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八德經

後秦 鳩摩羅什譯1卷CBETA T0035少于一万字 14 min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海八德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聞如是:
我听到这样的故事:
一時,佛遊無勝國。時在河邊,常以十五日,為諸沙門說戒經。佛坐寂寞,久而無言。阿難整服,長跪白曰:「沙門坐定,樂聞清法。」世尊默然。阿難三起白:「夜已半,可說戒經。」世尊乃曰:「諸沙門中,有穢濁者,心邪行違言與法,乖沙門之戒。威神致重,非彼下賤所能執行,清濁相違,故吾不說。」
有一次,佛陀在无胜国游化。那时,他常在河边,每逢十五日,就为众多出家修行者讲解戒律。佛陀静坐不语,沉默了很长时间。阿难整理好衣服,长跪着向佛陀陈述说:“出家修行者们已经坐定,渴望听到清净的教法。”佛陀仍旧默然不语。阿难三次起身陈述:“夜已经深了,可以开始讲解戒律了。”佛陀这才说:“在这些出家修行者中,有些人内心不纯净,行为不正,违背了戒律。他们所具有的威神之力,不是那些低贱之人所能承担的。因为清净与污浊是相互对立的,所以我不讲说。”
尊德目連,一心入定,道眼淨觀,具見彼心有可棄之行矣。目連即與謂之曰:「起!非爾俗夫所應坐處也。」彼不肯起,牽臂使出曰:「爾無至德,心懷六邪,何敢以臭溷之體,坐天香之座?爾是棄人,非沙門矣。」目連即還就清淨座。
具有高尚德行的目连,全心投入禅定,用他清净的道眼观察,发现那些人心中有应当放弃的行为。目连随即对他们说:“起来!这不是你们这些俗人应该坐的地方。”他们不肯起来,目连就拉着他们的手臂使他们离开,并说:“你们没有达到高尚的德行,心怀六种邪念,怎么敢用你们那充满臭气的身体,坐在天香弥漫的座位上?你们是被抛弃的人,不再是出家修行者了。”目连随即返回到清净的座位上。
佛告目連:「子何一愚,好喻不出,牽臂乃去。」佛告沙門:「靖聽吾言。」諸沙門曰:「唯然受教。」
佛陀对目连说:“你为何如此愚昧,喜欢用比喻却无法恰当表达,拉着手臂就让他离开。”佛陀告诉修行者们:“安静地听我说。”修行者们回答:“是的,我们愿意接受教诲。”
「觀彼巨海,有八美德。其廣即汪洋無涯,其深則有不測之底,稍入稍深,無前所礙,斯一德也。海潮不過期先際,斯二德也。海含眾寶,靡所不包,死屍臭朽,海不容焉,神風吹漂上岸之邊,斯三德也。海懷眾珍,黃金白銀、瑠璃水精、珊瑚龍玫、明月神珠,千奇萬異,無求不得,斯四德也。普天之下,有五大河,流行注海,西流者名恒;南流者名邪云;東流者兩河:一名沙陸,一名阿夷越;北流名墨。五河流邁,俱入于海,皆去舊名,合為海,斯五德也。五河萬流,淋雨終時,立天地來,雨落河注,海水如故,盖無增減,斯六德也。海有眾魚,巨軀巍巍,第一魚身,長四千里,第二魚身,長八千里,第三魚身,長萬二千里,第四魚身,長萬六千里,第五魚身,長二萬里,第六魚身,長二萬四千里,第七魚身,長二萬八千里,斯七德也。海水通鹹,邊中如一,斯八德也。以斯之故,質亮神龍欣心樂之。
观察那辽阔的大海,它拥有八种美德。它的广阔无边无际,它的深度无法测量,越往里走越深,没有阻碍,这是第一种美德。海潮准时到来,不超越界限,这是第二种美德。海中蕴藏着无数珍宝,无所不包,但不会容纳死尸和腐烂之物,神风会将它们吹到岸边,这是第三种美德。海中拥有众多珍贵之物,黄金白银、琉璃水晶、珊瑚珍珠、明月神珠,千奇百怪,无所不有,这是第四种美德。天下有五大河流,都流向大海,西流的叫恒河;南流的叫邪云河;东流的有两条河:一条叫沙陆河,一条叫阿夷越河;北流的叫墨河。五条河流汇聚入海,都放弃了原来的名字,合为一体,成为大海,这是第五种美德。五河和无数支流,无论雨水何时降落,自天地形成以来,雨水落入河流,流入大海,海水依旧,没有增减,这是第六种美德。海中有众多鱼类,体型庞大,第一大鱼身长四千里,第二大鱼身长八千里,第三大鱼身长一万二千里,第四大鱼身长一万六千里,第五大鱼身长二万里,第六大鱼身长二万四千里,第七大鱼身长二万八千里,这是第七种美德。海水普遍咸味,无论边缘还是中心,味道一致,这是第八种美德。正因为这些原因,大海赢得了神龙的欢心和喜悦。
「吾經妙典,亦有景德,讀之無盡,其義日深,梵魔帝釋,無能測度,猶海廣遠,甚深難測。以斯之故,諸沙門樂之,斯一德矣。吾諸弟子,更相檢率,誦經坐禪,禮儀景式,不失其時也,猶海之潮不過期先際,斯二德也。吾法清潔,志在憺怕,衣食供已,不畜微餘;若有沙門,志趣穢濁,以法彈遣,不得處廟,猶海弘裕不容臭屍,斯三德也。吾道眾經,其義備悉,沙門潛思,練去心垢,貪婬恚嫉,愚癡眾穢,猶若磨鏡瑩垢盡之,又蕩微曀照無不覩。
我的经文是妙典,也具有深远的德性,阅读它永无止境,其含义日益深刻。梵王、魔王、帝释天都无法测量它,就像大海一样广阔无边,深不可测。因此,所有的沙门都喜爱它,这是第一种德性。我的所有弟子们,相互监督,诵读经文,坐禅,遵循礼仪,不失去正确的时机,就像海潮不会提前或延迟,这是第二种德性。我的教法清净,志在恬静安乐,衣食足够后,不留多余的东西;如果有沙门,志趣不洁,用法则驱逐他,不允许他留在庙宇,就像大海宽广,不容许臭尸存在,这是第三种德性。我的道包含众多经文,其意义完备,沙门深思熟虑,去除心中的污垢,贪婪、淫欲、愤怒、嫉妒、愚昧和各种不洁,就像磨镜一样,污垢被清除,再清除微小的阴影,照见一切无不见。
一坐自思,存惟往古生死之源,得無不知;二惟天地萬物若幻,夫有合會,必當別離;三常慈心,愍世愚惑,作行顛倒,不自知誤;四自精思,既知往古,又照未然,眾生魂神,所當趣向。吾向道以心淨為珍寶,沙門去穢,得淨行者,其心喜之,猶彼質亮樂海眾寶,斯四德矣。吾道弘大,合眾為一,帝王種、梵志種、君子種、下賤種,來作沙門者,皆棄本姓,以道相親,明愚相進,意如兄弟,猶彼眾流合名曰海,以斯之故,沙門樂之,斯六德矣。吾道微妙,經典淵奧,上士得之,一號溝港、二號頻來、三號不還、四號應真。
静坐深思,回顾往昔生死轮回的根源,我是否真正理解;二思天地万物如同幻象,一切聚合终将分离;三常怀慈悲之心,怜悯世间的愚昧与迷惑,他们行为颠倒,不自知其误;四自我精进思考,既了解过去,又预见未来,众生心识所应追求的方向。我以心灵纯净为珍宝,修行者去除杂念,达到清净,内心喜悦,如同海中珍宝,光彩夺目,这便是四德。我的道广大,将众人合为一体,无论是帝王、婆罗门、君子还是低贱之人,成为修行者后,都放弃原有的身份,以道义相互亲近,智慧与愚昧相互促进,心意如同兄弟,正如众多河流汇聚成海,因此修行者以此为乐,这是六德。我的道深奥微妙,经典深不可测,上士领悟后,分别称为一沟港、二频来、三不还、四应真。
應真之道,其心清淨,猶天明珠,垢藏之德,分身散體,存亡自由,住壽無極,亦不老病,猶彼巨海,有神龍魚,以斯之故,沙門樂之。吾之經籍,義美甘露,仙聖所不聞,梵釋所希覩,往古來今,無物不記,邊中皆正,猶海通鹹,亦以斯故,沙門樂之。夫見吾經者,意皆趣無為矣。海有八德,吾經亦然。
阿罗汉之道,其心灵纯净无瑕,如同天空中的明珠,其德行深藏不露,分身散体,生死自由,寿命无极,不老不病,如同那浩瀚的大海,有神龙和鱼,因此之故,出家修行者乐于其中。我的经籍,义理美好如甘露,是仙人和圣者未曾听闻,梵天和帝释也难得一见的,从古至今,无所不记,无论是边缘还是中心都是正确的,如同大海普遍咸味,因此之故,出家修行者乐于其中。见到我的经文的人,心意都将趋向无为。海有八德,我的经文也是如此。
阿難又起,稽首白曰:「東旦欲明,願說重戒。」
阿难再次起身,行最敬礼后说:“天快要亮了,请讲述重要的戒律。”
世尊曰:「自今之後,吾不復說重戒之經。戒之不從,恐彼神雷威怒加之也,吾以斯故,不說戒經。自今以往,更相檢率,以十五日,會說戒經。」
世尊说:“从今以后,我不再讲述重要的戒律经文。如果戒律不被遵循,恐怕那些神灵会以雷霆之怒来惩罚,因此我不再讲述戒律经文。从今往后,大家应相互监督,每十五日集会一次,共同讲述戒律经文。”
諸比丘起,為佛作禮。
各位比丘起身,向佛陀表达敬礼。
佛說海八德經
按此經文,決非羅什之譯,似是後漢之經。疑此是彼竺法蘭譯,為失本者,藏中錯為羅什譯耳。
根据这段经文,可以断定它不是鸠摩罗什所译,更像是后汉时期的经文。有人怀疑这可能是竺法兰所译,但因为失去了原本的记录,所以被误认为是鸠摩罗什的译作。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