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聖法印經

西晉 竺法護譯1卷CBETA T0103少于一千字 7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聖法印經(天竺名阿遮曇摩文圖)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佛告諸比丘:「聽!」諸比丘:「唯諾受教。」
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候,佛陀对众比丘说:“听着!”众比丘回答:“是,我们愿意接受教导。”
佛言:「當為汝說聖法印,所應威儀,現清淨行。諦聽,善思念之。」
佛陀说:“我将为你讲述圣法的印记,应有的庄重举止,展现清净的行为。你要认真听,好好思考。”
佛言:「比丘!假使有人,說不求空,不用無想,欲使興發至不自大禪定之業,未之有也。設使有人,慕樂空法,志在無想,興發至要,消除自大憍慢之心,禪定之業此可致矣,輒如道願,普有所見。所以者何?慕樂於空,欲得無想,無慢自大見,於慧業皆可致矣。何謂比丘聖法印者?其聖法印,所可更習,至清淨見。假使比丘,處於閑居,若坐樹下空閑之處,解色無常,見色本無,已解無常,解至空無,皆為怳惚,無我、無欲心則休息,自然清淨而得解脫,是名曰空,尚未得捨憍慢自大,禪定清淨所見業也。
佛陀说:“比丘们!如果有人说不追求空性,不使用无想的方法,想要达到一种不自大的禅定境界,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人向往空性,立志于无想,努力达到这个目标,消除自大和傲慢的心态,那么他就能达到禅定的境界,如愿以偿,广泛地见到真理。为什么呢?因为他向往空性,希望达到无想,没有傲慢和自大的见解,就能在智慧的修行上取得成就。什么是比丘的圣法印记呢?这个圣法印记是可以不断修习的,能达到极清净的见解。如果比丘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比如坐在树下的空旷地,认识到色相是无常的,看透色相本无,理解了无常,进而理解到空无,所有这些认识都是模糊不清的,没有自我、没有欲望,心便会休息,自然而然地清净并获得解脱,这就是所谓的‘空’,但还没有完全摒弃傲慢和自大,这是禅定中清净见解的修行。”
雖爾得致柔順之定,即時輒見除諸色想、聲想、香想,以故謂言至於無想,故曰無欲,尚未得消自大憍慢,至於禪定清淨見也。其心續存柔順之定,彼則見除所有貪婬瞋恚愚癡,是故名曰無欲之定,尚未得除自大憍慢,至於禪定清淨見也。心自念言:『吾我起滅,從何所興?』思惟解知:『其吾我者,所因習味分別諸識,皆從因緣而致此業,從是因緣致有神識。』復自念言:『此諸因緣,為有常乎為無常耶?』復自念言:『因緣所合致神識者,此皆無常,無有根本。此神識者,依猗無常而有妄想,故有緣起十二因也,皆歸於盡、無常、苦、空、毀壞、別離、離欲、滅盡。』曉了是者,乃知無本,得至降伏,消一切起,得入道行,是乃逮致除於自大無慢放逸,禪定之業,現清淨行。是則名曰由聖法印,清淨之業,從始至終,究竟本末。
虽然达到了柔顺的定境,立刻就能看到消除了所有关于色、声、香的想法,因此被称为达到了无想的境界,也就是无欲。但还没有消除自己的傲慢,还未能达到禅定中的清凈见。心继续保持这种柔顺的定境,然后就能看到消除了所有的贪、嗔、痴,因此这种状态被称为无欲的定,但仍未能消除自大的傲慢,达到禅定中的清净见。心里自问:“我的我从何而来?”通过思考得知:“这个‘我’是由于习惯和分别各种意识而形成的,都是由因缘而引起的业,由此因缘产生了神识。”再次自问:“这些因缘是永恒的还是无常的?”再次自问:“由因缘组合而成的神识是无常的,没有根本。这神识依赖于无常而产生妄想,因此有了因缘生起的十二因。”明白了这些,就知道没有根本,达到了降伏,消除了一切烦恼,进入了道的修行,这就达到了消除自大和放纵的境界,禅定的业已显现出清净的行为。这就是被称为由圣法印证的清净业,从开始到结束,彻底了解了本质。
佛說如是。諸比丘聞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佛陀这样说。所有的僧侣听后都非常高兴,然后恭敬地离开。
佛說聖法印經
元康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月支菩薩沙門曇法護,於酒泉演出此經,弟子竺法首筆受,令此深法普流十方大乘常光。
在元康四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月支菩萨和沙门曇法護在酒泉讲解了这部经文,他的弟子竺法首接受了笔录,使得这个深奥的法理能够广泛流传,为十方大乘佛教常年照耀。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