照顾牛的人,能够有效地养护并增加牛的数量。」
佛於是頌曰:
佛于是赞颂道:
「放牛兒審諦, 牛主有福德,
「放牛的孩子要仔细观察,牛的主人会有福德,
六頭牛六年, 成六十不減。
六头牛养六年,能得到六十头牛而不减少。
放牛兒聰明, 知分別諸相,
放牛的孩子聪明,能够辨别各种情况,
如此放牛兒, 先世佛所譽。
这样的放牛孩子,是前世佛所赞扬的。
「如是十一法,比丘當行,便能於是法中種法律根栽,枝葉茂盛覆蔭大地,不復朽壞。何等十一?比丘知色、知相、知摩刷、知覆瘡、知時作烟、知行道、知愛、知渡水、知食處、知不盡、知敬長老舊學耆艾恭敬供養。云何比丘知色?比丘!知四大造起色,如是,比丘!為知色。云何比丘知相?比丘!別癡別黠。云何癡?非所思而思、非所行而行、非所說而說,是為癡。云何為黠?思可思、行可行、說可說,是為黠。能別癡黠,是為知相。云何比丘應摩刷知摩刷?比丘!設生欲心能制遠避如吐惡見,設起瞋恚慳貪及餘諸惡,能制遠避如吐惡見。
如是十一法,比丘应当实行,这样就能在这些法中种下法律的根基,使枝叶茂盛,遮盖大地,不再腐朽。这十一法是什么呢?比丘要知道色、相、摩刷、覆瘡、时作烟、行道、爱、渡水、食处、不尽、敬长老和旧学的老师,并恭敬供养他们。怎样才算知道色呢?比丘应当知道由四大元素构成的色。怎样才算知道相呢?比丘应当区分愚痴和聪明。什么是愚痴?就是思考不应思考的、做不应做的、说不应说的,这就是愚痴。什么是聪明?就是思考应思考的、做应做的、说应说的,这就是聪明。能够区分愚痴和聪明,这就是知道相。怎样才算知道摩刷呢?比丘如果生起欲望,应当能够控制并远离它,就像吐掉不好的东西一样;如果生起瞋恨、贪婪和其他恶行,也应当能够控制并远离。
如是,比丘!應刷知刷。云何比丘應護瘡而護?比丘!眼見色不分別好惡、守護眼根不著外色、遠捨諸惡護於眼根,耳聽聲、鼻嗅香、舌嗜味、身貪細滑意多念,制不令著,護此諸根不染外塵如吐惡見。如是,比丘!為知護瘡。云何比丘時時放烟?比丘!如所學所聞所知,以是廣說,如是比丘為知放烟。云何比丘知行道?比丘行審諦八道,知不可行處,婬里、酒家、博戲處,終不妄入,如是比丘為知行道。云何比丘知愛?比丘!見說法寶時,至心聽受踊躍愛樂,如是比丘名為知愛。云何比丘知渡水處?比丘!知四諦。云何四諦?苦諦、苦習諦、苦盡諦、苦盡道諦。
如是比丘為知渡水。云何比丘知食處?比丘!知四意止。云何四意止?比丘!觀內身、觀外身、觀內外身,觀內痛、觀外痛、觀內外痛,觀內意觀、外意觀、內外意,觀內法、觀外法、觀內外法,如是比丘為知食處。云何比丘知食不盡?比丘!若國王長者清信士女,以信樂心請於比丘,供養飲食種種餚饌,加敬進勸,比丘知節供身則止,思惟佛語:『施者雖豐,當自知限,不為盡受。』如是比丘知食不盡。云何比丘知敬長老舊學耆艾恭敬供養?比丘!當親近是輩禮敬供養,出入迎逆見來避坐,任力進上,勿以懈慢。如是比丘知,敬長老。比丘!能行是十一事者,於此法中種法律根栽枝葉滋茂,多所覆蔭清淨無垢。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有信精進學, 受食知節限,
恭敬於長老, 是行佛稱譽。
如此十一法, 比丘學是者,
晝夜定心意, 六年得羅漢。」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受行。
佛說放牛經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