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50卷CBETA T0099大于一万字 99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雜阿含經卷第六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一一)
如是我聞:
我是这样听说的: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拘羅山。
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禮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有流。云何名有流?云何名有流滅?」
那时候,有一个名叫罗陀的侍者比丘,黄昏时从禅定中醒来,去到佛陀那里,向佛陀行礼后,坐在一旁,问佛陀说:“世尊,你说过有流。什么叫做有流?什么叫做有流的消灭?”
佛告羅陀:「善哉所問!當為汝說。所謂有流者,愚癡無聞凡夫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於色愛樂、讚歎、攝受、染著。緣愛樂色故取,緣取故有,緣有故生,緣生故老、病、死、憂、悲、惱、苦增。如是純大苦聚斯集起。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有流。
佛对罗陀说:“你问得好!我会为你解答。所谓的有流,就是指那些愚昧无知、没有听闻过佛法的凡人,他们对于色相的集合、消失、味道、困扰、以及离开这些色相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因为他们不了解真相,所以他们对色相产生了欢喜、赞美、接受和执着。由于对色相的欢喜,他们产生了贪取,由于贪取,他们产生了存在,由于存在,他们产生了生老病死、忧愁、悲伤、烦恼和苦难的增长。这样,纯粹的大苦就这样聚集起来。感受、思考、行为、认知也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的有流。
「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故,於彼色不起愛樂、讚歎、攝受、染著;不愛樂、讚歎、攝受、染著故,色愛則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苦、惱滅,如是純大苦聚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如來所說有流、有流滅。」
多闻的圣弟子对于色相的集合、消失、感受、困扰和离开有真实的理解;因为有真实的理解,所以对于那些色相不会产生爱好、赞美、接受和执着;因为没有爱好、赞美、接受和执着,所以对色相的爱欲就会消失,爱欲消失就不会有贪取,贪取消失就不会有占有,占有消失就不会有生死,生死消失就不会有老、病、死、忧、悲、苦、恼,这样大苦的集合就会消失。对于感受、思考、行为、认知也是如此。这就是如来所说的有流和有流的消失。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讲完这部经书后,罗陀比丘听了佛陀的讲解,感到非常开心并且决定遵行。
(一一二)
如是我聞:
我听说: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拘罗山。
時,有侍者比丘名羅陀,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禮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色斷知,受、想、行、識斷知。世尊!云何色斷知,受、想、行、識斷知?」
那时,有一个名叫罗陀的侍者比丘,在午后结束禅坐后去见佛陀,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旁,对佛陀说:“世尊!您曾说过关于色、受、想、行、识的断绝知见。世尊!这些如何能断绝知见呢?”
佛告羅陀:「善哉所問,當為汝說。於色憂、悲、苦、惱盡,離欲、滅、息、沒,是名色斷知;於受、想、行、識,憂、悲、惱、苦盡,離欲、滅、息、沒,是名受、想、行、識斷知。」
佛对罗陀说:“你问得好,我会为你解答。对于色(指五蕴之一,即形态或物质),当痛苦、悲伤、苦恼全部消除,离开欲望、灭除、停止、消失,这就是对色的断知(对色的认知已经断绝)。对于受、想、行、识(指五蕴的其余四个,即感受、思维、行为、意识),当痛苦、悲伤、苦恼全部消除,离开欲望、灭除、停止、消失,这就是对受、想、行、识的断知(对受、想、行、识的认知已经断绝)。”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说完这部经文后,罗陀比丘听了佛的话,感到非常高兴并且热心地去实践。
(一一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在摩拘羅山,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詣尊者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尊者羅陀言:「汝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尊者羅陀答言:「我為斷苦故,於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復問:「汝為斷何等苦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羅陀答言:「為斷色苦故,於世尊所出家修梵行,斷受、想、行、識苦故,於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時,諸外道出家聞尊者羅陀所說,心不喜,從坐起,呵罵而去。
爾時,尊者羅陀知諸外道出家去已,作是念:「我向如是說,將不毀謗世尊耶?如說說耶?如法說、法次法說耶?將不為他難問詰責墮負處耶?」
爾時,尊者羅陀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向所說,得無過耶?將不毀謗世尊耶?不為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耶?如說說耶?如法說、法次法說耶?」
佛告羅陀:「汝誠實說,不毀如來,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所以者何?羅陀!色苦,為斷彼苦故,出家修梵行;受、想、行、識苦,為斷彼苦故,出家修梵行。」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至尊者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羅陀言:「汝為何等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羅陀答言:「我為知苦故,於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時,諸外道聞羅陀所說,心不喜,從坐起,呵罵而去。
爾時,羅陀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向所說,得無毀謗世尊耶?將不令他難問詰責墮負處耶?不如說說、非如法說、非法次法說耶?」
佛告羅陀:「汝真實說,不毀如來,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也,是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所以者何?色是苦,為知彼苦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受、想、行、識是苦,為知彼苦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至尊者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羅陀言:「汝為何等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羅陀答言:「為於色憂、悲、惱、苦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為於受、想、行、識,憂、悲、惱、苦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爾時,眾多外道出家聞是已,心不喜,從坐起,呵罵而去。
爾時,羅陀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得無謗世尊耶?不令他人來難問詰責墮負處耶?不如說說、非如法說、非法次法說耶?」
佛告羅陀:「汝真實說,不謗如來,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也,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所以者何?羅陀!色憂、悲、惱、苦,為斷彼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受、想、行、識,憂、悲、惱、苦,為斷彼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至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羅陀言:「汝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羅陀答言:「於色見我、我所、我慢使繫著,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於受、想、行、識,見我、我所、我慢使繫著,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諸外道出家聞是語,心不喜,從坐起,呵罵而去。
羅陀比丘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之所說,得無毀謗世尊耶?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耶?不如說說、不如法說、非法次法說耶?」
佛告羅陀:「汝真實說,不謗如來,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也,是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所以者何?於色見我、我所、我慢使繫著,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受、想、行、識,見我、我所、我慢使繫著,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至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羅陀言:「汝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羅陀答言:「於色有漏,障閡、熱惱、憂悲,彼若盡、離欲、滅、寂、沒。受、想、行、識有漏,障閡、熱惱、憂悲,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時,眾多外道出家聞是已,心不喜,從坐起,呵罵而去。
爾時,羅陀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之所說,將無謗世尊耶?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耶?不如說說、不如法說、非法次法說耶?」
佛告羅陀:「汝真實說,不謗如來。所以者何?色有漏,有障閡、熱惱、憂悲,彼若盡、離欲、滅、寂、沒。受、想、行、識有漏,障閡、熱惱、憂悲,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時,有外道出家至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羅陀言:「汝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羅陀答言:「於色貪、恚、癡,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於受、想、行、識,貪、恚、癡,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諸外道聞是語已,心不喜,從坐起,呵責而去。
羅陀比丘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之所說,將無謗世尊耶?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耶?不如說說、不如法說、非法次法說耶?」
佛告羅陀:「汝真實說,不謗如來,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也,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所以者何?於色貪、恚、癡,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於受、想、行、識,貪、恚、癡,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至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羅陀言:「汝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羅陀答言:「於色欲、愛、喜,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於受、想、行、識,欲、愛、喜,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時,諸外道聞是語已,心不喜,從坐起,呵罵而去。
羅陀比丘晡時從禪覺,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上說具白佛言:「世尊!我之所說,不謗如來耶?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耶?不如說說、不如法說、非法次法說耶?」
佛告羅陀:「汝真實說,不謗如來,不令他人難問呵責墮負處也,如說說、如法說、如法次法說。所以者何?於色欲、愛、喜,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於受、想、行、識,欲、愛、喜,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魔所作;諸所有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魔所作。」
佛告羅陀:「色為常耶?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復問:「羅陀!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告羅陀:「若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不見是我、是我所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比丘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是死法;所有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是死法。」
佛告羅陀:「色為常耶?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復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世尊!」
佛告羅陀:「若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如實觀察非我、非我所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
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白佛言:「世尊!所謂眾生者,云何名為眾生?」
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佛告羅陀:「我說於色境界當散壞消滅,於受、想、行、識境界當散壞消滅,斷除愛欲,愛盡則苦盡,苦盡者我說作苦邊。譬如聚落中諸小男小女嬉戲,聚土作城郭宅舍,心愛樂著,愛未盡、欲未盡、念未盡、渴未盡,心常愛樂、守護,言:『我城郭,我舍宅。』若於彼土聚愛盡、欲盡、念盡、渴盡,則以手撥足蹴,令其消散。如是,羅陀!於色散壞消滅愛盡,愛盡故苦盡,苦盡故我說作苦邊。」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
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我當獨一靜處,專心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身著染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增加精進,修諸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羅陀曰:「善哉!羅陀!能於佛前問如是義。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羅陀!當知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何等為有身?謂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云何有身集?謂當來有愛,貪、喜俱,於彼彼愛樂,是名有身集。云何有身滅?謂當有愛,喜、貪俱,彼彼愛樂無餘斷、捨、吐、盡、離欲、寂、沒,是名有身盡。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滅道跡。有身當知,有身集當斷,有身滅當證,有身滅道跡當修。羅陀!若多聞聖弟子於有身若知、若斷,有身集若知、若斷,有身滅若知、若證,有身滅道跡若知、若修已,羅陀!名斷愛、離愛、轉結,止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從坐起,作禮而去。世尊如是教授已,羅陀比丘獨一靜處,專精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著染色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增益精進,修諸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心善解脫。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比丘言:「諸比丘!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魔。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魔。羅陀!於意云何?色為常耶?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不?」
答曰:「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羅陀!多聞聖弟子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比丘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是魔所作。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告羅陀:「於意云何?色是常耶?為非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復問:「受、想、行、識為是常耶?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佛告羅陀:「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世尊!」
「是故,羅陀!多聞聖弟子於色生厭,厭故不樂,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三經亦如是。所異者,佛告羅陀:「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陰陰觀察非我、非我所。觀察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不取故不著,不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當觀彼一切皆是死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餘如前說。
(一二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斷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觀察斷法,如是——觀察滅法,觀察棄捨法,觀察無常法,觀察苦法,觀察空法,觀察非我法,觀察無常、苦、空、非我法,觀察病法,觀察癰法,觀察刺法,觀察殺法,觀察殺根本法,觀察病、癰、刺、殺、殺根本法。——如是諸經,皆如上說。
(一二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斷法。觀察已,於色欲貪斷,色貪斷已,我說心善解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比十四經,亦如上說。
(一二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斷法。觀察斷法已,於色欲貪斷,我說心善解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三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欲斷五受陰者,當求大師。何等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欲斷此五受陰,當求大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當斷,如是當知、當吐、當息、當捨,亦復如是。
如求大師,如是勝師者、順次師者、教誡者、勝教誡者、順次教誡者、通者、廣通者、圓通者、導者、廣導者、究竟導者、說者、廣說者、順次說者、正者、伴者、真知識者、親者、愍者、悲者、崇義者、安慰者、崇樂者、崇觸者、崇安慰者、欲者、精進者、方便者、勤者、勇猛者、固者、強者、堪能者、專者、心不退者、堅執持者、常習者、不放逸者、和合者、思量者、憶念者、覺者、知者、明者、慧者、受者、思惟者、梵行者、念處者、正勤者、如意足者、根者、力者、覺分者、道分者、止者、觀者、念身者、正憶念者,亦復如是。
(一三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習於色者,隨魔自在,入於魔手,隨魔所欲,為魔所縛,不脫魔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沙門、婆羅門不習色,如是沙門、婆羅門不隨魔自在,不入魔手,不隨魔所欲,解脫魔縛,解脫魔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習近者、習著者、味者、決定著者、止者、使者、往者、撰擇者、不捨者、不吐者,如是等沙門、婆羅門隨魔自在,如上說。
(一三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色不習近者,不隨魔自在,不入魔手,不隨魔所欲,非魔縛所縛,解脫魔繫;不習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乃至吐色亦復如是。
(一三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不知本際?」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哀愍,廣說其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繫著,色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諸比丘!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如是,比丘!若無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繫著、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頭,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如是見、聞、覺、識,求得隨憶、隨覺、隨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有見言有我、有世間、有此世、常、恒、不變易法,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復有見非此我、非此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佛所狐疑斷,於法、於僧狐疑斷。是名,比丘!多聞聖弟子不復堪任作身、口、意業,趣三惡道;正使放逸,聖弟子決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來,作苦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三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苦狐疑斷,於習、滅、道狐疑斷。是名,比丘!多聞聖弟子不復堪任作身、口、意業,趣三惡道……」如是廣說,乃至「作苦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三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廣說如上。差別者:「若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佛狐疑斷,於法、僧、苦、集、滅、道狐疑斷……」如是廣說,乃至「作苦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三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何所是事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諸比丘!令彼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不知本際?」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哀愍,廣說其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色有故,是色事起,於色繫著,於色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諸比丘!色是常耶?為非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如是,比丘!若無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繫著、見我,令彼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是故,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是觀者,是名正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如是見、聞、覺、識,求得隨憶、隨覺,隨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有見言有我、有此世、有他世、有常、有恒、不變易,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復有見非此我、非此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佛狐疑斷,於法、僧狐疑斷。是名,比丘!不復堪任作身、口、意業,趣三惡道;正使放逸,諸聖弟子皆悉決定向於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作苦後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三七)
第二經亦如是。差別者,於苦、集、滅、道狐疑斷。
(一三八)
第三經亦如是。差別者,於佛、法、僧狐疑斷,於苦、集、滅、道狐疑斷。
雜阿含經卷第六
  • 目录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