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經
西晉 法炬譯1卷CBETA T0070少于一万字 25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數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聞如是:
听闻如下: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東園中鹿講堂。彼時數婆羅門,中食後行彷徉,而行至世尊所。到已,共世尊面相慰勞。面相慰勞已,却坐一面。彼數婆羅門却坐一面已,白世尊曰:「此瞿曇!我欲有所問,聽我所問。」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城东边的园林中,鹿野苑的讲堂里。那时,几位婆罗门在吃过午饭后,悠闲地散步,来到了佛陀所在的地方。他们到达后,与佛陀互相问候。问候之后,退到一旁坐下。这些婆罗门坐下后,对佛陀说:“瞿曇,我们有些问题想要请教,请您允许我们提问。”
「聽汝問,婆羅門!隨意所樂。」
“请随意提问,婆罗门。”
「此瞿曇!此鹿講堂次第作、次第成。瞿曇!此鹿講堂初上減梯,如是二三四。瞿曇!如是此鹿講堂次第得上。瞿曇!此御象者,次第教授、次第學,謂手執鈎。瞿曇!此乘馬者,次第教授、次第學,謂已羈 靽。此瞿曇!謂剎利種,次第教授、次第學,謂執弓箭。瞿曇!此婆羅門,次第教授、次第學,謂學詩章。瞿曇!我等學數,數以存命。若數弟子,謂有小兒,被初一二數之,二三二三、若十若百、若增多。如是,瞿曇!我等學數,數以存命,次第教授、次第學,謂學數。
“尊敬的瞿曇,这鹿讲堂是逐步建造、逐步完成的。瞿曇,这鹿讲堂最初设有阶梯,一层接一层,共有四层。瞿曇,这样,鹿讲堂就可以逐层登上。瞿曇,驯象的人,是逐步教导、逐步学习,比如手拿铁鈎。瞿曇,骑马的人,是逐步教导、逐步学习,比如已经套上马鞍。瞿曇,剎利种姓的人,是逐步教导、逐步学习,比如练习射箭。瞿曇,婆罗门,是逐步教导、逐步学习,比如学习诗歌。瞿曇,我们学习数学,数学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如果我们有学生,比如有小孩,我们从一开始教他们数数,一、二、三,或者十、百,或者更多。瞿曇,我们就是这样学习数学,数学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是逐步教导、逐步学习,比如学习数学。”
「汝數,目犍連!若作是說,為等說不?次第教授、次第學,行戒教學。此目犍連!若作是說,為次第說不?於我法律,何以故,此目犍連!於我法律次第有教授、次第行戒次第學?此目犍連!謂彼為比丘初學不久,至此法律亦未從如來教語之。此比丘!身行等淨其行,口意等淨其行。此目犍連!若比丘,身行等淨其行,口意等淨其行,彼如來無上御之。
你理解了吗,目犍连!如果这样讲,是否恰当?按照顺序进行教导、学习,并且实践戒律。目犍连,如果这样讲,是否符合顺序?在我的教法中,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在我的教法中,有顺序的教导、实践戒律和学习。目犍连,对于那些刚开始学习不久的比丘来说,他们还没有直接从如来那里听到教诲。这些比丘,身行和口行都保持清净,意行也保持清净。目犍连,如果比丘身行和口行都保持清净,意行也保持清净,那么如来就会以无上的方式引导他们。
「此比丘,當內身身相觀行止,至痛意法法相觀行止。此目犍連!謂比丘內身身相觀行止,至痛意法法相觀行止,彼如來無上御之。
这位比丘,应当观察自己的身体行为,直到感受、意识和法相的观察都得到控制。目犍连,所谓比丘观察自己的身体行为,直到感受、意识和法相的观察都得到控制,那么如来就会以无上的方式引导他。
「此比丘,當守護根門,自護其意護意念,俱自行精進,彼眼見色,當莫受想、莫受他想,謂增上因緣故。護眼根無耻貪憂慼意,不在惡不善法,彼在中學護於眼根;如是耳鼻舌身意根,身意知法,莫受想、莫受他想,謂增上因緣故。是意根無耻貪憂慼意,不善法不在意住,彼在中學自護意根。此目犍連!若比丘,具足諸根門,自護其意,意無染護意,意與念俱等行精進,彼眼見色,亦不受想、不受他想,謂增上緣故。具足眼根無耻貪憂慼意,不在惡不善法,彼在中學自護眼根;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亦不受想,至彼在中學自護意根,彼如來無上御之。
这位比丘,应当守护自己的感官门户,自我防护,保持意念的清净,并且自我精进。当他眼睛看到色相时,不应产生贪恋或他想,因为这是提升修行的条件。保护眼根,不受贪欲、忧虑和痛苦的影响,不陷入恶行和不善法,他应当这样学习如何防护眼根;同样地,对于耳、鼻、舌、身、意等感官,也应当保持清净,不受他想的影响,因为这是提升修行的条件。保持意根不受贪欲、忧虑和痛苦的影响,不让不善法在心中停留,他应当这样学习如何自我防护意根。目犍连,如果比丘能够完全守护自己的感官门户,保持意念的清净,不受杂念影响,并且与正念一同精进,当他眼睛看到色相时,也不产生贪恋或他想,因为这是提升修行的条件。完全保护眼根,不受贪欲、忧虑和痛苦的影响,不陷入恶行和不善法,他应当这样学习如何自我防护眼根;同样地,对于耳、鼻、舌、身、意等感官,也应当不受他想的影响,直到他学习如何自我防护意根,那么如来就会以无上的方式引导他。
「此比丘,過已過當為等行觀,已觀屈申持僧伽梨衣鉢,若行若住若坐,若眠若覺若說若默,當為等行。此目犍連!若比丘,過已過至行於等行,彼如來無上御之。
这位比丘,已经过去,应当进行等行的观察。在观察之后,无论是行走、站立、坐着,无论是睡眠、觉醒、说话或沉默,都应当保持等行。这位目犍连!如果比丘,已经过去,实践等行,那么如来将无上地引导他。
「此比丘,知牀臥已而受之,若在靜處,若在樹下、空靜處、山間窟中,露坐草蓐、林間塚間,彼若在靜處,依敷尼師檀結加趺坐,正身意願,意最在前,除貪嫉意無瞋恚住,莫於他財發於貪,謂他物令我有,淨除貪意。如是瞋恚懈怠、睡眠調戲羞耻,除疑貪,離邪離疑、離諸猶豫法,淨於疑意,彼棄五蓋意著結,智慧羸於婬解脫,至住四禪。如是,目犍連!比丘於婬解脫至住四禪。如是,目犍連!如來為初學比丘多有所益,謂教學教行。
这位比丘,了解床榻睡眠后便接受它,无论是在静处、树下、空旷之地、山间窟中,或是露天坐在草垫上、林间墓地间,他若在静处,依据铺设的座垫结跏趺坐,身体正直、意念专注,将意念置于最前,摒弃贪婪和嫉妒,心中无瞋恚,不对他物产生贪念,认为他物应归我所有,清除贪念。同样地,摒弃瞋恚、懈怠、睡眠、戏耍和羞耻,清除疑惑和贪婪,远离邪恶和疑惑,远离所有犹豫不决的法则,净化疑惑的意念,他摒弃五盖,心意专注于结,以智慧克服婬欲,达到四禅的境界。如此,目犍连!比丘从婬欲中解脱,达到四禅的境界。如此,目犍连!如来对初学比丘大有裨益,包括教导和修行实践。
「謂目犍連!彼諸比丘上尊,諸王所識,無懈怠住,行於梵行,如來無上御之。謂至竟盡有漏盡,一切沙門瞿曇弟子,如是教授、如是教學,至竟盡近涅槃。此目犍連!非一向或一不或一向。」
目犍连!那些比丘们是尊贵的,被国王们所认可,他们不懒惰,致力于修行梵行,被如来无上地引导。他们彻底断尽了烦恼,所有的沙门瞿曇的弟子们,都这样被教导、这样被教授,最终接近涅槃。目犍连!这不是单一的或者不单一的。
「此瞿曇!有何因有何緣,言有涅槃求涅槃道?沙門瞿曇!住能教授,或一比丘,如是教授、如是教學,至竟盡至竟向涅槃,或一不如是。」
这位瞿曇!有什么因缘,使得人们谈论涅槃并追求达到涅槃的道路?沙門瞿曇!你居住的地方能够教导,或许有一个比丘,按照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学,最终能够达到涅槃,或许有一个比丘不能这样。”
「是故,目犍連!我還問汝,隨汝所樂而還報之。於目犍連意云何?善知退羅閱祇道路不?」
“因此,目犍连!我再问你,根据你的喜好来回答。在你看来,是否熟悉退羅閱祇的道路呢?”
「唯瞿曇!我善知退羅閱祇道路。」
“是的,瞿曇!我很熟悉退羅閱祇的道路。”
「若有人來,欲至羅閱祇到王所,到汝所而作是言:『目犍連婆羅門善知數羅閱祇行道路,我欲到羅閱祇至王所而問道路。』汝當作是言:『汝當以此道正而去,正去已趣彼村,趣彼村已至彼處,是故汝次第當至羅閱祇。謂於羅閱祇,園地快樂,林快樂地快樂,池快樂河水流冷,安隱快樂。當知此、當見此。』彼當受汝教等受其教,受教已以彼道直至彼。直至彼已,反取邪道背而行。彼於羅閱祇,園地快樂至安隱快樂,彼亦不知、彼亦不見。若有人來,有王事欲至羅閱祇,而到汝所,當作是言:『目犍連婆羅門善知數羅閱祇道路,我欲至羅閱祇,我今問汝道。』
汝當作是言:『汝以此道直而往至,直往已至彼村,至彼村已至彼處。彼次第到羅閱祇,謂彼羅閱祇,園地快樂至安隱快樂,彼知彼見。』此目犍連!何因何緣,有彼羅閱祇?有羅閱祇道路?汝住教授,彼初人得教授,亦不受教授,而取邪道背而去,謂於羅閱祇,園地快樂至安隱快樂,彼亦不知彼亦不見。彼二人如教授,受其教取其道,次第到羅閱祇,謂於羅閱祇,園地快樂至安隱快樂,彼便知彼便見。
「此瞿曇!我當如何?有彼羅閱祇,有羅閱祇道路,我住教授,彼初來人,如所教不受教,取邪道反而往,謂於羅閱祇,園地快樂至安隱快樂,彼亦不知彼亦不見。彼二人如教授,受其教取其道,次第到羅閱祇,謂於羅閱祇,園地快樂至安隱快樂,彼當知彼當見。」
「如是,目犍連!我亦當如何?有彼涅槃、有涅槃道,我住教授,或一比丘,如是教授、如是教令,至竟盡近涅槃;或一不如此。此目犍連!謂彼比丘於中受教,於世尊眾中受教授所記,謂至竟盡有漏盡。」
「已過瞿曇!已過瞿曇!猶若,瞿曇!極好地有娑羅林樹,彼守娑羅樹林者勤修無懈,彼自以力俱彼娑羅樹根,以時穿毀視之,以糞投中、以水溉之,若有不滿以土滿之,若邊有草拔已棄之,若邊有蔓草弊惡曲戾不直,此所防盡拔已棄之,謂彼棄新生,極長彼初生,隨時水治,以糞投中以水溉之。如是,瞿曇!好地娑羅樹林,於後時極大轉增。如是,瞿曇!謂彼人諛諂為幻,不信懈怠亂志不定,惡智意亂根不定,戒行不勤,不極分別沙門行。沙門瞿曇!不共彼宿,不共如此人住。何以故?瞿曇!如是,彼人為壞梵行者。
瞿曇謂彼人無有諛諂,亦無有邪意,信行精進,意常住應於定智慧,順敬戒學,多分別沙門行。沙門瞿曇!為無所著,共如此人宿止。何以故?瞿曇!如此人者,於梵行者為應法清淨。猶若,瞿曇!諸有根香,迦羅為最上。何以故?瞿曇!彼迦羅諸根香首。猶若,瞿曇!諸有娑羅香,赤栴檀是彼之首,何以故?瞿曇!諸娑羅香,赤栴檀為首故。猶若,瞿曇!諸水中華,青憂鉢為首。何以故?瞿曇!諸水華,青憂鉢為首故。猶若,瞿曇!諸陸地華,須牟尼婆利師為首。何以故?瞿曇!諸陸地華,婆利師為首故。猶若,瞿曇!諸世之論,沙門瞿曇論為最。何以故?沙門瞿曇論,能攝一切異學故。是故,唯世尊!我今自歸法及比丘僧。唯世尊!我今持優婆塞,從今日始盡命離殺生,今自歸。」佛如是說。常數目犍連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而樂。
佛說數經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