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陰經

失譯1卷CBETA T0053少于一万字 27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苦陰經
失譯人名今附後漢錄
聞如是:
我听到这样的教诲: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彼時諸比丘,中後聚論皆悉會,少有所因。彼時有諸異道異學,中後行彷徉,而行至彼諸比丘所,到已共諸比丘面相慰,面相慰已却坐一面。彼諸異道異學却坐一面已,語諸比丘曰:「諸賢!沙門瞿曇智慧說婬,智慧說色痛。諸賢!我等亦以智慧說婬,智慧說色痛。此諸賢!有何差、有何降、有何若干?此沙門瞿曇及我等俱有智慧。」彼時諸比丘聞諸道異學所說,亦不然可、亦不呰蔑。不然可、不呰蔑已,從座起而還。「我今聞此所說,問世尊已當廣知其義。」便至世尊所,到已禮世尊足,却坐一面。
有一次,世尊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比丘们在午后聚集讨论,因为一些原因聚集在一起。那时,一些外道学者在午后也缓步来到比丘们所在的地方,到达后与比丘们互相问候,问候后便坐在一旁。这些外道学者坐定后,对比丘们说:“各位贤者!沙门瞿曇以智慧谈论婬欲,以智慧谈论色界的痛楚。各位贤者!我们也以智慧谈论婬欲,以智慧谈论色界的痛楚。那么,各位贤者!在这些方面,沙门瞿曇和我们之间有什么差别、有什么高低、有什么不同呢?这位沙门瞿曇和我们都有智慧。”那时,比丘们听了这些外道学者的话,既没有赞同也没有贬低。不赞同、不贬低之后,他们从座位上起身离开,心想:“我现在听到这些话,去问世尊后将会更深入地理解其含义。”于是他们前往世尊那里,到达后向世尊行礼,然后坐在一旁。
彼諸比丘却坐一面已,如共異道異學所論,盡廣向世尊說。作如是向世尊說已,世尊告諸比丘曰:「此諸比丘!彼時應向異道異學作如是說:『云何婬氣味?云何是敗壞?云何是棄?云何色氣味?云何是敗壞?云何是棄?云何痛氣味?云何敗壞?云何棄?』此諸比丘!應作是答。異道異學彼聞已,各各相視外,當更求論,必當瞋恚。恨恚已默然,面不悅,身支節污,背其面,不能答。變其面,當默然從坐起,便即還。何以故?我不見天及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眾天及人,聞我所說,與我等者知其義,若從如來、如來弟子,若彼聞此,此間聞已。云何婬氣味?謂因五婬,若生樂、若生喜。如是婬氣味,此中多有敗壞。
那些比丘们退坐到一旁后,就像他们与不同道路、不同学问的人所讨论的那样,详尽地向世尊汇报。他们这样向世尊汇报完毕后,世尊对比丘们说:“这些比丘们!那时应当向不同道路、不同学问的人这样回答:‘什么是淫欲的滋味?什么是它的破坏?什么是它的放弃?什么是色欲的滋味?什么是它的破坏?什么是它的放弃?什么是痛苦的滋味?什么是它的破坏?什么是它的放弃?’这些比丘们!应当这样回答。那些不同道路、不同学问的人听到这些后,会相互对视,感到困惑,会试图寻找其他论点,最终会愤怒和憎恨。愤怒和憎恨之后,他们会沉默不语,面露不悦,身体不自在,转过脸去,无法回答。他们会改变脸色,沉默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然后离开。为什么呢?因为我没有看到任何天神、世间的魔梵、沙门、婆罗门、天界和人间,听到我所说的,能够理解其含义,无论是从如来、如来的弟子那里,还是从其他人那里听到的。什么是淫欲的滋味?就是由于五种淫欲,可能产生快乐、可能产生喜悦。这样的淫欲滋味,其中包含了许多破坏。
「云何婬敗壞?此族姓子,或以功伎以自存命,若耕作、若販賣、若客書、若學算、若學數、若學作詩、若學首盧、若教書、若應官募,彼寒寒所逼、熱熱所逼,強忍飢渴為蚊虻蠅蚤所噬,彼忍此而求錢財。彼族姓子,作如是起、作如是行、作如是勤行。彼作如是,而不能得財物,便憂慼不樂啼哭,自椎自打,而愚癡作如是言:『我為癡行、為不得。』彼族姓,不使起,便勤修作行,彼便得果。彼得錢財,便守護之、極藏舉之:『今我此財,莫令王奪我,莫令賊盜、莫令火燒、莫令腐壞、莫令出利失利。』
什么是因放纵而衰败?这位出身贵族的男子,或许通过各种技艺来维持生计,比如耕种、买卖、书写、学习算术、学习数学、学习诗歌创作、学习梵文诗歌、教授学问、响应政府的征召。他忍受着寒冷和酷热,强忍饥饿和口渴,被蚊虫、苍蝇和跳蚤叮咬,他忍受这些苦难来追求财富。这位贵族男子,就这样开始行动、这样努力工作、这样勤奋地追求。他这样做,如果得不到财富,就会感到忧虑、不快乐、哭泣,自我责备和打击,愚蠢地说出这样的话:“我因为愚蠢的行为而一无所获。”这位贵族,如果不被这些困扰,就会勤奋地修行,他就会得到成果。他得到财富后,就会小心守护它、极力隐藏它,心想:“我现在拥有的这些财富,不要让国王夺走,不要让盗贼偷走,不要让火烧毁,不要让它们腐烂,不要让投资失败。”
彼守護錢財,而為王所奪、賊所盜、火所燒而敗壞,出利不得利。彼便憂慼不樂啼哭,自椎自打,增益愚癡。復次,彼長夜所可愛喜念,恚敗壞失,此今現身是苦陰,因婬故、緣婬故、增上婬故,是婬因緣。眾生因婬、緣婬、增上婬,因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共子諍、子共父諍,兄共妹諍、妹共兄諍。彼共鬪諍,母說子非、子說母非,父說子非、子說父非,兄說妹非、妹說兄非,況復人人耶?此是今現苦陰,因婬故、緣婬故、增上婬故。
他守护着自己的财富,却被国王夺走、被贼人偷盗、被火烧毁而损失,投资没有得到回报。因此他感到忧虑和不快乐,哭泣哀嚎,自我折磨,增加了愚昧。再者,他长时间所珍爱和怀念的,因愤怒而破坏和失去,这现世的身体就是苦的集合,因为贪欲、由于贪欲、贪欲的增强,这是贪欲的因缘。众生因为贪欲、由于贪欲、贪欲的增强,因为贪欲,母亲与儿子争吵、儿子与母亲争吵,父亲与儿子争吵、儿子与父亲争吵,兄弟与姐妹争吵、姐妹与兄弟争吵。他们因此争斗,母亲指责儿子、儿子指责母亲,父亲指责儿子、儿子指责父亲,兄弟指责姐妹、姐妹指责兄弟,更何况是其他人呢?这是现世的苦的集合,因为贪欲、由于贪欲、贪欲的增强。
此眾生因婬故、緣婬故、增上婬故,王王共諍,婆羅門婆羅門共諍,居士居士共諍,賤人工師賤人工師彼各各共鬪諍,各各作種種鬪具。或以拳、或以石、或以刀、或以杖,於中死死苦,此是現苦陰,因婬故、緣婬故、增上婬故。此眾生因婬故至增上婬故,使著鎧便執弓箭,或著皮鎧持極利刀,相圍聚鬪。彼於中或以象鬪,或以馬、或以車、或以步兵、或以女人、或以士夫,於中或有死死苦,此是現苦陰,因婬故、緣婬故、增上婬故。此眾生因婬故至增上婬故,著鎧至持極利刀,詣極高城而欲伐之。
由于贪恋性欲,人们之间产生了冲突和争执,无论是国王与国王、婆罗门与婆罗门、居士与居士,还是低贱的工匠与工匠,他们都会因为这种贪欲而相互争斗,制造各种武器。他们用拳头、石头、刀剑、棍棒相互攻击,导致死亡和痛苦,这些都是因为贪恋性欲而产生的即时苦难。人们因为贪恋性欲,甚至穿上盔甲,拿起弓箭,或者穿上皮甲,手持锋利的刀剑,聚集起来进行战斗。在战斗中,他们可能使用大象、马匹、战车、步兵、妇女或男子,有时甚至因此丧命,这些都是因为贪恋性欲而产生的即时苦难。人们因为贪恋性欲,从穿上盔甲到手持锋利的刀剑,前往高大的城墙,意图攻占。
彼於中或吹貝、或擊鼓、或舉聲喚呼,或以椎、或以戟、或以鏚、或以利輪、或以箭相射、或下亂石、或以弩、或以銷銅注之,於中死死苦,是為現苦陰,因婬故至增上婬故。
在那里,他们或许吹响螺貝,或许敲击鼓声,或许高声呼唤,或许使用木槌,或许用戟,或许用鏚,或许用锋利的轮盘,或许用箭矢相互射击,或许投掷乱石,或许使用弩机,或许用熔化的铜液浇注,在那里死亡和痛苦,这就是现世的苦陰,因为沉溺于婬欲而达到极端。
此眾生因婬故至增上婬故,至王城邑,或穿墻破藏、或盜他物、或截他道,壞他城、破他村、殺他人,被有司執之,駈使作種種苦行:或截其首,或截手足,或截其耳、或截其鼻、或截耳鼻,或截其髻、或截其髮、或截髻髮,或著凾中、或衣戮殺,或著沙石上、或著草上、或著鐵驢口中、或著鐵師子口中、或著銅釜中、或著鐵釜中,或段段割之、或利叉刺之、或臥熱鐵床上以熱油灑之,著臼中以鐵杵擣之,若以龍噬、若以撾打、若以捲捲,將至標下以刀梟首,是現身苦陰,因婬故至增上婬故。
这些众生因为沉溺于婬欲而达到极端,他们前往王城或城镇,或许破坏墙壁,或许偷窃他人财物,或许阻断他人道路,破坏他人城镇,摧毁他人村庄,杀害他人,被官员捕获,被迫进行各种苦行:或许被斩首,或许被砍断手脚,或许被割掉耳朵,或许被割掉鼻子,或许耳朵和鼻子都被割掉,或许被剃去头发,或许被剃去髻发,或许被放置在铁制的刑具中,或许被放置在沙石上,或许被放置在草上,或许被放入铁驴口中,或许被放入铁狮子口中,或许被放入铜锅中,或许被放入铁锅中,或许被一段段割裂,或许被锋利的叉子刺穿,或许躺在热铁床上被热油浇洒,或许被放入臼中被铁杵捣碎,或许被龙咬,或许被殴打,或许被卷曲,或许被带到刑场斩首,这是现世的苦陰,因为沉溺于婬欲而达到极端。
此眾生因婬故至增上婬故,作身苦行口意苦行,彼時若得患病苦,臥在床上、臥在座上、或臥蔭中,身有痛極苦極痛,不樂命欲斷。謂彼身苦行口意苦行,彼終時倒懸向下,猶若冥時日欲沒大山大山間,彼山影倒懸向下。如是彼身苦行口苦行意苦行,彼時命終倒懸向下。彼作是念:『此身苦行口意苦行,倒懸向下,本不作行、本不作福,我多作眾惡,謂趣作惡、作貪、作兇暴,不作福行、不作善行,亦不作有所歸,我必墮其趣。』此便有變悔,變悔已終亦不善、生亦不善,此是現苦陰,因婬故至增上婬故。此眾生因婬故至增上婬故,作身苦行作口意苦行,彼作身至意苦行已,彼因彼緣身壞死時,生惡趣泥犁中。此是彼身苦陰,因婬故至增上婬故,是為婬敗壞。
由于沉溺于性行为,这些众生过度放纵,导致身心遭受极大的痛苦。他们在床上、座位上或阴凉处躺着,身体承受着极度的疼痛和苦楚,生命几乎要终结。他们意识到,由于过去没有积累善行和福德,而是犯下了许多恶行,如贪婪、残暴,没有积累任何功德,也没有寻求救赎,他们必将遭受恶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感到极度的悔恨,但这种悔恨既不能改变他们的现状,也不能改善他们的来世。这就是由于沉溺于性行为而导致的身心痛苦。这些众生因为沉溺于性行为而过度放纵,导致身心遭受极大的痛苦。当他们因为这些行为而死亡,他们将转生到痛苦的境界,如地狱。这是由于沉溺于性行为而导致的身心痛苦,是性行为的破坏力。
「云何棄婬?若有於婬有求欲,當止求欲、當度婬欲,棄此婬欲,是為棄婬。
如何放弃性欲?如果有人对性欲有所追求和欲望,应当停止这种追求和欲望,应当超越性欲,放弃这种性欲,这就是放弃性欲。
「諸有沙門婆羅門,如是氣味婬者,於中有敗壞,棄捨不知如真,彼豈能自棄婬耶?復能止他耶?如與住俱豈能止婬?是事不然。諸有沙門婆羅門,如是氣味婬,知是敗壞,能棄捨知如真,後自能止婬,亦能止他,如與住俱能止婬者,有是處。
所有的出家人和修行者,如果他们还迷恋于性欲的气味,那么他们内心就有破坏和衰败,他们放弃不了这种不知真相的迷恋,他们怎能自己放弃性欲呢?又怎能制止他人呢?如果他们自己还沉溺其中,怎能制止性欲呢?这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出家人和修行者,如果他们能识别出性欲的气味,知道这是破坏和衰败,能够放弃这种迷恋并了解真相,那么他们自己就能控制性欲,也能制止他人,如果他们自己能与他人一同控制性欲,这是可能的。
「云何氣味色?若剎利女、婆羅門女、工師女、庶人女,若十四十五女,於此時容色具足,彼時形色有樂有喜。爾時氣味色,此中多有敗壞。云何色敗壞?當如見妹老耄年過、齒落髮墮、鮐背執杖申縮而行。於意云何?前好容色寧敗壞不?」
什么是迷恋美色?无论是贵族女子、婆罗门女子、工匠女子还是平民女子,如果是十四五岁的女孩,这时她们的容貌美丽,那时她们的形体和颜色令人愉悦和欢喜。这时迷恋美色,这其中有很多破坏和衰败。如何理解美色的破坏和衰败?可以想象看到一个妹妹年老体衰、牙齿脱落、头发稀疏、弯腰驼背、拄着拐杖、步履蹒跚。你怎么看?之前美丽的容貌难道不会衰败吗?
「唯然世尊!」
「是的,世尊!」
「復次,當如見妹病苦患,若臥床上、若臥座上、若臥蔭中,痛悉著身,極苦極患,不樂命欲斷。於意云何?前好容色寧敗壞不?」
「唯然世尊!」
「復次,當如見妹若死,一日至七日,若烏啄、若鵄啄,若狗食、若狐食,若火燒、若埋、若蟲。於意云何?前好容色寧敗壞不?」
「唯然世尊!」
「復次,如見妹死屍,若骨若青、若蟲若食、若骨白。於意云何?前好容色寧敗壞不?」
「唯然世尊!」
「復次,若見如妹屍,無有皮肉但筋相連。於意云何?前好容色寧敗壞不?」
「唯然世尊!」
「復次,若見如妹死屍,骨節處處分解散在異處,脚骨在一處,髆骨髀骨、腰骨脊骨、肩骨項骨、髑髏骨,各在一處。於意云何?前好容色寧敗壞不?」
「唯然世尊!」
「復次,若見如妹死屍,骨正白如貝,若青鴿色、若赤油潤、若腐碎。於意云何?前好容色寧敗壞不?」
「唯然世尊!」
「是為色敗壞。云何棄色?謂於色有求欲,當止求欲,度一切求欲,棄此色。
「諸有沙門婆羅門,如是氣味色於中敗壞,無棄捨不知如真,豈能自止色耶?復能止他乎?而與住居,豈能止色耶?是事不然。諸有沙門婆羅門,如是氣味色,知敗壞棄捨離,知如真者,彼能自止色,亦能令他止,如所住能止色者,有是處。
「云何氣味痛?此比丘於婬解脫,至住四禪正受,住於彼時,亦不自壞亦不壞他,此無壞已,於中便得樂。何以故?我說不恚得樂痛,是為痛氣味。
「云何痛敗壞?謂痛是無常苦盡法,是為痛敗壞。
「云何痛棄?謂痛求欲,止求欲、度求欲,是棄痛。
「若沙門婆羅門,如是氣味痛,不知敗壞,不知棄捨,不知如真,彼豈能自止痛耶?復能止他乎?而與住居棄痛者,是事不然。諸有沙門婆羅門,如是氣味痛,知是敗壞棄捨,知如真者,彼能自止痛,亦能令他止,而與住居能止痛者,有是處。」
佛如是說。彼諸比丘聞世尊所說,歡喜而樂。
佛說苦陰經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