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想經

西晉 竺法護譯1卷CBETA T0056少于一千字 5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樂想經
西晉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我听到如下所述: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彼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有沙門婆羅門,於地有地想,樂於地、計於地為我,彼言地是我;我說彼未知水、火、風。天神、梵天、阿婆天、阿鞞婆天,淨有淨想,樂於淨、計淨為我,彼言淨是我;我說未知虛空處、識處、無所有處、無想處。或一或若干,或別見聞知識得觀覺行,今世至後世,後世至今世,彼有此想樂,樂是計是我,彼盡計是我;我說彼未知。諸有沙門婆羅門,計地為神通,不樂於地,不樂於地不計地為我,彼不言地是我;我說彼已知水、火、風。
有一次,世尊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佛陀告诉众比丘:“所有沙门和婆罗门,他们对地有地的想法,对地感到愉悦,认为地是自我,他们说地就是我;我说他们不了解水、火、风。天神、梵天、阿婆天、阿鞞婆天,他们对清净有清净的想法,对清净感到愉悦,认为清净是自我,他们说清净就是我;我说他们不了解虚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无想处。或者一个人或一些人,或者有其他见解、听闻、知识,能够观察和觉悟,从今世到后世,从后世到今世,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和愉悦,认为这是自我,他们完全认为这是自我;我说他们不了解。所有沙门和婆罗门,他们认为地是神通,不对地感到愉悦,不对地认为地是自我,他们不说地就是我;我说他们已经了解了水、火、风。”
天神、梵天、阿婆天、阿鞞婆天,以淨為神通,不樂淨,不樂淨,不以淨是我;我說彼已知虛空處、識處、無所有處、無想處。或一或若干,或別聞聞見識知得觀覺行,從今世至後世,從後世至今世,彼盡以神通示不樂亦不樂,亦不計我,亦不言是我;我說彼以知。復次,我以地為神通,不樂地,不樂地,不以地為我,我不計地,我以知水火風。神天、梵天、阿婆天、阿鞞婆天,彼神通不以為淨,不以為淨,不計淨為我,我以知此虛空處、識處、無所有處、無想處。或一或若干,或別見聞識知得觀覺行,從今世至後世,從後世至今世,盡已神通不樂,不樂,不計為我;我已知此。」佛如是說。彼諸比丘聞世尊所說,歡喜而樂,所因跋渠盡。
天神、梵天、阿婆天、阿鞞婆天,他们以清净为神通,不因清净而感到快乐,不将清净视为自我;我告诉他们,已经知晓了虚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无想处。无论是单独还是众多,无论是通过听闻、见识或认知而获得观觉行,从这一世到下一世,从下一世回到这一世,他们完全通过神通展示不快乐也不追求快乐,不将之视为自我,也不说是我;我告诉他们,已经理解了这一点。再者,我以大地为神通,不因大地而感到快乐,不将大地视为自我,我不执着于大地,我同样理解水、火、风。天神、梵天、阿婆天、阿鞞婆天,他们通过神通不将清净视为快乐,不将清净视为自我,不执着于清净,我已知晓这一点,虚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无想处。无论是单独还是众多,无论是通过不同的见识或认知而获得观觉行,从这一世到下一世,从下一世回到这一世,他们已经完全通过神通不感到快乐,不追求快乐,不将之视为自我;我已知晓这一点。”佛陀这样说。那些比丘听到世尊所说的,感到欢喜和快乐,因为所有的篇章都已经结束。
佛說樂想經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