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法門經

宋 施護譯2卷CBETA T0012大于一万字 2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大集法門經卷下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復次,諸苾芻!當知五取蘊,是佛所說。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
再次,所有的僧侣们!你们应该知道,五取蘊是佛陀所说的。也就是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
「復次,五欲,是佛所說。謂眼見於色,心喜樂欲,以樂欲心取著色塵。耳聞於聲、鼻齅於香、舌了於味、身覺於觸,亦復如是。
再次,五欲,是佛陀所说的。意思是眼睛看到色彩,心中产生喜悦和欲望,因为喜悦和欲望而对色彩产生执着。耳朵听到声音、鼻子闻到香味、舌头尝到味道、身体感触到触感,也是同样的道理。
「復次,五障,是佛所說。謂樂欲障、瞋恚障、睡眠障、惡作障、疑惑障。
再次,佛陀所说的五障,分别是贪欲障、瞋恨障、睡眠障、恶行障、疑惑障。
「復次,五種煩惱分結,是佛所說。謂樂欲煩惱分結、瞋恚煩惱分結、有身見煩惱分結、戒禁取煩惱分結、疑惑煩惱分結。
再次,佛陀所说的五种烦恼分别是:对欢乐的贪欲、愤怒、对有身体的执着、对戒律的执取以及疑惑。
「復次,五慳,是佛所說。謂飲食慳、善事慳、利養慳、色相慳、法慳。
再次,佛陀所说的五种吝啬是:食物和饮料的吝啬、做好事的吝啬、财富和物质供养的吝啬、外貌和形象的吝啬、以及对佛法的吝啬。
「復次,五受根,是佛所說。謂樂受根、苦受根、喜受根、憂受根、捨受根。
再次,佛陀所说的五受根,就是指乐受根、苦受根、喜受根、忧受根、舍受根。
「復次,五勝根,是佛所說。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再次,五种卓越的根,这是佛陀所说的。分别是信仰之根、勤奋之根、念想之根、决定之根、智慧之根。
「復次,五力,是佛所說。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再次,佛陀所说的五种力量,分别是信念的力量、精进的力量、专注的力量、决定的力量和智慧的力量。
「復次,五學力,是佛所說。謂信學力、精進學力、念學力、定學力、慧學力。
再次,佛陀所说的五种学力,分别是信仰的学力、精进的学力、念想的学力、冥想的学力、智慧的学力。
「復次,五出離界,是佛所說。謂有苾芻具多聞者,不能見苦,其心容受,未能離欲,隨諸欲境,起所欲心,不退不沒,未能解脫;即以此緣,後復能觀所有欲境,起離欲心,欲心退沒,愛樂解脫,善作正行,得心解脫;解脫心起,乃能遠離不相應法,住無欲心。以是義故,由欲為緣,引生無漏。有苾芻具多聞者,不能見苦,其心容受,未能離瞋,於違礙境,起瞋恚心,不退不沒,未能解脫;即以此緣,後復能觀諸違礙境,起離瞋心,瞋心退沒,愛樂解脫,善作正行,得心解脫;解脫心起,乃能遠離不相應法,住無瞋心。以是義故,由瞋為緣,引生無漏。
「再次,佛陀所说的五出离界。意指那些学识丰富的僧侣,最初无法真正看透苦的本质,心里还能接受苦,没有办法摆脱欲望,随着各种欲望的环境,产生了贪恋的心态,这种心态既不退缩也不消失,因此无法得到解脱;但是基于这种状态,之后他们能够观察到所有的欲望环境,并产生了摆脱欲望的心态,欲望的心态随之消退,从而对乐趣得到解脱,能够行正道,达到心灵的解脱;当解脱的心态出现,他们就能远离不相应的法,保持一颗无欲的心。因此,通过欲望为因,引导产生无漏的状态。同样,这些学识丰富的僧侣最初也无法看透苦的本质,心里还能接受苦,没有办法摆脱瞋恨,在遇到阻碍的环境时,会产生愤怒的心态,这种心态既不退缩也不消失,因此无法得到解脱;但是基于这种状态,之后他们能够观察到所有的阻碍环境,并产生了摆脱瞋恨的心态,瞋恨的心态随之消退,从而对乐趣得到解脱,能够行正道,达到心灵的解脱;当解脱的心态出现,他们就能远离不相应的法,保持一颗无瞋的心。因此,通过瞋恨为因,引导产生无漏的状态。」
有苾芻具多聞者,不能見苦,其心容受,未能離害,於不可意境,而起害心,不退不沒,未能解脫;即以此緣,後復能觀諸不可意境,起不害心,害心退沒,愛樂解脫,善作正行,得心解脫;解脫心起,乃能遠離不相應法,住不害心。以是義故,由害為緣,引生無漏。有苾芻具多聞者,不能見苦,其心容受,未離色相,於諸色境,起著色心,不退不沒,未能解脫;即以此緣,後復能觀彼色境界,起離色心,色心退沒,愛樂解脫,善作正行,得心解脫;解脫心起,乃能遠離不相應法,住離色心。以是義故,由色為緣,引生無漏。
有一位学识渊博的僧人,他无法直视痛苦,心里虽然接受这些痛苦,但还没有摆脱伤害。面对不愉快的事物时,他会产生伤害他人的心态,这种心态既不消退也不消失,因此无法得到解脱。但是基于这种经历,他后来能够观察到这些不愉快的事物,并且不再产生伤害他人的心态,伤害的心态得以消退,从而对解脱产生了喜悦,开始行正道,最终心灵得到解脱。当解脱的心态出现时,他就能远离与此无关的法(教义),保持一颗不伤害他人的心。因此,通过伤害的经历,引导他达到了无漏的境界。同样的,这位僧人原本也无法摆脱对色相的执着,在面对各种色相时,他会产生执着的心态,这种心态也是既不消退也不消失,因此无法得到解脱。但是基于这种经历,他后来能够观察到这些色相,并且不再产生执着的心态,执着的心态得以消退,从而对解脱产生了喜悦,开始行正道,最终心灵得到解脱。当解脱的心态出现时,他就能远离与此无关的法,保持一颗不执着于色相的心。因此,通过对色相的执着,引导他达到了无漏的境界。
有苾芻具多聞者,不能見苦,執著有身,未離身相,而於有身,起實有想不退不沒,未能解脫;即以此緣,後復能觀有身當滅,起身滅想,執心退沒,愛樂解脫,善作正行,得心解脫;解脫心起,乃能遠離不相應法,住身滅想。以是義故,有身為緣,引生無漏。如是等名為五出離界。
有一些学佛很勤奋的僧人,他们虽然不能直接看到痛苦的本质,还执着于自己的身体,没有超脱身体的形象,对于身体存在,产生了实质存在的想法,这种想法不会消退也不会消失,因此未能解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够观察到身体将会消亡,开始有了身体消亡的想法,执着的心开始消退,对解脱产生了喜爱,开始行正道,最终心灵得到解脱;当解脱的心灵出现,他们就能远离与自己不相应的法,保持身体消亡的想法。因此,身体的存在成为了通向无漏(无烦恼的状态)的条件。这些状态被称为五出离界。
「復次,五解脫處,是佛所說。謂有苾芻於說法師所親近承事,尊重恭敬,修習梵行,暫無止息,隨其親近承事即得利益;若時聞師宣說正法,心生喜樂,起重法想,隨生彼心,未能廣大聽受記念,但於其中,能知一法,隨知一法,即解一義,若不解其義,即不能於法而生喜心;是故解了其義,心生歡喜,以心喜故,身得輕安,由身輕安,即樂受相應,由樂受故,心住三摩呬多;住彼心故,能如實知,復如實觀,如實觀故,即離塵離貪,得解脫智;解脫智起,即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再次,佛陀所说的五解脱处,是指那些亲近并侍奉讲法的僧人,对他们表示尊重和敬仰,修行梵行,不间断地学习,通过亲近和服务就能得到好处;当听到师父宣讲正法时,心中会生出喜悦,对法有更深的思考,随着这样的心态,虽然不能广泛地听和记忆,但能理解其中的一种法,一旦理解了这种法,就能解释其意义,如果不理解其意义,就无法对法产生喜悦;因此,一旦理解了法的意义,心中就会生出欢喜,因为心的喜悦,身体感到轻松,由于身体的轻松,就会喜欢这种状态,因为喜欢这种状态,心就能安住在三摩地中;安住在这样的心态中,就能真实地知道和观察,由于真实的观察,就能离开尘世和贪欲,获得解脱的智慧;一旦有了解脱的智慧,就意味着生命的束缚已经结束,梵行已经确立,所做的一切已经完成,不再承受后世的生活。
有苾芻,於說法師所,親近承事,尊重恭敬,修習梵行,暫無止息,隨其親近承事,即得聞法;隨其所聞,心生喜樂,起重法想;隨生彼心,能於其中,廣大聽受、廣大記念,隨知諸法,即解諸義,若不解諸義,即不能於法而生喜心;是故解了諸義,心生歡喜,以喜心故,身得輕安,由身輕安,即樂受相應,由樂受故,心住三摩呬多;住彼心故,能如實知,復如實觀,如實觀故,即離塵離貪,得解脫智;解脫智起,即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有苾芻,於說法師所,親近承事,尊重恭敬修習梵行,暫無止息,隨其親近承事,即得聞法;隨其所聞,心生喜樂,起重法想,隨生彼心,而能廣大聽受記念,復能一一如實解了諸義,廣為他人分別演說,若不解諸義,即不能於法而生喜心;是故解了諸義,心生歡喜,以心喜故,身得輕安,由身輕安,即樂受相應,以樂受故,心住三摩呬多;住彼心故,能如實知,復如實觀,如實觀故,即離塵離貪,得解脫智;解脫智起,即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有苾芻於說法師所,親近承事,尊重恭敬,修習梵行,暫無止息,隨其親近承事,即得聞法;隨其所聞,心生喜樂,起重法想,隨生彼心,而能廣大聽受記念,復能心住一境,不退不沒,於所聞法,隨尋隨伺,發生正慧;隨起尋伺,即於諸法,一一了知,隨知諸法,即解諸義,廣為他人分別演說,若不解諸義,即不能於法而生喜心;是故解了諸義,心生歡喜,以心喜故,身得輕安,由身輕安,即樂受相應,以樂受故,心住三摩呬多;住彼心故,能如實知,復如實觀,如實觀故,即離塵離貪,得解脫智;解脫智起,即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有苾芻,於說法師所,親近承事,尊重恭敬,修習梵行,暫無止息,隨其親近承事,即得聞法;隨其所聞,心生喜樂,起重法想,隨生彼心,而能廣大聽受記念,心住一境,不退不沒,於所聞法,隨尋隨伺,發生正慧,已復能於彼別三摩地門,善住攝心,隨所住心,轉復增勝,即於諸法,一一了知,隨知諸法,即解諸義,廣為他人分別演說,若不解諸義,即不能於法而生喜心;是故解了諸義,心生歡喜,以心喜故,身得輕安,由身輕安,即樂受相應,以樂受故,心住三摩呬多;住彼心故,能如實知,復如實觀,如實觀故,即離塵離貪,得解脫智;解脫智起,即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是等名為五解脫處。
「復次,五趣,是佛所說。謂地獄、餓鬼、畜生、人、天。
「復次,五淨居,是佛所說。謂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
「復次,五士夫入法,是佛所說。謂中入、生入、有行入、無行入、上流入,此名五士夫入法。如是等法,佛悲愍心,廣為眾生,如理宣說,而令眾生如說修習,行諸梵行,利益安樂天人世間。
「復次,內六處,是佛所說。謂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
「復次,外六處,是佛所說。謂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
「復次,六識,是佛所說。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復次,六觸,是佛所說。謂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復次,六受,是佛所說。謂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耳觸為緣所生諸受、鼻觸為緣所生諸受、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身觸為緣所生諸受、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復次,六想,是佛所說。謂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
「復次,六愛,是佛所說。謂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
「復次,六悅意處,是佛所說。謂見可愛色,是悅意處;聞可愛聲,是悅意處;齅可愛香,是悅意處;了可愛味,是悅意處;覺可愛觸,是悅意處;分別善法,是悅意處。
「復次,六不悅意處,是佛所說。謂見不可愛色,是不悅意處;聞不可愛聲,是不悅意處;齅不可愛香,是不悅意處;了不可愛味,是不悅意處;覺不可愛觸,是不悅意處;分別不善法,是不悅意處。
「復次,六捨行,是佛所說。謂見色行是色捨處、聞聲行是聲捨處、齅香行是香捨處、了味行是味捨處、覺觸行是觸捨處、知法行是法捨處。
「復次,六念,是佛所說。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復次,六行,是佛所說。謂見行、聞行、利益行、學行、分別行、念行。
「復次,六離塵法,是佛所說。謂若苾芻,現住身業行慈,從初修習所有梵行,堅固不壞;有苾芻,現住語業行慈,從初修習所有梵行,堅固不壞;有苾芻,現住意業行慈,從初修習所有梵行,堅固不壞;有苾芻,如法受利,如法乞食,隨有所得如法而食,任持自行,遠離非法,從初修習所有梵行,堅固不壞;有苾芻,修淨戒行,不毀不缺,離諸過失,增益善力,隨諸所行,戒行具足,從初修習所有梵行,堅固不壞;有苾芻,不著身見,作出離想,求斷苦盡,隨諸所行,不住諸見,從初修習所有梵行,堅固不壞。如是等名為六離塵法。
「復次,六種鬪諍根本,是佛所說。謂有一類補特伽羅,自樂作罪,又樂親近彼作罪人,常欲他人愛敬於己;有一類補特伽羅,自樂作罪,又樂親近彼作罪人,常欲他人愛敬於己,又復不尊敬佛、不尊敬法、不能觀法;有一類補特伽羅,自樂作罪,又樂親近彼作罪人,常欲他人愛敬於己,又復樂欲與僧鬪諍;有一類補特伽羅,具有諂、誑、慳、嫉、覆等諸隨煩惱,及身見、邪見、邊見,見取不能遠離;有一類補特伽羅,具身見等起顛倒心,又復不尊敬佛、不尊敬法、不能觀法;有一類補特伽羅,具身見等,起顛倒心,又復常樂與僧鬪諍。如是等名為六種鬪諍根本。
「復次,六種對治出離界,是佛所說。謂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慈心解脫觀,隨所作事,皆如實知,發起精進慈心對治,我於瞋心,而悉能盡。為由如是慈心解脫觀故,所有瞋心無處容受。』而但觀彼慈心現前,是故瞋心不於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慈心出離因故。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悲心解脫觀,隨所作事,皆如實知,發起精進悲心對治,我於害心,而悉能盡。為由如是悲心解脫觀故,所有害心,無處容受。』而但觀彼悲心現前,是故害心不於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悲心出離因故。
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喜心解脫觀,隨所作事,皆如實知,發起精進喜心對治,我於不喜心,而悉能盡。為由如是喜心解脫觀故,所有不喜心,無處容受。』而但觀彼喜心現前,是故不喜心不於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喜心出離因故。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捨心解脫觀,隨所作事,皆如實知,發起精進捨心對治,我於欲貪之心,而悉能盡。為由如是捨心解脫觀故,所有欲貪之心,無處容受。』而但觀彼捨心現前,是故欲貪之心,不於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捨心出離因故。
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無相心解脫觀,隨所作事,皆如實知,發起精進無相心對治,我於取相之心,而悉能盡。為由如是無相心解脫觀故,所有取相之心,無處容受。』而但觀彼無相心現前,是故取相之心,不於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無相心出離因故。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決定行,以決定法對治,我於疑惑之心,而悉能盡。為由如是決定行故,所有疑惑之心,無處容受。』而但觀彼決定心現前,是故疑惑之心,不於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決定心出離因故。如是等名為六種對治出離界。如是等法,佛悲愍心,廣為眾生,如理宣說。而令眾生如說修習,行諸梵行,利益安樂天人世間。
「復次,七覺支,是佛所說。謂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復次,七三摩地緣,是佛所說。謂正觀察、正籌量、正言說、正施作、正活命、正勇猛、正念住。
「復次,七解脫行想,是佛所說。謂不淨想、死想、飲食不貪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邊想。
「復次,七力,是佛所說。謂信力,念力,無畏力,精進力,忍力,定力,慧力。
「復次,七種補特伽羅,是佛所說。謂心解脫、俱解脫、慧解脫、身證、信解脫、法行、信行。
「復次,七識住,是佛所說。謂種種身、種種想,即欲界人天,是識所住;種種身一想,謂初禪天,是識所住;一身種種想,謂二禪天,是識所住;一身一想,謂三禪天,是識所住;空無邊處天,是識所住;識無邊處天,是識所住;無所有處天,是識所住。此名七識住。如是等法,佛悲愍心,廣為眾生,如理宣說,而令眾生如說修習,行諸梵行,利益安樂天人世間。
「復次,八解脫,是佛所說。謂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淨解脫具足住、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想受滅解脫。
「復次,八勝處,是佛所說。
謂內有色想觀外色少,作是觀時,起勝知見,是為勝處;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作是觀時,起勝知見,是為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少,作是觀時,起勝知見,是為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多,作是觀時,起勝知見,是為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青,所謂觀如烏摩華,及青色衣,於二分青中,皆是青顯青現青光,廣多清淨,作是觀時,起勝知見,是為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黃,所謂觀如訖哩瑟拏阿迦羅華,及黃色衣,於二分黃中,皆是黃顯黃現黃光,廣多清淨,作是觀時,起勝知見,是為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赤,所謂觀如滿度[口*爾]嚩迦華,及赤色衣,於二分赤中,皆是赤顯赤現赤光,廣多清淨,作是觀時,起勝知見,是為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白,所謂觀如白色華,及白色衣,於二分白中,皆是白顯白現白光,廣多清淨,作是觀時,起勝知見,是為勝處。如是等名為八勝處。
「復次,八種世法,是佛所說。謂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復次,八正道,是佛所說。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此名八正道。如是等法,佛悲愍心,廣為眾生,如理宣說,而令眾生如說修習,行諸梵行,利益安樂天人世間。
「復次,九眾生居,是佛所說。謂種種身、種種想,即欲界人天,是眾生居;種種身一想,謂初禪天,是眾生居;一身種種想,謂二禪天,是眾生居;一身一想,謂三禪天,是眾生居;空無邊處天,是眾生居;識無邊處天,是眾生居;無所有處天,是眾生居;非想非非想處天,是眾生居;及無想天,是眾生居。此名九眾生居。如是等法,佛悲愍心,廣為眾生,如理宣說,而令眾生如說修習,行諸梵行,利益安樂天人世間。
「復次,十具足行,是佛所說。謂不壞正見、不壞正思惟、不壞正語、不壞正業、不壞正命、不壞正精進、不壞正忍、不壞正定、不壞正解脫、不壞正智。此名十具足行,如是等法,佛悲愍心,廣為眾生,如理宣說,而令眾生如說修習,行諸梵行,利益安樂天人世間。」
爾時,世尊知尊者舍利子為諸苾芻如應說法已,佛即從其宴臥安詳而起,告尊者舍利子言:「善哉!善哉!舍利子!如汝所說,是佛所說;此法名為『大集法門』,後末世中,能與眾生,作大利益。於後末世,我諸苾芻修梵行者,應當於此大集法門,受持讀誦,宣通流布。又舍利子!後末世中,若人得此大集法門受持者,是人於未來諸佛法中,為淨信善男子,於佛教法,深生愛樂,廣大開曉,心大歡喜。」
爾時,諸苾芻聞佛稱讚此大集法門已,歡喜信受,禮佛而退。
佛說大集法門經卷下
  • 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