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

宋 施護等譯3卷CBETA T0010少于一万字 2 h 白话文由 GPT-4 翻译
佛說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卷下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沙門臣施護等奉 詔譯
「復次,白衣!前人又於第三時中,往取香稻,亦復難得,乃作是念:『我今云何能得所食?云何令我養活其命?我今自分香稻將盡,他界雖有,然彼不許,我今于三盜其少分。』作是念已,以己香稻密固護之,即於他界而興盜竊。其主見彼于三來此興盜竊已,心生瞋恚,復作是言:『咄!汝盜人,何故于三來此盜竊!』即捉雙手,舉杖以打,盜人被打,叫呼啼泣。世間爾時,乃生非法,諸不正行,由此而興,杖捶之名,是初建立。因彼偷盜,乃生瞋恚苦惱等事,是為非法,非法生故,不正行興,由此乃有三不善法,首初建立,所謂偷盜、妄言、杖捶。
再次说,亲爱的居士!在过去的某个时期,有人在第三个时刻去收集香稻,但是很难得到,于是他开始思考:“我现在怎么才能得到食物呢?怎么才能让我维持生命呢?我现在手头的香稻快用完了,虽然别的地方还有,但是他们不会给我,我现在只能从他们那里偷一点。”想到这里,他就把自己的香稻藏得严严实实的,然后去别的地方偷窃。当地主发现他三次来偷窃后,心生愤怒,大声斥责他:“喂!你这个小偷,你为什么三次来这里偷窃!”然后抓住他的双手,举起棍子打他,小偷被打得大叫大哭。那个时候,世界上就开始出现了非法的行为,各种不正当的行为也因此而产生,棍棒的使用,就是最初的设立。因为他的偷窃行为,引发了愤怒、痛苦和困扰等问题,这就是非法行为,非法行为的产生,导致了不正当行为的出现,因此就有了三种不善行为,最初的设立,即偷窃、说谎、使用棍棒。
「復次,白衣!爾時,人眾見是事已,又復集會,共相議言:『我等初時,身有光明,隨欲自在。以身光故,日月星宿,悉不出現,不分晝夜,年月日時,亦無差別。
复次,白衣!那时,人们看到这些事情之后,又聚集起来,共同讨论说:“我们最初时,身体发光,随心所欲。因为身体发光,日月星辰都不出现,无法区分昼夜,连年月日时也没有差别。
爾時,大地大水湧現,其名地味,我等食之,久為資養;乃至最後,我等自起不善法故,地味隱沒,地餅復生,取以食之,久為資養;乃至最後,我等自起不善法故,地餅隱沒,林藤復生,取以食之,久為資養;乃至最後,我等自起不善法故,林藤隱沒,香稻復生,無糠無粃,取以食之,久為資養;乃至最後,我等自起不善法故,彼香稻中乃生糠粃,旦時刈已暮時不生,暮時刈已旦時不生,不復還活,不知其因。我等爾時,即以香稻,均分地界。
那时,大地和大水涌现出一种叫做地味的东西,我们吃它,长时间作为我们的营养;直到最后,因为我们自己产生了不良的行为,地味就消失了,然后地饼出现,我们又取来吃,长时间作为我们的营养;直到最后,因为我们自己产生了不良的行为,地饼也消失了,接着林藤出现,我们取来吃,长时间作为我们的营养;直到最后,因为我们自己产生了不良的行为,林藤也消失了,香稻出现了,它没有糠壳,我们取来吃,长时间作为我们的营养;直到最后,因为我们自己产生了不良的行为,香稻中开始长出糠壳,早上割了到晚上就不再生长,晚上割了到早上也不再生长,不再复活,我们不知道原因。那时我们就把香稻均分土地。
分地界已,時有一人,往取香稻,艱難而得,乃於他界,而興盜竊,其主見已,告盜人言:「咄!汝盜人,何故來此,而為盜竊!」盜人答言:「我不如是,不曾竊汝界中香稻。」復次,前人第二、第三竊取香稻,亦復如是。其主見已,乃生瞋恚,復作是言:「咄!汝盜人,何故于三來此盜竊!」即捉雙手,舉杖以打,盜人被打,叫呼啼泣。世間爾時,乃生非法,諸不正行,杖埵之名,由此而興。三不善法,最初建立,所謂偷盜、妄言、杖捶。我等今時,宜共選擇色相具足有大威德、大智慧者,立為田主。我等諸人,自界香稻,各各當分一分與彼。是人平正,應調制者即調制之,應攝受者即攝受之,善護地方及護人眾,我等應當各各承稟。』時,諸人眾參議成已,即共選擇色相具足有大威德大智慧者,立為田主,而作主宰,眾皆承稟。
分配土地之后,有一个人去取香稻,但很艰难地才得到,他去了别的地界,结果引起了盗窃。地主发现后,质问盗窃者:“喝!你这个盗贼,为什么来这里盗窃!”盗窃者回答说:“我没有这样做,我没有偷你地界中的香稻。”后来,又有人第二次、第三次偷取香稻,情况也是如此。地主发现后,生气地说:“喝!你这个盗贼,为什么三次来这里盗窃!”然后抓住盗贼的双手,用棍子打他,盗贼被打得叫喊哭泣。那时的世界上,就出现了非法和不正当的行为,打人的行为由此而起。三种不良行为,即偷盜、说谎、打人,就这样开始了。我们现在应该共同选择一个有威德和智慧的人,立他为田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的香稻中分出一部分给他。这个人应该公正地管理和接收,善于保护土地和人民,我们都应该遵从他的管理。于是,大家商议决定后,就共同选出了一个有威德和智慧的人,立他为田主,大家都遵从他的管理。
佛言:「白衣!爾時田主,眾許立故,由是名為眾許田主;此田主名,最初墮於文字數中。又於地界,善作守護,為主宰故,名剎帝利;此剎帝利名,第二墮於文字數中。又能於眾善出和合慰安語故,名慰安者,此慰安者即名為王;此王之名,第三墮於文字數中。此時世間,初始建立剎帝利境界。白衣!當知,若此若彼,諸有情類,若同若異,若法若非法,雖有差別,法爾自然,最上最勝,最極高大,見如是法,如是法生,增上歸趣。
佛说:“白衣!那时候的田主,因为有很多人站立在那里,所以被称为众多的田主;这个田主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文字记录中。他们在土地上,善于保护和管理,因此被称为剎帝利;这个剎帝利的名字,是第二个出现在文字记录中。他们还能在众多的善行中发出和谐安慰的话语,因此被称为安慰者,这个安慰者就是被称为王的;这个王的名字,是第三个出现在文字记录中。那时候,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剎帝利的领域。白衣!你应该知道,无论是这个还是那个,所有的生命,无论相同还是不同,无论合法还是非法,虽然有差别,但这就是自然法则,最高最胜,最极端的伟大,看到这样的法则,这样的法则就会生出,增长并归向。”
「復次,白衣!彼時眾中,後有一人,見不實法,逼迫減失,旋生厭離,棄在家法。乃於曠野寂靜之處,構立草菴,繫心一處,修禪寂止。至日暮時,為飲食故,入聚落中;又至旦時,為飲食故,還入聚落。餘諸人眾,見是人已,乃起思念:『今此人者,見不實法,逼迫減失,旋生厭離,棄在家法。乃於曠野寂靜之處,構立草菴,繫心一處,修禪寂止。』此乃名為修禪行者,後又立名憒閙之者,後又立名修禪憒閙者,後又立名作教授者,後又立名造不善業者。
再次强调,亲爱的在家人!那时候在人群中,有一个人看到世间的法则并非真实,被生活的压力和困苦所迫,产生了厌倦和离开的想法,于是放弃了家庭生活。他选择在荒野的寂静之处,建立了一座草屋,专心致志,修炼禅定。到了傍晚,为了吃饭,他会进入村落;到了早晨,还是为了吃饭,他会再次回到村落。其他的人们看到他的行为,开始思考:“这个人看到世间的法则并非真实,被生活的压力和困苦所迫,产生了厌倦和离开的想法,于是放弃了家庭生活。他选择在荒野的寂静之处,建立了一座草屋,专心致志,修炼禅定。”因此,他被称为修禅的行者,后来又被称为混乱的人,再后来又被称为修禅的混乱者,然后又被称为教授,最后又被称为做坏事的人。
「復次,白衣!彼時眾中,又一類人,初修禪已,後復還起作意思惟,止聚落中,設其場界,聚以學徒,教授典章。餘諸人眾,見是人已,互相謂言:『此一類人,初於曠野,修禪寂止,後復還起作意思惟,止聚落中,設其場界,聚以學徒,教授典章。』此乃不名為修禪者,是時立名為教授者,又名多說婆羅門;此婆羅門名,最初墮於文字數中。由是世間,乃有婆羅門一類境界。白衣!當知,若此若彼,諸有情類,若同若異,若法若非法,雖有差別,法爾自然,最上最勝,最極高大,見如是法,如是法生,增上歸趣。
再次强调,亲爱的在家弟子!在那个时候,有一类人,他们开始时修炼禅定,后来又开始进行思考和反思,他们停留在人群中,设立自己的领域,聚集学生,教授经典。其他的人们看到这些人后,他们互相说:“这一类人,他们最初在荒野中修炼禅定,后来又开始进行思考和反思,他们停留在人群中,设立自己的领域,聚集学生,教授经典。”这些人并不能被称为修炼禅定的人,那时候他们被称为教授,也被称为多话的婆罗门;这个婆罗门的名字,最初是陷入文字和数字中的。因此在世界上,就有了婆罗门这一类的领域。亲爱的在家弟子!你应该知道,无论是这样的人还是那样的人,无论是相同的生命还是不同的生命,无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虽然有差别,但这就是自然法则,最高的,最优胜的,最极端的,最伟大的,看到这样的法则,这样的法则就会生长,增长并归向最高。
「復次,白衣!彼時眾中,又一類人,廣布田種,施作農事,養活其命,以彼營作田種事故,名為毗舍;此毗舍名,最初墮於文字數中。由是世間,乃有毗舍一類境界。白衣!當知,若此若彼,諸有情類,若同若異,若法若非法,雖有差別,法爾自然,最上最勝,最極高大,見如是法,如是法生,增上歸趣。
再次强调,亲爱的在家居士!在那个时候的人群中,有一类人,他们广泛地种植农作物,从事农业活动,以此来维持生活。因为他们从事的是农业,所以被称为毗舍。这个名字最初出现在文字记录中。因此,在世界上,就有了被称为毗舍的一类人。亲爱的在家居士,你应该知道,无论是这个还是那个,所有的生命,无论相同还是不同,无论合法还是非法,虽然有差异,但这就是自然法则,最高的,最优秀的,最极致的,最伟大的。看到这样的法则,这样的法则就会生长,不断发展和进步。
「復次,白衣!彼時眾中,又一類人,巧偽漸生,營雜惡事,名為首陀;此首陀名,最初墮於文字數中,由是世間,乃有首陀一類境界。白衣!當知,若此若彼,諸有情類,若同若異,若法若非法,雖有差別,法爾自然,最上最勝,最極高大,見如是法,如是法生,增上歸趣。
再次强调,亲爱的在家居士!在那个时候的人群中,又出现了一种人,他们擅长伪装,逐渐产生了各种混乱和恶行,这种人被称为首陀。这个首陀的名字,最初是从文字和数字中产生的,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首陀这一类的存在。在家居士,你应该知道,无论是这个还是那个,所有的生命,无论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无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虽然有所区别,但这都是自然的法则,是最高的,最优胜的,最极致的,最伟大的。看到这样的法则,这样的法则就会产生,不断增长并归向这个方向。
「復次,白衣!彼剎帝利族中,有出離者,厭惡逼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艱危災患故,捨家出家,即我沙門;最初得名此沙門者,剎帝利族中。如是修作已,彼婆羅門、毗舍、首陀亦復如是,若能厭惡逼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艱危災患故,捨家出家,悉為沙門,而無差別;由此世間,乃有沙門一類境界,最初建立。白衣!當知,若此若彼,諸有情類,若同若異,若法若非法,雖有差別,法爾自然,最上最勝,最極高大,見如是法,如是法生,增上歸趣。」
再说一次,你这位穿白衣的人!在那个剎帝利族中,有人因为厌恶被逼迫、生老病死、忧愁痛苦、困难和灾难,所以放弃家庭出家,成为了我这个沙门的弟子;最初被称为沙门的,就是剎帝利族中的人。这样修行之后,那些婆罗门、毗舍、首陀也是这样,如果他们能厌恶被逼迫、生老病死、忧愁痛苦、困难和灾难,放弃家庭出家,他们都会成为沙门,而没有区别;因此在这个世界上,才有了沙门这一类的境界,最初是由他们建立的。你这位穿白衣的人!应该知道,无论是这个还是那个,所有的生命,无论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无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虽然有区别,但这是自然的法则,最高最胜,最极端的伟大,看到这样的法则,这样的法则就会生出,增长并归向它。
佛言「白衣!由是次第,有五類境界,首初於此世間建立,所謂剎帝利境界、婆羅門境界、毗舍境界、首陀境界、沙門境界。於此五中,而沙門者,最尊最上,廣大名稱,無復過上。白衣!譬如高峯,極為高峻,或有群牛,周行彼峯,一切能往,欲奔其頂,竟不能到。而彼峯頂,法爾自然,最上最大,最極高顯。彼五境界,亦復如是,而沙門境界,法爾自然,於諸世間,最上最大,最極高顯,無復有上。
佛说:“居士们!按照这个顺序,有五种境界在这个世界上首先建立,也就是剎帝利境界、婆罗门境界、毗舍境界、首陀境界、沙门境界。在这五种境界中,沙门境界是最尊贵、最高的,其名声广大,没有比它更高的了。居士们!就像高峰,非常高峻,可能有一群牛在峰周围行走,所有的都能前往,想要冲到山顶,但最终都不能到达。而那个山顶,自然而然是最高、最大、最显著的。这五种境界也是这样,沙门境界自然而然在所有世界中是最高、最大、最显著的,没有比它更高的了。”
「復次,白衣!彼剎帝利族中,有造身不善業及彼語意不善業已,起邪見者,身壞命終墮於惡趣、地獄中生。而婆羅門、毗舍、首陀諸族亦然,有造身不善業及彼語意不善業已,起邪見者,身壞命終,墮於惡趣、地獄中生。沙門亦然,有造身不善業及彼語意不善業已,起邪見者,身壞命終,墮於惡趣、地獄中生。復次,白衣!彼剎帝利族中,有造身雜業及彼語意諸雜業已,起雜見者,身壞命終,生於人中。而婆羅門、毗舍、首陀,及彼沙門,諸類亦然,有造身雜業及彼語意諸雜業已,起雜見者,身壞命終,生於人中。」
再次强调,白衣信徒!在剎帝利族中,那些做出身体上的恶行和口头上、心理上的恶行,然后产生邪见的人,他们在身体死亡后会堕入恶趣,生在地獄中。婆罗门、毗舍、首陀等各个阶层的人也是如此,如果他们做出身体上的恶行和口头上、心理上的恶行,然后产生邪见,他们在身体死亡后也会堕入恶趣,生在地獄中。沙门也是如此,如果他们做出身体上的恶行和口头上、心理上的恶行,然后产生邪见,他们在身体死亡后也会堕入恶趣,生在地獄中。再次强调,白衣信徒!在剎帝利族中,那些做出身体上的混杂行为和口头上、心理上的混杂行为,然后产生混杂见解的人,他们在身体死亡后会生在人间。婆罗门、毗舍、首陀,以及沙门等各个阶层的人也是如此,如果他们做出身体上的混杂行为和口头上、心理上的混杂行为,然后产生混杂见解,他们在身体死亡后也会生在人间。
「復次,白衣!彼剎帝利族中,有造身善業及彼語意諸善業已,身壞命終,生於天界。而婆羅門、毗舍、首陀,及彼沙門,諸類亦然,有造身善業及彼語意諸善業已,身壞命終,生於天界。」
再次强调,信徒们!在那个刹帝利族中,有人做了身体上的善行和语言、思想上的善行后,身体死亡,生命结束,他们会投生到天界。而婆罗门、毗舍、首陀,以及那些沙门,也是如此,做了身体上的善行和语言、思想上的善行后,身体死亡,生命结束,他们也会投生到天界。
「復次,白衣!彼剎帝利,修身、語、意諸善業已,而起正見,於四念處,安住正心,如理修習七覺支已,自能證悟彼涅槃界。而婆羅門、毘舍、首陀,及彼沙門,諸類亦然,修身語意諸善業已,而起正見,於四念處,安住正心,如理修習七覺支已,自能證悟彼涅槃界。
「復次,白衣!彼最初時,大梵天王,說伽陀曰:
「『剎帝利族人中尊, 種姓真實復清淨,
三明諸行悉周圓, 為人天中勝尊者。』
「白衣!彼大梵天王所說伽陀,深為善說,為善歌詠,此語誠實,非妄說者。何以故?我亦宣說:『剎帝利族,為人中尊,種姓真實,又復清淨,三明諸行,皆悉圓滿,於人天中,是尊勝者。』」
爾時,白衣、金幢二婆羅門,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我等昔時愚癡所覆,不自開曉。譬如傴者,復如癡者,又如冥暗,一切所向,不能通達。我等今日,蒙佛世尊教示正義分別顯說,豁然醒悟,如傴者得伸、癡者開導、冥暗得炬。今日已往,誓歸依佛、歸依正法、歸依僧伽,近事世尊,乃至盡壽,奉持佛法,如護身命,常具慚愧,悲愍有情,下至螻蟻,起護念想。我今隨佛出家,受具足戒。」
爾時,世尊告苾芻眾言:「諸苾芻!今此白衣、金幢二婆羅門,歸佛出家。汝諸苾芻,當為彼等受具足戒。」時,諸苾芻如佛教勅,即為彼等受具足戒。白衣、金幢二婆羅門,於剎那間,成苾芻相,戒行具足。
是時,尊者白衣、金幢二苾芻,專注一境,離諸散亂,清淨身心,趣求正理,即得天眼、宿住、漏盡三明。具三明已,是正知者,聞所說法,得大利益。
佛說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卷下
  • 分卷